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化學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化學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化學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化學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黑龍江哈爾濱市中考化學真題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PAGE1試題202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化學試卷一、選擇題(1-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分)哈爾濱“四季分明,風景如畫”。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斷運動 B.夏日碧波蕩漾,我們要愛護“母親河”——松花江 C.秋天碩果累累,水果可為人體提供維生素 D.冬季銀裝素裹,樹枝上的白雪一定是純凈物2.(2分)“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健康人的胃液呈酸性 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 C.吸煙有害人體健康 D.人體中缺鐵會引骨質疏松3.(2分)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A.金屬拉成細絲 B.電解水 C.煤燃燒 D.動植物呼吸4.(2分)消防安全無小事!下列相關做法錯誤的是()A.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失火 B.油鍋不慎著火用水澆滅 C.加油站嚴禁煙火 D.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5.(2分)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用滴管取液體 B.過濾 C.傾倒液體 D.點燃酒精燈6.(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活性炭可以吸附室內裝修產生的有害氣體 B.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C.石油屬于可再生能源 D.最好使用鋼絲球刷洗鋁制廚具7.(2分)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氦氣填充飛艇 C.大理石直接用作補鈣劑 D.氮氣用于磁懸浮列車8.(2分)依據所學知識及圖示所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 B.1個氧原子含有8個質子 C.氧元素的符號是O D.氧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9.(2分)下列有關敘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化合反應 B.用鐵桶盛放波爾多液Fe+CuSO4═Cu↓+Fe2(SO4)3復分解反應 C.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H2O+O2分解反應 D.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2NaOH+H2SO4═Na2SO4+2H2O中和反應10.(2分)下列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選項事實解釋A水蒸發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分子間間隔變大B金剛石比石墨硬度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D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離子A.A B.B C.C D.D11.(2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用廣泛pH試紙測定白醋的pH為7.8 B.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C.張青蓮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D.汽車表面噴漆既美觀又防銹12.(2分)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選項需區分的物質方法A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B氮氣和氧氣觀察顏色C二氧化錳和木炭粉在空氣中灼燒,觀察現象D羊毛和滌綸點燃,聞氣味A.A B.B C.C D.D13.(2分)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選項物質雜質(少量)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A鐵銅加入過量稀鹽酸,溶解B氧氣水蒸氣將氣體通過足量濃硫酸C氯化鈉泥沙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D稀鹽酸稀硫酸加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過濾A.A B.B C.C D.D14.(2分)如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結合圖示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t2℃時,b的溶解度比a小 B.t1℃時,a、b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同 C.將t2℃b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一定會有固體析出 D.將t2℃時a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a溶液的溶劑質量減少15.(2分)課堂上老師演示了鎂條燃燒的實驗,相關信息見卡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①參加反應的Mg的質量等于生成MgO的質量②稱量到的MgO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92g③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等于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④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為2.4g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請根據題意填寫空白,28-35小題,共40分)16.(4分)“冰雪同夢,亞洲同心”。化學為冰雪盛宴助力!(1)某些滑雪板底座用到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屬于(填字母)。A.合成材料B.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2)亞冬會期間,可用純電動汽車,為運動員提供出行服務,此種汽車行駛時的能量轉化為:能→電能→機械能。(3)運動員食用的米飯、面包中富含的淀粉屬于(填營養素種類),淀粉進入人體后代謝的主要流程: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葡萄糖所含的三種元素為(填元素符號)。17.(4分)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相關問題: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數化工生產都有催化劑參與。例如,在合成氨工業中,即使在高溫、高壓下,氮氣與氫氣的化合反應仍然進行得十分緩慢,而采用以鐵為主體的催化劑,能使反應物在相對低的溫度下較快發生反應。人類利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再生產含量化肥,顯著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有效保證了糧食安全。(1)根據上述短文,寫出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生成的氨氣(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以鐵為主體的催化劑與傳統條件相比,優點是(填字母);A.反應物在相對低的溫度下能較快發生反應B.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會增多(3)合理使用由氨氣生產的含氮化肥能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有一種生產尿素的化學反應是:CO2+2NH3X+H2O,請你寫出尿素(X)的化學式:。18.(5分)“低碳行動”是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重要措施,相關科學家們由此發揮著重要作用。用他們研發出的某種新型催化劑,同時在光照條件下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等物質,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1)甲烷的化學式為;甲烷屬于(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2)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一定(填“不變”或“改變”)。(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應在圖中補充一個(填字母)。A.B.(4)此反應不僅體現了化學在吸收CO2的科技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得到的兩種生成物都具有廣泛用途。請寫出其中一種生成物及它的一種用途。19.(4分)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1)科學合理的化學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形成科學思維的重要保證。初中有很多對比實驗,但對比實驗也有不同之處:有的實驗應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有的實驗需要同步進行。據此將下列實驗中的A與歸為一類,依據是。A.木炭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B.蠟燭在不同條件下的燃燒C.硫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D.比較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2)原子結構的奧秘被提示后,人們逐步建立了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Li、Ka、K、Rb(銣)、Cs(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縱列,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它們的單質與水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相同。例如: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用M代表K、Rb(銣)、Cs(銫)這三種活潑金屬中的某一種,請仿照上述兩個反應寫出M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此類反應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20.(7分)實驗室現有高錳酸鉀、稀鹽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及相關儀器和用品,請回答問題:Ⅰ.實驗室制取氣體:(1)實驗室用上述藥品制取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①和(填字母),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2)利用上述所給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驟有:①注入15mL稀鹽酸②試管里放入幾小塊大理石③連接裝置并固定在鐵架臺上④檢查裝置氣密性⑤收集氣體正確的排序為:(填字母)。a.④②①③⑤b.③④①②⑤(3)檢查裝置氣密性的現象如上述E圖所示,說明該裝置的氣密性。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應將(填“燃著”或“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到集氣瓶口。(4)實驗室用上述藥品制取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用F裝置檢驗該氣體時,會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Ⅱ.拓展實驗:(5)利用圖1和圖2分析,在反應結束后測量氫氣體積時,為了減小誤差,讀數時要注意:①要保持U型裝置左右液面相平;②應在(填“t1”或“t2”或“t3”)時讀取數值;③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保持水平。(圖1中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且實驗過程中U型裝置內水不會溢出)21.(5分)圖甲中的七種物質及它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和轉化關系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部分物質已經在圖中標出。其中B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E為只含兩種元素的黑色固體,且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圖中“—”代表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轉化及反應關系已略去,部分反應需要在溶液中進行,物質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結合圖示甲及表格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表格乙物質ABCD所屬類別堿鹽氧化物?(1)分別寫出A、C的化學式:A:C:;(2)稀硫酸與E反應的過程中,溶液顏色由;(3)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D屬于化合物中的(填物質類別)。22.(5分)氫氣(H2)在氯氣(Cl2)中燃燒生成氯化氫(HCl)的反應可用于工業制備鹽酸。請結合此反應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參加反應的H2和Cl2的質量比為;(3)若完全燃燒10kgH2,理論上能生成HCl的質量為kg;(4)若用36.5%的濃鹽酸稀釋得到7.3%的稀鹽酸500g,所需水的質量為g;(5)取450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理論上能處理鐵銹(假設鐵銹的成分是Fe2O3和雜質,其中雜質占4%,且不溶于水、不與其他物質反應)的質量是g。23.(6分)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實驗室提供的用品有:氫氧化鈉固體、一瓶久置的生石灰、稀鹽酸、無色酚酞溶液、蒸餾水及所需的各種儀器。【問題引領】如何判斷化學反應發生?【觀點表達】甲組同學認為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就可以判斷;乙組同學認為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不一定能夠準確判斷。于是乙組同學設計并進行了下列實驗。實驗活動一:【交流總結】同學們結合“現象觀察記錄”分析得出:只通過觀察到明顯現象不能準確判斷發生了化學變化。同學們依據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交流討論后達成共識:應該有“有新物質生成”或“某反應物消失”來作為判斷依據。【活動引領】老師肯定了同學們的看法,同時又提出了新的問題:用你們的“判斷依據”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是否變質。實驗活動二:【表達交流】依據上述現象同學們能夠確定此樣品有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但無法確定是否含氫氧化鈣,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歸納總結】大家分析認為從“反應物消失”和“新物質生成”角度進行的定性實驗均不能確定此樣品是否變質。【思維引領】老師鼓勵同學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同學們思考后決定從定量的角度驗證樣品中是否含有氫氧化鈣,從而判斷原樣品是否變質。實驗活動三:再取12.1g生石灰樣品得到22.2g固體同學們通過數據比較確定了此樣品成分,并計算出此樣品的變質程度為(變質的氧化鈣占變質前純氧化鈣的質量分數)。【結論與評價】經過“實驗活動三”的深入探究,同學們運用定量實驗找到了根據“某反應物減少”也可以準確判斷化學反應發生的“新方法”。老師對同學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思維給予肯定。【拓展反應】同學們意猶未盡,通過計算得出若將“實驗活動一”中得到的c溶液蒸干,理論上可得固體質量為。宏觀現象都有其微觀本質,請從微觀角度分析c中溶液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與最初氫氧化鈉固體質量不同的原因:。2024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考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1-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2分)哈爾濱“四季分明,風景如畫”。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斷運動 B.夏日碧波蕩漾,我們要愛護“母親河”——松花江 C.秋天碩果累累,水果可為人體提供維生素 D.冬季銀裝素裹,樹枝上的白雪一定是純凈物【分析】A、根據分子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愛護水資源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水果中富含維生素,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混合物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物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春天花香四溢,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故選項說法正確。B、地球上淡水資源很少,夏日碧波蕩漾,我們要愛護“母親河”——松花江,故選項說法正確。C、水果中富含維生素,水果可為人體提供維生素,故選項說法正確。D、樹枝上的白雪不一定是純凈物,可能含有雜質,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水果中富含維生素、分子的基本性質、純凈物的特征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2分)“關愛生命,擁抱健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健康人的胃液呈酸性 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 C.吸煙有害人體健康 D.人體中缺鐵會引骨質疏松【分析】A、根據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要均衡營養、合理膳食,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吸煙的危害,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鐵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癥,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顯酸性,故選項說法正確。B、平衡膳食,有利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C、香煙經燃燒產生的煙氣中含有許多強致癌物質和有害物質,吸煙有害人體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D、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吸煙的危害、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3.(2分)下列過程中只發生物理變化的是()A.金屬拉成細絲 B.電解水 C.煤燃燒 D.動植物呼吸【分析】根據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金屬拉成細絲,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正確。B、電解水,有新物質氫氣和氧氣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C、煤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D、動植物呼吸,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里的新物質是指和變化前的物質是不同種的物質,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4.(2分)消防安全無小事!下列相關做法錯誤的是()A.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圖書、檔案失火 B.油鍋不慎著火用水澆滅 C.加油站嚴禁煙火 D.火災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分析】A、根據滅火器的適用范圍,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滅火的原理和方法,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加油站內的空氣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火場逃生的措施,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二氧化碳滅火后不留有痕跡,不會造成圖書檔案的損壞,可以用來撲滅圖書檔案、精密儀器等火災,故選項說法正確。B、油的密度比水小,加水后油會漂浮于水面上,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更大,著火面積更大,故選項說法錯誤。C、加油站內的空氣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汽,為防止引燃混合氣體發生爆炸,要嚴禁煙火,故選項說法正確。D、濕毛巾有類似防毒面具的作用,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燒時生成的煙塵,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火場逃生的措施、滅火器的適用范圍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5.(2分)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用滴管取液體 B.過濾 C.傾倒液體 D.點燃酒精燈【分析】A、根據使用膠頭滴管吸取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過濾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使用膠頭滴管時,伸入液體前,應捏緊膠頭,排出里面的空氣,再伸入試劑中吸取液體,圖中液體中有氣泡產生,說明伸入液體前沒有捏緊膠頭排出里面的空氣,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B、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故選項實驗操作正確。C、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試劑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中瓶塞沒有倒放、標簽沒有向著手心,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D、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故選項實驗操作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化學儀器的用途、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項等是正確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6.(2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活性炭可以吸附室內裝修產生的有害氣體 B.氧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 C.石油屬于可再生能源 D.最好使用鋼絲球刷洗鋁制廚具【分析】A、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空氣的組成成分,進行分析判斷。C、從能源是否可再生的角度可把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D、根據金屬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室內裝修產生的有害氣體,故選項說法正確。B、氮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約占空氣總體積的78%,故選項說法錯誤。C、石油屬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時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屬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選項說法錯誤。D、鋁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阻止內部的鋁進一步被氧化,使用鋼絲球刷洗鋁制廚具,會破壞氧化鋁薄膜,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空氣的組成成分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7.(2分)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氦氣填充飛艇 C.大理石直接用作補鈣劑 D.氮氣用于磁懸浮列車【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常見物質的性質與用途,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熟石灰顯堿性,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選項說法正確。B、氦氣的密度小,可用于填充飛艇,故選項說法正確。C、大理石中含有雜質,質地堅硬,不能直接用作補鈣劑,故選項說法錯誤。D、液氮汽化會吸收大量的熱,在低溫下制造超導環境,可用于磁懸浮列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了解常見化學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8.(2分)依據所學知識及圖示所示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 B.1個氧原子含有8個質子 C.氧元素的符號是O D.氧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分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進行分析判斷。D、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解答】解: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氧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00,故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8;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1個氧原子含有8個質子,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氧元素的符號是O,故選項說法正確。D、氧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6,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而形成陰離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靈活運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的含義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9.(2分)下列有關敘述、對應的化學方程式、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都正確的是()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化合反應 B.用鐵桶盛放波爾多液Fe+CuSO4═Cu↓+Fe2(SO4)3復分解反應 C.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H2O+O2分解反應 D.用氫氧化鈉治療胃酸過多2NaOH+H2SO4═Na2SO4+2H2O中和反應【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若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再根據反應特征確定基本的反應類型(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解答】解:A、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形式,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正確。B、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故選項錯誤。D、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能用于治療胃酸過多,且胃液的主要成分是鹽酸,不是硫酸,中和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掌握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特征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0.(2分)下列事實對應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選項事實解釋A水蒸發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分子間間隔變大B金剛石比石墨硬度大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D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酸溶液中都含有酸根離子A.A B.B C.C D.D【分析】根據微粒的基本特征:微粒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微粒之間有間隔;微粒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微粒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微粒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水蒸發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變大,故選項解釋正確。B、金剛石比石墨硬度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C、氯化鈉溶液能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故選項解釋正確。D、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微粒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1.(2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用廣泛pH試紙測定白醋的pH為7.8 B.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C.張青蓮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D.汽車表面噴漆既美觀又防銹【分析】A、pH試紙上的標準比色卡上的數字只有整數,即使用pH試紙所測得的溶液酸堿度為整數。B、根據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的優點,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科學家們各自在科學上做出的貢獻,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鐵與氧氣、水充分接觸時容易生銹,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由于標準比色卡上的數字只有整數,用廣泛pH試紙測定白醋的pH不可能精確為7.8,且白醋的pH應小于7,故選項說法錯誤。B、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可以減少冶煉產生的污染物對環境的污染,故選項說法正確。C、張青蓮測定了銦、銥、銪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故選項說法正確。D、汽車表面噴漆,能隔絕氧氣和水,既美觀又防銹,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了解pH試紙的使用注意事項、防止鐵銹蝕的措施、廢舊金屬的回收利用的優點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2.(2分)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方法錯誤的是()選項需區分的物質方法A硬水和軟水加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B氮氣和氧氣觀察顏色C二氧化錳和木炭粉在空氣中灼燒,觀察現象D羊毛和滌綸點燃,聞氣味A.A B.B C.C D.D【分析】鑒別物質時,首先對需要鑒別的物質的性質進行對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據性質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試劑,出現不同的現象的才能鑒別。【解答】解:A、加肥皂水,振蕩,產生泡沫較多的是軟水,產生泡沫較少的是硬水,可以鑒別,故選項方法正確。B、氮氣和氧氣均沒有顏色,用觀察顏色的方法不能鑒別,故選項方法錯誤。C、木炭粉在空氣中灼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在空氣中灼燒,黑色粉末消失的是木炭粉,無明顯現象的是二氧化錳,可以鑒別,故選項方法正確。D、點燃,聞氣味,產生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產生特殊氣味的是滌綸,可以鑒別,故選項方法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解答物質的鑒別題時要熟練掌握鑒別的物質的性質,然后選擇適當的試劑或方法,出現不同的現象即可鑒別。13.(2分)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選項物質雜質(少量)所用試劑和操作方法A鐵銅加入過量稀鹽酸,溶解B氧氣水蒸氣將氣體通過足量濃硫酸C氯化鈉泥沙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D稀鹽酸稀硫酸加入過量的硝酸鋇溶液,過濾A.A B.B C.C D.D【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至少要滿足“不增不減”的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的質量。【解答】解:A、鐵能與過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錯誤。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正確。C、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故選項錯誤。D、稀硫酸能與過量的硝酸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硝酸、硝酸鋇(過量的),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一般只與雜質反應,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14.(2分)如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結合圖示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t2℃時,b的溶解度比a小 B.t1℃時,a、b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相同 C.將t2℃b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一定會有固體析出 D.將t2℃時a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a溶液的溶劑質量減少【分析】A、t2℃時,a、b的位置關系,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選項說法沒有指明是否飽和,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b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A、t2℃時,圖中b物質在曲線上位置最高,t2℃時,b的溶解度比a大,故選項說法錯誤。B、選項說法沒有指明是否飽和,則t1℃時,a、b兩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不一定相同,故選項說法錯誤。C、b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t2℃b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一定會有固體析出,故選項說法正確。D、a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將t2℃時a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有固體析出,a溶液的溶劑質量不變,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固體溶解度曲線的含義(點、線、面和交點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5.(2分)課堂上老師演示了鎂條燃燒的實驗,相關信息見卡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①參加反應的Mg的質量等于生成MgO的質量②稱量到的MgO中氧元素的質量為1.92g③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等于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④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為2.4g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進行分析判斷。【解答】解: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Mg的質量不等于生成的MgO的質量,因為還有氧氣參加反應,故①錯誤;②稱量到的MgO中氧元素的質量為:4.8g×=1.92g,故②正確;③設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為x,生成MgO的質量為y。2Mg+O22MgO4832804.8gxyx=3.2gy=8g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8g﹣4.8g=3.2g,所以參加反應的O2的質量等于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故③正確;④未稱量到的MgO的質量8g﹣4.8g=3.2g,故④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二、非選擇題(請根據題意填寫空白,28-35小題,共40分)16.(4分)“冰雪同夢,亞洲同心”。化學為冰雪盛宴助力!(1)某些滑雪板底座用到的“超高分子聚乙烯”屬于A(填字母)。A.合成材料B.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2)亞冬會期間,可用純電動汽車,為運動員提供出行服務,此種汽車行駛時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電能→機械能。(3)運動員食用的米飯、面包中富含的淀粉屬于糖類(填營養素種類),淀粉進入人體后代謝的主要流程: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其中葡萄糖所含的三種元素為C、H、O(填元素符號)。【分析】(1)根據材料的分類分析;(2)根據能量的轉化分析;(3)根據人體所需營養素、質量守恒定律來分析。【解答】解:(1)超高分子聚乙烯”屬于合成材料;(2)汽車行駛時的能量轉化為:化學能→電能→機械能;(3)米飯、面包中富含的淀粉屬于糖類;淀粉進入人體后代謝的主要流程:淀粉→葡萄糖→二氧化碳和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所以葡萄糖所含的三種元素為C、H、O。故答案為:(1)A;(2)化學;(3)糖類;C、H、O。【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化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了學生整合基本化學知識的能力。17.(4分)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閱讀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相關問題:催化劑在化工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多數化工生產都有催化劑參與。例如,在合成氨工業中,即使在高溫、高壓下,氮氣與氫氣的化合反應仍然進行得十分緩慢,而采用以鐵為主體的催化劑,能使反應物在相對低的溫度下較快發生反應。人類利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再生產含量化肥,顯著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有效保證了糧食安全。(1)根據上述短文,寫出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氣的化學方程式:N2+3H22NH3,生成的氨氣(NH3)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2)以鐵為主體的催化劑與傳統條件相比,優點是A(填字母);A.反應物在相對低的溫度下能較快發生反應B.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會增多(3)合理使用由氨氣生產的含氮化肥能顯著提高農作物產量。有一種生產尿素的化學反應是:CO2+2NH3X+H2O,請你寫出尿素(X)的化學式:CO(NH2)2。【分析】(1)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氮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氨氣;(2)根據題目中的信息以及催化劑的特點分析;(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分析。【解答】解:(1)在高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NH3的化學方程式為:N2+3H22NH3;NH3中氫元素化合價是+1,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故答案為:N2+3H22NH3;﹣3;(2)A、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反應物在相對低的溫度下能較快發生反應,正確B、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不會增多,錯誤;故選:A;(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C、O、N、H的個數分別為、1、2、2、6,反應后C、O、N、H的個數分別為0、1、0、2,故X一個分子中含有1個C、1個O、2個、2個N4個H,尿素(X)的化學式為CO(NH2)2;故答案為:CO(NH2)2。【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物質的性質,解答時要根據各種物質的性質,結合各方面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18.(5分)“低碳行動”是人類應對全球變暖的重要措施,相關科學家們由此發揮著重要作用。用他們研發出的某種新型催化劑,同時在光照條件下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等物質,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請結合圖示回答問題:(1)甲烷的化學式為CH4;甲烷屬于有機化合物(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2)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一定不變(填“不變”或“改變”)。(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應在圖中補充一個A(填字母)。A.B.(4)此反應不僅體現了化學在吸收CO2的科技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得到的兩種生成物都具有廣泛用途。請寫出其中一種生成物及它的一種用途甲烷,用作燃料(或氧氣,用作醫療急救、作助燃劑等,合理即可)。【分析】根據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該反應是CO2分子與H2O分子反應生成了CH4分子和O2分子,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研發出的某種新型催化劑,同時在光照條件下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等物質,結合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是CO2分子與H2O分子反應生成了CH4分子和O2分子,則甲烷的化學式為CH4,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化合物。(2)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則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一定不變。(3)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變,則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應在圖中的反應物中補充一個。(4)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氧氣能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可用作醫療急救、作助燃劑等。故答案為:(1)CH4;有機化合物;(2)不變;(3)A;(4)甲烷,用作燃料(或氧氣,用作醫療急救、作助燃劑等,合理即可)。【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系起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19.(4分)分類、類比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1)科學合理的化學實驗是獲取化學知識。形成科學思維的重要保證。初中有很多對比實驗,但對比實驗也有不同之處:有的實驗應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有的實驗需要同步進行。據此將下列實驗中的A與C歸為一類,依據是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A.木炭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B.蠟燭在不同條件下的燃燒C.硫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D.比較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2)原子結構的奧秘被提示后,人們逐步建立了結構決定性質的觀念。Li、Ka、K、Rb(銣)、Cs(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縱列,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它們的單質與水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相同。例如: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用M代表K、Rb(銣)、Cs(銫)這三種活潑金屬中的某一種,請仿照上述兩個反應寫出M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2H2O═2KOH+H2↑(或2Rb+2H2O═2RbOH+H2↑、2Cs+2H2O═2CsOH+H2↑),此類反應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分析】(1)根據對比實驗也有不同之處:有的實驗應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有的實驗需要同步進行,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Li、Ka、K、Rb(銣)、Cs(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縱列,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它們的單質與水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相同。例如: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題意,對比實驗也有不同之處:有的實驗應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有的實驗需要同步進行。A.木炭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是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的,B.蠟燭在不同條件下的燃燒,是同步進行的;C.硫分別在空氣中和氧氣中燃燒,是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的,D.比較吸入空氣和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是同步進行的,則實驗中的A與C歸為一類,依據是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2)Li、Ka、K、Rb(銣)、Cs(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縱列,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它們的單質與水反應,生成的化合物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相同。例如:2Li+2H2O═2LiOH+H2↑、2Na+2H2O═2NaOH+H2↑,用M代表K、Rb(銣)、Cs(銫)這三種活潑金屬中的某一種,它們在化合物中均顯+1價,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2K+2H2O═2KOH+H2↑、2Rb+2H2O═2RbOH+H2↑、2Cs+2H2O═2CsOH+H2↑。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答案為:(1)C;按先后順序依次進行;(2)2K+2H2O═2KOH+H2↑(或2Rb+2H2O═2RbOH+H2↑、2Cs+2H2O═2CsOH+H2↑);置換反應。【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題意、了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常見化學實驗的實驗原理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20.(7分)實驗室現有高錳酸鉀、稀鹽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及相關儀器和用品,請回答問題:Ⅰ.實驗室制取氣體:(1)實驗室用上述藥品制取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①A和C(填字母),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2KMnO4K2MnO4+MnO2+O2↑。(2)利用上述所給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驟有:①注入15mL稀鹽酸②試管里放入幾小塊大理石③連接裝置并固定在鐵架臺上④檢查裝置氣密性⑤收集氣體正確的排序為:a(填字母)。a.④②①③⑤b.③④①②⑤(3)檢查裝置氣密性的現象如上述E圖所示,說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應將燃著(填“燃著”或“帶火星”)的小木條放到集氣瓶口。(4)實驗室用上述藥品制取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用F裝置檢驗該氣體時,會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Ⅱ.拓展實驗:(5)利用圖1和圖2分析,在反應結束后測量氫氣體積時,為了減小誤差,讀數時要注意:①要保持U型裝置左右液面相平;②應在t3(填“t1”或“t2”或“t3”)時讀取數值;③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1中部分夾持裝置已略去,且實驗過程中U型裝置內水不會溢出)【分析】(1)根據高錳酸鉀制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為固體加熱型反應,氧氣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來分析解答;(2)根據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來分析解答;(3)根據檢查裝置E的氣密性方法來分析解答;根據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來分析解答;(4)根據實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來分析解答;(5)②根據稀硫酸與鋅粒反應會放出熱量,應冷卻至室溫時再讀數來分析解答;③根據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來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據題中提供的藥品可知,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該反應為固體加熱型反應,發生裝置選A,氧氣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氣較純凈,收集裝置選C,則實驗室用上述藥品制取較為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裝置是A和C,高錳酸鉀制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2)利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為④檢查裝置氣密性,②試管里放入幾小塊大理石,①注入15mL稀鹽酸,③連接裝置并固定在鐵架臺上,⑤收集氣體,故選:a;(3)用裝置E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說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二氧化碳不燃燒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驗滿時應將燃著的小木條放到集氣瓶口;(4)根據題中提供的藥品可知,實驗室用稀鹽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CO2↑+H2O,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F裝置檢驗該氣體時,會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5)②稀硫酸與鋅粒反應會放出熱量,氣體受熱膨脹,會使壓強增大,應冷卻至室溫時再讀數,則應在t3時讀取數值;③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故答案為:(1)A;C;2KMnO4K2MnO4+MnO2+O2↑;(2)a;(3)良好;燃著;(4)CaCO3+2HCl=CaCl2+CO2↑+H2O;渾濁;(5)②t3;③最低處。【點評】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和實驗注意事項,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21.(5分)圖甲中的七種物質及它們之間的反應關系和轉化關系均是初中化學常見的,部分物質已經在圖中標出。其中B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E為只含兩種元素的黑色固體,且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圖中“—”代表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轉化及反應關系已略去,部分反應需要在溶液中進行,物質是溶液的只考慮溶質)。結合圖示甲及表格乙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表格乙物質ABCD所屬類別堿鹽氧化物?(1)分別寫出A、C的化學式:A:NaOHC:CO2;(2)稀硫酸與E反應的過程中,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藍色;(3)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4)D屬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填物質類別)。【分析】根據B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則B是碳酸鈉;E為只含兩種元素的黑色固體,且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所以E是氧化銅,A屬于堿,可生成碳酸鈉,所以A是氫氧化鈉,C為氧化物,可有碳酸鈉制得,所以C是二氧化碳或水,D和C可反應,同時可與氫氣相互轉化,所以D是水,則C為二氧化碳,然后將推出的物質進行驗證即可。【解答】解:(1)B可用于洗滌劑的生產,則B是碳酸鈉;E為只含兩種元素的黑色固體,且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所以E是氧化銅,A屬于堿,可生成碳酸鈉,所以A是氫氧化鈉,C為氧化物,可有碳酸鈉制得,所以C是二氧化碳或水,D和C可反應,同時可與氫氣相互轉化,所以D是水,則C為二氧化碳,所以A、C的化學式分別為NaOH和CO2;(2)E是氧化銅,稀硫酸與氧化銅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溶液顏色由無色變為藍色;(3)A是氫氧化鈉,B是碳酸鈉,A→B反應的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2NaOH=Na2CO3+H2O;(4)D是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故答案為:(1)NaOH;CO2;(2)無色變為藍色;(3)CO2+2NaOH=Na2CO3+H2O;(4)氧化物。【點評】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22.(5分)氫氣(H2)在氯氣(Cl2)中燃燒生成氯化氫(HCl)的反應可用于工業制備鹽酸。請結合此反應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H2+Cl22HCl;(2)參加反應的H2和Cl2的質量比為2:71;(3)若完全燃燒10kgH2,理論上能生成HCl的質量為365kg;(4)若用36.5%的濃鹽酸稀釋得到7.3%的稀鹽酸500g,所需水的質量為400g;(5)取450g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理論上能處理鐵銹(假設鐵銹的成分是Fe2O3和雜質,其中雜質占4%,且不溶于水、不與其他物質反應)的質量是25g。【分析】(1)根據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來分析解答;(2)根據化學方程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求法來分析解答;(3)根據氫氣的質量和方程式來分析解答;(4)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來分析解答;(5)根據題中數據和方程式來分析解答。【解答】解:(1)氫氣(H2)在氯氣(Cl2)中燃燒生成氯化氫(HCl),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2HCl;(2)參加反應的H2和Cl2的質量比為(1×2):(2×35.5)=2:71;(3)設理論上能生成HCl的質量為x,H2+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