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再生醫療技術在臨床中的應用
一、再生醫學的概念及理論基礎再生醫學是利用人體細胞生命體的再生潛能,并通過原位再生組織器官,以實現人體生命的延續、醫療疾病和保障健康長壽的新醫學體系。人類組織器官中的潛能再生細胞,是在組織器官發育形成的各個時期,由原始和多能干細胞增殖時產生的,這些細胞以普通細胞形式參與組織器官的架構和功能形成,與增殖的干細胞形成的組織共同組合成器官,當組織器官的細胞凋亡、退化、損傷、壞死時,這些潛能再生細胞原位啟動自身增殖的功能,再生復制新的細胞,及時補充器官中的細胞、組織、功能空缺,及時恢復器官的結構和功能,保障器官組織功能的持續。
人體所有器官的這項功能發揮正常,人體就能維持整體生命的平衡,實現其健康長壽;如果某一器官或組織的這一功能不能發揮或低下,某器官或組織就會產生疾病。這是人類生命的奧秘。”這就是再生醫學的基礎理論。以這一理論為基礎,來指導和開展臨床治療的一項技術稱之為再生醫學技術。
燒傷皮膚再生醫療技術是一種利用自身原位或連接部位具有再生分化功能的細胞(潛能再生細胞)或干細胞,在燒傷創面之下的活組織中原位再生皮膚器官的醫療技術,該項技術分兩大部分,即:早期啟動具有原位再生能力的細胞發生增殖分化,無損傷性的液化排除燒傷的壞死皮膚器官或組織;局部再生培養皮膚器官;在臨床上則以燒傷濕性醫療技術的局部治療技術——燒傷濕潤暴露療法和美寶濕潤燒傷膏的共同作用來實現。燒傷濕性醫療技術是一套包括燒傷創面局部治療和全身系統治療的理論和相關應用方法的實用技術,也是燒傷皮膚再生醫療技術在臨床治療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操作技術,現簡要介紹該技術的臨床醫療操作方法。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燒傷濕性醫療技術發明人徐榮祥科學的將皮膚的熱損傷程度劃分為“三度六型”,簡稱“三度六分法”,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燒傷專業委員會將“三度六分法”確定為燒傷創面損傷深度的級別評定標準,即Ⅰ°度、淺Ⅱ°度、深Ⅱ°度淺型、深Ⅱ°度深型、Ⅲ°度淺型、Ⅲ°度深型。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Ⅰ度燒傷:傷及表皮顆粒細胞層以上,局部紅腫、痛熱、干燥。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1、淺Ⅱ度燒傷:傷及表皮基底細胞層以上;大水泡,劇痛、創基潮紅。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深Ⅱ度淺型:傷及真皮乳頭層,水泡大小不等、疼痛敏感、創基有密集的紅色小點。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深Ⅱ度深型:傷及真皮網狀層,水泡吃遲現,痛覺遲鈍,創基基白,見深部紅點。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Ⅲ度淺型:傷及皮膚全層,達皮下脂肪組織淺層,創面蒼白,痛覺消失,硬如皮革樣,皮膚溫涼。燒傷創面深度的劃分Ⅲ度深型:傷及皮膚全層,達皮下脂肪組織深層,焦黃或褐色狀炭化,散在分布。創面處理規范原則燒傷濕性醫療技術對創面的處理采用濕潤暴露療法(MEBT)。創面處理規范原則1、早期用藥在傷后4小時以內用藥最佳,目的是搶救燒傷創面的淤滯帶組織,防止創面發生進行性壞死,保證療效。2、全程用藥在治療過程中不間斷用藥,不能中途改用其他藥物,禁用干燥、收斂類藥物,也不用消毒劑直接涂于創面,更不要用水劑清洗創面。3、規范創面換藥技術一般涂藥厚度為1毫米,涂藥時順汗毛走行方向,避免逆方向,以免刺激立毛肌痙攣引起創面疼痛。預防創面浸漬,避免創面干燥結痂。創面液化物必須每4小時左右清除一次,在清除過程中要做到不使病人疼痛,不出血和不損傷正常組織為原則,關鍵是保護好貼覆于創面的纖維隔離膜,以“三不宜原則”保證創面生理性再生修復。4、創面處理一是要做到“三個及時”,即及時清理液化物,及時清理壞死組織,及時供藥;二是要達到“三不積留”,即創面上不積留壞死組織、不積留液化物、不積留多余的MEBO藥膏。創面處理方式暴露創面,將濕潤燒傷膏涂在創面上,根據不同深度的創面采取相應的創面處理方法,如耕耘減張術等,使藥物充分與創面接觸,并使創面保持生理性濕潤狀態,使創面再生修復,達到生理性愈合,保留和恢復皮膚的全部功能。創面處理方式
暴露創面,將濕潤燒傷膏涂在創面上,根據不同深度的創面采取相應的創面處理方法,如耕耘減張術等,使藥物充分與創面接觸,并使創面保持生理性濕潤狀態,使創面再生修復,達到生理性愈合。創面處理具體方法
Ⅰ度燒燙:傷創面的處理:在燒傷創面上直接外涂藥膏,厚度薄于1毫米,每日2~3次。創面處理具體方法淺Ⅱ度燒燙傷創面的處理:在燒傷創面上直接外涂藥膏,有水皰的創面,可低位減破水皰放水,保留皰皮,傷后3~5天去掉皰皮。涂藥厚度1毫米左右,每4~6小時換藥一次,每次換藥前應用消毒紗布將創面殘留藥物及液化物拭凈。創面處理具體方法深Ⅱ度燒燙傷創面(包括淺型和深型)的處理:早期按淺度燒燙傷創面的處理方法治療,3~5天后去掉腐皮。因真皮組織已受損,創面呈白色,應繼續涂藥,厚度1毫米左右,每4~6小時更換一次藥膏。創面處理具體方法但應注意,每次換藥前,須將創面上殘留的藥物及白色(或乳黃色)液化物用消毒紗布清除后再涂藥,大約6~7天后,壞死組織被液化排除,然后繼續按上述方法治療,直至創面平皮愈合。如果治療時間超過三周,創面仍未愈合,表明為Ⅲ度創面,應按Ⅲ度創面的使用治療方法繼續治療。創面處理具體方法Ⅲ度燒燙傷創面(包括淺型和深型)的處理:Ⅲ度燒燙傷創面,可用耕耘換藥刀將已壞死的皮膚松解,然后按照深度創面處理方法進行規范治療。創面處理具體方法在燒燙傷創面處理過程中,應始終遵循三項無損傷性處理原則:*無損傷性的早期保護創面治療(避免使用任何加重損傷或刺激創面的方法);*無損傷性的液化排除壞死組織;*無損傷性的再生修復皮膚(禁止使用任何刺激或損傷創面的藥物)。創面愈合過程1.早期處理期(傷后3~4天):此階段一般對應燒傷后即刻處理至燒傷的休克期結束的階段,治療上主要以保護創面、減輕疼痛、避免再損傷。2.壞死組織液化期:此階段的特點是創面覆蓋白色或乳黃色的液化物,此階段的治療以清除液化物,積極換藥為主。創面愈合過程3.皮膚組織重建期:此階段壞死組織基本液化排除,創面基底暴露,殘存皮膚組織開始再生并重建正常的組織結構.此階段的治療以減少創面刺激,預防創面干燥或浸漬,避免創面過度受壓和保持創面周圍清潔等。4.創面愈合后的皮膚功能恢復期:此階段的特點是愈合的皮膚基本組織結構形成,在輔助外用美寶疤痕平,養護初愈的皮膚,預防疤痕增生,逐步恢復皮膚附屬器官的功能。轉歸在規范的MEBT應用下,創面的愈合標準如下:深二度以下創面應無疤痕愈合。淺三度創面無疤痕或表淺疤痕愈合,無功能障礙。轉歸深二度以下創面應無疤痕愈合。轉歸淺三度創面無疤痕或表淺疤痕愈合,無功能障礙。燒傷案例分享者黃XX,女,26歲,因“全身多處火焰燒傷1小時”入院。于2018年4月2日入院,入院1小時前,患者因皮膚瘙癢,在身上涂擦酒精時不慎被“酒精火焰”燒傷全身多處,當即頭部、面部、頸部、胸腹部,雙上肢、雙下肢等全身多處可見燃燒火焰(約1分鐘),立即脫離衣服,并用涼水沖洗創面(約1分鐘),急診入我院,為進一步治療,急診以“全身多處火焰燒傷”收入我科。入院時生命體征:T:37.2oC,P:96次/分,R:22次/分,BP:110/79mmHg。入院診斷考慮:1、全身多處約40%II°-III°火焰燒傷;2、雙眼灼傷?患者入院
入院后處理1.立即建立靜脈雙通道,抗休克治療,流質飲食,導尿,持續氧氣吸入,心電監測,記錄24小時出入量,記每小時尿量,會陰護理。2.監測生命體征q1h,預防感染及應激性潰瘍,霧化吸入1天2次,維持內環境平衡。抗休克1、燒傷后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ml)=(燒傷面積×
公斤體重)÷每小時每公斤體重尿量(ml)+生理需要量。2、每小時尿量維持在1ml/Kg/h。3、安排液體順序(晶體-膠體-糖)輸入,鹽:堿=2:1,晶體:膠體=2:1;為滿足等滲液(堿:5%GS187.5ml+5%碳酸氫鈉62.5ml=1.25%碳酸氫鈉250ml)。入院后第一天第一個24小時輸液擴容、抗休克后患者肢端循環可,循環基本恢復,球結膜、頭皮腫脹明顯,加用復方甘露醇125mlq12h,減輕創面水腫,第一個24小時總液體量:7350ml,(晶體:3850ml,膠體:1500ml,糖:2000ml)飲入200ml,大便0ml,小便1617ml.入院后第二天1.依據肢端循環,球結膜、頭皮腫脹情況,調整復方甘露醇125mlq8h,進一步減輕創面水腫;2.第二個24小時予以(晶體-膠體-糖)3個循環,尿ph7.5,故減少1組堿;3.第二個24小時總液體量:5200ml(晶體:2900ml,膠體:1300ml,糖1000ml)
飲入1150ml,大便0ml,小便3536ml;入院后第三天第三個24小時總液體量:5450ml(晶體:2650ml,膠體:1300ml,糖:1500ml)
飲入2220ml,大便0ml,小便8090ml。
入院后第四天入院后第4天患者面部、雙肩、胸部、雙上臂創面去除腐皮入院后第五天入院后第5天患者腹部去除創面腐皮,同時對雙肩、雙上臂創面進行耕耘治療;入院后第十七天入院后第17天,患者壞死組織基本清除,肉芽基本清除,創面可見生長皮丁,全部創面予以美寶瘡瘍貼+醫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治療2次/天,同時囑患者逐漸增加運動量,逐步下床活動。燒傷五十天指導患者功能鍛煉,患者肢體關節活動未受任何影響,全部創面全部愈合。MEBT/MEBO在指(趾)損傷的臨床應用
手是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具有高度發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手部解剖精細、結構復雜、組織密集、相互交錯,共由27塊骨、19塊肌肉、17條肌腱以及眾多神經、血管、腱鞘、滑囊等組織構成。它們相互協同作用,完成比較復雜繁鎖的工作。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交通事故和生活上意外事故的上升,很容易造成手部損傷,尤其是手指的外傷非常常見。國外文獻報道,在急診創傷病例中,手外傷所占的比例在15%~28.6%在之間。特別是手指末節、指端損傷較常見。再生技術應用定義人體原位再生醫療技術和再生物質可以激發人體自身再生潛能,使自體各種組織器官再生生長,人體斷手指再生就是組織器官再生最好例證,也是再生技術在臨床應用取得的重要成果。它不需要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操作技術,適用各種類型離斷手指,對末節斷指可以再生出和丟失的完全一樣的指體,是原有的斷指生理性的復制,可以使指體中所有的組織結構和器官恢復到原有的狀況,達到功能和形態的完全復原。對超過末節斷手指,可以保護創面的有生組織,最大限度保留手指長度和功能,但只能再生出離斷節手指體,這是由細胞的屬性所決定的,第二節手指體再生不出末節手指體。斷指九分法王成琪在完全離斷和不完全離斷分類的基礎上,根據5178指斷指再植臨床實踐經驗提出了斷指九分法:1、切割傷性離斷;2、壓軋傷性離斷;3、撕脫傷性離斷;4、遠側指節完全離斷;5、指尖部完全離斷;6、多平面離斷;7、指節部分(小組織塊)完全離斷;8、多指離斷(1手3指以上);9、咬傷性離斷。傳統療法傳統方法治療斷指,一般多是采用外科再植的方法,這首先需要離斷的手指斷端整齊,血管神經和肌腱基本具備吻合的條件,手指的血管在0.3至1毫米之間,吻合技術和設備要求很高,所以成功率也較低。斷指再植、再造手術術后,手術成功未必代表功能可以良好恢復。術后手指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需要通過積極正確的康復的鍛煉,才能逐漸恢復指體功能。另外還會出現肌腱粘連,要進行再次手術松解才能達到較好的功能,有的還要進行多次松解才能恢復良好的功能。再一點就是神經不能恢復功能者還要進行長時間的功能重建,嚴重的疤痕也會影響功能,需要進行手術整形,來恢復功能。再生醫療技術治療再生醫療技術治療斷指再生包括了手指中骨骼、肌肉、皮膚、肌腱、皮下脂肪、筋膜、血管、神經以及汗腺、皮脂腺、指甲等皮膚的附屬器官等胚胎發育中外胚層、中胚層組織的原位復原再生。充分的驗證了只要規范應用再生全營養物質,按照規范的人體再生技術實施,完全可以達到人體多組織器官的原位再生復原,并恢復器官的形態和功能。創面處理1.新鮮無出血,創面沒有明顯污染的創面,直接外涂MEBO藥膏。創面有明顯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的創面要止血,方法同常規外科方法一樣。2.對暴露的骨折斷面應小心清除創面污物;創面污染嚴重的在清創時,要注意創面不出現新的出血灶。3.清創后,對于有活動性出血創面,只作簡單的縫扎止血,但以止血即可,切不可嚴密逢合以免影響局部血液循環。4.伴有皮膚組織撕裂的簡單對位縫合,創面縫線在縫合后3天~4天拆除。5.清創時不能用刺激性強的消毒劑消毒創面,并堅持“三不”原則。斷指案例分析患者曾某某,男,36歲,工人,左手無名指及小指傳送帶鐵鏈壓榨傷后1天入院。專科情況:左手無名指中節中段離斷缺如,殘端皮膚約1/2皮膚撕脫,屈伸肌腱外露,無名指屈伸功能受限,創面出血明顯。左手小指遠節部分離斷缺如,殘端約1/3皮膚撕脫,遠節指骨外露,小指屈伸活動受限,創面出血明顯,橈動脈能觸及搏動。DR片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福建省多地市聯考高三下學期二模物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創新性的醫療APP情感交互體驗研究報告
- 創新驅動的醫療行業供應鏈發展
- 健康管理平臺的用戶教育與信息安全培訓設計
- 貨物供應合同書
- 臨床決策中的倫理原則與實踐
- 2025年中國和服面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后驅動單頂缸拖拉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司達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齒輪、傳動軸和驅動部件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4年中小學“書香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 核安全基礎課件
- 杜絕形式主義-從我做起
- 麻醉三基培訓課件
- 學生牛奶、糕點配送服務承諾及售后服務
- 垃圾分類引領綠色生活新潮流
- 排水箱涵研究報告
- 地域的永恒魅力教案
- 體制內年度工作總結
- 卡通風幼兒園餐前播報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語真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