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47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開始于()A.安史之亂前B.安史之亂中C.安史之亂后D.黃巢起義中2、據記載,宋代一個海商一次販運的貨物常達十萬斤以上,價值高達數十萬貫。中國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為中外貿易的主導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A.海外貿易發達B.手工業興旺C.農業繁榮D.文化昌盛3、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面的是()A.燕國B.齊國C.楚國D.秦國4、歷史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下列史實的搭配,不具有直接因果聯系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大交融B.北方人民的南遷--南方經濟的初步開發C.西晉的短暫統一--淝水之戰D.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華民族的發展5、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是()A.刀耕火種?B.石器鋤耕C.青銅農具的使用D.鐵犁牛耕6、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定都長安。這一事件發生在()A.公元前2世紀初B.公元前2世紀末C.公元前3世紀末D.公元前3世紀初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____的青銅鑄造業高度發展。青銅工藝十分精湛。8、唐朝時,日本派出大批______來到中國學習唐朝文化;宋朝時,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______,加以管理。9、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統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任用了諫臣魏征。______(判斷對錯)10、為防御____的進攻,秦朝修筑了萬里長城。383年,北方氐族建立的____政權與南方的東晉政權之間爆發了著名的____。11、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威信,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是那一學派______。12、改錯題(每小題2分,共10分。每小題只有一處錯誤)1、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是商朝的四羊方尊。錯誤:訂正:2、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楚莊王。錯誤:訂正:3、戰國七雄按東南西北上中下的順序排列,東邊的是秦國。錯誤:訂正:4、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30年。錯誤:訂正:5、秦漢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是指云岡石窟。錯誤:訂正:6、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十套《百家講壇》開講的品三國的歷史節目,小敏很喜歡看,時不時在課后“品”起三國。小敏說,曹操統一北方后,揮師南下在赤壁打敗孫劉聯軍,統一了國家,奠定了以后三國鼎立的基礎。以上說法有一處錯誤,請指出錯誤并說明理由。錯誤:理由:13、唐太宗時,文成公主入藏,嫁給______,密切了漢蕃關系,受到兩族人民的尊敬。14、“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成語典故出自春秋時期哪個諸侯的故事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5、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30年。()16、以下是某同學史論結合正確評價了我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論點(積極影響)論據中央集權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及生產活動,鞏固國家的統一秦朝修筑萬里長城、開鑿靈渠17、()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的是吳道子和歐陽詢。18、杜甫在描述自己某段生活時期的社會現象時寫道:“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我們從這首詩中可以體會唐朝的盛世局面。______(判斷對錯)19、隋唐書法,名家輩出,《玄秘塔碑》是顏真卿的作品。20、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其中大運河中經過蘇州的一段叫做邗溝。()21、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剛經》。()22、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9分)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國的變法。
材料二《商鞅方升圖》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請指出商鞅變法的目的是什么?變法得到了誰的支持?
(2)他變法的措施中哪一項觸犯了守舊貴族的利益?哪一項對確立和鞏固封建制度起了關鍵作用?哪一項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
(3)材料二屬于商鞅變法的什么措施?
(4)他的變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6題,共12分)1、C【分析】藩鎮割據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亂以后;外地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續百多年直至唐朝滅亡.其發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亂后添了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朝中央政府本以為,可以通過藩鎮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藩鎮就是導致唐朝混亂乃至滅亡的總根源.故唐朝藩鎮割據局面開始于安史之亂后.
故選C.
本題以“藩鎮割據局面”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安史之亂的知識.
掌握安史之亂的相關知識.【解析】C2、A【分析】根據關鍵詞“宋代”“海商”“中外貿易”;可以看出反映,題干反映的是宋代的海外貿易,宋代海外貿易非常發達.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的海外貿易.
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準確識記宋代海外貿易的有關內容.【解析】A3、D【分析】戰國七雄中;秦國統治今陜西省及其以西的地區,是戰國七雄中地理位置最西的諸侯國.
故選D.
本題考查的是戰國七雄的知識點.
本題戰國七雄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戰國時期秦國所處地理位置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解析】【答案】D4、C【分析】383年;前秦王苻堅征集了八十多萬兵力,打算一舉滅亡東晉。但由于驕傲自大,指揮失誤再加上秦軍中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斗士不愿為前秦賣命導致前秦大軍被東晉軍隊8萬人在淝水之戰中打敗。淝水之戰后,前秦統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戰狀態,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西晉的短暫統一與淝水之戰不具有直接因果聯系。
故選:C。
本題考查了淝水之戰等史實;涉及知識點較多,需要全面分析。淝水之戰后,前秦統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戰狀態,東晉在南方取得暫時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淝水之戰的結果與影響。【解析】C5、D【分析】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我國至遲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牛耕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顯著提高,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故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是鐵犁牛耕.
故選D.
本題以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為切入點;主要考查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的相關史實.【解析】D6、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歷史紀年方法的推算。公元前202年換成世紀紀年的公式是在百位數加上1,即2+1=3,所以應該是公元前3世紀。又由于公元前的時間是倒推的,所以數字越小,發生的時間越遲,離現在的時間就越近,應該為晚期或者末期,所以公元前202年應該為公元前3世紀末期。所以ABD不對,故選C。【解析】C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7、商朝【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聞名于世的青銅器史實的識記。依據北師大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9課甲骨文與青銅器;第二子目聞名于世的青銅器中的內容:“商朝的青銅鑄造業高度發展,青銅工藝十分精湛。”可知,故填商朝。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聞名于世的青銅器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青銅器的概況和價值。8、略
【分析】唐朝時期;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唐朝的文化,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宋朝時期,政府鼓勵對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置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
故答案為:遣唐使;市舶司.
本題考查是唐朝和宋朝對外關系的知識點.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唐朝和宋朝對外關系的有關知識的記憶能力.【解析】遣唐使;市舶司9、略
【分析】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統治時期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任用了姚崇;宋璟等,任用魏征的是唐太宗。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女皇武則天;知道任用魏征的是唐太宗。
本題考查女皇武則天,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解析】×10、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長城和淝水之戰的相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為了防御匈奴的進攻,秦始皇派人修筑了長城,長城的起止點是東起遼東,西至臨洮。383年,前秦和東晉爆發了淝水之戰,東晉以少勝多,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的經濟發展進程沒有被打斷。據此第一空可填匈奴;第二空可填前秦;第三空可填淝水之戰。【解析】匈奴;前秦;淝水之戰。
11、法家【分析】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威信,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是法家學派。戰國時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故答案為:法家。
本題以”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威信,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的是哪家學派”為切入點,考查了百家爭鳴中的法家。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解析】法家12、略
【分析】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商朝青銅文明知識點。題干提供了關鍵信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結合課本所學分析,司母戊鼎,高1.33米,長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青銅器。D.圖片的是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故應把“四羊方尊”改為“司母戊鼎”。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燦爛的青銅文明2.本題主要考查的是齊桓公稱霸知識點。,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通過改革,齊國富國兵強,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在葵丘召集諸侯會盟,周天子派人參加,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故應把“楚莊王”改為“齊桓公”。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國的紛爭3.本題主要考查的是戰國七雄知識點。結合課本所學分析,“戰國七雄”指的是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個諸侯國,齊國位于今天的山東一帶,是戰國時期東方的大國,秦國是在西方,故應把“秦國”改為“齊國”。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春秋戰國的紛爭4.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秦朝的建立知識點。結合課本所學分析,從公元前230年起,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故應把“公元前230年”改為“公元前221年”。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統一國家的建立·秦王掃六合5.本題主要考查的是石窟藝術知識點。結合課本所學分析,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統治者令人在許多地方開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這些雕像繼承了秦漢以來造型藝術的傳統風格,同時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優點。為了A.B.C.D.故應把“秦漢”改為“魏晉南北朝”。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統一國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漢文化(二)6.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戰知識點。結合課本所學分析,公元208年,曹操率領二十多萬軍隊南下,想要統一南北,孫劉聯軍在長江沿岸一帶與曹軍對峙,結果孫劉聯軍打敗曹操,曹操慌忙逃回北方。經過赤壁之戰,曹操退守黃河流域一帶。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所以,曹操在赤壁打敗孫劉聯軍,統一了國家的說法是錯誤的,理由是:曹操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打敗,最后逃回北方,并沒有統一國家;到了280年,西晉滅吳之后才統一國家。考點:新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鼎立【解析】【答案】1.四羊方尊;司母戊鼎。2.楚莊王;齊桓公。3.秦國;齊國。4.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5.秦漢;魏晉南北朝。6.錯誤:曹操在赤壁打敗孫劉聯軍,統一了國家。理由:曹操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打敗,最后逃回北方,并沒有統一國家;到了280年,西晉滅吳之后才統一國家。13、略
【分析】結合所學可知;松贊干布是吐蕃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應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
故答案為:
松贊干布.
本題以填空題的形式考查學生對唐朝漢藏兩族關系相關知識的掌握.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唐朝漢藏兩族關系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解析】松贊干布14、楚莊王【分析】題干給出的成語“一鳴驚人”“問鼎中原”顯示了楚莊王的野心。春秋時楚莊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一鳴驚人”這個典故涉及人物中也有楚莊王。公元前7世紀后期,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后來楚莊王打敗晉軍,做了中原霸主。
故答案為:
楚莊王。
本題以“一鳴驚人;問鼎中原”成語典故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春秋爭霸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秋爭霸的相關史實。【解析】楚莊王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5、×【分析】【分析】公元前230年是秦朝開始逐步滅六國的開始,公元前221年秦滅掉六國,完成國家統一。【點評】需要學生對時間的記憶。16、√【分析】【分析】為安定北邊;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并讓蒙恬負責修筑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城防,用來抵御匈奴,這就是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秦始皇還派兵統一了東南、嶺南等地區,開發那里的經濟,興修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為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秦朝修筑萬里長城、開鑿靈渠說明中央集權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工程建設及生產活動,鞏固了國家的統一。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秦朝修筑萬里長城、開鑿靈渠。17、×【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唐朝燦爛奪目的書法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的是顏真卿和歐陽詢。顏真卿是唐代人,書法剛健有力,氣勢雄偉,富于創新;歐陽詢也是唐朝人,受晉代王羲之的影響,他吸收了北朝碑刻和其他唐代書法家的長處,形成了"險勁"而"平穩"的書法風格;吳道子畫技高超,后世稱他為“畫圣”。所以本題錯誤。
【解析】F18、×【分析】杜甫的“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反映的史實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唐朝的國勢由盛轉衰;唐朝中央權力衰微,安史舊將和內地節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他的詩深刻反映了那個動蕩的歷史時代,真摯地表現了他關心國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們稱之為“詩史”,所以我們從這首詩中可以體會唐朝的動蕩局面。故本題表述錯誤。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八年之久;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北方地區遭到浩劫。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杜甫與安史之亂的相關史實。【解析】×19、×【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玄秘塔碑》。《玄秘塔碑》書法家柳公權的作品,不是顏真卿。【解析】【答案】錯20、×【分析】【分析】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隋煬帝在位時,開通的隋朝大運河,隋朝大運河全長兩千的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其中經過揚州的一段叫邗溝,經過蘇州的一段叫做江南河。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隋朝大運河的相關知識。21、√【分析】【分析】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剛經》是現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故答案為: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了雕版印刷術的相關史實。22、√【分析】據課本所學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圖形、條形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甲骨文中40%都是象形字。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很多字體至今仍在使用,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故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
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氣類產品購銷合同協議
- 甲方平面設計合同協議
- 電氣水管維修合同協議
- 電纜租賃安裝合同協議
- 電廠鋼球供貨合同協議
- 電梯施工工程合同協議
- 甲方違約商務合同協議
- 現行建設監理合同協議
- 瓷廠房屋出售合同協議
- 電子半成品外包合同協議
- 云貴高原(擴展課)-課件
- 高中校本課程-徑向切槽復合循環指令G75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高等數學-函數的概念課件
-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硅烷法多晶硅產能替代項目環評報告
- 了不起的我課件完整版
- 油藏工程重點知識點
- 國家安全教育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臨沂職業學院
- 金屬波紋管的焊接技術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學階段英語單詞默寫表
- 2023版浙江評審衛生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醫學衛生刊物名錄
- GB/T 22235-2008液體黏度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