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061-2016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_第1頁
DB37T 5061-2016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_第2頁
DB37T 5061-2016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_第3頁
DB37T 5061-2016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_第4頁
DB37T 5061-2016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distributionfacil2016-05-26發布2016-08-01實施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實施日期:2016年08月01日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DB37/T5061-20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發行850毫米×1168毫米32開本2.25印張52千字本書封底貼有防偽標簽,刮開涂層可查詢真偽本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我社發行部負責退換I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于發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的通知魯建標字〔2016〕13號各市住房城鄉建委(建設局)、質監局,各有關單位:建設標準,編號為DB37/T5061—2016,現予以發布,自2016年8月1日起施行。2016年5月26日Ⅱ司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經廣泛調查研究,依據國家相關標準,和有關資料反饋至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地址:濟南市市中區經二路150號,郵編:250001,郵箱:lzxb1017@163.com),以供本標準主編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劉文華張釗姜長川王建豐本標準主要審查人員:楊元亮孫韶光郭維禮孫鴻昌 33供配電設計 73.1負荷性質的確定 73.2用電負荷容量計算 73.3住宅小區供電方式 93.4電能計量方式 4.1配電變壓器 4.2箱式變電站 4.3中壓開關柜 4.4低壓開關柜 4.5中低壓電纜 4.6低壓電纜分支箱 4.7無功補償裝置 4.8配電自動化 4.9用電信息采集系統 4.10電能計量裝置 215.1一般規定 215.2中壓開關站、配電室建筑要求 215.3住宅小區配電用房建筑面積 235.4線路通道要求 附錄B電表箱結構示意圖 30附錄C多表位計量箱、經互感器接入式計量箱參考尺寸表 本標準用詞說明 41引用標準名錄 42條文說明 45V 3 73.1Determinationofloadcharac 73.2Calculationprincipleofelectricloadcapacity 73.3Residentialdistrict 9 4.1distributiontransform 4.3Mediumvoltageswit 4.4Lowvoltageswitchgear 4.6Lowvoltagecab 4.7Reactivepowercompensatio 4.10Electricenergym 5Requirementsoftheconst 5.2Constructionrequirementsofmediumvoltageswit 5.3Constructionareaof 23 24 41 451.0.1為適應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長的需要,促進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相協調,貫徹《關于推進全省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和物業管理的意見》(魯建發〔2015〕5號〕精神,結合山東省經濟發展和配電網現狀,本著以人為本、安全、經濟、實用、節能、環保、適度超前的原則,制定本標準。1.0.2本省行政區域內新建住宅的供配電設施建設應符合本標準,改建、擴建的住宅供配電設施建設應參照本標準執行。1.0.3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應符合當地電力發展及城市發展規劃。視住宅小區建設規模及容量大小,預留35kV~110kV變電站的站址及電力通道。供配電方案和供配電設施用房的設計應與住宅小區詳規設計同步。1.0.4本標準的適用范圍為住宅小區內供配電設施建設,設計范圍為電網電源點至用戶計量表計。公建設施及計量裝置以下部分參照標準中相關條款執行。1.0.5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應實現規范化、標準化,以簡化設計、施工,方便運行維護,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工程建設應滿足國家和行業質量驗收標準,并經當地質檢、供電部門驗收合格。1.0.6住宅小區供配電設備的選型應執行國家有關經濟技術政策,采用運行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維護方便(免維護或少維護)、操作簡單、節能環保型的設備。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產品。1.0.7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應根據城市規劃要求,結合環境美化和提高供電可靠性要求,宜建設以電纜線路為主的配電網。1.0.8村鎮住宅小區,可適當降低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但不得2低于國家標準。1.0.9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除符合本標準外,還應符合國家及行業和地方的相關標準規范。32.0.1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residentialdistrictpowersupplyand從電網電源點至居民電能計量裝置(含表箱、電表)及相關低壓供電公建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的電氣設施。2.0.2單多層住宅singleandmultistoreybuildings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建筑),類型有別墅、單層、多層等。其中別墅是指帶有私家花園的底層獨立式住宅。2.0.3二類高層住宅thesecondtypeofhigh-riseresidential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宅建筑)。2.0.4一類高層住宅thefirsttypeofhigh-riseresidential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設置商業服務網點的住2.0.5超高層住宅superhigh-riseresidential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居住類建筑。2.0.6公共服務設施publicservicefacilities一般稱公建設施,是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的各類設施。2.0.7汽車庫分類automobiledatabaseclassification汽車庫停放車輛>300輛、總建筑面積>10000m2為I類汽車庫;151~300輛、5000~10000(含)m2為Ⅱ類汽車庫;51~150輛、2000~5000(含)m2為Ⅲ類汽車庫;<50輛、<2000(含)m2為IV類汽車庫。2.0.8配置系數configurationcoefficient4配置變壓器的容量(kVA)或低壓配電干線饋送容量(kVA)與住宅小區用電負荷(kW)之比值。配置系數綜合考慮了同時率、功率因數、設備負載率等對其的影響。2.0.9產權分界點divisionpointofproperty供電企業和用戶資產(維護、管理)的電氣設備連接分界處。2.0.10中壓開關站mediumvoltageswitchingstation中壓開關站設有中壓配電進出線、對功率進行再分配的配電裝置,相當于變電站母線的延伸,可用于解決變電站進出線間隔有限或進出線走廊受限,并在區域中起到電源支撐的作用。中壓開關站內必要時可附設配電變壓器。2.0.11環網單元ringnetworkunit也稱環網柜或開閉器,用于中壓電纜線路分段、聯絡及分接負荷。按使用場所可分為戶內環網單元和戶外環網單元;按結構可分為整體式和間隔式。戶外環網單元安裝于箱體中時亦稱戶外環網柜、開閉器、戶外箱式開閉所。2.0.12配電變壓器distributiontransformer將10kV電壓等級降壓成為0.4kV電壓等級的配電設備,簡稱配變。按絕緣材料可分為油浸式配變(簡稱油變)、干式配變(簡稱干變)。2.0.13配電室electricitydistributionroom主要為低壓用戶配送電能,設有中壓進線(可有少量出線)、配電變壓器和低壓配電裝置,帶有低壓負荷的戶內配電場所稱為2.0.14箱式變電站boxtypesubstation也稱預裝式變電站或組合式變電站,指將中壓開關、配電變壓器、低壓出線開關、無功補償裝置和計量裝置等設備共同安裝于一個封閉箱體內的戶外配電裝置。2.0.15電纜分支箱cablebranchbox也稱電纜分接箱,完成配電系統中電纜線路的匯集和分接5功能。2.0.16低壓供電半徑lowvoltagepowersupplyradius從配電室(箱式變電站)低壓側出線至計量表計間的線路長度,不包含表后線路長度。從最末一級電纜分支箱到電表箱的線路。從電表箱到每戶住宅的線路。2.0.19交流充電樁ACchargingpile采用傳導方式為具備有車載充電機的電動汽車提供交流電能的專用裝置。分別來自兩個不同變電站,或來自不同電源進線的同一變電站內兩段母線,為同一用戶負荷供電的兩路供電電源。為同一用戶供電的兩回供電線路。電力系統的一點直接接地,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通過保護線與該接地點相連接。根據中性導體(N)和保護導體(PE)的配制方式,TN系統可分為如下三類:1TN-C系統,整個系統的N、PE線是合一的。2TN-C-S系統,系統中有一部分線路的N、PE線是合一的。3TN-S系統,整個系統的N、PE線是分開的。2.0.23配電自動化distributionautomation以一次網架和設備為基礎,以配電自動化系統為核心,綜合利用多種通信方式,實現對配電系統的監測與控制,并通過與相關應用系統的信息集成,實現配電系統的科學管理。2.0.24配電終端distributionterminalstation6變終端)、開關站和公用及用戶配電所的監控終端distribution71一類高層(含超高層)住宅的電梯、泵房、消防設施、應3建筑面積大于5000m2的人防工程。3建筑面積小于或等于5000m2的人防工程;3.1.4居民用電負荷及其他不屬于上述一級或二級的負荷為三級3.2.1住宅小區低壓用電負荷包括必要的低壓供電公建設施容量,不包括住宅小區內中高壓供電的大型公建設施的供電容量。住宅小區內公建用電和住宅公共用電設施用電設備總容量在250kW或需用變壓器容量在160kVA以下者可采用低壓方式8單戶建筑面積(m2)容量配置(kW)1690~120(含)8120~150(含)23按負荷密度估算:物業管理類60~100W/m2;商業(會所)類100~150W/m23.2.3住宅小區用電負荷配置系數按下列原則確定。1單臺配變容量選擇,應按表3.2.3-1中配置系數進行配置,最小不得小于0.5。住宅小區總居民住宅戶數(戶)配置系數(Kp)1234注:配電變壓器配置容量=2(低壓用電負荷×Kp)。2住宅小區內低壓干線截面選擇,應按表3.2.3-2中配置系數進行配置。居民住宅戶數(戶)配置系數(Kp)119續表3.2.3-2居民住宅戶數(戶)配置系數(Kp)2343.2.4住宅小區配變的單臺容量選用,油浸式配變不應超過630kVA,干式配變不應超過1250kVA。3.3住宅小區供電方式3.3.1住宅小區中一、二級負荷,應采用雙電源或環網方式供電。一級負荷中特別重要的負荷,除應由雙電源供電外,還應配置自備應急電源。3.3.2住宅小區供電容量≤4000kVA時,可接入現有10kV公用線路;供電容量>4000kVA時,宜從變電站新建10kV線路。其中供電容量在8000~30000kVA時,新建多回10kV線路供電;小區開發建設單位結合城市規劃提供35~110kV變電站的規劃3.3.3住宅小區的10kV外部供電線路應根據當地城市規劃或配網規劃選用電纜或架空方式,經開關設備接入公用電網。住宅小區內部的高低壓供電線路應采取電纜方式供電。3.3.4住宅小區內公建設施需用專用配變供電的,容量應按計算容量配置,由開發建設單位單獨報裝;采用低壓供電時,不應與為居民住宅供電的低壓線路共用一路。3.3.5高壓供電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1新建住宅小區高壓供電宜采用中壓開關站和配電室供電方式,小區建筑面積7000m2以下且配電室建設改造困難時,方可采用戶外環網柜和箱式變電站方式。2設置有中壓開關站時,小型中壓開關站(不超過2進4出)可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中型中壓開關站(2進6~8出)和大型中壓開關站(2進8~14出)應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線纜截面(mm2)1新建住宅小區低壓供電半徑不應超過200m。低壓進線開關與分段開關之間加裝閉鎖裝置(電氣聯鎖+機械聯鎖),確保低壓進線開關與分段開關不能同時合上。住宅用戶”的接線方式。配電室每路低壓出超過200kW。對于負荷集中的高層、超高層住宅可采取插接母線線纜截面(mm2)需求。到戶計量方式;每套住宅用電容量超過12kW時,宜采用三相供電到戶計量方式。3.4.3住宅區域內不同電價分類的用電負荷,應分別裝設計量表表計。3.4.5住宅小區各類計量表箱應按國家和電力行業相關技術標準制造,并經當地供電部門確認后使用。3.4.6計量表計集中安裝時,應采用多戶表箱,單個表箱不宜超在戶外向陽處,可安裝在戶外背陰處。1別墅表箱宜安裝在戶外,宜4~6戶相對集中設置,應具有防雨和防陽光直射計量表等防護措施。2單多層住宅的電能表應集中安裝于地下一層或一層。3高層住宅的電能表按照每處宜設置不少于30塊計量表計的原則,分層段集中安裝在地下一層(或一層)及中間樓層,在相應樓層設置表箱間,表箱布置方式應經供電部門確認。4超高層住宅,宜在地下一層(或一層)、避難層及中間樓層設置表箱間,表箱布置方式應經供電部門確認。3.4.8住宅小區的配電室必須配備專用計量柜和計量專用PT、CT,且應滿足《電能計量柜》GB/T16934的要求。每臺配變應安裝滿足計量要求的計量裝置,以滿足分線分臺區及電壓考核要求。3.4.91000kVA及以下變壓器宜采用高供低計計量方式,1250kVA變壓器宜采用高供高計計量方式。3.5.1配電裝置接地應符合下列規定:1住宅小區內配變中性點接地方式應遵從供電部門對該區域的規劃要求。2配變等電氣裝置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筑物內時,其接地裝置應與建筑物基礎鋼筋等相連。3當配電室采用建筑物的可利用基礎作接地極且接地電阻小于1Q時,可不另設人工接地裝置。3.5.2低壓配電系統應選用TN-C-S或TN-S接地系統。當配變等電氣裝置安裝在由其供電的建筑物內時,應選用TN-S系統。3.5.3采用TN-C-S接地系統時,低壓配電線路主干線末端和各分支線末端的保護中性線(PEN)應重復接地;中性線與PE線在建筑物內電源進線處分開,分開后不得再將中性線和PE線互相3.5.4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應適應“綠色、環保、低碳”的社會發展要求,電動汽車充電樁配套設施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配置,住宅小區內宜配置電費自助繳費機。4.1.1配電室、箱式變電站內變壓器應選用13型及以上系列低損干式變壓器。接線組別一般采用Dyn11。4.1.2特性變化大的負荷,可選用卷鐵芯或非晶4.1.3電壓波動幅度大、需頻繁調節電壓的配電臺區宜選用有載4.1.4干式變壓器外殼防護等級不低于IP2X。與低壓配電柜并列4.1.5變壓器應采取減振、降噪、屏蔽等措施。干式變壓器應帶有溫控、風機等設備,帶有金屬外殼,設置主變壓器超溫遠程4.2.1箱式變電站內變壓器容量不應大于630kVA。防”功能,一般選用額定電流630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不小于20kA/4s,額定峰值耐受電流不小于50kA。SF?環網單元應配置壓4.2.3箱式變電站內環網單元、變壓器及低壓設備導體應絕緣封4.2.4箱式變電站處在高潮濕場所時,宜加大元件的爬電比距,箱內加裝溫濕度自動控制器,應用全絕緣、全封閉、防凝露等4.2.5變壓器高壓端頭采用肘型絕緣頭,油浸變壓器的防爆接方式。低壓開關柜組屏安裝,低壓進線選壓出線選用塑殼斷路器,回路數不宜大于4回。框架式斷路器額定電流與變壓器容量相匹配,額定運行短路分斷能力不小于65kA;塑殼斷路器一般選用額定電流400A,額定運行短路分斷能力不小于50kA。4.2.6箱式變電站外殼應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性能,箱殼溫升等級不宜超過10K,宜采用底進頂出的通風結構。4.2.7所配置的低壓電氣元件應通過國家有關強制性產品認證制4.3.2環網單元宜采用SF?或真空開關。戶外環網柜應選用滿足環境要求的小型化全絕緣、全封閉的SF?共氣箱型,外殼應滿足不應低于IP43;戶內環網單元宜采用間隔型單元柜。4.3.3開關類型可根據需求選用,環網宜采用負荷開關,饋出可采用負荷開關或斷路器。變壓器單元保護一斷器組合電器,出線間隔接入變壓器容量超過1250kVA時宜4.3.4負荷開關柜一般選用額定電流630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不宜小于20kA/4s,額定峰值耐受電流不宜小于50kA。4.3.5斷路器柜一般選用額定電流630A,額定開斷電流不宜小于20kA,短時耐受電流不宜小于20kA/4s,額定峰值耐受電流不宜小于50kA。4.3.6負荷開關一熔斷器組合電器柜宜選用額定電流125A,熔斷器額定開斷電流不小于31.5kA,轉移電流應符合相關標準。4.3.7SF?氣體絕緣的環網單元中,每個獨立的SF?氣室應配有氣體壓力指示,可具備低氣壓分合閘閉鎖功能。4.3.8實施配電自動化的環網單元應具備手動和電動操作功能,操作直流電源可選用24V、48V,直流系統的儲能容量不小于24Ah,進出線柜裝設2只電流互感器、1只零序互感器,設置二次小室。4.3.9環網單元應具有“五防”功能。4.3.10環網單元處于高潮濕場所時,宜加大元件的爬電比距;在內部加裝溫濕度自動控制器,應用全絕緣、全封閉、防凝露等4.3.11環網單元應配置帶電顯示器(帶二次核相孔、按回路配置),應能滿足驗電、試驗、核相的要求。4.3.12環網單元應選用IAC級產品,內部故障電弧允許持續時間應不小于0.5s。4.4.1低壓開關柜一般選用母線區、設備區和電纜區互相隔離的開關柜,設備導體均絕緣封閉;宜選用抽屜式,采取下進風、上出風散熱結構,防護等級不低于IP31。4.4.2一般主母線選用額定電流2000A、2500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不小于65kA/1s。4.4.3低壓進線、分段一般采用電子控制的框架斷路器,配置電動操作機構,額定運行短路分斷能力不小于65kA,出線采用塑殼空氣斷路器,額定運行短路分斷能力不小于50kA,配電子脫扣器(瞬時脫扣、短延時脫扣、長延時脫扣三段保護),應具備分勵脫扣器及輔助觸點等附件,不宜設置失壓脫扣;當出線電流大于630A時,采用框架式空氣斷路器。4.4.4在規劃及實施配電自動化區域,可使用帶通信功能的智能型低壓開關。4.5.110kV電纜一般選用三芯繞包型交聯聚乙烯絕緣銅芯電力4.5.210kV電纜附件可選用預制式、冷縮式產品,應有密封防水措施。環網單元和箱式變電站等可分離式連接器采用全屏蔽可觸摸式結構。電纜鎧裝接地線與屏蔽接地線必須分開,鎧裝接地線截面積不小于10mm2,屏蔽接地線截面積不小于25mm2。4.5.310kV電纜額定電壓(U?/U)采用8.7kV/15kV,滿足中性點不接地系統單相接地時持續運行2h要求。4.5.4低壓電纜一般選用交聯聚乙烯絕緣、阻燃、縱向阻水的銅芯電纜,選用相線、中性線等芯結構。4.5.5低壓電纜的額定電壓一般宜選用0.6kV/1kV。4.5.6進出開關站、配電室的電纜,應采用阻燃電纜。4.5.7高層住宅建筑中明敷的線纜應選用低煙、低毒的阻燃類線纜。4.5.8一類高層(含超高層)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應急照明,應采用低煙、無鹵、阻燃、耐火的線纜;二類高層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應急照明,宜采用低煙、無鹵、阻燃、耐火的線纜。4.6低壓電纜分支箱4.6.1低壓電纜分支箱母線采用封閉母線系統,進出線均絕緣封4.6.2低壓電纜分支箱宜采用刀熔開關或斷路器,具備電纜下進線的功能。4.6.3低壓電纜分支箱主母排額定電流630A,進線殼架額定電流400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不小于15kA/1s。4.6.4低壓電纜分支箱饋出回路數不宜超過6路,出線殼架額定電流250A、額定短時耐受電流不小于15kA/1s、額定運行短路分斷能力不小于50kA。4.6.5低壓電纜分支箱應設置在車輛、行人不易碰及且電纜進出方便的地方,箱內帶電導體應進行絕緣封閉。公共場所落地安裝低壓電纜分支箱時宜采用絕緣箱體,防護等級不應低于IP55。4.7.1配變配置低壓電容器進行無功補償,電容器容量應根據配變容量和負荷性質,通過計算確定。低壓無功補償裝置一般按配變容量的10%~30%配置,可實現共補、分補以及相間補償,采用復合開關自動投切(可控硅投切、接觸器運行)方式。4.7.2配變低壓無功補償與運行數據采集應采用一體化裝置。4.8.1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應實現配電自動化功能。環網單元應配置“三遙(遙測、遙信、遙控)”站所終端(DTU),能夠判斷隔離短路、接地故障,并具備故障錄波和數據上傳功能。4.8.2在配網自動化規劃區域內住宅小區的10kV高壓進線,應預埋配網自動化通信管孔,預留配網自動化設備裝設位置及通信線路位置。4.8.3根據實施區域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通信方式,配電自動化通信網應優先采用光傳輸網絡專網通信方式,實現規范接入。4.8.4接入10kV配電網的自動化設備應具有采集電氣系統運行工況并上傳至電網管理機構的能力,同時具備接受電網管理機構控制調節指令的能力。4.8.5向當地電力部門提供的監測信息至少應包括:電氣模擬量,如接入點的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頻率、電壓不平衡、諧波等;狀態量,如接入點的斷路器狀態、故障信息、儲能系統遠方終端狀態信號和通信狀態等信號。4.8.6住宅小區宜實現配電臺區全景巡視監控,視頻攝像頭清晰度不應低于720p。4.8.7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宜采用低壓光纖復合電纜(OPLC)入表4.9.1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實現電能量采集、計量異常監測、用4.9.3計量裝置安裝位置應完全覆蓋無線通信信號,確保用電服448—2000第5章的要求。表箱間、電纜井內時宜采用壁掛式設計,安樓面(地)距離1.2m±0.2m。表箱安裝在其他位置時宜采用半鑲能表箱中心位置距樓面(地)距離1.4m±0.2m。安裝在戶外的單戶電能表箱下沿距地面距離大于1.6m,可上下兩排排列。若距樓面(地)距離小于上述要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表箱門的開纜井內時,對應鑰匙由資產管理單位管理。4.10.4多電能表位單相表箱內的開關、電能表應分別裝設在獨立的區域內。開關室、電能表室應分別裝設單獨開啟的門,能夠加掛專用鎖和一次性防竊電封鎖,方便計量箱加鎖封閉。4.10.5多表位單相表箱內表位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以下要求:同一行電能表相鄰兩個表位垂直中心線間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30mm;相鄰兩行電能表表位水平中心線間的垂直距離不小于240mm。4.10.6電能表室門宜采用全透明設計,否則每個表位須設立視窗。視窗固定應無外露的固定螺釘,視窗禁止使用PC材料。4.10.7電能表后開關選用無過流保護跳閘功能的開關,開關的操作手柄外露,方便停送電操作。4.10.8計量箱內強電與弱電布線必須分開。箱內導線應采用銅質導線,導線截面滿足要求,布線合理整齊、工藝美觀大方。4.10.9安裝在室外的計量箱必須采取防雨措施,特別是計量箱的頂部、外露的開關操作手柄處、預付費電能表插卡處等部位。4.10.10計量箱位置(含配電室內計量箱)應安裝在無線通信信號良好或有線通信能夠覆蓋的地方。4.10.11計量箱應裝設銘牌,內容應包括廠家、制造年月、型號、出廠編號、資產編號、執行標準等。4.10.12計量箱箱體兩側設百葉窗,百葉窗內側加防止小動物進入的防護網。4.10.13電能表箱應滿足照明充足、通風良好、防潮防火等要求。4.10.14表箱前后和表箱間所有通道應采用高強度、阻燃、耐老化的環保材料管線(如PVC、PE、鋼管或合金管等),表箱前后電源線通道、進戶線通道和信號線通道設計預埋到墻內或地下,不采用明線管設計方式。預埋通道必須預留鋼絲,便于后期施工,預埋管的內徑不宜小于電纜外徑或多根電纜包絡外徑的2.5倍。相關設備、材料的安裝標準應符合電能計量裝置資產管理單位相關要求。4.10.15應預埋水表、熱表安裝點到對應戶電能表安裝位置的管線,并至少預埋2條2×1.0mm2的屏蔽雙絞線、1條電源線到墻內關要求。5.1.1住宅小區配電設施、高低壓電纜走廊及戶外高低壓設備等行統籌安排,與供電有關的土建設計圖紙應經供電部門會審。申5.1.2住宅小區內配電室、箱式變電站選址應滿足低壓供電半徑每處集中放置一般不超過4臺。5.2.1站址應接近負荷中心,滿足低壓供電半徑要求;進出線方5.2.2站室土建應滿足防火、防汛、防滲漏水、防盜、通風和降5.2.3土建部分按最終規模設計。站室室內地坪應高于室外(或走廊)地坪不小于200mm,并設置高于室內地坪200~300mm的室內地坪至梁底凈高不應低于3.5m;如經當地供電部門認可,采5.2.5站室照明電源電壓采用220V低壓電源,應設置照明配電5.2.6站室的門應為防火門,防火等級滿足《民用建筑電氣設計5.2.7配電裝置室及變壓器室門的寬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尺室疏散通道門的最小高度宜為2.0m,最小寬度宜為750mm。5.2.8當站室設置在建筑物內時,應向結構專業提出荷載要求并5.2.9若小區規模較小(建筑面積7000m2以下)且條件限制,采箱式變電站、戶外環網柜基礎底座應高出地面600mm,底座強度應不低于C25。設備排列應整齊,外圍應設置防護圍欄,同一區5.3.1住宅小區內無商業網點及其他公用設施的,永久性供電設1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在13000m2以下的,應留有配電室位置,配電室的建筑面積不應小于150m2。其中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在7000m2以下的,且供電容量小于630kVA的,可只留箱式變電站位置,箱式變電站的占地面積為8m×8m,同時在其四周至2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在13000~25000m2的,應預留小區配電室位置,建筑面積不應小于250m2。3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在25000~40000m2的,應預留中壓開關站兼配電室位置,建筑面積不應小于300m2。4住宅小區總建筑面積在40000m2以上的,應按照本條1~3項規定分區確定配電室的座數和建筑面積。單獨另設中壓開關站的,開關站建筑面積不應小于150m2。間寬度不宜小于6m,雙列設備房間寬度不宜小于8m,且中間不5.3.2住宅小區內單體建筑建有商業網點及其他公用設施的,采5.3.3為明確供用電雙方的責任及便于今后的管理,對設在用戶1排水:宜采用自流式有組織排水,設置集水井匯集雨水,經地下設置的排水暗管至窨井,然后有組織將水排至附近市政雨水管網中。對于地下的設置排水泵,采用強排措施。2消防:油浸式變壓器室的耐火等級應為一級,應當設置容量為100%變壓器油量的儲油池或擋油檻。開閉所、配電室長度超過7m應設二個出口。變壓器室的門、配電室的門應向外開啟。開閉所、配電室內應配備干粉滅火器,在室內設置專用滅火器具安置的場所。高層建筑物內的開閉所、配電室等,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配電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配電站的門窗,應采用非燃燒材料。3通風:站室應設置單獨的機械排風裝置、事故排風裝置,通風裝置應設置導出靜電的接地裝置,通風管道應采用阻燃材料制作。裝有SF?設備的站室應裝設強力通風裝置并裝有氣體檢測裝置,風口設置在室內底部。通風必須完全滿足設備散熱的要求,同時要考慮事故排風裝置,并設置防止雨、雪及小動物從通風設施等通道進入室內的措施。4環境保護:站室應采取屏蔽、減震、隔音措施。配電室噪聲對周圍環境影響應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的規定和5.3.5設置在建筑中上部的配電室,應充分考慮相應電氣設備的水平、垂直運輸通道及對樓面荷載的要求。5.4.1低壓電纜管網應根據規劃及最終電纜數量確定建設規模,一次建成。5.4.2電纜的敷設方式宜采用電纜溝方式,根據實際情況也可采取電纜排管或橋架等方式,并設置必要的手孔或工井,同時還應按規定設置必要的標識樁,電纜排管不應設在住宅樓等建筑物下方。進出電纜管線應隱蔽設置。5.4.3電纜通道內(排管、電纜溝、隧道、橋梁及橋架等)所有金屬構件均應采用熱鍍鋅防腐,并可靠接地。采用耐腐蝕復合材料時,應滿足承載力、防火性能等要求。電纜構筑物中電纜引至電氣柜、盤或控制屏、臺的開孔部位,電纜貫穿隔墻、樓板的孔洞處,工作井中電纜管孔等均應實施阻火封堵。5.4.4位于室外地坪以下的電纜夾層、電纜溝和電纜室應采取防水、排水措施;位于室外地坪下的電纜進、出口和電纜保護管也應采取防水措施。5.4.5采用電纜排管時,電纜排管一般沿市政或小區內道路建設,管材應根據敷設地點土質狀況選取。穿越道路路口或建于承受重載道路的排管選用熱浸塑鋼管;穿越住宅小區車輛道路、停車場等區域的排管,應采用抗壓力保護板(管)。5.4.6新建住宅小區的配電室、低壓電纜分支箱應建設或預留低壓出線間隔,以及至規劃機動車位區域的電纜通道,并多敷設1~2孔排管,為電動汽車充電樁預留及事故搶修備用。5.4.710kV電纜通道建設改造應同時建設通信光纜管孔。5.4.8電纜工作井宜采用混凝土現澆或預制結構,電纜工作井和設備電纜夾層防水等級應達到三級,抗滲等級達到P6級,地勢低洼處應設置積水坑。電纜中間接頭處應設置中間井。5.4.9電纜路徑上應設立明顯標志,采用多種形式的標志標明下有電纜管道。電纜通道與其他管線的間距需滿足相關規程要求。5.4.10高層、超高層住宅樓內的低壓電纜或母線槽應在電氣豎井內敷設。電氣豎井應專用并分層隔離、防火封堵。電氣豎井的面積應根據設備的數量、進出線的數量、設備安裝、檢修等因素確定,高層住宅建筑利用通道作為檢修面積時,電氣豎井的凈寬度不宜小于0.8m。電氣豎井內不應設有其他無關的管道。A類供電方式適用于包含有一類高層(含超高層)住宅的小區等,有一級負荷。采用雙電源,自不同變電站(中壓開關站)或同一變電站(中壓開關站)的不同中壓母線,各引出一回線路,接入小區內中壓開關站,構成雙電源、環網的供電方式,參見圖A-1。1號電源2號電源1號電源2號電源2號配電室3號配電室4號配電室5號配電室6號配電室電站(中壓開關站),參見圖A-3。D類供電方式適用于包含有一類高層(含超高層)住宅的小1號電源-2號電源1號配電室2號配電室區等,有一級負荷。采用雙電源,自不同變電站(中壓開關站)或同一變電站(中壓開關站)的不同中壓母線,各引出一回線路,利用戶外環網柜,構成雙電源、環網的供電方式,參見圖A-4。環網柜2號配電室環網柜E類供電方式適用于僅包含單多層住宅的小區,無一、二級負荷。采用“架空線路或電纜+配電室”方式,單電源供電,參F類供電方式僅適用于小區規模較小(建筑面積7000m2以下)且條件限制的小區,無一、二級負荷。采用“架空線路或電纜+箱式變電站”方式,單電源供電,參見圖A-6。1號電源—圖B-1單相一排(續)(a)單相二排4表位(b)單相二排6表位(c)單相二排8表位正正正正(d)單相二排10表位(e)單相二排12表位圖B-2單相二排(續)(a)單相三排6表位(b)單相三排9表位圖B-3單相三排(d)單相三排15表位圖B-3單相三排(續)(a)三相一排2表位(d)三相二排2表位(e)三相二排4表位(f)三相二排6表位圖B-4三相1~2排(續)1單相一排2表位12單相一排3表位13單相一排4表位14567898表位(2排)本標準用詞說明1為便于在執行本標準條文時區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1《絕緣配合第1部分:定義、原則和規則》3《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4208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500651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1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14《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16《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1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18《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GB52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21723《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6《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7《3.6kV~40.5kV交流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28《高壓/低壓預裝箱式變電站選用導則》DL/T53729《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DL/T57230《中低壓配電網改造技術導則》DL/T59931《架空絕緣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60132《架空絕緣配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程》DL/T60236《農村電力網規劃設計導則》DL/T511837《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38《城市電力電纜線路設計技術規定》DL/T522139《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技術導則》DL/T513140《6kV~500kV級電力變壓41《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16年5月26日以魯建標字〔2016〕13號公告批準、發布。本標準編制過程中,編制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總結了山東省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設計、建設過程中的實際經驗,同時參考了國內外先進技術法規、技術標準,確定了供配電設計原則、設備選型參數、站址及通道相關要求,并以多種方式廣泛征求了有關單位和專家的意見,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反復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標準正文同等的法 48 3供配電設計 513.1負荷性質的確定 513.2用電負荷容量計算 513.3住宅小區供電方式 3.4電能計量方式 54 55 564.1配電變壓器 564.2箱式變電站 574.3中壓開關柜 4.4低壓開關柜 4.5中低壓電纜 584.6低壓電纜分支箱 594.7無功補償裝置 594.8配電自動化 4.9用電信息采集系統 4.10電能計量裝置 615.1一般規定 61 5.3住宅小區配電用房建筑面積 63住宅小區及住宅建筑,其供配電設施應按照1.0.3本條強調了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的建設應符合當地電力發展及城市發展的規劃要求,特別是住宅小區規模較大時,根據電力發展規劃預留建設35~110kV變電站的所址以及配套輸電線路(電纜)的通道。當采用35~110kV電壓等級時,可按國家標準小區內供配電設施所需占用的位置及相關電力通道能得到合理預留,在進行住宅小區詳細規劃設計時,應同步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開展住宅小區供配電系統的規劃設計。1.0.4本條界定了標準包含供配電設施的范圍,電網電源點至用1.0.5本條說明了制定本標準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即按照統一的滿足技術先進、運行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維護方便(免維護的產品。1.0.7本條對住宅小區內配電網采用電纜還是架空方式做出了明確規定,即為了美化住宅小區環境,提高供電可靠性,住宅小區內應全部采用電纜方式,僅在外部電源引入住宅小區圍墻的局部范圍在城市規劃允許情況下采用架空方式。1.0.8本條對村鎮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情況進行了說明,可適當降低標準,但不得低于國家標準。1.0.9本條說明了本標準中沒有涉及的內容,應參照國家及行業的相關標準規范執行。今后若新頒布的國家及行業標準中相關內容高于本標準時,應執行新標準。2.0.2~2.0.4術語為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表5.1.1對民用建筑的分類。2.0.5術語為參照《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第3.1.2條對民用建筑的分類。2.0.7術語為參照《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第3.0.1條對汽車庫進行分類。2.0.8為了簡化小區供電容量與配置配變及導線的計算關系,本標準提出了“配置系數”的概念,以符號Kp表示。它是綜合考慮了同時率、功率因素、設備負載率等因素影響后,得出的總配2.0.11環網單元包括戶內、戶外兩種形式,為統一術語應用,“環網單元”泛指戶內外環網單元,“戶內環網單元”、“戶外環網柜”分別特指戶內、戶外環網單元。2.0.13術語所指配電室在民用建筑等相關規程中稱為變配電室或配變電所。2.0.15術語摘自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配電網運行規程》Q/GDW519第3.1條。2.0.16術語明確了本標準對于低壓供電半徑的定義。2.0.20~2.0.21術語摘自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配電網規劃設計2.0.23~2.0.24術語摘自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標準《配電自動化技術的負荷性質不同,以及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斷供電國內外先進城市及地區的數據,考慮到住宅使用壽命一般為50~建用電或單幢住宅公共用電設施用電設備總容量在250kW或需用變壓器容量在160kVA以下者,單獨設置專用變壓器投資大,較《供電營業規則》(電力工業部令第8號)第9條限定的100kW、3.2.2本條明確了每戶容量的基本配置,明確了用戶配置容量的進城市及地區的數據得出的,公共服務設施用3.2.3本條說明了住宅小區用電負荷配置系數的選擇原則,即根據住宅小區內居民住宅戶數的多少來定,戶配置系數最小不得小于0.5,低壓干線截面最小不得小于0.7。多布點、靠近負荷中心的原則,滿足居民用電負荷增長的需求,住宅小區供電可靠性,當一路電源失去時,3.3.2本條說明了根據住宅小區供電容量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照一回或多回專用線路建設;超過30000kVA時,說明小區建設規模及容量大,應按照35kV~110kV電壓等級接入公用電網。3.3.3本條說明了為了美化住宅小區環境、提高供電可靠性,住第1款推薦選用中壓開關站和配電室供電方式。當住宅小區第2款對中壓開關站接線形式做出了規定,即小型中壓開關站(不超過2進4出)可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此時2回進線的工作方式為一主一備供電方式;中型中壓開關站(2進6~8出)和大型中壓開關站(2進8~14出)應采用單母線分段接線方式,第3款明確了不同用途電纜的截面選擇要求,為便于高壓電纜的運行維護和故障搶修,截面選擇應力求簡化、規范、統一。第1款規定了新建住宅小區的低壓供電半徑。本標準定義的低壓供電半徑不包含表后線路,因計量表計以在底層設置為主,考慮表后線壓降,因此低壓供電半徑不宜超過200m,對于高層建第2款規定了對有兩臺及以上配變的配電室應裝設0.4kV分第3款規定了低壓配電線路的接線方式。低壓配電線路采用干式,以減少配電電纜線路和開關柜數量,第4款明確了低壓配電系統中裝設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是GB50096等規程規范要求。第5款明確了低壓電纜及單元接戶線、住宅進戶線截面選擇3.4.2本條對每套住宅供電電源做出了規定。從居民用電安全角度來說,使用單相供電電源較安全。鑒于單相供電容量較大時,實際需求等因素,本條規定對每套住宅用電容量在12kW及以下相電源供電;每套住宅用電容量超過12kW時,根據用戶需要,3.4.3本條明確了為便于抄表結算和管理,對執行相同用電電價減少計量表計安裝數量。對分割定戶地下車庫(儲藏室),可由公業管理公司結算,分表由物業管理公司抄錄3.4.4本條明確了為減少人工上門抄表對居民生活產生的影響和3.5.2本條對住宅小區內低壓配電系統做出了要求,即為保證居民生命、財產安全,住宅小區內配電系統的低壓接地方式采用3.5.4本條明確了小區內應按照國家標準配置電動汽車充電樁設4.1.1本條規定了配電室、箱式變電站內變壓器的選型原則。節壓器的接線組別可采用Dynl1,能夠針對彩電、變頻空調、節能4.1.2本條明確了特性變化大的負荷,可選用卷鐵芯或非晶合金4.1.3本條規定了電壓波動幅度大、需頻繁調節電壓的配電臺區宜選用有載調壓變壓器。有載調壓變壓器是通過調壓分接開關完成電壓分接擋位間的切換,能夠在電壓波動大情況下對變壓器出口電壓進行調節。另外,在電壓、負荷波動都較大的情況下,可選用有載調容調壓變壓器。有載調容調壓變壓器,可根據實際運行負荷大小和電壓高低變化情況,通過調容開關完成高壓繞組的“D"—"Y”切換與低壓繞組的“并聯”—“串聯”同步切換;亦能通過調壓分接開關完成電壓分接檔位間的切換,實現大、小兩種額定容量運行方式自動轉換和不同電壓分接頭等級(IP代碼)》GB4208中IP2X防護等級的有關規定。《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16第4.5.2條規定:有符合IP3X防護等級外殼的不帶可燃性油的10(6)kV配電裝置、低壓配電裝置和干式變壓器,可相互靠近布置。4.1.5本條提出變壓器應采取減振、降噪、屏蔽等措施,如采用減振橡膠或彈簧底座、加裝金屬屏蔽罩等。4.2.1本條規定了箱式變電站內變壓器容量選擇。《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2第4.0.2條規定:800kVA本條規定油浸變壓器不應超過630kVA。4.2.3本條規定了箱式變電站內環網單元、變壓器、低壓設備等的設計要求。為了防止在環網單元電源側有電情況下,將電源側開關分閘、并接地,故要求進線應具備帶電閉鎖功能。戶外環網柜、箱式變電站在設計時,應考慮運行中發生故障電弧壓力釋放的通道。4.2.4本條規定了箱式變電站應用全絕緣、全封閉、防凝露等技術。鑒于大多數箱式變電站運行環境較差,內部設備易凝露、外殼易遭受損害,安全防護等級低,要求箱式變電站在高潮濕場所時,提高設計標準,實現全絕緣、全封閉、防凝露。4.2.6本條規定了箱式變電站外殼設計要求。運行時箱式變電站中變壓器的溫升較高,為保證變壓器具有較好的負載能力,特別是變壓器負載率較高及變壓器容量較大時,溫升較高,應在箱殼設計時,注意通風設計,設計的進、出風口面積應滿足要求。4.3.1本條明確了中壓開關柜的選用要求。為減少配電室占地面積,簡化設備布置,住宅小區優先選用小型化、免維護、全絕緣的環網單元。4.3.2本條規定了戶外環網柜的選用要求。全封閉的SF?共氣箱型環網單元密封性能優于間隔式,故推薦戶外優選。4.3.9本條規定了環網單元應具有“五防”功能。為了防止在環網單元電源側有電情況下,將電源側開關分閘、并接地,故要求進線應具備帶電閉鎖功能。特別電纜線路環網化后,環網單元應用更為普遍,發生負荷轉移后,電源側發生變化,需要采取嚴格措施,防止誤操作。4.4.1本條規定了低壓開關柜的選用要求及防護等級。早期低壓開關柜防護等級較低,目前低壓開關柜的防護等級已經較高,甚至達到IP4X。但是低壓配電開關柜往往負載較重,發熱量大,防護等級過高,難于通風散熱,可能造成開關誤動。本條建議在開關柜底部及頂部設置進出風口,前后門可以密封,形成風道,并保證總的通風面積,以取得良好通風效果。4.4.2本條規定了低壓開關柜母線額定電流選用。為簡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