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點
第一章國家政策(2019新)
依法治國總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
治國家。
安全生產紅線:人命關天,發展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
價。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黑名單”制度】有下列之一,納入國家安全誠信“黑名
單”:
(1)一年內發生安全重大責任事故,或累計事故死亡10人
(含)以上
(2)重大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3)發生暴力抗法的行為,或未按時完成行政執法指令的
(4)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故意破壞事故現
場、毀滅證據的
(5)無證、證照不全、超層越界開采、超載超限超時運輸
等非法違法行為的
(6)經監管執法部門認定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其他行為。
一、法的分類
二MWJUUMI灶怦
樣以
糕uflAjt
XXi會
行及MXX樣
朝“XXtt軸、K?相“、金
xx克力xxM克和M燈觸
XXJWXXtt?、貝被加陽枕人w
【as”文處反】
MX
*的一?1彳*竹”番”文.茶!?*的2不同竹.a
上口上Hf■下位上
工告度認為用電力&)做的.at?值**.用地才出▲根
搔逢全?人大**
?門級*眉電方”扈觀*
三、法的效力層次(1分)
見方也決亂>地方政府<1*
克法)法律>行豉出境>
#n<t
18分-第三章安全生產法
1.我國從事生產活動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法;
法律、行政法規對①消防安全②道路交通安全③鐵路交通
安全④水上交通安全⑤民用航空安全⑥核與輻射安全⑦特種設
備安全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不適用《安全生產法》。
1.安全生產工作應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展,堅持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強化生產單位主體責任,建立生
產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機
制。2017/2018
2.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安全全面負責。
當董事長或總經理長期缺位(因生病、學習等),由其授權
或委托的副職或其他人主持生產單位的全面工作。
4.工會對安全工作監督。(工會無實權,僅有監督權和建議
權)
單位制定或修改安全規章制度,應聽取工會意見。
1)工會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
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監督,提意見。
2)工會對單位侵犯從業人權益,有權糾正;發現違章指
揮、隱患時,有權提解決建議,單位及時答復
3)發現危及生命時,有權向單位建議組織撤離,單位須立
即處理。
4)工會有權參加事故調查,提處理意見,并要求追究有關
人責任。
派6.國務院和縣以上人民政府應制定安全生產規劃,并實
施。安全生產規劃應與城鄉規劃相銜接。
1)國務院和縣以上人民政府對安全工作領導,健全協調機
制,及時解決安監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2)鄉、鎮政府及街道辦事處等按職責,對本區域單位安全
狀況監督檢查。
(縣以上監督管理重在宏觀,重在管理。鄉鎮監督檢查重在
微觀,重在檢查。)
3)國務院安監部門對全國安全工作綜合監督管理;縣以上
各級安監部門對本區域安全綜合監督管理。
7.委托機構安全服務的,安全責任仍本單位負責。
第三節生產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
案例必考※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職責: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組織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噪作規程
(三)組織制定并實施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四)保證安全生產投入有效實施
(五)督促、檢查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六)組織制定并實施應急救援預案
(七)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案例必考※生產單位安全管理機構及安管人員職責:
(一)組織或參與擬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應急
救援預案
(二)組織或參與安全生產教育和髻訓I,如實記錄教育和培
訓情況
(三)督促落實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組織或參與應急救援演練
(五)檢查安全生產狀況,排查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
產管理的建議
(六)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
的行為
(七)督促落實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安全生產費用投入的責任主體】(法規不考,管理考1題)
單位安全條件所需資金投入,由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投
資人保證,對安全資金不足導致后果承擔責任。
單位按規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專門用于改善安全條
件,在成本中據實列支。
(1)股份制企業、合資企業等安全生產投入資金由董事會
保證
(2)國有企業由主要負責人、廠長或經理保證(3)個億工
商戶等由投資人保證。
安全機構與安管人員配置:*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一
道路運輸和危險物品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設安全機構或配
專職。(簡記為:未見到金礦)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單位,從業人超100的,設機構或配專
職
從業人100以下,配專職或兼職
1.單位不得因安管人員履行職責而降低工資、福利或解除合
同。
危險物品生產、儲存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的安管人員任
免,應告知安監部門。(2015)
2.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及礦山、金屬冶煉單位應有注安
師。鼓勵其他單位聘用注安師。
25.使用被派遣勞動者,將被派遣勞動者納人本單位統一管
理,對崗位安全規程和技能培訓。勞務派遣單位對被派遣勞動者
必要安全培訓。
生產單位接收中等職業、高等學校實習的,對實習生安全培
訓。學校協助單位對學生安全培訓。
生產單位應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安全教育培
訓的時間、內容、人員及考核結果。
26.生產單位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新設備,對從
業人安全培訓。
27.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安監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
部門確定。
28*新、改、擴項目安全設施,必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
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安全設施投資納入建設項目概算。
29*礦山、金屬冶煉和生產、儲存、裝卸危險物品的建設項
目應安全評價。
其施工單位按安全設施設計施工,對安全設施工程質量負
責。
礦山、金屬冶煉和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竣工投用
前,由建設單位安全設施驗收;驗收合格投用。
33.生產單位對安全設備維護、保養,定期檢測,保證正
常。
37*生產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登記建檔,定期檢測、評估,
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緊急情況采我應急措施。
生產單位應將重大危險源及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縣人民政
府安監和有關部門備案。
38單位應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時發現并消除隱
患。
縣以上政府負有安監部門應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
制度,督促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
【重大危險源管理】①登記建檔②定期檢測、評估、監控③
制定應急預案
④告知從業人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應急措施。
⑤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備案
⑥采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
39.生產、經營、儲存、使用危險物品的車間、商店、倉庫
不得與員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內,保持安全距離。
生產經營場所和員工宿舍應有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
顯、暢通的出口。禁止鎖閉、封堵。
4。爆破、吊裝作業,專門人員現場安全管理。
42.生產單位提供符合國標或行標勞保用品,并監督、教育
按規佩戴。
43.安管人員對安全生產經常檢查;發現安全問題,立即處
理;不能處理及時報有關負責人及時處理。
檢查處理情況記錄在案。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向單位有關負
責人報告,她不及時處理,安管人員可向主管負有安監職責部門
報告,接到報告部門應及時處理。
發皿安全網題
不能處網>及時報6有關負黃人.山其處JX
安仝管及人員
有關ft★人及時處雙
發現"大信息-及時粗d有昊女會人
處m不及時
越仁上報?而主管黃有安戚不食妁部門報告.S其處原
44生產單位應配備勞保用品、安全培訓的經費。
45*兩個以上生產單位在同一區域生產活動,可能危及對方
安全,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安全管理職責和安全措
施,并指定專職安管人員協調。
46不得將生產項目、場所、設備發包或出租給無安全生產
條件或資質的單位或個人。
***生產經營項目、場所發包或出租給其他單位的,生產單
位與承包單位、承租單位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在承
包合同、租賃合同中約定各自的安全管理職責;生產單位對承
包、承租單位安全工作統一協調、管理,定期安全檢查,發現問
題及時督促整改。
第四節從業人的安全生產權利和義務
48生產單位必參加工傷保險(強制險),為從業人繳保險
費
49勞動合同,應載明保障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辦理
工傷保險的事項。
生產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訂立協議,免除或減輕因
安全事故傷亡應承擔的責任。
50從業人有權了解作業場所和崗位危險因素、防范及應急
措施;有權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建議
有權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問題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
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
52從業人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時,有權停止作業或采取
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從業人在行使這項權利時,須明確4點:
一是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須有可靠直接根據,憑猜測或
誤判而實際并不屬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喟況除外,該項權利不能
被濫用。
二是緊急情況須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間接危及人身安全情況
不應撤離,而應采取有效處理措施。
三是出現危及人身安全緊急情況時,首先是停止作業,然后
采取應急措施;措施無效時,再撤離作業場所。
四是該權利不適用于特殊職業(飛行、船舶駕駛、車輛駕駛
人員),他們不能或不能先行撤離崗位。
單位不得因從業人以上行為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解
除勞動合同。
53因事故受到損害從業人,有工傷保險外,依民法有獲賠
償權利,有權提賠償。賠償原則:工傷+民事
56從業人發現事故隱患或不安全因素,立即向現場安管人
或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人及時處理。
第五節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
【監督檢查的職權范圍】*
61安監職責部門對安全審查、驗收,不收費用;不得指
定、推薦廠商或產品。
62*安監部門和其他安監職責部門檢查,行使以下職權:
(一)現場檢查權。進入單位檢查,調閱資料(對技術、商
業秘密可查閱,但應保密),向單位和人了解情況;
(二)現場處置權。對檢查中違法行為,當場糾正或限期改
正;對應行政處罰行為,可直接處罰(對個人罰50元以下,對
單位罰1000元以下)
(三)緊急處置權*。對發現事故隱患,責令立即排除;重
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排除中無法保證安全的,責令撤出作業人
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停止使用相關沒備;排除后,經(安監
部門)同意,方可恢復生產。
(四)查封扣押權。對不符國標或行標設備及違法生產、經
營、運輸的危險物品查封或扣押,查封作業場所。(直接查封扣
押,不需打報告)
【監督檢查人員的要求】*監督檢查不得影響被檢查單位的
正常生產活動。
64安監人員檢查時,須出示有效監督執法證件(工作證W
執法證);對被檢單位技術秘密保密。
65安監檢查人員將檢查時間、地點、發現問題及處理情
況,作書面記錄,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簽字;被檢單
位負責人拒絕簽字的,將情況記錄在案,向安監職責部門報告。
66安監職責部門在監督檢查中,應互相配合,聯合檢查;
確需分別檢查的,應互通情況,發現安全問題應由其他部門處理
的,應及時移送其他部門并記錄備查,接受移送部門及時處理。
【強制停產的措施】*
67安監部門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單位作出停產停業、停止
施工、停用設備決定,單位應執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①單位
拒不執行,有發生事故危險的,②經本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安
監部門可通知停止供電、停止供應民爆物品等措施,強制單位履
行決定。采取停電,除有危及生產安全緊急情形外,應提前24
小時通知單位。
75安監部門應建立安全違法信息庫,記錄單位安全違法信
息;對情節嚴重單位,向社會公告,并通報行業主管部門、投資
部門、國土資源部門、證券機構及金融機構。
第六節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與調查處理
【高危行業應急救援要求】*
76國家加強事故應急能力建設,在重點行業、領域建立
應急救援基地和隊伍,鼓勵單位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配備救援裝
備和物資,提高專業化水平。
國務院安監部門建立全國統一應急救援信息系統,
國務院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行業、領域的應急救援信息系
統。
77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組織制定本行政區域內應急救援預
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78生產單位制定本單位應急預案,與縣以上政府生產事故
應急預案相銜接,并定期演練。
79*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及礦山、金屬冶煉、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建筑施工單位
1)應建立應急組織;生產規模較小可不建應急組織,但應
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
2)應配備應急救援器材和物資,并維護、保養,保證正
常。
80*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立即報單位負責人。她接到報告
后,迅速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立
即報安監部門,不得隱瞞、謊報或遲報,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
滅證據。(救人不屬破壞現場)
82人民政府和安監職責部門的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按
應急救援預案立即趕到現場,組織搶救。
安監部門、煤監機構接到事故報告后,應派員趕赴現場:
(1)一般事故,縣安監部門、煤監局負責人立即趕赴現
場;
(2)較大事故,市安監部門、省級煤監局負責人立即趕赴
現場;
(3)重大事故,省安監部門、省級煤監局負責人立即趕赴
現場;
(4)特別重大事故,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負責人立
即趕赴現場。
上級安監部門、煤監機構認為必要的,可派員趕赴事故現
場。
第七節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89【中介機構出假證明的法律責任】*承擔安全評價、檢驗
工作的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的:
①沒收違法所得;
②違法所得10萬以上,罰所得2倍-5倍;不足10萬,單
處或并處10萬-20萬罰款
③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罰2萬-5萬
④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與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⑤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⑥對有前款違法行為的機構,吊銷相應資質(不是營業執
照)。
【單位主要負責人的法律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
全職責的:
91*1)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罰2萬-5萬,停產停業整
頓
2)導致事故撤職;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3)受刑事處罰或撤職,自刑罰執行完畢或受處分之日起,
5年內不得擔任任何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
4)對重大、特別重大事故有責任的,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
生產單位主要負責人。
92單位主要負責人未履行安全職責,導致事故,按一般、
較大、重大、特別重大事故,分別處上一年年收入30%、
40%、60%、80%罰款
106*單位主要負責人在發生事故時,不立即組織搶救或事
故調查期間擅離職守或逃匿,給降級、撤職處分,由安監部門處
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罰款;逃匿處15日以下拘留;構成犯
罪,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遲報的,依
照前款規定處罰。
109發生事故,對有責任單位除承擔相應賠償外,由安監部
門依下罰款:
(1)一般事故,罰20萬-50萬
(2)較大事故,罰50萬-100萬
(3)重大事故,罰100萬-500萬
(4)特別重大事故,罰500萬-1000萬,情節特別嚴重,
罰1000萬-2000萬。
101兩個以上單位在同一區進行可能危及對方安全活動,未
簽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或未指定專職安管人員的,責令限期改正,
罰5萬以下,對直接負責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罰1萬以
下;逾期未改,責令停產整頓。
《安全生產法》I要做品人小MHj耽負分獨女仝擊故的處罰.
溝生產”戶小位?20萬斤50”近100〃應5()0/j/ElOOOZi應2000萬腦
殷|做大|1人|,$別》?火|精?!鼻惺M.
(1)罰Et?他人人年收入,:M040%60%HO%
②(微瞅處分
⑶構成JUM.心九時小人仃
安州K處罰或匕撤處分的.II州罰執如:A1坐闋著交處分之“短.
內不川川H谷單位的I型伏人人;
應生人、1)別也產安全中故也門d,F的.空玄小刊川H本Li業位產X汴單位的「代佻比人.
第四章安全生產單行法律第一節礦山
安全法
1.礦山安全設施的設計必須由安監部門參加審查(非煤礦
——安監局;煤礦一一煤監局)。
礦山安全規程和技術規范,由國務院管理礦山企業的主管部
門制定。
二、礦井安全出口和運輸通訊設施*
1.每個礦井須有2個以上(含2個)能行人安全出口,出口
間直線水平距離須符合礦山安全規程。
礦山必須有與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運輸和通訊設
施。(最低要求)
14*礦山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在規定期限內應保
護,不得開采或毀壞。(經批準,也不能開采)
17*礦山企業必須檢測作業場所中有毒有害物質和空氣含氧
量。
三、(一)礦山安全的內部監督
22.礦山企業職工有權對危害安全行為,批評、檢舉和控
告。
24.礦山安全生產會議,應有工會代表參加,工會有權提意
見和建議。
25.工會發現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或明顯重大事故隱患
和職業危害,有權提解決建議;發現危及職工生命時,有權是議
組織撤離,礦山企業及時作決定。
29,不得錄用未成年人、分配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勞動。
30.礦山企業必須制定礦山事故防范措施,并組織落實。
31.礦山企業應配專職或兼職人員組成的救護和醫療急救組
織,配備必要裝備、器材和藥物。
32.礦山企業須從礦產品銷售額中提取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
用。全部用于改善礦山安全生產條件,不得挪作他用。
37發生一般礦山事故,由礦山企業調查和處理。
重大礦山事故,由政府及有關部門、工會和礦山企業調查和
處理。
第二節消防法
【有關單位的消防安全職責】*年檢
16.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履行下列消防職責:
1.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
規程,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2.按國標、行業配置消防設施、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定期檢
驗維修,確保完好。
3.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1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
檢測記錄完整準確,存檔備查。
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暢通,保證防火防
煙分區、防火間距符合消防標準。
5.組織防火檢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6.組織消防演練。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安全管理】*日查
17.縣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將火災可能性較大及火災可能
造成重大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單位,確定為本區域消防安全重點
單位,由公安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備案。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除履行第16條規定職責外,還履行下列
職責:
1.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實施本單位消防安全工作。
2.建立消防檔案,確定消防安全重點部位,設置防火標志,
實行嚴格管理。
3.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建立巡查記錄。
4.崗前消防安全培訓,定期消防培訓和演練。
【消防場所管理】
18.同一建筑物由兩個以上單位管理或使用的,應明確各方
的消防安全責任,并確定責任人對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統一管理。
19.生產、儲存、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場所不得與居住場
所設置在同一建筑物內,并與居住場所,呆持安全距離。
生產、儲存、經營其他物品的場所與居住場所在同一建筑物
內的,應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
二、消防組織的規定-年年考
39*下列單位應建立專職消防隊,承擔本單位火災撲救工
作:
(1)大型核設施單位、大型發電廠、民用機場、主要港
旦;(幾項背下來)|
(2)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大型企業;
(3)儲備可燃的重要物資的大型倉庫、基地;
(4)第一、二、三項規定以外的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國
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較遠的其他大型企業;
(5)距離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較遠的列為全國重點文物
保護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單位。
三、滅火救援的規定
43.縣級以上政府應制定應急預案,建立應急反應和處置機
制,為火災撲救和救援提供人員、裝備深障。
44*任何人發現火災都應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無償為
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人員密集場所發
生火災,工作人員應立即引導人員疏散。任何單位火災,立即組
織力量撲救,鄰近單位給予支援。消防隊接到火警,立即趕赴現
場救人滅火。
45*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統一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撲救,
應優先保障遇險人員的生命安全。
火災現場總指揮根據撲救火災需要,有權決定:
(1)使用各種水源;(家用或政府)
(2)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和可燃液體的輸送,限制用火用
電;
(3)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4)利用臨近建筑物和有關設施;
(5)為搶救人員和重要物資,防止火勢蔓延,拆除或破損
毗鄰火災現場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設施等;
(6)總指揮調動供水、供電、供氣、通信、醫療救護、交
通運輸、環境保護等單位協助滅火救援。地方政府應組織人員、
調集所需物資支援滅火。
46.*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參加火災以外重大災害事故的
應急救援工作,由縣級以上政府統一領導。
第三節交通安全法
25.全國統一道路交通信號。包括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
交通標線和交警指揮。
26.紅燈禁止通行,綠燈準許通行,黃燈警示。
27**鐵路與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應設警示燈、警示標志
或安全防護設施。
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在距道口一定距離處設警示標志。
28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設置、損毀交通信號燈、交通
標志、交通標線。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樹木,設置廣告牌、
管線等,應與交通設施保持距離,不遮擋路燈、交通信號燈,不
妨礙安全視距,不影響通行。
29公安機關交通部門發現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頻發路段,或
停車場、道路配套設施存在交通安全嚴重隱患的,及時向當地人
民政府報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的建灰,人民政府及時處理。
30道路出現坍塌、坑漕、水毀、隆起等損毀或交通信號
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等交通設施損毀、滅失的,道路、交通
設施的養護部門或管理部門應設置警示標志并及時修復。
31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
活動。
*32**因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跨越、穿越道
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門同意;影響交
通安全的,還應征得公安機關交通部門司意
***施工單位應在批準的路段和時叵內作業,并在距離施工
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明顯警示標志,采取防護措施;施工
完畢,應迅速清除道路上障礙物,消除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兩個部門都要驗收),符合
通行要求后,方可通行。
33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筑、商業街區、居住區、大
(中)型建筑等,應配建、增建停車場;停車泊位不足的,應及
時改建或擴建;投入使用的停車場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改作他
用。
在城市道路范圍內,在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情況下,政府
有關部門可施劃停車泊位。
*34*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門前道路沒有行人過街
設施的,應劃人行橫道線,設提示標志。
*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道,應設盲道,并符合國標。
二、道路通行規定
36.道路劃為機動車、非機動車和人行道的,實行分道通
行。沒劃分的機動車中間,非機動車和行人兩側通行。
37.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左道內,只準規定車輛通
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
43.后車應與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的安全距離。有下
列情形之一不得超車:
(1)前車正在左轉彎、掉頭、超車的
(2)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的
(3)前車為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
救險車的
(4)行經鐵路道口、交叉口、窄橋、隧道、人行橫道、市
區流量大的路段等沒有超車條件的。
44.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標線或警察指揮交叉
路口時,應減速慢行,行人和優先通行車先行。
①轉彎讓直行②右方道路來車先行③右轉彎讓左轉彎車先行
[右讓左,左讓直,轉彎讓直行]
45.遇前方車輛停車排隊等候或緩慢行駛時,不得超車或占
用對面車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車輛。
46.通過鐵路道口時,按交通信號或管理人指揮通行;沒有
交通信號或管理人,應減速或停車,確認安全通過。
47.行經人行橫道時,應減速;遇行人過人行橫道,應停車
讓行。沒有交通信號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避讓。
48*機動車載運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及劇毒、放射
性等危險物品,經公安機關批準后,按指定時間、路線、速度行
駛,懸掛警示標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9機動車載人不超核定人數,客運機動車不違反規定或
貨。
53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
可用警報器、標志燈具;不受行駛路線、方向、速度和信號燈限
制,其他車輛和行人讓行。非執行緊急任務時,不得用警報器、
標志燈具,不享優先通行權。
54道路養護車輛、工程作業車作業時,在不影響過往車輛
通行前提下,其行駛路線和方向不受交通標志、標線限制,過往
車輛和人員應注意避讓。灑水車、清掃車等可不受車輛分道行駛
的限制,但不得逆行。
55高速公路、大中城市中心城區內的道路,禁止拖拉機
通行。
(二)非機動車通行規定
27非機動車應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
道路上,應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58**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
時,最高時速不超15公里。
61行人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行走。
(四)高速公路的特別規定
67**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較接式
客車、全掛拖斗車及最高時速低于70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超120公里。
【機動車行車故障采取措施】
52在道路上發生故障,需停車排除故障時,駕駛人應立即
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機動車移至不妨礙交通地方停放;難以
移動的,應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在來車方向設置警告標志
等措施,必要時迅速報警。
68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時,依照第52條規定辦理;但
是,警告標志設在故障車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車上人員應迅速
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應急車道內,并且迅速報警。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生故障或交通事故,無法正常行駛
的,應由救援車、清障車拖曳、牽引。
69任何單位、個人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攔截檢查行駛的車
輛,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行緊急公務除外。
【法律責任】
88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種類:警告、罰款、暫禮
或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拘留。
飲酒后扣6個月駕駛證;罰1000-2000
機飲酒后駕車被罰,再
拘留10日以下,罰1000-2000,吊銷駕駛證
動次飲酒后駕車
車約束至酒醒,吊銷駕駛證,追究刑事責任;5年
醉酒駕車
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拘留15日,罰5000,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
飲酒后
營新取得駕駛證。
運約束至酒醒,吊銷駕駛證,追究刑事責任;10年
車醉酒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重新取駕駛證后,不得
駕駛營運機動車。
飲酒后或醉酒駕車發生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生
重大交通事故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第四節特種設備安全法*重點章
1.特種設備: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
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場(廠)內專用機動
車輛,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適用本法的其他特種設備。
13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及主要負責人對其生
產、經營、使用的特種設備安全負責。
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交國家規定配備特種設備
安全管理人員、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對其安全教育和技能培
訓。按國家規定取得資格,方可從事相關工作。
質監局,不是安監局
持證上崗人員資格證書負責考■核的部門
檢測人員檢測資格證
檢險人員檢驗資格證
抄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
安全管理人員
掙種作業資格證
作業人員
第二節生產
18.國家按分類監督管理原則對特種設備生產實行許可制
度。
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1具備下列條件,并2經特種設備安監
部門許可,方可生產:
※背20鍋爐、氣瓶、氧艙、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
計文件,應經特種設備安監部門核準的檢驗機構鑒定,方可用于
制造。
特種設備產品、部件或新產品、新部件及新材料,需型式試
驗的應進行型式試驗。
21特種設備出廠時,應隨附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
件、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維護保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技術
資料,并在特種設備顯著位置設置產品銘牌、安全警示標志及其
說明。
背22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其
委托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
電梯制造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
派23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的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將擬
進行安裝、改造、修理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市級人民政府特種
設備安監部門。
X24特種設備安裝、改造、修理竣工后,施工單位在驗收
后30日內將技術資料和文件移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使用單位
將其存入安全技術檔案。
25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重大修理過程,應經特種設備
檢驗機構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或監督檢
驗不合格的,不得出廠或交付使用。
第三節經營
27特種設備銷售單位銷售的特種設備,應符合安全技術規
范及標準要求,其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維護保
養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技術資料齊全。
特種設備銷售單位應建立特種設備檢查驗收和銷售記錄制
度。
禁止銷售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
格的特種設備,或國家明令淘汰和已報廢特種設備。
X29特種設備在出租期間的使用管理和保養義務由出租單
位承擔,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0進口的特種設備應符合我國安全技術規范,并檢驗合
格;需取得我國特種設備生產許可的,應取得許可。
進口特種設備隨附的技術資料應符合本法第21條的規定,
其安裝及使用維護保養說明、產品銘牌、安全警示標志及其說明
應采用中文。
X31進口特種設備,應向進口地特種設備安監部門履
行提前告知義務。
第四節使用※
X32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使用取得許可生產并檢驗合格的
特種設備。禁止使用明令淘汰和已報廢特種設備。
X33使用單位在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
日內,向市特種設備安監部門登記,取得使用登記證書。
登記標志置于特種設備顯著位置。
34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建立崗位責任、隱患治理、應急等
安全管理制度。
使用單位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檔案包括內容:?
專
(1)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維護保養說
明、監督檢驗證明等資料(沒有登記標志)
(2)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記錄
(3)日常使用記錄
(4)維護保養記錄
(5)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X36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設置機構或配專職的
特種設備安管人員
派38特種設備屬共有的,共有人可委托物業服務單位或其
他管理人管理特種設備,受托人履行使用單位義務,承擔責任。
共有人未委托的,由共有人或實際管理人履行管理義務,承擔責
任。
39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自
行檢查,并作記錄。(至少每月1次自行檢查)
40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檢
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后,按安
全技術規范及時安全性能檢驗。使用單位將定期檢驗標志置于該
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未經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特種沒備,不得繼續使用。
4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經常性檢
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
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隱患或不安全因素,應
立即向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特種設備
運行不正常時,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按操作規程采取有效措施保
證安全。
42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異常情況,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對
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方可使用。
43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在每日投入使用前,其運營使
用單位應試運行和安全檢查,并對安全附件和安全保護裝置檢查
確認。
電梯、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運營使用單位應將設施安
全使用說明、安全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置于易于為乘客注意的顯
著位置。
44鍋爐使用單位應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鍋爐水(介)
質處理,并接受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定期檢驗。
45電梯維護保養由制造單位或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修
理單位進行。(無使用單位)
維護保養單位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安全技術規范要求,保證電
梯安全性能,落實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維護保養單位對電梯安全性能負責;接到故障通知后,立即
趕赴現場,采取應急措施。
電梯至少每15日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46電梯投入使用后,電梯制造單位對其制造的電梯的安全
運行情況跟蹤調查,對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或使用單位在維護保
養和安全運行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提供技術幫
助;發現電梯有嚴重事故隱患時,及時告知電梯使用單位,并向
負責特種設備安監部門報告。電梯制造單位對調查和了解的情
況,應作記錄。
47特種設備進行改造、修理,需要變更使用登記的,應變
更登記,方可繼續使用。
48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修理價值,或達
到其他報廢條件的,使用單位應依法報廢,采取措施消除該特種
設備使用功能,并向原登記的負責特種沒備安監部門辦理使用登
記證書注銷手續。
前款規定報廢條件以外的特種設備,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可繼
續使用的,應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通過檢驗或安全評估,并辦理
使用登記證書變更,方可繼續使用。允許繼續使用的,加強檢
驗、檢測和維護保養。
49移動式壓力容器、氣瓶充裝單位,具備下列條件,經負
責特種設備安監部門許可,方可充裝:
(1)有與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
(2)有與充裝和管理相適應的充裝設備、檢測手段、場地
廠房、器具、安全設施;
(3)有健全的充裝管理制度、責任制度、處理措施。
充裝單位應建立充裝前后的檢查、無錄制度,禁止對不符安
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移動式壓力容器和氣瓶充裝。
氣瓶充裝單位應向氣體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
氣瓶,對氣體使用者進行氣瓶安全使用指導,并按安全技術規范
要求辦理氣瓶使用登記,及時申報定期檢驗。
第三章檢驗、檢測
51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人員應經考核,
取得檢驗、檢測資格,方可從事。
*其不得同時在兩個以上檢驗、檢測機構中執業;變更執業
機構的,應辦理變更手續。
53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應客觀、
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并對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
結論負責。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在檢驗、檢
測中發現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時,應及時告知相關單位,
并立即向負責特種設備安監部門報告。
國務院特種設備安監部門組織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
檢驗、檢測結果和鑒定結論進行監督抽查,但應防止重復抽查。
監督抽查結果向社會公布。
X54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應向特種設備檢驗、
檢測機構及其檢驗、檢測人員提供特種沒備相關資料和必要的檢
驗、檢測條件,并對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X55*檢驗、檢測人員不得推薦或監制、監銷特種設
備O
第四章監督管理
61負責特種設備安監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時,可行使職
權:
(1)進現場檢查,向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
驗、檢測機構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調查了解情況
(2)根據舉報或取得涉嫌違法證據,查閱、復制特種設備
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的有關合同、發票、賬
簿等資料
(3)對有證據表明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或存在嚴重事
故隱患的特種設備實施查封、扣押
(4)對流入市場的達到報廢條件或己報廢的特種設備實施
查封、扣押
(5)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62負責特種設備安監部門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違反本法規
定和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行為或特種設備存在事故隱患時,應以
書面形式發出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責令有關單位及時采取措
施予以改正或消除事故隱患。緊急情況下要求單位采取緊急外置
措施的,應隨后補發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指令。
65特種設備安監部門實施安全監督檢查時,應有2名以上
人員參加,并出示有效特種設備安全執法證件。
67負責特種設備安監部門及人員不得推薦或監制、監銷特
種設備;對履職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有保密義務。
第五節建筑法【建筑許可】1.建沒單位的建筑許可及要求
7建筑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
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施工許可證;但是,國務院建設行政主
管部門確定的限額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按國務院規定的權限和
程序批準開工報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領取施工許可證。我國對建
設工程開工條件的審批兩種形式:
頒發“施工許可證”-------------縣級政府建設主管部門
批準“開工報告”---------------國務院
8***申領施工許可證,應具備條件*:(2019年修改)
(1)已辦理建筑工程用地批準手續
(2)依法應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已取得建設工程
規劃許可證
(3)需拆遷的,其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
(4)已確定建筑施工企業
(5)有滿足施工需要的資金安排、施工圖紙及技術資料
(6)有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具體措施
9***建設單位應自領取施工許可證之日起3個月內開工。不
能按期開工的,向發證機關申請延期;延期兩次為限,每次不超
3個月。既不開工又不申請延期或超延期時限,施工許可證自行
廢止。
10*在建的建筑工程中止施工的,建設單位自中止日起1個
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謴褪┕r,也向發證機關報告;中止
滿1年恢復施工前,報發證機關核驗施工許可證。
11*國務院規定批準開工報告的建筑工程,不能按期開工或
中止施工的,應及時向批準機關報告。
不能按期開工超6個月的,重新辦理開工報告。
施工許可證和開工報告的有效期】
開工報告施工許可證
開工期限獲批后6個月內領證后3個月內
延期不予廷副可延期2次,每次不將超過3個月
停工停工要報告停工后,1個月內向發證機關報告
停工少于1年的,報告后可立即復工
復工復工也要報告,僅無需再核&
停工趣過1隼的,報告后禽柿敗復工
核驗不合格,收回許可證.不允許復工,持條
支薪辦證不能按期開工旌過6個月的
件“合后.更新申請
【建筑工程發包與承包】
17發包單位、人員在發包中不得收賄、回扣。承包單位、
人員不得行賄、提供回扣等手段承攬工程。
18建筑工程造價應按國家規定,由發包單位與承包單位在
合同中約定。
19建筑工程依法實行招標發包,對不適于招標發包的可直
接發包。
建筑工程實行招標發包的,發包單位應將建筑工程發包給依
法中標的承包單位。
建筑工程實行直接發包的,發包單位應將建筑工程發包給具
有資質的承包單位。
23不得濫用權力,將建筑工程發包給指定承包單位。
24提倡總承包,禁止將建筑工程肢解發包。
發包單位可將建筑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設備采購一并
發包給一個總承包單位,也可將其中一項或多項發包給一個總承
包單位;但不得將應由一個承包單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
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單位。
25合同約定,材料、配件和設備由承包單位采購的,發包
單位不得指定承包單位購入建筑材料、配件和設備或指定生產
廠、供應商。
3,建筑工程的承包及對承包單位的要求
X26承包單住應有資質證書,并在資質等級許可業務范圍
內承攬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業超越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用其他建
筑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業允許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本企業資質證
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名義承攬工程。
X27大型建鈍工程或結構復雜的建筑工程,可由兩個以上
的承包單位聯合共同承包。
共同承包的各方對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擔連帶責任。
兩個以上不同資質等級的單位實行聯合共同承包的,應按資
質等級低的單位的業務許可范圍承攬工程J
X28禁止承包單位將承包的全部工程或肢解后以分包的名
義轉包給他人。
X29總承包單位可將部分工程發包給有資質的分包單位;
但是,除總承包合同中約定的分包外,須經建設單位認可。主體
結構的施工必由總承包單位自行完成。
※?總承包單位對建設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對總承包單位負
責??偝邪头职鼏挝痪头职こ虒]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禁止總承包單位將工程分包給無資質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
將工程再分包。
【專業分包與勞務分包】
專業工程分包勞務作業分包
總承包合同約定或建設單位的同意人禽建設單位同意
主體結構不得進行專業分包主體結構中的勞務作業可以分包
分包單位不得再進行專業分包專業分包單位可以將勞務作業分包,但勞務分包不得再分包
34工程監理單位在資質等級許可范圍內,承擔監理業務,
不得轉讓工程監理業務。
不得與被監理承包單位、建筑材料、配件和設備供應單位有
隸屬關系或利害關系C
35工程監理單位不按合同履行義務,對檢查項目不檢或不
按規檢查,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
工程監理單位與承包單位串通,為承包單位謀取利益,給建
設單位造成損失,與承包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建設單位安全管理要求:
建設單位應向施工企業提供與施工現場相關地下管線資料,
施工企業應采取措施保護。
涉及建筑主體和承重結構變動的裝修工程,建設單位應在施
工前委托原設計單位或有資質設計單位提出設計方案;沒有設計
方案,不得施工。
3.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管理要求:施工現場安全由施工企業負
責。
施工總承包由總承包單位負責。分包單位向總承包單位負
責,服從總承包單位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施工企業應健全安全教育制度,對職工安全培訓;未培訓不
得上崗。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
建筑工程總承包的,工程質量由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
單位分包的,對分包工程質量與分包單位承擔連帶責任。分包單
位應接受總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
施工企業對施工質量負責。施工企業必按設計圖紙施工,不
得偷工減料。工程設計修改由原設計單位負責,施工企業不得擅
自修改。施工單位發現設計文件和圖紙有差錯的,應及時提出意
見和建議。
施工企業按設計要求、標準和合同約定,對材料、配件和設
備檢驗,不合格不得使用。*
設計單位對選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不得指定
生產廠、供應商。(特殊要求除外)
第五章安全生產相關法律
第一節刑法一、事故犯罪類型2分
莫大傷亡事故情節掙別嚴土
菲名構成要件
1死3傷100萬3比10傷500萬
支大女任事故靠生戶中逢反安上規定《人的BJ*)3年以下3年以上7年以下
口令逢*已氏作武罪強令他人逮*E%作業5年以下5年以上
重大勞動安全事故,安全設整象條件不合規定(物晌因米)3耳?以下3年以上74以下
不構成犯不1尸支后果I情節一劑尸支
死亡13
支傷310
直挾經濟披尖100500
第二節行政處罰法4分
處罰的耕臭例加*
人身自由同行政枸留、勞動教養
行為罰(能力罰、資格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營業執照
財產罰罰款、沒收送法所持、嫡設違禁物品
聲譽罰警告、通報批評、剁奪景譽他號
(二)行政處罰基本原則
L處罰法定原則(實施處罰的主體法定、處罰依據法定、處
罰程序法定)
2.處罰公正、公開原則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4.權利保
障原則
5.一事不再罰原則:對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2次
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三)行政相對人的權利:1.陳述權2.申辯權3.復議權4.
訴訟權5.索賠權
二、行政處罰權的設定權*
1.法律(全國人大)可定各種行政處罰。限制人身自由行政
處罰只能由法律定。
2.行政法規(國務院)可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
罰。法律對違法行為已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作具體規
定的,須在法律規定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食堂兼職煮飯人員安全責任書
- 二零二五年度海域使用權轉讓及海洋工程設備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汽車運輸合同-綠色物流專用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勞動合同解除與離職員工職業規劃輔導協議
- 備戰全媒體運營師的有效試題及答案
- 金融安全預警與風險管理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題庫500題及答案
- 青年員工道德教育
- 老造價員工作總結
- 腹腔鏡下子宮懸吊術護理
- 2025年培訓報考安全員試題及答案
- 住建局發布!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常見質量通病手冊
- 汶川縣欣禹林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國家鐵路局直屬事業單位社會統一招聘考試真題2024
-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實驗高中-主題班會-高中如何上好自習課【課件】
- 4.2 做自信的人(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下冊 統編版
- 2025年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GB/T 18851.2-2024無損檢測滲透檢測第2部分:滲透材料的檢驗
- 店鋪轉讓協議范本1
- 水電站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