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質量檢測(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_第1頁
期末質量檢測(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_第2頁
期末質量檢測(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_第3頁
期末質量檢測(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_第4頁
期末質量檢測(B卷•能力提升卷)(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班級姓名學號分數

期末質量檢測(1——11課)(B卷·能力提升卷)

(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

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1—20題20*2.5分=50分,21—25題5*2分=10分,共60分)

卷Ⅰ(選擇題共60分)

1.《百家講壇》中在介紹隋朝最重要的貢獻時曾評價道∶"可以毫不夸張地講,隋文帝也罷,

隋朝也罷,一半的功業就在于此。"該貢獻是指

A.確立了選拔人才的察舉制度B.結束了長期分裂使中國重歸統一

C.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D.開鑿靈渠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2.下表是古代帝王的治國措施,他們的共同目的是()

古代帝王采取措施

秦始皇廢分封設郡縣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

隋文帝通過考試選拔人才

A.推進政治經濟改革B.嚴密控制知識分子C.保證國家長治久安D.杜絕官員貪污腐敗

3.2022年4月28日陜西考古博物館首次展出唐女官上官婉兒的墓志,唐代社會涌現出一

第1頁共9頁.

大批天下聞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有女皇武則天、女將軍平陽公主,又有女詩人薛濤、女道人

魚玄機等,這種現象()

A.反映了科舉制度的進步B.體現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C.確立了重文輕武的局面D.得益于社會風氣的開放

4.下列圖片所反映內容的共同之處是

A.繪畫風格一脈相承B.民族融合不斷加強

C.藝術再現歷史事實D.社會經濟高度繁榮

5.下面詩句反映出唐朝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唐代〕

絳情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襲。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曰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A.民族交融,關系融洽B.中外交往,十分頻繁

C.由盛轉衰,蘊含危機D.繁榮開放,盛唐氣象

6.漢唐盛世皆是帑藏豐實,充斥漢武太倉的是“陳陳相因”的粟,玄宗開元時的公私倉廩則

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儲糧從“粟”到“稻米、粟”這一變化的主要條件是()

A.經濟上南強于北的局面形成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顯著

C.洲際物種交流影響經濟生活D.交通運輸網絡日益發展完善

7.如圖為唐代長安城商業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為“市”以外的商業區域,與“安史之亂”前

的長安城相比,“安史之亂”后

第2頁共9頁.

A.“市”以外經營行業的種類大大增加B.商業活動日趨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

C.官府對交易場所的限制更加嚴格D.官府逐漸失去對長安城的有效管理

8.唐朝的滅亡是一個過程,下列與唐朝的滅亡無關的是()

A.安史之亂對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B.藩鎮割據的態勢愈演愈烈

C.科舉制的創立

D.唐末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唐朝的統治

9.975年,宋太祖下詔:“向者登科(科舉應考人被錄取)名級,多為勢家所取,塞(阻隔)

孤貧之路。今朕躬親臨試,以可否進退,盡革前弊矣。”這一措施()

A.家世門第成為選官的標準B.大大加強了世族勢力的發展

C.社會階層流動性得以加強D.奠定了重文輕武政策的形成

10.中國人民銀行于1988年發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金銀幣共有1金

4銀5枚金銀幣,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那1枚金幣如圖所示。該圖中歷史人

物的主要功績不包括()

A.他把中央集權強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B.他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

C.他與遼訂立“澶淵之盟”,使宋遼長時間保持和平局面

D.“杯酒釋兵權”的典故與他密切相關

第3頁共9頁.

11.對以下大事年表解讀正確的是

103811251127

960年1005年1044年1140年1141年

年年年

北宋宋遼訂立澶西夏建宋夏達成金滅金滅北南宋取得郾南宋與金簽

建立淵之盟立和議遼宋城大捷訂和約

A.各民族政權始終處于戰爭狀態

B.北宋政權存在不超過一百年

C.遼與南宋維持相對和平的局面

D.各民族政權并立與力量消長

12.被孟子稱為“賤丈夫”的民間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場上去交易。他們只

能在野外找個土崗,“以左右望”,獲取利益。后來,民間商人向政府納過稅后就可以在城里

的市場上進行交易了。這一變化反映了()

A.政府放棄重農抑商政策B.民間商人推動商業市鎮崛起

C.政府不再監管商業活動D.民間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13.下列不同時期的形勢(疆域)圖體現出的趨勢是()

五代十國形勢圖(后周時期)金、南宋、西夏形勢圖(1142)元朝形勢圖(1330年)

A.各民族間交融趨勢受到阻礙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不斷發展

C.中國古代經濟重心不斷南移D.藩鎮割據的局面在不斷重現

14.《元史》記載,(行?。罢茋鼊眨y郡縣,鎮邊疆”,而元人趙天麟也認為行省“維持

錯綜,眾建其官,有諸侯之鎮而無諸侯之權,可謂于審力之形矣”。由此可知,元朝設置的

行省

A.具有較強獨立性B.設置在邊遠民族地區

C.加強了中央集權D.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15.下圖所示內容共同反映了宋元時期

第4頁共9頁.

宋瓦子社戲宋蹴鞠圖元雜劇陶俑

A.戲劇種類多樣B.日常禮儀復雜C.士人尚文讀經D.市民生活豐富

16.《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的活字用膠泥刻制,“火燒令堅”后用于印刷。有人認為普通黏土

制的泥活字易碎,不能用于印書,但經中國科技大學的模擬實驗證明,黏土制字入爐經高溫

焙燒,成品堅固適用,印樣字跡清楚。由此可見()

A.古文獻資料時代久遠均不可推B.經驗來源于生活實踐因而可信

C.時代變遷會影響史料價值判斷D.多種方法互證可甑別史料信度

17.宋代書法在風格上充分展現了當時時代的特點,自由瀟灑,頗多趣味。但令人遺憾的是,

自宋代以后一段時間的書法仿佛喪失了活力,書法的風格“中規中矩”,不再如宋代書風那般

充滿趣味。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則使得宋代書風再現于世。這些變化()

A.適應了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B.體現古代士大夫多元的藝術追求

C.深受政治和經濟環境的影響D.使古代的書法藝術進入自覺階段

18.建筑蘊含了豐富的信息,是了解歷史的渠道之一。下列兩處建筑所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A.隋唐文化,影響深遠B.民族交融,和諧順睦

C.中外交流,和平綿延D.道教文化,千年傳承

19.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被譽為世界中古七大奇跡之一。毛澤東主席曾親

筆寫下“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詩句,下列有關明長城說法不正確的是()

A.修筑目的是防御匈奴貴族的侵擾

B.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

C.形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D.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與農耕地區的連接線上

20.乾隆三十六年一月,渥巴錫毅然率全族克服重重困難,長途跋涉,歷時半年,終于于六

月末回到祖國;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在雅克薩的俄軍,沙俄政

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這些事件()

第5頁共9頁.

A.加強了對我國西北邊疆地區的控制和管轄

B.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輝章

C.進一步實現了國家的統一,鞏固了東南海防

D.使清朝的疆域超過前代,達到最大面積

21.以下為中國古代從秦到清疆域的變化,該變化體現了()

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B.中華民族多元一體

C.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和強化

D.中國版圖不斷擴大

22.馮天瑜等在《中華文化史》中指出,“列朝帝王都耕籍田、祀社稷、禱求雨、下勸農令,

以‘帝親耕,后親蠶’之類的儀式和獎勵農事的政令鼓舞天下農夫勤于耕作。”作者在此說明的

是統治者

A.鞏固統治的經濟措施B.安撫民心的政治作秀

C.專制主義的愚民政策D.以農為本的治國之道

23.清雍正年間,軍機處設在皇宮內,與皇帝日常生活辦公地毗鄰。軍機大臣多從“親臣重

臣”中遴選,任命諭旨通常說,命某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或“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材

料中未能體現出()

A.在軍機處辦理要務易于保密

B.軍機處官員便于皇帝宣召

C.軍機處官員按才德標準遴選

D.軍機大臣多為臨時差遣性質

24.明朝的內閣辦公地距離皇帝寢宮1000米,而清朝的軍機處,距離皇帝寢宮只有50米,

這讓皇帝能隨時召見軍機大臣,了解國家大事。皇帝閱覽官員呈報的奏折,軍機大臣聆聽皇

帝口述上諭,回到軍機處,憑借記憶擬定上諭,然后再赴養心殿,交皇帝定奪,這中間只需

一個時辰,就成為正式的詔書。從1000米到50米的距離變化最能體現的是

A.明朝內閣權力弱化B.君主專制的強化

C.軍機大臣跪受筆錄D.地方權力的削弱

25.明清治國者有特別發達的“專制智慧”:一日除外患,斷絕一切聯系,把國家變成一個鐵

桶;二日解憂患,控制削弱民間的組織力量,把人民打成散沙。下列選項體現出這種“專制

智慧”的是()

第6頁共9頁.

A.閉關鎖國,小農經濟B.八股取士,興文字獄

C.設立廠衛,文化專制D.廢除丞相,設軍機處

二、材料分析題(26題16分,27題12分,28題12分,共40分)

26.宋朝是一個令許多歷史學家所向往的朝代,無論在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上都達到了很

高的程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宋王朝建國的特殊性,使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以來的教訓進行了比較大的官制

改革,尤其是制約機制的設計相當完備。設官分職,達到了相互維系、相互牽制的功能,有

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了中央集權。

——摘編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約機制產生的背景》

(1)據材料一及所學,指出北宋加強對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4分)

材料二宋朝的商品經濟非常繁榮。新興經濟作物茶葉、甘蔗之類絕大部分進入市場,

市場形成城市、鎮市、草市三級金字塔型結構。在地方貿易網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江南、

西北等幾個較大的區域市場。海外貿易規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設立了多處市舶

司。民間開始出現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幣,稱為交子。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2)據材料二,概括宋朝商品經濟繁榮的表現。(4分)

材料三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業者,商人、小業主構

成了宋朝的中產階級,他們經濟富足,又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閑暇生活及

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榮,戲曲、雜技、音樂、詩歌、小說等都在宋代

高度繁榮。

——詹子慶編《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

(3)據材料三,概括宋代都市生活發生的新變化。并結合所學,指出變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在

文學上的反映。(4分)

材料四在唐宋兩代,中國的工程師掀起了發明的熱潮,中國領引著全世界的科學技術。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4)據材料四及所學,列舉一項宋代“領引著全世界”的科技成果,并概括這項成果對歐洲社會

發展的重大影響。(4分)

2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

材料一科舉制自產生之日起就確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懷牒(證件)自列

于州縣”的自由報考原則,不論貴族和貧民皆可參加公開考試。舉凡政治、經濟、軍事、文

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種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大事,皆可為考試的內容。一切以程文(文

章)定去留,為草野寒酸之士開辟了登仕之途。

——摘編自楊齊?!犊婆e制度與近代文化》

(1)依據材料一,概括科舉考試的報考原則和考試內容。依據材料一歸納,這種選拔官吏的

第7頁共9頁.

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材料二宋代也很重視科舉考試,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舉放

寬了錄取的范圍,名額也成倍增長。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

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于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擔任官職為

之服務,于開寶六年實行殿試。

——摘編自《宋朝科舉制度》

(2)依據材料二,歸納宋代是如何重視科舉考試的?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分析科舉制度

對宋代的政治產生了什么影響?(4分)

材料三最初的考試完全是綜合性的……漸漸地,這些考試集中于文體和儒家正統觀

念,最后結果是形成一種制度……一方面,它為中國提供了一種有效穩定的行政管理,促進

了教育文藝的發展,但也正是這一制度,扼制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

——摘編自(美)斯塔夫利亞諾斯《全球通史》

(3)依據材料三分析,“這一制度,扼制了創造力,培育了順從性”在明朝的表現是什么?依據

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應該如何正確評價這一制度?(4分)

2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