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省聯考)寧夏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八省聯考)寧夏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八省聯考)寧夏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八省聯考)寧夏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八省聯考)寧夏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 地理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省聯考】寧夏2025年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適應性演練 地理 2025.1.5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座位號填寫在本試卷上。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涂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作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書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當前,服務業發展日新月異,居民生活活動逐漸轉移到該上,如網絡約車、外賣網購、線上網診等。線上生活既豐富了居民傳統生活的內容,又彌補了因相關生活設施不足帶來的不便。圖1示意我國某大城市居民傳統生活與線上生活熱門活動類型的空間分布。據此完成1~3題.1.導致該市居民傳續生活熱門活動空間分布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交通 B.地價 C.政策 D.勞動力2.該市居民線上生活熱門活動類型多樣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是A.中心區 B.中心區外圍 C.近郊區 D.近郊區外圍3.該市居民生活活動由傳統向線上轉移主要得益于A.消費水平提升 B.商業設施升級 C.人口規模擴大 D.信息技術發展按照“以地定養、就近還田”的原則布局養殖場,有助于實現糞肥到農田的完全可達和被消納,有效緩解糞肥局部堆積、化肥過度使用和耕地生產力下降等問題。管理部門選定某平原部分區城為研究對象,站合養殖場(如圖2所示)的養殖規模(產糞量)和周邊地塊農作物的糞肥需求量,模擬推算出各養殖場的消納區。據此完成4~6題。4.養殖場場近田布局能夠A.提高養殖產品質量 B.滿足養殖飼料需求 C.減少糞肥養分揮發 D.降低糞肥運輸成本5.根據“以地定養”原則評價圖2所示區域的種養關系,可得出的結論是A.①和②養殖規模過大 B.整體養殖規模小 C.③和④養殖規模過大 D.整體耕地規模小6.為優化養殖場布局,綜合考慮居民健康需求和搬遷成本,最先要搬遷的養殖場是A.① B.② C.③ D.④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多應用于人工智能、清潔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2023年,全球稀土礦產量達35萬噸,同比增長16.67%。我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也是最大的稀土生產、應用和出口國。為有效保護合理開發利用稀土資源,我國依法對稀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采。據此完成7~8題。7.全球稀土礦產量近年來大幅增長是由于①能源轉型需求旺盛 ②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 ③稀土開發成本降低 ④資源國際供給高度集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我國對稀土資源實行保護性開采主要是為了A.延長產業鏈 B.緩解資源短缺 C.提高附加值 D.保障戰略儲備為研究太陽輻射對建筑的影響,研究人員對我國某地典型民居朝南土墻外表面(無遮擋)進行了觀測。圖3為某晴天墻體溫度日變化,圖4為墻體獲得的太陽輻射日總量年內變化。據此完成9~10題。9.該民居最可能位于A.拉薩(29°36′N,91°06′E) B.吐魯番(42°50′N,89°12′E)C.丹東(40°07′N,124°23′E) D.張家口(40°48′N,114°52′E)10.7月,該墻體獲得太陽輻射日總量偏低的主要原因是A.日照時數短 B.大氣削弱作用強 C.日地距高遠 D.正午太陽高度大秦嶺在抬升過程中,受地殼這動、巖漿活動影響,形成了各類變質巖。唐代詩人王維曾隱居奏嶺北麓,登山時眼望溪中的白石、山上的紅葉,寫下“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的詩句。據此完成11~12題。11.詩中“白石”能“出”露,表明其抗侵蝕能力強,它最可能是A.玄武巖 B.石灰巖 C.石英巖 D.花崗巖12.詩人登山的月份應該是A.9月 B.11月 C.1月 D.1月北半球高緯度森林的分布界限受冬季溫度、降水和土壤帶因素影響顯著。研究發現:近年來北冰洋10月無冰海域面積增大,阿拉斯加北部冬季積雪加厚,促進了來年樹木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導效森林分布界限擴張加快。圖5示意北冰洋海冰變化及阿拉斯加北部林線采樣點(海拔相近)。據此完成13~15題。13.冬季積雪加厚能導致森林分布界限擴張加快的主委原因是A.地表吸熱增多 B.土壤濕度增加C.土壤溫度升高 D.地表蒸發加強14.全球變暖背景下,該區域分布范圍縮小的自然帶是A.冰原帶 B.苔原帶 C.針葉林帶 D.真闊葉混交林帶15.推測四個采樣點中林線爬升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埃塞俄比亞工業基礎薄弱,道路及供電等設施落后,用電缺口較大。納茲雷特市位于東非大裂谷西側,是亞的斯亞貝巴到古布提港必經路上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由中國承建的納茲雷特二期風電場項目于2016年并網發電,該項日使用中國資金、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設備,是中國風電“走出去”的第一個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項目。圖6示意埃塞俄比亞及周邊區域。(1)分析納茲雷特市風電場項目選址的合理性。(6分)(2)說明納茲雷特市風電場項目對保障埃塞俄比亞國家能源安全的積極作用。(6分)(3)簡述中埃風電場項目對我國開展國際能源項目合作的啟示。(6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赴雅魯藏布江谷地進行地貌專題考察,結合遙感影像繪制了素描圖(圖7)。進一步分析發現,該地谷坡上出現黃土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表現。(1)識別圖7中的地貌,歸納外力作用類型。并列舉對應的地貌名稱。(6分)(2)說明從上游山地巖石到谷坡黃土的物質空間遷移過程。(6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土壤有效水是指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其多少與土壤質地和有機質含量等有關。圖8解釋了土壤質地與土壤有效水的關系。為探究有機質與土壤有效水的關系,某實驗小組進行了模擬實驗,實驗報告如表1所示。表1實驗名稱土壤滲水實驗實驗目的探究有機質含量對土壤有效水的影響實驗材料土壤樣品、相同燒杯2個、量杯2個、蒸餾水實驗步驟步驟1:將土壤樣品分成兩份,其中一份去除大部分有機質,記錄為樣品1,未作處理的另一份記錄為樣品B。步驟2:將A、B樣品分別裝入標有A、B的燒杯中,保證兩份樣品體積相同。步驟3:步驟4:步驟5:實驗結果樣品B的滲水深度小于樣品A實驗分析質地相同的兩份土壤樣品具有相近的土壤有效水下限。因此,樣品A、B的土壤有效水多少可由滲水濕程度推斷。實驗結論(1)據圖8,將砂土、壤土和黏土的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從大到小排序。(3分)(2)補齊表1中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8分)(3)從砂土、壤土和黏土中任選兩種,提出增加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的方法。(4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境內的古長城遺址分布在大青山(陰山山脈中段)南北兩側,長城位置的變遷訴說著區域內民族文化的磕碰和融合。圖9示意烏蘭察布市境內長城遺址及相應時期氣候特征。有人認為:“氣候變化決定了長城位置的變遷”,對此認識提出質疑(表明觀點),并從氣候變化與農業生產、長城位置變遷之間關系的角度說明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論述與材料結合,邏輯清晰。表達準確。)2025年高考綜合改革適應性演練地理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題號12345678答案BCDDABAD題號9101112131415/答案BDCBCB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16.(18分)(1)(6分)位于東非大裂谷邊緣,地形差異引起局地環流,風速較大:臨近鐵路,便于風機設備運輸;接近新型工業城市納茲雷特,基礎設施較好;土地廣闊,土地成本低;距離首都主要用電市場較近,降低輸電成本。(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緊鄰東非大裂谷,地質條件不穩定。(2分)(2)(6分)增加電能供應,緩解用電缺口,保障生產生活:提高電能自給率,減少對國際能源市場的依賴:利用風能,降低發電成本: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大清潔能源比重,調整能源結構。(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3)(6分)科學選址,改善項目區位條件:開展完整的全產業鏈合作,提高附加值:來用中國技術與標準,提升我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協調各方利益,改善當地民生,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開發清潔能源,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17.(12分)(1)(6分)流水堆積作用:河漫灘、江心洲、洪積扇。(2分)風力堆積作用:沙丘、黃土。(2分)冰川侵蝕作用:角峰。(2分)(2)(6分)山地巖石因溫差大、反復凍融而風化,形成巖石碎屑,巖石碎被坡面各流及重力搬運至河谷,落入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流水搬運過程中,流速減慢,堆積成為河漫灘(、江心洲);枯水期水位下降,河漫灘(、江心洲)出露,風力將其中的細小部分侵蝕并向谷坡搬運,運谷坡地形阻擋,風速減慢,積形成黃土。(每點2分,任答3點得6分)18.(15分)(1)(3分)壤土、黏土、砂土。(3分)(2)(8分)步驟3:向A、B燒杯中加入等量的蒸餾水。(2分)步驟4:等待土壤樣品吸收加入的蒸餾水,直到兩個燒杯中的水位不變。(2分)步驟5:將A、B燒杯中從土壤樣品溢出的蒸餾水分別倒入量杯,讀取量杯讀數,代表各自的滲水深度。(2分)實驗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越大。(2分)(3)(4分)砂土:加入細小顆粒,改良土壤質地。壤土:增施有機肥,提高有機質合量。黏土:摻雜砂粒,降低平均粒徑。(每點2分,任答2點得4分)19.(10分)咯得分段作谷情況9~10分觀點明確而全面,與材料結合的有效論據至少3條,角度全面,邏輯清晰,表述準確6~8分觀點明確,與材料結合的有效論據至少2條,邏輯較清晰,表述較準確3~5分有較為空泛的觀點,論據至少2條但未結合材料,邏輯較為混亂,表述不夠通暢1~2分無明確論點,論據木結合材料,邏輯較為混亂,表述不夠通暢0分未作答或答非所問示例:9~10分:觀點:氣候變化不能決定長城位置變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長城位置變遷,長城位置還受生產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影響。理由:長城為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線。如只考慮氣候變化,當氣候暖濕,種植業生產條件較好時,長城應當北移,反之南移。戰國時期,氣候暖濕,但長城在大青山以南,說明當時生產力較低,種植業克服寒冷干燥條件的能力不足。北魏時期,氣候暖濕,但長城位置也不在最北。金代,氣續變冷,不利于種植業發展,但長城位置最北,說明農耕文明生產力進步,農耕活動范圍因此擴張,其影響超過氣候變化的影響。明代,氣候冷干,最不利于種植業發展,長城位置在最南,即農耕文明南退,說明氣候在一定程度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