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長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長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長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長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長江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班姓名________學號______考場號_____號______________長江中學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班姓名________學號______考場號_____號______________九年級歷史錯題再練(二)(時間:50分鐘總分:50分)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答案

1.圖示法是學習歷史的常用方法。下面是某一時期形勢示意圖,該圖反映的是 A.一戰前的歐洲形勢 B.凡爾賽體系的建立 C.二戰策源地的形成 D.北約與華約的對峙2.如圖是九年級下冊《世界歷史》教科書封面(局部)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該艦見證了()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 B.蘇聯的解體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3.下框為1922年北洋政府與列強所簽條約的部分內容。以下對其理解正確的是 ()除中國外締約各國協定:(一)尊重中國之主權與獨立暨領土與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國之權勢,以期切實設立并維持各國在中國全境之商務實業機會均等之原則……A.方便美國在中國的擴張 B.是凡爾賽體系的組成部分C.主要協調德國與英國的矛盾 D.實質上尊重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4.第聶伯河水電站建于1927至1939年,是當時蘇聯的重點建設工程,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該水電站的修建,體現了A.農業集體化促進生產力大解放B.工業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C.赫魯曉夫改革沖擊了蘇聯模式D.新經濟政策促進經濟發展

5.1919年列寧指出:“帝國主義戰爭促進了革命運動的發展”,“東方各民族正在紛紛覺醒”。以下屬于這一時期“覺醒”表現的是A.巴拿馬收回運河全部主權 B.發展中國家登上政治舞臺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D.納米比亞擺脫了殖民統治6.1933年,在羅斯福政府的推動下,美國國會通過了《全國工業復興法》,該法案制止低價的惡性競爭以防止生產過剩,規定工人的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等。這反映了羅斯福新政 ()A.使美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B.通過國家干預手段恢復工業發展C.侵犯了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D.使現代社會保障制度最終確立起來7.1930—1932年期間,美國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下降了54%,紐約的兒童餐廳提供的廉價午餐數量猛增,賓夕法尼亞和肯塔基鄉村的人民靠挖野菜根、嚼野蔥頭充饑……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A.經濟危機的影響持續加深B.內戰對社會經濟的破壞C.農業調整法限制農業產量D.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干預8.下圖是某同學在學習世界現代史時制作的時間軸,它反映的學習主題是()A.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B.法西斯政權的獨裁統治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9.如圖是某校歷史興趣小組為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整理的史實,請你為他們選擇一個適合的主題 ()主題:

《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諾曼底登陸蘇軍攻克柏林日本簽署投降書A.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 B.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C.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與轉折 D.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逐漸走向勝利時間事件1939年9月德軍突襲波蘭1940年7月德軍空襲英國1941年6月德軍突襲蘇聯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

10.某學生在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課時,整理了1939—1941年的部分大事(如下表),這些史實反映出A.凡爾賽體系開始被突破B.歐亞戰爭策源地的形成C.反法西斯力量團結的迫切性D.戰爭形勢已經出現重大轉折11.“冷戰”對戰后國際關系產生深遠影響。下列史事發生在“冷戰”背景下的是A.北約與華約的建立B.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C.歐洲聯盟正式成立D.巴拿馬收回運河區全部主權座位號12.1943年美國拍攝的《北極星》等電影頌揚蘇聯軍民在戰爭中的英雄事跡。但是1947年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開始調查該電影,不僅傳訊了編劇、攝制人員,還把其中一些人加入了政府黑名單。與這一現象直接相關的是 ()座位號A.希特勒法西斯政權建立 B.杜魯門主義出臺C.馬歇爾計劃實施D.蘇聯解體13.與如圖直接相關的歷史信息是 ()冷戰的發生 B.德國的分裂 C.北約的建立 D.歐洲的聯合14.蘇聯模式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在二戰后主要推廣于A.東歐 B.西歐 C.非洲 D.西亞15.二戰后,亞非拉國家走向獨立與振興,殖民體系逐漸崩潰。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納米比亞獨立 ②萬隆會議的召開③巴拿馬收回運河區全部主權 ④非洲獨立年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16.(10分)20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經歷了艱難曲折,也取得巨大成就。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材料一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經濟政策”。農民們被準許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私人可以經營小商店和小工廠。農民和新商人都能雇傭勞動力,并能保留他們在經營中獲得的利潤。對列寧來說,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經濟政策推動蘇俄“前進”的表現。(5分)圖1材料二1985年8月,鄧小平在會見津巴布韋政府總理穆加貝時指出:“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就是因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則用到自己的實際中去”。此后,他又在不同場合強調:“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等等。圖1——摘編自龔云《社會主義發展史視域下當代中國的成就與經驗》(2)材料二中蘇聯的模式形成于哪位領導人執政時期?列舉這位領導人執政時期蘇聯取得的重大成就。(3分)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搞好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2分)17.(10分)二戰后,世界歷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圖分別是聯邦德國和蘇聯以馬歇爾計劃為內容創作的宣傳畫。圖二:漫畫名稱《馬歇爾計劃開張》。套索上寫著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名稱,還掛著鋼盔、刺刀和槍。圖一:圖二:漫畫名稱《馬歇爾計劃開張》。套索上寫著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名稱,還掛著鋼盔、刺刀和槍。圖一:一輛載著各國國旗的大卡車正在向前行駛,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已經將前方的路障打開。(1)觀察圖一、圖二,指出兩幅作品的作者分別對馬歇爾計劃持什么看法,并分析出現不同看法的原因。(4分)材料二1945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在薩爾演講時說:“法國人和德國人必須把過去的事一筆勾銷,要彼此合作和意識到他們都是歐洲人。”1946年3月,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在科隆大學演講時說:“我是一個德國人,但我也是且一直是一個歐洲人……我向來致力于同法國取得諒解,沒有這種諒解,就不可能有一個歐洲。”——摘編自陳路平《法德和解與歐洲一體化的啟動》(2)根據材料二指出戴高樂和阿登納的共同主張,并用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的史實印證這一主張。(4分)材料三二戰后亞非拉國家政治發展歷程1947年印度獨立1955年召開萬隆會議1960年非洲獨立年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1999年巴拿馬收回巴拿馬運河區全部主權(3)二戰后亞非拉國家獲得新發展,請根據材料三概括“新發展”的表現。(2分)九年級歷史答案ADABCBADDCABDAC(1)內容: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3分)表現:從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任答兩點得2分)(2)領導人:斯大林(1分)成就:蘇聯先后完成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或:實現了工業化);頒布蘇聯新憲法;蘇聯奪取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任答兩點得2分)認識: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保護人民的利益。(任答兩點得2分)17.(1)主張: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