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附答案 (四)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附答案 (四)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附答案 (四)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附答案 (四)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附答案 (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限時:150分鐘滿分:150分(其中卷面書寫占5分)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1.默寫。(10分)

(1),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子曰:“三軍可奪帥也,。”(《論語?子罕》)

⑶—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4),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5)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從正面學習,也要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

的話:,o

(6)《秋詞》(其一)中,劉禹錫以明麗的秋景引出豪邁詩情的句子是:,

⑺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中,虛實相生,想象日后重逢時的情景的句子是:

2.請運用所積累的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3分)

二人趕到他洞門前,只見妖精一只手舉著火尖槍,站在那中間一輛小車兒上;一只手捏著

拳頭,往自家鼻子上捶了兩拳。八戒笑道:“這廝放賴不羞!你好道捶破鼻子,淌出些血來,搽

紅了臉,往那里告我們去耶?”那妖魔捶了兩拳,念個咒語,口里噴出火來,鼻子里濃煙迸出,

閘閘眼,火焰齊生。那五輛車子上,火光涌出。連噴了幾口,只見那紅焰焰、大火燒空,把一

座火云洞,被那煙火迷漫,真是個燥天熾地。八戒慌了道:“哥哥,不停當!這一鉆在火里,莫

想得活;把老豬弄做個燒熟的,加上香料,盡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說聲走,他也不顧行

者,跑過澗去了。

這行者神通廣大,捏著避火訣,撞入火中,尋那妖怪。那妖怪見行者來,又吐上幾口,那

火比前更勝……乃是妖魔修煉成真三昧火……行者被他煙火飛騰,不能尋怪,看不見他洞門

前路jing,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門首,看得明白。他見行者走了,卻才收了火具,帥群

妖,轉于洞內,閉了石門,以為得勝,著小的排宴奏樂,歡笑不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3分)

速()出避火誄()路jing()

(2)下列短語的結構類型與“念個咒語”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捏著拳頭B.捶了兩拳

C.煙火迷漫D.濃煙迸出

⑶以上文段選自《》。文段所說的妖精是,孫悟空和他大戰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3分)

(4)請結合原著回答:①這妖精最終的結局如何?②這件事給師徒四人取經路上埋下了怎樣的

隱患?(4分)

3.【安徽合肥第四十五中學七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改編】七年級(1)班開展“走近優秀傳

統文化”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與。(12分)

⑴請你按提示修改下面的通知。(6分)

通知

親愛的同學們:

[甲]為了進一步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班級決定于2022年10月14日下午

2點在本班教室舉行以“走近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請大家按

要求積極參與:

1.提前了解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2.按照規定時間,準時參加此次綜合實踐活動;

3.[乙]主動交流,積極與老師互動,不恥下問。

2022年10月12日

七年級⑴班班委會

①【甲】句有搭配不當的語病,應將“"改為“(2分)

②【乙】句中""一詞使用不得體,可修改為“(2分)

③通知中有一處格式不規范,請提出修改建議。(2分)

(2)參加了活動之后,小文同學對敬辭與謙辭特別感興趣并嘗試在生活中運用它們。他給同學

發短信:

今天拜讀了你的大作之后,我感觸很多,相比我的拙作,你的文章更有真情實感。家

父一直教導我要虛心學習,為了進一步向你請教,我想在周末到你的寒舍拜訪,不知是否

方便?

以上短信中的敬辭與謙辭使用不當的一項是()(2分)

A.大作B.拙作

C.家父D.寒舍

(3)活動中同學們充分了解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年齡稱謂文化”,請你將正確的選項填入表

格。(2分)

男子二十歲左右的

年齡女子十三四歲三十歲七十歲

年紀

稱謂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A.古稀B.弱冠

C.豆蔻年華D.而立

(4)下面是三位同學的對話,請根據語境,補寫出小兵說話的內容。(2分)

小宇:都什么年代了,傳統文化就是守舊,我可不想被它束縛。

小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杰:是呀,小兵,我也這么認為,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二、閱讀(55分)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I(22分)

語文課

劉江濱

①10歲那年冬天,我和母親隨父親開始在縣城生活,我轉學到北牌小學上四年級。

②我來自農村,一身粗布衣裳,套著棉襖棉褲,臃腫得像狗熊,棉襖不合身,對襟朝前

撅著。我初次轉學到縣城,眼拙膽怯,更顯得呆頭呆腦。

③班主任兼語文課老師姓鄭,本地人,個子瘦高,白凈臉,說“干啥”總說成“嘎工但

是鄭老師課講得真好,很投入,神采飛揚、活靈活現的,有時講著講著還哭了起來,弄得底下

唏噓一片。

④這天是語文課,鄭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大家寫。我有點兒不知所措:啥是作文啊?我

在村里上學時從來沒學過,也沒寫過。那篇作文的題目是什么,如今我已想不起來了,但我胡

亂寫完之后在末尾留的一句話我記得清清楚楚:“老師,我不會寫作文,寫

得不知對不對,請您指正。”下課時,我忐忑地把作文本交到講臺上。

⑤再上語文課的時候,鄭老師抱著一摞作文本上了講臺,說:“這次作文寫得最好的一一”

他頓了頓,眼光瞟向了我,手一指:“是這個新來的同學。”“喇”地一下,教室里所有的目光

都朝我投來,我有些猝不及防,完全沒有想到,腦袋“嗡”的一聲,一張臉立刻漲得發燙,

的,手足無措。接下來,老師開始念我的作文,我的身體不停地顫抖,手心

里汗津津的。老師念完了,說:“還有呢。”最后把我留下的那一句話也念了,引起哄堂大笑。

⑥從此,我喜歡上了語文課,同學們也喜歡下課后主動找我玩了。我悄悄打消了初進城時

的自卑感。

⑦其實,我第一次寫作文就撞頭彩是有原因的。雖然我一直在農村生活,但閱讀量并不比

城里的孩子少。父親是教師出身,后來在縣文教局工作,每次回家他都會帶一摞報紙回來,還

有一些雜志。我天生與文字有緣,見了這些帶有照片和圖畫的報紙、雜志,就看著玩,

,竟學到了不少東西。我和母親去縣城父親那兒趕集的時候,一定會去新華

書店買幾本連環畫,有《閃閃的紅星》《小英雄雨來》《雞毛信》《小兵張嘎》,等等,自己看

完了,還要和村里的小伙伴邊看邊講,別提有多神氣了。所以,雖然是第一次寫作文,也能夠

照葫蘆畫瓢對付一氣。

⑧后來,語文課一直是我的最愛。朗讀課文、解詞、造句、分析段落大意、總結主題思想,

這一個個環節對有些同學來說可能枯燥乏味,但對我來說卻是趣味十足的。作文被老師念的那

一天便成了我快樂的節日。我還喜歡朗讀,朗讀是語文課的最大特點,沒有朗讀哪兒來的瑯瑯

書聲?直到今天,我偶爾走到學校外面,聽到教室里傳出的整齊洪亮的讀書聲,我依然感覺

十分親切。那聲音帶著稚氣,充滿朝氣,如銀瓶乍破,如珠落玉盤,如翠鳥初啼,不是天籟卻

勝似天籟,是人間最美妙的樂音。

⑨有一次語文課令我終生難忘。課本里有一課是《東郭先生》,鄭老師按照正常的課程要

求講完課后,把我和另外幾名同學帶到他的辦公室,偷偷告訴我們,他把《東郭先生》改編成

了短劇,叫我們幾個分別飾演其中的幾個角色,秘密排練,一個星期后在語文課上演給全班

同學看。鄭老師分配了角色,安排我演東郭先生,讓我們分別抄了臺詞,給我們講了怎么演,

并叮囑大家保密。大家都很興奮,有一種電影里地下工作者的感覺。之后一放學,我們幾個就

跑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偷偷排練。一周后的語文課,我們終于在班里響了一個“大炸彈”,把全

班同學都“炸”暈了,天啊,語文課還可以這樣上,太有意思了啊!

⑩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想起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想起那個瘦高個兒、白凈臉、說話總愛把

“干啥”說成“嘎”的鄭老師,想起那次有趣的《東郭先生》表演課,我的心中總會盈滿溫馨。

人的一生,有許多事情都是機緣巧合,有時一句話、一個人、一堂課,都有可能是點燃生命、

照亮旅程的火種,值得一生去回憶,去珍惜。(有刪改)

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仍然傻乎乎長年累月

B.果然呆愣愣長年累月

C.仍然呆愣愣久而久之

D.果然傻乎乎久而久之

5.請按要求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⑴我來自農村,一身粗布衣裳,套著棉襖棉褲,臃腫得像狗熊,棉襖不合身,對襟朝前撅

著。(從描寫方法的角度)

(2)那聲音帶著稚氣,充滿朝氣,如銀瓶乍破,如珠落玉盤,如翠鳥初啼,不是天籟卻勝似天

籟,是人間最美妙的樂音。(從修辭手法的角度)

6.第⑦段采用了什么記敘順序?有什么作用?(4分)

7.文中的鄭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5分)

8.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二](17分)

荻花開,鄉愁來

鄧榮河

①荻,一種多年生植物,大多生長于水邊。故鄉有一方池塘,池塘邊就長滿了荻。每逢荻

花盛開時節,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很是壯觀。

②“荻花風起秋波冷,獨擁檀心窺曉鏡。"荻草盡管春日萌發,夏日茁壯,但大都在暮秋

盛開。北方的霜露來得早,很多花草在風刀霜劍的摧殘下,早早地就潰不成軍,不是奄奄一息,

就是莖稈萎蕉。唯有生命力旺盛的荻,迎著風霜,愈戰愈勇。暮秋時節,盡管荻的葉身已見枯

黃,但一簇簇的荻花,卻開得熱烈而又奔放。那荻花晶瑩中透著一種光澤,在陽光的映照下閃

閃發亮。成片的荻花隨風起伏,簡直就是一片白色的海洋。

③“"愛鳥、護鳥是家鄉人的老傳統,再加上環境適

宜,白色的荻花叢中經常能見到一些鷗鳥飛舞。每每接近黃昏,西天晚霞烈烈,池邊荻花團團,

耳畔鳥鳴啾啾,簡直就是一幅多元的立體畫卷。每年暮秋,常常會有很多城里人來觀賞荻花。

小小的荻花不僅令城里人大開眼界,同時也為家鄉人增添了不少額外的收入,成為家鄉人一

個新的創收點。無論是荻草編織的小蒲團,還是莖稈制作的小鳥籠,都是觀光者的搶手貨。

④記憶中,每年的荻花開放時節,也是鄉下老父親老母親最忙碌的日子。除去農作物收種,

一有空閑,老父親總會推著獨輪車來到池塘邊,去砍那些日漸枯黃的荻。運回家,老母親便細

細地去掉每根荻的葉子和花束,只留下直直的莖稈,堆放在一邊。等那些荻草莖稈積攢得差不

多了,老母親便會在老父親的協助下編織席箔。一張張席箔編織成了,老母親便開始用那席箔

晾曬棉花、花生、紅棗。每年立冬前后,母親總會想方設法給我們郵寄些紅棗。小女兒說,那

棗兒特別香甜,和在超市購買的大不一樣。我想,這大概與在用荻草莖稈制作的席箔上晾曬有

關,甜甜的棗兒,無形中也吸納了荻的清純。

⑤另外,用荻花穗捆扎一把把小苕帚,也是老母親每年暮秋的必修課。待到荻花開了,老

母親便會經常攜著個小竹筐,拿著剪刀去剪那些荻花的穗頭。回到家把荻花屑拍打干凈,然后

捆扎成一把把省帚,分送給我和弟弟。還別說,荻花穗做成的省帚不僅輕巧,而且特別好用,

地板上的任何碎屑都可以清掃干凈。

⑥“”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荻花往往與離愁相連。

對此,我有切身的感受。記得我剛參加工作那年,是在一個暮秋。臨出門了,雖然我已成年,

但老母親仍像對待孩子般執意要把我送出家門,且一直送到了池塘旁的大路邊。在我揮手告別

的一剎那,我突然發現,老母親的白發不知不覺間竟增添了那么多。根根素白,束束晶瑩,與

身邊的荻花無異。

⑦突然間,我的腦海里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一一辛勞了大半輩子的老母親,其實也是一

株荻花,一株植根于家鄉大地上的普通荻花:倔強一生,到老白頭。

(選自《思維與智慧》,有刪改)

9.根據上下文,將下面的句子分別填入文章第③段和第⑥段的橫線處,第③段的橫線處應填

(),第⑥段的橫線處應填()o(2分)

A.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群群。

B.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

10.第②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1.結合全文,說說荻花的特點。(6分)

12.本文最后一段是否多余?為什么?(5分)

[三](16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

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乙】澄子奪黑衣

宋有澄子者,亡緇衣①,求之涂久見婦人衣③緇衣,援而弗舍④,欲取其衣,曰:“今者我

亡緇衣!”婦人曰:“公雖亡緇衣,此實吾所自為⑤也。"澄子曰:“子不如速與吾衣,昔吾所亡

者紡緇⑥也,今子之衣禪緇⑦也。以禪緇當紡緇,子豈不得哉?”

(選自《呂氏春秋》,有改動)

【注釋】①緇(ZI)衣:黑色的衣服。②涂:道路。③衣:穿。④援而弗舍:指拉住不放。⑤吾

所自為:我自己做的。⑥紡緇:指黑色有夾里的衣服。⑦禪緇:黑色的單衣。

13.請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⑴孕其家穿井(2)丁氏對曰

⑶宋有澄子者,亡緇衣(4)以禪緇當紡緇

1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2)婦人曰:“公雖亡緇衣,此實吾所自為也。”

15.【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義是什么?【乙】文中的澄子為什么要奪取婦人的黑色的

單衣?(4分)

16.簡要分析兩文的寓意。(4分)

三、寫作(55+5分)

17.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郊游前,天陰沉沉的,本來諾頓和同學們都想帶傘,可覺得帶傘太麻煩,看樣子也

有可能不下雨,就都沒帶。結果,他們剛到郊外就下起了大雨,都被淋成了落湯雞。大家

都說,如果有后悔藥就好了,就把傘帶上了。回家后,諾頓對父親說:“我將來要研制后

悔藥,讓許多人不再后悔。”父親聽后笑了,對他說,后悔藥不是吃的藥,而是行動,行

動才能彌補遺憾。

上面的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感觸與思考?結合你的經歷和體驗,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息;(3)

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第六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一、1.(1)枯藤老樹昏鴉

(2)匹夫不可奪志也

(3)夜闌臥聽風吹雨

(4)岐王宅里尋常見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7)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2.(1)bengju6徑

(2)A

(3)西游記紅孩兒紅孩兒擄走了唐僧,要吃唐僧肉

(4)①最終紅孩兒成為觀音座下的善財童子。

②紅孩兒失去自由,其父母牛魔王與鐵扇公主大為惱火,在唐僧師徒過火焰山借芭蕉扇時

百般刁難。(意思接近即可)

3.(1)①建設示例:弘揚②不恥下問示例:虛心求教③發通知時間與署名互換位置。

(2)D提示:“寒舍”是謙辭,是對人稱自己的家,不能用于指同學的家,使用不得體。

⑶①B②C③D④A

(4)示例:我不同意你的說法。我覺得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我

們修身做人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每一個中學生都應該認真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將它發揚光

大。

二、(一)4.C提示:第一空:“仍然”表示情況持續不變或恢復原狀;“果然”表示事實與

所料或所說相符;根據第④段中的“那篇作文的題目是什么,如今我已想不起來了,但我胡

亂寫完之后在末尾留的一句話……記得清清楚楚”可知,雖然作文題目現在想不起來,但那

一句話“我”記得清楚,應該填“仍然”。第二空:“傻乎乎”形容糊涂無知或憨厚老實的

樣子;“呆愣愣”指因為某事而愣住;根據第⑤段中的“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朝我投來,我

有些猝不及防,完全沒有想到,腦袋‘嗡'的一聲,一張臉立刻漲得發燙”“手足無措”可

知,應該填“呆愣愣”。第三空:“長年累月”形容經歷很多年月;“久而久之”指經過了

相當長的時間;根據第⑦段中的“父親是教師出身,后來在縣文教局工作,每次回家他都會

帶一摞報紙回來,還有一些雜志。我天生與文字有緣,見了這些帶有照片和圖畫的報紙、雜

志,就看著玩”“竟學到了不少東西”可知,父親每次帶回的報紙、雜志,“我”都會看,時

間久了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所以應該填“久而久之”。故選C。

5.(1)運用外貌描寫,形象地寫出了“我”穿著的士氣、不好看,交代了“我”產生自卑感的

原因。

(2)運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將“整齊洪亮的讀書聲”比作“銀瓶乍破”“珠落玉盤”“翠

鳥初啼”,并構成排比句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們帶著稚氣、充滿朝氣的特點以及讀

書聲的清脆、洪亮和悅耳動聽,表現出“我”對語文課的喜愛和對孩子們美好未來的期待

之情。

提示:本題考查語句的賞析。(1)句:由“一身粗布衣裳”“套著棉襖棉褲”“臃腫得像狗熊”

可知,運用了外貌描寫,寫出了“我”穿著的士氣、不好看,交代了“我”產生自卑感的

原因。(2)句:由“那聲音帶著稚氣,充滿朝氣,如銀瓶乍破,如珠落玉盤,如翠鳥初啼”

可知,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再結合第⑧段可知,這句話將“整齊洪亮的讀書聲”

比作“銀瓶乍破”“珠落玉盤”“翠鳥初啼”,并構成排比句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們

讀書聲音洪亮、清脆、悅耳動聽,突出了孩子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表達了“我”對語

文課的喜愛,也對如此朝氣蓬勃的孩子們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6.插敘。交代上文中“我”第一次寫作文就撞頭彩的原因一一從小喜歡閱讀,閱讀量并不比

城里的孩子少,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不會讓讀者產生突兀之感。(意思對即可)

提示:本題考查對記敘順序及其作用的把握。首先判斷該段采用的是什么記敘順序。閱讀

第⑦段可知,該段中斷上文的敘事,轉而交代“我”第一次寫作文就撞頭彩的原因,采用

了插敘的記敘順序。然后分析插敘的作用。該段點出“我”從小愛閱讀,“天生與文字有

緣”,交代了“我”第一次寫作文就撞頭彩的原因,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不會讓讀者產

生突兀之感。

7.①做事認真、熱愛教學。他上課時神采飛揚,甚至有時講著講著還哭了起來。②教導有方,

善于鼓勵。他在課堂上表揚“我”并把“我”的作文當范文來讀,打消了“我”的自卑感,讓

“我”喜歡語文課,甚至改變了“我”的一生。③有創新意識。他不滿足于常規的教學流程,

講完課后還讓學生排練課本短劇,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課的興趣。

提示: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據第③段中的“鄭老師課講得真好,很投入,神采飛

揚、活靈活現的,有時講著講著還哭了起來”可知,鄭老師是一個做事認真、熱愛教學的

人;根據第⑤段中鄭老師在一堂課上表揚“我”的作文并將其當作范文讀,讓“我”打消

了初進城時的自卑感,由此可見,鄭老師是一個善于鼓勵學生、教導有方的人;根據第⑨

段中的“鄭老師按照正常的課程要求講完課后,把我和另外幾名同學帶到他的辦公室,偷

偷告訴我們,他把《東郭先生》改編成了短劇,叫我們幾個分別飾演其中的幾個角色,秘

密排練,一個星期后在語文課上演給全班同學看”可知,鄭老師是一個有創新意識的人,

懂得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

8.①結構上:與開頭遙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②內容上:篇末的議論點明文章的主旨,

表達了“我”對鄭老師的感激與敬佩之情。

提示:本題考查段落作用分析。結構上,最后一段中的“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想起小學時

候的語文課,想起那個瘦高個兒、白凈臉、說話總愛把‘干啥‘說成‘嘎'的鄭老師,想

起那次有趣的《東郭先生》表演課,我的心中總會盈滿溫馨”與前文第①段中的“10歲那

年冬天,我和母親隨父親開始在縣城生活,我轉學到北牌小學上四年級”和第③段中的“班

主任兼語文課老師姓鄭,本地人,個子瘦高,白凈臉,說‘干啥'總說成‘嘎'”等內容相

照應,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上,最后一段中的“人的一生,有許多事情都是機緣巧合,有

時一句話、一個人、一堂課,都有可能是點燃生命、照亮旅程的火種,值得一生去回憶,去

珍惜”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揭示了文章主旨,寫出了鄭老師對“我”的影響之深,表

達了“我”對鄭老師的感激與敬佩之情。

(二)9.AB

提示:A句“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群群”與第③段中的“愛鳥、護鳥”銜接緊密;B句"蕭

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與第⑥段中的“荻花往往與離愁相連”銜接緊密。故第③段

的橫線處應填A,第⑥段的橫線處應填B。

10.運用了側面描寫,通過描寫其他花草的“潰不成軍”“奄奄一息”,從側面突出荻花的生

命力頑強,表達了作者對荻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提示:本題考查描寫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畫波浪線句子寫的對象是“很多花草”,描寫

這些花草在風霜摧殘下“不是奄奄一息,就是莖稈萎籍”,這是側面描寫,再結合第②段

中的“唯有生命力旺盛的荻,迎著風霜,愈戰愈勇”可知,荻花與“很多花草”形成鮮明

的對比,突出了荻花旺盛的生命力,也表達了作者對它的贊美與喜愛之情。

11.①荻花生命力頑強,不怕風霜的摧殘,愈戰愈勇。②荻花熱烈而又奔放,晶瑩中透著光澤;

③荻花無私奉獻,全身是寶,為鄉親們做出了貢獻。(意思對即可)提示:由第②段中的

“唯有生命力旺盛的荻,迎著風霜,愈戰愈勇”可知,荻花生命力頑強,不怕風霜的摧殘,

愈戰愈勇。由第②段中的“但一簇簇的荻花,卻開得熱烈而又奔放。那荻花晶瑩中透著一

種光澤,在陽光的映照下閃閃發亮”可知,荻花熱烈而又奔放,晶瑩中透著光澤。由第③

段中的“小小的荻花不僅令城里人大開眼界,同時也為家鄉人增添了不少額外的收入,成

為家鄉人一個新的創收點。無論是荻草編織的小蒲團,還是莖稈制作的小鳥籠,都是觀光

者的搶手貨”和第④段中老母親用荻草莖稈編織席箔、用荻花穗捆扎小苕帚等內容可知,

荻花無私奉獻,全身是寶,為鄉親們做出了貢獻。

12.不多余。最后一段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贊美了母親勤勞能干、甘于奉獻的品質,表達了

作者對家人的思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意思對即可)

提示:本題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表明觀點:不多余。然后,結合文章內容闡釋理由。

由“辛勞了大半輩子的老母親,其實也是一株荻花”可知,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將母親比作荻花。再結合第④段中的“等那些荻草莖稈積攢得差不多了,老母親便會在

老父親的協助下編織席箔。一張張席箔編織成了,老母親便開始用那席箔晾曬棉花、花

生、紅棗”和第⑤段中的“另外,用荻花穗捆扎一把把小管帚,也是老母親每年暮秋的

必修課”以及第⑥段中的“臨出門了,雖然我已成年,但老母親仍像對待孩子般執意要

把我送出家門,且一直送到了池塘旁的大路邊”可知,表達了“我”對母親勤勞樸實、

無私奉獻的贊美,同時結合第⑥段中的“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荻花往往與離愁相連。

對此,我有切身的感受”可知,也表達了“我”對家人的濃濃思念之情,深化了文章主

旨。

(三)13.⑴待,等到。

(2)應答,回答。

(3)失去,丟失。

(4)介詞,拿,用。

14.(1)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向宋國國君報告這件事。

(2)婦人說:“您雖丟了一件黑色衣服,但這件衣服的確是我自己做的。”

15.【甲】文中"穿井得一人”的含義是丁家人因為打了一口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

到了一個人的勞力。【乙】文中澄子自己丟失了黑衣,為了彌補自己的損失而奪取婦人的黑

色的單衣。

16.【甲】文寓意:對于傳聞要以審慎態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也不要輕易

傳播未經證實的傳聞。【乙】文寓意:任何時候都要尊重事實,不能為一己私利而詭辯。

【乙參考譯文】

宋國有個人名叫澄子,丟了一件黑衣服,到路上去找。看見一個婦人身穿一件黑衣服,

(他)拉住(婦人)不放,想扒下她那件衣服來,說:“剛才我丟了一件黑衣服!”婦人說:“您

雖丟了一件黑色衣服,但這件衣服的確是我自己做的。”澄子說:“你不如趕快把衣服給我,原

先我丟的是件黑色有夾里的衣服,如今你這件是黑色的單衣,拿黑色的單衣當黑色有夾里的

衣服,你難道還不合算嗎?”

三、17.【思路提示】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寫了一件因為嫌帶傘麻煩而后悔的事。材料

中出現的人有諾頓、諾頓的同學們和諾頓的父親。材料為我們展示了他們對這件事的三種

不同態度:同學們都表示遺憾,認為“如果有后悔藥就好了”;諾頓想研制后悔藥,讓大

家不后悔;父親則說“行動才能彌補遺憾”。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的道理是世上沒有后悔

藥,與其想擁有一顆后悔藥,不如努力行動,不給生命留遺憾。可據此立意,結合自身經

歷來完成本篇作文。

【例文】

遺憾

“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你知道嗎?今天是母親節,你準備送什么禮物給你母親呢?”同

桌將頭湊過來,神秘地問我。

我吃了一驚。今天是母親節呀,我怎么給忘了呢?以前過母親節都沒送過母親什么禮物,

今年可不能忘了,想想母親為我付出這么多,而我……

終于放學了。我急急忙忙地沖出教室,直奔學校門口附近的那家花店。聽說母親節都時興

送母親康乃馨,我忐忑不安地走進花店,買了一束康乃馨,高興地往家的方向走。走在路上,

我的心里卻很不好意思:這么多人見到我手中拿著一束花,會怎么想?于是,我將那束花放

進了書包。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家,看見母親正在廚房里做飯。母親見我回來了,如往常一樣問了

一聲:“回來了?”我答應了一聲,便沖進書房,關上門,開始思考該怎樣對母親說。

“媽,今天您過節日,知道嗎?我送您一束花。”我對著鏡子說著。不行,就這樣表達怎

么能顯出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呢?我又試了一次:“媽,這幾年您辛苦了,今天是母親節,這是

我送您的花。”嗯,這還差不多,就這么說吧。我滿意地去打開書包,看到花的那一刻,我的

臉色頓時變了。天啊,那束花被壓扁了,還掉了幾片花瓣,這怎么辦呢?這樣可不能送給母親

了。母親每天早起晚睡,為我辛苦操勞。我怎么能送她一束這樣的花呢?早知……唉……我只

好將它扔到了門外的垃圾桶。我走進廚房,幫母親洗菜來補償母親,但我心里卻一直不快,

唉……

這時,母親過來了,似乎很高興地對我說:“兒子,剛才我看到外面垃圾桶里有一束康乃

馨,很漂亮。”我驚愕了一下,看著母親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頓時有了一些愧疚。母親從未

收到過花,但看起來,她很喜歡那束康乃馨,她一定在想,若是誰能送她一束康乃馨該多好!

想到這里,我感到非常愧疚。那束被壓扁的康乃馨,其實很美,而我卻扔掉了它!

媽媽,真對不起!明年我一定再送您一束康乃馨,即使花兒不完美,但我知道它仍會以它

的美打動您,我要用行動來彌補今年的遺憾。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經典詩文默寫

⑴潮平兩岸闊,o(王灣《次北固山下》)

⑵子夏曰:“,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

⑶,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4)何當共剪西窗燭,o(李商隱《夜雨寄北》)

⑸曹操的《觀滄海》中描寫草木茂盛的句子是,o

(6),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7)《〈論語〉十二章》中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

(8),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9)不知何處吹蘆管,o(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10),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其一)]

(11)水何澹澹,0(曹操《觀滄海》)

(12)夕陽西下,o(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13),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其一)]

(14),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

(15)夜發清溪向三峽,o(李白《峨眉山月歌》)

(16)河流大野猶嫌束,o(譚嗣同《潼關》)

(17)《次北固山下》中蘊含自然理趣的句子:,

(18)《〈論語〉十二章》中告訴我們珍惜時間的句子:

(19)終古高云簇此城,-譚嗣同《潼關》)

(20),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論語》十二章)

(21),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2)何當共剪西窗燭,o(李商隱《夜雨寄北》)

(23)王灣《次北固山下》中的詩句“",蘊含著新

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的哲理。

(24)銀燭秋光冷畫屏,o(杜牧《秋夕》)

(25),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26)鸞扇斜分鳳幄開,0(李商隱《七夕》)

(2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o(《〈論語〉十二章》)

(28)《誡子書》中,作者以“君子之行”這種高標準的道德規范來要求兒子的句子是:夫君子

之行,,=

(29)《潼關》中運用擬人的修辭,表現詩人渴望沖決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句子是:

(30)《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中,把現實與夢境相結合,以夢述志的句子是:

(31)春天像小姑娘,,笑著,走著。(朱自清《春》)

(32),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33)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34)海日生殘夜,-(王灣《次北固山下》)

(35)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6)兄子胡兒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說新語?詠雪》)

(37),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38),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39),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40)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

屋》)

(41)夕陽西下,-(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2)海日生殘夜,o(王灣《次北固山下》)

(43),o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4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o(《〈論語》十二章》)

(45),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46)《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一詩中寄托作者對飽經戰爭憂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對和平的渴望的

詩句是:,o

(47)《禮記?學記》中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詩文中有很多關于交友的句子,請

你寫出一個:,

(48)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何首烏有擁腫的根。(魯迅《從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49)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

根要好得遠。(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50)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朱

自清《春》)

(51)峨眉山月半輪秋,o(李白《峨眉山月歌》)

(52),洪波涌起。(曹操《觀滄海》)

(53)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

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朱自清《春》)

(54),于我如浮云。(《〈論語〉十二章》)

(55)《論語?為政》中孔子用“指出學和思的辯證關

系。

(56)遙憐故園菊,o(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57),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58)缺少思考的學習往往盲目,一味思考而不學習則常常陷入疑惑,這個意思用《〈論語〉十

二章》中的句子表達即“,:

(59)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現舊事物中孕育著新事物,給人以積極、樂觀、鼓舞的句子是:

(60)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追憶往昔與李龜年的接觸,言過去之盛的句子是:

(61)水何澹澹,o(曹操《觀滄海》)

(62)不義而富且貴,o(《〈論語》十二章》)

(63)鄉書何處達?o(王灣《次北固山下》)

(64),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