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真題專題復習 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1頁
中考生物真題專題復習 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2頁
中考生物真題專題復習 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3頁
中考生物真題專題復習 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4頁
中考生物真題專題復習 生物圈中的人(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三年(2022-2024)中考生物真題分項匯編專題06生物圈中的人考點導航考點01人的由來考點02人體的營養考點03人體內物質的運輸考點01人的由來1.(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青春期是人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做好青春期的健康保健很重要。下列關于處于青春期少年做法與想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遇到煩心事悶在心里不與父母交流B.對異性產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變化C.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D.心理已經發育成熟,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答案】C【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詳解】AD.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但心理發育還沒有成熟,生活中常常會有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問題要經常與家長、老師交流思想,接受指導,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遇到煩心事不能悶在心里,更不能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AD錯誤。B.青春期少年隨著身體的發育,性意識也開始萌動,常表現為從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愿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和好感,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變化,B錯誤。C.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可放松心情、增強意志力,提高身體素質,C正確。故選C。2.(2024·寧夏·中考真題)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身體和心理上會發生顯著變化。下列有關青春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B.喉結突出屬于男性的第二性征C.生殖器官完全發育成熟D.內心世界變得復雜,性意識開始萌動【答案】C【分析】青春期是指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是生殖器官開始發育到成熟的階段。年齡范圍一般在12-23歲,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晚約兩年。中學生一般都進入了青春期,對每個人來說,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體形開始發生變化,區別也越來越明顯,這和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關。青春期發育的最明顯的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成熟。【詳解】A.青春期是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期,受性激素等因素的影響,體格生長出現生后的第二個高峰。男孩和女孩的身高、體重都會顯著增加,這是青春期的顯著特點之一,A正確。B.男性的第二性征在青春期逐漸顯現,包括喉結突出、長胡須、聲音變粗等。喉結突出是男性第二性征中比較明顯的特征之一,B正確。C.青春期雖然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但身體并沒有完全發育成熟。生殖器官在青春期會迅速發育,但并不意味著已經完全發育成熟。青春后期,生殖器官還會繼續發育,直至達到成熟狀態,C錯誤。D.青春期是心理變化顯著的時期,隨著身體的發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逐漸變得復雜,性意識也開始萌動。這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變化,D正確。故選C。3.(2024·寧夏·中考真題)從一個小小的細胞到呱呱墜地的嬰兒,生命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奇和感動。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表示受精卵,是在子宮內形成的B.甲到乙表示細胞分裂C.乙到丙表示細胞分化D.胎兒和母體通過胎盤進行物質交換【答案】A【分析】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胎兒發育成熟從母體娩出。【詳解】A.受精卵的形成并不在子宮內,而是在輸卵管中。當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中相遇并結合時,就形成了受精卵。隨后,受精卵會移動到子宮內,并在那里著床,開始發育成胚胎,A錯誤。B.從受精卵開始,細胞會進行分裂,以增加細胞的數量。這是胚胎發育的早期階段,通過細胞分裂,一個受精卵可以分裂成成千上萬的細胞,形成胚胎的基本結構,B正確。C.在細胞分裂的基礎上,細胞會開始分化,形成不同的細胞類型。這些細胞將具有不同的形態和功能,以構建胚胎的各個組織和器官。從乙到丙的過程就代表了細胞的分化過程,C正確。D.在胎兒發育過程中,它需要通過母體獲取營養和氧氣,并排出廢物。這個過程是通過胎盤來實現的。胎盤是胎兒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D正確。故選A。4.(2024·陜西·中考真題)下圖①~④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不同器官。有關人的生殖,敘述正確的是(

)A.卵細胞在④與精子結合B.胎兒正常生活的場所是①C.②與維持第二性征有關D.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答案】C【分析】女性生殖系統①輸卵管、②卵巢、③子宮、④陰道。【詳解】A.④陰道是排出月經和娩出胎兒的管道,A錯誤。B.①輸卵管是輸送卵細胞進入子宮的管道,也是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場所,B錯誤。C.②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能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雌性激素維持第二性征,C正確。D.③子宮是胎兒正常生活的場所,D錯誤。故選C。5.(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下列關于青春期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集中精力,努力學習 B.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C.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D.沉迷游戲,不與他人交流【答案】D【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決定一個人體質、心理、性格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詳解】A.青春期正是樹立遠大理想、塑造美好心靈、學習科學知識的關鍵時期,因此,應當集中精力,努力學習,A正確。B.青春期是人生的黃金期,除了集中精力,努力學習外,還要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B正確。C.青春期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建立真誠的同學友誼,要主動與老師和家長交流,求得指導和幫助,C正確。D.不論同性還是異性之間,都應互相尊重,協作互助,共同進步,不能沉迷游戲,不與他人交流,D錯誤。故選D。6.(2024·安徽·中考真題)“試管嬰兒”技術是解決不孕和實現優生的一項有效措施,與正常生育相比,該技術中的受精過程和受精卵發育成早期胚胎均在體外進行。正常生育時,這些過程主要發生在母體的(

)A.輸卵管中 B.胎盤中 C.子宮中 D.卵巢中【答案】A【分析】1.人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兒→新生兒。2.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形成受精卵(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受精卵的場所是在女性的輸卵管)。受精卵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早期胚胎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詳解】人的生殖過程中,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位置在輸卵管;受精卵逐漸發育成胚泡,移動到子宮中并植入子宮內膜,懷孕開始;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和器官,逐漸發育成胚胎;8周左右胚胎發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懷孕到38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可見,正常生育時,受精過程和受精卵發育成早期胚胎的過程主要發生在母體的輸卵管中,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7.(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女性整個孕期約需280天,故有“十月懷胎”的說法。胚胎在發育過程中,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結構是(

)A.卵巢 B.胎盤 C.臍帶 D.輸卵管【答案】B【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和胚胎初期發育的場所;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及產生月經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詳解】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胎兒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故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8.(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

)A.狒狒 B.長臂猿 C.森林古猿 D.大猩猩【答案】C【分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現代類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和猩猩等。【詳解】A.狒狒是猴類中唯一集大群營地棲生的高等猴類,狒狒也是猴類中社群生活最為嚴密的一種,有明顯的等級次序,A不符合題意。BD.長臂猿、大猩猩都是現代類人猿,與人類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BD不符合題意。C.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C符合題意。故選C。9.(2024·廣西·中考真題)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下列做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度過青春期的是()A.主動學習青春期有關知識 B.挑食、厭食或暴飲暴食C.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 D.人際交往中做到自尊、自愛【答案】B【分析】青春期是指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是生殖器官開始發育到成熟的階段;年齡范圍一般在12~23歲,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晚約兩年。中學生一般都進入了青春期,對每個人來說,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詳解】A.主動學習青春期有關知識,了解青春期身體、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利于順利度過青春期,A正確。B.挑食、厭食或暴飲暴食都不利于獲取全面而均衡的營養,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度過青春期,B錯誤。C.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放松心情、增強意志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度過青春期,C正確。D.與異性同學應正常交往,不應刻意保持距離,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是正常的心理,應正確認識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人際交往中做到自尊、自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度過青春期,D正確。故選B。10.(2024·廣西·中考真題)男孩進入青春期后會出現遺精現象,排出精子。產生精子的器官是()A.尿道 B.睪丸 C.前列腺 D.陰莖【答案】B【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統包括:內生殖器有睪丸、附睪、輸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外生殖器有陰囊、陰莖。【詳解】A.男性尿道兼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A錯誤。B.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夠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B正確。C.前列腺是不成對的實質性器官,由腺組織和肌組織構成。前列腺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組成部分,C錯誤。D.陰莖是男性重要的性器官,具有性交功能,并有排尿和射精作用,D錯誤。故選B。11.(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受精卵是新生命發育的起點,其形成部位是()A.子宮 B.輸卵管 C.卵巢 D.陰道【答案】B【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詳解】A.子宮是女性產生月經和孕育胎兒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與直腸之間,A錯誤。B.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內結合形成受精卵,B正確。C.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C錯誤。D.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D錯誤。故選B。12.(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進入初中以來,同學們陸續進入了青春期。男生會長胡須、聲音變粗;女生會聲音變細、脂肪積累增多。下列與青春期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上述變化與生殖器官的發育與成熟有關B.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明顯增強C.適當參加體育運動可促進身體發育D.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情緒穩定,遇事可自作主張【答案】D【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另外,體重增加,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內臟器官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青春期心理上也發生很大變化,表現為性意識開始萌動,獨立意識增強,但情緒不穩定,易沖動。【詳解】A.進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發育成熟,會分泌性激素,促使人體出現第二性征:男生會長胡須、聲音變粗;女生會聲音變細、脂肪積累增多等。A正確。B.進入青春期,腦的內部結構和功能不斷發展,使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明顯增強,B正確。C.體育鍛煉使青少年的肌肉和骨骼承受適度的外界刺激,有利于其肌肉和骨骼的發育,增強心肺功能,促進神經系統發育,C正確。D.進入青春期心理上也發生很大變化,表現為性意識開始萌動,獨立意識增強,但情緒不穩定,易沖動,D不正確。故選D。13.(2024·河南·中考真題)比較各種生物的同一種蛋白質(如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可判斷它們之間的親緣關系。幾種生物的細胞色素c與人類的相比,存在差異的氨基酸數目如圖所示,其中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

)A.獼猴 B.果蠅 C.小麥 D.向日葵【答案】A【分析】不同生物細胞色素c的序列差異,能反映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親緣關系越近的生物,細胞色素c的差異越小。【詳解】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異可作為分子生物學證據,來研究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親緣關系越近的生物,細胞色素c的差異越小。結合題圖可知,獼猴與人的細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差異最小,因此兩者的親緣關系最近,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4.(2024·重慶·中考真題)進入青春期后會面臨較多的心理矛盾和沖突,錯誤的解決方式是()A.與父母同伴交流 B.參加文體活動 C.尋求心理咨詢 D.沉迷網絡游戲【答案】D【分析】青春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健康的度過。【詳解】A.生活中常常會有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問題要經常與家長同伴、老師交流思想,接受指導,A不符合題意。B.當我們出現心理矛盾時,要參加各項文體活動,調解情緒,B不符合題意。C.當我們出現心理矛盾時,可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調解情緒,C不符合題意。D.當我們出現心理矛盾時,且不可沉迷網絡游戲,游戲會使人意志消沉,不思進取,D符合題意。故選D。15.(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青春期的你身體正發生微妙變化,成長中有欣喜也有焦慮。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A.適度運動釋放壓力 B.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C.拒絕與異性交往 D.找知心朋友傾訴煩惱【答案】C【分析】心情愉快是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緒和適度的情緒反應,表示青少年的身心處于積極的健康狀態。調節自己的情緒可概括為:轉移注意力;宣泄;自我安慰。【詳解】A.運動可以促進身體健康,同時釋放壓力,是一種積極的壓力管理方式,A正確。B.樂觀的心態有助于應對青春期的挑戰和壓力,對心理健康有積極影響,B正確。C.青春期是社交技能發展的重要時期,拒絕與異性交往可能會限制社交機會,不利于社交技能和人際關系的發展,C錯誤。D.朋友交流和分享個人感受是情緒調節和社會支持的重要方式,D正確。故選C。16.(2023·廣東深圳·中考真題)孕婦適量增補葉酸(維生素B9)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胎兒獲得葉酸的部位是(

)A.子宮 B.羊水 C.胎盤 D.輸卵管【答案】C【分析】1.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和胚胎初期發育的場所;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及產生月經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2.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胎盤。【詳解】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胎兒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故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可見,胎兒獲得葉酸的部位是胎盤,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17.(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下列有關青春期可能遇到的情況及處理方式,最恰當的是()A.面對父母事事操心的做法,故意逆反抵制B.遭遇挫折或心煩的事,主動與人傾訴,調整心態C.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刻意保持疏遠,不交往D.面對青春期的生理現象感到不安,但不與父母交流【答案】B【分析】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特征表現為自主意識增強,自尊心變強,渴望交流和友誼,易沖動并富于幻想,性意識萌動并表現為初期與異性琉遠,到逐漸愿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等正常的心理變化。【詳解】A.面對父母事事操心的做法,應直接說出自己的心里話,與父母好好溝通,而不是故意逆反抵制,A錯誤。B.遭遇挫折或心煩的事,主動與人傾訴,調整心態,可以把積壓在內心的煩惱宣泄出來,有利于身心健康,B正確。C.與異性同學應正常交往,不應刻意保持距離,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是正常的心理,應正確認識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做到團結互助,自尊自愛,C錯誤。D.青春期的生理現象是正常的,有任何不安或不適,應及時與父母交流,D錯誤。故選B18.(2023·內蒙古通遼·中考真題)下列應用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搭配正確的是(

)A.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一轉基因技術B.試管嬰兒的誕生一克隆技術C.制作酸奶一酵母菌的發酵技術D.蟹爪蘭在仙人掌上開花一扦插技術【答案】A【分析】生物技術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科學的原理,采用先進的科學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詳解】A.轉基因技術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生特定的具有變異遺傳性狀的物質。利用大腸桿菌生產胰島素屬于轉基因技術,A正確。B.試管嬰兒的誕生利用體外受精,體內發育,屬于有性生殖,而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B錯誤。C.制作酸奶利用的是發酵技術,乳酸菌發酵利用乳酸菌分解乳糖產生乳酸,C錯誤。D.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在仙人掌的上面開滿了蟹爪蘭的花,這種繁殖方法是嫁接,D錯誤、故選A。19.(2023·河南·中考真題)下圖表示從卵細胞產生到胎兒出生的主要階段,①發生的部位是(

A.卵巢 B.輸卵管 C.子宮 D.胎盤【答案】B【分析】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并進一步形成器官,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胎兒已具備人的形態;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胎兒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懷孕到38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可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位置在輸卵管,當著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時間是在母體的子宮內。【詳解】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形成組織,并進一步形成器官,逐漸發育成胚胎,并于懷孕后8周左右發育成胎兒,懷孕到38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所以卵細胞在輸卵管處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早期胚胎,因此①發生的部位是輸卵管,B符合題意。故選B。20.(2023·湖北·中考真題)試管嬰兒是一種由人工從人體內取出卵細胞與精子,在體外受精發育成胚胎后,再將胚胎移植回母體完成受孕的技術。人工取卵細胞和胚胎植入的場所分別是()A.子宮、輸卵管 B.卵巢、輸卵管C.子宮、胎盤 D.卵巢、子宮【答案】D【分析】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詳解】卵巢主要功能是產生和排出卵細胞,分泌性激素,以促進女性性征的發育并維持之。子宮的功能是內膜周期性增厚和脫落形成月經,在妊娠期孕育胚胎和胎兒。人工取卵細胞和胚胎植入的場所分別是卵巢、子宮。故選D。21.(2023·湖南常德·中考真題)人生的美好在于過程的精彩。下列關于人的生殖和生長發育的說法有誤的是()A.新生命始于受精卵 B.性成熟的標志是出現第二性征C.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利于長高 D.青少年應正確對待青春期的生理變化【答案】B【分析】青春期是指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是生殖器官開始發育到成熟的階段。年齡范圍一般在12~23歲,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晚約兩年。中學生一般都進入了青春期,對每個人來說,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進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體形開始發生變化,區別也越來越明顯,這和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關。青春期發育的最明顯的特點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最突出的特征是性器官的發育和性功能的成熟。青春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是一個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詳解】A.卵細胞和精子都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分化、發育等生命活動;只有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才標志著新生命的起點。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胎兒。因此,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A正確。B.女性性成熟的標志是第一次月經來潮,男性性成熟的標志是首次射精(通常表現為遺精),B錯誤。C.體育鍛煉可以促使人體長高的激素增多。因此,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利于長高,C正確。D.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對于青春期的生理變化,我們青少年應該欣然接受,正確認識,D正確。故選B。22.(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202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斯萬特·佩博,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類是由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B.古人類化石是研究人類進化的直接證據C.人類出現的標志是會使用工具D.研究古人類的基因組可以推測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答案】C【分析】(1)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2)用火燒烤食物,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腦的發達。(3)人類和類人猿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詳解】A.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正確。B.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關于人類起源的見解仍不統一。但是目前為止多數科學家認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陸曾發生過劇烈的地殼運動,形成劇烈的東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陸地生活,根據出現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在非洲的發現,可以說非洲是人類的發源地。因此古人類的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問題的直接證據,故B正確。C.直立行走是進化發展的基礎,直立行走是人類脫離森林束縛,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礎。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類能夠將前肢解放出來,能使用工具。前肢所從事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肢更加靈巧。古猿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因此,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主要標志是直立行走,故C錯誤。D.斯萬特.帕博通過揭示區分現代人類和已滅絕古人類基因差異,為更科學地探索人類的進化歷程奠定了基礎,可見該科學家對古人類基因研究的意義是為了解人類演化的歷史,研究古人類的基因組可以推測人類進化的大致歷程,故D正確。故選C。23.(2023·山西晉中·中考真題)科學家比較了幾種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某段DNA,得到下圖所示結果,該結果說明()

A.長臂猿與人類沒有親緣關系 B.黑猩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更近C.黑猩猩是人類的祖先 D.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一類古猿【答案】B【分析】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化石證據、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胚胎學上的證據等。【詳解】科學家比較了幾種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某段DNA,得到如圖所示結果,分析結果可知,黑猩猩與人類某段的DNA的差異最小,所以黑猩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更近,因此ACD錯誤,B正確。故選B。24.(2023·四川內江·中考真題)人類新生命的誕生屬于有性生殖過程,是通過生殖系統完成的。下列有關人的生殖與發育敘述錯誤的是(

)A.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個細胞B.睪丸和卵巢都能夠分泌性激素C.精子與卵細胞在卵巢中完成受精作用D.分娩過程的結束標志著嬰兒的誕生【答案】C【分析】1.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人體.因此,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2.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夠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3.分娩是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經過大約38周后,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詳解】A.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系統,進而形成人體,因此,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個細胞,A正確。B.睪丸能夠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B正確。C.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場所是輸卵管,C錯誤。D.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經過大約38周后,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即分娩。分娩意味著新生兒誕生,D正確。故選C。25.(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題)下列有關人體生殖和發育的描述正確的是(

)A.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子宮B.性激素刺激下出現第一性征C.青春期身高和體重顯著增長D.男性主要性器官的功能是產生卵子【答案】C【分析】(1)男性的生殖系統主要由睪丸、附睪、輸精管、精囊腺、陰莖、陰囊等構成。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2)青春期是從童年到成年的過渡階段,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據此答題。【詳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有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宮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A錯誤。B.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現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別差異,是在性激素刺激下表現出來的,B錯誤。C.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C正確。D.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雌性激素,D錯誤。故選C。26.(2023·湖南衡陽·中考真題)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在仔細比較了人和現代類人猿的相似之處后,提出了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 B.獼猴 C.大猩猩 D.長臂猿【答案】A【分析】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出版了《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在探究生物進化奧秘的過程中,具有重要貢獻,認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詳解】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現代類人猿,以樹棲生活為主,另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7.(2023·云南·中考真題)男性生殖系統中,能夠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前列腺 B.睪丸 C.尿道 D.陰莖【答案】B【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統包括精囊腺(分泌黏液);前列腺(分泌黏液);輸精管(輸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陰莖;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陰囊(保護睪丸和附睪);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詳解】A.前列腺位于膀胱與原生殖隔之間,作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約2毫升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組成部分,故A不符合題意。B.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B符合題意。C.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故C不符合題意。D.陰莖是交配的器官,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8.(2023·重慶·中考真題)下圖示人生殖發育過程,敘述錯誤的是()

A.①表示精子B.②表示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子宮C.③表示卵巢D.④表示胎兒出生的過程,稱為分娩【答案】B【分析】據人的生殖過程圖分析可得:①是精子,②是受精卵,③是卵巢,④是分娩。【詳解】男性睪丸產生的①精子進入陰道,緩緩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③卵巢產生的卵細胞相遇,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②受精卵,這一過程叫受精。受精卵一經形成,就開始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緩慢移入到子宮中。最終胚泡植入子宮內膜,好比一粒種子落到了土壤中,這是懷孕。在母體的子宮內,胚胎繼續進行細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種組織和器官。胚胎發育到第8周,其外貌開始像人,從這時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兒。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的血液里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把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到母體的血液里,再由母體排出體外。母體懷孕38周左右,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從母體的陰道產出的過程④稱為分娩。故選B。29.(2023·四川南充·中考真題)青春期是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以下對于人體進入青春期后的認識錯誤的是()A.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B.養成早睡早起,堅持鍛煉,講究衛生的好習慣C.進入青春期雖然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但不可自我封閉,需與師長密切交流D.男生會表現出喉結突出、聲音變粗、長出胡須等第二性征,這與睪丸分泌的生長激素有關【答案】D【分析】青春期是人身體發育的黃金時期,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據此作答。【詳解】A.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故A正確。B.青春期是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要養成早睡早起,堅持鍛煉,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故B正確。C.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由于生理上的變化,心理上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生活中常常會有較多的心理矛盾,遇到一些問題要經常與家長、老師交流思想,接受指導,不能覺著自己長大了,就不想和家長交流,同時要正確處理和異性的關系,男、女同學互相幫助,集中精力學習,積極的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和社會活動,健康的度過這人生的金色年華,故C正確。D.性發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和第二性征的發育,男性的睪丸重量增加,能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生出現第二性征,如男生出現喉結、陰毛、腋毛、胡須等,還出現聲音變粗的變聲現象,故D錯誤。故選D。30.(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在男性生殖系統中,能夠產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A.前列腺 B.睪丸 C.附睪 D.精囊腺【答案】B【分析】男性的生殖系統包括精囊腺(分泌黏液);前列腺(分泌黏液);輸精管(輸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陰莖;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陰囊(保護睪丸和附睪);睪丸(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詳解】前列腺位于膀胱與原生殖隔之間,作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約2毫升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組成部分,故A不符合題意;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B符合題意;附睪緊貼睪丸的上端和后緣,分泌附睪液,有助于精子的成熟,故C不符合題意;精囊腺為長橢圓形的囊狀器官,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輸精管壺腹的外側,左右各一,由過曲的管道組成,其排泄管與輸精管壺腹的末端合成射精管,糟囊分泌的液體組成精液的一部分,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解題的關鍵是理解男性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31.(2022·江蘇鎮江·中考真題)如圖是人體排卵、受精、受精卵發育和植入子宮的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B.②能形成卵細胞,分泌雌激素C.受精卵到達③以后才開始進行分裂D.④是胎兒產出的通道【答案】D【分析】圖示女性生殖系統:①卵巢、②輸卵管、③子宮、④陰道。【詳解】A.精子與卵細胞融合為受精卵的過程叫做受精;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通過陰道進入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卵細胞與眾多精子中的一個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沿著輸卵管向子宮移動,同時進行細胞分裂形成胚胎,因此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場所是②輸卵管,A錯誤。B.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錯誤。C.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向子宮移動的過程中,不斷分裂發育成胚泡,C錯誤。D.一般懷孕到第38周,胎兒發育成熟。成熟胎兒和胎盤從④母體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分娩,D正確。故選D。32.(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如圖是人體腦部和生殖器官與全身相對生長速率的比較曲線,相關解讀正確的是()A.生殖器官的差異稱為第二性征B.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C.①表示生殖器官的生長,②表示腦部的生長D.生殖器官的發育和成熟,是青春期發育最突出的特征【答案】D【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腦的功能也趨于完善。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圖中曲線①是腦部發育,曲線②是生殖器官發育。【詳解】A.生殖器官的差異稱為第一性征,A錯誤。BC.在青春期以前生殖器官的發育基本停滯,所以曲線②是生殖器官發育,①是腦部發育,由曲線②可以看出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發育,曲線①幼兒期腦部迅速發育,BC錯誤。D.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最突出的特征,D正確。故選D。33.(2022·廣西梧州·中考真題)如圖表示人類的生殖發育流程圖。下列對圖中①②③④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是精子 B.②是卵巢C.③是受精卵 D.④過程發生在子宮【答案】D【分析】圖中: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據此回答。【詳解】A.睪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夠產生①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正確。B.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位于腹腔內,左右各一個,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正確。C.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③受精卵,正確。D.輸卵管是女性內生殖器的組成部分,能輸送卵細胞,也是④完成受精的場所,錯誤故選D。34.(2022·湖南張家界·中考真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青春期作為青少年發育的關鍵時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B.在學校不與同學交流,在家嫌父母啰嗦,不與父母溝通C.性意識開始萌動,是正常的心理變化D.女生在月經期間應注意清潔衛生,保持心情舒暢【答案】B【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詳解】A.進入青春期后,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A正確。B.進入青春期,在學校同學間應互相交流和幫助,跟師長密切交流,健康地度過這人生的金色年華,B錯誤。C.進入青春期后,性意識開始萌動,這是正常的心理變化,C正確。D.女生在月經期間應注意清潔衛生,保持心情舒暢,D正確。故選B。35.(2013·云南·中考真題)圖是男、女主要生殖器官發育趨勢圖,據圖分析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青春期是智力發育的黃金時期B.女孩性器官開始明顯發育的年齡比男孩的早C.性器官迅速發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D.10歲之前男、女生殖器官的發育都很緩慢【答案】A【分析】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身體、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詳解】A.從出生至20歲左右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從圖中不能得出該結論,A符合題意。B.如圖,在進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約在9-11歲,男孩約在11-13歲,性器官開始迅速發育。在性器官的發育上男孩一般比女孩晚兩年,B不符合題意。C.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從圖中看出性器官開始迅速發育,這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C不符合題意。D.從圖中可以看出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在1-10歲之前性器官的發育都比較緩慢,幾乎處于靜止狀態,D不符合題意。故選A。36.(2022·甘肅金昌·中考真題)某些藥品說明書特別注明“孕婦禁用”,這是因為藥品成分會通過某種結構進入胎兒體內,該結構是A.卵巢 B.輸卵管 C.胎盤 D.子宮內膜【答案】C【分析】1.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和胚胎初期發育的場所;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及產生月經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2.胎兒在子宮中發育:【詳解】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胎兒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的。故胎盤是胎兒與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所以,某些藥品說明書特別注明“孕婦禁用”,這是因為藥品成分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故選C。37.(2022·湖南長沙·中考真題)北京周口店遺址是亞洲大陸遠古時期人類發展歷史的重要遺存。下列證據能說明北京猿人具有較發達大腦的是()A.分化的牙齒化石 B.較為寬闊的髖骨化石C.粗壯的下肢骨化石 D.腦容量大的頭蓋骨化石【答案】D【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比較全面的證據,化石是由古。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北京猿人會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學會了用火,說明這時的古人類屬于直立人階段。在周口店發現石器骨器以及用火的多種痕跡,說明這一階段的古人類不僅能夠用火把食物烤熟,大大改善了身體的營養,有利于大腦的發育,大腦也越來越發達,在群體生活中產生了語言。【詳解】A.分化的牙齒化石說明古人類的牙齒分化,與大腦無關,A不符合題意。BC.較寬闊的髖骨化石和粗壯的下肢說明其運動方式為直立行走,BC不符合題意。D.大腦存再顱腔內,腦容量大的頭蓋骨化石則說明大腦叫未發達,D符合題意。故選D。38.(2022·內蒙古赤峰·中考真題)關于人的生殖和性別決定,分析正確的是A.胎兒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器官是胚盤 B.異卵雙胞胎的性別一定是相同的C.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D.精子和卵細胞在子宮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答案】C【分析】生殖細胞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人的體細胞內的23對染色體,有一對染色體與人的性別有關,叫做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詳解】A.胎兒和母體進行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交換的器官是胎盤,A錯誤。B.異卵雙胞胎是由兩個受精卵發育形成的,異卵雙胞胎性別不一定相同,B錯誤。C.從性別遺傳的規律看,生男生女機會均等,比例為1:1,C正確。D.精子從陰道通過子宮,在輸卵管與卵細胞相遇而完成受精過程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的形成部位是輸卵管,D錯誤。故選C。39.(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題)試管嬰兒技術為許多不孕、不育患者解決了生育難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試管嬰兒技術利用的是有性生殖B.輸卵管堵塞造成不孕是因為不能產生卵細胞C.試管嬰兒是在試管中誕生的嬰兒,不需要經過分娩D.利用試管嬰兒技術來任意選擇下一代性別是合理合法的【答案】A【分析】試管嬰兒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受精卵在體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宮,胚胎在子宮內完成發育。【詳解】A.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過程,屬于有性生殖,試管嬰兒有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所以屬于有性生殖,A正確。B.輸卵管堵塞造成不孕,但是卵巢可以正常產生卵細胞,B錯誤。C.胚胎在子宮內完成發育,然后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產出,所以需要經過分娩,C錯誤。D.不可選擇下一代性別,這是法律不允許的,D錯誤。故選A。40.(2022·河南·中考真題)孕育新生命對父母來說極其不易,我們應感恩父母、珍愛生命。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點,其形成的場所是(

)A.卵巢 B.輸卵管 C.子宮 D.陰道【答案】B【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統主要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詳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錯誤。B.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是受精的場所,B正確。C.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C錯誤。D.陰道是精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D錯誤。故選B。41.(2022·山西陽泉·中考真題)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于1988年誕生,大致過程如下圖。圖中“M器官”是母親的(

)A.卵巢 B.子宮 C.陰道 D.輸卵管【答案】B【分析】試管嬰兒是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俗稱,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詳解】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故A不符合題意。B.子宮是胚胎發育的場所;試管嬰兒是用人工方法讓卵子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然后移植到母體子宮內發育而誕生的嬰兒。因此無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于1988年誕生,大致過程如下圖。圖中“M器官”是母親的子宮,子宮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故B符合題意。C.陰道是胎兒產出的通道,故C不符合題意。D.輸卵管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場所,也是輸送卵細胞的通道,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2.(2021·河南·中考真題)人和現代類人猿DNA的差別由大到小依次為長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這說明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A.長臂猿 B.猩猩 C.大猩猩 D.黑猩猩【答案】D【分析】黑猩猩是人類的近親,四大類人猿之一,它們是現存與人類血緣最近的高級靈長類動物,原產地在非洲西部及中部。【詳解】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是長長的鏈狀結構,外形很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許多有遺傳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分別控制不同的性狀。人和現代類人猿DNA的差別由大到小依次為長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這說明人和黑猩猩的遺傳物質最為相似,說明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故選D。【點睛】正確識記并理解四大類人猿與人的親緣關系是解題的關鍵。43.(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為避免藥物對胃產生刺激,制藥廠常把藥物封裝在淀粉制成的膠囊中給人服用。根據淀粉在消化道內的消化情況分析,其原理是(

)A.胃能消化淀粉,藥物慢慢滲出B.淀粉在口腔初步消化,便于吞咽C.胃不能消化淀粉,膠囊經胃進入小腸D.淀粉在胃里消化,便于藥物快速吸收【答案】C【分析】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將部分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由于小腸中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因此,淀粉等糖類物質在小腸內被徹底消化為葡萄糖。【詳解】ACD.由分析可知,胃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人們利用這個特性,把對胃有刺激作用的藥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膠囊里直接吞服,這樣就可以避免藥物對胃的刺激,AD錯誤,C正確。B.淀粉雖然在口腔內能被初步消化,但淀粉制成的膠囊是直接吞服,B錯誤。故選C。考點02人體的營養1.(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小明同學細嚼饅頭時感覺有甜味,他想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試管編號實驗材料水浴溫度水浴時間鑒定試劑現象1號饅頭碎屑清水2ml37℃10min碘液2滴2號饅頭碎屑唾液?37℃10min碘液2滴A.2號試管應加入2ml唾液B.兩支試管中加入清水和唾液后要充分攪拌C.放在37℃的水浴中保溫是為了模擬人體口腔溫度D.2號試管不變藍的原因是唾液使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答案】D【分析】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出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詳解】A.探究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即除探究條件不同之外,其它條件都要相同且適宜;本實驗的變量為唾液,故2號試管應加入2ml唾液,A不符合題意。B.為了使饅頭碎屑與唾液充分混合,兩支試管中加入清水和唾液后要充分攪拌,B不符合題意。C.37℃是唾液淀粉酶發揮消化作用的最適宜溫度;因此實驗過程中,應將實驗裝置放在37℃的水中進行水浴加熱,這是模擬口腔溫度,為了保證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如此實驗才能成功,C不符合題意。D.淀粉遇到碘液會變藍色,常用碘液檢驗是否存在淀粉。2號試管內有唾液,滴加碘液不變藍,只能證明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且唾液使淀粉分解成麥芽糖,而不是葡萄糖,D符合題意。故選D。2.(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某同學設計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圖如圖(a、.b、c代表器官),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a代表口腔,此處消化淀粉的關鍵是含有唾液淀粉酶B.b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可消化蛋白質C.c代表小腸,此外發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腸的蠕動D.大部分營養物質在c處被吸收后進入循環系統【答案】C【分析】圖中:a是口腔,b是胃,c是小腸。【詳解】A.在a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夠分解淀粉為麥芽糖,這是淀粉消化的第一步,A正確。B.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鹽酸和胃蛋白酶,鹽酸為消化液提供了酸性環境,而胃蛋白酶則能夠初步消化蛋白質,B正確。C.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它發生的物理消化不僅僅是指小腸的蠕動。小腸的蠕動確實有助于食物的混合和推進,但物理消化在小腸中還包括了食物的進一步破碎和混合,以及通過小腸黏膜的皺襞和絨毛結構增加食物與消化液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消化效率,C錯誤。D.小腸是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能夠吸收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部分,通常長約5至6米。這種長度設計增加了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從而提供了更充分的機會進行營養物質的吸收。小腸內壁上有許多環形皺襞,這些皺襞增加了小腸的內表面積,從而增大了營養物質的吸收面積。在環形皺襞上,還分布著大量的小腸絨毛。小腸絨毛的存在進一步增大了小腸的吸收面積。小腸絨毛的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種結構特點使得營養物質能夠更容易地通過小腸壁進入血液循環系統,D正確。故選C。3.(2024·湖南長沙·中考真題)膽囊切除后不宜吃紅燒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是因為消化食物時缺少()A.唾液 B.胃液 C.膽汁 D.腸液【答案】C【分析】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臟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腸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內。【詳解】A.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唾液不能消化脂肪,A錯誤。B.胃中具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胃液不能消化脂肪,B錯誤。C.膽囊能夠貯存膽汁,膽汁與脂肪的乳化作用有關,可以使脂肪變成脂肪微粒,進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所以,膽囊切除后不宜吃紅燒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C正確。D.小腸內有腸腺,能夠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膽囊是否切除,對腸液正常分泌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C。4.(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屬于人體消化腺的一組是(

)A.唾液腺、肝臟、胰腺 B.唾液腺、垂體、甲狀腺C.肝臟、汗腺、甲狀腺 D.胰腺、垂體、性腺【答案】A【分析】人體消化腺有: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②胃腺:分泌胃液,其中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③肝臟:分泌膽汁,對脂肪起乳化作用。④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⑤腸腺:分泌小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詳解】A.人體消化腺有: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②胃腺:分泌胃液,其中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③肝臟:分泌膽汁,對脂肪起乳化作用。④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⑤腸腺:分泌小腸液,含有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酶,A正確。B.唾液腺是人體消化腺,垂體、甲狀腺不是消化腺,B錯誤。C.肝臟是人體消化腺,汗腺、甲狀腺不是消化腺,C錯誤。D.胰腺是人體消化腺,垂體、性腺不是消化腺,D錯誤。故選A。5.(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科學合理的營養有助于身體健康。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種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無機鹽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錯誤的是()食物糖類(克)脂肪(克)蛋白質(克)維生素A(毫克)維生素C(毫克)維生素D(毫克)甲0.49064740乙48.273840120丙8.89.56571014丁520.12.5010戊182632200A.兒童、青少年的膳食中應適量增加丙的比例 B.膳食中適量補充戊有助于我們預防壞血病C.膳食中適量補充乙有助于我們預防夜盲癥 D.為滿足機體能量的需求膳食中應以甲為主【答案】D【分析】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六大類,對人體各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食物含有的營養成分不同。【詳解】A.丙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高達65克/100克,而蛋白質是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重要營養物質,A正確。B.戊食物中維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達到220毫克/100克。維生素C對于預防壞血病至關重要,B正確。C.乙食物中維生素A的含量為40毫克/100克,相對較高。維生素A對于維護視力、預防夜盲癥有重要作用,C正確。D.甲食物中脂肪的含量非常高,達到90克/100克,而糖類的含量只有0.4克/100克。雖然脂肪也是能量的來源之一,但糖類是機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且脂肪攝入過多可能導致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因此,為滿足機體能量的需求,膳食中應以富含糖類的食物為主,而不是富含脂肪的食物,D錯誤。故選D。6.(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題)下圖中的X、Y、Z三條曲線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質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A.曲線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變化 B.曲線Y代表的物質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C.曲線Z代表的物質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D.三條曲線的變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場所【答案】C【分析】圖示中,橫坐標表示各段消化道,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腸,E是大腸;縱坐標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質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X代表淀粉的消化過程,Y代表蛋白質的消化過程,Z代表脂肪的消化過程。【詳解】A.淀粉在口腔內開始消化,X代表淀粉的消化過程,A正確。B.蛋白質在胃開始消化,Y代表蛋白質的消化過程,蛋白質在C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B正確。C.脂肪從小腸開始消化,Z代表脂肪的消化過程,脂肪在D小腸內被徹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錯誤。D.小腸中含有多種消化液,三種物質都是在小腸被徹底分解,D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D正確。故選C。7.(2024·江西·中考真題)江西米粉火熱出圈,米粉與下列食物搭配,營養更合理的是(

)①青菜

②牛肉

③豆漿

④碳酸飲料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C【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六類營養物質和膳食纖維)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各種營養素的量要合適(不少也不多,比例適當),與身體的需要要保持平衡。【詳解】米粉富含糖類(淀粉),青菜富含維生素和無機鹽,牛肉和豆漿富含蛋白質和水。因此,從合理營養的角度考慮,米粉與①青菜、②牛肉、③豆漿搭配,營養更合理。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24·甘肅蘭州·中考真題)維生素是一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所以青少年每天都應食用一定量的(

)A.蛋糕、油條 B.海帶、帶魚C.釀皮、手搟粉 D.新鮮蔬菜、水果【答案】D【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詳解】A.蛋糕、油條通常含有較多的糖類和脂肪,而維生素含量較低,不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A錯誤。B.海帶和帶魚等海產品主要的營養物質是蛋白質,不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B錯誤。C.釀皮、手搟粉主要的營養成分是糖類,維生素含量有限,不足以滿足日常所需,C錯誤。D.新鮮蔬菜和水果是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A和一些B族維生素,因此青少年每天應食用一定量的新鮮蔬菜和水果,D正確。故選D。9.(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從平衡膳食的角度看,下列午餐食譜中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A.饅頭、鍋包肉、牛奶、碳酸飲料B.油餅、醬牛肉、紅燒鱸魚、香腸C.米飯、涼拌菠菜、魚香肉絲、西紅柿雞蛋湯D.玉米、炒干豆腐、熗拌土豆絲、炸花生【答案】C【分析】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營養。“全面”是指攝取的營養素種類要齊全;“平衡”是指攝取的各種營養素的量要適合,與身體的需要保持平衡。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在安排膳食時要盡量采用多樣化的食物,根據各種食物中不同的營養成分,恰當地調配膳食來全面滿足身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詳解】A.饅頭主要提供淀粉、鍋包肉主要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牛奶主要提供蛋白質、碳酸飲料主要提供水和糖類,缺少維生素類食物,A不符合題意。B.油餅主要提供淀粉和脂肪、醬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質、紅燒鱸魚主要提供蛋白質和脂肪、香腸主要提供脂肪,食譜中食物過于油膩,且缺少維生素類食物,B不符合題意。C.米飯主要提供淀粉、涼拌菠菜主要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魚香肉絲主要提供蛋白質和脂肪、西紅柿雞蛋湯主要提供蛋白質和維生素,食譜中食物搭配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是最合理的,C符合題意。D.玉米主要提供蛋白質、炒干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質、熗拌土豆絲主要提供淀粉和少量維生素、炸花生主要提供脂肪,缺少維生素類食物,D不符合題意。故選C。10.(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當人體缺乏某種必要的維生素時,往往會患上相應的缺乏癥。下列缺乏癥與其缺乏的維生素對應正確的是(

)A.夜盲癥——維生素D B.壞血病——維生素CC.佝僂病——維生素B1 D.神經炎——維生素A【答案】B【分析】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物質所不能代替的。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患病。【詳解】A.維生素A能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缺乏維生素A時引起夜盲癥、皮膚干燥、干眼癥,A錯誤。B.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長抵抗力,缺乏維生素C時患壞血癥(牙齦出血)、抵抗力下降等,B正確。C.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缺乏維生素D時,嬰幼兒會患起佝僂病,中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等,C錯誤。D.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維生素B1時引起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D錯誤。故選B。11.(2024·黑龍江·中考真題)人一旦缺乏維生素,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患病。壞血病是由于人體內缺乏_____而引起的。()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答案】C【分析】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物質所不能代替的。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患病。【詳解】A.維生素A能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缺乏維生素A時引起夜盲癥、皮膚干燥、干眼癥,A錯誤。B.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維生素B1時引起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B錯誤。C.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長抵抗力,缺乏維生素C時患壞血癥(牙齦出血)、抵抗力下降等,C正確。D.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缺乏維生素D時,嬰幼兒會患起佝僂病,中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等,D錯誤。故選C。12.(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食物在口腔經過初步消化,食物中的部分淀粉被分解成(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水 D.麥芽糖【答案】D【分析】淀粉、脂肪、蛋白質是大分子物質,必須經過消化才能被人體吸收。淀粉首先在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成麥芽糖,然后再小腸內多種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蛋白質是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腸內被最終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只能在小腸內被消化,先經過膽汁的乳化作用,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詳解】淀粉在口腔中開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當淀粉和麥芽糖進入小腸后,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葡萄糖,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13.(2024·河北·中考真題)我們吃的食物進入消化道會發生各種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部分淀粉在口腔內分解為麥芽糖B.蛋白質在胃內全部分解為氨基酸C.脂肪經膽汁作用形成脂肪微滴D.脂肪在小腸內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答案】B【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其中,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蛋白質、脂肪在消化道內開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別是口腔、胃和小腸;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終產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質→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甘油。【詳解】A.淀粉在口腔中開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麥芽糖,然后在小腸中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葡萄糖,A正確。B.蛋白質在胃中開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進入小腸后,在腸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成氨基酸,B錯誤。CD.脂肪的消化開始于小腸,小腸內的胰液和腸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時,肝臟分泌的膽汁也進入小腸,膽汁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膽汁對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增加了脂肪與消化酶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CD正確。故選B。14.(2024·福建·中考真題)下列營養較均衡的食譜是()A.米飯、炒青菜、清蒸鱸魚、蘋果 B.米飯、紅燒肉、排骨湯、冰激凌C.牛排、奶油蛋糕、炸雞腿、牛奶 D.炸雞、香辣雞翅、炸薯條、可樂【答案】A【分析】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為了做到合理營養,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詳解】A.米飯提供糖類,炒青菜、蘋果提供維生素,無機鹽等,清蒸鱸魚主要提供蛋白質,營養全面而均衡,A符合題意。B.米飯主要提供糖類、紅燒肉主要提供蛋白質和脂肪、排骨湯主要提供蛋白質、冰激凌主要提供糖類和脂肪,缺少維生素,營養不全面,B不符合題意。C.牛排、炸雞腿、牛奶主要提供蛋白質,奶油蛋糕提供脂肪、糖類,缺少維生素等營養物質,C不符合題意。D.炸雞、香辣雞翅提供蛋白質,炸薯條能夠提供糖,可樂提供水分、糖類,缺少維生素等營養物質,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2024·四川·中考真題)2024年5月20日是第35個中國學生營養日,今年的主題是“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下圖為中國居民的“平衡膳食寶塔”,以下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Ⅰ層食物富含糖類,每日需要量最多B.有牙齦出血現象的人可適當增加Ⅱ層食物攝入量C.Ⅲ層食物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是主要的能量來源D.根據今年的主題要求應增加Ⅳ層,減少Ⅴ層食物的攝入【答案】C【分析】(1)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攝取的各種營養素與身體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達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過多。根據平衡膳食寶塔,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合理營養還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調方法,烹調時要注意低鹽、低脂肪,并少放味精等。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缺乏某些營養素會引起營養缺乏病。(2)圖中的第一層谷類中主要含有淀粉,第二層蔬菜水果中主要含有維生素,第三層魚、肉、蛋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第四層奶類和豆類中主要含有蛋白質,第五層油脂類主要含有脂肪。【詳解】A.根據“平衡膳食寶塔”的建議,每日攝取量最多的應為第Ⅰ層食物,因該層食物富含淀粉,A正確。B.維生素C可預防壞血病、牙齦出血等病,Ⅱ層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較多的維生素C,所以有牙齦出血現象的人可適當增加Ⅱ層食物攝入量,B正確。C.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Ⅲ層食物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糖類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C錯誤。D.今年的主題是“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從營養學的角度分析,奶、豆中含有較多蛋白質,能促進青少年身體的生長發育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Ⅴ層為油脂類,能提供脂肪,過多食用會引起肥胖,應減少脂肪的攝入,D正確。故選C。16.(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燃燒食物并觀察水溫的變化。該實驗不能用于驗證(

)A.食物中的能量通過燃燒可釋放出來B.谷類、豆類等食物中貯存有能量C.不同食物中貯存的能量有差異D.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答案】D【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測量食物中的能量我們一般用燃燒的方法來測定。【詳解】A.測量食物中的能量我們一般用燃燒的方法來測定,食物中的能量可通過該裝置,燃燒測量出來,A正確。B.谷物的主要成分是糖類,豆類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有機物能燃燒,無機物不能燃燒,可通過該裝置測出,谷類、豆類等食物中貯存有能量,B正確。C.不同食物中貯存的能量有差異,在體內分解所放出的熱量是不同的,可通過該裝置測出不同食物中貯存的能量有差異,C正確。D.該實驗不能用于驗證,糖類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D錯誤。故選D。17.(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吃可以預防(

)A.壞血病 B.佝僂病 C.腳氣病 D.夜盲癥【答案】A【分析】維生素是一些小分子有機物,雖然不構成人體細胞的原料,也不是細胞的能量物質,但它們是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詳解】A.壞血病是由缺乏維生素C所致,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多吃可以預防壞血病,故A符合題意。B.佝僂病發生于兒童生長發育時期,多因缺乏維生素D缺乏所致,與維生素C無必然聯系,故B不符合題意。C.腳氣病是因缺乏維生素B1所致,與維生素C無必然聯系,故C不符合題意。D.夜盲癥是因缺乏維生素A所致,與維生素C無必然聯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8.(2024·福建·中考真題)對預防牙齦出血起主要作用的維生素是()A.維生素A B.維生素B1 C.維生素C D.維生素D【答案】C【分析】維生素不是構成細胞的主要原料,不為人體提供能量,人體每日對它們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營養物質所不能代替的。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患病。【詳解】A.維生素A對維持人體的正常視覺有很重要的作用,人體缺乏易患夜盲癥,干眼癥,皮膚干燥和脫屑等病癥,A不符合題意。B.維生素B1有促進生長和消化,改善神經組織的功能,缺少了人體易患神經炎,腳氣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長遲緩等癥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