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76_第1頁
2024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76_第2頁
2024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76_第3頁
2024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76_第4頁
2024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7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粵教滬科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76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下列發明誕生于英國工業革命期間的是2、17﹣18世紀,英、美、法三國先后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其共同點不包括()A.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障礙B.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C.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D.贏得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3、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曾說:將一把尖刀插入敵人胸膛,指的是()A.千里躍進大別山B.百萬雄師過大江C.挺進大西南D.會師大西北4、以下事件中既體現了工業革命的深遠影響,又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創造條件的是()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B.美國南北戰爭C.相對論的提出D.第一次世界大戰5、歷史事件并非是孤立發展的,下列配對中前者對后者沒有直接影響的是()A.《國際歌》的創作--五月流血周B.美國獨立戰爭--拉美民族解放運動C.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D.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6、近年來,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美國、日本就朝鮮核問題在北京多次舉行六方會談,由參加談判的成員國可以反映出()A.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B.兩極對峙的政治格局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發展趨勢D.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7、伊斯蘭教的圣地是指()A.麥加B.麥地那C.邁錫尼D.巴比倫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8、在1955年的亞非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方針;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提出“”的偉大構想。9、“傳法為重,舍身為輕,六度出海,終抵東瀛.”上述對聯高度贊揚了高僧____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精神.“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抗金英雄____的愛國激情與志向的寫照.10、1616年,____稱汗,建都赫圖阿拉,國號金,史稱后金。1635年,____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并在1636年改國號金為清。11、20世紀以來;人類社會歷經動蕩沖突.如何制止暴力沖突,促進和平發展,成為人類共同的目標.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圍繞“合作與對抗”這一主題進行了如下探索,請你參與完成.

任務一【歸類梳理】

。時間背景合作史實一戰前后①三國同盟②三國協約③巴黎和會④華盛頓會議二戰前后⑤世界反法西斯聯盟⑥雅爾塔會議⑦聯合國⑧北約⑨華約。

⑩萬隆會議?歐盟?世界貿易組織(1)左表中是同學們收集的關于對抗背景下合作的史實.請根據提示類別;填寫對應事件序號.(2分)

類別一:軍事組織序號:____

類別二:國際會議序號:____

(2)表中的史實反映了一戰以來國際關系怎樣的發展趨勢?

任務二【質疑探究】

(3)在探究過程中;同學們對下面兩個問題產生了疑問(如圖)合史實,幫他們解答.(要求:兩個問題需分別作答)

任務三【反思總結】

(4)你認為20世紀以來導致世界暴力沖突不斷的共同因素有哪些?1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國際歌》的發表.

錯誤____;改正____.13、1869年;日本天皇飛赴大阪藩進行為期三天的視察活動。

____(判斷對錯)理由:____。14、狀元實業家是____。15、根據圖示回答問題。

在20世紀中國走向強國之路的進程中;經歷了重要的四步,請回答:

(1)第一步:辛亥革命--孫中山領導;結束了封建帝制,使中國人民醒起來.請問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2)第二步:A____--毛澤東領導;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期間中國走了一條什么革命道路?

(3)第三步:三大改造;這一事件的主要意義是什么?

(4)第四步:改革開放--鄧小平領導,開創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人民富起來,哪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這一偉大起點?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是什么?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是大化改新.____(判斷對錯).17、1895年春,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合在京的舉人,上書光緒帝,反對議和,請求變法。史稱“百日維新”。____(判斷對錯)18、蘇聯的解體,表明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19、我們經常和“1、2、3、4、5、”這些阿拉伯數字打交道,它當然是阿拉伯人創造的.____(判斷對錯)20、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住著半地穴式房屋.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4題,共12分)21、兵家的代表人物是____,他著有____。錯誤:____訂正:____22、根據所學知識判斷正誤,你認為正確的畫“√”,錯誤的劃“×”,并加以改正。[](1)從英國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改正:[](2)1600年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開始對印度進行殖民侵略活動。改正:[](3)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是盧梭。改正:[](4)俄國“天才的藝術家”托爾斯泰的《復活》和德國最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都與拿破侖有關。改正:23、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______(判斷對錯)24、(1)()《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法國大革命為世人稱道,這場革命爆發的標志是處死路易十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民憲章》是美國第一部成文憲法,這部憲法的制定和實施,使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國誕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777年,英軍在約克鎮投降,這成為了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凡爾賽體系確立起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歐洲和非洲的統治新秩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1題,共2分)25、走進奧運:2012年倫敦奧運會已進入倒計時,英國及世界各地紛紛開展各種活動以迎接這次這次盛會。(8分)【昔日的雅典】1894年6月經過巴黎國際體育會議協商,歷史名城雅典,贏得了首屆現代奧運會主辦權,希臘雅典位于希臘東南部,三面環海,這里曾誕生了最古老的政治文明、也是聞名世界體壇的古奧運會發源地,首屆奧運會選在這個古城舉行是有其重要歷史意義。⑴希臘政治文明歷史悠久,假如你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一名雅典公民,你最可能通過哪一機構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1分)⑵當古希臘民主政治盛行時,處于戰國時期的秦國卻通過改革開始實行集權,其最主要的措施是什么?(1分)【曾經的北京】2008年8月,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這緣于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支撐。近代以來,這座城市飽經蹂躪與滄桑,見證了中國的苦難;它也是一座值得自豪的城市,中國人民從此昂起了自己的頭。⑶“近代以來,這座城市飽經蹂躪與滄桑,見證了中國的苦難?!闭堃砸焕穼嵓右哉f明。(1分)⑷“中國人民從此昂起了自己的頭”的標志是什么?(1分)【今天的倫敦】2005年7月7日,這對倫敦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日子,它以微弱優勢擊敗奪冠呼聲最高的巴黎,獲得2012年奧運會舉辦權。同樣,這里有著昔日的榮耀,它引領著英國率先來到了“世界文明的入口”。⑸“英國率先來到了世界文明的入口”,以政治與科技方面的史實分別說明。(2分)⑹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獲得奧運會的舉辦權得益于什么因素?(2分)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9分)26、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伴隨中國人民的抗爭、探索、建設等活動,中國共產黨無疑是一盞明亮的指路明燈。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才迎來勝利的曙光,中華民族開始重繪曾經的輝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北師大版八下歷史課本材料二“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薄吨袊伯a黨章程》材料三“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歷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否則的話不僅會水土不服,而且會帶來災難性后果?!薄暯娇倳浽诒壤麜r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1)請分別指出材料一中所示三幅圖片所代表的黨的三次會議的歷史地位。(3分)(2)據材料二,請寫出第一次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的會議名稱,奠定了鄧小平在黨內領導核心的會議名稱及其意義。(3分)(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歷史,中國共產黨不全盤照搬他國經驗而走出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分別是什么?(2分)(4)據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有哪些認識?(1分)27、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掀起了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啟蒙運動。錯誤:理由:28、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社會發展的動力來自多方面探究一:思想解放是歷史變革的先導,思想解放也是社會發展的先導。(1)14世紀,隨著工商業的繁榮和城市的興起,從意大利開始了歐洲歷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運動?(1分)其核心思潮是什么?(1分)(2)思想的力量是無窮的,法國思想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吹響了思想的號角。列舉至少一位啟蒙思想家。(1分)(3)1848年,人類社會又一偉大的思想——馬克思主義誕生,請問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1分)探究二:改革是一幕幕散發著時代氣息的話劇,是一場場破舊立新的嬗變。改革始終推動著社會的發展。(4)在改革和向其他優秀民族學習方面,日本總是走在別的國家前面。請回答:7世紀中期,日本模仿中國隋唐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1分)19世紀60年代,內外交困的日本又通過什么改革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1分)(5)面對嚴重的危機,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簽署了改革的法令。這是指歷史上的哪一次改革?(1分)這次改革的性質是什么?(1分)探究三:國家的統一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在面臨南方和北方矛盾突出、國家即將分裂時,林肯說:“我們不是敵人,是朋友。我們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我們情緒激動而繃緊,但決不可折斷?!保?)材料中“南方和北方矛盾”的焦點是什么?(1分)林肯通過什么途徑解決“南方和北方矛盾突出、國家即將分裂”這一問題?(1分)這對美國歷史的發展有何深遠的歷史影響?(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誕生于英國工業革命期間一些重大發明。四個選項中A選項飛機、B選項電話、D選項電燈均誕生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只有C選項火車機車誕生于英國工業革命期間,它是由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明的。故答案選C考點:人教新課標九年級上冊?步入近代?“蒸汽時代”的到來【解析】【答案】C2、D【分析】【分析】A;C項;17﹣18世紀,英國、法國、美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革命成功后,三國分別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故A、C項是其共同點。B項,在資產階級革命之后,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國和美國也都建立了民主政體。故B項是其共同點。D項,英法兩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都是為了推翻本國的封建君主專制,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目的是為了擺脫殖民統治,贏得國家獨立。故D項不是其共同點。本題要求選擇不是其共同點的一項。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3、A【分析】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劉鄧大軍從國民黨重點進攻的山東和陜甘寧解放區中間發起進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敵人胸膛”.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千里躍進大別山.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注意掌握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史實和意義.【解析】【答案】A4、B【分析】19世紀的上半期;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伴隨著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北方資本主義和南方種植園經濟的矛盾日益尖銳,導致了南北戰爭的爆發.美國南北戰爭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創造條件.

故選B.

本題以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為依托;考查的是美國南北戰爭的知識.

本題以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美國南北戰爭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B5、D【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事件之間的聯系.【解析】【解答】A.《國際歌》的創作--五月流血周標志著巴黎公社的失??;為了紀念巴黎公社,激勵無產者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歐仁?鮑狄埃創作了《國際歌》;

B.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對拉美民族解放運動起了推動作用;

C.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

D.新航路開辟和三角貿易沒有直接關聯.

故選D.6、C【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題意可知,關于朝鮮核問題需由中國、俄羅斯、朝鮮、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多次談判解決,反映了這六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也說明了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國家實力不斷增強,成為制約美國稱霸,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重要力量。C符合題意,故C項??键c:本題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解析】【答案】C7、A【分析】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伊斯蘭教。麥加是伊斯蘭教的圣地點評:考查伊斯蘭教的圣地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8、略

【分析】試題分析: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1955年的亞非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后,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键c: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一國兩制”的構想·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周恩來出席萬隆會議【解析】【答案】求同存異一國兩制9、鑒真岳飛【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歷史人物的認識.【解析】【解答】根據所學可知;唐朝時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傳法為重,舍身為輕,六度出海,終抵東瀛”是對其不畏艱難;執著追求的精神的高度贊揚;宋朝著名抗金將領岳飛收復失地,“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對其愛國激情與志向的寫照.

故答案為:

鑒真,岳飛.10、努爾哈赤皇太極【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滿洲的興起和清朝的建立.【解析】【解答】清朝;又稱大清帝國,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君主制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1619年統一女真各部.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八旗勁旅擊敗明末農民軍,進占北京,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開始了對中國的統治.

故答案為:

努爾哈赤;皇太極.11、略

【分析】【分析】(1)兩次世界大戰前后世界合作與對抗的相關內容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2)一戰以來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勢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3)薩拉熱窩事件和聯合國的相關內容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4)本題考查的是20世紀以來導致世界暴力沖突不斷的共同因素.【解析】【解答】(1)三國同盟;三國協約、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北約、華約屬于軍事組織.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是在一戰后召開的國際會議;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會議、萬隆會議也屬于國際會議.

(2)觀察表格可知;一戰以來國際關系的發展趨勢是由對抗走向合作;合作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各國聯系日益密切;協商談判,團結合作成為趨勢等.

(3)薩拉熱窩刺殺事件;是因為奧匈帝國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進行軍事演習,這一行為威脅到了塞爾維亞的國家利益,刺激了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情緒.所以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從維護民族利益角度來講,他的行為是愛國的,具有一定的正義性.但這一行為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給本民族和世界帶來巨大災難.所以當今時代,面對各種利益爭端,要提倡協商談判的和平解決方式,堅決反對暗殺或其他恐怖襲擊等極端暴力方式.

聯合國成立至今;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打擊索馬里海盜;調查中東地區民族矛盾;促進巴以和解;為巴勒斯坦難民以及其他遭受自然災害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救援;派遣維和部隊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兩極對峙期間,一些大國企圖利用聯合國推行強權政治.如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發動朝鮮戰爭;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阻撓中國大陸解放臺灣;兩極格局結束后,聯合國在維護和平與安全方面也受到了挑戰.如:美國越過聯合國,發動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聯合國日益成為一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國際組織.

(4)20世紀以來導致世界暴力沖突不斷;其共同因素包括: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爭端;領土爭端;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極端民族主義;資源;能源爭奪等.

故答案為:

(1)類別一:軍事組織序號:①②⑤⑧⑨;(1分)類別二:國際會議序號:③④⑥⑩;

(2)由對抗走向合作;合作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各國聯系日益密切;協商談判;團結合作成為趨勢等.

(3)問題1:薩拉熱窩刺殺事件;是因為奧匈帝國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進行軍事演習,這一行為威脅到了塞爾維亞的國家利益,刺激了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情緒.所以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從維護民族利益角度來講,他的行為是愛國的,具有一定的正義性.但這一行為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給本民族和世界帶來巨大災難.所以當今時代,面對各種利益爭端,要提倡協商談判的和平解決方式,堅決反對暗殺或其他恐怖襲擊等極端暴力方式.問題2:聯合國成立至今,在維護世界和平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打擊索馬里海盜;調查中東地區民族矛盾;促進巴以和解;為巴勒斯坦難民以及其他遭受自然災害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人道主義救援;派遣維和部隊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兩極對峙期間,一些大國企圖利用聯合國推行強權政治.如美國打著聯合國的旗號,發動朝鮮戰爭;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阻撓中國大陸解放臺灣;兩極格局結束后,聯合國在維護和平與安全方面也受到了挑戰.如:美國越過聯合國,發動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聯合國日益成為一個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國際組織.

(4)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爭端;領土爭端;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極端民族主義;資源、能源爭奪等.12、略

【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對基礎知識的準確識記.【解析】【解答】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國際共產主義同盟起草的綱領《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故答案為:錯誤:《國際歌》;改正:《共產黨宣言》.13、×飛機發明于1903年.【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知識.【解析】【解答】注意題目中的時間“1869年”;當時還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而飛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美國人萊特兄弟于1903年發明的,所以日本天皇不可能乘飛機赴大阪藩進行為期三天的視察活動.

故答案為:

×;理由:飛機發明于1903年.14、張謇【分析】【分析】題考查了狀元實業家張謇.【解析】【解答】《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在中國開礦設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清末狀元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于是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故答案為:

張謇.15、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2)本題考查了新中國的成立及中國的革命道路.

(3)本題考查了三大改造的歷史意義.

(4)本題考查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鄧小平理論.【解析】【解答】(1)據所學知;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發展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2)由材料中的時間“1949”可知;這指的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新中國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成為了國家的主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3)據所學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

(4)據所學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即鄧小平理論.

故答案為:

(1)三民主義.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3)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4)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理論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6、√【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大化改新的影響.【解析】【解答】7世紀中期;日本孝德天皇上臺執政,參照中國隋唐制度,進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的標志.

故答案為:

√.17、×【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公車上書.【解析】【解答】1895年5月《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的康有為和梁啟超,邀請各省應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圖強史稱“公車上書”.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蘇聯的解體史實的識記。依據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10課蘇聯的改革與解體;第二子目蘇聯的解體中的內容:“這次事件后,戈爾巴喬夫實際上失去了領導國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控制了全局?!笨芍?,蘇聯的解體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它的解體意味著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失敗,不意味著社會主義運動的失敗,因此題目表述錯誤。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蘇聯的解體史實的識記。對于這一內容,還可以考查蘇聯的解體的原因、時間、影響。19、×【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阿拉伯數字的創造者.【解析】【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印度人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十個數字符號,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因此稱為阿拉伯數字.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河姆渡生產生活的認識.【解析】【解答】根據所學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因為氣候潮濕炎熱,居住在干欄式房屋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黃河流域,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

故答案為:

×.四、改錯題(共4題,共12分)21、略

【分析】本題考查孫武的相關知識。孫武是春秋晚期著名的軍事家,被稱為兵家鼻祖,著有《孫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出自于這部書。孫臏是戰國時期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故本題表述錯誤,應該把孫臏改為孫武?!窘馕觥繉O臏——孫武22、略

【分析】(1)本題考查文藝復興的發起的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結合所學可知,教會的專制統治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阻礙了社會進步和科學的發展。14世紀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出現于意大利,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宣傳人文主義精神,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故題目錯誤,“英國”改為“意大利”。(2)本題考查的是英國對印度侵略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1600年,英國人建立了東印度公司,開始了以私營公司的名義對印度的殖民侵略活動??巳R武是這一時期英國在印度進行大肆掠奪和野蠻擴張的代表。故題目正確。(3)本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的相關知識點。啟蒙運動是發生在17、18世紀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資產階級思想文化解放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是繼文藝復興運動之后歐洲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其開拓者是伏爾泰。故題目錯誤?!氨R梭”改為“伏爾泰”。(4)本題考查的是與拿破侖有關的作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稇馉幣c和平》以四大家族的相互關系為情節線索,描繪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英勇抗擊拿破侖侵略的斗爭精神。《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代表作,是英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侖寫的。故題目錯誤,“《復活》”改為“《戰爭與和平》”?!窘馕觥浚?)×把“英國”改為“意大利”(2)√(3)×把“盧梭”改為“伏爾泰”(4)×把“《復活》”改為“《戰爭與和平》”23、略

【分析】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后;德;奧匈決定以這一事件為借口,挑起一戰,薩拉熱窩事件成為“一戰”爆發的導火線.

故答案為:×.

本題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一戰的相關史實.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一戰的相關史實.【解析】×24、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漢謨拉比法典》的歷史地位。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為了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所以“《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笔钦_的。(2)本題考查法國大革命的知識。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舉行起義,攻占了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從此開始。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推翻了大資產階級的統治,并在1793年處死了國王路易十六。故題干“處死路易十六”錯誤。應將“處死路易十六”改為“攻占巴士底監獄”。(3)本題考查美國的1787年憲法的知識。1787年,美國制定了憲法。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規定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享有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1787年憲法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故題干“《人民憲章》”錯誤。應將“《人民憲章》”改為“1787年憲法”。(4)本題考查美國獨立戰爭的知識。在華盛頓的領導下,美國人民不屈不撓,英勇奮戰。1777年10月,美軍在薩拉托加戰役中取得扭轉戰局的勝利,這成為了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故題干“約克鎮投降”。應將“約克鎮投降”改為“薩拉托加大捷”。(5)本題考查的是一戰后的世界格局。一戰后,協約國同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又與德國的盟國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簽訂了一系列和約,這些和約同《凡爾賽和約》一起確立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故題干“東亞”錯誤。應將“東亞”改為“西亞”?!窘馕觥浚?)√。(2)×錯誤:處死路易十六;改正:攻占巴士底監獄。(3)×錯誤:《人民憲章》;改正:1787年憲法。(4)×錯誤:約克鎮投降;改正:薩拉托加大捷。(5)×錯誤:東亞;改正:西亞。五、論述題(共1題,共2分)25、略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與奧運會有關的史實。希臘政治文明歷史悠久,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一名雅典公民,最可能通過公民大會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利。當古希臘民主政治盛行時,處于戰國時期的秦國卻通過改革開始實行集權,其最主要的措施是郡縣制?!敖詠?,這座城市飽經蹂躪與滄桑,見證了中國的苦難?!比绨藝撥娗秩A,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爸袊嗣駨拇税浩鹆俗约旱念^”的標志是新中國的成立。英國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使“英國率先來到了世界文明的入口”。奧運會的舉辦權得益于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提高等因素。【解析】【答案】(1)公民大會(1分)(2)郡縣制(1分)(3)八國聯軍侵華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2分)(4)新中國的成立(2分)(5)率先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2分)(6)綜合國力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提高等(2分)六、綜合題(共3題,共9分)26、略

【分析】試題分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對黨的三次會議的歷史地位的準確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圖一是中共一大的圖片: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圖二是遵義會議的圖片: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是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圖三是中共七大的圖片:把毛澤東思想寫進黨章,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組織和思想保障第(2)問,主要考查鄧小平理論的相關史實,依據已學知識可知,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我黨第一次把鄧小平理論寫進黨章;奠定了鄧小平在黨內領導核心的會議名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鄧小平在黨內領導核心的會議的意義是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或改革開放新時期。)第(3)問,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革命道路和建設道路準確理解與認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927年秋收起義遇到重大挫折后,毛澤東分析了中國的國情,做出了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的決定,從而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或“工農武裝割據”理論);鄧小平在新中國成立后一次次的探索中認真分析經驗教訓,結合中國國情,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第(4)問,一個方面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圍繞材料的主旨分析歸納,另一個方面,還考查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作用的準確認識,依據材料一、二、三可以歸納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的保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當代中國的崛起和民族的復興等??键c: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上冊·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秋收起義·紅軍不怕遠征難·遵義會議·血肉筑長城·中共七大;人教新課標八年級下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解析】【答案】(1)圖一: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煥然一新;圖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是黨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圖三:把毛澤東思想寫進黨章,為爭取抗戰勝利奠定了組織和思想保障。(3分)(2)中共十五大;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或改革開放新時期。)(3分)(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革命道路(或“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