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題復習 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_第1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題復習 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_第2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題復習 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_第3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題復習 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_第4頁
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專題復習 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三年(2022-2024)中考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專題08走進法治天地(解析版)一、單選題1.(2024·陜西·中考真題)2024年5月6日,陜西省教育廳等17部門聯合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陜西省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這一文件的出臺()①旨在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②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③體現對學生的特殊關愛和保護④解決了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①②③:題文中陜西省教育廳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文件,是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專項行動計劃。因此這一文件的出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旨在為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學生的特殊關愛和保護。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解決了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夸大了這一文件出臺的意義,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2.(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此規定()A.限制了未成年人的權利和自由 B.解決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C.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 D.賦予了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特權【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C:分析題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故C符合題意;A: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防沉迷制度,并非是限制未成年人的權利和自由,而是為了引導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網絡,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故A錯誤;B:這一規定不能完全解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問題,但能起到一定的規范和引導作用;故B錯誤;D:這也不是賦予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特權,而是在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前提下,讓他們能夠更安全、更合理地使用網絡;故D錯誤;故本題選C。3.(2024·新疆·中考真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是我國出臺的第一部專門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性立法。該法的實施有利于()A.提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 B.擴大未成年人上網權限C.提高未成年人思想覺悟 D.提高未成年人身體素質【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A:分析題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旨在規范未成年人的網絡使用,引導他們正確、安全、健康地使用網絡,從而提高其網絡素養,增強辨別是非、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故A符合題意;B:該法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環境中的健康成長,而非單純擴大上網權限;故B錯誤;C:該法旨在規范未成年人的網絡使用,并不是提高未成年人思想覺悟;故C錯誤;D:該法主要針對的是未成年人的網絡使用,與身體素質的提高沒有直接關聯;故D錯誤;故本題選A。4.(2024·貴州黔南·中考真題)近年來,面對全球新型毒品不斷迭代更新,為了給下一代筑牢“防火墻”:公安禁毒部門堅持每年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二十三萬余所學校組織學生接受系統禁毒教育;社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筑牢的“防火墻”給未成年人提供了()①政府保護②學校保護③社會保護④家庭保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①:公安禁毒部門堅持每年開展全民禁毒宣傳月活動,體現的是政府保護,故①說法正確;②:二十三萬余所學校組織學生接受系統禁毒教育,體現的是學校保護,故②說法正確;③:社會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自覺抵制毒品的濃厚氛圍,體現的是社會保護,故③說法正確;④:題文中體現的是政府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沒有體現家庭保護,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5.(2024·福建·中考真題)如圖中的兩幅漫畫共同反映的主旨是()A.構建和諧的社會人際關系 B.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C.推動課后服務規范化發展 D.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B:分析漫畫,國家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制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其目的都是為了給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保障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故B符合題意;A:“構建和諧的社會人際關系”并非漫畫重點反映的主旨;故A不符合題意;CD:“推動課后服務規范化發展”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只是具體的舉措,最終的落腳點還是在于促進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故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6.(2024·甘肅白銀·中考真題)2024年3月29日,蘭州市西固區禁毒辦聯合區教育局等單位,走進蘭州市第二十一中學,開展了一場鮮活有趣的毒品預防教育進校園活動。西固區禁毒辦工作人員通過各種形式向學生們深入介紹了毒品的危害及預防方法,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毒品預防知識的了解。從材料看,毒品預防教育的首要重點對象是()A.無業人員 B.青少年 C.流動人口 D.老年人【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原因。B:分析題文,材料中明確提到蘭州市西固區禁毒辦聯合相關單位走進蘭州市第二十一中學開展毒品預防教育活動,專門針對學生進行毒品預防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這表明青少年是毒品預防教育的重點關注對象;故B符合題意;ACD:無業人員、流動人口和老年人在材料中均未提及;故A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7.(2024·江西·中考真題)2024年4月26日,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門召開全國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視頻會議。會議指出,要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對所有中小學校開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材料體現出()①我國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②多方協同能確保未成年人免受傷害③國家關心和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④政府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職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③④: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學生欺凌防治專項行動,說明國家關心和重視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門屬于國家行政部門,這一行動也體現了政府依法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職責。故③④符合題意;①:題文中未體現我國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體系,故①不符合題意;②:多方協同有利于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更有力的保護,但也不可能確保未成年人免受傷害,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8.(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2024年施行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提出要建立健全學生在校期間上網的管理制度。這是因為()A.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不強 B.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較強C.學校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 D.網絡保護對未成年人保護最有效【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A:分析題文,我國施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這是因為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沉迷網絡,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和侵害;故A符合題意;B:“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較強”表述錯誤,未成年人往往自我保護意識較弱;故B錯誤;C:家庭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基礎,而不是學校保護;故C錯誤;D:網絡保護是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一環,但不能說網絡保護對未成年人保護最有效,多種保護共同發揮作用才能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故D錯誤;故本題選A。9.(2024·四川宜賓·中考真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重點就規范網絡信息內容、保護個人信息、防治網絡沉迷等作出規定。該法的出臺()①給予了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②解決了未成年人的網絡犯罪問題③旨在為未成年人的成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④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特殊保護。①③④:分析可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給予了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旨在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也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故①③④正確;②:不能說解決了未成年人的網絡犯罪問題,網絡犯罪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綜合施策,該法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不能夸大其作用,故②錯誤;故本題選C。10.(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向2023年全國兩會提交建議,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國家課程體系。該建議()A.旨在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B.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C.旨在培養未成年人的社會實踐能力 D.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認識和把握。A:題文中人大代表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國家課程體系的建議,旨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A說法正確;B:司法保護是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實施的保護,題文中未體現司法保護,B說法錯誤;CD:題文中人大代表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國家課程體系的建議,旨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不在于培養未成年人的社會實踐能力,也不會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1.(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題)下列四個選項中,能體現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A.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家庭教育促進法》B.劉某因打架斗毆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C.學校處分違反校紀的學生D.某公司制定員工考勤制度【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法律的基本特征。B: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分析可知,劉某因打架斗毆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體現了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故B符合題意;A:這體現可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故A不符合題意;C:違反校紀屬于違紀行為,沒有涉及法律;故C不符合題意;D:某公司制定員工考勤制度不屬于法律,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2.(2023·廣東廣州·中考真題)你的同學或好友把你介紹給他的朋友們,這些人私密聚在某人家里或者類似娛樂場所的地方,使用一些粉末、片劑或者類似香煙的東西,還請你品嘗,你應該()①嘗試一下②堅決地拒絕③婉言謝絕④找個合適的借口離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自我保護。②③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們青少年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防范各種侵害,當他人介紹一些粉末、片劑或者類似香煙的東西給我們時,我們要堅決地拒絕;婉言謝絕;找個合適的借口離開;②③④符合題意;①:不能嘗試,故①錯誤;故本題選D。13.(2023·江蘇南通·中考真題)下列說法能體現下面漫畫寓意的有()①學會換位思考②珍視和守護生命③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④提高駕駛技術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守護生命、加強自我保護的認識和把握。①④:題文漫畫騎車人和司機缺少規則意識和對生命的敬畏,未體現換位思考和駕駛技術水平的問題,①④說法不符合題意;②③:題文漫畫中騎車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規則意識,拿自己的生命去賭汽車不敢撞;司機缺乏對生命的敬畏,拿行人的生命去賭騎車人不敢不躲。相互都有這樣的心理就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寓意在于告訴我們要珍愛生命,守護生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②③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14.(2023·山東青島·中考真題)某市在做好傳統普法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云端”法治教育平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講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法治故事,并組織旁聽庭審、法庭開放日等活動,讓孩子們感受法治、了解法律。該市做法()①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②能夠增強未成年人對法律的信服尊崇③提升了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④確保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認識和把握。①:題文中組織旁聽庭審、法庭開放日等活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①說法正確;②:題文中該市打造“云端”法治教育平臺,講好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法治故事,并組織旁聽庭審、法庭開放日等活動,有利于未成年人增強法治意識和法律信仰,增強對法律的信服尊崇,②說法正確;③④:題文中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但“提升了”“確保了”的說法太絕對,③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5.(2023·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題)我國憲法和民法典、義務教育法等法律,都對保護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別規定。國家重視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因為()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②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道德約束比法律重要③未成年人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④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較弱,需要給予特殊保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原因的認識和把握。①③④:國家重視未成年人的保護,是因為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較弱,需要給予特殊保護;未成年人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①③④說法正確;②: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律比道德更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6.(2023·遼寧阜新·中考真題)某市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辦公室,它主要負責統籌未成年人審判指導、案件審判管理和協調開展未成年人案件巡回審判等工作。這屬于對未成年人的()A.學校保護 B.家庭保護 C.司法保護 D.網絡保護【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六大保護知識的認識和把握。ABCD:題文中某市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舉措,體現了人民法院作為司法機關在司法方面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屬于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C說法正確,AB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7.(2023·江蘇宿遷·中考真題)2023年5月25日,某校開展“潤心”行動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日活動。活動項目有心理健康詩歌朗誦、心理拓展訓練、勵志歌曲等。這體現對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護 B.學校保護 C.政府保護 D.社會保護【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ABCD:分析題文,某校開展“潤心”行動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日活動,這體現了學校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學校保護;B符合題意;ACD與題干無關;故本題選B。18.(2023·江蘇泰州·中考真題)2023年5月至12月,教育部舉辦第八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活動,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將法治實踐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這樣的規定可以()A.保證學生守法 B.提升法治素養C.杜絕學生違法 D.培養高雅情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對樹立法治意識的認識和把握。ACD:題文中將法治實踐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的規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但并不能保證學生守法,也不能杜絕學生違法,與培養高雅情趣無關,ACD說法錯誤;B:題文中教育部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將法治實踐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后服務范圍的規定,有利于學生樹立法治意識,提高法治素養,B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19.(2023·江蘇泰州·中考真題)唐某等三人非法捕撈青海湖裸鯉,情節嚴重,被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刑事附帶承擔生態修復費用,并組織增殖放流。此案件說明()①法律保護生態文明②行政違法行為都要受行政制裁③法律禁止捕撈行為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和特征。①④:唐某等三人非法捕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刑事附帶承擔生態修復費用,并組織增殖放流,表明法律保護生態文明,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故①④符合題意;②:唐某等人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故②說法錯誤;③:法律禁止非法捕撈,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20.(2023·四川德陽·中考真題)德陽某中學開展向校園欺凌說“NO”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通過以案釋法、以案普法的方式圍繞反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如何應對校園暴力展開,告誡同學們必須遵紀守法、共同維護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該學校的做法()①利于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②有效防范和杜絕了可能發生的校園欺凌③構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的防線④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和特殊保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①④:分析題文,德陽某中學開展向校園欺凌說“NO”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通過以案釋法、以案普法的方式展開;結合教材知識可知,該學校的做法利于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和特殊保護;①④符合題意;②:杜絕,觀點太絕對;②錯誤;③:這夸大了該學校做法的作用;③錯誤;故本題選B。21.(2023·浙江湖州·中考真題)截至2023年5月,全國“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依法清理違規信息141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92萬多個,其中永久關閉賬號6.66萬余個,有力震懾了“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這充分彰顯了()①法治已經成為全體公民的共識②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③法治讓我們的網絡生活更美好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法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②③④:分析題文,全國“清朗”專項行動依法清理違規信息、處置違規賬、永久關閉賬戶等,有力震懾了“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這充分彰顯了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法治讓我們的網絡生活更美好;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②③④符合題意;①:法治并沒有成為全體公民的共識,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法治意識淡薄的公民;①錯誤;故本題選D。22.(2022·江蘇鎮江·中考真題)2022年6月1日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新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把校園安全防護區域從內部延伸到了門口、周邊地區,以提升學校安全防范水平。新標準的出臺()A.體現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B.全方位筑牢了保護未成年人的防線C.強化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D.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權【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A:法律的特征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A不符合題意;B:夸大了新標準的作用,故B說法錯誤;C:依據教材知識,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新標準正式實施,強化了國家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故C說法正確;D:人身自由在題文中沒有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3.(2022·江蘇淮安·中考真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專門制定的一部法律,這部法律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該法的制定()A.為制裁犯罪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 B.保障了我國未成年人的一切權利C.表明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D.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生活離不開法律。C:材料中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后有利于父母對未成年人子女各方面進行教育引導,證實了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C正確;A:《刑法》為制裁犯罪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A錯誤;BD:一切、根本上,觀點都太絕對;BD錯誤;故本題選C。24.(2022·江蘇鹽城·中考真題)2022年5月,中央文明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對網絡直播中主播行為失規、打賞行為失范等亂象采取了從嚴從重的監管措施。該意見的出臺()A.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B.嚴懲了直播打賞中的犯罪行為C.有利于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D.維護了未成年人的物質幫助權【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C:對網絡直播中主播行為失規、打賞行為失范等亂象采取了從嚴從重的監管措施,有利于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C正確;A: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政府保護,A錯誤;B:直播打賞不是犯罪行為,B錯誤;D:維護了未成年人的財產權,D錯誤;故本題選C。25.(2022·山東青島·中考真題)《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發布以來,各地陸續出臺具體舉措,守好學校課堂教學主陣地,豐富課外體驗活動,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這樣做有利于()①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②消除學生的畢業升學壓力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④實現學生學習方法的統一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對未成年人的保護。①③:國家高度重視學生的健康發展。題干中國家出臺的相關意見,這是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①③符合題意;②:消除,說法絕對,夸大了題干中意見的說法,②錯誤;④:學生學習方法是不能實現統一的,④錯誤;故本題選A。26.(2022·山東濱州·中考真題)觀察漫畫。國家的雙減政策()A.將徹底解決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B.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C.意味著學習不再是學生的主要任務D.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不公平的問題【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的保護。A:徹底解決,說法絕對,夸大了雙減政策的作用,A錯誤;B:國家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漫畫中雙減政策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健康成長,B符合題意;C:學生的主要任務依然還是學習,C錯誤;D:根本上,說法絕對,夸大了雙減政策的作用,D錯誤;故本題選B。27.(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題)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雙減”的實施有利于()①青少年身心健康,促進全面發展②增強青少年未來的競爭力③家校共育,形成育人合力④完全脫離學校和家長的監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健康成長。①②③:做好義務教育階段“雙減”工作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促進全面發展,增強青少年未來的競爭力,家校共育,形成育人合力的良好社會氛圍,所以①②③正確;④:“完全脫離”的說法不符合現實,觀點錯誤,所以④排除;故本題選A。28.(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2021年8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此舉旨在()A.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B.限制網絡游戲企業發展C.保護并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D.監督家長履行家庭保護職責【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C:國家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題干中,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這說明要保護并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故C正確;A:材料未涉及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故排除A;B:措施不是限制網絡游戲企業發展,故排除B;D:措施不是監督家長履行家庭保護職責,故排除D;故本題選C。29.(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不得讓8歲孩子單獨與保姆居住生活,至少每周聯系學校老師一次,多關注孩子生活狀況。如違反裁定,法院將視情節輕重,予以訓誡、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生效后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的全國首份家庭教育令。這體現了法律最主要特征是()A.保障人民幸福生活 B.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C.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D.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法律的特征。A:體現的是法律的作用,A說法與題不符;B:法院將視情節輕重,予以訓誡、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說明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B說法正確;CD:也是法律的特征的內容,但題文中沒有體現,C、D說法與題不符;故本題選B。30.(2022·湖南婁底·中考真題)為全面推進禁毒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婁底市某中學開展禁毒教育專題講座活動,以下觀點能被列入講座內容的是()①珍愛生命抵制誘惑②吸食毒品害人害己③遵紀守法嚴格自律④偶爾嘗試滿足好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珍愛生命、自我保護。①②③:題文中,為全面推進禁毒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婁底市某中學開展禁毒教育專題講座活動,告訴我們珍愛生命抵制誘惑;吸食毒品害人害己;遵紀守法嚴格自律,①②③正確,符合題意;④:錯誤,滿足好奇心理會使未成年人誤入歧途;故本題選A。二、分析說明題31.(2024·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材料:早晨,媽媽準備了豐盛的早餐,飯后媽媽叮囑我帶好學習用品。爸爸送我去上學,他平時工作很忙,沒有很多時間陪我,但在上學途中他會和我談學習或幫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爸爸媽媽的關心讓我感到幸福。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及自身實際,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全方位筑起了防線。材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哪種保護?除此之外,我國對未成年人還有哪些保護?(2)我國頒布了專門法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請寫出其中一部法律名稱。(3)結合未成年人自身特點,請談談我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的原因。【答案】(1)家庭保護。①學校保護;②社會保護③司法保護;④網絡保護;⑤政府保護。(2)①未成年人保護法。②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②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較弱。③未成年人辨別是非能力不強。④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不強。⑤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⑥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⑦未成年人法律意識淡薄。【分析】考點考查:特殊保護。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詳解】(1)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未成年人保護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爸爸媽媽的關心讓我感到幸福→可鏈接家庭保護;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小問2:本題考查未成年人保護防線,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本題考查保護未成年人專門的法律,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3)本題考查我國給予未成年人特殊關愛和保護的原因,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32.(2024·四川瀘州·中考真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事關億萬家庭幸福安寧。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良法之治回應民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1億。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面臨不良信息侵害、個人信息泄露、網絡沉迷、網絡欺凌等諸多風險。《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作為我國首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該條例重點規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制機制、加強網絡信息內容建設、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該條例要求堅持社會共治,確立與未成年人密切關聯的各方主體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中的責任義務,全面構筑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防線。(1)結合材料,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制定實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協同共治護航成長】(2)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匯聚各方合力。請你從不同角度為未成年人能合理有序使用網絡提兩條建議。(可從政府、家庭、學校、學生等角度選兩個作答)【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的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和關愛,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④網絡中存在一些虛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政府:要落實條例的要求,加強對網絡經營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凈化網絡文化環境。家庭: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引導和監督。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網絡媒介素養,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分析】考點考查: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原因、網絡的負面影響、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理性參與網絡生活。能力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對未成年人實施特殊保護的原因、網絡的負面影響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突破1.91億、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面臨諸多風險→可鏈接未成年人自身成長的特點+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關鍵詞②:網絡空間中存在不良信息侵害、網絡沉迷等風險→可鏈接網絡中存在一些虛假不良信息,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關鍵詞③:出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工作機制→可鏈接《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出臺,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政府、家庭、學校、學生,需要運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有關知識,從建議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系統工程,需要匯聚各方合力,協同共治→可鏈接政府要加強對網絡經營行為的監督和管理;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未成年人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網絡媒介素養,自覺抵制不良網絡信息。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3.(2023·山東聊城·中考真題)【推進全環境育人培養健全人格】“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六十周年”座談會2023年2月23日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指示。習近平強調,新征程上,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我市某校舉辦了“文明禮貌月”主題活動。活動一小道同學摘抄了兩則雷鋒日記,與同學們分享。(1)請你結合教材有關知識,從兩則日記中,任選一則日記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啟示。注意:只能選擇一則日記來回答,若不寫清選擇日記一或日記二,本題不得分。活動二小德同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分享了一則新聞。2022年11月10日,中共聊城市委教育工委印發《關于推進聊城市全環境育人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提出:到“十四五”末,在全市牢固樹立全環境立德樹人理念,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協同育人機制,優化學校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整體提升家庭育人水平,營造社會保障支持育人的濃厚氛圍,全面清朗網絡育人環境,全社會各階層把立德樹人作為共同責任,全力保障兒童少年健康成長、成才,打造新時代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聊城樣板。(2)請你結合教材有關知識,為聊城市委教育工委重視青少年健康成長,打造新時代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聊城樣板,找到理論依據。【答案】(1)日記一:我們要敢于面對和戰勝挫折,磨礪堅強的意志。日記二:要開發創造潛力,勤奮學習。(2)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分析】考點考查:磨礪堅強意志、開發創造潛力、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原因。能力考查: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核心素養:道德修養、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磨礪堅強意志、開發創造潛力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不經風雨,長不成大叔;不受百煉,難以成鋼→我們要敢于面對和戰勝挫折,磨礪堅強的意志。關鍵詞②: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擠和鉆→要開發創造潛力,勤奮學習。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原因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聊城市委教育工委重視青少年健康成長,打造新時代全環境立德樹人的聊城樣板→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的原因。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34.(2023·新疆·中考真題)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新修訂的體育法保障學生的鍛煉權;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演練;司法機關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父子一起參加社區組織的公益活動……全社會合力為未成年人撐好“保護傘”。材料二小巖常常半夜悄悄起來看玄幻小說,早上不吃飯就去學校上課。一天,他在體育課上跑步時突然暈倒在地,老師和兩名有急救經驗的同學迅速上前施救,最終小巖轉危為安。時此,同學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1)閱讀材料一,請你簡要說明全社會合力為未成年人撐好“保護傘”的理由,并寫出我國保護未成年人的專門法律。(2)閱讀材料二,兩位同學的對話對我們敬畏生命,守護生命有哪些啟示?【答案】(1)理由,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