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方案TOC\o"1-2"\h\u23244第一章總體戰略規劃 387831.1項目背景 3318761.2建設目標 3214601.3建設原則 329575第二章需求分析 4238622.1用戶需求 4227232.1.1部門需求 4172832.1.2公眾需求 454982.2業務流程分析 4106522.2.1部門業務流程 4197302.2.2公眾業務流程 523802.3功能需求 5200262.3.1數據管理 526412.3.2業務辦理 536702.3.3部門協同 537342.3.4服務評價與反饋 523992.3.5系統管理 51307第三章技術選型與架構設計 6290703.1技術選型 6249443.1.1前端技術 6137063.1.2后端技術 6173213.1.3數據庫技術 6227783.1.4中間件技術 6320413.2系統架構設計 6150143.2.1總體架構 6165843.2.2前端架構 6318753.2.3后端架構 72823.2.4數據庫架構 795813.2.5中間件架構 7219783.3技術標準與規范 744393.3.1編碼規范 7188873.3.2接口規范 7113103.3.3安全規范 715491第四章數據資源管理 853324.1數據資源規劃 882314.1.1數據資源規劃概述 8288784.1.2數據資源規劃內容 8226934.2數據采集與處理 8160394.2.1數據采集 8295034.2.2數據處理 892304.3數據存儲與備份 9242074.3.1數據存儲 9241174.3.2數據備份 920470第五章系統開發與實施 9281715.1系統開發流程 9106095.1.1需求分析 9100425.1.2系統設計 928525.1.3系統編碼 9163955.1.4系統集成 10220355.1.5系統部署 10127195.2項目管理 10209725.2.1項目計劃 10295585.2.2項目執行 10301515.2.3項目監控 10125305.2.4項目溝通與協調 1051965.3系統測試與驗收 10230755.3.1測試計劃 10280615.3.2功能測試 1097615.3.3功能測試 10322425.3.4安全測試 1191735.3.5驗收評審 11219735.3.6系統上線 114550第六章安全保障 11290096.1信息安全策略 11156226.2數據安全 11280586.3網絡安全 1226810第七章系統運行維護 12145817.1運維管理 1227877.1.1運維目標 12304457.1.2運維團隊 12205477.1.3運維流程 12253637.2故障處理 13103917.2.1故障分類 1338077.2.2故障處理流程 13259847.3系統升級與優化 13315897.3.1系統升級 1325087.3.2系統優化 1322019第八章培訓與推廣 1451278.1培訓計劃 1459408.2推廣策略 1498398.3用戶支持與反饋 1432035第九章監測與評估 15163329.1監測指標體系 15265519.1.1概述 1550449.1.2監測指標設定 1526109.2評估方法 15179899.2.1定量評估 15180759.2.2定性評估 15118679.2.3用戶滿意度調查 16270109.2.4案例分析 1668599.3改進策略 16288999.3.1優化平臺功能 16148979.3.2完善政策法規 1679919.3.3強化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 165809.3.4提升服務質量 16255869.3.5增強用戶互動 166873第十章持續發展 161151610.1技術創新 161279910.2政策支持 17432610.3合作與發展 17第一章總體戰略規劃1.1項目背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推動我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作為新時代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提高服務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背景下,本項目應運而生,旨在構建一個高效、便捷、智能的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1.2建設目標本項目的主要建設目標是:(1)實現公共服務資源的整合與共享,提高服務效率,降低行政成本。(2)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3)構建智能化、自適應的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4)加強與公眾的互動,提升公信力和滿意度。1.3建設原則為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本項目遵循以下原則:(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關注用戶體驗,提高公共服務的滿意度。(2)堅持科技創新。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3)堅持安全可靠。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保障國家信息安全。(4)堅持可持續發展。充分考慮項目長遠發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治理能力。(5)堅持協同合作。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項目實施。(6)堅持依法行政。遵循國家法律法規,保證項目建設的合法性、合規性。通過以上原則的遵循,本項目將為我國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二章需求分析2.1用戶需求2.1.1部門需求部門作為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主要使用者和管理者,其需求主要包括: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數字化手段,簡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部門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通過數據分析,合理調配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升服務質量:借助數字化手段,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加強部門協同:打破部門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提升部門間協同工作效率。2.1.2公眾需求公眾作為公共服務的對象,其需求主要包括:便捷性: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線上辦理業務,節省時間成本,提高辦事效率。透明度:平臺提供實時數據,使公共服務過程更加公開、透明,提高公眾信任度。個性化服務:根據公眾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2.2業務流程分析2.2.1部門業務流程部門業務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數據收集與整合:收集各部門數據,進行清洗、整合,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庫。數據分析與應用: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為決策提供支持。業務辦理與協同: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業務辦理、部門協同和資源共享。服務評價與反饋:對公共服務質量進行評價,根據公眾反饋進行改進。2.2.2公眾業務流程公眾業務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用戶注冊與認證:在平臺上注冊賬號,進行實名認證。業務查詢與申請:查詢所需辦理的業務,在線提交申請。業務辦理與跟蹤:跟蹤業務辦理進度,實時了解辦理結果。反饋與投訴:對公共服務質量進行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2.3功能需求2.3.1數據管理數據收集與整合:實現各部門數據的自動收集、清洗和整合,形成統一的數據資源庫。數據存儲與備份:保證數據安全,實現數據的存儲和備份。數據權限管理:對數據訪問權限進行控制,保障數據安全。2.3.2業務辦理業務流程定制:根據部門和公眾需求,定制業務流程。業務辦理跟蹤:實時跟蹤業務辦理進度,提高辦理效率。業務辦理統計:對業務辦理情況進行統計,為決策提供依據。2.3.3部門協同部門間信息共享:實現部門間信息的實時共享,提高協同工作效率。部門間任務協作:支持部門間任務分配和協作,保證業務順利推進。2.3.4服務評價與反饋用戶評價:提供用戶評價功能,收集公眾對公共服務的意見和建議。反饋處理:對用戶反饋進行處理,及時改進公共服務質量。2.3.5系統管理用戶管理:實現用戶注冊、認證、權限管理等功能。日志管理:記錄系統運行日志,便于故障排查和系統優化。系統維護:定期進行系統檢查、更新和升級,保證系統穩定運行。第三章技術選型與架構設計3.1技術選型3.1.1前端技術在前端技術選型方面,本方案采用當前主流的前端框架React或Vue.js,以實現用戶界面的響應式設計和高度可定制性。這兩種框架均具有較好的功能、易用性和廣泛的社區支持。3.1.2后端技術后端技術選型上,本方案采用微服務架構,以Java為主體的開發語言,使用SpringBoot框架進行開發。該框架具有輕量級、易擴展、高效率的特點,便于快速構建高功能的后端服務。3.1.3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選型上,本方案采用關系型數據庫MySQL和NoSQL數據庫MongoDB相結合的方式。MySQL用于存儲結構化數據,MongoDB用于存儲非結構化數據,以滿足不同類型數據存儲的需求。3.1.4中間件技術中間件技術選型上,本方案采用以下幾種中間件:消息隊列:使用RabbitMQ或Kafka作為消息隊列,實現異步處理和分布式通信。分布式緩存:使用Redis作為分布式緩存,提高系統功能。搜索引擎:使用Elasticsearch進行全文檢索,提高數據檢索效率。3.2系統架構設計3.2.1總體架構本方案采用分層架構設計,分為前端、后端、數據庫和中間件四個層次。前端負責展示用戶界面,后端負責業務邏輯處理,數據庫負責數據存儲,中間件負責系統間的通信和功能優化。3.2.2前端架構前端架構采用模塊化、組件化的設計思想,通過React或Vue.js框架實現響應式設計。前端工程化采用Webpack進行打包和部署,保證代碼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3.2.3后端架構后端架構采用微服務架構,將業務拆分為多個獨立的服務,實現業務解耦。每個服務采用SpringBoot框架進行開發,通過Docker容器進行部署,保證服務的高可用性和可擴展性。3.2.4數據庫架構數據庫架構采用主從復制和讀寫分離的方式,提高數據存儲的并發功能。關系型數據庫MySQL用于存儲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存儲在MongoDB中。同時通過數據同步工具實現兩種數據庫之間的數據同步。3.2.5中間件架構中間件架構包括消息隊列、分布式緩存和搜索引擎。消息隊列采用RabbitMQ或Kafka,實現異步處理和分布式通信;分布式緩存采用Redis,提高系統功能;搜索引擎采用Elasticsearch,提高數據檢索效率。3.3技術標準與規范3.3.1編碼規范本方案遵循以下編碼規范:Java:采用GoogleJavaStyleGuide編碼規范;JavaScript:采用AirbnbJavaScriptStyleGuide編碼規范;Python:采用PEP8編碼規范。3.3.2接口規范本方案遵循RESTfulAPI設計規范,使用JSON格式進行數據交互。接口遵循以下原則:采用統一資源標識符(URI)命名;使用HTTP請求方法表示操作類型;響應狀態碼遵循HTTP/1.1標準;數據傳輸格式為JSON。3.3.3安全規范本方案遵循以下安全規范:使用協議進行數據傳輸;采用JWT(JSONWebToken)進行用戶認證;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存儲;定期進行安全漏洞掃描和修復。第四章數據資源管理4.1數據資源規劃4.1.1數據資源規劃概述在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設過程中,數據資源規劃是一項關鍵任務。數據資源規劃的主要目標是明確平臺所需的數據資源種類、來源、用途及管理策略,為數據采集、處理、存儲和備份提供指導。4.1.2數據資源規劃內容(1)數據資源分類:根據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需求,將數據資源分為基礎數據、業務數據、專題數據等類別。(2)數據資源需求分析:針對各類數據資源,分析其用途、數據量、數據更新頻率等需求,為數據采集和處理提供依據。(3)數據資源管理策略:制定數據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數據質量控制、數據安全、數據共享與交換等。4.2數據采集與處理4.2.1數據采集數據采集是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的基礎環節。數據采集應遵循以下原則:(1)全面性:保證采集到的數據能夠全面反映公共服務領域的各項業務。(2)及時性:實時采集數據,保證數據的時效性。(3)準確性:保證采集到的數據真實、準確。4.2.2數據處理數據處理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轉換、整合等操作,以滿足平臺的數據需求。數據處理的主要內容包括:(1)數據清洗:去除重復、錯誤、不完整的數據,保證數據質量。(2)數據轉換:將原始數據轉換為平臺所需的數據格式。(3)數據整合:將不同來源、格式、結構的數據整合為一個整體,方便平臺使用。4.3數據存儲與備份4.3.1數據存儲數據存儲是將處理后的數據保存在合適的存儲介質上,以供平臺使用。數據存儲應考慮以下因素:(1)存儲容量:根據數據量選擇合適的存儲設備。(2)存儲功能:保證數據讀取和寫入的速度。(3)存儲安全性:保證數據存儲過程的安全性。4.3.2數據備份數據備份是為了防止數據丟失或損壞,對數據進行定期復制和保存。數據備份應遵循以下原則:(1)定期備份:根據數據更新頻率,制定合理的備份周期。(2)多份備份:將數據備份至多個存儲介質,以防止單一故障導致數據丟失。(3)備份驗證:定期對備份數據進行驗證,保證備份數據的完整性。通過以上數據資源規劃、數據采集與處理、數據存儲與備份的措施,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將具備完善的數據資源管理能力,為平臺的高效運行提供數據支持。第五章系統開發與實施5.1系統開發流程5.1.1需求分析在系統開發之初,首先進行需求分析。通過與部門、公共服務提供者以及公眾的溝通,了解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功能需求、功能需求、用戶需求等,形成詳細的需求分析報告。5.1.2系統設計根據需求分析報告,進行系統設計。設計過程中應遵循模塊化、可擴展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原則,保證系統架構合理、功能完善。5.1.3系統編碼在系統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編碼。編碼過程中應遵循編程規范,保證代碼的可讀性、可維護性。5.1.4系統集成將各個模塊進行集成,保證系統各部分功能的協同工作。系統集成過程中應關注模塊間的接口定義、數據交互、功能優化等問題。5.1.5系統部署在完成系統集成后,進行系統部署。部署過程中需關注系統硬件環境、軟件環境的搭建,以及數據遷移、備份等工作。5.2項目管理5.2.1項目計劃制定項目計劃,明確項目目標、進度、資源分配、風險控制等。項目計劃應具有可執行性、靈活性,以應對項目過程中的變更。5.2.2項目執行按照項目計劃,組織項目團隊開展系統開發工作。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定期進行項目進度匯報、風險評估,保證項目按計劃推進。5.2.3項目監控對項目進度、質量、成本等方面進行監控,保證項目目標的實現。項目監控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項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如甘特圖、掙值分析等。5.2.4項目溝通與協調建立項目溝通機制,保證項目團隊成員之間的信息傳遞暢通。在項目協調過程中,積極解決各方矛盾,保證項目順利進行。5.3系統測試與驗收5.3.1測試計劃制定詳細的測試計劃,包括測試范圍、測試方法、測試用例、測試環境等。測試計劃應保證覆蓋系統功能、功能、安全等方面。5.3.2功能測試對系統功能進行逐項測試,驗證其是否滿足需求。功能測試過程中應關注界面布局、操作邏輯、數據處理等方面。5.3.3功能測試對系統功能進行測試,包括響應時間、并發能力、資源占用等。功能測試過程中應保證系統在預期負載下正常運行。5.3.4安全測試對系統進行安全測試,包括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加密等。安全測試過程中應保證系統抵御外部攻擊的能力。5.3.5驗收評審在系統測試完成后,組織驗收評審。驗收評審過程中,需對系統功能、功能、安全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保證系統滿足建設要求。5.3.6系統上線在驗收評審通過后,進行系統上線。上線過程中需關注數據遷移、備份、用戶培訓等工作,保證系統順利投入使用。第六章安全保障6.1信息安全策略為保證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信息安全,我們制定了以下信息安全策略:(1)明確信息安全責任。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應充分認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明確信息安全責任,將信息安全納入日常工作和績效考核。(2)制定信息安全制度。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結合平臺實際運行情況,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證信息安全政策的貫徹執行。(3)加強信息安全培訓。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安全培訓,提高信息安全意識,保證工作人員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知識和技能。(4)建立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應急處理流程和責任分工,保證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6.2數據安全(1)數據加密存儲。對存儲在平臺中的數據進行加密處理,保證數據在傳輸和存儲過程中的安全性。(2)數據備份與恢復。定期對平臺數據進行備份,保證數據在遭受破壞或丟失時能夠得到及時恢復。(3)數據訪問控制。對平臺數據進行嚴格的訪問控制,限制不同權限用戶的訪問范圍,防止數據泄露。(4)數據審計。建立數據審計機制,對平臺數據操作進行實時監控,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6.3網絡安全(1)網絡隔離。將平臺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進行物理隔離,防止外部攻擊。(2)防火墻設置。在平臺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之間設置防火墻,對進出網絡的數據進行過濾,防止惡意攻擊和非法訪問。(3)入侵檢測與防御。部署入侵檢測系統,對平臺網絡進行實時監控,發覺異常行為及時報警并進行處理。(4)安全漏洞管理。定期對平臺網絡設備和系統進行檢查,及時發覺并修復安全漏洞,提高網絡安全性。(5)安全審計。建立網絡安全審計機制,對平臺網絡操作進行實時監控,保證網絡安全事件的及時發覺和處理。第七章系統運行維護7.1運維管理7.1.1運維目標為保證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穩定、高效運行,運維管理的目標主要包括:(1)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實現99.99%的平均在線率;(2)及時發覺并處理系統故障,保證故障處理率達到100%;(3)優化系統功能,提高用戶體驗;(4)定期進行系統檢查和評估,保證系統安全可靠。7.1.2運維團隊建立專業的運維團隊,負責系統運行維護工作。團隊成員應具備以下條件:(1)具備計算機相關專業背景,熟悉操作系統、網絡和數據庫技術;(2)具備豐富的運維經驗,熟悉各類故障處理方法;(3)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能夠及時響應和處理用戶反饋問題。7.1.3運維流程制定完善的運維流程,保證運維工作的規范性和高效性。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系統監控:實時監控系統的運行狀態,包括服務器、網絡、數據庫等關鍵指標;(2)故障處理:發覺故障后,及時進行故障定位和處理;(3)系統升級與優化:根據用戶需求和業務發展,定期進行系統升級和優化;(4)數據備份:定期進行數據備份,保證數據安全;(5)安全防護:加強系統安全防護,防止惡意攻擊和數據泄露。7.2故障處理7.2.1故障分類根據故障的性質和影響范圍,將故障分為以下幾類:(1)系統級故障: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2)應用級故障:影響特定應用的正常運行;(3)網絡故障:影響網絡通信的故障;(4)設備故障:影響服務器、存儲等設備的正常運行。7.2.2故障處理流程(1)故障發覺:通過系統監控發覺故障或用戶反饋;(2)故障定位:分析故障原因,確定故障點;(3)故障處理:根據故障類型,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4)故障報告:記錄故障處理過程和結果,便于后續分析和改進。7.3系統升級與優化7.3.1系統升級(1)升級計劃:根據業務發展和技術需求,制定系統升級計劃;(2)升級方案:編寫詳細的升級方案,包括升級內容、升級步驟、風險評估等;(3)升級實施:按照升級方案進行系統升級,保證升級過程順利進行;(4)升級驗證:升級完成后,對系統進行功能驗證和功能測試。7.3.2系統優化(1)功能優化:分析系統功能瓶頸,采取相應的優化措施;(2)功能優化:根據用戶需求和業務發展,對系統功能進行優化;(3)安全優化:加強系統安全防護,提高系統抗攻擊能力;(4)用戶體驗優化:改善用戶界面和交互設計,提高用戶體驗。第八章培訓與推廣8.1培訓計劃為保證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高效運行,我們將制定以下培訓計劃:(1)培訓對象:平臺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2)培訓內容:(1)平臺功能介紹:詳細講解平臺各項功能及其操作方法。(2)數據管理:培訓數據錄入、查詢、統計等操作,保證數據準確性。(3)系統維護:教授系統故障排查、修復及日常維護知識。(4)安全防護:培訓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3)培訓方式:(1)線下培訓:組織集中培訓,面對面解答疑問。(2)在線培訓:提供視頻教程、操作手冊等資料,方便自學。(3)實戰演練:安排模擬操作,提高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4)培訓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分階段進行,保證培訓效果。8.2推廣策略為使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得到廣泛應用,我們制定以下推廣策略:(1)政策引導:通過政策手段,鼓勵和引導各級部門使用數字化管理平臺。(2)試點推廣: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地區或部門進行試點,總結經驗后全面推廣。(3)宣傳培訓:加大宣傳力度,舉辦培訓班、講座等活動,提高平臺知名度。(4)技術支持:提供全程技術支持,保證平臺穩定運行。(5)跟蹤評估:定期對平臺運行情況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推廣策略。8.3用戶支持與反饋為保證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能夠滿足用戶需求,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用戶支持體系:設立用戶服務,提供在線咨詢、技術支持等服務。(2)定期收集反饋: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收集用戶對平臺的意見和建議。(3)快速響應:對用戶反饋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保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4)持續優化:根據用戶反饋,不斷優化平臺功能,提高用戶體驗。通過以上措施,我們將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證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順利推廣與應用。第九章監測與評估9.1監測指標體系9.1.1概述為保證公共服務數字化管理平臺的高效運行,需建立一套全面、科學、可操作的監測指標體系。該體系應涵蓋平臺運行的關鍵環節,以實現對平臺功能、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等方面的實時監測。9.1.2監測指標設定(1)平臺運行指標:包括系統穩定性、響應速度、并發處理能力等,用于評估平臺的運行狀況。(2)服務效果指標:包括服務覆蓋率、服務滿意度、服務響應時間等,用于衡量服務的實際效果。(3)用戶行為指標:包括用戶訪問量、用戶活躍度、用戶留存率等,用于分析用戶對平臺的使用情況。(4)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指標:包括數據安全事件發生率、數據泄露事件次數、用戶隱私保護措施等,用于評估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水平。(5)政策法規遵循指標:包括政策法規執行情況、合規性檢查次數等,用于保證平臺運行符合國家政策法規要求。9.2評估方法9.2.1定量評估通過收集和整理監測指標數據,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定量分析,得出平臺運行的各項指標數值,以評估平臺功能、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信用卡委托代理服務合同補充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轉租租賃雙方責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賽事聯合組織與推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店鋪轉讓及知識產權保護協議格式
- 二零二五年度娛樂行業音樂制作公司詞曲創作勞動合同
- 2025年度洗浴中心員工培訓與晉升合同
- 2025年度跨境電商債權轉讓與物流服務合同
- 2025年度果樹種植土地托管承包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協議
- 二零二五年度多式聯運運輸合同特征與物流信息化
- 茶藝師的重要職能與使命試題及答案
- 護理質控各種查檢表
- 第四章 宴席臺面臺型與主題宴席設計
- 管理能力測試題大全
- 測量設備購買評估報告
- 11、雜物電梯日常巡查和使用狀況記錄-供參考
- 《有關竹子的古詩》課件
- 食品生產許可現場核查記錄評分表解讀-1
- 2023年廣安市岳池縣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魯迅小說中女性人物的悲劇性分析7600字】
- 遂昌縣旅游資源普查總報告
- 陜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技術資料統一用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