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齒安全操作規程及滾齒常見問題分析_第1頁
滾齒安全操作規程及滾齒常見問題分析_第2頁
滾齒安全操作規程及滾齒常見問題分析_第3頁
滾齒安全操作規程及滾齒常見問題分析_第4頁
滾齒安全操作規程及滾齒常見問題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滾齒安全操作規程及滾齒常見問題分析

滾齒安全操作規程

操必需熟識本裝備結構性能,經考核合格前方可獨立操作。

操要認真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廣四會”(會運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解

故障b

操必需遵守運用裝備的“五項紀律、'和裝備維護的“四項要求”規定。

操要隨時安裝“裝備點檢卡”的要去對裝備進行檢查。

嚴格根據裝備潤滑圖表進行加油,做到“五定”定時.定點.定量.定質.定人),

注油后應將油杯(池)的蓋子蓋好。

停機八小時以上再開機時,應先低速運轉五分鐘,確認潤滑系統暢通,各部位

傳動正常后再開頭工作。

工作前必需確認刀具正確安裝:

(1)刀具的內空.端面與心軸及墊圈的接觸面要清潔,協作要恰當。

(2)刀具不合規格.錐度不對不得強行裝刀。

(3)裝的刀具必需穩固。

開動機床前應先啟動潤滑油泵,檢查各部位潤滑正常,指示信號正確后才能開

機。

修改產品時應正確計算各掛輪架的齒輪,掛換的齒輪要鎖緊.嚙合間隙要恰當

(一般在0.06mm左右b選用的掛輪齒面要清潔.無毛刺.無油污。

工作前依據滾齒寬度調好行程擋塊的位置。

1

加工前應按工件材質.齒輪模數.滾刀耐用度選擇切削用量。依據直齒輪.斜齒輪

更換差動機構離合器,以防止發惹事故。

操不得自行調整各部間隙。

多工件積累切削時,其接觸面要平直清潔,不得有鐵銷等雜物。

裝夾工件要緊固牢靠,不得松動。

不得在機床運轉時上刀和對刀。

禁止在運轉中變速。

禁止用磨鈍了的刀具進行切削。

禁止操離開機床太遠.太久,防止裝備以外發生故障,造成機床不行修復的損

傷。

工作前應檢查各液壓表顯示的壓力是否正常。

加工齒數少的出來時,應按機床規定計算,不得超過工作臺蝸桿答應的工作速

度。

工作中必需常常檢查各部運轉情況和潤滑系統的工作情況。如運轉不良時,應

立刻停機通知報修。

禁止在裝備上堆放工具.附件和雜物,防止雜物掉落在運轉的刀具上,造成刀

具受損。

常常檢查去除導軌及絲桿上的鐵銷和油污,并保持四周環境衛生。

嚴禁在機床工作臺.導軌上敲打工件。

常常檢查刀具及掛輪架齒輪的緊固情況,防止松動。

裝備發惹事故時,操不得自行調整或拆卸,應保持現場并按時報告相關負責人。

2

下班前15分鐘停機清掃裝備,清掃部位根據“裝備點檢卡”的有關規定進行,

并關閉電源。

交班時裝備要按交接班制度進行

裝備維護保養的“四項要求”為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1)整齊:工具附件齊全,放置整齊。工具不準直接擺放在機床的導軌面上。

工具箱、料架及加工件應擺放合理整齊。機床的防護裝置及零件應整齊完好。各種

標牌應完善、清楚,各種管道、電氣線路應安裝整齊,安全牢靠。

(2)清潔:裝備內外清潔、外表尢油污、黃袍、銹蝕。各滑動導軌面、絲杠、

光杠、操縱杠、齒輪、齒條等零件無銹斑和油垢。裝備四周場地要常常保持干凈,

無積油、積水及鐵屑雜物。

(3)潤滑:按要熟識潤滑圖表,按時按質量加油和換油,保持油標醒目。油

箱、油池和冷卻箱應保持清潔,無鐵屑雜物。油壺、油罐、油孔、油線和油氈應保

持齊全,清潔、定期清洗及疏通。油泵壓力正常,油路暢通,各部位軸承潤滑良好。

(4)安全:施行頂級和交接制度,熟識裝備結構,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

技術規程防止人

29.裝備操作的“五項紀律”

(1)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規程及工藝文件要求。

(2)常常保持裝備清潔,按潤滑圖表規定加油,做到沒完成潤滑工作不開車,

沒完成清潔工作不下班。

(3)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作好交接班記錄及運轉臺時記錄。

(4)不答應腳踩床面,腳踏操作原件及電器開關。

3

(5)不答應在裝備運行時離開崗位。發現異樣聲響和故障應立刻停車檢查。

自己不能處理的應按時通知修理人員檢修。

滾齒機常見問題

一齒圈徑向跳動超差:

1.齒坯幾何偏心和安裝偏心。

2.用頂尖裝夾定位時,頂尖與機車中心偏心。

解決方法:

1.提高齒坯基準面精度;提高夾具定位面精度;提高調整精度。

2.更換或重新裝調頂尖。

二.公法線長度變動量超差:

1.機床分度蝸桿副制造及安裝誤差造成運動偏心。

2.機床工作臺定心錐形導軌副間隙過大造成工作臺運動中心線不穩定。

3.滾刀主軸系統軸向圓跳動過大或平面軸承咬壞。

解決方法:

1.提高分度蝸桿副的制造精度及安裝精度。

2.提高工作臺錐形導軌副的協作精度。

3.提高滾刀主軸系統軸向精度,更換咬壞的平面軸承。

三.齒距偏差超差:

1.滾刀軸向和徑向圓跳動過大。

2.分度蝸桿和分度蝸輪齒距誤差大。

3.齒坯安裝偏心。

4

解決方法:

1.提高滾刀安裝精度。

2.修復或更換分度蝸輪副。

3.消退齒坯安裝誤差。

四.齒頂部變肥,左右齒廓對稱:

1.滾刀鏟磨時齒形角小或刃磨產生較大的正前角,使齒形角變小。

解決方法:1.更換滾刀或重磨齒形角及前刃面。

五.齒頂部變瘦,左右齒廓對稱:

1.滾刀鏟磨時齒形角大或刃磨產生較大的負前角,使齒形角變大。

解決方法:1.更換滾刀或重磨齒形角及前刃面

六.齒形不對稱:

1.滾刀安裝對中不好,刀架回轉角誤差大,滾刀前刀面有導程誤差。

解決方法:1.保證滾刀安裝精度,提高滾刀刃磨精度,掌握前刀面導程誤差,

微調滾刀回轉角。

七.齒面出棱:

1.滾刀制造或刃磨時容削槽等分誤差。

解決方法:1.重磨滾刀到達等分要求。

八.齒向誤差超差:

1.垂直進給導軌與工作臺軸線平行度誤差或歪斜,上.下頂尖不同軸。

2.工裝和齒坯的制造.安裝.調整精度低。

3.分齒.差動掛輪誤差大。

5

4.齒坯或工裝剛性差,夾緊后變形。

解決方法:

1.依據誤差情愿加以消退。

2.提高工裝.齒坯的制造和調整精度。

3.重新計算分齒及差動掛輪,修正誤差。

4.改進齒坯或工裝設計,正確夾緊。

九.拉傷:

1.齒坯材質不勻稱。

2.滾刀鈍,不銳利。

3.切削用量選擇不當,冷卻不良。

解決方法:

1.掌握材料質量。

2.按時串刀或換刀。

3.正確選擇切削用量,選用潤滑性能良好的切削液,充足泠卻。

十.啃齒:

1.刀架立柱導軌太松或太緊。

2.液壓不穩定,太大。

3.刀架斜齒輪嚙合間隙大。

解決方法:

1.調整立柱導軌相條松緊。

2.保持油路暢通,液壓穩定在規定范圍。

6

3.刀架斜齒輪若磨損,應更換。

十一.振紋:

1.機床內部某轉動環節間隙過大。

2.工件與刀具的裝夾剛性不夠。

3.切削用量選用過大。

4.托柱安裝后間隙大。

解決方法:

1.修理或調整機床。

2.提高滾刀裝夾剛性,縮小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