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總復習第1編教材知識梳理篇第9講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精講_第1頁
中考歷史總復習第1編教材知識梳理篇第9講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精講_第2頁
中考歷史總復習第1編教材知識梳理篇第9講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精講_第3頁
中考歷史總復習第1編教材知識梳理篇第9講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精講_第4頁
中考歷史總復習第1編教材知識梳理篇第9講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精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第2頁第6課艱難波折探索歷程考綱要求:知道“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失誤,了解這一時期以王進喜、雷鋒、鄧稼先、焦裕祿等為代表廣大干部群眾艱辛奮斗精神。(八下教材P53-55)第3頁中共“八大”時間1956年9月地點北京內容(1)大會分析了我國社會形勢改變,正確指出了國內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快速發展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情況之間矛盾(2)大會明確了黨和人民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加物質和文化需要影響(1)中共“八大”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2)大會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成為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途經程中取得主要結果(3)不過,因為全黨缺乏領導大規模經濟建設經驗,在探索過程中出現嚴重失誤第4頁“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時間1958年

河南信陽郊外土高爐群背景(1)八大決議是正確,但受到“左”思想干擾,未能全方面落實實施(2)1958年5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八大二次會議。會議經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第5頁“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表現,(1)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后,大躍進運動在全國范圍內發動起來,主要標志是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高速度。與此同時,全國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群眾運動(2)全國興起了電力、交通、文教等各行各業“全民大辦”運動,就連科學研究、寫詩畫畫都在“大躍進”(3)在“大躍進”高潮中,農村大辦人民公社,其特點是“一大二公”(即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合作社財產等統一調用,統一安排,統一分配)北京玉淵潭人民公社公共食堂第6頁“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原因,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急于求成,忽略了客觀經濟規律評價,(1)是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產生嚴重失誤(2)因為違反客觀經濟規律,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競放“衛星”)、“共產風”為主要標志“左”傾錯誤嚴重泛濫(3)工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國家和人民碰到建國后未曾有過經濟困難教訓,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①經濟建設必須遵照客觀經濟規律;②必須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③必須實事求是,不能盲目冒進;④經濟政策制訂必須符合國情第7頁王進喜大慶油田工人,為發展我國石油工業作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鐵人”鄧稼先將一生精力投入到核試驗工作中,作為原子彈理論設計責任人,為我國核武器研制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焦裕祿河南省蘭考縣縣委書記,率領蘭考縣人民同自然災害作斗爭,被譽為“縣委書記榜樣”“人民好干部”雷鋒解放軍戰士,在每一個崗位都兢兢業業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被譽為“解放軍好戰士”。1963年3月5日,毛澤東發表“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雷鋒精神極大地影響了社會風尚,培養教育了幾代人第8頁

精神熱愛祖國、艱辛創業、迎難而上、無私貢獻、親密聯絡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第9頁第7課“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考綱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嚴重危害及主要教訓。(八下教材P37-40)第10頁時間1966-1976年原因20世紀60年代前期,領導者錯誤地認為黨中央出現了修正主義,并在中央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認為只有公開地、全方面地、自下而上地發動群眾進行斗爭,才能把被走資派篡奪權力重新奪回來,所以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導火線1965年11月,上海《文匯報》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文章開始標志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經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簡稱“五一六通知”,它成為“文化大革命”開始標志性質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內亂第11頁過程(1)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后,由大中學校學生組成“紅衛兵”組織蜂擁而起,迅猛發展。接著,被稱為造反派各種群眾組織紛紛成立(2)紅衛兵、造反派沖擊和批判各級領導干部,并從1967年1月開始,掀起奪取黨和政府各級領導權狂暴行動。奪權狂潮很快發展成造反派組織之間激烈武斗(3)林彪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文化大革命”,煽動“打倒一切”,制造全方面內亂,陰謀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4)1976年9月,毛澤東主席逝世,全國人民沉醉在巨大悲痛之中。“四人幫”加緊了奪取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權陰謀活動(5)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斷方法,一舉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第12頁嚴重危害(1)“文化大革命”時期,國家政權遭到嚴重減弱,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國民經濟發展遲緩,全國大批工礦交通企業長久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沒有提升(2)“文化大革命”對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嚴重摧殘,阻滯了全民族文化素質提升和當代化事業發展。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差距拉大了主要教訓健全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走依法治國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實事求是,反對任何形式個人崇敬和專斷第13頁第8課鑄起共和國鋼鐵長城考綱要求:了解“兩彈一星”,認識科學技術主要作用。了解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年是秈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45周年)(八下教材P42-45)第14頁“兩彈一星”發展歷程(1)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我國新疆羅布泊地域核武器試驗基地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力量勝利地掌握了核技術)(2)1966年10月,我國成功進行了導彈核武器試驗。實現了導彈和原子彈結合,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核武器(3)1970年4月,“長征1號”運載火箭將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送入太空軌道,它標志中國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衛星空間技術。從此,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第15頁“兩彈一星”“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貢獻、自力更生、艱辛奮斗、勇于攀登等精神意義(1)原子彈、導彈研制成功,是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輝煌成就,集中代表了我國當初科學技術抵達先進水平,大大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2)加強了我國國防力量,打破了帝國主義核壟斷,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安定環境,對維護世界和平含有主要意義(3)標志著我國跨入了世界核先進國家行列和世界航天科技大國行列其它成就(1)1967年6月,我國成功進行了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英國之后第四個能夠自己研制氫彈國家(2)1975年11月,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人造地球衛星,成為當初世界上繼美、蘇之后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國家第16頁人民海軍(1)1949年4月,在新中國誕生之際,我國第一支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建立。建國后又組建了北海、東海、南海艦隊(2)1971年,我國自行研制了導彈驅逐艦,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下水服役,11月,艦載機首次著艦訓練成功(3)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海軍不停補充新型艦艇,當代化水平有了顯著提升,海軍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人民空軍(1)1949年11月,我國人民空軍在陸軍基礎上成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輝煌戰績(2)20世紀50年代初,空軍部隊擁有飛機三千多架,1956年仿制成功殲5型殲擊機;制造各種型號殲擊機、轟炸機和強擊機(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主研制和引進新型戰機,空軍有了新飛躍第17頁戰略導彈部隊建立概況(1)1966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作出決定,組建地地戰略導彈部隊,受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2)戰略導彈部隊是裝備地地戰略導彈武器系統,實施主動防御戰略任務主要核還擊力量。它與以后海軍潛地戰略導彈部隊、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共同組成了我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意義加強了部隊革命化、正規化和當代化建設,為保衛祖國領土提供了堅實后盾;標志著人民軍隊當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走上科技強軍之路;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第18頁【知識拓展】“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一彈是原子彈,以后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合稱,合稱核彈;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認識啟示】新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給我們什么啟示?(1)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2)必須首先加強國家經濟建設。(3)必須與國家經濟建設協調發展。(4)必須跟蹤世界軍事發展形勢,從中國國情出發,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走科技強軍之路。第19頁第9課新中國走向世界舞臺考綱要求:了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正當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知道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八下教材P47-50)第20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正當席位時間1971年10月背景(1)1945年聯合國成立,中國是其創始國之一。(2)新中國建立后,因為臺灣問題和美國阻撓,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正當席位長久被剝奪概況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馬上驅逐臺灣提案進行投票表決。結果該項提案以壓倒多數票取得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為中國在聯合國唯一正當政府,恢復了在聯合國一切正當權利中國代表團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第21頁中國恢復在聯合國正當席位意義成功原因(1)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上升;中國實施和平外交政策(2)美國霸權地位衰落(3)亞非國家在聯合國作用大大加強(1)是中國外交重大勝利,有利于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

用,使新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更大提升

(2)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3)在聯合國組織內,我國為實現聯合國憲章宗旨、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各國友好合作、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自己不懈努力第22頁中美建交背景(1)美國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與中國改進關系對美國有利(2)中國綜合國力提升,國際地位提升(3)中國與蘇聯關系交惡,改進與美國關系對于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有主要作用第23頁中美建交進程(1)乒乓外交:1971年春,毛澤東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周恩來接見美國乒乓球隊代表團(2)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3)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尼克松訪華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會見了他,雙方進行了會談。這一周被西方新聞界稱作“改變世界一周”,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系史上一件大事,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4)1978年12月,中美雙方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歷史性握手”——周恩來總理在機場迎接來訪美國總統尼克松第24頁中美建交影響(1)中美兩國二十多年反抗結束,中美兩國關系步入正常化發展階段(2)改進了中國所處國際環境,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良好國際環境第25頁中日建交背景中國重返聯合國和中美關系緩解直接推進了中日關系改進(中美關系正常化);中國綜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