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養殖法的界定_第1頁
自然養殖法的界定_第2頁
自然養殖法的界定_第3頁
自然養殖法的界定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養殖法的界定、學理、來源:就是以科創生物工程研究所益生菌種發酵各種農作物秸稈、鋸末、米糠、麥皮等作為墊料鋪禽獸圈舍30-80厘米厚。這些經過發酵好的墊料充滿有益活菌、有益產物(抗菌素、菌體蛋白、各種霉類、維生素),接納、分解動物代謝中的糞尿、皮毛等有機物。墊料中益生菌控制糞尿、皮毛的分解向著有益方向走。形成了排泄物為有益菌提供營養;益生菌的競爭優勢壓抑動物體內和生活環境中的大部分有害菌。墊料作為糞尿分解的溫床,也為動物生存提供了溫濕度、氣流、墊被床、軟地板、大游樂場、充足的陽光與清新的空氣、玩性得以盡放、情緒無比舒暢,健康并快樂著。這些動物的主人們自然也輕松并賺著。其實,我們說這些,是由微生態競爭占位理論、微生物降解原理、空氣對流和太陽角度、溫室與涼亭效應等等學理支持和各地大量實踐證明。這種養殖辦法在糞尿處理、飼養管理、圈舍建造、對市場反應等都有所突破,應該說是一場革命。它解放了勞力,結局了環境,解除了抗生素之憂。是循環經濟和科學發展的典型。現在把這種養殖方法成為發酵床養豬、生態養豬、生物環保養豬、清潔養豬、微生態養豬、懶漢養豬、零排放養豬等,其本質都是一樣的。我看稱生態養殖或自然養殖比較貼切。我們祖輩就是”墊草保暖,趟泥供地”,自然養豬的。加之,現代養殖戶的繼承創新,科學家們給予的學理支持和各級序幕主官的推動、豐富,才有了這種自然養豬法,并不是韓國、日本人原創的。這是我們祖輩的技術遺承和我們當代人集體創作。自然養豬法好處多:一是豬舍易建。自然養豬法豬舍結合的建造應堅持因地制宜,可以鋼結構塑料大棚、舊圈舍改造、夏季林地鋼結構草棚、現代化標準養殖圈舍等。新建可以不做水泥地平,活鋼結構可遷可拆框架。減少固定土建費用,便于節省、騰出土地,利用冬季陽光、夏季離地涼爽等自然氣候節能。墊料可售,也可就地肥田、養魚,更便于對市場作出反應。豬舍發酵床墊料以鋸末、稻殼和農作物秸稈為主,易取材,成本低,便于推廣。二是節能增效。不用清掃豬圈和糞尿,僅做喂料、翻耙墊料、清掃飼喂臺,調整濕度等工作,一般每人可飼喂800-1000頭豬,節省勞力30%-50%;除飲用水外,豬舍基本不再用水,節水約75%-90%;豬在墊料上拱食菌體蛋白、益生菌、消化酵酶、酵素等,可有效改善腸道環境,提高飼料轉化率,可節省飼料約10%-15%;豬在墊料上活動,恢復了自然習性,應激性小,基本無病原菌傳播,減少了藥殘,死亡率可降低4%。三是生態環保。養豬場內無臭味,氨氣含量顯著降低,養殖環節消納污染物,發酵墊料可變成好的有機肥料,從根本上解決了糞便處理和環保難題,實現“零排放”和生態環保養殖;四是效益顯著。自然養豬法養豬增重快,平均日增重800克以上,飼料報酬高,肉料1:2.6左右,可提前10-15天出欄,每出欄一頭育肥豬可收增100元以上。五是安全放心。自然養豬法從環境、生產等各個環節實現了生態養殖,豬肉產品肉色紅潤、紋理清晰、肉質提高,市場競爭力強。可以看出,自然養豬法好處很多,無論是經濟,社會效益,還是生態環境效益都是十分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墊料選擇:墊料英愛是新鮮、無變質、無毒、無雜土、無異味的各種農作物秸稈,也可是鮮活的。如稻殼、鋸末、米糠、麥皮、玉米、玉米秸、花生秧殼、山芋秧、各種雜草、麥稻草、酒糟、食用菌糠等干的、鮮的、粉碎、軋碎都行。用水是無污染的地下水。發酵墊料菌種:菌種是此項技術的核心、統率、保證、動力源、覺健一環,必須有益無害或少害;要有個大類冠菌來掌握局面、維持和平、和諧,循環起來、初始發酵墊料也是關鍵,要干凈衛生,用具、地面等要消毒、沖洗、把先弱小、量少的有益菌培養稱萬億計強大的軍團以后就不怕少量的雜菌了。墊料發酵的目的:填入發酵床的混合墊料,需要經過發酵成熟處理,才能放入豬只進行飼養。發酵成熟處理的目的:一是通過增殖優勢菌種,使之達到能完全分解糞便的作用,同時抑制雜菌污染;二是利用生物熱能殺滅大部分墊料中的病原菌、病毒、蟲卵等有毒有害生物體。菌種制作墊料的方法:墊料制作既可以在豬舍外場地集中制作,也可以在發酵床內進行。菌種不同,其制作發酵床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安徽科創生物工程研究所專業開發的20克袋裝和西林瓶裝墊料菌種說明如下:本品為科學家篩選的自然生態懶漢養殖畜禽發酵床墊料菌種。易制作、低成本、高效率、無公害。①活化菌種:500克糖、500克米或者玉米粉、10千克水燒開后裝入壺或桶中,降溫40℃,倒入本菌種,搖均,加蓋密封,保溫30℃—40℃2-4天,香酸后轉入暗寒處。②發酵墊料:活化好的10千克菌源液與2千克鹽、2千克尿素、10千克紅糖、50千克米糠或麥麩溶解到400千克深井水中,再潑到1噸新鮮墊料中(鋸末30%-80%:稻殼或草秸粉70%-20%),再把含水量調到手抓緊不滴、放手不結塊為準。在干凈的圈舍內堆悶3-5天,48小時翻一次,氣味香醇后,再加干瘦黃土粉50千克,鋪開墊料30-80厘米厚即可入圈。③管理:防水雨,濕度以料不飛揚為準;每周翻埋耙平一兩次;如能再補喂上述活化好的菌液并噴霧圈舍更佳。堆悶第2天溫度可達30攝氏度,一般堆溫控制在30-50攝氏度兩天就表明發酵成功可鋪開入圈。冬季可能第3天升溫。不升溫是含水多、不透氣、環境溫度過低等原因,再加些干料、翻拌透氣或加蓋膜。如果溫度過高可能是含水過少、揭去蓋物。墊料面積的確定:發酵床面積的確定應根據豬的種類、大小和飼養數量的多少來計算。保育豬為0.3-0.8平方米/頭,一般按0.5平方米/頭計算;育肥豬0.8-1.5平方米/頭,一般按1.0-1.2平方米/頭計算;母豬舍2.0-2.5平方米/頭。墊面可以20至幾百平方米不等,隔欄可以大可小;墊料的厚高多少為宜:參與發酵的微生物通常在30攝氏度以上的環境溫度下增值旺盛;一般要求發酵床墊厚度30-100厘米,不得低于30厘米;如果墊料太薄則發酵產生的熱迅速散失,發酵墊料難達到事宜的溫度,從而使發酵微生物增殖受限,導致不發酵。墊料太厚,不僅投入大,也增加工作量,同時不利于墊料管理。發酵床的厚度根據季節和豬只的飼養密度作適當調節,如夏季或飼養密度小、小豬、禽類、墊料細碎、南方地區等情況,墊料可薄一點,反之相反。也有把玉米秸、稻草等軋成10厘米長放在最下層,可以增厚產溫。也有,過一兩個月加些新料、墊料堆起來發酵殺菌、腐熟一次。水泥飼喂臺的作用:在豬舍內設置水泥飼喂臺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止墊料污染飼料,影響采食量;二是夏天高溫季節為豬只提供趴臥休息涼爽區,以減少發酵床過熱對豬的影響;三是有利于生豬肢體發育,這一點對種豬飼養尤其重要。在建造水泥飼料臺時,應走道一側傾斜坡度2%-3%,以防止豬飲水時滴漏的水流出飼喂臺,浸濕墊料。一般育肥豬(保育豬)舍水泥飼喂臺寬1.3-1.5米,妊娠母豬(空懷母豬)舍水泥飼喂臺1.5-2.0米。墊料的含水量:發酵墊料需要一定的保水性,水分是影響微生物生命活動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在發酵墊料里進行著生命活動。水分不僅會影響發酵床內部養分和微生物的移動,也影響舍內空氣的濕度,一般墊料水分含量為50%-60%比較合適,含水量過高或者過低時均不利于發酵處理,當水分含量大于85%時,墊料毛細結構被破壞,從而影響發酵效率,不產生。實踐中通常采用手抓握墊料的方法來判斷含水量多少。具體方法是用手緊握墊料能成團,松手一晃能散開,手指縫間有少量水花,但不滴水,墊料抖落后,手心無明顯水珠但感覺手心有潮氣,這樣的墊料水分含量一般就在50%-60%。進豬初期應該注意什么: 豬剛剛進入發酵床,由于豬糞尿較少,發酵床表面較為干燥,豬只活動特別是在奔跑過程中會出現揚塵,如果嚴重,則會增加豬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因此,要多觀察,可適當灑水來調整墊料的濕度,盡量避免揚塵出現,保持舍內空氣清新。同時,要每天清掃舍內衛生,將飼喂臺上的糞便、墊料殘渣清掃到墊料區;對豬糞便要進行適當調整,使其均勻分布在墊料區,盡量不要堆積,以加快其分解。墊料定期翻耙:進豬以后的發酵床,要定期翻耙,主要是為了提高發酵床的透氣性。進豬以后從第二周開始,一般每周根據墊料濕度和發酵情況翻耙墊料1-2次,深度在30厘米。如墊料太干,視情況向墊料表面噴灑適量水分,用鐵鏟把特別集中的豬糞分散開來;在特別濕的地方按墊料制作比例加入適量鋸末、谷殼等新墊料原料或調到別處。用鐵叉把比較結實的墊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處整平。從進豬之日起每50天,大動作深翻墊料一次,并視情況補充適當水分、墊料原料和發酵菌種。豬舍環境控制因素:墊料濕度:在自然養豬法豬舍中,墊料濕度決定了菌種發酵效率,也就決定了上述空間環境。一般墊料濕度控制在50%-60%,即用手使勁捏握墊料后成型,放開手散開為標準,過干過濕都不宜。在此范圍內,有益菌在豬糞尿上迅速繁殖,糞尿分解速度明顯加快,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明顯減少,舍內少蠅蛆滋生。濕度與溫度:一般豬舍事宜的相對濕度為50%-75%時,在此范圍病原體不易繁殖。不同生理階段的豬只對溫度要求不同。當空氣相對濕度低于50%時,空氣中粉塵濃度增加,病原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加快,住的呼吸道疾病發生率增加,當相對濕度高于80%時,病原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豬群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幾率也會增加。豬發病后怎樣處理:與一般規模化養豬場相同,在豬廠應修建隔離舍,豬發病后應及時轉到隔離舍進行隔離治療或淘汰,始終保持生產區所飼養的豬都是健康狀況良好的。如對豬使用抗菌素等藥物,其排泄物會對墊料產生一定的影響,治愈后觀察1周或停藥后一周后才能進入發酵床再次飼養。對污染嚴重的墊料要進行銷毀處理,污染較輕的墊料重新堆積發酵后可繼續使用。夏季豬舍怎樣降溫:一是自然通風的基礎上,增加機械通風,有濕簾的開啟水簾墻降溫;二是灑水或者噴霧降溫;也有,在走道灌水降溫。三是通過調低墊料厚度、制作墊料丘(把墊料集中在某以區域)等方法,抑制墊料發酵,起到降溫的目的;四是降低飼養密度。夏季怎樣維護發酵床:夏季墊料的維護與其他季節有所不同,維護要點如下:調低墊料厚度。夏季墊料的深度可適當調低一些,但需要保證在50厘米以上,一般60厘米深的墊料比較合適,在保證發酵的同時還能避免發酵產熱太多。營造墊料區域性發酵環境。發酵墊料本身有溫度區域劃分布的規律,一般四周溫度低,中間和糞尿集中區溫度高。正常季節,特別是冬季,盡量將糞便均勻到各個區域,使其均勻發酵。夏季墊料管理有所不同,應有意識地營造區域性發酵環境。夏季減少或不翻耙,不用將糞便均勻散開,在豬舍自然形成一個糞尿排泄區。猶豫夏季氣溫相對高,發酵效率也相當高,如有糞便堆積,可順勢向后堆積,其他區域由于發酵效率得到抑制而使墊料表面涼爽。制作墊料丘,也可人為地將墊料堆積成丘狀,形成部分地方較薄的墊料區,為豬只提供躺臥的區域。當糞便排泄堆積太多,可將糞尿堆積區變成加高加厚墊料區,形成新的較薄墊料區。冬季豬舍怎樣管理:和夏季相比,冬季豬舍的管理要簡單省事,但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嚴格遵守通風換氣的原則,寧可溫度下降,也要開啟門窗將被污染的空氣和水汽排出去;二是要設置防風墻,特別是寒冷地區要防止“賊風“進入豬舍,以免引起豬只感冒;三是注意防濕,濕冷環境會嚴重影響豬的生長發育。與此同時,為了提高豬舍溫度,提高發酵效率,可適當增加豬的飼養密度。出欄后墊料怎樣處理:自然養豬法倡導使用全進全出制管理豬群,當豬群轉群或銷售出欄一批豬后,先將發酵墊料放置干燥2-3天,蒸發掉部分水分,再將墊料從底部均勻翻動一遍,看情況可以適當補充米糠或麥麩與活化好的菌種原液,重新由四周向中心堆積成梯形,表面覆蓋麻袋等透氣覆蓋物使其發酵至成熟,充分利用生物熱能殺死病原微生物。不用的墊料是很高級的生物活性肥,應比原糧價值還高,可以形成大產業。飼用益生菌對豬的好處:為了更好地發酵床和豬體內有益微生物群,確保豬肉質量安全,禁止向墊料中添加各種抗生素類藥物,但可以添加益生菌、中草藥,這樣不僅可達到防病治病,租金動物生長發育的功效,而且可以減少養殖環境及糞便中礦物質元素氮、磷、惡臭物質及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在飼料中添加0.1%-1%的用量,可明顯提高飼料利用,補充墊料中益菌,控抑敵菌,保證糞尿向好的方向轉化。互動求教:自然生態養殖剛推廣,我們所掌握的理論和實踐資料并不豐富,上述方案可能有不妥之處,僅供參考。我們向各位實踐者、理論家發出求教互學的暢想,以科學之。農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網址:聯系電話Q:59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