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5《誡子書》教學實錄_第1頁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5《誡子書》教學實錄_第2頁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5《誡子書》教學實錄_第3頁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5《誡子書》教學實錄_第4頁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5《誡子書》教學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5《誡子書》教學實錄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誡子書》教學實錄

教學過程

一、推敲“誡"字讀標題

(屏顯)

師:猜猜這是什么字?

(生觀察,大部分同學搖頭)

生1:老師,是“誡”字吧。

師:你怎么知道?

生1:我看左邊是言字旁,右邊看不懂。我猜的,因為今天要學“誡子書"。

(生笑)

師(笑):有智慧。請用“誡”組詞。

生2:告誡、警誡、勸誡······

生3:前車之覆、后車之誡。

師:告誡、勸誡,用作動詞時,表示用話語使人警覺、清醒;十誡、警誡,用作名詞時,表示使人警醒的話語和忠告。請看“誡"字之本源。

(屏顯)

師:繼續推敲,什么是“誡子書”?(板書課題)

生4:訓誡兒子的一封家書。

師:本文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屬于家教、家訓一類。家書作為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典籍,是古人向后代傳播修身治家、為人處世、為學教子思想文化的載體。家教的產生,家風的傳承,在中國源遠流長。

二、推敲“靜"字讀文章

(一)反復朗讀,讀出韻味

師:請同學們拿起書來,自由、放聲地朗讀課文。

(生自由讀)

師: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朗讀課文?

生1:朗讀課文。

師:謝謝。請問“夫”字為什么讀成“fú"而不讀“fū”呢?

生1:讀“fū"的話它應該是指人,是名詞;這里是放在句首,應當是句首發語詞,所以應該讀“fú”。

師:謝謝!你很會分析。這是文言的一種獨特現象:“夫"用在句首作發語詞,引發議論或表示對某事進行判斷,讀“fú”,朗讀時,可稍作停頓。

(屏顯)

夫(fú)/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夫(fú)/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

(生齊讀)

師:下面提高難度,請同學們看-

(屏顯:無標點課文)

師:古文無句讀,標點是后人加上去的。現在老師還原其本來面目,你還會斷句嗎?讀一讀,并說說理由。

(生自由朗讀)

生2(看無句讀課文):朗讀課文。

師:字正腔圓,停頓正確。請問:為什么這樣處理停頓?

生2:我已經讀過了,這是根據印象來的。(眾笑)不過,還是有點感覺。

師:還不夠清晰。請你再思考,再發現。

生3:我發現它的句式幾乎都是對稱的,所以讀起來很有節奏感。

師:哦,語感不錯。你發現了句式上的特點,很好!還有發現嗎?

生4:我發現往往前一句提出觀點,后面一句緊接著對觀點進行解釋。

師:你有一雙慧眼。(眾樂)前一句是觀點,后一句作闡釋,這樣觀點鮮明,層次清晰。文言文在朗讀時還有什么停頓的標志?

(生沉默,看課文)

師:同學們可以再自由讀一讀,用你的慧眼,去發現精彩的地方。

生5:“夫君子之行"夫學須靜也”,兩處“夫"發語詞,需要停頓。

生6;“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這里面的兩個“也"字,也需要停頓。

師:發現漸入佳境。我們讀“夫”的時候,之前要停頓,之后要稍微停頓一下;讀“也"的時候,要讀得悠長一點,這樣可以讀出一種文言的韻味。如果沒有“夫”,沒有“也”,就顯得短促,便沒有了家書的意味深長和文言的停頓勾連在里面,這就是文言的韻味。同學們,去繼續發現停頓的細節。

生7(激動):老師,我還發現前面一部分句子兩兩對應,可后面一部分都是四字詞語,語言簡練富有變化,情感真摯起伏跌宕,讀起來很有節奏感。

(聽課師生鼓掌)

師:多么漂亮的發現。(眾笑)來,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讀。

(生朗讀無標點原文)

師:多么深情的勸誡,多么雅致的文字!要讀出古文的韻味,除了停頓外,更要注意對稱句的特點。請男同學讀上一句,女同學讀下一句,體會對稱之美。

(屏顯)

靜以修身淫慢則不能勵精

儉以養德險躁則不能治性

非淡泊無以明志年與時馳

非寧靜無以致遠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

夫學須靜也多不接世

才須學也悲守窮廬

將復何及

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師:我們在朗讀本文時,一要注意停頓與節奏,二要注意押韻的字,三要注意反復出現的詞,這樣就可以讀出一詠三嘆的感覺。

(師生齊讀課文)

(二)梳通思路,讀懂文理

師:父親對兒子要說的話很多很多,但本文卻僅僅86個字,與這樣的句式也有很大的關系,語言特別凝練,所傳遞的思想和內容特別深邃而又傳神,讀起來停頓有致,韻味悠長。請選擇文中你喜歡的語句來朗讀,并試著背一背。

(生自由誦讀2分鐘)師:誰愿意給大家背一背?

(生1聲情并茂,背誦全文)

師:很棒!第一個就挑戰全文背誦,請你再來分享一下你背誦的秘訣。

生2:我提前預習,先把它翻譯成現代文,想象成一個故事,然后多背幾遍。

師:方法很好。有三點可以借鑒:第一,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第二,把文章還原成一個故事;第三,熟讀成誦。謝謝你!

師:請大家自由翻譯課文。

(生翻譯,師來回指導)

師:有人評價說,《誡子書》短短八十六字,開家教訓導之先聲,為處世治國之根本,是修身養性之準則,實為千古之絕唱。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對兒子的期盼,濃縮在這86個字中。你從這封家信中,讀懂了一位父親怎樣的叮嚀和哪些做人的道理?

生3:我從這一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中,讀出了諸葛亮教導兒子要淡泊名利、寧靜專一,還要學會排除雜念和干擾。

生4: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靜”和“儉"可以知道,諸葛亮想讓他的兒子靜下心來學習,并且要節儉。從“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學"和“志”中知道,他想讓他的孩子會學習,還要有志向。從“年與時馳,意與日去"中可以看出他想讓兒子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

師:謝謝你!你通過關鍵詞分析了三個層次:一是抓住了《誡子書》中一個核心的詞-“靜”;第二是分析了“學";第三是分析了“才”“志"之間的關系。我們經常說,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經常變換自己的志向,實則一事無成。再給同學們補充一個小知識:諸葛瞻,諸葛是復姓,名瞻,字思遠;這里一個“瞻”,一個“遠”,同學們會想到一個什么成語?

生(齊):高瞻遠矚。

師:正確,我還想到一句話“志當存高遠”。第三個層次,文章最后,父親告訴兒子:兒子?。∧阋ゾo時間啊,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三個層面,抓得好,謝謝你!誰再來說說你的理解。

生:本文以議論為主,作者告訴孩子要修身治學,并強調淡泊寧靜的價值。

師:準確到位,言簡意賅。本文如何闡述修身治學的道理?其結構層次如何?

(生思考,圈點勾畫)

生:我覺得在“非寧靜無以致遠”后面劃分,在“不能冶性"后面劃分,前面第一句是總寫。接著是在分寫應該怎樣做,最后又是在總的概括。

師:有沒有其他的看法呢?

(生搖頭)

師:“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笨梢娎砬逦恼旅}絡的重要性,請看屏幕-

(屏顯)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生:“夫"用在句首,引發議論或表示對某事進行判斷,可作為分層標志。

生:先開宗明義,提出觀點;再正反論述,強調“靜”“學"才”“志"四者的關系;文末,反復叮嚀要惜時有為。

(聽課師生鼓掌)

師:本文感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說理層次清晰、邏輯嚴謹。老師提一個問題:第一層的第一、二句是什么關系?中間的標點符號,你認為妥嗎?

(生思考,圈點勾畫)

生(自信):第一句從正面提出觀點,即要注重修身養德;第二句是從反面指出只有寧靜專一才能明確志向并達成目標。所以,“儉以養德”后面的“。"可以換成“;”,這樣行文更謹嚴,層次更分明。

(聽課師生鼓掌)

師:厲害,為你點贊?!安彭殞W也"后面也可以用“;”。我們讀書,應當有懷疑態度,有思辨精神。

(三)推敲“靜"字,讀懂哲理

師:剛才,我們在分析中反復提到哪一個字?

生1:我覺得文中多次提到“靜”字,這是諸葛亮希望諸葛瞻一定要靜下心來學習。我們身處紛繁復雜的社會,更應該靜下心來學習和處理生活中的事情。

師:正確。(板書“靜")你覺得“靜”在今天還有價值和意義嗎?

生1:我覺得有價值?!办o”,就是在學習生活中要平靜內心,不要有雜念,這樣學習才更有效率。

師: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只管付出,不問收獲。要做到這個境界,有點難。從學習本身去找到快樂,才是我們最大的快樂,這份快樂也可以長久持續下去!你能這樣領悟學習的快樂,真好!你現在達到這個境界了嗎?

生1:(羞澀地)還沒有。

師:沒有關系,“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們一同努力。你現在已經以諸葛家風來嚴格要求自己了,謝謝你!

(聽課師生鼓掌)

師:“靜”,左邊是“清澈”的“清"的簡寫,清靜、清澈、清純;右邊“爭”,是排除所有的干擾,力爭讓自己的內心清靜。誠如剛才這位女孩子說的那樣,面對今天紛繁復雜的社會,有很多外界的誘惑和干擾,如何保持一顆“靜"的心,去學習、去立志、去創業,對今天的我們而言顯得多么重要。

師:說到這個“靜”字,《大學》中有這么一句話,請大家讀一讀。

(屏顯)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生齊讀)

師:這句話說的是,思想清靜后才能夠內心安寧,內心安寧后才能考慮周全,考慮周全后才能有所得?!洞髮W》中的“靜"與《誡子書》中的“靜”不謀而合。但是法國著名學者帕斯卡說:“人生的本質就在于運動,安謐寧靜就是死亡。"平時,我們都強調我們要朝氣蓬勃,生命在于運動。你怎么看?

生2:我覺得運動和安靜應該是并存的,只是他們的角度不一樣。應該綜合他們的觀點,取帕斯卡前面的那句“人生的本質就在于運動”和《大學》里的“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來看,靜是為了更好的動,動后也需要靜。

師:你是一位哲學家,(眾笑,掌聲)因為你能夠辯證地思考。辯證地取舍是我們今天最有思想的人的特點。謝謝你。

生3:我覺得這兩句里面有不同的意思。第一句里面的“靜”是寧靜專一,心要專注,是指我們心要沉下來,專心做事的意思;第二句里的“靜"是與前面的“運動”對照起來的,“寧靜"是指懶散和不作為。

(師生掌聲)

師:深刻?。ū娦Γ犃怂幕卮穑瑢W們有沒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生點頭)

師:她結合語境發現了兩處“靜”的不同內涵。本文的“靜"是指要排除雜念,安靜地學習和思考;而帕斯卡的“安謐寧靜”是相對于“運動"而言的。我們學習語文,一定要有敏銳的語感,要學會比較、揣摩、猜想。

生4:我對第一個“靜”的理解和她的理解相同,第二個“靜"我覺得不僅僅是相對于“運動”,還指思想,一個人思想是不能靜止的,一個人如果思想都靜止了,那他就死亡了。

(師生鼓掌)

師:你走得更高更遠更深邃!哲人說過,人就是一株會思考的蘆葦。假如人沒有了思考,沒有了思維,和行尸走肉無疑,就像死亡一般。謝謝你!

師:從同學們精彩的發言中,劉老師有所悟、有所得,也有所獲。謝謝同學們!總結一下,諸葛亮所說的“靜"有三層含義:治學之基,要不爭名利;修身之本,要心平氣和;明志之根,要寧靜致遠。我再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

(屏顯)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當然,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即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體盡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盡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鍵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夠成為你的奔波的身體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節選處周國平《心靜是一種境界》

(生齊讀)

師:真希望同學們真正地把握“動”與“靜"的辯證關系,能成為自己身體和心情的小主人。

三、推敲“君”字讀內心

(一)解讀“君"字,明君子修為

師:《誡子書》中對孩子的期望,最符合中國儒家的培養目標,也是孔子的理想化人格追求,它出現在本文的第一句話中,可以凝縮在兩個字中-

生(齊):君子。

師:文章開篇即要求孩子以“君子”之行來規范自己?!熬?一語,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著重強調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為“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君子”一詞便有了德性,成為中國人修身養性的人格追求。《論語》中,“君子"一詞出現了107次,請大家說說對“君子”的理解。

生: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生: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生: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生: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師:在《論語》中君子經常與小人對舉,以強調君子的人格。于今天的人而言,所謂“君子”,就是要能做主宰自己內心的“君王”,不迷失于外界的諸多誘惑,不糾纏于自己的憂患得失。

(二)家風傳承,千秋父子“君子"心

師:這篇《誡子書》不僅是對兒子的囑咐,也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俺鰩熞槐碚婷溃лd誰堪伯仲間”,從(前、后)《出師表》《隆中對》可以看出。

(屏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前)《出師表》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后)《出師表》

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隆中對》

師:諸葛亮活了54歲,前27年的諸葛亮在隆中靜心研讀、博覽群書,修身養性、靜觀天下,可以說是他人生的準備階段;后27年,積極入世、輔佐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他人生的奉獻階段和理想的實現階段。

師:帶著這樣的家風,他的兒子諸葛瞻和他的孫子諸葛尚也成了“君子"。

(屏顯)

諸葛亮去世之后,魏國鄧艾出襲陰平,諸葛瞻率軍抵抗,后退守今天的綿竹。鄧艾派人來勸降,意欲封諸葛瞻為瑯琊王,被諸葛瞻大罵,并斬除使者,并與諸葛尚率軍抵抗,后英勇犧牲。

師:據史料記載,家書寫作時,諸葛亮54歲,兒子諸葛瞻8歲。孩子就在身邊,他縱有千般叮嚀、萬般囑托,可孩子只有8歲呀!假如你是諸葛亮,你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語調、什么樣的感情來傳達這份厚重的期待呢?揣摩揣摩,可分小組演繹朗讀。

生1:我覺得要以平和的態度和兒子說話,然后像講故事那樣把深刻的道理講出來,讓他更容易記在心里。

師:好!你來讀讀開頭的一句。

(生讀,聲音較小)

師:來,假如我就是諸葛瞻,你是諸葛亮,說說你對我的告誡和期望。

生1(靦腆地笑了),再次深情而又語重心長地讀課文。

(師生鼓掌)

師:首句讀得鏗鏘又慈愛,好。讀慢一點,讀出誠摯與勸誡!

生2:我覺得前面部分要讀得平和一些,后部分要加重語氣,帶有警告的意味,最后又語重心長。

師:諸葛亮既是嚴父又是慈母?。≌佌伣陶d,慈憐有加。比較下面的句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