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筆記》肖復興讀后感_第1頁
《音樂筆記》肖復興讀后感_第2頁
《音樂筆記》肖復興讀后感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音樂筆記》肖復興讀后感《音樂筆記》肖復興讀后感篇一如果說,音樂是心靈的回響,是脆弱情感的共鳴,那么,用文字來描寫音樂則多少有了些隱私的意味。在《音樂筆記》這本書中,作家肖復興把音樂作為線譜,撥動著心弦,描寫了他多年來藏匿于胸的對音樂的那份質樸的親密情感:音樂在這個世界上,是和我們的人生最為自然地融和在一起的,可以說在所有藝術門類中,只有音樂與我們每人聯系著。從我們剛剛出生不久依偎在母親的懷里聽母親的嘴里哼出的催眠曲開始,音樂就滲透進我們的生命之中,伴隨著我們生命的每時每刻,如影相隨,無所不能,無處不在。有時,我會想起小時候最初學會笛子、二胡簡單樂器時的激動,想那時夢想小提琴而終于與小提琴失之交臂的感傷。也會偶爾想起年輕的時候常會用嘴吹出一些莫名其妙而自己認為美妙無比的樂曲,而且常常是隨著那些樂曲馬上從心中涌出和曲子相配的詩句,自己為自己編著一首又一首的歌曲。只是那些曲子轉瞬即忘,隨風而逝,只剩下了形銷骨立的詩句,像是風吹落花葉瘦削的枝干,沒有了一點水分,心里面常會涌出不懂音樂的遺憾和悵惘。我永遠難以忘記,10年前的初冬,我回老家為母親下葬,當黃土開始掩埋那只包融著母親骨灰盒的簡單的棺槨的時候,突然響起鄉親們的歌哭聲,讓我感到震憾。那是從心底里迸發出來的最原始的音樂,在冀中平原收割完莊稼后赤裸的土地上空回蕩,一直飄散消失在遠方在風中擺動的白楊樹枝干后面。還能有什么比這歌哭聲更能表達此時此刻的感情呢?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常常會涌起回答心靈的神妙樂曲,都會有奇音妙樂的潛流淌到心田深處的動人感受。只要人還存在情感,音樂便永不消失。高山流水也好,響遏行云也罷,在本質上,音樂是沒有古今雅俗之分的,風兮、雅兮、頌兮,貝氏、莫氏、肖氏,無非一個“和”字,是靜夜中陪伴心情的朗月,是落寞中獨享憂愁的長風。正如肖復興在書的序言中所寫:“我們常常引用圣桑的那句名言音樂始于詞盡之處的后面,還有著這樣的話:音樂能說出非語言所能表達出的東西,它使我們發現我們自身最神秘的深奧之處;它能傳達出任何詞不能表達的那些印象和“心靈狀態”。……肖復興對音樂的熱愛是對流逝情感的渴望與召喚,是對苦澀心靈的紀念與撫慰。正因為如此,他把自己10年來所有的情感隱秘都獻給了這本書,與那些“音樂印象”同喜共悲,同歡共樂。而且,這些情感都是隱私的,無關人事,無關今昔,只為那一往情深的熱愛。肖復興是知名的作家,在小說和報告文學的領域中頗有建樹,而10年來對音樂盎然成趣,如癡如迷,并因此為廣大讀者留下了這詮釋音樂——心靈的書,對于諸多追求趣味的讀者而言,也是一件幸事。世上的趣味很多,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不一而足,精舍、美婢、鮮衣、美食、花鳥、古董……是人生品位,也是人生知趣,其中,音樂是最清潔通透的,它寄意玄虛,脫跡絕塵,無桎無梏,無欲無求。作家肖復興于不惑之后而固執地沉淪于此,便有了某種特別的意味。對于音樂,肖復興遠談不上是專家,他尋找貝多芬,聆聽肖邦,感受莫扎特,夢想格里格,走近威爾第;他也懷念羅大佑,理解蔡琴和崔健……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他的那些“音樂印象”都是沉淀經年的歲月,是對懷想的留連,是對真誠執著的遙望,是對往昔的一聲悠長的嘆息。如他在書中所寫:“那晚的夜色真好,好像真的濾掉了許多喧囂和燥熱,好像真的充滿著幾分寧靜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遠方、在夜在深處有著親切的呼喚和等待……是因為有這美妙的琴聲,像空氣像花香一樣彌散在夜色之中……”是的,這音樂已如夜色一般潛入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心沉醉了,正與音樂擁抱著、融合著。《音樂筆記》肖復興讀后感篇二有的人認為音樂是一種享受,有的人認為音樂是一種興趣愛好然而有的人卻覺得音樂是一種負擔,噪音。說起音樂,那么就要從我讀的一本書開始,就是這本書讓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知。肖復興的《我的音樂筆記》給了我很多的啟示,比如他說:“我一直認為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不一樣,音樂靠的是一種心靈上的啟示冥冥中神的一種啟示。”這本書還給我們普及了很多關于音樂的特點,比如古典音樂都含著和諧、高雅、典范、持久、的意義。音樂,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充滿神秘感的。心靈和神,是音樂飛翔的兩翼。羅曼羅蘭說過:“個人的感受,內心的體驗,除了心靈和音樂之外再不需要什么。”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音樂是心靈的算術練習,心靈在聽音樂時計算著自己的不知。”看到這我突然對音樂產生了美好的幻想,但是后面他又說音樂只能從童年時起步,錯過童年,音樂便不會再次降臨駐足。因為童年的心靈最純潔而從未受到污染,便也最易于得到神的啟示和幫助。讀到這我莫名開始后悔,后悔小的時候為什么沒有學音樂。音樂,這么美妙的藝術。令我最有感觸的是巴赫的童年,童年的巴赫,家境貧寒,但是酷愛音樂。那時只要漢堡有音樂會,他都會參加,但是當時的他只有15歲,而且身無分文,就算去的話也要步行好久好久才能到,當時呂內堡和漢堡相距30公里,來回的話就要60公里。這么遠的路程一個孩子要走多久才能到啊!而且還沒有錢吃東西,這得有多喜愛音樂才會這樣做!我的腦海已經出現了他走在路上,不論白天還是晚上,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吃的喝的沒有人陪伴。想到這我竟覺得不可思議,這種事情想想都覺得不太可能,太艱苦了,更何況一個孩子!但是沒想到后面還有反轉,一次他去聽漢堡的音樂會,他還想聽第二天的,可是他沒有一分錢不能買下音樂會的票,只能選擇回家。因為路程的遙遠所以沒走多遠天就黑了,他既沒有錢也沒有食物,所以只能蜷縮在一家旅館的屋檐下,不知道是誰給了他食物和一枚丹麥金幣。雖然巴赫不知道這個好心人是誰,但是他卻非常的興奮,他認為這一定是上當賜予他的恩惠。就是從這個夜晚巴赫才正式走進音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