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題型專練-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滬教版(全國)下冊_第1頁
常考題型專練-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滬教版(全國)下冊_第2頁
常考題型專練-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滬教版(全國)下冊_第3頁
常考題型專練-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滬教版(全國)下冊_第4頁
常考題型專練-2024學年九年級化學滬教版(全國)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教版化學9年級下冊

常考題型專練

第1部分

(一)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

(二)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及應用

(三)物質的檢驗、鑒別、除雜、分離

(四)物質的轉化與推斷

(一)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

類型一一條曲線獲取的信息

1,太空“冰雪”實驗中,過飽和醋酸鈉溶液形成的“液球”在接觸繩子的一端后瞬間

變成溫熱的“冰球”。醋酸鈉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常溫下,醋酸鈉易溶于水

B.40℃時,飽和醋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65.6%

C.加水能使醋酸鈉溶液從飽和變成不飽和

D.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結晶過程釋放熱量

類型二兩條曲線獲取的信息

2.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卜列說法止確的是()

020406080

溫度―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

B.將室溫下KNO3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液仍飽和

C.KNO3和NaCl均屬于難溶物質

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

類型三三條曲線獲取的信息

3.(2023安徽中考)煤化工廢水中含有NaCl、Na2so八NaNCh,這三種鹽的溶解度

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溶解度/g,

120/

80匕/

4n口/~?

:/:Na(:r

0

I44060溫度/P

A.與NaN03相比,NaCl更適合通過飽和溶液降溫結晶得到

B.f/i℃時,NaN03的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80%

C.ai°C時,Na。和Na2s。4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筆

D.40℃時,Na2s04的飽和溶液升溫到60℃變為不飽和溶液

類型四圖、表、線綜合分析

4.1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江蘇揚州江都二模)MgSOi和Na2c03的溶解度表

及溶解度曲線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C20304050607080

溶解度MgSO425.128.230.832.934.335.034.9

WgNa2cCh21.539.749.048.546.045.243.9

Of,kA與溫度/t

A.甲為MgSOa

B.b、c點乙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C.甲的飽和溶液從zi°C升溫到A℃,溶質質量分數增大

D.等質量甲、乙飽和溶液從八℃降溫到h℃,析出晶體的質量(不帶結晶水):乙〉

5.(2023山西長治期末)在學習了“溶解度”的相關知識后,小晉用盛有150g水的燒

杯進行如圖1所示的實驗,圖2是相關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溶解度/g

圖2

A.W的溶解度曲線是圖2中的b

B.①中溶液是飽和溶液

C.②中溶液的溫度如果升至12℃,固體能全部溶解

D.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6.1學科素養?科學探究與實踐】溶液在生活、生產中應用非常普遍。

(1)實驗室用“電解水''的實驗來探究水的組成,探究的理論依據

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是。

(2)NaCl、KN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

圖1圖2

①60C時,5()g水中加入硝酸鉀恰好形成飽和溶液。

②提純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鉀,進行如圖2所示的實驗,提純的方法為。

③20C時,將等質量的NaCKKNO3固體分別加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

拌后現象如圖3所示,加熱到60℃時現象如圖4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根據NaCl、

KNO3的溶解度曲線回答:甲燒杯中加入的固體是(填“KNCh”或“NaCl”)。

對乙燒杯中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填編號)。

20苒6()t

[|]升溫至||1I

|二?二女工[二?二?二?二?二?彳|>二?》二?二1C?二?二?二?二?二,

甲乙甲乙

圖3圖4

A.從20C升溫到60℃,溶質質量沒有改變

B.若對20°C溶液降溫,一定會析出晶體

C.20C時,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31.6:100

D.60℃時,溶液一定是不儂和溶液

(二)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及應用

類型一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比較與驗證

1.(2023河北雄縣月考)有X、Y、Z三種金屬,如果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產生氣泡,Y不反應;如果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在Y表面有銀

白色物質析出,而Z沒有變化。根據以上實驗事實,判斷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

到弱的順序為()

A.X、Y、ZB.Z、Y、X

C.Y、X、ZD.X、Z、Y

2.(2023陜西中考A卷)用下列各組物質進行實驗,能驗證Mg、Ag、Cu三種金屬

活動性強弱的是()

A.Mg、Ag、Cu>稀硫酸

B.Mg、Ag>CuSCh溶液

C.AgxCIKMgCL溶液

D.Ag、CuCb溶液、MgSCU溶液

3.(2023海南二模)某同學為驗證鎂、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所

示的四個實驗(金屬片均已打磨,且形狀、大小相同;實驗①、②、③所用稀鹽酸的

溶質質量分數和體積均相同)。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鎂片忸-鐵片銅片

箕-銅片p-硝

稀鹽酸仲稀鹽酸

目稀粒酸溶

F①②③

A.對比實驗①②反應的劇烈程度,能判斷出鎂和鐵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B.分析實驗②④的現象,能判斷出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C.分析實驗④的現象,能判斷出銅和銀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D.分析四個實驗的現象,能判斷出鎂、鐵、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4.【學科素養?科學探究與實踐】(2023河南中考)某化學小組用下圖所示實驗裝置,

探究鋁、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

-鋁絲卜鋁絲

ICu(NO)

AgNO3

i溶液眇溶液

(1)鋁絲浸入溶液前需要先用砂紙打磨,其目的是什么?

(2)請寫出裝置A或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通過圖示中的實驗不能判斷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請補充實驗繼續探究。

(簡要敘述實驗步驟)

類型二金屬與酸反應的圖像分析

5.1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河北中考)向盛有ag銅鋅混合物的燒杯中加入稀

硫酸,該過程中剩余固體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卜.列說法錯誤的是

A.M點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ZnSO4

B.N點時,生成氣體的總質量達到最大

C.N-P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增大

D.該銅鋅混合物中鋅的質量為g

6.1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廣西中考)向三個燒杯中分別放入足量的Mg、Al、

Fe粉末,同時加入質量分數相同的100g稀鹽酸,充分反應。反應的有關圖像錯誤

°消耗金屬質輔/g

消耗稀鹽酸質黃飲

AB

類型三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后成分的判斷

7.(2023江蘇江陰期中)向含有AgNCh、Cu(NO3)2、Ca(NC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

定量的鐵粉,使其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下列結論

正確的是()

A.濾液中一定含Ag+、Cu2\Ca2\Fe2+

B.濾液中一定含Fe2+,可能含Ca2+

C.濾液中一定含Ca?+、Fe2+,可能含CM+

D.濾液中一定含FeLCa2,不含0?十、Ag"

8.(2023陜西中考A卷)如圖,將金屬X插入燒杯內的AgNCh溶液中,觀察到溶液顏

色變藍后取出X,向燒杯內再加入一定量鋅粉,振蕩后,溶液藍色逐漸消失。

X*

]■IJUBX]I

AgNO,溶液司國^翁

(1)金屬*是O

(2)加入鋅粉,溶液藍色消失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實驗結束后,燒杯內的溶液中一定(填“存在”或“不存在”)AgNCh。

類型四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

9.(2023湖南岳陽中考)為了防止環境污染,工廠廢液需經過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

某電鍍廠為了減少對水的污染并節約成本,從排放的廢液(主要含ZnSO4.FeSO4

和CuSO。中回收金屬銅、鐵以及工業原料硫酸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工藝流程,

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ZnSO

晶體,一步驟IV

(1)步驟【中分離固體A和溶液C的操作名稱是。

(2)物質Y的化學式為<,

(3)請寫出步驟川中生成Fe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4)請寫一條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

(三)物質的檢驗、鑒別、除雜、分離

類型一物質的檢驗、鑒別

1.堤驗室中有兩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分別為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下列選用

的物質不能將它們鑒別出來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B.鎂條

C.氧化銅D.硫酸鈉溶液

2.(2022江蘇淮安外國語學校一模)鑒別下列各組物質,括號中選用的試劑或方法

不正確的是()

A.濃硫酸和濃鹽酸(聞氣味)

B.NaOH溶液和稀硫酸(酚醐試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鹽酸)

D.KMnO4和KC1O.M觀察顏色)

3.(2023河北邢臺一模)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A鑒別鐵粉和二氧化鎘用磁鐵吸引

B鑒別NaOH和NH-NCh加入水,測量溫度

C鑒別CH4和H2點燃后罩干冷燒杯

D鑒別NH4cl和KNO3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

4.(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卜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鑒別硬水和軟水取適量水樣于試管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蕩,觀察

配制50g質量分數為3%的?1.5gNaCI固體于燒杯中,加入50.0mL水,

B

NaCI溶液攪拌

鑒別化肥(NH4)2SO4和

C取樣,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聞氣味

NH4C1

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向盛有80℃熱水的兩只燒杯中各放入一小塊

D

著火點白磷,然后用導管對準其中一塊白磷通入02

5.(2023內蒙古赤峰中考改編)科學的方案設計是達到實驗目的的前提。下列實驗

方案設計,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設計

A鑒別氯化錢和氯化鉀加入熟石灰固體研磨,聞氣味

B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顏色

C分離氯化鈉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D除去氮氣中混有的少量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絲網

6.(2023江蘇鎮江二模)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

A.KOH、H2so4、CuSO4>Mg(NO3)2

B.BaCb、Na2co八K2so4、NaNOj

C.CaCb、Ba(NO?)2>HCLNa2cCh

D.FeCh、Ba(OH”、MgCl?、Na2so4

類型二物質的除雜、分離

7.(2023河北唐山路北期末)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物質是雜質),所

用試劑及方法正確的是()

A.O2(H2O)——通入濃硫酸干燥

B.CaO(CaCh)——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

C.C02(C0)——點燃

D.NaCl(NaOH)——加入適量稀硫酸

8.(2023湖北黃岡中考)下列實驗方案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CO通過足量灼熱CuO

B分離CaCL和CaCOs的固體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蒸發

C鑒別NaOH、BaCb、(NHSSCh三種濃溶液取樣,相互滴加,觀察現象

D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熟石灰取樣,加水溶解,滴加酚醐溶液

9.(2023山西臨汾一模)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試劑

和操作均正確的是()

選項物質試劑和操作方法

將混合氣體依次通過濃氫氧化鈉溶液、

ACO2(HC1)

濃硫酸

BKCRMnOz)加水溶解、過濾、洗滌烘干

CNaNO?固體(NH4NO3)加入適量的熟石灰研磨

DFed溶液(CuCl)加入過量的鐵粉,過濾

10.【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2河南新鄉模擬)實驗室的廢水中含有氯化鈉、氯

化鎂和氯化鈣,為了處理廢水并回收氯化鈉固體,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方案,請根據

流程圖回答問題。

過量氯化鈉

固體

發|

《濾液c|

(1)在廢水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濾液B中含有的溶質:;

(3)寫出試劑X的名稱:。

11.【跨學科實踐活動】(2023廣東廣州中考)制鹽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某鹽

湖水樣品含有NaCl、Na2s04及少量MgSCh和CaSCh,某小組從中獲取NaCl和

Na2s04的主要過程如卜.:

廣濾液f除雜2f溶液A

鹽湖水樣品一除雜1-

-----「濾渣

NaCl固體F___1___

T結晶分離

Na/”1M體」--------

(1)“除雜1”應依次加入的兩種試劑是、,“除雜2”應加入的試劑

是o[除雜限選試劑:HC1、HNO3、Na2co3、Ca(OH)2]

(2)將“溶液A”在80℃蒸發濃縮,至有少量固體析出。

6()

5()

40

3()

2()

10

02()40608()10()

溫度/t

①該小組分析溶解度曲線,推測析出的少量固體是NaCI,但檢驗后卻發現是

Na2so4。請作出合理解釋:o

②該小組停止蒸發濃縮,經、過濾得到大量Na2s04固體及母液;將母液中

的NaCl分離出來,操作是o

⑶設計由硫黃(單質硫)生產Na2sCh的轉化路徑,依次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O

(提示:常見+4價硫的化合物可與02化合為+6價硫的化合物)

(四)物質的轉化與推斷

類型一物質的轉化

1.在給定條件下,下列選項所示的物質轉化能實現的是)

鹽酸

H2O

A.CO_**H2co3B.FezCh-FeCh

△Na()H,A

C.AI2O3-AlD.(NH4)2SO4**NH3

2.卜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卜.均能實現的是)

Mn()2—

A.H2O2------比點燃H20

△Ca(()H)2溶液

B.CU2(OH)2CO3-CO2**CaCO3

稀H2s(%Na()H溶液

C.Cu**CuSO4Cu(OH)2沉淀

CuFe粉

D.AgNCh溶液一Cu(NO3)2溶液Fe(NO3)3涔液

3.(2023天津中考)如圖所示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間的相互關系,涉及的反

應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通過

一步反應能實現轉化),下列選項符合圖示關系的是()

選項甲乙丙T

ANaOHH2s04ZnCuS04

BCa(OH)2HC1NaOHCaCCh

CNa2co3Ca(OH)2H2SO4BaCh

DCO2COCuO

4.【新考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23江蘇常州月考)2023年兔年春晚的《滿庭

芳?國色》直接聚焦到中國傳統五色——“黃、青、白、赤、黑”,帶火“色彩新潮流”。

小智同學以“青''為線構建銅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圖,圖中涉及反應均為初中常見反

應,請根據圖示回答。

⑴反應②可以實現“曾青”到“丹青”的轉變,化學方程式是

(寫]個即可)。

(2)要實現“丹青”到“綠青”轉變,需要銅與氧氣、水和

(填化學式)同時接觸。

(3)“玄青”“綠青”分別與充分反應,都可以轉變為“曾青”。

(4)“丹青”和“玄青”可以相互轉化下列關于④⑤兩個變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都在加熱或高溫條件下進行

b.可以是不同基本反應類理

c.都有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

類型二物質的推斷

5.1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陜西中考A卷)下圖是初中四種常見物質之間的

常見反應關系圖,圖中“——”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反應,"―表示兩端的物

質通過一步反應能轉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一定是Ca(OH)2

B.Y可能是鈉鹽

C.X與Y不可能都是鹽

D.X與Y反應能生成NaOH

6.(2023江蘇徐州二模)A~D均含同一種金屬元素,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一”表示一種物質可以通過一步反應轉化為另一種物質,“一”表示相連的

兩種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己略去)。已知:A

在高溫下煨燒可制得生石灰,C是一種常見的堿,E是一種常見的鈉鹽,C和E、D

和E反應都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物質的化學式為CaQ?

B.農業上常用D改良酸性土壤

CA-D發生反應的類型是分解反應

D.實驗室中可用C和E反應制取燒堿

7.【學科素養?科學思維】(2023福建南平模擬)如圖A、B、C、D是初中化學常

見的四種不同類別的物質,相鄰兩物質都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分別生成甲、乙、丙、

丁四種物質(部分生成物已經略去)。已知A為農藥波爾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

呈監色;B為應用最廣泛的金屬;乙為氯化物。

(DA的化學式是;C的類別是(選填“酸”“堿”“鹽”或“氧化

物”)。

(2)A與B反應的實驗現象是o

(3)A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一個)。

(4)C與D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o

8.(2023河北中考)某小組同學對煉鐵高爐中發生的主要反應進行了知識網絡建構,

各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已略去)。A~H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

其中B、D、G為高爐煉鐵原料的主要成分,且G為紅棕色氧化物。

請回答卜.列問題:

(1)G的化學式為o

(2)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為o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o

(4)反應①在高爐煉鐵中的作用是,

9.(2023湖南邵陽中考)已知A-H為初中化學常見的8種物質,已知A是無色無味

的氣體,旦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的溶液為藍色;從物質類別來看,A和B屬于同

一類別,C和D屬于同一類別,F和G屬于同一類別,他們的相互關系如圖所示。(物

質類別是指:單質、氧化物、酸、堿、鹽;“―'”表示一種物質可以通過一步反

應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反應;反應條件、

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物質A的化學式是;

(2)B-C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3)D—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溶解度曲線及其應用

1.B2()℃時,醋酸鈉的溶解度大于1()g,醋酸鈉易溶于水,A正確;4()℃時,醋酸鈉

的溶解度為65.6g,則飽和醋酸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赤詈品X100%心

39.6%.B錯誤;加水能使醋酸鈉溶液從飽和變成不飽和,C正確;由過飽和醋酸鈉溶

液形成的“液球”在接觸繩子的一端后瞬間變成溫熱的“冰球”可知,過飽和醋酸鈉

溶液結晶過程釋放熱量,D正確。

2.D沒有指明溫度,無法匕較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的大小,A錯誤;硝酸鉀的溶

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將室溫卜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溶液由飽和變為

不飽和,B錯誤;20°C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大于10g,因此二者均屬于易

溶物質,C錯誤;硝酸鉀、氯化鈉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旦硝酸鉀的溶解

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可采用冷卻熱飽和

溶液結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鉀中少量的氯化鈉.D正確。

3.C與NaNCh相比,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所以更適合通過飽和溶

液蒸發結晶得到,A錯誤⑷°C時,NaNCh的溶解度是80g,該溫度下其飽和溶液中

溶質的質量分數為豪X100%W80%,B錯誤;〃2℃時^支1和Na2s04的溶解度相

等,所以兩者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C正確;40°C時,NazSCh的飽和溶液升

溫到60°C,Na2s04的溶解度減小,其溶液析出晶體,仍為飽和溶液,D錯誤。

4.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大于八°C時,甲物質的溶解度始終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

所以甲為Na2co3,A錯誤;b、c點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b、c點乙的飽和溶液溶質

質量分數相等,B正確;甲在△℃時的溶解度大于八°C時的溶解度,故甲的飽和溶

液從八℃升溫到A°C,變為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不變,C錯誤時,甲物

質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質的溶解度,/1℃時,甲、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質量甲、

乙飽和溶液從r3c降溫到。析出晶體的質量:甲>乙,D錯詼。

5.B由題圖1可知j3c時100g水中至少能夠溶解50gW,即r3c時W的溶解

度最小是50g,所以W的溶解度曲線是題圖2中的a,A不正確;由題圖2可知川°C

時W的溶解度是20g,150g水中溶解30gW恰好飽和,故①中溶液是飽和溶液,B

正確;f2°C時W的溶解度是30g,②中溶液的溫度如果升至f2℃,150g水中最多

能夠溶解45gW,50g固體不能全部溶解,C不正確;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央一X100%-33.3%,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一—X100%^16.7%,

100g+50g150g+30g

故③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不正確,

通電

6.(1)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2H2。^2H2t+O2t

⑵①55g②降溫結晶③KNO3AD

解析(1)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依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得出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2)①由題圖1可知,6()C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

110g,所以5()g水中加入55g硝酸鉀恰好形成飽和溶液。②由題圖1可知,硝酸

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

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故除去硝酸鉀中的少量氯化鈉應川降溫

結晶的方法。③20c時,將等質量的NaQ、KNO3固體分別加入盛有100g水的

燒杯中,中燒杯中固體部分溶解,乙燒杯中固體全部溶解,說明乙燒杯中加入的固

體在2()C時的溶解度大于甲燒杯中加入的固體,故甲燒杯中加入的固體為硝酸

鉀,乙燒杯中加入的固體為氯化鈉。從20C升溫到60C,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大,

乙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沒有改變,A正確;題圖3中乙燒杯中溶液可能是不飽和

溶液,若對其進行降溫,不一定會析出晶體,B錯誤;20C時,甲燒杯中有未溶解的硝

酸鉀,說明加入的固體質量大于31.6g,故20°C時,乙燒杯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

大于31.6:100,C錯誤;20C時,乙燒杯中溶液可能是不泡和溶液,也可能是恰好

飽和的溶液,升高溫度,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大,60C時,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D正

確。

(二)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探究及應用

1.A把X和Y分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產生氣泡,Y不反應,說明X的活動性

比Y強;把Y和Z分別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在Y表面有銀白色物質析出,而Z沒有

變化,說明Y的活動性大于銀,而銀的活動性大于Z,則X、Y、Z三種金屬的活動

性順序為X>Y>Z。故選A。

2.BCu、Ag均不與稀硫酸反應,故不能比較Cu、Ag的活動性強弱;Mg能與CuSCh

溶液反應置換出銅,證明活動性:Mg>Cu,Ag不與CuS04溶液反應,證明活動

性:Cu>Ag,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Mg>Cu>Ag;Ag、Cu均不與MgCb溶液反應,證明

Mg的活動性比Cu、Ag強,不能比較Cu、Ag的活動性強弱;Ag與CuCh溶液、

MgSO4溶液均不反應,證明Ag的活動性比Cu、Mg弱,不能比較Cu^Mg的活動

性強弱。

3.B鐵與稀鹽酸反應比鐵與稀鹽酸反應劇烈,能判斷出鎂的活動性比鐵強人正

確;實驗②中鐵能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說明活動性:Fe〉H,實驗④中銅能和硝酸

銀反應,說明活動性:Cu>Ag,不能判斷出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B錯誤、C正確;

實驗③中銅和稀鹽酸不反應,說明活動性:氫〉銅,綜合實驗①②③④的結論可知,金

屬活動性:鎂>鐵>銅>銀,D正確。

4.(1)除去鋁絲表面的氧化膜。(2)Al+3AgNO3A1(NO3)3+3Ag[或

==

2A1+3CU(NO3)22A1(NO3)3+3CU]O(3)將銅絲插入硝酸銀溶液中(或將銀

絲插入硝酸銅溶液中,合理即可)。

解析(1)鋁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薄膜,影響鋁與其他物質的反應,

故鋁絲浸入溶液前需要先用砂紙打磨。(2)裝置A中,鋁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鋁

和銀。裝置B中,鋁和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鋁和銅。(3)比較銅、銀的金屬活動性

順序,可將銅絲插入硝酸銀溶液中,銅能置換出硝酸銀溶液中的銀,則銅的金屬活

動性強于銀;或將銀絲插入硝酸銅溶液中,銀不能置換出硝酸銅溶液中的銅,也可

以判斷出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銀。

5.CM點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ZnSCU,A正確;N點時,鋅與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

生成氣體的總質量達到最大,B正確;N-P過程中,鋅已經完全反應,硫酸過量,溶液

酸性增強,溶液的pH逐漸減小,C錯誤;根據圖像信息可知,銅鋅混合物的質量為。

g,加入稀硫酸與銅鋅混合物中的鋅完全反應后,剩余銅的質量為人g,則銅鋅混合

物中鋅的質量為(a")g,D正確。

6.D根據化學方程式中的質量關系可知,消耗相同質量的鹽酸,生成氫氣的質量

相等,同時消耗金屬的質量關系為Fe>Mg>Al,故溶液質量的增加關系為

Fe>Mg>Al,A、B正確。金屬活動性順序為Mg>Al>Fe,則與相同的酸反應的速

率:Mg>Al>Fe,與等量鹽酸完全反應,最后生成氫氣的質量相等,C正確。金屬活動

性順序為Mg>Al>Fe,所以與相同的酸反應時,相同時間內消耗金屬的質量關系為

Mg>Al>Fe;消耗相同質量的鹽酸,同時消耗金屬的質量關系為Fe>Mg>Al,D錯誤。

7.D因為金屬活動性:Ca〉Fe>Cu>Ag,故向含有AgNCh、Cu(NO?)2>Ca(NO3)2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鐵不與Ca(NO3)2反應,鐵先與AgNOa反應生成

Fe(NO3)2與Ag,待混合溶液中的AgNOs完全反應,若Fe有剩余,再與Cu(NO3)2反

應生成Fe(NO3)2與Cu。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可證

明濾渣中一定含Ag、Cu、Fe,濾液中一定含Fe(NO3)2、Ca(NCh)2,不可能含Cu(NO3)2、

AgNO?o

8.⑴銅(2)Zn+Cu(NO3)2Cu+Zn(NO3)2(3)不存在

解析⑴將金屬X插入AgNO3溶液中,觀察到溶液顏色變藍,說明金屬X為銅,

銅與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2)硝酸銅與鋅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銅,故溶液藍

色消失,鋅粉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3)金屬活動性:鋅〉銅〉銀,故鋅將AgNO3完全

反應后才能與Cu(NCh)2反應,溶液藍色逐漸消失,說明鋅已經將硝酸銅完全反應,

所以實驗結束后,燒杯內的溶液中一定不存在AgNO.o

=

9.(1)過濾(2)H2s04(3)Zn+FeSO4^ZnSO4+Fe(4)廢舊金屬回收再利用

(合理即可)

解析(1)步驟I中分離固體A和溶液C的操作名稱是過濾。(2)固體A是鐵、鋅

和銅,稀硫酸能和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能和鋅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不

能和銅反應,因此物質Y的化學式為H2so4。(3)步驟II[中,鋅和硫酸亞鐵反應生成

硫酸鋅和鐵。(4)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有廢舊金屬回收再利用、尋找金屬替

代品等。

(三)物質的檢驗、鑒別、除雜、分離

1.D硫酸鈉溶液與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均不反應,不能鑒別兩者,D符合題意。

2.C濃硫酸沒有氣味,濃鹽酸有刺激性氣味,可以鑒別;酚瞅試液遇稀硫酸不變色,

遇NaOH溶液變紅,可以鑒別;Ca(OH)2和NaOH均能與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均無

明顯現象,不能鑒別;KMnCU和KCQ分別為紫紅色、白色,可以鑒別。

3.C鐵粉可以被磁鐵吸引,二氧化鎰不能被磁鐵吸引,現象不同,A能達到實驗目

的;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硝酸鏤溶于水吸熱,B能達到實驗目的;甲烷和氫氣燃燒

后均會生成水,所以干冷燒杯內壁都會產生水珠,現象相同,C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氯化鏤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會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硝酸鉀與熟石灰混合研磨

無現象,現象不同,D能達到實驗目的。

4.A滴加肥皂水后振蕩,產生浮渣多、泡沫少的為硬水,反之為軟水,可用肥皂水

鑒別軟水和硬水人符合題意;取1.5gNaCl固體于燒杯中,加入50.0mL水,配制溶

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9%,B不符合題意;取樣,加入熟石灰混合研

磨,化肥硫酸鏤和氯化鏤都會與熟石灰反應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無法鑒別,C

不符合題意;向盛有80°C熱水的兩只燒杯中各放入一小塊白磷,然后用導管對準

其中一塊白磷通入02,發現通入02的白磷燃燒,未通02的白磷不燃燒,由此對比可

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D不符合題意。

5R加入熟石灰固體研磨,聞氣味,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是氯化鉉,無明顯現象的是

氯化鉀,A能達到目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碳酸鈉溶液均顯堿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變

藍,B不能達到目的;氯化鈉易溶于水,泥沙難溶于水,可用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的方法分離出氯化鈉,C能達到目的;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時能與銅發生反應生成

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D能

達到目的。

6.A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先鑒別出藍色的硫酸銅溶液,能與CuSCh溶液反應產

生藍色沉淀的是K0H溶液,能與KOH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NO3)2溶

液,剩余的是H2so4。組內四種溶液兩兩混合時,BaCb溶液與Na2c03溶液、K2s

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其余組合均沒有明顯現象,無法鑒別。組內四種溶液

兩兩混合時,Na2c。3溶液與CaCb溶液、Ba(N03”溶液反應都能產生白色沉淀,HC1

與Na2c03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鑒別出CaCb溶液、Ba(NC)3)2溶液。氯

化鐵溶液是黃色的,能與氯化鐵溶液反應產生紅褐色沉淀的是Ba(0H)2溶

液,Ba(OH)2溶液與MgCh溶液、Na2s04溶液反應均產生白色沉淀,無法鑒別MgCh

溶液和Na2s04溶液。

7.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A正

確;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會把原物質除去,B錯誤;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

不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不會被點燃,C錯誤;氫氧化鈉和硫酸反

應生成硫酸鈉和水,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硫酸鈉,D錯誤。

8.CCO與灼熱的CuO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

二氧化碳,A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氯化鈣易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可通過加足量

水溶解,過濾、洗滌并干燥得到CaCCh,蒸發結晶得至UCaCh,B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硫酸鏤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硫酸鏤溶液與氯化鋼

溶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C能達到熨驗R的;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也能使

酚獻溶液變紅,D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9.D二氧化碳和氯化氫均能與氫氧化鈉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

除去,A錯誤;氯化鉀易溶于水,二氧化鎰難溶于水,可通過加水溶解、過濾、蒸發得

到KC1.B錯誤;硝酸鏤能與適量的熟石灰反應生成硝酸鈣、氨氣和水,能除去雜質

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硝酸鈣。錯誤;氯化銅和過量的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過濾

可以除去銅和鐵得到氯化亞鐵溶液,D正確。

10.(l)MgCl2+2NaOHMg(OH)2I+2NaCI(2)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

(3)鹽酸

解析(1)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2)廢水中先加入

過量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向濾液A

中再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故濾液

B中的溶質有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3)向濾液B中加入鹽酸,鹽酸與氫氧

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11.(1)氫氧化鈣[或Ca(OH”]碳酸鈉(或Na2cO3)鹽酸(2)①溶液中硫酸鈉的

含量比氯化鈉高,硫酸鈉先達到飽和析出②降溫結晶加熱蒸發溶劑至有較多

點燃

晶體析出,趁熱過濾,洗滌,干燥(3)8+02^=Sth、SO2+2NaOH=

Na2sO3+H2O、2Na2so3+。2==2Na2so/合理即可)

解析(1)根據題給除雜試劑,“除雜1”過程中先加入過量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硫

酸鎂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氫氧化鎂沉淀,之后加入碳酸鈉,碳酸鈉和硫酸鈣反應生成

碳酸鈣沉淀和硫酸鈉,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得到

的濾液中有氯化鈉、硫酸鈉、碳酸鈉、氫氧化鈉,雜質碳酸鈉、氫氧化鈉均可以

與鹽酸反應轉化為氯化鈉,故“除雜2”加入的試劑為鹽酸。(2)②硫酸鈉的溶解度受

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故可通過降溫結晶,過

濾得到大量硫酸鈉固體與母液。(3)使用單質硫生產硫酸鈉,發生的反應可以是硫

和氧氣在點燃條件卜.生成二氧化硫、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

亞硫酸鈉和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鈉。

(四)物質的轉化與推斷

1.D一氧化碳不能與水反應,A錯誤;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不能

一步反應生成氯化亞鐵,B錯誤;氧化鋁在加熱條件下不能發生分解反應,C錯誤;

硫酸鏤與氫氧化鈉在加熱條件卜生成硫酸鈉、水和氨氣,D正確。

2.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鋅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利氧氣,A不正確;堿式碳酸銅

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

和水,B正確;銅不能利稀硫酸反應,C不正確;硝酸銀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和銀,硝

酸銅和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D不正確。

3D甲(氫氧化鈉)不能轉化成丙(鋅),A不符合圖示關系;甲(氫氧化鈣)和丁(碳酸

鈣)不能反應,B不符合圖示關系;甲(碳酸鈉)不能轉化成丙(硫酸),C不符合圖示關

系;甲(碳)能和乙(氫氣)、丁南化銅)反應,丙(一較化碳)能和乙闡氣)、丁闡化銅)

反應,甲(碳)能轉化成丙(一氧化碳),D符合圖示關系。

4.(l)Fe+CuSO4FeS04+Cu(合理即可)(2)CO2(3)稀硫酸(4)abc

解析(1)鐵與硫酸銅發生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還可以是鋅、鎂等其他金屬與

硫酸銅反應。(2)由銅轉化成堿式碳酸銅,需要銅與氧氣、水和二氧化碳同時接觸。

(3)氧化銅和堿式碳酸銅都能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