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單元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知識清單第17課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與社會治理【課程標準】了解中國古代以賦役征發為首要目的的戶籍制度,以及有代標性的基層管理組織;知道中國古代王朝在社會救濟和優撫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課標導讀】了解中國古代戶籍制度與基層管理制度的演變過程。了解中國古代的戶籍編制和基層管理組織主要是為賦役征發服務,但對維護社會穩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知道中國古代王朝在社會救濟和優撫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的原因。通過了解中國古代戶籍制度的演變和基層管理組織,理解古代戶籍制度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基層組織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立足點,鄉里制度是戶籍制度的重要補充。通過對中國古代戶籍制度、基層組織和社會救濟措施的解析,領略中國古代基層治理方式和社會救濟措施的東方特色,認識合理的基層治理方式和社會救濟方式對國家穩定、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理解中國古代尊敬和贍養老人、扶助弱者的優撫政策和社會風氣,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認識戶籍制度的形成是小農經濟的產物,中國古代的基層治理和社會保障措施對國家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知識點一歷代戶籍制度演變】思維導圖戰國時期國家大規模編排民戶,制定戶籍。公元前375年,秦獻公以五家為“伍”的辦法編排戶口。秦朝實行分類登記制度,有戶籍、宗室籍、宦籍和市籍等。漢朝西漢時,百姓編戶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國家的“編戶齊民”,定期進行人口調查。東漢末年,戶籍散亂。隋朝重新核定戶籍,嚴防不實。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嚴,戶籍三年一造。宋朝戶籍分主戶與客戶,主戶指擁有土地、繳納賦稅的稅戶,客戶指沒有土地的佃戶。元朝按職業分為軍戶、民戶、匠戶、站戶等,統稱為“諸色戶計”,一旦定籍,世代相襲,不得變動。明朝戶籍分民籍、軍籍、匠籍等。戶籍冊稱“黃冊”,以里甲制為基礎,每里一冊,詳列各戶人口、田土、房屋。清朝沿襲明制,戶籍管理相對松弛。乾隆年間,戶籍永停編審,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組織制度登記人口數量。【知識鏈接】中國古代建立戶籍制度的目的(1)人口的普查、管理與控制。人口的普查、管理是戶籍管理制度的基礎性功能,是對全國人口數據的一種基礎性了解,在此基礎上把人口控制在土地的范圍內,主要作用是保障稅收。(2)征發賦役的依據。戶籍管理的真實性和全面性直接影響統治者征發賦役的情況。(3)擴充兵力的基礎。戶籍制度直接管理著人口的數量和區域,具備為統治者擴充兵力提供基礎保障的作用。(4)保障社會治安和政權穩定。中國古代的戶籍制度將多數人口控制在一定的區域內,禁止不經官府允許的隨意流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會治安的穩定,進而保障統治者的政權穩定。【知識點二歷代基層組織與社會治理】思維導圖1.基層組織形態(1)秦漢時期:縣下設鄉和里。鄉設三老,掌教化;設嗇夫,掌獄訟、賦稅;設游徼,掌捕盜。里設里正。鄉、里之外有亭,設亭長,負責傳遞政令和維護治安。后代沿襲這種鄉里制度,稍有變化。(2)唐朝:以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城內設坊,郊外設村,設里正、坊正、村正。(3)明朝:實行里甲制,十戶為一甲,一百一十戶為一里,設甲首、里長。2.基層社會治理A、演進(1)秦漢:秦漢時期的什伍組織,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為里,互相監督。(2)唐宋:鄰保制度以四家為鄰,五鄰為保,彼此之間相互監督。北宋王安石實施的保甲制即源于此。(3)明朝:王守仁任南贛巡撫時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總編為一牌,開列各戶姓名,由十家輪流收掌,每日沿門按牌察看動靜,發現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舉報。(4)清朝:清初實行里甲制,后來改而推行編制嚴密的保甲制:從城市到鄉村,以十戶為牌,設牌長;十牌為甲,設甲長;十甲為保,設保長。至此,鄉里制與保甲制合一。B、特點:注重建立基層民眾的自我管理與相互監督機制。【知識點三歷代社會救濟與優撫政策】思維導圖1.沿革(1)社會救濟①漢朝:建立常平倉制度,積谷備倉,調節糧價②隋唐:政府既重視官方儲備,也大力提倡民間積儲。③宋朝以后:宗族內部的救助活動逐漸興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內創設義田,賑濟族人,影響深遠。宗族通過設立義田、義學、義宅、義冢等族產,在衣食、住行、婚娶、蒙養、喪葬等方面資助族中貧困者。=4\*GB3④明清時期:慈善組織開始興起,出現了善堂、善會等慈善機構。(2)優撫:中國古代一直有優撫老弱貧苦等弱勢群體的傳統,尊敬與贍養老人,保障鰥寡孤獨的生活。2.原因和作用(1)原因: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災害發生時,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這就需要國家和社會提供必要的、及時的救助。(2)作用:社會救濟為民眾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證人口繁衍和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有利于維護統治。3.特點(1)歷代社會救濟的主體是掌握大量資源的政府,民間組織處于輔助地位。(2)政府救濟的重點在救災,核心在于保證糧食供應,同時還會疏導和安置流民,鼓勵民間富戶救濟災民。(3)社會力量的救濟活動側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賑濟。【知識鏈接】中國古代救濟制度的特點(1)時間久遠,源遠流長:先秦時期的《周禮·地官司徒》中就有“以保息六養萬民:一曰慈幼,二曰養老,三曰振窮,四曰恤貧,五曰寬疾,六曰安富”六條政策,這是我國最早的救濟制度的記載。(2)政府救濟與民間救助相結合:政府主要承擔災害與災難時的社會大范圍救濟,民間承擔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日常救助,二者相輔相成。(3)機構完善并具有法律保障措施:政府救濟典型地體現了“為民父母行政”的特征,政府設置不同類型與層級的社會救濟救助機構,并制定法律予以保障。(4)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宣揚“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主張“仁”“仁政”,倡導救困濟難,體現中國傳統政治哲學的本質和精神。第18課世界主要國家的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課程標準】知道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特點及其由來;了解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及實行情況。【課標導讀】了解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的時空背景。了解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發展脈絡和表現,總結歸納其主要特點。了解社會保障制度對社會穩定與發展的作用。感受西方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形成對當今中國制度建設與發展的自信心與責任感。認識基層治理作為上層建筑的主要內容,是由其特點的經濟基礎決定的。【知識點一西方主要國家基層治理的歷史與特點】思維導圖1.古希臘基層治理依靠村社進行。村社實行自治,全體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會是村社最高權力機關,處理與村社有關的事務,包括登記公民、抽簽選舉議事會議員等。2.西歐封建社會(1)莊園是主要的基層單位。(2)10—11世紀,城市里的手工業者和商人組成行會或商會,上層分子把持城市政權,行使城市治理的職責。(3)基督教會在基層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3.近代(1)背景:隨著近代西歐民族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在繼承地方自治傳統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基層治理的理。(2)表現:①英國:1835年,英國頒布法律,確立了英國近代自治市制度。②美國:建國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傳統,鄉鎮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單位,承擔著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務功能。③法國: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鎮為基層單位的制度。4.二戰后(1)表現:社區成為基層自治的主要方式,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組織下,實行居民自我管理。(2)作用:緩和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5.20世紀80年代以后(1)更加強調政府、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2)社區承擔了更多的政府功能。(3)公眾、志愿者和私人部門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使得基層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知識鏈接】1.全面認識西方自治城市的形成(1)形成原因①農業生產力的提高,更多的行業脫離鄉村的家庭副業和莊園手工業形態,集中到城市中。②工商業的發展使商品貨幣關系逐漸在城市扎根,動搖了封建體系對城市的控制。③工商業的發展造就了一個市民階層,他們日益松弛或割斷了對土地的依賴,實現了與土地的分離。④中世紀西歐封建領主、教會或國王也是城市建立的推動者。⑤宗教的因素,眾多的教堂而各具特色,它們對城市的形象產生了重要作用。(2)特點①斗爭以新興市民階層為主體。②斗爭形式多種多樣。③斗爭目標是爭取自由和法治。(3)影響城市是歐洲從中世紀邁向近代進程中的里程碑。①從經濟上來講,隨著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中世紀西歐的城市加速了西歐封建自然經濟的解體,逐漸成為封建制度的破壞因素。②從政治的角度看,市民們在向封建主爭取城市自治權的斗爭中形成的經驗,為形成近代資本主義式的市民社會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并構建了基本框架。③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發展還在精神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和輿論準備。2.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1)基層自治和社區是西方國家基層治理的主要特點和發展趨勢。(2)各國基層治理的方式有所不同。(3)地方政府享有的自治權越來越大,地方官員和議員都由當地選民選舉產生,需要對當地選民負責。(4)社區主要由居民自我管理。(5)各國政府和聯合國在實現基層治理方面發揮積極推動作用。【知識點二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思維導圖(一)西方國家1.歷程(1)17世紀初,英國頒布濟貧法。此后,歐洲各國紛紛建立濟貧制度。(2)19世紀80年代,德國初步建立社會保險制度。(3)1935年,美國頒布《社會保障法》,標志著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最終確立。(4)二戰后,英國率先構建了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了全民覆蓋,大大推動了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5)此后,瑞典、挪威、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以及法國、德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都建成了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評價(1)積極性: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改善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經濟發展。(2)消極性:過度的社會保障,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二)現代中國(1)過程①1951年2月,政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這是新中國制定的第一部社會保險法規。②改革開放后,社會保障制度日趨成熟,取得了重要進展,保障水平穩步提高。(2)作用:日益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減輕了人們的后顧之憂,促進了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知識鏈接】1.西方福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面臨的困境(1)由于受“福利國家論”的影響,過分強調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的作用,政府承擔的保障項目過多、水平過高。(2)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迅速增長,大大超過了經濟增長幅度,政府在保障和福利開支的負擔越來越重,并且帶著巨大慣性向前滾動,使福利國家面臨著經濟與福利、負擔與穩定之間的兩難選擇。(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如果繼續維持現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污泥干化處理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模板)
- 潤滑油添加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參考范文)
- 優勢分析與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助力成功的體育經紀人試題及答案
- 電子材料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模具設計師技能考核試題及答案
- 困難問題解決農業植保員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的專業術語分享試題及答案
- 如何增強裁判員的公信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職業資格考試評估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濰坊市技師學院招聘筆試真題
- 匯能控股集團內蒙古卓正煤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一級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4月期中聯考數學試題(含答案)
- 北京市豐臺區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一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飾品工廠知識培訓課件
- 中小學生五一勞動節假期安全教育課件
- 無人機飛手培訓班合作合同協議范本模板
- 港口智能運維系統-全面剖析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湘教版(2024)下學期期中考試模擬卷B卷(含解析)
- 掛籃施工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 北歐女神-蕾娜絲史上最全攻略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