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現代文閱讀高頻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考點目錄考點解讀課文解剖技巧解密真題解析25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說明文語言的要求是科學性、準確性,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這就需要使用一定的說明方法。說明方法就是說明文中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釋明白而使用的某種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畫圖表、引資料(引用)。前四種是重點考查的對象。
常見考查形式:第×段使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考點解讀
例1:請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表達作用。
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葉圣陶《蘇州園林》(部編版八上)
【答案示例】選段運用了舉例子、摹狀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藤蘿爭春的情景,烘托出了園林的繁華氣氛、生機盎然和沁人心脾,說明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的特點,突出其圖畫美的特征。課文解剖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這小圓孔約一英寸口徑,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大多數掘地昆蟲,例如金蜣,窠外面總有一座土堆。這種區別是由于它們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開始,所以把掘出來的廢料堆積在地面。蟬的幼蟲是從地下上來的,最后的工作才是開辟大門口。因為門還未開,所以不可能在門口堆積泥土。——法布爾《蟬》(部編版八上)
點撥:這段文字運用了作比較、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寫出了蟬的窠與大多數掘地昆蟲的窠的不同,突出了蟬的窠周圍無土的特點。表述簡潔、準確、清晰、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課文解剖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一、說明方法的作用、標志及答題模式二、明確兩組說明方法的區別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技巧解密一、說明方法的作用、標志及答題模式:1.舉例子
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僅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
①作用:使文章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好地說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②標志:經常會使用“例如”“以……為例”“如”這一類標志性詞語。
③答題模式:舉……例子,更真實具體地說明了……的……特征,增強了說服力。
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19年云南昆明中考】《形神兼備中國畫》:
1.選文第④段畫線句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例如明代曾鯨的代表作《王時敏像》,畫作中人物畫得不大,線條流暢遒勁,形象栩相如生;背景則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時配以書法題字,更彰顯了人物的精神氣度。
【參考答案】畫線句使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舉了明代曾鯨的《王時敏像》的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人物畫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現人物精神風貌的特征。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2.列數字
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
①作用: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
②標志:有數詞(概數、確數、倍數、分數)等。
③答題模式:運用具體數據,科學準確地說明了……的……特征,體現語言的準確性,使說明更有說服力。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2遼寧鐵嶺葫蘆島中考】
【材料二】中畫線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有數據表明,牙外傷中,因體育運動所導致的占15.4%,20~40歲牙外傷患者占運動牙外傷總數的50%。
【參考答案】列數字(1分);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在牙外傷中,因體育運動所導致的占有一定比例,20~40歲牙外傷患者占運動牙外傷總數比例較高(1分),進而說明運動護齒器使用的重要性(1分)。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3.作比較
為了把事物或事理說得通俗易懂,有時可以從人們已有的感性認識出發,利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象,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
①作用:用人們熟知的事物與所要說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征。
②標志:較,比,相對于,和……相比等。
③答題模式: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事理)的……特征(地位、影響等),使說明更加具體深刻。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2遼寧撫順本溪遼陽中考】
【材料一】中畫線句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這個經集成化、小型化設計后的系統,雖然僅有一本B5書的大小,卻有著比以往系統更強大的芯片運算能力,能快速精準采集發動機參數并做出實時診斷。
【參考答案】作比較;突出地說明了“長六改”的緊急關機系統具有體積小、功能強大的特點,使說明更加具體深刻。
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4.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辭手法中的比喻。在說明文中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們不了解的事物(事理)或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
①作用:可達到形象地說明事物(事理)的作用。
②標志:像、是、當作、好像、有如等。
③答題模式:把……比作……,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趣味性。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0年山東東營中考】《解構青春期大腦》:
舉例說明本文運用的一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參考答案】
打比方。如第④段“不過,大腦發育過程和其他復雜自然過程一樣,都會經歷一個先過量生產再選擇性消除的過程,就像米開期基羅的大衛像從一整換大理石中慢慢凸顯出來一樣,認知的發展也是在棄除無用和適應性不好的腦細胞神經元連接后,逐漸成型,且常用的連接會被強化”,用大衛像從大理石中凸顯出來,比喻大腦發育中先過量生產再選擇性消除的特點,生動具體、通俗易懂地說明了認知逐漸發展成型的過程。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5.分類別
要說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從單方面往往不容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
①作用: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
②標志: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序數詞等。
③答題模式:對事物(事理)……的特征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避免重復交叉的現象。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3年山東東營中考】《如果你經歷一場踩踏事故》:
說明事理有許多方法,試從文中找出兩種并結合有關內容說明其作用。
【參考答案】第③段“首先是,缺乏信息素”、第④段“在稠密的人群里,情況開始變得危險”、第⑥段“我們后面再談這一點。更重要的因素是密度”、第?段“不幸的是,在踩踏事故里,橫膈膜可能會受到重壓”等可知,全文運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從“缺乏信息素”“人群密度”“橫膈膜受到重壓”等方面介紹造成踩踏事故的因素,使說明條理清楚。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6.下定義
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常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給事物下定義。這是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質的一種方法。
①作用:完整、科學、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特點,使之與其他事物區別開。
②標志:……是……,這就是……,叫……。
③答題模式: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事理)的……本質特征。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0年湖北荊門中考】《鯨落——一只鯨魚最后一次擁抱大海的方式》:
選文第③段主要采用哪些說明方法?舉例說明其作用。(至少答出兩種說明方法)(4分)
③所以,鯨落不僅指死掉的鯨魚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食、分解的漫長過程,還指深海中依賴鯨魚尸體中所含的有機質而生存的底棲生態系統。據不完全統計,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3490個生物體都是依靠鯨落而生。鯨尸從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長達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過程中,成為海洋里最溫暖的綠洲,給貧瘠的深海帶來了巨大的養分,就像《禪定荒野》里面說的那樣,“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③所以,鯨落不僅指死掉的鯨魚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食、分解的漫長過程,還指深海中依賴鯨魚尸體中所含的有機質而生存的底棲生態系統。據不完全統計,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3490個生物體都是依靠鯨落而生。鯨尸從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長達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過程中,成為海洋里最溫暖的綠洲,給貧瘠的深海帶來了巨大的養分,就像《禪定荒野》里面說的那樣,“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參考答案】①下定義。如“鯨落不僅指死掉的鯨魚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食、分解的漫長過程,還指深海中依賴鯨魚尸體中所含的有機質而生存的底棲生態系統”,使說明更科學,更準確。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③所以,鯨落不僅指死掉的鯨魚緩緩沉入海底,不斷被分食、分解的漫長過程,還指深海中依賴鯨魚尸體中所含的有機質而生存的底棲生態系統。據不完全統計,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個種類的13490個生物體都是依靠鯨落而生。鯨尸從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長達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過程中,成為海洋里最溫暖的綠洲,給貧瘠的深海帶來了巨大的養分,就像《禪定荒野》里面說的那樣,“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
【參考答案】
②列數字。如“至少有43個種類的13490個生物體都是依靠鯨落而生”,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③打比方。如“成為海洋里最溫暖的綠洲”,使語言形象生動。
④引用。如“鯨落海底,哺暗界眾生十五年”,增強了說明文的趣味性和權威性。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在說明文閱讀中,經常會出現“根據所給材料下定義”題目。這種題目主要考查考生篩選信息、合理排序、準確表達的能力。“下定義”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大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
表達形式:被定義概念(種概念)=種差+鄰近的屬概念。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表達形式:被定義概念(種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如:
民歌是直接表現勞動人民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的,由勞動人民創作的詩歌。
在這個定義中,“民歌”是種概念;“詩歌”是鄰近屬概念;“直接表現勞動人民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的,由勞動人民創作的”是民歌和其他詩歌的本質差別,即種差。
注意:①種差就是概念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②鄰近屬概念的出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隱含在所給材料中,需要考生自己提取或者歸納;二是沒有現成的鄰近屬概念,需要考生根據材料的內容自己確定鄰近屬概念。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2年廣東廣州九上期中】綜合性學習:
請為“撿拾跑”下一個定義,以便發表在班級《關于舉辦“撿拾跑”活動的倡議書》中。
①“撿拾跑”已逐漸成為時下最火熱的環保新時尚。②“撿拾跑”,顧名思義,結合的是“撿拾”和“慢跑”兩大元素。③參與者攜帶環保垃圾袋,在跑步過程中撿拾生活垃圾,在結束后將垃圾分類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④“撿拾跑”引導廣大市民將健身運動和環保低碳理念相結合,被稱為“當今最酷最潮的健身方式”。
【解析】本題考查下定義。“撿拾跑”即為“種概念”;根據第④句“被稱為‘當今最酷最潮的健身方式’”可知,屬概念是“健身方式”;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主要集中在第②和第③句。
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2年廣東廣州九上期中】綜合性學習:
請為“撿拾跑”下一個定義,以便發表在班級《關于舉辦“撿拾跑”活動的倡議書》中。
①“撿拾跑”已逐漸成為時下最火熱的環保新時尚。②“撿拾跑”,顧名思義,結合的是“撿拾”和“慢跑”兩大元素。③參與者攜帶環保垃圾袋,在跑步過程中撿拾生活垃圾,在結束后將垃圾分類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④“撿拾跑”引導廣大市民將健身運動和環保低碳理念相結合,被稱為“當今最酷最潮的健身方式”。
【答案】示例一:撿拾跑是跑步過程中撿拾生活垃圾后將其分類投放的健身方式。
示例二:跑步過程中撿拾生活垃圾后將其分類投放的健身方式叫撿拾跑。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3年重慶中考(A卷)】非連文本閱讀:
根據材料一、三的相關內容,解釋什么是“有效溝通”。
【解析】本題考查下定義。“有效溝通”即為“種概念”;根據材料一第二段“溝通在本質上是一種信息的互換,雙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礎上達成目標”可知,屬概念是“信息的互換”;本質特征有:雙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礎上達成目標;根據材料三“有效溝通,需要圍繞設定的目標,在個人或群體間相互傳遞信息、思想和情感”可知,本質特征有:在個人或群體間相互傳遞信息、思想和情感。
【參考答案】有效溝通是指個人或群體間相互傳遞信息、思想和情感,雙方基于收到的信息,在各自理解的基礎上達成目標的信息的互換。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7.作詮釋
是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對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質和特點進行適當解說。
①作用:對說明的對象解說往往側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說它的構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質的因素,因而說明的內容不能與被說明的對象變換位置。
②標志:這是因為,其原因(原來)是,指的是……,這就叫……,這是由……造成的等。
③答題模式:對事物(事理)的……特征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概念清楚。(不一定說明本質特征)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0年新疆中考】《駱駝的抗沙標配》:
第③段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作用是什么?(6分)
③駱駝不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專家,還是節能減排的高手。駱駝的腿部有著發達的跟腱結構,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樣,彈力十足,大大削減了其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駱駝的膀胱相對其龐大的身軀來說,就顯得有些小了,駱駝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極少。駱駝體內有許多條小管匯聚到腎臟的中心部位,使腎臟具有強大的過濾功能,盡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超凡的減排能力使駱駝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況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駱駝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長一段時間。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樣,彈力十足,大大削減了其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將駱駝的跟腱比作橡皮筋,是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具有生動形象的表達效果,說明的是駱駝的跟腱彈力足,能削減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而駱駝的膀胱相對其龐大的身軀來說,就顯得有些小了,駱駝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極少。駱駝體內有許多條小管匯聚到腎臟的中心部位,使腎臟具有強大的過濾功能,盡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是作詮釋的說明方法,具體解釋了駱駝“減排”能力強的原因。“超凡的減排能力使駱駝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況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是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駱駝在沙漠中生存能力強。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答案】
①打比方。將駱駝的跟腱比作橡皮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駱駝的跟腱彈力足,能削減長途跋涉時所耗費的能量。
②作詮釋。具體解釋了駱駝排泄尿液和水分很少的原因。
③列數字。以駱駝一次性喝水和行走路程的數據,具體準確地說明了駱駝在沙漠中生存能力強。(寫出兩個即可)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8.摹狀貌
就是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征。
①作用:有助于把說明的對象說得更具體、生動。
②標志:用形象的語言描繪或運用擬人等修辭手法。
③答題模式:通過描摹……的情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使文章更有可讀性,更生動活潑。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14年遼寧沈陽中考】《美妙的羚羊峽谷》:
選文第②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兩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谷壁看似輕柔,實則非常堅硬,巖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紋層順著巖壁流淌,如同一萬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這峽谷中。陽光從峽谷頂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
【參考答案】摹狀貌、打比方,生動形象地描繪了羚羊峽谷谷壁美妙的形態特點(“描繪峽谷的美妙”也可)。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9.畫圖表
有些事物的關系抽象而復雜,僅用文字說明還不能使讀者明白,這就需要附上示意圖,或按比例精確繪制圖表,如產品設計圖、行動路線圖等。有時,被說明的事物項目較多,也可制定統計表,將有關數字分別填入表中,使人一目了然。
①作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說明的事物。
②標志:圖片,表格等。
③答題模式:用畫圖表的方式對數字、步驟等加以對比說明,非常直觀、簡明、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事理),使讀者一目了然。
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20年浙江杭州中考】非連文本閱讀:
文中插入兩個圖表,有什么效果?(4分)
【參考答案】
內容上,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我國青少年近視防控形勢嚴峻:圖表一顯示我國青少年各階段近視率高并呈上升趨勢,圖表二顯示我國青少年用眼行為習慣的各項數據均不達標。
形式上,圖文結合,使文本呈現方式有了變化,給讀者良好的閱讀體驗。
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10.引資料(引用)
①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②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③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④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另外,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①作用:通過引用一些固有的資料來說明事物特征,增強說服力,加深讀者對文章的印象。
②標志:引號,據說,某某說,有……為證等。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③答題模式:引用名言熟語、神話傳說等,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增強說服力,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可根據實際,酌情加答“權威性和說服力”、“引出說明對象”、“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讀性”等。
注意:如果是引用故事和傳說來進行說明,不要答“增強說明語言的權威性和說服力”,因為它們都屬于不可靠的事實。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下列句子中引用張嘉貞的話有什么作用?
趙州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答案示例】引用張嘉貞的話,形象生動地說明了趙州橋構造奇特、施工技術巧妙絕倫的特點,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充實,增強了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例:【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中國一詞的前世今生》:
選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示例】引用(引資料)。本文引用大量文獻資料,充分具體地說明中國一詞的演變歷史,這些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說明方法1分,作用1分。)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二、明確兩組說明方法的區別:
(1)下定義與作詮釋
下定義即用簡明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作概括性的說明,以便確定被說明事物的范圍和界限。而作詮釋是注釋說明,一般對事物作通俗的介紹,對事理的性質和特點進行解說。
在語言要求上,下定義的語句要求是個明確的判斷,語言形式一般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語言要求準確、概括、簡潔,不允許出現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而作詮釋就沒有這些限制,只要做到說明準確、嚴密即可。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如: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所以是“下定義”。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改為“云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所以是“作詮釋”。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2)作比較與分類別
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一般有主有從,主事物是被說明對象,從事物不是要說明的對象,而只是為說明主事物服務的,為了說明人們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選一個人們熟悉的從事物跟它相比,以便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種特點,這就是作比較。
而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是一個大的概念中,包含著若干的小的概念,這若干小的概念同屬一個大范疇而又相互并列,沒有主從關系,更沒有比較的特點。
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如:
①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②一切活的生物獲取食物的方法有兩大類,一類叫自養,綠色植物都屬于這一類。另一類叫異養,靠植物來生活的所有的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屬于這一類。《食物從何處來》
句①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拿古代的宮殿、一般住房和蘇州園林來比較,突出說明了蘇州園林絕不講究對稱的特點。
句②運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地說明了生物獲取食物的方法,使讀者清楚地了解“自養”和“異養”的本質特點。技巧解密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2019年山東棗莊中考】耐寒植物如何過冬李耕拓
①植物生長活動的最低溫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別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紛紛枯萎。到了更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幾乎看不到紅花綠葉,但也有些“英雄好漢”是不怕嚴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種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凍能力也不一樣。在夏季活動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則更為耐寒。這是因為春夏季節,植物生長旺盛,養分消耗多于積累,因而其抗凍能力較弱。如北方的梨樹,在-30~-2℃低溫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卻抵擋不住微寒的襲擊;松樹的針葉,冬天能耐-30℃的嚴寒,夏天如果人為地降溫到一8℃就會凍死,就是這個道理。真題解析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變了,秋季白晝溫度高日照強,葉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間氣溫低,樹木生長緩慢,養分消耗少,積累多,于是樹木越長越“胖”,變粗壯并木質化,樹葉里合成了更多的脫落酸(休眠素),這種植物激素被輸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側芽后,這些部位的新陳代謝會受到抑制,從而進入休眠狀態,不再萌芽生長,植物體也停止生長。這意味著植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耗大大減少,養分因此被積蓄起來,樹木逐漸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葉子在冬天被凍掉,小枝依舊完好無損。
④耐凍植物都有休眠的特點,它們常使用“沉睡”的妙法來對付冬寒。一般而言,處于休眠狀態的植株抗寒力強,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強。事實上,多年生植物的季節性休眠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是植物應對不利環境的一大絕招。
⑤此外,每一棵樹木都有一副“甲胄”,保護它們嬌嫩的組織不受寒氣侵襲。這副“甲胄”就是木栓層。每年夏天,樹木都在樹干和樹枝的皮下儲存木栓組織——死的間層。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氣。停滯在其氣孔中的空氣能夠阻擋樹木的熱量向外散發。樹木年齡越大,木栓層越厚。因此,老樹、粗樹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細的小樹強。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⑥另外,植物還常常會通過細胞膜脫水或合成液態抗凍有機物來增強細胞的抗凍性。有的植物會通過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適應低溫環境,安全過冬。具體來說,就是將水從細胞內排到細胞外,防止細胞內的水結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其體內既有自由水,也有結合水,二者的“脾氣”大相徑庭:自由水在100℃沸騰,0℃時結冰;結合水要高于100℃才沸騰,在比0℃低得多的溫度下才會結冰。冬天,植物體內的自由水減少后結合水所占比例則相對增加,使細胞液濃度增高,不易結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溫度。
⑧當然,如果以上方法還不足以抵抗嚴寒,一些植物還會通過增加糖或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強生物膜系統結構的穩定性來練就更高更強的御寒本領。(有刪改)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1.本文主要介紹了耐寒植物過冬的哪些方法?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從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讀文章可以搜集到耐寒植物過冬的方法有:“進入休眠狀態,不再萌芽生長,植物體也停止生長。這意味著植物的物質和能量消耗大大減少,養分因此被積蓄起來,樹木逐漸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樹木都在樹干和樹枝的皮下儲存木栓組織——死的間層”,“植物還常常會通過細胞膜脫水或合成液態抗凍有機物來增強細胞的抗凍性”。
【答案】(1)使用“沉睡”休眠的方法來對付冬寒(答“進入休眠狀態,減少物質和能量消耗”或“蓄積物質和能量,減少消耗”也可);(2)形成“甲胄”——木栓層,保護它們的組織不受寒氣侵襲;(3)通過細胞膜脫水或合成液態抗凍有機物來增強細胞的抗凍性。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2.第②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如北方的梨樹,在-30~-2℃低溫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卻抵擋不住微寒的襲擊;松樹的針葉,冬天能耐-30℃的嚴寒,夏天如果人為地降溫到一8℃就會凍死,就是這個道理。
【解析】
此題考查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可采用的答題模式是:說明方法+表達效果(具體準確,生動形象)+說明的內容(被說明事物的特點)。該句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同一種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凍能力也不一樣”。
【答案】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用北方的梨樹和松樹的針葉這兩個例子,準確、鮮明地說明了“同一種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凍能力也不一樣”這一特點。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3.第⑦段中加點的“這樣”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
⑦植物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其體內既有自由水,也有結合水,二者的“脾氣”大相徑庭。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說明文中指示代詞的指代內容的分析。解答這類試題,通常以加點詞為中心小范圍地在上下文尋找即可。“植物之所以能夠這樣做”句中“這樣”指的是上文提到的“將水從細胞內排到細胞外,防止細胞內的水結冰”。
【答案】將水從細胞內排到細胞外,防止細胞內的水結冰。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4.下面有關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①段加點詞“幾乎”表示對程度的界定,體現了說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
B.第③段加點的“越長越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木積累養分越來越多的樣子。
C.第⑤段中加點的“甲胄”,是指樹木在樹干和樹枝的皮下儲存的木栓組織——木栓層。
D.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凍的方法。
【解析】
此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的總體感悟和理解。D項,這篇文章是用邏輯順序說明的,而不是時間順序。故選D。
【答案】D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2019年江蘇揚州中考】《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馮小寶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備受關注的電影,它引發了無數觀眾對電影中科學設定的熱烈討論。有的說行星發動機不可能實現;有的說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辦法……回頭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陽內部不斷發生氫核聚變,產生氦,同時釋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陽的巨大質量產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縮;另一方面,核反應產生的高熱,導致它膨脹。這兩種趨勢形成一種平衡,讓太陽能保持穩定的形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核心中的氫會越來越少,氦越來越多,核心密度越來越大,于是核心就會收縮。隨后發生新的熱核反應,這種反應會釋放更大的能量,點燃太陽的氫殼層。因此太陽本身會更熱且不斷膨張,變成一顆紅巨星,它的直徑將相當于現在的100倍。到那時,太陽會將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許不會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將灰飛煙滅。真題解析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③現實中,科學家已經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觀測到,一顆與太陽類似的恒星,正在吞噬與它相距約300多萬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這顆行星被拉伸成橄欖狀,其表面的平均溫度超過1500攝氏度。預計在之后的1000萬年內,這顆行星就會被完全吞啦。
④地球這顆行星的生物圈,其實是依靠太陽這顆恒星給予的能量來維持的。離開了太陽,地球的生態循環系統必然崩潰。此時,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帶領觀眾進行了各種基于已有科學發現的假設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離開了生命之光——太陽,唱著恒星的挽歌,滿含對舊愛的眷戀,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當電影中的人類用各種語言說著“太陽系,再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人類不懈的科學探索精神,是永不熄滅的文明之火。(選自《中學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刪改)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1.文章開頭從電影《流浪地球》說起,有什么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段落作用,需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去做答。從內容上看,第一段描寫了《流浪地球》的相關內容,通過社會熱點,起到了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從結構上看,開頭段落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總領全文、設置懸念等,本文的第一段起到引出下文“流浪地球為何流浪”的解釋說明以及“恒星”的說明-----宇宙中確實存在一些恒星吞噬周邊行星的情況。
【答案】引出說明對象“地球流浪的原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下文對于“恒星”的說明。
考點25:分析說明方法
2.第②段側重于科學推理太陽膨脹、烤焦地球的過程。請梳理這一過程,完成填空。
太陽氫核聚變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縮——①——②——太陽烤焦地球
【解析】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提煉與篩選,根據題干在文中找出相關內容,進行篩選即可。根據文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核心中的氫會越來越少,氦越來越多,核心密度越來越大,于是核心就會收縮。隨后發生新的熱核反應,這種反應會釋放更大的能量,點燃太陽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訪問微生物檢驗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繁育員應試策略試題及答案
- 理解農作物種子的產業政策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員資格考試完整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標準化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測試試題及答案
- 針對2025年證券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考試備考要點試題及答案
- 公民道德建設行動計劃
- 績效評估與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相關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級第二次調研考試物理試卷(含標準答案)
-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吃魚
- 2025年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題庫完美版帶答案分析
- 專利代理師考試題庫含答案2024
- 云南師大附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物理試卷含解析
- DB12 T1230-2023 政務信息資源共享 總體框架
- 市政排水移交協議書
- 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實驗高中-雙休背后: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高三家長會【課件】
- 中職世界歷史試題及答案
- 《政府采購管理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5500字
- 糖尿病護理查房提出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