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 第3版 1繼電器檢驗、3單個繼電器檢驗、4整組檢驗、5微機保護檢驗_第1頁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 第3版 1繼電器檢驗、3單個繼電器檢驗、4整組檢驗、5微機保護檢驗_第2頁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 第3版 1繼電器檢驗、3單個繼電器檢驗、4整組檢驗、5微機保護檢驗_第3頁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 第3版 1繼電器檢驗、3單個繼電器檢驗、4整組檢驗、5微機保護檢驗_第4頁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 第3版 1繼電器檢驗、3單個繼電器檢驗、4整組檢驗、5微機保護檢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實訓

第1章檢驗分類、期限及注意事項

1.1檢驗的分類、期限及注意事項

通則是將各種繼電器相同的檢驗項目及要求列于之內。

1.1.1檢驗的分類

繼電器檢驗分為以下三種類別:

(1)新安裝驗收檢驗;

(2)定期檢驗;

(3)補充檢驗。

新安裝驗收檢驗在繼電器新安裝時進行。新安裝驗收檢驗時,要求對繼電器進行全面檢

杳試驗,以保證繼電器投入運行后的性能和質量滿足要求。

定期檢驗是指繼電器運行后定期進行的檢驗。定期檢驗又分為定期全部檢驗、定期部分

檢驗以及作用于斷路器的整組跳合閘試驗三種情況。定期檢驗時,應根據不同情況按照現場

檢驗規程的要求,分別進行項目和內容的檢查試驗。

補充檢驗主要是指由于裝置改造、一次設備檢修或更換、運行中發現異常現象情況以及

在事故以后所進行的檢驗,檢驗項目主要根據實際情況考慮確定。

1.1.2檢驗限期

為了保證繼電保護裝置的正確工作,繼電器在現場運行后應定期進行檢查試驗。根據部

頒的規定,繼電器及裝置在新投入運行后的第一年內必須進行一次全部檢驗,以便對繼電器

作全面檢查、評價。第一次定期全部檢驗以后,要求下一次進行全部檢驗的時間間隔為3?

5年,即檢驗周期時間。確定檢驗周期的K短,主要應從現場運行條件及繼電器制造質量等

方面考慮。繼電器及裝置有需要經常予以監督的缺陷與薄弱環節,或者運行環境差、運行經

驗不足,或者運行狀態不穩定時,可適當縮短檢驗周期,而在制造質量好、運行情況好時,

可考慮適當延長檢驗周期,

除按照檢驗周期的規定進行定期全部檢驗外,根據檢驗條例要求,每年還必須進行一次

部分檢驗及每年不少于一次作用「斷路器的跳合閘試驗,重點考核整組動作性能是否正常。

1.1.3試驗用電源及儀器設備

進行試驗所采用的交流試驗電源必須保證具有良好的波形,加入繼電器的電壓和電流的

波形應為正弦波,不得有畸變現象。由于試驗電源波形的質量會影響繼甩器的電氣特性,一

般要求加入繼電器的試驗電流及試驗電壓的諧波分量不宜超過基波的5%,可用諧波分析儀

檢測諧波分量的大小。

交流試驗電源和相應的調整設備應有足夠的容量,保證作大負載試驗時電源波形不會畸

變。還應注意在進行試驗時應盡量取相同的電壓作試驗電源,調整電流時采用電阻器調節的

方法。

電源波形的畸變對電氣特性有影響的繼電器,特別是帶速飽和變流器的BCH型差動繼

電器等,在試驗時應采用線電壓作為電源,而電流應用電阻調節。

直流電源的脈動對繼電器的特性也會帶來影響。直流電源的電壓質顯以蓄電池為最好。

當采用整流電源時,要求電源的波紋系數不大于6%,必要時應測量波紋系數。測量波紋系

數可先用磁電系電壓表測出整流電源直流分量平均值,再用真空毫伏表測出其交流分量有效

值,則波紋系數K可用下式計算

_交流分量有效值

一直流分量平均值

為保證檢驗質量,在電氣試驗中根據被測量的特性,選用合適的測量表計。在對繼電器

進行整定試驗時,所用儀表的精度應不低于0.5級。測量繼電器內部回路所用的儀表應保

證不破壞回路特性為原則,并接至電壓回路的儀表應盡量選用高內阻儀表,測量電流回路的

儀表應用低內阻儀表等。

試驗用的調節設備以及專用試驗裝置,應有足夠的熱穩定性能,其容量可根據電源電壓

大小、試驗接線誤差及定值要求合理選定,操作應方便靈活、調整應均勻平滑。

試驗時頻率與50Hz有差異時,應計及頻率的影響。用電秒表測量時間時,應對測量時

間值進行修正。

1.1.4試驗回路接線

進行試驗時,試驗回路接線的基本構成原則是應盡景模擬實際運行情況,使得試驗時加

入繼電器的電氣量與繼電器的實際工作情況相符合。例如,對于反應過電流動作的繼電器,

應采用突然加入電流,模擬故障發生時電流突然上升的方法;對于阻抗繼電器試驗電壓應由

正常運行電壓值突然下降而電流突然上升的方法進行試驗。對繼電器進行整定檢驗時,應以

符合故障實際情況的檢驗方法作為整定標準。

1.1.5試驗數據記錄

記錄測量結果的數據時,應注意以卜.事項:

1.對有鐵質外殼的繼電器,應將外殼罩好后錄取測試數據作為正式試驗數據。

2.繼電器在整定位置下測試時,應重復試驗三次,要求每次測量值與整定值間的誤差

均不超過規定范圍。

3.在對?繼電器進行電流或電壓沖擊試驗時,沖擊電流值按保護安裝處的最大故障電流,

沖擊電壓值按1.1倍額定電壓。

1.1.6繼電保護檢瞼的FI的

運行中的繼電保護裝置與電網安全裝置及二次回路接線,由于受到灰塵、潮氣、腐蝕氣

體的侵入和機械力的作用等,會引起裝置零件銹蝕、磨損、緊固件連接松動以及定值和電氣

特性的變化等,影響了裝置工作的可靠性。新安裝的裝置可能由于產品質量、安裝質量、運

輸等引起的質量問題。所以對投運前及運行一定時間后的裝置都必須進行檢驗,及時發現并

消除各種潛在的隱,患,確保裝置正常工作。

1.2繼電保護準確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

1.2.1測量誤差的表示方法

在測量中,被測量所具有的真實大小稱為該量的真值。在一定的條件下,被測量的真值

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確定數值。但在測量中,由于各種原因,使測量結果僅是近似值,與真值

并不?致。這種測量結果對被測量的真值的偏差稱為測量誤差。

測量誤差按表示方法來分,通常分為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兩種。

1、絕對誤差

絕對誤差是指被測量的測得值與真值之間的差值。在大多數情況下,由于測量中存在不

可避免的誤差,要確切地定出真值的大小是很困難的。準確度高的儀器比準確度低的儀器測

得值更接近真值,因此在?般測量中,通常用高?級以上的標準儀器測得的值代替真值。

絕對誤差是具有量綱的量,其單位與測量值相同。絕對誤差是有符號的量,可用“土”

表示,“+”表示測量值比實際值大,“一”表示測量值比實際值小。

絕對誤差可以說明測得值偏離實際值的程度,但不能很好地反映測量的準確程度0例如

測量兩個頻率,其中一個是工頻,力=50也,其測量絕對誤差為頷=±1%,與實際值相

比誤差達2%,顯然此誤差太大而不能允許;另一個頻率人=10000所,測量絕對?誤差為

頌=±10法,與實際值相比誤差達0.1%。由上可見,盡管⑼小于46,卻不能由此而得

出對力的測量比否的測量準確度高的結論。應將絕對誤差與被測量的示值并列在一起才能

看出測量的準確程度。

2、相對誤差

相對誤差有相對真誤差、示值相對誤差兩種。

(I)相對直誤差

測量的絕對誤差與測量的真值的百分比,稱為相對真誤差,簡稱相對誤差。相對誤差可

以恰當地表征測量的準確程度。相對誤差只有大小和符號而沒有量綱的量。

(2)示值相對誤差

在一般工程測量中,真值也可以用測量得到的值代替,這時的相對誤差稱為示值相對誤

差。

由于測得值也含有誤差,所以示值相對誤差只適用于誤差較小,要求不太嚴格的場合,

用作近似計算。

1.2.2繼電器準確度的表示方法

在國家標準GB2900J7《繼電器及繼電保護裝置》中規定,對量度繼電器和定時限繼電

器的準確度用下列術語來表示。

1、絕對誤差

繼電器特性量或時間量的實測值與它的整定值的代數差。即

AX=X-Xo

式中X]——第n次測量值。

隨著微機智能儀表的使用,在繼電保護測試中己開始嘗試采用方差估計法以更嚴密地衡

量數據的精密度,并對測量數據進行判別和剔除。

1.3一般性檢驗項目和要求

1.3.1外部檢查

驗收或定期檢驗時,對繼電器進行檢查的內容和要求如下:

(1)清掃繼電器外殼上的灰塵;

(2)繼電器外殼與底座間接合應緊密,玻璃完整,嵌接良好,安裝端正;

(3)繼電器端子接線應牢固可靠。

1.3.2內部和機械部分檢查

繼電器在新安裝和定期檢驗時,其內部及機械部分檢杳的項目和要求為:

(1)繼電器內部應清潔,無灰塵和油污;

(2)繼電器的可動部分應動作靈活,轉軸的橫向和縱向活動范圍應適當;

(3)各部件的安裝應完好,螺絲插頭應牢固可靠,發現有虛焊或脫焊時應重新焊牢:

(4)整定把手應能可靠地固定在整定位置,整定螺絲插頭與整定孔的接觸應良好;

(5)彈簧無變形,與轉軸要垂直,層間距離要均勻;

(6)觸點的固定要牢靠并無折傷和燒損,動合觸點閉合后有足夠的壓力。對具有多對觸

點的繼電器,應檢查各觸點的接觸時間是否符合要求;

(7)對于靜態繼電器,印刷電路板不得有斷線、剝落及銹蝕現象。面板整插孔與插銷、

信號燈與燈座固定可靠。

1.3.3絕緣檢驗

(1)繼電器在驗收和定期檢驗時,用1000V搖表對全部保護接線回路測定絕緣電阻,其

值應比小于1M。:

(2)單個繼電器在新安裝時或經過解體檢修后,應用1000V搖表(額定電壓為100V及

以上)或500V(額定電壓為100以下)測定絕緣電阻:

I)全部端子對底座和磁導體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50MQ;

2)各線圈對觸點間的絕緣電阻不低于50MQ;

3)各線圈間的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OMQ;

(3)耐壓試驗:新安裝和繼電器經過解體檢修后,應進行50Hz交流電壓、歷時Iniin的

耐壓試驗,所加電壓應根據繼電器技術數據中的要求而定。也允許用2500V搖表測定絕緣

電阻來代替交流耐壓試驗,所測絕緣電阻應不小于20MQ.

(4)測定絕緣電阻或耐壓試驗時,試驗前應將絕緣水平低于1()0()V的元件短接或拆除。

(5)電容器絕緣耐壓試驗

測量電容器極間及兩極對地電阻時,搖表電壓等級不得高于直流耐壓數值,絕緣電阻見

廠家規定。

對繼電器內的電容器必要時應作極間直流耐壓10s試驗。特殊用的金屬膜CZJ型電容器

加1.5倍額定電壓;CZM型密封紙介電容器加3倍(額足電壓W100()V)和2倍(額定電壓為

1500?1600V)額定電壓,并在額定電壓下測量其泄漏電流。

1.3.4繼電器線圈電阻的測定

繼甩器電壓線圈的直流電阻應用電橋或歐姆表測量,其值不應超過額定值的±10%。

1.3.5留底試驗

為了鑒定上年度保護運行水平和枳累檢驗經驗,定期檢驗時,對個別保護裝置在開蓋前

應作定值留底試驗。

1.3.6繼電器觸點工作可靠性檢驗

新安裝和定期檢驗時,應仔細觀察繼電器觸點的動作情況,發現觸點有抖動、接觸不良

等現象要及時處理。同時應結合保護裝置整組試驗,將繼電器觸點帶上實際負荷,再對繼電

器的觸點進行檢查,不應有抖動、粘住或出現火花等異常現象。

1.3.7重復檢查

繼電器經檢驗和調整完畢后,應重復檢查拆動過的元件、螺絲和整定插頭是否擰緊,定

值是否正確,檢驗項目是否齊全,臨時接線、聯線是否拆除等。

繼電器加蓋后,應結合保護裝置整組試驗,檢查繼電器動作情況、信號牌及復歸是否正

確靈活。

1.3.8解體檢查

各種繼電器(尤其是有傳動機構的繼電器,如DS-100系列時間繼電器)應定期進行解體

檢查修理。

1.4繼電保護裝置一般性試驗方法

1.4.1二次回路檢查及試驗

竣工后,應根據批準的施工接線圖,檢查實際接線是否有與圖紙不符之處(包括設備類

型),均應在查明后提交有關部門重新審查批準,并在圖紙上表明。

在進行各盤間、各盤至互感器間、各盤至其它設備的接線檢查及多層配線方式的盤和隱.

蔽的安裝處所接線的檢杳時,一般采用導電法。

在回路查對同時,尚應注意檢查導線、電纜、繼電器、開關、按鈕、接線端子等是否有

標記或說明,且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施工圖。有極性關系的保護還應檢查其極性是否正確。

1.4.2電氣特性試驗

(I)電氣特性試驗注意事項

1)對繼電保護裝置或繼電器,應按照該保護裝置或維電器的檢驗規程所規定的項目進行

試驗。

2)試驗時應注意到同處于一試驗電壓或電流下的其它繼電器是否可能遭到損壞。否則應

事先將它們短接或斷開。

3b與電流、電壓之間的相角有關的繼電器,尚應考慮試驗設備中的變阻器或分壓器所應

起的角度誤差。建議按下述方法配置,其角度誤差不大于3°?7°。

①變阻器:工作部分電阻225倍繼電器線圈阻抗;

②分壓器:工作部分電阻W0.1倍繼電器線圈阻抗。

4)試驗時尚應檢查繼電器可能發生誤動作的工作情況,如方向繼電器的反向試驗等。

(2)極性、波形的檢查

1)極性的檢查

凡是保護用的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及具有電流線圈又有電壓線圈的設備和繼電器,

應進行極性檢查。

試驗接線如圖所示。將電池接到一次線圈兩端;直流電流表接至二次線圈兩端。

極性檢查接線

試驗時斷續地拉合幾次刀閘QK,當QK合上瞬間如果表針指正,則表示一次線圈接電

池正極端子與二次線圈接電表正極的端子為同極性。反之電池負極與電流表整極同極性端。

為使電流表試驗時擺動明顯,應采用靈敏的直流亳安表或亳伏表。試驗前電池與表計的極性

應確知,并與實際相符合,

2)波形檢查

電源波形畸變對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影響很大,因此在若T試驗中有必要對試驗電源及某

些元件輸出的電流電壓波形,用示波器進行觀察。

(3)參數的測量

1)直流電阻的測量

直流電阻一般采用萬用表的歐姆檔進行測量。如需要精確測量一個元件的直流電阻時,

通常用惠斯登或凱爾文電橋進行。使用時應根據被測元件的大概歐姆值選擇需要的電橋,以

免造成過大的測量誤差。

2)電容量的測量

電容量的測量可以用伏安特性法和交流電橋測量電容量。接線如圖所示。

伏安特性法測顯電容后

3)線圈電感量的測定

線圈電感星的測量可采用伏安法或交流電橋法。伏安法測定接線如圖示。

TR

4)相位的變更和測量方法

通常采用移相器、相位表法,此法的優點是比較準確,且可從0°~360°平滑的改變到

任一需要的角度。

1.4.3繼電器的相互切作檢驗

繼電器的相互動作檢臉系用手動辦法閉合或斷開某些繼電器的觸點,以觀察保護裝置動

作情況和順序,是否符合原理接線圖、安裝質量是否良好等。檢驗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相互動作檢驗前,應斷開在相互動作過程中可能引起其他裝置誤動作的壓板或回

路;

2)檢驗時應將盤上的直流電壓降至80%額定電壓進行,以模擬宜流電壓降低時,檢驗

繼電器的可靠性;

3)如保護是按相分開的,相互動作檢查亦應按相進行。所有聯線、壓板、切換開關均應

在工作的位置下,檢查保護裝置動作的正確性。同時應注意檢查是否有迂回電路存在;

4)若保護裝置的動作情況與短路類型有關,則應模擬各種可能短路情況(包括由一種短

路過渡到另一種短路情況)以及其它暫態過程來進行檢查;

5)若保護同時操作幾臺開關,則應分別檢查每臺開關跳合閘回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四、用外部電源供給一次電流來檢驗保護裝置

新安裝的或二次回路經變動后的各種保護裝置,應在一次回路通過大甩流來檢驗其動作

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大電流可采用升流器獲得,此法常用且簡單。它可以檢驗線路、母線、發電機及變壓器

的電流保護。

1.4.5試驗設備及儀表

試驗時選用的設備及儀表,應充分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及儀表的額定容量及測量范圍,應能滿足整個試驗中可能達到的最大量值,而

不致過載或超越其量程。

(2)選用的儀表設備的準確等級,?般不低于0.5級,特殊表計如雙臂電橋等也應不低于

2.5級。為使讀數準確,試驗時應利用儀表全刻度盤的20%以上的范圍。

(3)選用的儀表應在所規定的合格期內。

(4)應注意儀表本身的阻抗和損耗對測量結果的影響。當測量小容量電源供給的電流、

電壓時(如濾過器、差動保護回路等),較大的儀表自身損耗,會導致測軟結果不正確。故應

選用內阻最低的亳安表和內阻最高的電壓表。

(5)測量小電流、低電壓時,應適當選用按線方式,以獲得用準確的測量結果。

(6)所用的儀表的刻度,都是按正弦波形的有效值來刻劃的。測量正弦波電流、電壓時,

可使用任何類型的交流儀表。當測最非正弦波電流、電壓時,則因測顯儀表類型不同,測審:

結果各異。對繼電器反應電流有效值者,應采用電磁型或電動式儀表:對反應平均值者,宜

采用磁電式或整流型儀表,

(7)電動式與電磁型儀表的指示與外部磁場有關,故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周圍外部磁場的

影響。

(8)電流的調整可采用分壓器或串聯電阻和負荷變阻器、升流器及水阻等方法。凡與試

驗電源波形有關的繼電器,試驗時宜采用純電阻的變阻器,且應接于相間電壓。如因設備限

制只能使用相電壓或升流器時,應先檢查加入繼電器的電源波形是否滿足要求。

(9)時間的測量應根據測量的準確度的要求,分別采用周波積數器、電秒表、亳秒表等。

1.4.6二次回路絕緣試驗

(1)一般說明與注意事項

絕緣試驗包括絕緣電阻和耐壓試驗兩項。用搖表進行絕緣電阻測定,一般不能代替耐壓

試驗。搖表的端電壓應隨其所測的負荷阻抗大小而異。故僅當絕緣電阻在10MQ以上,或

者無耐壓設備時,允許用25OOV搖表加壓的辦法代替耐壓試驗。

1)試驗應特別注意人身和設備安全,其具體措施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執行。

2)試驗前應仔細原理圖、安裝圖,查明被試回路諸元件的狀態、位置,它們的絕緣狀況

和額定電壓,決定需要退出、短接和斷開部分。特別注意被試回路要與運行設備、回路斷開。

3)被試回路中被接點、操作鍵、切換開關等斷開的部分,應改變它們的位置并聯接起來。

但應注意所有因試驗而臨時斷開、退出、聯接和被改變位置的部件及地點,必須逐項登記,

試驗結束后,必須逐項恢復。

4)電壓回路試驗,應在電壓互感器二次線圈斷開情況下進行。在被試回路中,凡是具有

電流、電壓線圈的繼電器和儀表,應將電流線圈從電流回路斷開,并與電壓線圈聯通。而且

回路中一切高歐姆電阻、線圈均加以短接。

5)電流回路試驗,應連同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并在全部接線接好的情況下進行。在被

試回路中,凡是具有電流、電壓線圈的繼電器和儀表,均需將電壓線圈從電壓回路斷開,并

與電流回路聯接。

6)被試回路中的電容器、半導體、整流器均應短接。笳氣燈、穩壓管應取下后方可試驗。

7)新安裝時應作所有電纜芯間的絕緣試驗。對瓦斯保護I口I路在定期檢驗時,也應作電纜

芯間的絕緣試驗。

二次回路的定期絕緣試驗應在清掃前進行,僅對改裝部分才能在清掃后進行。

(2)絕緣電阻的測定

對新安裝與運行中的二次回路作絕緣電阻的測定,應使用1000V的搖表進行。其絕緣

電阻一般不應低于1MQ。

(3)交流耐壓試驗

交流耐壓試驗,須在二次回路絕緣電阻合格后進行。

第2章檢驗電源

2.1試驗電源及其要求

一、對工頻試驗電源的要求

為了保證檢驗質量,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試驗標準中,對不同類型繼電器的試驗電源

作了不同規定。我國也對繼電保護裝置的試驗電源作了相應的技術規定。如《繼電器及繼電

保護裝置基本試驗方法》、《靜態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繼電保護及電網

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等。這些標準對繼電保護裝置試驗電源的質量有如下要求:

1)波形良好;

2)三相電壓平衡;

三相電壓和電流的負序分量、零序分量如果均不超過正序分量的1%,則可認為該三相

系統是實際平衡系統。

3)相序正確;

4)直流分量小;

5)頻率穩定;

6)電壓、電流穩定并芍足夠的調節范圍。

繼電保護試驗時,對試驗電源的允許偏差應根據國家測量標準確定。

二、交流試驗電源的種類

繼電保護用交流試驗電源有四種:取自電網的廠用電或所用電、電動一發電機組、工頻

振蕩器和微機型可編程試驗電源。廠用電和所用電最容易取得,且容最大,但其頻率、電壓

波形及三相平衡度等均隨電網變化而波動,試驗人員不能控制,當波動較大時將無法滿足試

驗要求。但一-般情況下,波動不大,能滿足試驗要求,故目前大多數現場試驗電源均來自廠

用電、所用電。電動一發電機組供給的電壓幅值和頻率穩定性高,波形好,三相平衡,頻率

可以任意調整,容量大,但投資高,維護工作量大,需用直流電源,因此只在研究部門實驗

室中使用。工頻振蕩器由于輸出功率小,只能供少數電壓型的繼電器作變頻電源用。微機型

可編程試驗電源能滿足各類機電及靜態保護裝置的檢驗,但價格貴。

三、改善交流試驗電壓、電流波形的方法

繼電保護試驗電源大多取自電力系統本身,而電力系統供給的交流電壓、電流的波形往

往是一種畸變失真的非正弦波,除基波分量外,還含有高次諧波。引起失真的原因除電力系

統本身原因外,試驗接線中的調節設備如果容量不足,也會引起波形畸變。

波形畸變可通過觀察電源的波形和測量畸變系數來確定,以便采取措施來改善。例如,

當試驗電源相電壓波形差,三次諧波分量較大時,可改用相間電壓;當移相器過載或負載不

對稱而引起波形嚴重畸變時,可變更接線或者更換性能良好的移相器;當發現含有某次諧波

時,可增設濾波器。

裝設有復雜保護裝置的變電所,應先直接由所用變壓器的低壓側,經專用線接至容量不

小于10kVA、電壓為380/110v的專用試驗變壓器上,專用試驗變壓器應采用D,yn接線。

裝設?般保護裝置的現場,最好也設置專用試驗變壓器,以保證試驗電源三相平衡、波形良

好的電源。

四、對直流試驗電源的要求

試驗用直流的額定電壓應與被試保護裝置所用的直流電壓相同。應采用獨立試驗電源,

不允許用運行中設備的直流支路電源作為直流試驗電源。直流試驗電源的電壓調節范闈應大

于額定電壓的80%?115%,峰值波紋系數應不大于±6%,對靜態保護裝置,試驗直流電

源的峰值波紋系數應不大于±2%。

五、直流試驗電源的種類

現場直流電源有蓄電池、帶電容儲能的硅整流電源和復式整流電源三種。蓄電池供給的

直流電源平滑、波紋系數小,可由直流電源母線引出并經保安措施供試驗用的獨立支路,提

供額定值和80%額定值兩種電壓。帶電容儲能的硅整流裝置的電容容量有限,因而所供的

直流電壓是時間的函數,波紋系數較大。復式整流裝置輸出電壓不夠穩定,沒有采取濾波措

施,波紋系數大,其速飽和變流器空載輸出電壓可能短時很高,要采取穩壓措施。

2.2畸變系數、紋波系數及其測定

畸變系數、紋波系數是衡量繼電保護試驗電源品質的重要指標,因而了解畸變系數、紋

波系數的概念并掌握其測量方法是必要的。

一、交流電源波形的畸變系數

畸變系數為非正弦周期最各次諧波的總有效值與非正弦周期最的總有效值之比,通常用

百分數表示。

交流電源的畸變會使繼電保護的特性發生變化,同時影響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具有零序

性質的諧波,對零序保護動作值肯定有影響;具有負序性質的諧波,對所有負序量動作的保

護也會有影響。因此,在保護檢驗中,為了使測量結果準確,應該用示波器觀察試驗電源的

波形,有可能還應測量波形的畸變系數。

二、直流電源的紋波系數

整流電源、特別是可控整流電源,加于負載的電壓或電流有脈動,其中包含多種交流分

量。工程上常用紋波系數「來表示負載上電壓或電流的平滑程度,多數文獻推薦按下式計算

紋波系數

J/

------------xlCO%

U0

7)=^----------X100%

式中u、I------負載_L電壓、電流總有效值;

u。、/0—負載上直流分量。

而GB726I和DL478規定按下式計算峰值紋波系數

U——-U迎xlOO%

4

%二,max-'min*⑼%

10

2.3交流電流、電壓調節方法

一、交流電流的調節方法

常用的調節電流方法采用電阻調節法、電感器調節法、調壓器調節法和大電流發生器調

節法四種,接線如圖所示.選用哪一種調節電流的方法,應根據被測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所

測參數和電源容量綜合考慮。

均勻調節電流來檢驗電磁型繼電器穩態動作電流時,四種方法均可采用。

對感應型繼電器,原則上必須用電阻來調節電流,而不能用大電流發生器調節電流,旦

電源電壓必須使用相間電壓而不能使用相電壓,以防波形畸變影響穩態動作值。為防止繼電

器鐵芯飽和引起電流波形畸變,可將整個試驗回路的阻抗加大到遠大于被試繼電器的阻抗。

BCH(DCD)型差動繼電器的速飽和變流器是一個非線性元件,輸入的電流含有諧波

分量與輸入電流不含諧波分量時,速飽和變流器二次感生電流的大小和波形將發生明顯變

化,將導致穩態動作特性有較大誤差。因此,BCH(DCD)型差動繼電器試驗時,禁止使

用大電流發生器調節電流。用220V電源時,應檢查電源三次諧波分量,其值應很小。

當進行突然短路試驗時,用電感器調節沖擊電流,最符合突然短路時的直賣情況°試驗

突變量或增量繼電器的動作值或測定電流繼電器及阻抗繼電器的動態超越時,用電阻調節電

流可能發生較大的誤差。

TR

QKL]R

(b)

調節交流電流的方法接線圖

(a)用電阻調節電流;(b)用電感器調節電流;(c)用調壓器調節巴流;(d)用大電流發生器調節電流

二、交流電壓的調節方法

交流電壓的調節常用自耦變壓器調節或電阻分壓調節法,接線如圖所示。當需要微調時,

可以采用兩級調節的方法。

采用自耦變壓器調節交流電壓,用于測試交流繼電器的動作參數,它的優點是帶負載能

力強。當負載波動時,輸出電壓一般不受影響,特別適合交流電磁型繼電器動作參數的測試,

因為,電磁式繼電器動作時,銜鐵吸合前后繼電器線圈的交流電抗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采用電阻分壓器調節交流電壓,它的優點是分壓器本身不會帶來附加波形失真。在繼電

器線圈阻抗不大的情況卜測試交流電磁式繼電器動作參數,則應注意繼電器動作時線圈阻抗

的突變,會引起繼電器動作前后儀表讀數的波動。

如果整個分壓電阻值遠小于繼電器線圈阻抗值的條件下,可以采用電阻分壓器調壓法,

斷開和接入分壓電阻的并我支路來模擬故隙前后的輸入電壓變化。模擬突然短路的動態特性

試驗,最好利用電感與電皿串聯回路,使其阻抗角與實際系統相同。

圖2-2調節交流電壓的方法

⑶自耦變壓器調壓法;(b)電阻分壓器調壓法

2.4相序檢查與電壓定相

?、相序檢查

三相電源相序的檢查,通常用相序檢測器。常用的相序檢測器有旋轉型相序表、電抗一

燈泡型相序指示器和阻容相序燈等。

二、電壓定相

當試驗電源取自發電廠、變電所的所用變壓器、試驗變壓器或電壓互感器時,往往要對

電壓定相。在不知二次電壓相別的情況下,應認真核對所用變壓器、試驗變壓器或電壓互感

器一、二次極性,根據一次繞組所加電壓的相別判定二次電壓相別。對己正常運行的中央信

號盤或同期盤上電壓二次回路為基準,用電壓表定相。電壓表一端接在已投入正常運行的電

壓二次回路的某一相上,另一端接在待校電壓回路的某一相電壓上,找出電壓表讀數為零的

相別,表明為同名相。

通常,為簡化同期接線將電壓互感器二次側B相接地,其二次電壓的相別可以用電壓表

和相序表來測定。先用電壓表測量所有各相及中性點對地電壓,對地電壓為零的為接地相,

即B相;對地電壓為100V的為其他兩相;對地電壓為100/V5V的為中性點,然后將接地

相接至相序表的B相接線柱上,根據相序表的指示即可確定A相和C相。

第3章單個繼電器檢驗

3.1電流繼電器實驗

教學目的:掌握電磁型電流繼電器實驗方法以及調整

復習舊課:調整電流整定值的方法;返回系數意義及調整。

教學內容:電流繼甩沸實驗

1、檢驗目的

(1)熟悉DL系列電流繼電器的構造:

(2)掌握電流繼電器檢驗方法和步驟:

(3)熱悉即電器內部結構。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機械部分檢查

I)檢查轉軸的縱向和橫向活動范圍,縱向活動范圍應在0.15?0.2〃〃〃內。活動量太

大易引起轉軸脫落,太小易發生卡軸。

2)檢查舌片與電磁鐵的間隙。要求舌片上下端部彎曲的程度相同,舌片不應與磁極相

碰。為此,繼電器在動作位置時,舌片與磁極之間的間隙不得小于0.5mm.

3)彈簧的檢查與調整

①彈簧的平面與轉軸應嚴格垂直,不能有凸肚或平面傾斜現象。如不能滿足要求時,

可擰松彈簧里套箍和轉軸訶的固定螺絲,沿軸向移動套箍至合適位置,再將固定螺絲擰緊,

或用銀子調整彈簧。

②彈簧由起始拉角轉至刻度盤最大位置時,層間間隙應均勻。否則,可將彈簧外端的支

桿作適當的彎曲,或用鎰子整理彈簧最外一圈的終端。

4)觸點的檢杳與調整

①觸點上有受熏及燒焦之處時,應用細鋅鋅凈,并用細油石打磨光。如觸點發黑可用

鹿皮擦凈,不得用砂布打磨觸點。

②動觸點橋與靜觸點接觸時,所交的角度應為55°~65°;且應在靜觸點首端約1/3處

接觸,然后滑行至約在末瑞1/3處終止。兩靜觸點片的傾斜度應一致并位于同一平面上,觸

點應能同時接觸。觸點橋容許在其轉軸上旋轉10°?15',并沿縱向移動0.2mm。當觸點開

始閉合時,可動觸點橋的背面,應不與其本身的限制鉤接觸。觸點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m。

③為使常閉觸點在正常情況下能可靠地閉合,當繼電器線圈無電流時,必須使可動系

統的本身重量能壓下靜觸點并略往下移。用手輕輕轉動后片時,靜觸點的彈片應隨觸點橋的

移動而伸直,且在某一時間內,觸點回路不會斷開,此時舌片與左方限制螺絲,應有不小于

0.5mm的距離。

對于帶切換觸點的繼電器,為防止上下觸點短路,動觸點與下觸點壓接后,其與上觸點

的距離應不小于3mm。蘭動觸點在中間位置時,對上下靜觸點的距離均不應小于Imnu

繼電器的靜觸點上,裝有一限制振動的彈片。當繼電器線圈中無電流時,此彈片與靜觸

點僅能接觸,但無壓力,或有不大于0.2mm的間隙。對帶有常閉觸點的繼電器,當定值在

刻度盤開始位置而線圈中無電流時,觸點間應無足夠的壓力。當扭緊彈簧以增大定值時,靜

觸點與限制振動的彈片之訶的間隙,隨著靜觸點的下降而增大,到最大值時,此間隙應不大

于0.5mm。

5)軸承與軸尖的檢查

①將繼電器置于垂直位置,將刻度盤上的調整把手移至左邊最小刻度值上,檢查觸點動

作的情況。如繼電器良好,則將調整把手由最小刻度值向左旋轉20c?3(T時繼電器的彈簧

應全部松弛。此時略將調整把手往復轉動約3°?5°,即可使動觸點與靜觸點時而閉合或開

放。

當用手慢慢將把手向刻度盤的右側移動時,可動觸點橋變更位置的速度應均勻。處速度

不均勻,則說明可動系統有異常的阻礙。繼電器動作緩慢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軸承和軸尖污

穢和損傷所致。

②檢查軸承時,先用錐形小木條的尖端將軸承擦試干凈,再用放大鏡檢查。如發現軸承

有裂口、偏心、磨損等情況,應予更換。

③軸尖應用小木條擦凈,并用放大鏡檢查。轉軸的兩端應為圓錐形,軸承的錐面應磨

光,不得用刀尖或指甲削傷。軸尖的圓錐角應較軸承的凹口為尖,以使軸尖在軸承中僅在一

點轉動,而不是貼緊在凹」的四周轉動。軸尖如有裂紋、削傷、鐵銹等,應將軸尖磨光,用

汽油洗凈,并用清潔軟布擦干。如還不能使用,則應更換。

(2)動作電流和返回電流的檢驗

檢驗接線如圖所示。

小電灌實驗接稅大電道實船按稅

1)將線圈串聯,整定在某一數值上,調整電阻置最大位置或調壓器置最小位置。

2)合上QK,然后調節輸出加入繼電器電流,直至繼電器動作,重復三次,并記錄。

3)再增大電流,然后減小輸入電流,直至繼電器返回。根據返回值與動作值,即可求

出返回系數。

要求:每次測量值與整定值誤差不超過±3%,否則應檢查軸承和軸尖。

4)調定值放在其它位置,重兔檢驗。

(3)返回系數調整

影響返回系數的囚數校多,如軸尖的光潔度、軸承清潔情況、靜觸點位置等。影響較為

顯著的是舌片端部與磁極可的間隙和舌片的位置。

改變舌片的起始角和終止角。改變舌片起始角可改變動作電流,改變終止角可改變返回

電流;變更舌片兩端的穹曲程度以改變與磁極間的距離,也能達到調整返回系數的目的;適

當調整觸點壓力也能改變返回系數。

(4)動作電流調整

調整彈簧反作用力;改變繞組連接方式;改變舌片位置;繼電器在最小刻度值附近時,

主要調整彈簧,以改變動作值;在刻度值最大附近時,主要調整舌片起始位置。

(5)技術數據

1)DL-10系列電流繼電器的返回系數不小于0.8"

2)通入繼電器的電流為整定值的1.2倍時,動作時間不大于0.15s;3倍時動作時間不

大于0.03s?

3)電壓不大于250V及電流不大于2A時,在時間常數不超過5XI0-3S的直流有感負

荷回路中,觸點的遮斷容量為50W;在交流回路中為250VA。

4)導電部分對外殼能承受5()〃z交流電壓2000V、歷時Imin的耐壓試驗。

成果:實驗結束每位同學應交一份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格式見繼電保護檢驗。

(6)思考題

1)電流繼電器的返回系數有何要求?試驗過程中若返回系數不滿足時,應如何調整?

2)電流繼電器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有何關系?為什么?試驗中若動作值不符要求

時應如何調整?

3.2電壓繼電器實驗

教學FI的:掌握電壓繼電器實驗方法以及調整

復習舊課:電壓繼電器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項

教學內容:電壓繼電器實驗

1、檢驗目的

(1)熟悉電壓繼電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2)掌握電壓繼電器檢驗方法和步驟;

(3)了解技術參數。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動作電壓的檢驗;(過電壓繼電器)

根據整定值及繼電器的整定范圍,將繼電器的線圈按串聯或并聯連接,將調整桿放在整

定值上,調壓變壓器手柄放在輸出電壓最小位置(可變電阻輸出電壓在最小位置)。

合上電源刀閘QK,然后調節調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調節可變電阻)慢慢地增加繼電

器電壓直至繼電器剛好動作為止,停止調節。記下此時的電壓數值,即為繼電器的動作電壓

U叩,再重復三次,將其值填入表內,求它的平均值。要求整定點動作電壓與整定值不超過

±3%。

(2)返回電壓的檢驗;

繼電器動作后,然后均勻地減小調壓變壓器的輸出電壓(調節可變電阻減小輸出電壓)

直至繼電器的接點剛剛分開,記下這時的電壓,即為返回電壓。小,重復三次將其值填入表

內,求它的平均值。

(3)返回系數與動作值的調整。

根據動作電壓和返回電壓的值可求出返回系數=〃工。

U叩

將調壓變壓器再均勻而迅速地調到電壓繼電器的110%UN,然后拉開刀閘進行沖擊加

110%UN到繼電器,重復上述試驗。要求沖擊后測得的動作電壓及返回電壓與沖擊前比較,

誤差不得超過±3%。

(4)檢查低電壓繼電器的動作電壓和返回電壓

低電壓繼電器在正常工作狀態時,其線圈接入100V電壓,其舌片被吸持,常閉觸點處

于斷開狀態。當被保護設備發生故障,電壓降至繼電器動作電壓時,占片被樣放,常閉觸點

閉合,此時稱繼電器動作,故障消除后,當電壓恢復到一定值時,繼電器返回。

試驗接線如圖所示,低電壓繼電器的常閉觸點接至干電池上,檢驗方法步驟為:

1)根據整定值及繼電器的整定范圍,將繼電器的線匿按串聯或并聯連接,將整定把手置

于整定位置,調節自藕變壓器(或可變電阻)。先對繼電器施加100V電壓消除繼電器的振

動。然后均勻平滑地降低電壓,直至繼電器舍片剛好釋放(指示燈剛好亮),記下此時的電

壓數值,即為繼電器的動作電壓

2)繼電器動作后,再調節自藕變壓器(或可變電阻),使通入的電壓平滑上升至繼電器

舍片開始被吸持(指示燈剛好熄滅),記錄此時的電壓,即為返回電壓

動作電壓與返回電壓的測試應重復三次。要求整定的動作電壓與整定值誤差不超過±

3%。其返【可系數一般要求應不大于1.2,用于強行勵磁時應不大于1.06。

(5)低電壓繼電器觸點可靠性的檢查

1)驗收檢杳是為最小刻度,可將把手調到最小標度,接點仍接入指示燈。

2)合上電源,從額定電壓均勻下降至U邛或零值時,觸點應無振動與鳥啄現象。

3)合上電源,將電壓加到I.IUN,突然降至時,觸點不應閉合且無振動與鳥啄現

象。

3、檢驗接線

檢驗注意事項:

(1)電壓繼電器分過電壓與低電壓兩種;

(2)電壓繼電器將線圈封聯于串聯整定值與過電流繼電器不同;

(3)必須對繼電器接點的工作可靠性進行檢驗;

(4)檢驗接線的選擇及對檢驗儀器的要求要心中有數。

成果:檢驗結束必須寫出檢驗報告;報告內容必須包括:檢驗H的、要求,動作電壓和返回

電壓調整方法。應知繼電器誤差及返I可系數允許的誤差范圍。

4、技術數據

I)川―100系列過電壓繼電器,返回系數不小于0.85。D/—100系列低電壓繼電器,

返回系數不大于1.2o

2)通入繼電器的電壓為整定值的1.2倍時,動作時間不大于0.15s;3倍時動作時間不

大于0.03s。對低電壓繼電器,當動作值為整定值的0.5倍時,不大于0.15s。

3)電壓不大于250V及電流不大于2A時,在時間常數不超過5XI0-3S的直流有感負

荷回路中,觸點的遮斷容量為50W;在交流回路中為250VA。

4)導電部分對外殼能承受50Hz交流電壓2000V、歷時Imin的耐壓試驗。

5、思考題

1)電壓繼電器的返回系數有何要求?試驗過程中若返回系數不滿足時,應如何調整?

2)電壓繼電器的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有何關系?為什么?試驗中若動作值不符要求時

應如何調整?

3)低電壓繼電器與過電壓繼電器動作電壓與返回電壓的定義有何不同?

3.3時間繼電器實驗

教學目的:掌握時間繼電器實驗方法以及調整

復習舊課:時間繼電器作用、工作原理

教學內容:時間繼電器實驗

1、檢驗目的

(1)熟悉時間繼電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2)掌握時間繼電器檢驗方法和步驟;

(3)了解技術參數。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動作電壓的檢驗;

將可變電阻R置于輸出電壓最小位置,合QK1,調可變電阻RP,電壓由最小位置慢

慢地升高到時間繼電器的銜鐵完全被吸入時為止,可變電阻不動,拉開QK1。然后沖擊地

(迅速合上QK1)通入繼電器電壓,能使銜鐵瞬時完全被吸入的最低沖擊電壓即為繼電器

的動作電壓,拉開QK1,將填入表格內。應不大于70%UN,對于DS-120系列時

間繼電器其值不大于85%U,v。

(2)返回電壓的檢驗;

合上QK1,再升高電壓至額定值,然后調節可變電阻RP,降低加到繼電器的電壓,

使繼電器的銜鐵返回到原來位置的最高電壓即為繼電器返回電壓拉開QK1,將匕丁填

入表格內,要求不小于5%UN。

如動作電壓太高或返回值太小,應檢查彈簧的軟、硬程度,或銜鐵與鋼套是否摩擦,有

問題應進行適當的調整或更換。

(3)動作時間的檢驗;

要求:時間標度檢驗的目的是檢查時間繼電器的準確程度,并能間接地發現時間繼電器

的機械部分是否良好。驗收交接檢驗時,在額定電壓下做大、中、小和整定值的時間檢驗,

取三次平均值,其誤差應符合下表中規定。

定期檢驗時,在額定甩壓下檢查整定值,與刻度值比較誤差應小于±5%。

將時間繼電器標度放在最小刻度上,合上QK1,調可變電阻RP,使加在繼電器上的

電壓為額定電壓,拉開。K1,再合上QK2(通入電秒表交流電源)稍停幾秒后再合上。K1,

電秒表開始計時直至時間繼電器延時常開接點閉合,電秒表停止轉動時,迅速拉開QK1、

QK2,讀取電秒表所測得時間,填入表格中,重復三次求其平均值。將時間標度置于中間

刻度和最大刻度上,按上述方法各重復三次,求平均值。

(4)動作時間的調整。

當實際的時限與刻度值不符時,可轉動刻度盤的位置以滿足要求,若動作時間長,可

將刻度盤順時針方向移一個角度;當最大刻度值與定值不符時,調整鐘表結構中的軸承螺絲

或調整鐘擺上的平衡錘以及調整鐘表彈簧的支架位置。

注意事項:不帶附加電阻的繼電器不允許長時間通電;電秒表為精密儀器,檢驗時必須

按規定使用。

3、檢驗接線

成果:檢驗結束必須寫出險驗報告;報告內容必須包括:檢驗目的、要求,動作電壓和返問

電壓調整方法,動作時間的調整v

4、思考題

1)DS-111與DS-1I1C時間繼電器有何區別?二次回路接線中如何使用?試驗中應注

意什么問題?

2)時間繼電器的實阮時限與刻度定值不符時,應如何調整?

3)電秒表使用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3.4中間繼電器實驗

教學目的:掌握中間繼電器實驗方法以及調整

復習舊課:中間繼電器結構、作用。

教學內容:中間繼電器實驗

1、檢驗目的

(1)熟悉中間繼電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2)掌握中間繼電器檢驗方法;

(3)了解中間繼電器參數。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機械部分檢查;

(2)極性檢驗;

對有兩個線圈以上的繼電器,在新安裝或線圈重繞后,應檢查各線圈極性標示的正確性。

極性檢驗接線如圖所示,試驗電源可用1.5V干電池,如果合上閘刀開關瞬間,亳伏表指針

正偏,拉開刀閘時反偏,則接電池正極的端子與接亳伏表正極的端子是同極性,反之為異極

性。繼電器的線圈極性應符合廠家規定。線圈極性也可在繼電器保持值檢驗時判明。

(3)動作值與返回值檢驗;

1)合上電源開關,調節變阻器R,繼電器沖擊加入電壓(或電流),記下使繼電器銜鐵

完全被吸合的最低電壓(或電流)值即動作值。若動作時出現銜鐵緩慢運動或吸合不到底以

及聲音不清脆等現象,應加大電壓(或電流)試驗。

2)調節可變電阻R便電壓(或電流)升至繼電器的額定電壓(或電流),然后逐漸減

小輸入量,測試能使繼電器的銜鐵返回到初始位置的最大電壓(或電流)即繼電器的返回值。

3)重復測試三次,求取動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

繼電器的動作電壓一般應不大于70%。川,動作電流不應大于其額定電流,一般以

80%的額定電流為適宜。中間繼電器返回值一般不小于其額定值的5%。

動作值與返回值的調整:

1)調整彈簧的拉力,可以同時改變動作值和返回值。

2)調整銜鐵的限制鉤以改變銜鐵與鐵芯的氣隙。動作值偏高,應減小氣隙;反之,則

增加氣隙。

(4)保持值檢驗;

1)依次合上開關QK1、QK2,調整R1使繼電器動作線圈的電壓(電流)升至其額

定值,繼電器應動作。

2)調節R2使保持線圈的電流(電壓)也達到其額定值,再斷開QK2,此時繼電器應

自保持。

3)斷開QK2,調節R2使保持線圈的電流(電壓)逐漸減小到繼電器返回,記下返回

值。合上QK2,調節R2使保持線圈的電流(電壓)略大于返回值,再斷開QK2,若繼電

器能自保持,則該電流(電壓)為其最小保持值;否則,再增大電流(電壓)測出繼電器能

自保持的最小電流(電壓)。

繼電器的保持電流應不大于80%〃,保持電壓應不大于70%[;人,。

(5)動作時間和返回時間的檢驗。

繼電器動作(或返回)時間的檢驗,一般在其額定值下進行,只有對延時返回時間有嚴

格要求的繼電器,才在80%和100%額定電壓下測定。

1)動作時間的檢驗

合上直流電源開關QK1,調節變阻器R使輸出電壓為繼電器的額定電壓;合上電秒表

電源開關,數秒鐘后,迅速合上QK3,對繼電器沖擊地加入額定電壓,電秒表開始計時,

中間繼電器動作,觸點閉合;電秒表停止計時后,斷開。K3,讀取數據。重復測試三次,

求取平均值。

2)返回時間的檢驗

合上直流電源開關QK1,調節變阻器R使輸出電壓為繼電器的額定電壓;合上電秒表

電源開關,數秒鐘后,再迅速合上QK3,使繼電器動作,其延時返回常開觸點閉合:斷開

QK3,電秒表開始計時,同時中間繼電器失磁;待繼電器延時返回常開觸點斷開時,電秒

表停止計時,讀取數據。重復測試三次,求取平均值。

3、檢驗接線

圖1(a)是檢驗動作電流、返回電流接線圖;圖1(b)是檢驗動作電壓、返回電壓接線

圖;圖2是檢驗具有電壓保持的中間繼電器檢驗接線;圖3是具有電流保持的中間繼電器接

線;圖4是檢驗動作時間接線;圖6是檢驗返回時間接線。

圖2

圖3

圖4

圖5

注意事項:對有兩個線圈以卜的中間繼電器,應檢查各線圈極性標示的TF確件:繼電器保持

電流應不大于80%/心保持電壓應不大于70%UN。動作、返回時間的檢驗應在其額定電壓

下進行,對延時返何有嚴格要求的繼電器,才能在80%和100%額定電壓下測定。

成果:檢驗結束必須寫出瞼驗報告;報告內容必須包括?:檢驗目的、要求,動作值和返回值

調整方法,動作時間、返回時間的檢驗方法。

4、思考題

1)具有自保持線圈的中間繼電器在接線時應注意些什么?

2)畫出檢驗DZB-213型繼電器的動作值、返回值和保持值的接線圖,說明檢驗步驟。

3)畫出檢驗DZS-145型中間繼電器動作時間和返回時間的接線圖,說明檢驗方法。

3.5功率方向繼電器實驗

教學目的:掌握整流型功率方向繼電器實驗方法以及調整

復習舊課:功率方向繼電器內角整定值的方法;極性實驗;潛動實驗及消除方法。

教學內容:功率方向繼電器實驗

1、檢驗目的

(1)熟悉整流型功率方向繼電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2)掌握整流型功率方向繼電器檢驗方法和步驟;

(3)了解技術參數。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執行元件動作和返回電流檢驗;

執行元件動作電流不大于0.8〃M,返回系數不小于0.5。

(2)潛動檢驗(電流潛前和電壓潛動);

(3)動作區和最大靈敏角檢驗;

在額定電壓和電流的情況下,動作區不小于155",最大靈敏角與廠家規定相差不超過

±10°。

(4)動作電壓檢驗;

若發現動作電壓過大,則應檢查諧振回路電感線圈,有否短路匝存在。在電壓回路加

100V電壓時,電感線圈上電壓應達到80~90丫。

(5)記憶特性檢查。

此項檢驗目的是模擬突然短路,因電流大,需拆除相位表。

要求:在靈敏角下突然加0.5倍額定電流和10倍額定電流,電壓自100V突然降到零,

繼電器應可靠動作。

成果:檢驗結束必須寫出險驗報告;報告內容必須包括:檢驗目的、要求,執行元件動作和

返回電流調整方法,潛動的消除方法,檢驗數據,動作區及靈敏角,基本原理。

3.6DCD-2差動繼電器

教學目的:掌握其電氣特性、檢驗方法與操作技能。

復習舊課:DCD-2差動繼電器工作原理及整定方法。

教學內容:DCD-2(BCH-2)型差動繼電器

1、檢驗目的

(1)熟悉差動繼電器的構造與特性;

(2)掌握電氣特性、檢驗方法;

(3)了解差動繼電器的參數。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內部和機械部分的檢查

執行元件按DL型電流繼電器的要求檢查。

(2)絕緣檢驗

新安裝及定期檢驗時,應根據檢驗條例用l()(X)V搖表測試絕緣電壓。

DCD-2差動繼電器內部接線圖

(3)執行元件動作電壓、動作電流與返回電流的檢驗與調整

電氣特性檢驗的目的,除了檢查繼電器結構是否正確、是否有缺陷外,還應檢查動作磁

通密度的選擇是否恰當,為保證工作可靠性,首先調整好執行元件的動作電壓,使其滿足要

求。檢查時將6-8端子斷開,對執行元件單獨進行檢驗。對鐵芯厚度2cm的執行元件要求

動作電壓應滿足1.51?1.56V,動作電流應滿足220?230〃M,返回系數為0.7?0.85。測量

應重復三次,其離散值不大于±3%。

DCD-2HL

-

執行元件檢驗接線圖

(4)繼電器動作安匝的檢驗

將短路繞組按匝數按整定位置.,差動繞組整定在某一位置.,測得動作電流乘以整定匝數

即為動作安匝。要求值為60±4,在各整獨立核算位置所側的離散值誤差不得超過5%。

-220VIDCD-2HL

心—----------<D?

DCD-2差動繼電器動作安匝檢驗接線圖

(5)速飽和變流器繞組結構正確性檢查

此項目檢驗的目的在于檢杳差動繞組、平衡繞赳匝數和極性是否正確。

先測差動繞組在各整定值下動作電流,然后將差動繞組與平衡繞組串聯,檢查各平

衡繞組不同整定值動作電流,要求安匝離散值不超過5%。

DCD-2極性正確性檢驗接線圖

(6)檢查繼電器接點的工作情況

接點回路帶上實際負荷,當電流由1.05倍動作電流增至5倍,繼電器應接觸良好。

KSKC口

DCD-2

-----------------------①?-----------------0-

DCD-2接點工作可靠性檢驗圖

(7)直流助磁特性檢驗

目的檢查繼電器躲開勵磁涌流和保護區外故障時的不平衡電流能力。檢驗時應將3-5間

連接片斷開,短路繞組處于整定位置。直流加于差動繞組,并取叱/=20匝,交流加于平衡

繞組,并取卬川=19匝。根據檢驗的動作安匝求出偏移系數和相對動作系數。

DCD-2

QK2R2

(8)可靠系數的檢驗

測出在無助磁的情況下,執行元件動作的可靠性。

要求:2倍動作電流可靠系數應滿足Krd2>1.2;5倍動作電流可靠系數應滿足%)

1.35。當不滿足要求時,降低執行元件動作甩壓,改變動作電壓后,應重復按檢驗的項目檢

驗一次

DCD-2

可靠系數檢驗接線

(9)整組伏安特性檢驗

檢驗目的為了粗略檢查繼電器在正常接入情況下工作磁通密度取得是否合適,動作安

匝是否在伏安特性直線段的上部,可將檢驗作出的曲線與標準曲線進行比較。

QK1R1

DCD-2

成果:檢驗結束必須寫出險驗報告;報告內容必須包括:檢驗目的、要求,執行元件動作電

壓、動作電流與返回電流調整方法,動作安匝的檢驗要求及調整、速飽和變流器繞組結構正

確性檢驗方法、繼電器接點工作可靠性檢驗方法、直流助磁特性檢驗方法、可靠系數的測定

方法和整組伏安特性的測定方法。

3.7重合閘繼電器

教學目的:掌握其電氣特性、檢驗方法與操作技能。

復習舊課:重合閘裝置工作原理及整定方法。

教學內容:重合閘繼電器

1、檢驗目的

(1)熟悉重合閘繼電器的構造與特性;

(2)掌握電氣特性、檢驗方法;

(3)了解重合閘繼電器的參數及各元件作用。

DH-1形重合閘繼電器內部接線

2、檢驗方法和步驟

(1)時間繼電器動作電壓和返回電壓測試;

1)調節RP1使輸出電壓力額定值,各元件應無異常;

2)調節RP1,改變輸出電壓,讀取時間繼電器動作電壓,要求動作電壓不大于70%;

3)調節RP1改變輸出電壓,測量時間繼電器返回電壓,要求不小于5%。

(2)中間繼電器動作電壓和自保持電流的檢驗

I)動作電壓的測試

將電壓加至中間繼電器電壓線圈兩端,調節RP1增大輸出電壓;操作QK2沖擊加入直

流電壓,記錄中間繼電器的銜鐵完全吸合時的最低電壓,要求動作為(20%?30%)。',斷

開QK2后,繼電器可靠返回;

2)最小自保持電流測試

調節RP1輸出電壓力額定值,手按中間繼電器銜鐵,使其在動作位置,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