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_第1頁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_第2頁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_第3頁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_第4頁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

B66

CSF

團體標準

T/CSF003-2021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adaptabilityevaluationofwalnutcultivars

2021-08-01發布2021-08-01實施

中國林學會發布

T/CSF003—2021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核桃(JuglansregiaL.)品種適應性評價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鑒定評價方法和數據

處理與評價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核桃品種的適應性鑒定和評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5009.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GB5009.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的測定

GB5009.1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酸的測定

GB5009.26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

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T10220感官分析方法總論

GB/T17296中國土壤分類與代碼

GB/T26909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測試指南核桃屬

LY/T1239森林土壤pH值的測定

LY/T3004.1核桃第1部分:核桃名詞術語

LY/T3004.2核桃第2部分:核桃良種選育標準

LY/T3004.3核桃第3部分:核桃嫁接苗培育和分級標準

LY/T3004.4核桃第4部分:核桃優質豐產栽培技術規程

LY/T3004.5核桃第5部分:核桃改劣換優技術規程

LY/T3004.6核桃第6部分:核桃采收和采后處理

LY/T3004.7核桃第7部分:核桃堅果豐產指標

LY/T3004.8核桃第8部分:核桃堅果質量及檢測

1

T/CSF003—2021

3術語和定義

LY/T3004.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技術要求

4.1立地條件

試驗園的立地條件、栽培管理等均按照LY/T3004.1—8的相關規定執行。

4.2調查對象

應為達到穩定結果樹齡后、生長正常的核桃樹。

4.3調查時間

調查應根據測試品種年生長周期內的萌芽期、開花期、新梢速長期、果實成熟期和休眠期進行安排,

具體按照鑒定方法中的要求進行。

每個性狀應在同一地點相同條件下調查,至少連續觀測3個生長周期。

4.4調查內容

4.4.1圖像采集

圖像至少應包括樹體、枝、葉、花、坐果狀和堅果等彩色特征數碼照片,其中堅果照片應在一張照片

中展示果頂、果底、胴部側面、縫合線側面、垂直于縫合線縱剖面和橫截面,照片分辨率應達到1000萬像

素以上。

4.4.2鑒定評價內容

主要鑒定評價內容見表1。

表1核桃品種的鑒定評價內容

性狀類別鑒定評價項目

觀測地點、經度、緯度、海拔、年日照時數、無霜期、年均溫度、年有效積溫、年均降雨量、栽植模式、立

生態條件

地類型、坡位、坡向、坡度、排水狀況、土壤質地、土壤顏色、土層厚度、土壤pH值

樹體砧木樹齡、嫁接樹齡、樹勢、胸徑、冠幅

枝芽成枝力、側芽抽生果枝數、發育枝長度

雌雄花異熟性、早實性、單枝結果數、豐產性、穩產性

植物學特征和結實

生物學特性物候期萌芽期、展葉期、雄花期、雌花期、果實成熟期、休眠期

脫青率、烘干率、破損果率、干癟果率、黑斑果率、蟲果率、霉變果率、堅果形狀、核

果實殼表面特征、縫合線緊密度、縱徑、橫徑、側徑、單果重、堅果均勻度、核殼厚度、露

仁現象、出仁率、取仁難易、核仁飽滿度

2

T/CSF003—2021

表1核桃品種的鑒定評價內容(續)

核仁核仁皮色、核仁澀味、核仁脂肪含量、核仁蛋白質含量

品質性狀核仁脂肪酸組分油酸、亞油酸、亞麻酸、棕櫚酸、硬脂酸

核仁礦質元素含量磷(P)、鉀(K)、鐵(Fe)、錳(Mn)、銅(Cu)和鋅(Zn)

抗性抗旱性、抗寒性、抗(避)晚霜能力、抗病性、抗蟲性

市場評價栽培面積、產量、市場銷售價格、市場效益、市場歡迎度、基地評價

4.5調查方法

除特殊說明外,調查應按以下標準選取樣品:

——樹體:隨機選取3株樹;

——枝:每株樹隨機選取樹冠中部外圍向陽面的10個枝條;

——葉:每枝條隨機選取中段的3個復葉;

——混合(花)芽:每枝條隨機選取3個混合(花)芽;

——葉芽:每枝條隨機選取中段的3個葉芽;

——花:每花枝隨機選取中段的3個花序;

——果實:每株樹隨機選取10個青果;

——堅果:每株樹隨機選取10粒堅果,干燥至含水率≤7%。

4.6鑒定評價指標體系

不同食用、加工方式核桃品種的鑒定評價指標參照LY/T3004.2執行。

5鑒定評價方法

5.1基本信息

5.1.1品種名稱

測試品種的標準名稱。

5.1.2觀測地點

測試品種進行區域化試驗的具體地點,精確到鄉鎮及以下行政區。

5.1.3經度

測試品種試驗園的經度,記錄格式為“度分秒”,精確到秒(″)。

5.1.4緯度

3

T/CSF003—2021

測試品種試驗園的緯度,記錄格式為“度分秒”,精確到秒(″)。

5.1.5海拔

測試品種試驗園的海拔高度,單位米(m),精確到1m。

5.1.6年日照時數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在地一年中太陽直接照射地面的時間累計值,單位為小時(h),精確到1h。

5.1.7無霜期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在地一年中終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時間,單位為天(d),精確到1d。

5.1.8年均溫度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在地的年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精確到0.1℃。

5.1.9年有效積溫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在地的年有效積溫,單位為攝氏度(℃),精確到0.1℃。

5.1.10年均降雨量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在地的年均降雨量,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1mm。

5.1.11栽植模式

測試品種所處的生長環境,分為2種:

——純園;

——間作園。

5.1.12立地類型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在地的地形。分為以下3種:

——平原;

——丘陵;

——山地。

5.1.13坡位

測試品種試驗園在坡縱剖面所處的上下位置。分為以下3種:

——上坡位;

——中坡位;

——下坡位。

5.1.14坡向

4

T/CSF003—2021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處地形坡的朝向。分為以下4種:

——半陽坡;

——陽坡;

——半陰坡;

——陰坡。

5.1.15坡度

測試品種試驗園所處地形的陡峭程度。分為以下3種:

——平坡;

——緩坡;

——斜坡。

5.1.16排水狀況

測試品種試驗園土壤的排水情況,分為以下3種:

——差;

——中;

——好。

5.1.17土壤質地

按照GB/T17296的相關規定進行判斷,分為以下3種:

——砂土;

——壤土;

——粘土。

5.1.18土壤顏色

按照GB/T17296的相關規定進行判斷,分為以下3種:

——黃棕壤;

——棕壤;

——褐土。

5.1.19土層厚度

按照GB/T17296的相關規定進行判斷,分為以下3種:

——薄;

——中;

5

T/CSF003—2021

——厚。

5.1.20土壤pH值

按照LY/T1239的相關規定測定并記錄試驗園土壤的pH值,精確到0.1。

5.2植物學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5.2.1砧木樹齡

嫁接所用砧木的樹齡,單位為年(a),精確到1a。

5.2.2嫁接樹齡

采用嫁接繁殖的品種從嫁接成活至開始調查所經歷的時間,或采用扦插繁殖的品種的樹齡,單位為年

(a),精確到1a。

5.2.3樹勢

測量新梢的長度,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以新梢的長度來衡量樹勢。分為以下3級:

——弱;

——中;

——強。

5.2.4胸徑

用圍尺測量樹干距地面1.3m處的直徑,若地面至分支點高度不足1.3m則測量分支點下樹干直徑作為胸

徑,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

5.2.5冠幅

分東西、南北兩處測量并記錄樹冠寬度,單位為米(m),精確到0.1m。

5.2.6成枝力

以抽生長枝的萌芽數占總萌芽數的百分率進行判斷。分為以下3級:

——弱;

——中;

——強。

5.2.7側芽抽生果枝數

在盛花期到結果期,統計每個結果母枝側芽抽生的結果枝個數,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

5.2.8發育枝長度

在休眠期,用米尺測量一年生發育枝的長度,單位為厘米(cm),精確到0.1cm。

6

T/CSF003—2021

5.2.9雌雄花異熟性

分為以下3種:

——雄先型;

——雌雄同熟;

——雌先型。

5.2.10早實性

測試品種開始結果的早晚。分為以下2種:

——早實;

——晚實。

5.2.11單枝結果數

在果實成熟前,觀測并記錄結果枝的坐果數量,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分為以下3級:

——1~2,多[];

——3~4,多[];

——≥5,多[]。

5.2.12豐產性

測試品種進入盛果期后,在同一管理水平下連續測定3a~5a的核仁產量(g),求其平均值,根據每m2

樹冠投影面積核仁產量,分為以下3級:

——弱;

——中;

——強。

5.2.13穩產性

測試品種進入盛果期后,在同一管理水平下連續測定3a~5a的產量,根據其變幅分為以下3級:

——弱;

——中;

——強。

5.2.14萌芽期

記錄當有5%的芽體鱗片松動并綻開、露出白毛的時間,格式為“年月日”。

5.2.15展葉期

記錄當有5%的第一片幼葉展開的時間,格式為“年月日”。

7

T/CSF003—2021

5.2.16雄花期

觀察并記錄結果母枝上雄花從開始散粉到散粉結束這段時期。記錄格式為“年月日”。

5.2.17雌花期

在春季混合芽萌發后抽生結果枝,在結果枝頂端雌花顯現后,觀察其上混合芽抽生果枝的情況,記錄

雌花開放的時期。記錄格式為“年月日”。

5.2.18果實成熟期

觀察并記錄有30%的青果皮顏色變黃或略有開裂、堅果發育到固有形狀達到采收成熟度的時期。記錄格

式為“年月日”。

5.2.19休眠期

觀察并記錄新梢的葉片正常脫落達25%到翌年春季萌芽這段時期。記錄格式為“年月日”。

5.3果實特性

5.3.1脫青率

果實成熟期青皮剛剛開裂時,測量青果重量,剝離青皮,測量新鮮堅果重量,按以下公式計算并記錄

脫青率,單位為%,精確到0.1%。

式中:

Fr——脫青率;

Wfn——新鮮堅果重量;

Wf——青果總重量。

5.3.2烘干率

取5.3.1中的樣品進行干燥,記錄含水率至7%時的堅果重量,按以下公式計算并記錄烘干率,單位為%,

精確到0.1%。

式中:

DNr——烘干率;

Wdn——干燥堅果總重量;

Wfn——新鮮堅果總重量。

5.3.3破損果率

8

T/CSF003—2021

按照LY/T2001.8中的規定測定,單位為%,精確到0.1%。

5.3.4干癟果率

按照LY/T2001.8中的規定測定,單位為%,精確到0.1%。

5.3.5黑斑果率

按照LY/T2001.8中的規定測定,單位為%,精確到0.1%。

5.3.6蟲果率

按照LY/T2001.8中的規定測定,單位為%,精確到0.1%。

5.3.7霉變果率

按照LY/T2001.8中的規定測定,單位為%,精確到0.1%。

5.3.8堅果形狀

從縫合線一側觀察堅果形狀,主要形狀的判斷參照GB/T26909中的相關規定執行。若有其他形狀請在

“附錄A表A.1”中“其它(請注明)”后的中括號中注明。

5.3.9核殼表面特征

觀察測試品種堅果核殼表面的刻紋、刻窩,記錄其占多數的狀態。分為以下4級:

——淺刻紋;

——中刻紋;

——深刻紋;

——刻窩。

5.3.10縫合線緊密度

采用核桃縫合力測試系統(參考方法,見附錄C)測定測試品種堅果的縫合線緊密度,單位為牛(N),

精確到1N。分為以下3級:

——弱;

——中;

——強。

5.3.11縱徑

用游標卡尺測量測試品種堅果頂部與底部之間的距離,并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0.1mm。

5.3.12橫徑

用游標卡尺測量測試品種堅果中部縫合線之間的距離,并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0.1mm。

5.3.13側徑

9

T/CSF003—2021

用游標卡尺測量測試品種堅果兩側胴部中間的距離,并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0.1mm。

5.3.14單果重

用電子天平稱量并記錄測試品種堅果的單果重,并計算平均值,單位為克(g),精確到0.1g。

5.3.15堅果均勻度

用電子天平稱量并記錄測試品種堅果每粒的重量,單位為克(g),精確到0.1g。

——不均勻;

——較均勻;

——均勻。

5.3.16核殼厚度

用游標卡尺測量測試品種堅果胴部核殼的厚度,并計算平均值,單位為毫米(mm),精確到0.1mm。

5.3.17露仁現象

觀察并記錄測試品種堅果核殼完整度,分為以下2種:

——無;

——有。

5.3.18出仁率

稱量測試品種堅果的總果重及總仁重,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出仁率,單位為%,精確到0.1%:

式中:

Kr——出仁率;

Wk——核仁總重量;

Wn——堅果總重量。

5.3.19取仁難易

剝除核殼,取出核仁,判斷其難易程度,分為以下3級:

——易;

——中;

——難。

5.3.20核仁飽滿度

剝除核殼,觀察核仁的飽滿程度,記錄其占多數的狀態。

10

T/CSF003—2021

——不飽滿;

——較飽滿;

——飽滿。

5.3.21核仁皮色

剝除核殼,觀察核仁的內種皮顏色,記錄其占多數的狀態,分為以下8種:

——黃白;

——淺黃;

——黃;

——黃褐;

——褐;

——紫;

——紫紅;

——其它。

5.3.22核仁澀味

剝除核殼,取其核仁,按照GB/T10220中的有關部分評價核仁的澀味,分為以下3級:

——弱;

——中;

——強。

5.3.23核仁脂肪含量

剝除核殼,取其核仁,參照GB5009.6中脂肪測定方法測定核仁脂肪含量。以%表示,精確至0.1%。

5.3.24核仁蛋白質含量

剝除核殼,取其核仁,參照GB5009.5中蛋白質測定方法測定核仁蛋白質含量。以%表示,精確至0.1%。

5.3.25核仁脂肪酸組分

參照GB5009.168中的方法測定核仁中油酸、亞油酸、亞麻酸、棕櫚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組分的含量。

以%表示,精確至0.1%。

5.3.26核仁礦質元素含量

參照GB5009.268中的方法測定核仁中磷(P)、鉀(K)、鐵(Fe)、錳(Mn)、銅(Cu)和鋅(Zn)等

礦質元素的含量。單位為毫克/千克(mg·kg-1),精確至0.01mg·kg-1。

5.4抗逆性

11

T/CSF003—2021

5.4.1抗旱性

管理水平一致,于夏季高溫季節,統計萎蔫甚至脫落的受害復葉數并計算受害復葉率(%):

式中:

DRr——受害復葉率;

DRn——受害復葉數;

DRt——調查復葉總數。

抗旱性按照受害復葉率分為3級:

——弱;

——中;

——強。

5.4.2抗寒性

管理水平一致,觀測定植3a內的同齡核桃幼樹一年生枝的越冬抗凍傷能力,在冬季不做防護的情況下,

于次年萌芽期統計一年生枝的枝條凍死(傷)率(%):

式中:

Fr——枝條凍死(傷)率;

Fn——枝條凍死(傷)數;

Ft——調查枝條總數。

抗寒性根據抽條指數分為3級:

——弱;

——中;

——強。

5.4.3抗(避)晚霜能力

管理水平一致,觀測核桃品種植株忍耐或抵抗晚霜的能力。在晚霜期間不做防護的情況下,于晚霜后

立即將花芽居中縱切,對切口進行受害程度調查,調查每份測試品種的枝條上花芽受凍變褐的情況,按以

下公式統計花芽褐變率(%):

12

T/CSF003—2021

式中:

Br——花芽褐變率;

Bn——褐變花芽數;

Bt——調查花芽總數。

抗晚霜能力根據花芽褐變率分為3級:

——弱;

——中;

——強。

5.5抗病蟲性

5.5.1抗病性

于病害高發季節,采用田間調查法鑒定炭疽病、細菌性黑斑病和潰瘍病的發生情況,統計病果(干、

枝、葉)數并計算病果(干、枝、葉)率(%):

式中:

DSr——病果(干、枝、葉)率;

DSn——病果(干、枝、葉)數;

DSt——調查果(干、枝、葉)總數。

抗病性根據病果(干、枝、葉)率分為3級:

——弱;

——中;

——強。

5.5.2抗蟲性

于蟲害高發季節,采用田間調查法鑒定核桃舉肢蛾和金龜子蟲害的發生情況,統計蟲果(葉)數并計

算蟲果(葉)率(%):

式中:

Ir——蟲果(葉)率;

13

T/CSF003—2021

In——蟲果(葉)數;

It——調查果(葉)總數。

抗蟲性根據蟲果(葉)率分為3級:

——弱;

——中;

——強。

5.6市場評價

5.6.1栽培面積

測試品種在測試地點所屬生態區域的栽培面積,單位為公頃(hm2),精確到0.1hm2。

5.6.2產量

果用測試品種在測試地點所屬生態區域3a~5a的平均堅果產量,單位為噸(t),精確到0.1t。

5.6.3市場銷售價格

測試品種的市場價格,單位為元/kg,精確到0.1元/kg。

5.6.4市場效益

以測試品種的單位面積投入產出進行核算,包括間作模式和果材兼用模式下的附加收益,單位為萬元

/hm2,精確到0.01萬元/hm2。

5.6.5市場歡迎度

測試品種堅果及其加工產品在市場同類產品中受歡迎的程度。

——低;

——中;

——高。

5.6.6基地評價

采用以測試品種為主栽品種的面積在15hm2以上的產業化基地數量進行統計,單位為個,精確到1個。

6數據處理與評價

6.1數據處理

調查所得數據分數量性狀數據和質量性狀數據,對質量性狀數據要采用專家賦值的方式先進行數量化,

而后采用極差標準化對不同量綱的數據進行數據處理。

14

T/CSF003—2021

式中:

Xij——為第i個樣本的第j次重復數據。

6.2評價方法

采用綜合評分法進行評價,各性狀權重參考標準見表2。

表2各性狀權重參考標準值

性狀權重

樹勢0.05

豐產性0.40

穩產性0.20

堅果均勻度

加工性能

核仁顏色0.15

核仁風味

核仁營養成分

抗逆性

0.05

抗病蟲性

市場評價0.15

對參與分析的主要性狀權重賦值,可采用行業內專家打分法(至少30位行業直接關聯人員),所有性

狀賦值和為1,每個性狀對最終指標的影響程度以0~1之間賦值,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所有專家對某個指

標的打分取平均值為這個指標的最終賦值。

6.3評價結論

根據最終分值,確定測試品種的適應性。分為三級:

——適宜(綜合評分>0.80);

——較適宜(綜合評分0.60~0.80);

——不適宜(綜合評分<0.60)。

15

T/CSF003—2021

附錄A

(規范性)

核桃品種性狀描述用表

核桃品種適應性評價性狀描述用表見表A.1

表A.1核桃品種性狀描述表

1.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

觀測地點經度

緯度海拔(m)

年日照時數(h)無霜期(d)

年均溫度(℃)年有效積溫(℃)

年均降雨量(mm)栽植模式1:純園2:間作園

立地類型1:平原2:丘陵3:山地坡位1:上2:中3:下

坡向1:半陽坡2:陽坡3:半陰坡4:陰坡

坡度(°)1:平坡2:緩坡3:斜坡

排水狀況1:差2:中3:好土壤質地1:砂土2:壤土3:粘土

土壤顏色1:黃棕壤2:棕壤3:褐土土層厚度1:薄2:中3:厚

土壤pH值

2.植物學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砧木樹齡(a)嫁接樹齡(a)

樹勢(cm)1:弱2:中3:強胸徑(cm)

冠幅(m)[]×[]成枝力1:弱2:中3:強

側芽抽生果枝數(個)

平均值[]

發育枝長度(cm)

平均值[]

早實性1:早實2:晚實雌雄花異熟性1:雄先型2:雌雄同熟3:雌先型

單枝結果數1:1~2,多[]2:3~4,多[]3:≥5,多[]

16

T/CSF003—2021

表A.1核桃品種性狀描述表(續)

豐產性1:弱2:中3:強穩產性1:弱2:中3:強

萌芽期[]年[]月[]日

展葉期[]年[]月[]日

雄花期[]年[]月[]日~[]年[]月[]日

雌花期[]年[]月[]日~[]年[]月[]日

果實成熟期[]年[]月[]日

休眠期[]年[]月[]日~[]年[]月[]日

3.果實特性

脫青率(%)烘干率(%)

破損果率(%)干癟果率(%)

黑斑果率(%)蟲果率(%)

霉變果率(%)

1:扁圓形2:圓形3:三角形4:闊卵形5:卵形6:闊梯形7:梯形

堅果形狀

8:長方形9:闊橢圓形10:橢圓形11:心形12:其它(請注明)[]

核殼表面特征1:淺刻紋2:中刻紋3:深刻紋4:刻窩

縫合線緊密度(N)1:弱2:中3:強

縱徑(mm)

平均值[]

橫徑(mm)

平均值[]

側徑(mm)

平均值[]

單果重(g)

平均值[]

17

T/CSF003—2021

表A.1核桃品種性狀描述表(續)

堅果均勻度1:不均勻2:較均勻3:均勻

核殼厚度(mm)

平均值[]

露仁現象1:無9:有出仁率(%)

取仁難易1:易2:中3:難核仁飽滿度1:不飽滿2:較飽滿3:飽滿

核仁皮色1:黃白2:淺黃3:黃4:黃褐5:褐6:紫7:紫紅8:其它(請注明)[]

核仁澀味1:弱2:中3:強核仁蛋白質含量(%)

核仁脂肪含量(%)核仁油酸含量(%)

核仁亞油酸含量(%)核仁亞麻酸含量(%)

核仁棕櫚酸含量(%)核仁硬脂酸含量(%)

核仁礦質元素含量(%)P[]、K[]、Fe[]、Mn[]、Cu[]、Zn[]

4.抗逆性

抗旱性1:弱2:中3:強抗寒性1:弱2:中3:強

抗(避)晚霜能力1:弱2:中3:強

5.抗病蟲性

炭疽病抗性1:弱2:中3:強細菌性黑斑病抗性1:弱2:中3:強

潰瘍病抗性1:弱2:中3:強舉肢蛾抗性1:弱2:中3:強

金龜子抗性1:弱2:中3:強

6.市場評價

栽培面積(hm2)產量(t)

市場銷售價格(元/kg)市場效益(萬元)

市場歡迎度1:低2:中3:高基地評價(個)

7.評價結論

評價結論1:不適應2:較適應3:適應

8.備注

(對核桃品種的適應性進行

扼要評述,例如與原產地相比

較有何特色、發現存在什么問

題及未盡事宜等)

調查人:聯系方式:調查日期:

18

T/CSF003—2021

附錄B

(規范性)

核桃品種描述規范說明

B.1基本信息

B.1.1品種名稱:測試品種的準確名稱,如:‘中寧異’;

B.1.2觀測地點:測試品種進行區域化試驗的具體地點,精確到鄉鎮及以下行政區,如:河南省洛寧

縣東宋鎮小宋村;

B.1.3經度:東經記為E、西經記為W,記錄格式為“度分秒”,如:東經110度30分20秒則記為“110°

30′20″E”。

B.1.4緯度:北緯記為N、南緯記為S,記錄格式為“度分秒”,如:北緯38度12分33秒則記為“38°

12′33″N”。

B.1.5海拔:格式如500m。

B.1.6年日照時數:可從當地氣象部門等相關機構獲取,至少要具體到縣級行政單位。格式如3200h。

B.1.7無霜期:可從當地氣象部門等相關機構獲取,至少要具體到縣級行政單位。格式如180d。

B.1.8年均溫度:可從當地氣象部門等相關機構獲取,至少要具體到縣級行政單位。格式如18℃。

B.1.9年有效積溫:可從當地氣象部門等相關機構獲取,至少要具體到縣級行政單位。格式如800℃。

B.1.10年均降雨量:通常用最近氣象臺站的30~50a的年均降水量,至少要具體到縣級行政單位。格

式如1800mm。

B.1.11地形:指的是地貌的總稱。分為平原(平坦開闊,起伏很小,相對高差小于50m)—1、丘陵

(沒有明顯的脈絡,坡度較緩和,且相對高差小于100m)—2、山地(相對高差在500m以上的高地,起

伏很大,坡度陡峻,一般多呈脈狀分布)—3三種;

B.1.12坡向:分為半陽坡(方位角90°~135°,225°~270°,基本上還是朝南,只是有部分時間太陽

照不到)—1、陽坡(方位角135°~225°,朝向陽光的坡面)—2、半陰坡(方位角45°~90°,270°~315°,

大部分時間太陽照不到)—3、陰坡(方位角315°~360°,0°~45°,背向陽光的坡面)—4四種;

B.1.13坡位:分為上坡位(是靠近坡頂的位置)—1、中坡位(介于坡頂與坡腳之間的位置)—2、下

坡位(是靠近坡腳的位置)—3三種;

B.1.14坡度:按照坡面與地平面(或與地平面假設的平行面)夾角的大小,分為平坡(0°~5°)—1、

緩坡(6°~15°)—2、斜坡(16°~25°)—3三級;

19

T/CSF003—2021

B.1.15排水狀況:差(在生長季節中,土壤于很淺的深度大部分保持潮濕。土壤內部自由水面淺或極

淺,除非經人工排水,否則大部分旱作作物生長顯著受到限制)—1、中(在生長季節中,土壤很淺的深度

顯著時期保持潮濕。土壤內部自由水面通常是淺的或中等深度及短暫至持續存在,除非經人工排水,否則

大部分旱作作物生長顯著受到限制)—2、好(水分容易從土壤中流出,但速度不快。土壤內部自由水面在

深或極深的深度,但期間不定。在生長季的大部分時間里,水分不會限制根系的生長)—3三級;

B.1.16土壤質地、土壤顏色、土層厚度:按照GB/T17296的規定執行;

B.1.17土壤pH值:按照LY/T1239中的規定執行。

B.2植物學特征和生物學特性

B.2.1砧木樹齡:格式如5a;

B.2.2嫁接樹齡:格式如4a;

B.2.3樹勢:分為弱(<20cm)—1、中(20cm~60cm)—2、強(>60cm)—3三級;

B.2.4胸徑:格式如50.5cm;

B.2.5冠幅:分東西(D1)、南北(D2)兩處測量并記錄樹冠寬度,記錄為“D1×D2”,格式如4.5m

×5.8m;

B.2.6成枝力:分為弱(<30%)—1、中(30%~50%)—2、強(>50%)—3三級;

B.2.7側芽抽生果枝數:格式如3個;

B.2.8發育枝長度:格式如30.5cm;

B.2.9早實性:分為早實(母樹播種后4a內開始開花結果)—1、晚實(母樹播種后5a以上才開始

開花結果)—2二級;

B.2.10單枝結果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