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0講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模擬精練+真題演練)
?最新模擬精練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湖南?模擬預測)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彈簧彈力尸和彈簧長度L的關系,把彈
簧上端固定在鐵架臺的橫桿上,記錄彈簧自由下垂時下端所到達的刻度位置,然后在彈簧下端懸掛不同質
量的鉤碼,記錄每一次懸掛鉤碼的質量和彈簧下端的刻度位置,實驗中彈簧始終未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
通過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1)實驗時認為可以用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來代替彈簧彈力的大小,這樣做依據的物理規律是
(2)以彈簧受到的彈力F為縱軸、彈簧長度乙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依據實驗數據作出/一L圖像,如
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彈簧自由下垂時的長度Lo=cm,彈簧的勁度系數上=N/mo(結果
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3)該小組的同學將該彈簧制成一把彈簧測力計,某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
所測力的大小/=No
2.(2023秋?重慶渝中?高三重慶市求精中學校開學考試)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
(1)圖甲是不掛鉤碼時彈簧下端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其示數為7.73cm;圖乙是在彈簧下端懸掛鉤碼后指針
所指的標尺刻度,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cm;
(2)本實驗通過在彈簧下端懸掛鉤碼的方法來改變彈簧的彈力,關于此操作,下列選項中規范的做法是
;(填選項前的字母)
A.隨意增減鉤碼,記下增減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
B.逐一增掛鉤碼,記下每增加一只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
(3)圖丙是該同學描繪的彈簧的伸長量A/與彈力廠的關系圖線,
①圖線未過坐標原點,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o
②圖線的段明顯偏離直線04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0
3.(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某實驗小組利用圖(a)所示裝置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實驗
中使用J2110螺旋彈簧,該彈簧在自然狀態下有一定的收縮力。實驗時把彈簧的上端固定在鐵架臺的橫桿上,
記錄彈簧自然下垂時下端的示數(工)。在彈簧的下端懸掛不同質量(相)的鉤碼,記錄彈簧在不同彈力下
彈簧下端的示數并填入表格中,計算對應的彈簧伸長量尤的值。
m/g010203040506070
L/cm10.5010.5010.5010.5010.7511.4012.2013.25
元/cm00000.250.901.702.75
m/g8090100110120130140150
L/cm14.3015.3516.417.5018.6519.6520.7521.85
x/cm3.804.855.907.008.159.1510.2511.35
—
圖(a)
(1)圖(b)是根據上表數據繪制的“租-產圖線,其中43段為曲線、3C段為直線,則該彈簧在_________
段滿足胡克定律(選填或“BC”);
(2)由圖(b)可得直線2C的函數表達式為羽=器200無+養920(單位:g),彈簧的勁度系數上=N/m,
彈簧在自然狀態下的收縮力耳=N(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g=9.8m/s2,結果均保留2位小數);
(3)由于彈簧的質量不能忽略,它對彈簧勁度系數的測量_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
4.(2023秋?重慶?高三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模擬預測)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彈
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下端固定臺面上的輕彈簧上端與重力為G=4.00N的物塊相連接,用彈簧測力計豎
直向上拉物塊,定滑輪的作用是定位拉物塊的細線,使其保持豎直狀態,通過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測定不
同拉力歹下輕彈簧的長度L。
3.00
0
5.010.0LIcm
(a)(b)
(1)對于細線“靠”在定滑輪上而不是“繞過”定滑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線“靠”在定滑輪上是為了保持細線和彈簧均處于豎直狀態,以減小實驗誤差
B.細線“靠”在定滑輪上是為了防止物塊離開彈簧上端
C.細線不“繞過”定滑輪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D.細線不“繞過”定滑輪是因為不需要定滑輪
(2)實驗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和輕彈簧長度,得到如圖(b)所示關系圖像,由圖可知,輕彈簧的原長為
cm,勁度系數為N/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5.(2020秋?貴州?高三統考模擬預測)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輕質彈簧上端固
定一個力傳感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甲所示,當手向左拉伸彈簧時,輕質彈簧彈力/可以從傳感器讀出,
彈簧的長度可以通過左側的刻度讀出。
(1)圖甲是在彈簧下端施加拉力后彈簧兩端對應刻度數,已知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值為7.10cm,則此時彈簧
長度尤=cm。
(2)通過實驗,測量出多組數據,并描繪出彈簧長度x與彈力尸的關系圖線,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得該彈
簧的勁度系數%=(用圖中字母表示)。
(3)圖乙中圖像AB段發生彎曲,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0
6.(2023?福建?福州高三模擬預測)某同學《研究彈簧串聯等效勁度系數與原彈簧勁度系數的關系》實驗
中,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兩根勁度系數分別為《、自的彈簧I、II串聯起來懸掛在鐵架臺上,在其旁邊
豎直放置一刻度尺,從刻度尺上可讀出指針A、B對應的刻度尺的示數人和品。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
(1)將質量為恤=50g的鉤碼逐個掛在彈簧II下端,讀出指針A、B對應的刻度尺的示數人和品,填入
表格。
鉤碼數1234
LA/cm14.7018.7222.6826.64
"/cm26.2432.3038.2544.20
用表中數據計算彈簧I的勁度系數/=N/m,彈簧II的勁度系數&=N/m。(計算結果均
保留3位有效數字)
(2)由表中數據同樣可以計算彈簧串聯的等效勁度系數左值;根據上述數據,可得彈簧串聯的等效勁度系
數人與原兩個彈簧勁度系數a、內之間的關系。
7.(2023?廣東?廣州高三模擬預測)在“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采用傳感器進行
實驗探究。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將力傳感器和位移接收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彈簧豎直懸掛,兩端分別與
力傳感器和位移發射器連接。
實驗過程中在位移發射器的掛鉤上依次掛上鉤碼,如圖乙,待穩定后通過電腦采集力傳感器和位移傳感器
的數據。力傳感器記錄力足位移傳感器記錄發射端到接收端的距離L(兩個端口間的位移可以看成豎直方
向),采集到的數據如下表。
懸掛鉤碼個數0123456
力F/N0.750.951.131.341.531.731.93
位移L/cm18.619.620.621.622.823.824.9
(1)懸掛鉤碼數為4時,由懸掛的所有鉤碼引起的彈簧伸長量為cm;
(2)為了探究彈簧彈力和伸長量的關系,實驗小組成員將懸掛1至6個鉤碼時的力和位移分別減去未懸掛
鉤碼時的力和位移,通過電腦擬合得到NF-NL的關系圖像;
(3)由圖像可得彈簧的勁度系數仁N/m;(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4)取下所有鉤碼,用手托住位移發射器,使位移發射器恰對彈簧無拉力,發現此時位移傳感器采集到的
數據為15.8cm,由此可計算位移發射器所受重力為N。(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8.(2023?甘肅酒泉?模擬預測)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探究橡皮筋上張力與形變量的關系,設計了如圖甲所
示的實驗裝置。
①開始時先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橫桿上,刻度尺豎直固定在一側,橡皮筋自由端拴一細線,未掛重
物時,繩結對齊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線;
②在橡皮筋下端懸掛重物,記錄繩結位置的刻度;
③去掉重物,僅依次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后始終保證繩結對齊零刻度線,橡皮筋視為并
聯),懸掛重物,記錄懸掛重物后繩結對應位置的刻度和橡皮筋的條數小
④根據測得的數據得出橡皮筋伸長量Ax,在圖乙中,將數據描繪在--上坐標紙上。
n
誓7AAx/cm
m010[|l[l[l
hllf8::::::::5卷
6三三三三
4二二二二二二匚
4—
o0.20.40.60.81.0
圖甲圖乙圖丙
(1)當"=8時,懸掛重物后繩結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此次實驗中橡皮筋的伸長量為cm。
(2)將”=8時的數據點在圖乙中描出,并作出以-工圖線
n
(3)根據所作圖像可知,橡皮筋上的張力與形變量的關系為
真題實戰演練
9.(2021?廣東?高考真題)某興趣小組測量一緩沖裝置中彈簧的勁度系數,緩沖裝置如圖所示,固定在斜
面上的透明有機玻璃管與水平面夾角為30。,彈簧固定在有機玻璃管底端。實驗過程如下:先沿管軸線方向
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將單個質量為200g的鋼球(直徑略小于玻璃管內徑)逐個從管口滑進,每滑進一個
鋼球,待彈簧靜止,記錄管內鋼球的個數”和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尺示數4,數據如表所示。實驗過程中
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采用逐差法計算彈簧壓縮量,進而計算其勁度系數。
(1)利用的=幾―4(i=l,2,3)計算彈簧的壓縮量:=6.03cm,AL2=6.08cm,AL3=cm,壓縮
量的平均值ZE=M+彳+5=cm.
(2)上述五是管中增加個鋼球時產生的彈簧平均壓縮量;
(3)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10.(2019?海南?高考真題)某同學利用圖(a)的裝置測量輕彈簧的勁度系數。圖中,光滑的細桿和直尺
水平固定在鐵架臺上,一輕彈簧穿在細桿上,其左端固定,右端與細繩連接;細繩跨過光滑定滑輪,其下
端可以懸掛祛碼(實驗中,每個祛碼的質量均為租=50.0g),彈簧右端連有一豎直指針,其位置可在直尺
上讀出,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繩下端掛上一個硅碼,調整滑輪,使彈簧與滑輪間的細線水平且彈簧與細桿沒有接觸;
②系統靜止后,記錄祛碼的個數及指針的位置;
③逐次增加祛碼個數,并重復步驟②(保持彈簧在彈性限度內);
④用”表示祛碼的個數,1表示相應的指針位置,將獲得的數據記錄在表格內。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下表的實驗數據在圖(b)中補齊數據點并做出/-〃圖像;
112345
Z/cm10.4810.9611.4511.9512.40
(2)彈簧的勁度系數上可用祛碼質量根、重力加速度大小g及/-〃圖線的斜率。表示,表達式為左=
若g取9.80m/s2,則本實驗中%=N/m(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
第10講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
(模擬精練+真題演練)
?最新模擬精練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3?湖南?模擬預測)某實驗小組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彈簧彈力廠和彈簧長度L
的關系,把彈簧上端固定在鐵架臺的橫桿上,記錄彈簧自由下垂時下端所到達的刻度位置,
然后在彈簧下端懸掛不同質量的鉤碼,記錄每一次懸掛鉤碼的質量和彈簧下端的刻度位置,
實驗中彈簧始終未超過彈簧的彈性限度,通過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N
(1)實驗時認為可以用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來代替彈簧彈力的大小,這樣做依據的物理規
律是=
(2)以彈簧受到的彈力P為縱軸、彈簧長度L為橫軸建立直角坐標系,依據實驗數據作出
尸一L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彈簧自由下垂時的長度及=cm,彈簧的勁度
系數左=N/m。(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3)該小組的同學將該彈簧制成一把彈簧測力計,某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指針如圖丙所
示,彈簧測力計所測力的大小F=No
【答案】共點力的平衡條件4.01.0x1028.00
【詳解】(1)[1]鉤碼靜止時其所受重力大小等于彈力的大小,這樣做依據的物理規律是共
點力的平衡條件。
(2)⑵⑶根據胡克定律F=網一切可得題圖乙的FT圖像的橫截距即為彈簧的自然長度
Lo,斜率即為彈簧的勁度系數上,所以可得及=4.0cm;
k=-~~~N/m=100N/m=1.0xl02N/m
(20-4)x10-7
(3)[4]題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8.00N。
2.(2023秋?重慶渝中?高三重慶市求精中學校開學考試)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
的關系”的實驗
(1)圖甲是不掛鉤碼時彈簧下端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其示數為7.73cm;圖乙是在彈簧下端
懸掛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此時彈簧的伸長量△/為cm;
甲乙丙
(2)本實驗通過在彈簧下端懸掛鉤碼的方法來改變彈簧的彈力,關于此操作,下列選項中規
范的做法是;(填選項前的字母)
A.隨意增減鉤碼,記下增減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
B,逐一增掛鉤碼,記下每增加一只鉤碼后指針所指的標尺刻度和對應的鉤碼總重
(3)圖丙是該同學描繪的彈簧的伸長量A/與彈力F的關系圖線,
①圖線未過坐標原點,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o
②圖線的段明顯偏離直線OA,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6.93(±0.02)B彈簧自身重力造成了彈簧的伸長鉤碼重力超
過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詳解】(1)口]由題圖乙知,讀數為14.66cm,所以彈簧伸長量為
AZ=(14.66-7.73)cm=6.93cm讀數可以有正負0.02誤差;
⑵[2]AB.若隨意增減鉤碼,會使作圖不方便,有可能會超出彈簧的彈性限度,所以應逐一
增掛鉤碼。
故選B。
(3)[3]因為彈簧自身有重力,未掛鉤碼時,彈簧重力造成了彈簧的伸長,所以圖線未過坐標
原點;
[4]在AB段出現彎曲,是因為鉤碼重力超過了彈簧的彈性限度。
3.(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某實驗小組利用圖(a)所示裝置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
量的關系。實驗中使用J2110螺旋彈簧,該彈簧在自然狀態下有一定的收縮力。實驗時把彈
簧的上端固定在鐵架臺的橫桿上,記錄彈簧自然下垂時下端的示數(L)o在彈簧的下端懸
掛不同質量(加)的鉤碼,記錄彈簧在不同彈力下彈簧下端的示數并填入表格中,計算對應
的彈簧伸長量尤的值。
m/g010203040506070
L/cm10.5010.5010.5010.5010.7511.4012.2013.25
x/cm00000.250.901.702.75
m/g8090100110120130140150
L/cm14.3015.3516.417.5018.6519.6520.7521.85
x/cm3.804.855.907.008.159.1510.2511.35
圖
圖
(1)圖(b)是根據上表數據繪制的“機-爐,圖線,其中A3段為曲線、3c段為直線,貝U該
彈簧在_________段滿足胡克定律(選填或“BC”);
(2)由圖(b)可得直線BC的函數表達式為加2=0簽0x+贊920(單位:g),彈簧的勁度系
數化=N/m,彈簧在自然狀態下的收縮力片=N(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9.8m/s2,結果均保留2位小數);
(3)由于彈簧的質量不能忽略,它對彈簧勁度系數的測量_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
影響。
【答案】BC9.330.43沒有
【詳解】(1)口]由胡克定律歹="有AF=ZAr即=心故BC直線段滿足胡克定律。
(2)⑵[3]由=有=斜率"="=當與黑-至故左a9.33N/m。由圖知
gAxg21x10m
當機=70g時彈簧完全展開耳+近=,咫所以外=0.43N
(3)[4]由(2)有=彈簧的自身重力不影響圖像斜率,從而不影響測量結果。
g
4.(2023秋?重慶?高三重慶市璧山來鳳中學校模擬預測)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
裝置來“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下端固定臺面上的輕彈簧上端與重力為G=4.00N的
物塊相連接,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物塊,定滑輪的作用是定位拉物塊的細線,使其保持
豎直狀態,通過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測定不同拉力F下輕彈簧的長度L。
(b)
(i)對于細線“靠”在定滑輪上而不是“繞過”定滑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線“靠”在定滑輪上是為了保持細線和彈簧均處于豎直狀態,以減小實驗誤差
B.細線“靠”在定滑輪上是為了防止物塊離開彈簧上端
C.細線不“繞過”定滑輪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D.細線不“繞過”定滑輪是因為不需要定滑輪
(2)實驗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和輕彈簧長度,得到如圖(b)所示關系圖像,由圖可知,輕
彈簧的原長為cm,勁度系數為N/m(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答案】AC/CA6.02.0xl02
【詳解】(1)細線“靠”在定滑輪上是為了保持細線豎直,細線呈豎直狀態則輕彈簧
也呈豎直狀態,從而減小實驗誤差,故A正確,B錯誤;
CD.若細線“繞過”定滑輪,則會增大細線與定滑輪間的摩擦力,故C正確,D錯誤。故選
ACo
(2)[2]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塊的重力時,輕彈簧的彈力為零,輕彈簧處于原長狀態。
由題圖乙可知,當E=4.00N時,輕彈簧的原長為Lo=6.Ocm;
[3]當尸=8.00N時,輕彈簧處于拉伸狀態,由胡克定律得/-G=依;x=聯立解得
k=xI。2N/m=2.0x102N/m
8.0-6.0
5.(2020秋.貴州.高三統考模擬預測)某同學做“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
輕質彈簧上端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固定在鐵架臺上,如圖甲所示,當手向左拉伸彈簧時,輕質
彈簧彈力廠可以從傳感器讀出,彈簧的長度可以通過左側的刻度讀出。
(1)圖甲是在彈簧下端施加拉力后彈簧兩端對應刻度數,已知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值為
1.10cm,則此時彈簧長度苫=cm0
(2)通過實驗,測量出多組數據,并描繪出彈簧長度x與彈力/的關系圖線,如圖乙所示,
由圖像可得該彈簧的勁度系數左=(用圖中字母表示)。
(3)圖乙中圖像段發生彎曲,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7.55(7.53-7.57均可)—^―段長度超過彈性限度,彈力和彈
占-x0
簧長度不再滿足線性關系
【詳解】(1)[1]由圖可知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值為14.64cm,所以此時彈簧長度
x=14.64-7.10=7.54cm
NFF
(2)[2]在Rx圖象中,斜率代表彈簧的勁度系數左=
(3)[3]圖乙中圖像A2段發生彎曲,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3段長度超過彈性限度,
彈力和彈簧長度不再滿足線性關系。
6.(2023?福建?福州高三模擬預測)某同學《研究彈簧串聯等效勁度系數與原彈簧勁度系數
的關系》實驗中,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兩根勁度系數分別為匕、左2的彈簧I、II串聯起
來懸掛在鐵架臺上,在其旁邊豎直放置一刻度尺,從刻度尺上可讀出指針A、B對應的刻度
2
尺的示數LA和"o已知當地重力加速度g=9.8m/s。
(1)將質量為%=50g的鉤碼逐個掛在彈簧n下端,讀出指針A、B對應的刻度尺的示數4
和",填入表格。
鉤碼數1234
LA/cm14.7018.7222.6826.64
"/cm26.2432.3038.2544.20
用表中數據計算彈簧I的勁度系數尤=N/m,彈簧n的勁度系數&=
N/mo(計算結果均保留3位有效數字)
(2)由表中數據同樣可以計算彈簧串聯的等效勁度系數左值;根據上述數據,可得彈簧串
聯的等效勁度系數k與原兩個彈簧勁度系數尢、k2之間的關系。
【答案】12.3(12.2-12.5)24.4(24.0-24.6)
【詳解】[1]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當彈力的變化量AF=3根g=3x0.05x9.8N=L47N
彈簧I的形變量為人3=26.64cm-14.70cm=11.94cm=0.1194m根據胡克定律知
AF147N
彈簧I的勁度系數左=二=「lien-12.3N/m
■0.1194m
[2]彈簧H的形變量%="4一"1一以1-44.20cm-26.24cm-11.94cm=6.02cm=0.0602m
7AF1.47N?八一
彈簧II的勁度系數為%=————。24.4N/m
AX20.0602m
7.(2023?廣東?廣州高三模擬預測)在“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某實驗小組
采用傳感器進行實驗探究。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將力傳感器和位移接收器固定在鐵架臺上,
彈簧豎直懸掛,兩端分別與力傳感器和位移發射器連接。
實驗過程中在位移發射器的掛鉤上依次掛上鉤碼,如圖乙,待穩定后通過電腦采集力傳感器
和位移傳感器的數據。力傳感器記錄力R位移傳感器記錄發射端到接收端的距離L(兩個
端口間的位移可以看成豎直方向),采集到的數據如下表。
懸掛鉤碼個數0123456
力FN0.750.951.131.341.531.731.93
位移L/cm18.619.620.621.622.823.824.9
(1)懸掛鉤碼數為4時,由懸掛的所有鉤碼引起的彈簧伸長量為cm;
(2)為了探究彈簧彈力和伸長量的關系,實驗小組成員將懸掛1至6個鉤碼時的力和位移
分別減去未懸掛鉤碼時的力和位移,通過電腦擬合得到AF-AZ,的關系圖像;
(3)由圖像可得彈簧的勁度系數七N/m;(結果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4)取下所有鉤碼,用手托住位移發射器,使位移發射器恰對彈簧無拉力,發現此時位移
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為15.8cm,由此可計算位移發射器所受重力為N?(結果保留小
數點后兩位)
【答案】4.218.60.52
【詳解】(1)口]由表中數據可得懸掛鉤碼數為4時,由懸掛的所有鉤碼引起的彈簧伸長量
為Ax=(22.8-18.6)cm=4.2cm;
AF193-113
(3)[2]由圖像可得勁度系數為^=—=,49_206610一2N/m~18-6N/m
(4)[引由題意知彈簧原長為15.8cm,故懸掛位移發射器時的伸長量為
Ax'=(18.6-15.8)cm=2.8cm
所以位移發射器所受重力為利g=左"=18.6x2.8義KT?N。o.52N
8.(2023?甘肅酒泉?模擬預測)某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探究橡皮筋上張力與形變量的關系,設
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
①開始時先將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橫桿上,刻度尺豎直固定在一側,橡皮筋自由端拴一
細線,未掛重物時,繩結對齊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線;
②在橡皮筋下端懸掛重物,記錄繩結位置的刻度;
③去掉重物,僅依次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增加橡皮筋的條數后始終保證繩結對齊零刻度線,
橡皮筋視為并聯),懸掛重物,記錄懸掛重物后繩結對應位置的刻度和橡皮筋的條數力;
④根據測得的數據得出橡皮筋伸長量Ax,在圖乙中,將數據描繪在--工坐標紙上。
n
oAAx/cm
10
□
6
4
2
圖甲圖乙圖丙
(1)當〃=8時,懸掛重物后繩結對應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此次實驗中橡皮筋的伸長量為
(2)將九=8時的數據點在圖乙中描出,并作出圖線。
n
(3)根據所作圖像可知,橡皮筋上的張力與形變量的關系為。
【答案】2.00在一定彈性限度內,橡皮筋上的張力與橡皮筋的伸長量成正
比。
【詳解】解:(1)口]結合刻度尺的讀數規則,由圖丙可知,橡皮筋的伸長量為2.00cm。
(2)[2]由圖中數據點作圖,如圖所示。
(3)[3]由所作圖像可知,在一定彈性限度內,橡皮筋上的張力與橡皮筋的伸長量成正比。
真題實戰演練
9.(2021?廣東?高考真題)某興趣小組測量一緩沖裝置中彈簧的勁度系數,緩沖裝置如圖所
示,固定在斜面上的透明有機玻璃管與水平面夾角為30。,彈簧固定在有機玻璃管底端。實
驗過程如下:先沿管軸線方向固定一毫米刻度尺,再將單個質量為200g的鋼球(直徑略小
于玻璃管內徑)逐個從管口滑進,每滑進一個鋼球,待彈簧靜止,記錄管內鋼球的個數w
和彈簧上端對應的刻度尺示數4,數據如表所示。實驗過程中彈簧始終處于彈性限度內。
采用逐差法計算彈簧壓縮量,進而計算其勁度系數。
n123456
Ln/cm8.0410.0312.0514.0716.1118.09
(1)利用M=4+3=L2,3)計算彈簧的壓縮量:6.03cm,AL2=6.08cm,AL3=
cm,壓縮量的平均值ZZ=組上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國勞務合同樣本樣本
- 內部股東股權轉讓合同樣本
- 軍訓服合同樣本
- 公司在蓋房合同樣本
- 交易所網簽合同樣本
- 五金合作合同標準文本
- 年度工作計劃的調整與反饋
- 200字雇傭合同樣本
- 出售合同樣本寫
- 第14講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與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2025年會考生物學專題練習(含答案)
- 《駱駝祥子》讀書分享
- 湖南省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
- 品質提升計劃改善報告課件
- NB-T35026-2022混凝土重力壩設計規范
- 中考數學計算題練習100道(2024年中考真題)
- DL-T-5161.8-201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質量檢驗及評定規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質量檢驗
- 家校溝通經驗分享-溝通有方法教育有溫度
- CJJ75-1997 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
- JT-T-1238-2019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漿材料
- 萬城商業地產公司簡介
- 物流系統仿真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山東交通學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