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1頁
DB32T-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2頁
DB32T-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3頁
DB32T-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4頁
DB32T-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報批稿)編制說明二〇二四年十一月江蘇省地方標準《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報批稿)編制說明一、目的意義截至2023年12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06條,運營里程10165.7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33萬列次。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模不斷擴大,服役時間不斷增長,影響列車運行安全的新興風險、區域風險等積聚滋生、復雜多變、易發多發,運營維保壓力日益加劇,使得保障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安全與穩定成為至關重要的任務。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推動下,為緩解運營維保壓力,提高城市軌道交通信息化水平,有序推進智慧城軌建設,《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了智慧城軌發展戰略:在自主創新基礎上,圍繞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大力應用新技術革命成果并與城軌交通深度融合,要“一手抓智能化,一手抓自主化”,通過持續不斷的智能化和自主化建設,完成城軌交通由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強力助推交通強國建設。為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迎接運營安全挑戰,省內外有多家企業開展了相關研究。全國范圍內,海康威視推出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公安高清視頻監控系統解決方案”;上海廣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適用于交通行業長距離周界的分布式光纖防入侵檢測系統;華為開展了關于鐵路周界智慧防護的研究;鐵科院開展了適用于軌道交通的“多傳感融合周界入侵技術”“外部環境監測技術”與“一體化管控平臺”等技術的研究。江蘇省范圍內,蘇州南智傳感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光纖光柵傳感器對鐵路路橋、隧道、邊坡進行監測;蘇州光格設備有限公司提供了一套基于分布式振動光纖的周界防入侵監測系統;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參與了國家相關課題的研究,研發了多類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場景的智能監測設備,并在多個項目中進行了實際應用。由以上情況可知,當前各個企業對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的安全智能監測的研究多局限于某個單項技術的研究上,對系統化、集成化、體系化的監測系統的研究較少;各企業在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上的研究工作缺乏標準指導,沒有標準化的工作流程與技術指標,難以做到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基于以上情況,南京地鐵利用在S7號線(寧溧線)與S9號線(寧高線)完成的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的建設經驗,聯合省內各家地鐵公司、高校、設計院、企業等多方單位,組織開展了《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編制工作,期望通過本規范的編制解決以下兩項問題:(1)解決軌道交通風險監測不實時、不智能的問題。本規范的施行將推進光纖傳感、智能圖像、雷達探測、激光探測等多源感知技術在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監測上的應用,改變傳統的監測模式,實現以機器代替人工監測,滿足軌行區安全監測的規范性、時效性與可靠性要求。(2)解決軌道交通風險監測不系統、不規范的問題。當前省內外大多數供應商主要針對軌道交通軌行區單一風險提供了技術手段,但目前未見系統性、平臺性的綜合解決方案。本規范的施行將為各個相關企業提供標準化、規范化的建設標準、工作流程與技術指標,推進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的發展。規范建設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系統建設的規范性,為我省率先推廣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建設在行業層面上提供范例,促進軌行區安全監測創新技術的應用,促進創新企業有序發展。(2)響應國家交通強國發展戰略,促進城市軌道交通產業智慧化轉型,通過系統的標準化建設,促使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從人員密集型產業向科技密集型產業轉變。(3)為城市軌道交通規模的擴大提前布局,通過智能系統的建設,提升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安全。二、任務來源根據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市場監管局關于下達2023年度江蘇省地方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蘇市監標〔2023〕173號),《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于2023年8月4日正式列入江蘇省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本規范位于江蘇省地方標準制定項目計劃第83項。三、編制過程本規范起草過程:2023年8月,確立組織形式。接到立項通知后南京地鐵組織各參編單位成立編制組,明確了標準起草組成員和任務分工,制定了周密的標準編制工作計劃,按照計劃有力有序推動標準起草的各項工作。2023年8月—2023年11月,深入調查研究。編制組以在南京地鐵S7號線(寧溧線)、S9號線(寧高線)系統建設的經驗基礎上,歸納了一線工程運維人員工作痛點與監測需求,調研了國內外創新技術發展水平現狀,充分總結了系統設計、工程實施和維護管理經驗。2023年12月—2024年1月,參考資料收集。編制組充分調研了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現行國家標準規范,對現行規范《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348、《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1151等相關標準與規范進行深入研究,梳理確認規范框架,為規范初稿編制打好基礎。2024年2月—2024年5月,草案編制。編制組依據前期調研情況,梳理規范框架,在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的基礎上,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經過深入研討和反復修改,完成了規范草案的起草,共計對規范內容進行修改33稿。2024年5月—2024年6月,形成征求意見稿。主編單位組織包含江蘇省各地鐵公司在內的各參編單位進行內部研討,同時征集行業專家意見,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根據相關討論情況和專家意見重新修訂規范并形成征求意見稿。2024年7月—2024年8月,公開征求意見。7月24日,在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公開向社會公眾征求意見建議,收到6個單位修改意見建議反饋34條。編制組對收到反饋的每一條意見進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多次集中討論和修改,對各條意見均進行了回復,列出了處理的詳細理由。2024年9月,形成規范送審稿。編制組組織研討會集中討論,重點針對前期反饋意見中部分采納和未采納意見,經過討論和修改,形成規范送審稿。2024年10月,組織預評審會議。10月16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在南京組織召開了《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地方標準預評審會。專家組聽取起草組關于標準制定的說明,審閱了標準送審材料,逐條審查了標準內容后,共提出79條意見。編制組針對反饋意見多次集中討論和修改,根據討論情況重新修訂規范并形成規范送審稿。2024年11月,組織評審會議。11月12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在南京組織召開了《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評審會。專家組聽取起草組關于標準制定的說明,審閱了標準送審材料,逐條審查了標準內容后,共提出64條意見。編制組針對反饋意見多次集中討論和修改,根據討論情況重新修訂規范并形成規范報批稿。四、主要內容《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規定了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的設計、施工、調試、驗收、運行與維護等技術要求。適用于新建、改(擴)建、大修改造工程及已投入運營線路的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建設與運行維護工作。本規范包括8個章節,主要內容為:第1章范圍:規定了規范的主要內容和適用范圍。第2章規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正文中引用的相關文件。第3章術語和定義:主要對規范中涉及的專有名詞或易引發歧義的名詞進行了明確的界定。第4章基本規定:提出了系統在建設、運營與維護時應遵循的基本規定。第5章系統設計:規定了系統設計的“一般規定”“總體設計”“視頻監控系統”“入侵監測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建(構)筑物監測系統”“列車駕駛輔助系統”“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平臺”“安全性設計”“電磁兼容性、防雷與接地設計”等方面的內容。第6章系統施工、調試:規定了系統工程施工、調試的技術要求。第7章系統驗收:規定了系統驗收的技術要求。第8章系統運行與維護:規定了系統正常使用所需的條件和維護要求。五、技術指標確定的依據1.標準制定的依據本規范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江蘇省地方標準管理規定》組織申報立項、正式立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起草規范草案,廣泛征求意見,保證規范的科學性、規范性、適用性。文件格式嚴格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進行編制。2.術語和定義確定的依據主要依據《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范第1部分:總則》GB/T39559.1、《城市客運術語第1部分:通用術語》GB/T32852.1以及規范的特殊要求進行了定義。3.系統設計確定的依據本規范主要框架綜合了《安全防范工程技術標準》GB50348、《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1151的框架,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系統實際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整。關于各子系統功能以及平臺的要求,按照《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1151的框架,對系統實際應用情況進行了總結歸納。關于系統“集成、聯網與接口設計”“可靠性、可維護性、環境適應性設計”“電源設計”“通信設計”“安全性設計”“電磁兼容性、防雷與接地設計”等方面的要求,主要對國家標準已明確提出的要求進行了采納,如:《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等4.系統施工、調試與驗收確定的依據通過對南京地鐵S7號線(寧溧線)、S9號線(寧高線)系統建設的工程經驗進行總結歸納,確認了本規范的內容。對于國家標準已經提出明確要求的內容,本規范直接采納國家標準的要求,如:《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GB50093和《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和《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2、《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和《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GB50093等。5.系統運行與維護確定的依據通過對南京地鐵在S7號線(寧溧線)、S9號線(寧高線)所建設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經驗進行總結歸納,確認了本規范的內容。對于國家標準已經提出明確要求的內容,本規范直接采納國家標準的要求,如:《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等。六、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過程和依據無。七、與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關系1.與法律法規的關系。本規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江蘇省地方標準管理規定》等現行的法律法規框架下組織起草編制的,與現行法律法規是相適應、相協調的,沒有沖突。2.與國家標準的關系。本規范與現行強制性國家標準是相符合的,與現行的推薦性國家標準是相協調的。主要參照了以下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質量驗收規范》GB50093、《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數據中心設計規范》GB50174、《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50343、《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4、《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95、《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1.1、《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22080、《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2239-2019、《軌道交通電磁兼容第4部分:信號和通信設備的發射與抗擾度》GB/T24338.5、《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范第1部分:總則》GB/T39559.1、《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GB/T50312、《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技術標準第8部分:傳輸網絡技術要求》GA/T669.8。3.與地方標準的關系。與已有標準體系暫無相關內容,本規范的建設是對現有標準體系的補充。綜上所述,本標準與現行法律法規相適應,與現行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沒有沖突。

八、推廣實施建議十四五以來江蘇省的城市軌道交通規模不斷擴大,至今省內已有9座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開通城市數量位居全國首位,全省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1000公里,此外還有27條線路在建。更大規模的軌道交通線網意味著更高的運維壓力與成本,安全與成本管控問題也會愈發突出,既有線路不具備設施設備風險態勢感知及預警功能,大量風險監控工作依賴停運后的人工檢測,成本高、實時性差,建設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的需求十分強烈。建議盡快頒布《城市軌道交通軌行區安全智能監測與預警系統技術規范》作為推薦性規范,以指導系統的建設。本規范為江蘇省地方標準,標準發布后,將在全省地域范圍內發布實施。一方面通過標準化主管部門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對外發布,另一方面組織在江蘇省各地鐵公司進行標準宣貫。同時做好對標準實施情況的評估。九、起草單位和起草人員信息及分工起草單位信息如下表所示:表SEQ表\*ARABIC1起草單位信息表序號單位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聯系人聯系電話1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913201007217112677唐超偉025831938912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913201000532637871方漫然025518981623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91320104067068157F秦網根158505149054南京地鐵建設有限責任公司91320100053269193Y5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91320500596945370W6無錫地鐵運營有限公司91320200MA26D768XL7常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9132040006018135XQ8徐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9132030005028745X59南通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91320600MA1N47M43710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91120000103062810U11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91420100707116787212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91310000133031388G13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1320000780270414F14中鐵十一局集團電務工程有限公司91420100179610844J1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12100000466006826U16南京工業大學1232000046600680XN17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1320100679013712U起草人員信息及分工如下表所示:表SEQ表\*ARABIC2起草人員信息表序號姓名單位名稱職位分工1佘才高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規范稿件審核2張建平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3劉樂毅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4黎慶南京地鐵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5趙振江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6王健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7石崢映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8張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