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卷(安徽專用)生物(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卷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自然界因為有了生物而充滿生機,下列各項屬于生物的是()A.細菌 B.恐龍化石
C.不斷長大的鐘乳石 D.機器人【答案】A【解析】解:A、細菌具有生物的特征,屬于生物;A符合題意。B、C、D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屬于生物;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下列古詩中,描寫生物生長發育的是()A.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B.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只
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D.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答案】B【解析】解:A、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描寫的是鳥類的生殖現象。
B、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只。描寫的是生物生長發育。(紅豆的枝條是由葉芽發育形成的)
C、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寫的是自然現象。
D、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描寫的是動物的群聚現象。
故選:B。3、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著環境,下列現象只能夠體現生物適應環境的是()A.大樹底下好乘涼 B.魚類迴游 C.春風又綠江南岸 D.蟻穴潰堤【答案】B【解答】解:A、大樹底下好乘涼,是大樹的蒸騰作用可以增加大氣的濕度,降低溫度,同時大樹遮陰,也能降低溫度,大樹還能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使樹下氧氣較多,因此大樹下空氣涼爽、濕潤、清新好乘涼,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A不符合題意;B、魚類洄游是魚類因生理要求、遺傳和外界環境因素等影響,引起周期性的定向往返移動。洄游是魚類在系統發生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征,是魚類對環境的一種長期適應,它能使種群獲得更有利的生存條件,更好地繁衍后代,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符合題意;C、風又綠江南岸,是環境中非生物因素因素溫度對生物的影響,C不符合題意;D、螞蟻是群居動物,螞蟻善于打洞,洞多了造成堤壩的土質松動,堤壩就崩潰了,體現了生物螞蟻對環境堤壩的影響,D不符合題意。故選:B。4、葉圣陶先生曾這樣描述爬山虎:“那些葉子鋪在墻上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從生物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體現了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A.陽光 B.溫度 C.空氣 D.水分【答案】A【解析】解:我們知道陽光、溫度、空氣、和水分等都是影響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種生物之間和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葉子鋪在墻上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如果重疊下面的葉子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不能進行制造有機物,只會消耗有機物,所以看出是陽光對生物的影響。
故選:A。5、下列能構成一個生態系統的是()A.池塘中所有的魚 B.農田中全部的田鼠
C.竹林中全部的竹葉青蛇 D.沙漠及沙漠上全部的生物【答案】D【解析】解:A、池塘中所有的魚,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動物,沒有其它生物,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
B、農田中全部的田鼠,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動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
C、竹林中的全部竹葉青蛇,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動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符合題意。
D、沙漠及沙漠中的所有生物,既包括了此沙漠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態系統的概念,符合題意。
故選:D。6、下列各項中,能完整表示一條食物鏈的是()A.蟑螂捕蟬,黃雀在后 B.兔子吃草,狐吃兔子
C.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D.老鷹吃蛇,蛇吃老鼠【答案】B【解析】解:A、蝗螂捕蟬,黃雀在后。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條食物鏈,因為其中缺少生產者。故錯誤。
B、狐吃兔子,兔子吃草。能夠完整地表示一條食物鏈:草→兔子→狐。故正確。
C、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條食物鏈,因為其中缺少生產者。故錯誤。
D、老鷹捕食蛇,蛇捕食老鼠。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條食物鏈,因為其中缺少生產者。故錯誤。
故選:B。7、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構成食物鏈的四種生物在一段時間內的相對數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個體內的DDT含量最高B.該食物鏈可表示為甲←丙←乙←丁
C.甲是生產者,乙、丙、丁消費者D.該生態系統只有甲、乙、丙、丁四種生物【答案】C【解析】解:A、營養級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鏈的末端),體內所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富集)。在圖中丁的營養級最高,所以丁體內DDT含量最高,A錯誤。
B、食物鏈表示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食物聯系,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由圖可知,該食物鏈可表示為甲→丙→乙→丁,B錯誤。
C、食物鏈起始環節是生產者,甲數量最多,處在食物鏈的起點,屬于生產者,丙、乙、丁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屬于是消費者,C正確。
D、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該生態系統甲屬于生產者、乙、丙、丁屬于消費者,還缺乏分解者,D錯誤。
故選:C。8、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分別滴加的液體和它們染色共用的液體依次是()A.碘液、清水、清水 B.生理鹽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鹽水、碘液 D.碘液、生理鹽水、碘液【答案】B【解析】解:制作動植物細胞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簡單記憶為:擦、滴、撕(刮)、展(涂)、蓋、染。在滴這個步驟中,在制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向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清水,用碘液染色,因為細胞核中的染色體很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為了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在載玻片上必須滴加與體液濃度相同的0.9%的生理鹽水。
故選:B。9、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的過程中,若視野從甲調整為乙,需要先后調節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A.③② B.③① C.④② D.④①【答案】A【解析】解: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視野從甲調整為乙,物像A向下移動了,并且細胞變大了,所以應向上移動裝片,然后轉動③轉換器調換高倍物鏡,最后轉動②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選:A。10、在顯微鏡下看到細胞數量最多的鏡頭組合是()A.目鏡5×物鏡20× B.目鏡15×物鏡10×
C.目鏡15×物鏡20× D.目鏡5×物鏡10×【答案】D【解析】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放的倍數的乘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反之,越多。各組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分別是;A、5×20=100B、15×10=150,C、15×20=300,D、5×10=40,40<50<150<300,故D組鏡頭放大倍數最小,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
故選:D。11、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為西瓜的()含有大量的糖分.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液 D.細胞核【答案】C【解答】解:A、細胞壁位于細胞的最外面,起到保護和支持作用,不符合題意.B、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也有保護作用,不符合題意.C、液泡中含有細胞液,有各種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物質,如各種蔬果汁中含各種有味道的物質以及豐富的營養物質,就是來自于細胞中液泡的細胞液,符合題意.D、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對生物的遺傳具有重要的意義,不符合題意.故選:C12、如圖是動、植物細胞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⑤起保護和支持作用
C.④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 D.⑦可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答案】C【解析】解:A、①細胞壁,對細胞具有支持和保護作用,A錯誤;
B、⑤液泡,里面溶解著一些酸、甜、苦、辣的物質和色素,B錯誤;
C、④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C正確;
D、⑦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能夠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D錯誤。
故選:C。13、一個含有12對染色體的細胞連續進行分裂4次,得到的細胞數和染色體數分別是()A.4、12對 B.8、6對 C.12、24對 D.16、12對【答案】D【解析】細胞分裂是指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復制,在分裂時,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都相同,故它們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細胞分裂次數和個數的關系以及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1個細胞分裂N次后的個數是2N。細胞的分裂是指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一個細胞經過一次分裂,形成兩個新細胞。兩次分裂后,形成四個新細胞。如果一個細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數增長,那么n次分裂后的個數就是2n個。如一個細胞4次連續分裂后,可以形成細胞的個數是24═16(個)。細胞分裂中最重要的變化是細胞核中染色體的變化。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倍,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形態和數目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了通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與原細胞所含的遺傳物質相同。因此,新細胞里含有的染色體數目是相同的。一個細胞里有12對染色體,經過4次連續分裂后,新細胞里含有的染色體數目和形成的細胞數目是16個、12對,可見,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14、下列有關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A.圖a中染色體的復制發生在細胞核
B.圖b中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壁和細胞膜
C.圖c中細胞質先分成兩份,隨后,細胞核也一個分成兩個
D.細胞分裂的過程依次為a→c→d→b【答案】C【解析】解:細胞分裂時,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先經過復制加倍即a,然后細胞核由一個均等分成兩個即c,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即d,最后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即b,這樣,一個細胞就分裂成兩個細胞了。因此,表示分裂過程的順序正確的是“a→c→d→b”,故C錯誤。
故選:C。15、下列關于一株番茄和一頭牛的敘述,錯誤的是()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B.都是由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
C.番茄的果實、牛的皮膚都屬于器官
D.結構層次都是“細胞→組織→器官→個體”【答案】D【解析】解:A、番茄和牛屬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殖過程中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它們的生命都起始于一個受精卵,A正確;
B、番茄和牛都是由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B正確;
C、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番茄的果實、牛的皮膚都分別由不同的組織構成,都屬于器官,C正確;
D、番茄是植物,其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綠色開花植物體,牛屬于動物,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牛。D錯誤。
故選:D。16、下列不屬于單細胞生物的是()A.酵母菌 B.水綿 C.變形蟲 D.衣藻【答案】B【解析】解:常見的單細胞生物如圖所示:水綿是多細胞淡水藻類,很多細胞連在一起,藻體由筒狀細胞連接而成單列不分的絲狀群體,含有一條至多條帶狀螺旋形葉綠體。如圖:
故選:B。17、將帶葉的楊樹枝條下端插入紅墨水中,待一會兒把枝條縱切,莖內被染紅的部分是()A.篩管 B.導管 C.形成層 D.莖的全部【答案】B【解答】解:莖中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導管和篩管,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質.將一根枝條插入滴有紅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陽下一段時間后(促進蒸騰作用),將枝條縱切開,用放大鏡觀察到被染成紅色的結構是導管,正是因為導管是自下而上輸送水分和無機鹽的管道.故選:B18、洋洋來到姥姥家,見姥姥正在移栽黃瓜幼苗,他不禁好奇地問“秧苗根為什么要帶個大土坨呀?”姥姥說這是為了()A.多保存營養物質 B.更好地支撐幼苗C.保護根尖,以利于秧苗吸水 D.避免黃瓜秧長在一起【答案】C【解析】解: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適于吸水的特點是根尖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與土壤中水接觸的面積,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區及其上根內部一部分細胞分化形成導管,能輸導水分和無機鹽.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的根毛.移栽植物應盡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較小,有利于帶土移栽,這是為了保護幼根和根毛,減少根和根毛折斷.提高根的吸水能力,從而提高根的成活率.故選:C.19、下列植物中具有真正的根、莖、葉分化的是()A.海帶 B.地錢 C.滿江紅 D.葫蘆蘚【答案】C【解析】解:A、海帶屬于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A錯誤;
B、地錢屬于苔蘚植物,有了莖和葉,但是沒有根,B錯誤;
C、滿江紅屬于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C正確;
D、葫蘆蘚屬于苔蘚植物,有了莖和葉,但是沒有根,D錯誤。
故選:C。20、關于衣藻、苔蘚、水杉、小麥的共同特征正確的是()A.都無種子 B.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莖、葉 D.種子外都無果皮包被【答案】B【解析】解:A、衣藻、苔蘚能夠產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而水杉、小麥能夠產生種子,用種子繁殖,錯誤;
B、衣藻、苔蘚、水杉、小麥的細胞內都含有葉綠體,在光下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正確。
C、衣藻是藻類,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苔蘚有莖和葉的分化,沒有根,錯誤;
D、衣藻、苔蘚能夠產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水杉種子外都無果皮包被,小麥種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實。錯誤。
故選:B。21、小明幫父母收獲玉米時,發現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幾粒玉米.你認為造成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無機鹽不足 D.傳粉不足【答案】D【解析】解:在自然狀態下,常常由于各種原因會導致傳粉不足,例如,玉米是風媒花,靠風力傳粉,在玉米開花時期遇到連陰天,就會影響玉米的傳粉,這樣植物的花就不能結出果實,因此造成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傳粉不足;采用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可以彌補.故選:D22、在炎熱的環境中,樹陰下比較涼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樹木()A.進行呼吸作用的緣故B.通過蒸騰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C.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果D.大量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果【答案】B【解析】解: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過程,水由液態到氣態要吸收熱量,因此在此過程中能帶走植物體內的熱量,降低植物體的溫度,繼而降低環境的溫度,因此在炎熱的夏季,樹林里涼爽宜人.可見B符合題意.故選:B23、構成植物種子的胚是由()A.胚根、胚軸、胚芽、種皮四部分B.胚根、胚軸、胚芽、子葉四部分C.胚根、種皮、胚芽、子葉四部分D.胚根、胚軸、胚乳、子葉四部分【答案】C【解析】解: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四部分組成,胚芽將來發育成新植物的莖和葉,胚根發育成新植物體的根,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位,因此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是種子的主要結構.如圖所示:故選:C.24、炸油條要用到面粉和花生油,它們分別來自()A.小麥的子葉
花生的子葉 B.小麥的胚乳
花生的子葉
C.小麥的子葉
花生的胚乳 D.小麥的胚乳
花生的胚乳【答案】B【解析】解:面粉是由小麥加工而來,小麥屬于單子葉植物,其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乳和胚。種皮起保護作用;胚乳里貯存著營養物質,面粉就是小麥的胚乳加工來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胚根將來發育成根,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位,子葉將胚乳里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花生油是由花生加工而來,花生是雙子葉植物,其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種皮起保護作用;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胚根將來發育成根,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和根的部位,子葉肥厚,貯存營養物質。花生油就是由花生子葉加工而成的。
故選:B。25、描述花生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其中“白胖子”指_____,白胖子”由_____發育而來()A.果皮、子房壁 B.種子、子房 C.胚、受精卵 D.果實、子房【答案】C【解析】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發育情況如圖:
“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描述的是花生。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紅帳子是花生的種皮,由珠被發育而成,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發育而來。
故選:C。二、非選擇題:共5題,每空2分,共50分。26、下面圖一表示某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圖二表示圖一中某條食物鏈各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的相對含量,圖三表示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和能量流動。請據圖回答:
圖一圖二
(1)在生物學上,把空氣、光照、水分、鼠、兔等影響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統稱為__________。
(2)若圖一要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需要補充的組成成分是__________。該生態系統中,當鼠和兔的數量增多時,植被會遭到破壞,而食肉動物數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數量減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復,由此可以看出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能力。
(4)圖二中的A在生態系統中表示的組成成分是__________。
(5)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開發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溫室效應增強,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你打算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態因素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自動調節
(3)生產者
(4)提倡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節約水電、出行時不坐私家車改乘公交車、步行、騎自行車等;植樹造林等【解析】解:(1)在生物學上,把空氣、光照、水分、鼠、兔等影響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統稱為生態因素。(2)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還應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該生態系統中,當鼠和兔的數量增多時,植被會減少,但肉食動物數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數量減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復。生態系統可以通過這種自動調節能力,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由分析可知:圖三中的A在生態系統中表示的組成成分是生產者--植物,它通過生理過程②.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又將氧氣排放到大氣中,從根本上改變了地面上的生活環境。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平衡,簡稱碳-氧平衡。
(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如提倡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減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如節約水電、出行時不坐私家車改乘公交車、步行、騎自行車等);植樹造林等,可以大大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有利于減輕溫室效應。27、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下圖表示油菜的結構層次,請識圖作答:(1)A表示一個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除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外,在其最外層還具有。(2)A細胞經過a過程形成B1﹣B4幾種不同形態的細胞群,則a過程為,B1﹣B4是油菜結構層次中的。(3)若C表示榨取菜油的油菜籽(種子),則油菜籽屬于植物體結構層次中的。(4)A與D的一個葉肉細胞相比較,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A(多于、少于、等于)D.【答案】(1)細胞壁(2)細胞分化組織(3)器官(4)等于【解答】解:(1)、A表示一個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除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外,在其最外層還具有細胞壁,另外,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和液泡;(2)、細胞經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新形成的細胞不斷長大,慢慢的一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開始分化,形成了在形態和結構及功能上都相同的細胞群即組織.由此可見組織的形成是細胞分化的結果.因此,B1﹣B4是油菜結構層次中的組織;(3)、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結果,油菜籽屬于植物體結構層次中的器官;(4)、同種生物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具有穩定性,親代和子代具有相同數目的染色體,故A與D的一個葉肉細胞相比較,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A等于D.28、如圖是大豆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示意圖。(1)圖A中種子的將發育成大豆的根。(填序號)(2)圖C中葉片制造的有機物通過莖中的運輸到根。(3)圖D中(填序號)構成雌蕊。(4)圖E是由圖D中的[⑩]發育而來,在其發育成E之前一般要經過開花→傳粉→→結果四個階段。【答案】(1)胚(2)篩管(3)⑧⑨=10\*GB3⑩(4)子房受精【解答】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奪冠)
- 2025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精練
- 2025年新員工崗前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7A
- 2025年水污染防治設備合作協議書
- 2025-2030中國干鞋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家用電烤箱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城市污水處理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商業體育場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商業模式與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分布式發電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內容保護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春季行車安全注意事項春季行車安全教育
- 焊接工序首件檢驗記錄表
- 注塑工藝監控記錄表
- WORD文檔標題格式模板(五級標題)
- “四會”教學基本概述
- 延續證書承諾書格式
- 高金英講座完整版
- 工藝美術設計師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技術創新的內涵與核心
- 高考歷史考點命題雙向細目表(很實用)
- 起重吊裝作業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