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微專題小練習專練53實驗綜合應用二_第1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微專題小練習專練53實驗綜合應用二_第2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微專題小練習專練53實驗綜合應用二_第3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微專題小練習專練53實驗綜合應用二_第4頁
2025版新教材高考化學微專題小練習專練53實驗綜合應用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練53試驗綜合應用二1.[2024·全國乙卷]二草酸合銅(Ⅱ)酸鉀{K2[Cu(C2O4)2]}可用于無機合成、功能材料制備。試驗室制備二草酸合銅(Ⅱ)酸鉀可采納如下步驟:Ⅰ.取已知濃度的CuSO4溶液,攪拌下滴加足量NaOH溶液,產生淺藍色沉淀。加熱,沉淀轉變成黑色,過濾。Ⅱ.向草酸(H2C2O4)溶液中加入適量K2CO3固體,制得KHC2O4和K2C2O4混合溶液。Ⅲ.將Ⅱ的混合溶液加熱至80~85℃,加入Ⅰ中的黑色沉淀。全部溶解后,趁熱過濾。Ⅳ.將Ⅲ的濾液用蒸汽浴加熱濃縮,經一系列操作后,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銅(Ⅱ)酸鉀晶體,進行表征和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由CuSO4·5H2O配制Ⅰ中的CuSO4溶液,下列儀器中不須要的是(填儀器名稱)。(2)長期存放的CuSO4·5H2O中,會出現少量白色固體,緣由是。(3)Ⅰ中的黑色沉淀是(寫化學式)。(4)Ⅱ中原料配比為n(H2C2O4)∶n(K2CO3)=1.5∶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5)Ⅱ中,為防止反應過于猛烈而引起噴濺,加入K2CO3應實行的方法。(6)Ⅲ中應采納進行加熱。(7)Ⅳ中“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全國甲卷]膽礬(CuSO4·5H2O)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某小組用工業廢銅焙燒得到的CuO(雜質為氧化鐵及泥沙)為原料與稀硫酸反應制備膽礬,并測定其結晶水的含量。回答下列問題:(1)制備膽礬時,用到的試驗儀器除量筒、酒精燈、玻璃棒、漏斗外,還必需運用的儀器有(填標號)。A.燒杯B.容量瓶C.蒸發皿D.移液管(2)將CuO加入到適量的稀硫酸中,加熱,其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干脆用廢銅和濃硫酸反應相比,該方法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待CuO完全反應后停止加熱,邊攪拌邊加入適量H2O2,冷卻后用NH3·H2O調pH為3.5~4,再煮沸10min,冷卻后過濾。濾液經如下試驗操作:加熱蒸發、冷卻結晶、、乙醇洗滌、,得到膽礬。其中,限制溶液pH為3.5~4的目的是,煮沸10min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結晶水測定:稱量干燥坩堝的質量為m1,加入膽礬后總質量為m2,將坩堝加熱至膽礬全部變為白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溫后稱量,重復上述操作,最終總質量恒定為m3。依據試驗數據,膽礬分子中結晶水的個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表達式)。(5)下列操作中,會導致結晶水數目測定值偏高的是(填標號)。①膽礬未充分干燥②坩堝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卻③加熱時有少量膽礬迸濺出來3.[2024·浙江1月]某愛好小組用鉻鐵礦[Fe(CrO2)2]制備K2Cr2O7晶體,流程如下:已知:4Fe(CrO2)2+10Na2CO3+7O2eq\o(=,\s\up7(高溫))8Na2CrO4+4NaFeO2+10CO22H++2CrOeq\o\al(\s\up11(2-),\s\do4(4))?Cr2Oeq\o\al(\s\up11(2-),\s\do4(7))+H2O相關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改變如下圖。請回答:(1)步驟Ⅰ,將鉻鐵礦粉碎有利于加快高溫氧化的速率,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步驟Ⅱ,低溫可提高浸取率B.步驟Ⅱ,過濾可除去NaFeO2水解產生的Fe(OH)3C.步驟Ⅲ,酸化的目的主要是使Na2CrO4轉變為Na2Cr2O7D.步驟Ⅳ,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Na2SO4和Na2CO3(3)步驟Ⅴ,重結晶前,為了得到雜質較少的K2Cr2O7粗產品,從下列選項中選出合理的操作(操作不能重復運用)并排序:溶解KCl→()→()→()→()→重結晶。a.50℃蒸發溶劑b.100℃蒸發溶劑c.抽濾d.冷卻至室溫e.蒸發至溶液出現晶膜,停止加熱f.蒸發至溶液中出現大量晶體,停止加熱(4)為了測定K2Cr2O7產品的純度,可采納氧化還原滴定法。①下列關于滴定分析的操作,不正確的是。A.用量筒量取25.00mL待測液轉移至錐形瓶B.滴定時要適當限制滴定速度C.滴定時應始終視察滴定管中溶液體積的改變D.讀數時應將滴定管從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無刻度處,使滴定管保持垂直E.平行滴定時,須重新裝液并調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②在接近終點時,運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測量的精確度。其方法是:將旋塞稍稍轉動,使半滴溶液懸于管口,用錐形瓶內壁將半滴溶液沾落,,接著搖動錐形瓶,視察顏色改變。(請在橫線上補全操作)(5)該小組用滴定法精確測得產品中K2Cr2O7的質量分數為98.50%。某同學還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產品純度(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與其濃度成正比例),但測得的質量分數明顯偏低。分析其緣由,發覺配制K2Cr2O7待測水溶液時少加了一種試劑。該試劑是,添加該試劑的理由是。專練53試驗綜合應用二1.答案:(1)分液漏斗(或梨形分液漏斗)、球形冷凝管(2)失去結晶水(3)CuO(4)3H2C2O4+2K2CO3=K2C2O4+2KHC2O4+2CO2↑+2H2O(5)分批加入并攪拌(6)水浴(7)冷卻結晶、過濾、洗滌解析:(1)由CuSO4·5H2O配制CuSO4溶液時,用電子天平稱取肯定質量的CuSO4·5H2O晶體,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在燒杯中加水溶解;分液漏斗常用于萃取、分液以及制備裝置中滴加液體,球形冷凝管常用于制備試驗中的冷凝回流裝置,配制溶液時二者都不須要用到。(2)CuSO4·5H2O是藍色晶體,CuSO4是白色固體,長期存放的CuSO4·5H2O會失去結晶水,出現少量白色固體CuSO4,化學上將此過程稱為風化。(3)向CuSO4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產生的淺藍色沉淀為Cu(OH)2,加熱Cu(OH)2使其分解,生成黑色固體CuO。(4)H2C2O4的酸性比碳酸強,當n(H2C2O4)∶n(K2CO3)=1.5∶1,即3∶2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H2C2O4+2K2CO3=K2C2O4+2KHC2O4+2CO2↑+2H2O。(5)由于反應產生氣體,為防止反應過于猛烈而引起噴濺,K2CO3應分批加入并不斷攪拌。(6)Ⅲ中將混合溶液加熱到80~85℃,常采納水浴進行加熱,使液體受熱勻稱。(7)將濾液用蒸汽浴加熱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即可得到二草酸合銅(Ⅱ)酸鉀晶體。2.答案:(1)A、C(2)CuO+H2SO4eq\o(=,\s\up7(△))CuSO4+H2O不產生SO2(或硫酸利用率高)(3)過濾干燥除盡鐵和抑制CuSO4水解破壞Fe(OH)3膠體易于過濾(4)eq\f(80×(m2-m3),9×(m3-m1))(5)①③解析:(1)CuO與稀硫酸反應得到硫酸銅溶液,須要用到燒杯,由硫酸銅溶液得到膽礬,用蒸發濃縮、冷卻結晶的方法,須要用到蒸發皿。(2)CuO中含有氧化鐵及泥沙,加入到適量稀硫酸中,加熱,發生的主要反應為CuO與稀硫酸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eq\o(=,\s\up7(△))CuSO4+H2O;廢銅與濃硫酸的反應為Cu+2H2SO4(濃)eq\o(=,\s\up7(△))CuSO4+SO2↑+2H2O,與干脆用廢銅和濃硫酸反應相比,該方法不產生SO2有毒氣體,硫酸利用率高。(3)由硫酸銅溶液得到膽礬的試驗操作為:加熱蒸發、冷卻結晶、過濾、乙醇洗滌、干燥。限制溶液pH為3.5~4,是為了將Fe3+轉化為Fe(OH)3而除去,同時抑制CuSO4水解。再煮沸10min的作用是破壞Fe3+水解產生的Fe(OH)3膠體,便于過濾。(4)由題意知膽礬的質量為m2-m1,無水硫酸銅的質量為m3-m1,則結晶水的質量為(m2-m1)-(m3-m1)=m2-m3,依據CuSO4·xH2Oeq\o(=,\s\up7(△))CuSO4+xH2O,可得160∶18x=(m3-m1)∶(m2-m3),解得x=eq\f(80×(m2-m3),9×(m3-m1))。(5)膽礬未充分干燥,則m2偏大,測定值偏高,故①正確;坩堝未置于干燥器中冷卻,則硫酸銅會汲取水蒸氣,m3偏大,測定值偏低,故②錯誤;加熱時有少量膽礬迸濺出來,則m3偏小,測定值偏高,③正確。3.答案:(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2)BC(3)aedc(4)①AC②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餾水吹洗錐形瓶內壁(5)H2SO4抑制Cr2Oeq\o\al(\s\up11(2-),\s\do4(7))轉化為CrOeq\o\al(\s\up11(2-),\s\do4(4)),且與Cr2Oeq\o\al(\s\up11(2-),\s\do4(7))不反應解析:(1)固體反應物的反應速率與固體的表面積有關,反應物之間接觸面積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故將鉻鐵礦粉碎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高溫氧化的速率。(2)由題給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改變圖像可知,溫度越高,Na2CrO4的溶解度越大,所以高溫可提高浸取率,A錯誤;水浸取時發生NaFeO2的水解反應:NaFeO2+2H2O?NaOH+Fe(OH)3↓,過濾可除去Fe(OH)3,B正確;依據工藝流程可知,須要使Na2CrO4轉變為Na2Cr2O7,結合已知反應2H++2CrOeq\o\al(\s\up11(2-),\s\do4(4))?Cr2Oeq\o\al(\s\up11(2-),\s\do4(7))+H2O可知,硫酸酸化的目的就是實現該轉化過程,C正確;步驟Ⅳ,所得濾渣明顯是不溶于水的雜質,Na2SO4和Na2CO3都是易溶于水的鈉鹽,都應當存在于濾液中,D錯誤。(3)Na2Cr2O7中加入KCl發生反應Na2Cr2O7+2KCl=K2Cr2O7+2NaCl,依據題給各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改變曲線可知,K2Cr2O7的溶解度隨溫度上升明顯增大,NaCl溶解度隨溫度上升改變不明顯,50℃時K2Cr2O7、NaCl兩者溶解度近似相等,溶液的成分主要是這兩種物質,所以可以得到雜質較少的K2Cr2O7粗產品,步驟V,重結晶前的操作依次為:溶解KCl→50℃蒸發溶劑→蒸發至溶液出現晶膜,停止加熱(不選f是為了避開過度加熱造成晶體飛濺)→冷卻至室溫→抽濾→重結晶。(4)①量筒的精確度是0.1mL,不能用量筒量取25.00mL溶液,A操作不正確;滴定時要適當限制滴定的速率,確保反應物之間充分反應,同時防止滴加過快使得滴加試劑過量,B操作正確;滴定時應始終視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改變,以便精確推斷滴定的終點,C操作不正確;讀數時應將滴定管從架上取下,捏住管上端無刻度處,使滴定管保持垂直,平視讀取讀數,D操作正確;為了確保每次滴定時滴定管中的溶液足夠,平行滴定時,須重新裝液并調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并記錄初始讀數,E操作正確。②在接近滴定終點時,運用“半滴操作”的方法是:將旋塞稍稍轉動,使半滴溶液懸于管口,用錐形瓶內壁將半滴溶液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餾水吹洗錐形瓶內壁,接著搖動錐形瓶,視察顏色改變。(5)依據題意,K2Cr2O7溶液的吸光度與其濃度成正比例,在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eq\o\al(\s\up11(2-),\s\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