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各題。材料一:氣候的波動變化對文明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重建古代氣候變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缺乏合適的溫度代用指標,我國古溫度重建結果分辨率較低,且多以定性記錄為主,定量的古溫度重建相對較少。全球歷史溫度變化曲線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積物和樹輪的記錄,而我國是傳統的農耕文明社會,陸地上的沉積記錄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國歷史氣候變化。隨著技術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發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類化合物——brGDGTs(支鏈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氣候研究。brGDGTs是細菌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其分子結構中有4到6個甲基和0到2個環戊烷。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熱需要減衣一樣,寒冷的氣候條件下細菌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溫暖的環境下合成的甲基數量則減少。微生物活體死亡后,細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質體中長期保留下來,可以通過brGDGTs結構中的甲基個數推斷當時的溫度。六盤山北聯池靠近中華文明核心區,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選取這里的沉積物樣品,借助brGDGTs,通過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來我國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溫度變化過程。結合山西某地沉積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記錄,聯合團隊獲得了我國北方地區5000年以來完整的氣候演變歷程。從重建的溫度與降水結果來看,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呈現出不斷變冷、變干的大趨勢。大約前3000年變化緩慢,之后的2000年變化加速。這主要與太陽輻射變化有關,太陽輻射能量在過去5000年間持續下降。另外,過去2000年以來的快速冷干現象還可能與太陽活動、局部火山活動等因素有關。而且這一時期內區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漸減少,導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氣候變冷變干的速度。研究人員將氣候重建的結果與中國歷史朝代相對應,發現不同歷史時期的氣候呈現出冷暖交替的特點。比如,隋朝末年氣候偏于冷干,唐朝初期和中期溫暖濕潤,后期快速轉冷,與之相伴的是干旱化。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70余年寒冷干燥的氣候,北宋氣候開始好轉。之前有研究發現,古代氣候變化深刻影響了我國古代農耕社會文明的發展,我國歷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變化與社會經濟波動之間呈現同期性,總體上表現出“冷抑暖揚”的特點,即暖期氣候是有利的。歷史上經濟發達、社會安定、國力強盛、人口增加的時期往往出現在暖期,相反的情況則發生在冷期。聯合團隊的研究也證實了“冷抑暖揚”這一特點,比如,溫暖濕潤的氣候推動了唐朝初期和中期的農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繁榮,寒冷干燥的氣候使唐朝后期農業發展受到極大不利影響,這是造成當時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取材于程雅楠、葛全勝等的相關文章)材料二:我國古代是農耕文明社會,加之古人應對自然災害能力較差,農業對氣候變化有較強的依賴性,暖期的氣候總體有利于農業發展,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更為優越的物質條件,這是歷史上“冷抑暖揚”特點形成的根本原因。氣候變化直接影響糧食生產,從全國糧食畝產量和北方麥作畝產量的相對變化指數看,除了明清,秦漢以后氣候寒冷時期,我國糧食畝產量均有下降。盡管歷史上暖期的影響總體好于冷期,但我國地域廣闊,不論在暖期還是冷期,氣候都可能有區域性差異,給區域社會經濟帶來有利或不利影響。唐朝和宋朝兩個時期中國平均溫度均偏高,但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異。唐朝初期增溫主要出現在黃河流域、中原腹地,其原因是區域尺度上大氣凈能量的增加以及有利的熱量輸送。而北宋初期,全國普遍增溫是太陽輻射強度的增加造成的,是全球或半球尺度上的暖事件在中國的體現。暖期中的北宋時期,我國華北及北方農牧交錯帶相對濕潤,而江南地區則受到干旱的威脅。暖期氣候溫暖濕潤,會推動社會的繁榮和人口的較快增長。然而眾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會對資源的需求,增加了環境的壓力,導致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系統風險增加,這種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壓力,可能會因氣候變冷導致農業生產力下降而凸顯,甚至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人類社會并未因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而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不斷開拓創新、積累經驗,從而取得更大的繁榮。為適應暖期干濕變化的地域格局,北宋朝廷在變濕的華北地區積極推廣水稻種植,在變干的南方則積極推廣占城稻和稻麥連種。這一舉措使糧食生產受氣候制約的影響漸趨減少,是中國糧食生產史上的一次革命。(取材于葛全勝、申敏夏、劉嘉慧等的相關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聯合團隊重建古代溫度變化過程使用的是深海沉積記錄。B.聯合團隊重建古代溫度變化過程使用的是定量分析方法。C.聯合團隊的研究結果反映的是我國北方5000年來暖季的溫度變化。D.聯合團隊的研究結果證實了之前研究得出的“冷抑暖揚”的結論。
2.根據材料一,brGDGTs被用于我國古溫度重建,下列能說明其依據的一項是()A.brGDGTs結構中的甲基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高。B.brGDGTs結構中的甲基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低。C.brGDGTs結構中的環戊烷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高。D.brGDGTs結構中的環戊烷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低。
3.根據材料一,關于我國北方地區氣候總體變冷、變干主要原因,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A.太陽輻射能量持續下降。B.太陽活動、局部火山活動。C.木本植物減少導致地表反射率上升。D.我國古代北方農耕社會文明的發展。
4.對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內容的比較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指出了“冷抑暖揚”這一特點,材料二分析了該特點形成的根本原因。B.材料一指出我國不同歷史時期冷暖交替,材料二分析了這一特點的根本原因。C.材料一顯示唐朝初期溫暖濕潤,材料二說明了增溫的具體區域以及具體原因。D.材料一顯示北宋氣候開始好轉,材料二說明了北宋初期增溫的范圍及其原因。
5.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簡要概括氣候影響我國古代社會文明發展的規律,并說明影響的復雜性。
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為政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是故何也?執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則富,命貧則貧,命眾則眾,命寡則寡,命治則治,命亂則亂。’以上說王公大人,下以阻百姓之從事,故執有命者不仁。故當執有命者之言,不可不明辨?!比粍t明辯此說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儀,言而無儀,譬猶運鈞①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辯,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焙沃^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于何用之?發以為刑政,觀其中②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謂言有三表也?!叭欢裉煜轮烤?,或以命為有。蓋嘗尚觀于圣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亂,湯受而治之;紂之所亂,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于桀紂,則天下亂,在于湯武,則天下治,豈可謂有命哉!蓋嘗尚觀于先王之書,所以出于國家、布施百姓者,憲也;所以聽獄制罪者,刑也。今用執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義。此百姓之憂也。說百姓之憂者,是滅天下之人也。”然則所謂欲義人在上者,何也?曰:“義人在上,天下必治,萬民被其大利?!焙我灾??子墨子言曰:“昔者文王封于岐周,與其百姓兼相愛、交相利,是以近者安其政,遠者歸其德。聞文王者,皆起而趨之。曰:‘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則吾豈不亦猶文王之民也哉!’吾用此知之。古之圣王發憲出令,設以為賞罰以勸賢沮暴,是以入則孝慈于親戚,出則弟長于鄉里。是故使治官府則不盜竊,守城則不崩叛。此上之所賞而百姓之所譽也。執有命者之言曰:‘上之所賞,命固且賞,非賢故賞也。上之所罰,命因且罰,不暴故罰也。’以此為君則不義,為臣則不忠,為父則不慈,為子則不孝,而強執此者,此特兇言之所自生,而暴人之道也。”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執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保ㄈ〔挠凇赌印し敲罚┳⑨專孩兮x:制作陶器所用的轉輪。②中:符合。
6.下列對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故當執有命者之言當:面對B.此世未易,民未渝渝:改變C.說百姓之憂者說:談論D.設以為賞罰以勸賢沮暴沮:阻止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下以阻百姓之從事是滅天下之人也B.故執有命者不仁而強執此者C.或以命為有所以聽獄制罪者,刑也D.此上之所賞而百姓之所譽也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今用執有命者之言,是覆天下之義:如果在上者采用執有命者之說,這就是顛覆天下大義B.奈何乎使文王之地及我:怎么才能使文王的領土擴展到我們這里呢C.古之圣王發憲出令:古代圣王發布律法頒布政令D.此特兇言之所自生:這樣的話暴戾言論就自然發生了
9.根據文意,下列理解與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信奉有命之說的人認為世事皆由命定,非人力可改變。B.墨子主張,肯定成否定某種學說必須遵從一定的準則。C.文章認為,桀紂等暴君亡天下的原因是信奉有命之說。D.君主如果信奉有命之說,會導致賞罰不當、社會混亂。
10.墨子論述“非命”時,提出“言必有三表”,“三表”即本之、原之、用之。請分別談談你對三表的理解,并概括說明第三段和第四段是怎樣體現三表的。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各題。馬詩二十三首(選四)李賀其一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韂①,誰為鑄金鞭。其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其十催榜②渡烏江,神騅泣向風。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其十三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堆金③買駿骨,將送楚襄王④。注釋:①韂:披在馬腹兩側用來逗擋泥土的一種馬具。②榜:船槳。③堆金:《戰國策》載郭隗謂燕昭王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雹艹逋酰呵迦送蹒唬骸胺蛳逋跽?,未聞有好馬之癖。”11.下列對四首詩的依次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A.其一言駿馬脊上有錢形花紋,奔跑起來如踏煙云。B.其五描寫壯麗的塞外風景,想象駿馬馳騁的畫面。C.其十寫項羽自刎之后,烏騅馬臨風哭泣,懷念故主。D.其十三寫俠客千金買馬,拜謁明主,實現人生價值。
12.下列對四首詩的整體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四首詩借“金鞭”“金絡腦”“寶玦”等多種馬具,襯托馬的形象。B.四首詩多處使用“誰”“何”等,加強了語氣,增強了情感表達。C.四首詩都是五言絕句,句句對仗,典麗精工,將詠物、詠史熔于一爐。D.四首詩靈活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現“詩鬼”之才。
13.清人王琦評論說:“《馬詩二十三首》,俱是借題抒意,或美,或譏,或悲……”請結合以上詩中表達這三種情感的詩句,分別說明作者如何“借題抒意”。
1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字跡清晰。(1)春光旖旎,佳客臨門,杜甫詩興盎然:“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2)優美的神話傳說常成為詩人靈感的來源,如秦觀《鵲橋仙》:“柔情似水,
,
!”(3)孔子重視從心理角度闡說君子人格。《論語》曰:“知者不惑,
,
?!保?)《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認為,《離騷》兼具《國風》和《小雅》的情感特點,其中《國風》是“
”,《小雅》是“
”。
15.根據要求,回答問題。《紅樓夢》第三十五回:賈母聽了,笑道:“猴兒,把你乖的!拿著官中的錢你做人?!闭f的大家笑了。鳳姐也忙笑道:“這不相干。這個小東道我還孝敬的起?!北慊仡^吩咐婦人,“說給廚房里,只管好生添補著做了,在我的帳上來領銀子?!眿D人答應著去了。寶釵一旁笑道:“我來了這么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么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賈母聽說,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還巧什么。當日我像鳳哥兒這么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他如今雖說不如我們,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強遠了。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鳳兒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保?)賈母和薛寶釵用“乖”“巧”評價王熙鳳。請結合書中其他情節,談談你對王熙鳳“乖”“巧”的理解。
(2)薛寶釵的話體現了她怎樣的性格,又反映了賈母怎樣的人物特點?請結合書中其他情節,分別予以解說。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文章,完成各題。談買書①①兩個多月前的一個上午,所坐的帆船一靠了長堤,我就跑上岸找尋住宿的地方。走著走著,不覺到了文德路。那些四壁和當中堆積著各色各樣書籍的舊書鋪子,像老朋友一樣拉住了我。盡管我沒有余裕跟他們詳談細話,可是,草草打個照面,也就被包圍在難以名狀的快樂氣氛中。因為七八年來,輾轉在窮鄉僻市,饑餓著的心眼,久矣沒有這種吞咽的機會了?、谟浀檬龤q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市鎮里的小學生。在那僻遠的地方,沒有新舊書鋪子,也沒有公共圖書館。家里除了父親看過的《笑林廣記》之類,別無所有。但是,我非??释切┰娢募褪穼W的書籍。父親每天給我的一點零錢,我私下把它積蓄起來,到了有相當數量的時候,就寄到汕頭或上海的書店里去。買回來的,大都是一些尋常版本的國學書,卻如同購入了至寶一般。③長大后的許多日子,大抵住在一些大都市里。大都市的生活,在我總覺得是一種壓迫,至少,它常常叫我感到“陌生”。要我說出在大都市生活中那僅有的歡樂的話,恐怕就是買書方便這一點了,如果沒有它,我是寧愿一輩子做鄉下人的。我住在杭州的年月比較長久些,現在一想到那個“天堂”,印象最鮮明的,就是那些舊書鋪子了。哪間鋪子里有些什么書,哪些書放在什么地方,哪間鋪子里的書價錢便宜些,哪位老板有什么特別脾氣……我的腦子里是清清楚楚的?,F在我還常常記起那位上了年紀的書鋪老板,他身材稍矮,頭發灰白了,面頰卻相當豐滿往往還添上了酒紅,一支短的旱煙管是很少離口的。因為本錢短少,周轉不靈活的緣故罷,他的書往往賣得比較便宜,因此我也常到他那里去。后來我們仿佛像好朋友一樣。他常常把一些杭州的掌故告訴我,有時候還把他們書業界的隱秘情事吐露了出來。這在我可算是一種從買書上得來的副收獲罷。④買書看來像一件簡單不過的事情,實際上也有種種曲折的情趣。⑤如果我們要的是容易買到的書,那么,你拿到手上雖然也會滿意,可是卻不怎樣強烈。如果找的是一種絕版的或稀有的書,卻能夠順利地得到它,那就使你特別高興了。倘若有些書,既需要急用,又苦于找不到,對于它,你差不多絕望了,可是,忽然它卻出現在面前,這種歡喜真是永遠地留著“余味”的。我買到杜文瀾編纂的《古謠諺》,就是這種經驗的一個好例子。早就聽到它的名字了,心中熱想著它,可是,問來訪去,都是徒然。失望使我暫時平靜下來,我已經冷淡于追求了——像那些失戀者再鼓不起勇氣來一樣。不意偶然在一家舊書鋪子里卻遇到它,我做夢樣地急促著呼吸去問店伙價錢,他一開口要24元(在戰前,這不是一個便宜的價目),我生怕什么人在旁邊搶買樣的,馬上就會鈔了??蛇@時老板卻走出來,說那書賣不得,因為北京一位學者在幾年之前就托他尋找了。我用理由、感情去征服他,結果總算得到勝利。它就成了我買書歷史上的一個夸耀。許久以后,有些要好的朋友到我的書房里,我還情不自禁地把這勝利品搬出來,硬要他們猜價錢,猜對了固然好,猜錯了也一樣高興地談笑,我的本意只在顯示自己的高興罷了。⑥書籍是一種天才的語言,但同時它又是一種市場的商品。在現在的社會里,你不付出代價,就沒福分去享受那種美妙的語言。有許多書籍,我們出了相當代價并不覺得冤枉,因為它確實把精神的餐宴給予了我們??墒牵行r候,花了極小的代價卻得到同樣或更精美的盛宴,那就叫我們額外感到歡欣了。我用了一角錢買來的《雨果散文集》一類的書,它所給予我的啟發和喜悅是多么深沉?。、邜圪I書的人,有時還要受到一些懲罰。你今天看上了某一部書,高興地把它買了,晚上在燈光下披讀一遍,原來是一種很平庸的著作,在金錢的損失外,你還要加上了對于自己魯莽的嘲笑。有時候所買到的書,在版本上是不完善的,價錢也特別昂貴,你剛剛買過后就發現這些了。這時候,要去買那更好而又便宜的,自然有些不愿意,就此罷休呢,心里卻又有些不暢快。⑧書籍買得太多,就成了生活的一種累贅。在平時你得照顧它,整理、曬曝、去蠹蟲、拂灰塵……在走動的時候,就更加麻煩了。要找許多箱囊去裝盛,一路又擔心著濕水或遺失,我從前很怕遷動,大半的原因就在這里??箲鹨院?,上海、杭州、蘭溪、坪石等地先后失陷,我的全部文化財產也散失得一光二凈——真成為一個“沒有書的”讀書人了。想起當年“坐擁書域”的情景,自然不免心絞鼻酸。可是,又一轉念,卻又覺得爽然——我苦笑地說:“無書一身輕!”記得陳簡齋有句詩:“誤矣載書三十乘!”我是要從自身所感到的另一種苦惱去同情他這個慨嘆的。⑨太愛買書是一種疾病,它給我們帶來了好些妨害和痛苦。但那也是一種魔法,它給我們許多難以想象的快樂。它甚至于能夠移心換骨,使我們超越卑俗,驀進于高遠神異的境界。(取材于鐘敬文的同名散文)注釋:①文章寫于20世紀40年代。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沒有余裕跟他們詳談細話余裕:富余的時間B.饑餓著的心眼饑餓:對書籍十分渴望C.一些杭州的掌故掌故:歷史上的人物、事跡等D.在燈光下披讀一遍披讀:聚精會神地批閱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段“像老朋友一樣拉住了我”,將書鋪人格化,表現了它對作者強烈的吸引力。B.第③段“寧愿一輩子做鄉下人”表達作者在大都市的不適,突出買書對他的重要性。C.第⑤段多次使用第二人稱代詞“你”,便于引導讀者進入情境,產生情感的共鳴。D.第⑥段用“天才的語言”和“市場的商品”作對比,凸顯了書籍雅俗共賞的特點。
18.有學者認為這篇散文有“以輕松之行文,寫厚重之情味”的特點,請結合第⑧段的相關語句,談談你對這一特點的理解。
19.請結合全文內容,分析最后一段中“魔法”的涵義。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6分。語言基礎運用(共6分)20.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①振奮人心的音樂能產生千軍萬馬的力量。②《黃河大合唱》就是這樣一部莊嚴有力而不失熱情和詩意的不朽之作,它誕生于1939年的延安。③本作品一經問世,便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里唱遍大江南北。④《黃河大合唱》表現了炎黃子孫保衛黃河的英雄氣概,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投身抗日救亡運動。⑤在戰爭年代里,《黃河大合唱》;在和平的今天,《黃河大合唱》協奏著民族復興的樂章。(1)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第①句的“千軍萬馬”前可以加上“堪比”。B.第②句“不失”可以換為“不失為”。C.第③句“本”使用無誤。D.第④句畫波浪線的兩處可以互換位置。
(2)請在第⑤句橫線處將句子補充完整。要求:使上下文語意連貫,與下文畫橫線部分結構一致,運用修辭手法,不超過15字。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微寫作(10分)21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按要求完成下題。微信朋友圈有“點贊”功能。有人關注“點贊”數量,有人熱衷于給人“點贊”……對“點贊”現象,你有什么看法?請說明你的觀點和理由。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有理。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學校及個人信息。(2).年級準備開展“走進名人故鄉”主題研學活動,計劃在目的地研學兩天,現征詢同學們對目的地的建議。你建議去哪里?請說說理由。要求:明確寫出名人及其故鄉,重點陳述理由,理由合理。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學校及個人信息。(3).請以“月的獨白”為題目,用月亮的口吻,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有感染力。不超過150字。不透露所在區、學校及個人信息。作文(50分)22.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根據要求作文。幾千年來,古老的經典常讀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亙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時間的淬煉中,愈顯活力和價值。請以“歷久彌新”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區、學校及個人信息。(2).根據要求作文。個人成長需要打開視野,人際交往需要打開心扉,科技創新需要打開思路……打開,發現新的自己;打開,帶來新的氣象。每一次“打開”,都有一段故事。請以“打開”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合理,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不透露所在區、學校及個人信息。參考答案1.A
2.B
3.A
4.B
5.規律:百年尺度的氣候冷暖變化與我國古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星觀同期性,總體上表現出“冷抑暖揚”的特點,即暖期氣候對其發展有利,冷期氣候對其發展不利。(2分)復雜性:①歷史上暖期的影響總體好于冷期,但冷暖期氣候又都存在區域性差異,不論在暖期還是冷期,其都有可能給區域經濟帶來有利或不利影響;(2分)②暖期氣候推動社會繁榮、人口較快增長,但也可能因此增加社會系統風險,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2分)
6.C
7.D
8.D
9.C
10.理解:“本之”指追根溯源,考察古代圣王事跡;“原之”指推究緣由,考察百姓日常事實:“用之”指用于實踐,觀察其是否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3分。每點1分)體現:①第三段通過追溯圣王的事跡,考察先王的書籍,體現“三表”中的“本之”。②第四段通過文王與百姓兼相愛、交相利,受到百姓愛戴的例子,體現“三表”中的“原之”。③第四段通過考察古之圣王所發憲令對百姓和國家的影響,體現“三表”中的“用之”。(3分。每點1分)
11.D
12.B
13.①“美”,《其一》前兩句表面上贊美了馬的外形及奔馳時的雄姿,實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滿腹才華、抱負遠大的感慨。②“譏”,《其十三》中,寫俠客重金購馬,卻贈給不好馬的楚襄王。借此表達了對自己空有才華卻無人賞識的諷刺。③“悲”,《其一》中的“無人”與“誰為”,《其十》中烏騅馬失主后的臨風哭泣,都露出詩人對駿馬的憐惜,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悲嘆”。(每點2分)
14.(1)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2)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3)仁者不憂勇者不懼(4)好色而不淫怨誹而不亂(一句1分;句中有錯別字、多字、少字,或字跡不清,該句不得分)
15.(1)王熙鳳的“乖”“巧”指的是她能說會道,精明能干,八面玲瓏,善于籠絡人心。例如王熙鳳初次見到林黛玉時,攜著黛玉的手,上下打量了一圈,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然后說:“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言語中既贊美了黛玉的美貌,又夸贊了在座的迎春姐妹,抬舉了她們嫡親的身份,還奉承了賈母,充分表現了王熙鳳的伶牙俐齒、八面玲瓏,善于籠絡人心。(5分)(2)①薛寶釵的話體現了她善于逢迎、圓滑世故的性格。例如,曹母要為薛寶釵作將笄之年的生日,問她愛聽何戲、愛吃何物等,寶釵深知年老的賈母喜歡熱鬧戲文、愛吃甜爛之食,便總依賈母向日素喜者說了出來。②反映了賈母精明能干,在家族中擁有至高地位的人物特點。例如,書中寫賈母在處理大觀園婆子聚賭事件時,處理方法老練:一是燒毀骰子牌;二是所有錢入官分散與眾人;三是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從者每人二十大板;四是為首者提出,不許再入;五是革去從者三月月錢,并將其撥入圊廁行內。眾人心里皆嘆服。賈母的處理方式充分體現了她作為封建大家長的精明果決。(每點3分,答全得滿分)
16.D
17.D
18.①以樸素平實的筆調寫買書太多是累贅,實則寫作者對書籍用無微不至的照顧,表達了對書籍的無比珍惜、喜愛。②語言輕松詼諧,在“‘沒有書的’讀書人”“無書一身輕”的故作爽然和調侃中,寄托了作者對藏書散失殆盡的沉重心情,同時表現了抗戰時期社會的動蕩、百姓生活的艱辛。(共6分,每點3分)
19.①“魔法”指買書能帶來許多難以想象的快樂。甚至能使我們移心換骨,超越卑俗,驀進于高遠神異的境界。②買書能緩解在大都市中生活的壓迫感,讓“我”收獲友誼,增長見聞。③買書頗有曲折的情趣,無論是順利買到絕版的成稀有的書,還是經過一番曲折后買到久尋難遇的書,都令人歡喜。④低價買到好書令人收獲意外之喜,書籍給予了我們精神的盛宴,其中美妙的語言能給我們帶來深沉的啟發,讓思想得到升華。(共6分,每點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點即可)
20.(1)A(2)示例一:譜寫著民族抗戰的壯歌示例二:激揚著志士救亡旋律(內容,2分;結構,1分)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語文試卷(解析版)(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各題。材料一:氣候的波動變化對文明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重建古代氣候變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缺乏合適的溫度代用指標,我國古溫度重建結果分辨率較低,且多以定性記錄為主,定量的古溫度重建相對較少。全球歷史溫度變化曲線的重建主要借助冰芯、深海沉積物和樹輪的記錄,而我國是傳統的農耕文明社會,陸地上的沉積記錄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國歷史氣候變化。隨著技術的革新,微生物分子化石的研究蓬勃發展,微生物分子化石中的一類化合物——brGDGTs(支鏈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酯)——被用于古氣候研究。brGDGTs是細菌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其分子結構中有4到6個甲基和0到2個環戊烷。如同人天冷需要加衣、天熱需要減衣一樣,寒冷的氣候條件下細菌傾向于合成更多的甲基,而溫暖的環境下合成的甲基數量則減少。微生物活體死亡后,細胞膜中的brGDGTs等大分子能在地質體中長期保留下來,可以通過brGDGTs結構中的甲基個數推斷當時的溫度。六盤山北聯池靠近中華文明核心區,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選取這里的沉積物樣品,借助brGDGTs,通過定量分析,重建了5000年以來我國北方更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溫度變化過程。結合山西某地沉積物的孢粉重建的降水記錄,聯合團隊獲得了我國北方地區5000年以來完整的氣候演變歷程。從重建的溫度與降水結果來看,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呈現出不斷變冷、變干的大趨勢。大約前3000年變化緩慢,之后的2000年變化加速。這主要與太陽輻射變化有關,太陽輻射能量在過去5000年間持續下降。另外,過去2000年以來的快速冷干現象還可能與太陽活動、局部火山活動等因素有關。而且這一時期內區域植被中木本植物逐漸減少,導致地表反射率上升,也可能加快了氣候變冷變干的速度。研究人員將氣候重建的結果與中國歷史朝代相對應,發現不同歷史時期的氣候呈現出冷暖交替的特點。比如,隋朝末年氣候偏于冷干,唐朝初期和中期溫暖濕潤,后期快速轉冷,與之相伴的是干旱化。五代十國時期,北方經歷了70余年寒冷干燥的氣候,北宋氣候開始好轉。之前有研究發現,古代氣候變化深刻影響了我國古代農耕社會文明的發展,我國歷史上百年尺度的冷暖變化與社會經濟波動之間呈現同期性,總體上表現出“冷抑暖揚”的特點,即暖期氣候是有利的。歷史上經濟發達、社會安定、國力強盛、人口增加的時期往往出現在暖期,相反的情況則發生在冷期。聯合團隊的研究也證實了“冷抑暖揚”這一特點,比如,溫暖濕潤的氣候推動了唐朝初期和中期的農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繁榮,寒冷干燥的氣候使唐朝后期農業發展受到極大不利影響,這是造成當時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取材于程雅楠、葛全勝等的相關文章)材料二:我國古代是農耕文明社會,加之古人應對自然災害能力較差,農業對氣候變化有較強的依賴性,暖期的氣候總體有利于農業發展,從而為社會發展提供更為優越的物質條件,這是歷史上“冷抑暖揚”特點形成的根本原因。氣候變化直接影響糧食生產,從全國糧食畝產量和北方麥作畝產量的相對變化指數看,除了明清,秦漢以后氣候寒冷時期,我國糧食畝產量均有下降。盡管歷史上暖期的影響總體好于冷期,但我國地域廣闊,不論在暖期還是冷期,氣候都可能有區域性差異,給區域社會經濟帶來有利或不利影響。唐朝和宋朝兩個時期中國平均溫度均偏高,但在地域分布上有很大差異。唐朝初期增溫主要出現在黃河流域、中原腹地,其原因是區域尺度上大氣凈能量的增加以及有利的熱量輸送。而北宋初期,全國普遍增溫是太陽輻射強度的增加造成的,是全球或半球尺度上的暖事件在中國的體現。暖期中的北宋時期,我國華北及北方農牧交錯帶相對濕潤,而江南地區則受到干旱的威脅。暖期氣候溫暖濕潤,會推動社會的繁榮和人口的較快增長。然而眾多的人口也加大了社會對資源的需求,增加了環境的壓力,導致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系統風險增加,這種在暖期尚能承受的壓力,可能會因氣候變冷導致農業生產力下降而凸顯,甚至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人類社會并未因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而停止前進的腳步,而是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不斷開拓創新、積累經驗,從而取得更大的繁榮。為適應暖期干濕變化的地域格局,北宋朝廷在變濕的華北地區積極推廣水稻種植,在變干的南方則積極推廣占城稻和稻麥連種。這一舉措使糧食生產受氣候制約的影響漸趨減少,是中國糧食生產史上的一次革命。(取材于葛全勝、申敏夏、劉嘉慧等的相關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聯合團隊重建古代溫度變化過程使用的是深海沉積記錄。B.聯合團隊重建古代溫度變化過程使用的是定量分析方法。C.聯合團隊的研究結果反映的是我國北方5000年來暖季的溫度變化。D.聯合團隊的研究結果證實了之前研究得出的“冷抑暖揚”的結論。
【答案】1.A【解析】理解文章內容“使用的是深海沉積記錄”錯,根據材料一第二段中的“面我國是傳統的農耕文明社會,陸地上的沉積記錄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國歷史氣候變化”和第四段中的“六盤山北聯滄……聯合團隊選取這里的沉積物樣品”可知,聯合團隊選取的是陸地上的沉積記錄,而非“深海沉積記錄”。2.根據材料一,brGDGTs被用于我國古溫度重建,下列能說明其依據的一項是()A.brGDGTs結構中的甲基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高。B.brGDGTs結構中的甲基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低。C.brGDGTs結構中的環戊烷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高。D.brGDGTs結構中的環戊烷個數越多,反映當時的溫度越低。
【答案】2.B【解析】根據文中信息進行推斷材料一第三段中提到brGDGTs的分子結構中有甲基和環戊烷,但是只提到了甲基與溫度的關系,并沒有提到環戊烷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花藝作品的市場定位技巧試題及答案
- 研究心得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檢驗師各科目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安全監管問題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數據信息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臨場應變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投資組合管理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經驗積累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財務報告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采油工程試題及答案
- 小學科學閱讀試題及答案
- 找最小公倍數案例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學
- 基因組學在臨床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公司法公章管理制度
- 統編版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試題(有答案)
- 企業供應商管理制度
- 新生兒早產兒個案護理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第七章-第九章)
- 維修人員管理獎懲制度3篇1
- 《2025年CSCO腎癌診療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