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常見的運動章節綜合(京改版)_第1頁
2024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常見的運動章節綜合(京改版)_第2頁
2024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常見的運動章節綜合(京改版)_第3頁
2024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常見的運動章節綜合(京改版)_第4頁
2024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常見的運動章節綜合(京改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北京重點校初二(上)期末物理匯編

常見的運動章節綜合(京改版)

一、多選題

1.(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B.超聲波清洗機是利用了聲波可以傳遞能量

C.學校周邊“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

D.人們可以通過音色來分辨蛙聲和蟬鳴

2.(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

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車的運動速度最小B.甲丙兩車的運動速度相同

C.經過5s,甲乙兩車相距10mD.經過10s,丙車在乙車前方20m

二、單選題

3.(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下列事例中,與圖所示的標志采取的控制噪聲的方法相同的是()

A.商場附近的居民樓安裝雙層玻璃B.在高速公路的兩旁設置隔音屏

C.在圖書館中禁止大聲喧嘩D.機場地勤人員帶防噪聲耳罩

4.(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2023年7月,位于北京懷柔科學城的JF—22超高速風洞通過驗收,其各

項性能指標國際領先,為我們國家的空天往返系統以及超高聲速飛行器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撐。超高速風

洞可復現約30倍聲速飛行條件,在飛行器研制過程中,需要將飛行器模型固定在風洞中,讓風迎面吹

來,模擬飛行器在空中的飛行情況。關于這一模擬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風相對于風洞是靜止的B.風相對于飛行器模型是靜止的

C.飛行器模型相對于風是運動的D.飛行器模型相對于風洞是運動的

5.(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口技是優秀的民間表演技藝。這種技藝起源于上古時期,人們在狩獵時,

通過模仿動物的聲音,來誘捕獵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為相當成熟的表演藝術,俗稱“隔壁戲”。表演者

用口、齒、唇、舌、喉、鼻等發聲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種聲音,使聽者如身臨其境。聽者能夠辨別出口技表

演者模擬的是小狗的聲音,主要依據的是聲音的()

A.振幅B.音調C.響度D.音色

6.(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關于誤差,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在測量時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會增大誤差

B.在測量過程中,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允許產生的

C.改進實驗方法,使用精密儀器就可以避免誤差

D.利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辦法可以減小誤差

7.(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如圖所示,記錄了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從A點行駛到E點的過程中,

每隔相同的時間所在的位置。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010s20s30s40s

CJO-1—TJCM—

III11

0200m450m750m1200m

ABCDE

A.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VDE>VCD

C.汽車行駛得越來越慢D.VAE>VBE

8.(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

陸。圖所示為某段時間降落傘隨返回艙一起勻速直線下落的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地面為參照物,返回艙是靜止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降落傘是靜止的

C.以返回艙為參照物,降落傘是靜止的D.以返回艙為參照物,降落傘是運動的

9.(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詩詞中常蘊含著物理知識,僅依據下列詩句中的描述能估算出物體運動速

度的是()

A.坐地日行八萬里B.天臺四萬八千丈

C.千里鶯啼綠映紅D.桃花潭水深千尺

10.(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如圖所示,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

氣,聽到鬧鈴聲逐漸變小,直至聽不見;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關于上述

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聽不見鬧鈴聲,是由于鬧鈴不再振動

B.只要鬧鈴振動,就可以聽到鬧鈴聲

C.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是由于鬧鈴振動逐漸變劇烈

D.該實驗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三、計算題

11.(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周末,小華準備和父母一起去首都博物館參觀。小華爸爸駕車從天壇東

門附近出發。出發前他用導航軟件查詢出行路線,圖是導航軟件提供的三條路線(1公里=lkm)。請你根

據圖上的信息及所學知識分析下列問題:

(1)按不同路線出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預計所用的最短時間是多少?

(2)若他們按照擁堵少的路線出行,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說&年鈿70電?^0£>

<?天壇東門地鐵站-CD-

?首都博物館(東門)+'0

002^打車公交地鐵)?行修9'

30分鐘27分鐘36分鐘

12公里14公里11公里

擁堵少少警燈距離短/擁堵多

12.(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現前方80m處有障礙物。司機從發現險情到踩

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75s,這段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前行了15m的距離。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向

前滑行30m,用時3s才能停下。

(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多少?

(2)從司機發現險情到完全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通過計算判斷汽車是否撞上障礙物。

四、實驗題

13.(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小文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他讓小車

(2)為了更便于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實驗開始前小文需調節木塊的位置,使斜面保持較(選填

“大”或“小”)的坡度;

(3)小文測得hc=4.5s,則小車通過AC段的平均速度為m/s;

(4)為了測量小車在整個運動過程中通過8C段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8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

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通過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選填“正確”或“不正

確“),理由是:。

14.(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

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方框內是小車到達A、8、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

示“小時:分:秒”)。

(2)根據圖中的數據,小車在段的平均速度為m/s;

(3)根據圖中的數據可知,小車在AB段的平均速度段的平均速度(選填“等于”或“不等于”),理

由是o

五、填空題

15.(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如圖所示,把一副眼鏡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利用超聲波可以把眼鏡上

的污物清洗下來。這一現象說明:利用聲波可以傳遞O

16.(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如圖所示,小華在練習彈奏吉他時發現:每條琴弦的長度相接近,但是

粗細不同。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琴弦,琴弦發出的音調不同。較細的琴弦發出的音調高,較粗的琴弦發出

的音調低。請你根據小華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17.(2024北京東城初二上期末)如圖所示,木塊的長度為cm?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BCDBCCCDDBCAD

1.BCD

【詳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故A錯誤;

B.聲音能夠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清洗機是利用了聲波可以傳遞能量,故B正確;

C.減弱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學校周邊“禁止鳴笛”,是在聲

源處控制噪聲,故C正確;

D.音色反映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人們可以通過音色來分辨蛙聲和蟬鳴,故D正

確。

故選BCD。

2.BC

【詳解】AB.由甲圖可知,甲車在5s內運動了20m,乙車在5s內運動了30m,所以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甲車的平均速度

s申20m.,

=—=------=4m/s

f甲5s

乙車的平均速度

s30m,,

v=-7=-----=6m/s

7壇5s

由乙圖可知,丙車的平均速度為4m/s,所以甲、丙兩車的平均速度最小,且二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錯

誤,B正確;

C.經過5s,甲車運動的路程

s聽v甲tk4m/sx5s=20m

乙車運動的路程

sz=v乙tz=6m/sx5s=30m

所以兩車相距

s=s乙-s^=30m-20m=10m

故C正確;

D.經過10s,丙車運動的路程

s布v丙t^=4m/sx10s=40m

乙車運動的路程

sz=v乙t乙=6m/sx10s=60m

所以乙車在丙車前方

s=s乙-s^=60m-40m=20m

故D錯誤。

故選BCo

3.C

【詳解】由圖中可以知道,禁鳴喇叭就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A.商場附近的居民樓安裝雙層玻璃,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在高速公路兩旁設置隔音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在圖書館中禁止大聲喧嘩,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

D.機場地勤人員戴上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C

【詳解】A.風在風洞中流動,高速流動的空氣和風洞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高速流動的空氣相對

于風洞是運動的,故A錯誤;

BC.飛機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風在風洞中流動,飛機模型和高速流動的空氣之間的位置發生了變

化,故飛機模型相對于高速流動的空氣是運動的,高速流動的空氣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運動的,故C正確,

B錯誤;

D.將飛機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飛機模型相對于風洞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飛機模型相對于風

洞是靜止的,故D錯誤。

故選C。

5.D

【詳解】不同發聲體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聽者能夠辨別出口技表演者模擬的是小狗的聲

音,主要依據的是聲音的音色,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6.D

【詳解】A.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讀數時粗心會造成實驗錯誤,誤差與錯誤不同,誤差不是

錯誤,故A錯誤;

B.在測量過程中,由于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的限制,總會存在誤差;錯誤是操作或讀數不遵循實驗規則

造成的,錯誤是不允許產生的,故B錯誤;

C.誤差可以減小,但不可以避免,此精心設計實驗,不斷改進實驗方法,使用精密儀器可以減小誤差,

故c錯誤;

D.多次測量,可能幾次的測量值不盡相同,有的誤差大一些,有的誤差小一些,求出測量值的平均值,

會更接近真實值,所以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但不能避免誤差,故D正確。

故選D。

7.B

【詳解】AC.汽車在每個10s內的路程分別是:200m、450m、750m>1200m,由此可知,在相等的時間

內,汽車的路程越來越大,則汽車行駛的速度越來越快,故AC錯誤;

B.汽車在DE段的速度

1200m-750m

VDE二:=45m/s

10s

汽車在。段的速度

750m-450m

“=乎==3()m/s

10s

則VDE>VCD>故B正確;

D.汽車在AE段的速度

=^^1200m=3()m/s

^AE40s

汽車在BE段的速度

1200m-200m__..

-------------------x33.3m/s

30s

則VAE<VBE<故D錯誤。

故選B。

8.C

【詳解】AB.以地面為參照物,返回艙、降落傘與地面之間有位置變化,返回艙、降落傘是運動的,故

AB錯誤;

CD.以返回艙為參照物,降落傘與返回艙之間沒有發生位置變化,降落傘是靜止的,故C正確,D錯

誤。

故選C。

9.A

【詳解】A.速度在數值上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坐地日行八萬里”表示人們住在地球上,

因地球自轉而每日運動八萬里的路程,所以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故A正確;

BCD.“天臺四萬八千丈”指的是天臺山的高度;“桃花潭水深千尺”指的是水的深度;“千里鶯啼綠映紅”指

的是路的長度,均沒有時間,只有距離,所以不能估算出物體運動的速度,故BCD錯誤。

故選Ao

10.D

【詳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則傳播聲音的介質為空氣,逐漸抽出玻

璃罩內的空氣,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減少,因此聽到鬧鈴聲逐漸變小,到最后聽不見鬧鐘聲,是因為玻璃

罩內的空氣幾乎全部被抽出,沒有了傳播聲音的介質,但是鬧鈴依然在振動。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

內,玻璃罩內又有了傳播聲音的介質,因此聽到鬧鈴聲又逐漸變大。由實驗可知,空氣可以傳播聲音。故

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11.(1)11km,27min;(2)24km/h

【詳解】解:(1)由圖可知,出行的最短路程是11km;預計所用的最短時間是27min;

(2)由圖可知,按照擁堵少的路線出行的路程s=12km,所用的時間為

r=30min=0.5h

汽車的平均速度

s_12km

=24km/h

7-0.5h

答:(1)按不同路線出行的最短路程是11km,預計所用的最短時間是27min;

(2)若他們按照擁堵少的路線出行,汽車的平均速度是24km/h。

12.(1)20m/s;(2)12m/s;(3)汽車會撞上障礙物

【詳解】解:(1)反應時間為0.75s,這段時間內汽車保持原速前行了15m的距離,所以汽車制動前的速

度為

S]15m.

v.=—=-------=20m/s

1A0.75s

(2)從司機發現險情到完全停止,汽車運行的時間為

=0.75s+3s=3.75s

汽車運行的距離為

s2=15m+30m=45m

這段時間汽車的平均速度為

$245m

=-=-------=12m/s

-J3.75s

(3)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則酒后司機反應時間為

t3=4"=4x0.75s=3s

酒后司機制動前汽車運行距離為

s3=卬3=20mzsx3s=60m

所以酒后司機從看到險情到汽車完全停止,汽車運行距離為

s4=60m+30m=90m>80m

所以酒后司機開車汽車會撞上障礙物。

答:(1)汽車制動前的速度是20m/s;

(2)從司機發現險情到完全停止,汽車的平均速度是12m/s;

(3)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平時的4倍。汽車會撞上障礙物。

13.v=-小0.2不正確因為小車從斜面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經過8點時

t

的速度不為零(或小車整個運動過程的起點是A點不是8點)

C

【詳解】(1)[1]測量小車速度時,測出小車通過的距離與運動時間,根據V=±計算出小車的速度。

t

(2)⑵斜面的坡度小,小車從頂端運動到底端的時間長,則對時間的測量比較準確。

(3)[3]小車的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