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單元情境測試B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單元情境測試B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單元情境測試B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單元情境測試B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內能》單元情境測試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級全冊單元及期末考試核心素養情境AB卷

02.《內能》單元情境測試B卷

本套試卷有五道大題27小題,試卷滿分100分,答題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2024內蒙古包頭)如圖所示是一個香蕉爐,點燃爐內蠟燭加熱香蕉液,一會兒,房間

內充滿了香氣,對這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A.蠟燭燃燒將內能轉化為化學能B.香蕉液通過做功增加內能

C.香蕉液吸熱升華變成香氣D.香氣彌漫是擴散現象

【答案】D

【解析】A.蠟燭燃燒過程中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錯誤;

B.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香蕉液通過熱傳遞增加內能,故B錯誤;

C.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香蕉液吸熱汽化變為香氣,故C錯誤;

D.香氣彌漫說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是擴散現象,故D正確。

故選D。

2.(2024青海省)我們常吃的月餅是在烤箱里“烤”的,但根據南宋《武林舊事》記載,

最早的月餅出自籠屜,青海就保留著用蒸籠“蒸”月餅的傳統習俗。關于“蒸”月餅時的情

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沸騰時——水溫升高B.水變成水蒸氣——放出熱量

C.聞到月餅的香味一擴散現象D.水變成水蒸氣一分子間距不變

【答案】C

【解析】A.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繼續吸收熱量,故A錯誤;

B.水變成水蒸氣是由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的過程,汽化吸熱,故B錯誤;

C.聞到月餅的香味是因為月餅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故C正

確;

D.因液體的分子距離小于氣體的分子距離,水變成水蒸氣,水由液態變為氣態,因此分子

間距變大,故D錯誤。

故選C。

3.(2024江蘇揚州)關于揚州美食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翡翠燒麥呈現綠色是因為吸收了綠光

B.麻鴨湯沸騰后用文火加熱,溫度升高

C.用蒸籠蒸包子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內能

D.鹽水鵝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

【答案】D

【解析】A.翡翠燒麥呈現綠色是因為反射綠光進入眼睛,故A錯誤;

B.麻鴨湯沸騰后用文火加熱,溫度保持沸點不變,故B錯誤;

C.用蒸籠蒸包子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包子的內能,包子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溫度升

高,故C錯誤;

D.鹽水鵝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香氣分子不斷擴散到空氣中,故

D正確。

故選D。

4.如圖所示,熾熱的巖漿從覆蓋著皚皚白雪的火山上噴涌而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雪溫度低,內能小B.巖漿溫度高,內能大

C.白雪溫度低,分子熱運動停止D.巖漿溫度高,分子熱運動劇烈

【答案】D

【解析】A.內能和質量溫度都有關,白雪溫度低,內能不一定小,故A錯誤;

B.內能和質量溫度都有關,巖漿溫度高,內能不一定大,故B錯誤;

C.白雪溫度低,分子熱運動的不劇烈,不是停止,故C錯誤;

D.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的越劇烈,巖漿溫度高,分

子熱運動劇烈,故D正確。故選D。

5.(2024江蘇無錫市)通過相關可觀測的現象推測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是物理研究的

一種方法。下列根據這種方法所做出的推測,不符合事實的是()

A.湯姆生發現電子推測出原子是可分的

B.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推測出分子間有空隙

C.固體很難被壓縮推測出組成固體的分子間無空隙

D.紅墨水在水中擴散推測出分子處在水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

【答案】C

【解析】A.湯姆生發現電子后,推測出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可以分成原子核和核外電子,

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推測出分子間有空隙,彼此進入對方,從而使總體積減小,

故B正確,B不符合題意;

C.固體很難被壓縮推測出組成固體的分子間存在斥力,故C錯誤,C符合題意;

D.紅墨水在水中擴散,推測出分子在運動,推測出分子處在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中,故

D正確,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6.(2024湖南長沙)冬至時節煮餃子,小明發現其中蘊含了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冷凍餃子中的分子不運動B.冷凍餃子升溫過程中內能不變

C.煮熟的餃子香氣四溢是擴散現象D.煮熟的餃子冷卻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內能

【答案】C

【解析】A.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故A錯誤;

B.冷凍餃子升溫過程中,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故B錯誤;

C.煮熟的餃子香氣四溢,是香味分子進入空氣中,這是擴散現象,故C正確;

D.煮熟的餃子冷卻,向外釋放熱量,溫度降低,內能減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

故D錯誤。

故選C。

7.(2024江蘇連云港)沿海地區比沙漠地區的晝夜溫差小,這是因為水的()

A.質量大B,溫度高C.密度大D.比熱容大

【答案】D

【解析】沿海地區,水多;內陸地區水少、沙石多。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白天,相同質量

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

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晝夜的溫差小。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8.(2024山西)二氧化碳(CO?)爆破技術是現代工程建設中非常環保的技術。起爆前高

壓泵將CO2壓縮成高壓氣體,液化后輸入爆破筒內。如圖所示,爆破時電加熱管發熱,使

筒內的液態CO2迅速汽化,形成的高壓氣體從泄氣孔中噴出,實施爆破。下列說法正確的

A.高壓泵壓縮CO2,氣體內能增大,溫度降低

B.高壓泵壓縮CC>2,氣體內能減小,溫度升高

C.高壓CO2氣體噴出時,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D.高壓CO2氣體噴出時,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答案】D

【解析】AB.高壓泵壓縮CO2,此時對氣體做功,因此氣體內能增大,溫度升高,故AB

錯誤;

CD.高壓CO2氣體噴出時,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9.(2024廣東省)如圖是古代省油燈的示意圖。它下層盛水,能減慢上層油的消耗。點燈

后,水在升溫的過程中()

A.吸熱,內能增加B.吸熱,內能減少C.放熱,內能增加D,放熱,

內能減少

【答案】A

【解析】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點燈后,水在升溫的過程中,水吸收

熱量,內能增加,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0.(2024湖北)如圖甲,利用相同規格的加熱器加熱等質量的°、6兩種液體,得到溫度

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分析可知()

A,相同時間內。中加熱器產生的熱量比6中的多

B.。和6的吸熱能力都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

C,升高相同溫度。所用時間比6少,。的吸熱能力比6弱

D.相同時間內。升高的溫度比6多,。的吸熱能力比b強

【答案】C

【解析】A.實驗中使用相同規格的加熱器,則相同時間內。中加熱器產生的熱量與b中的

加熱器產生的熱量相同,故A不符合題意;

B.吸熱能力是物質的屬性,保持不變,所以。和6的吸熱能力不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發生

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由于相同時間內。中加熱器產生的熱量與b中的加熱器產生的熱量相同,則相同時間內

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所用時間比6少,則。吸收的熱量少,a、b

兩種液體的質量相等,由c=&可知,。的吸熱能力比6弱,故C符合題意;

加△/

D.由于相同時間內。中加熱器產生的熱量與6中的加熱器產生的熱量相同,則相同時間內

兩種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時間內。升高的溫度比6多,。、6兩種液體的質量相等,

由C=&可知,。的吸熱能力比6弱,故D不符合題意。

mbt

故選Co

二、填空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空1分,共26分)

11.(2024福建)木雕是工匠智慧和藝術修為的價值體現,鋸木、刨料、風干、雕刻、開

樟、組裝、打磨、油漆,每一環節都講究科學的工藝流程。打磨過程,將粗砂紙換成細砂紙,

可以減小砂紙與木頭間的,聞到淡淡的木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

【答案】摩擦力無規則運動

【解析】將粗砂紙換成細砂紙,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減小摩擦力。

聞到淡淡的木香,這是擴散現象,是由于木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造成的。

12.(2024四川成都)成都別稱芙蓉城、蓉城,這座以花為名的城市自古與花結緣,大詩

人陸游魂縈夢牽的詩中美景”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依舊是成都一道靚麗的風

景線,詩人聞到花香屬于現象。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所蘊藏的物理知識是:分子

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與有關。

【答案】擴散溫度

【解析】聞到花香,說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花氣襲人知驟暖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因此可以說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劇烈程度

與溫度有關。

13.(2024云南)民間藝人制作“糖畫”時,把糖塊加熱成糖漿,這屬于物態變化中的

現象;熬制糖漿的過程是通過的方式改變糖的內能。

【答案】熔化熱傳遞

【解析】將糖塊加熱成糖漿,糖由固態轉化為液態,這個過程稱為熔化。

熬制糖漿時,糖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所以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糖的內能。

14.(2024天津)在“航天日”主題活動中,小明用塑料瓶自制了“水火箭”(如圖所示)。

發射時,“水火箭”向下噴水從而獲得升空的動力,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的;

“水火箭”飛出后,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內能(選填“增大”“減小”或“不

變”)。

【答案】相互減小

【解析】水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反沖力”,即高壓氣體將水向下噴射出去,對水施加一個向

下的力,物體間的力都是相互的,水對火箭施加一個向上的力,火箭就升空了。

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小。

15.(2024蘇州)熨斗古代亦稱“火斗”,最早出現于西漢,以青銅質地為主,用高溫熨平

衣物,是通過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宋元時期,出現了如圖所示帶木把的熨斗,相比

金屬把,使用更安全,是由于木頭具有的物理屬性。

【答案】熱傳遞隔熱性好/導熱性差

【解析】用高溫熨平衣物,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

木頭具有導熱性差的物理屬性,所以相比金屬把,使用更安全。

16.(2024江蘇揚州)拖拉機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通過增大來增大摩擦。選用

水來冷卻拖拉機的發動機,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填“大”或“小”),如果水箱裝有

質量為20kg的水,水溫從2(TC上升到70。。水吸收了J的熱量。

3

[C7K=4.2xlOJ/(kg-℃)]

【答案】接觸面粗糙程度大4.2x106

【解析】拖拉機輪胎表面刻有花紋,是壓力不變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選用水來冷卻拖拉機的發動機,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其他條件相同時,水升高相同溫度,

吸收的熱量多。

如果水箱裝有質量為20kg的水,水溫從2(TC上升到70。(2,水吸收的熱量為

。吸=cmM=4.2xlO3J/(kg-℃)x20kgx(70℃-20℃)=4.2xlO6J

17.如圖是我國古代發明的取火器的模型圖,把木制推桿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時,桿前端的艾

絨立刻燃燒起來,這是通過的方式,使筒內空氣內能,溫度升高,達到艾絨的

著火點。

【解析】把木制推桿迅速推入牛角套筒時,壓縮氣體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是做功

的方式改變內能。

推桿壓縮氣體對氣體做功,氣體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

18.(2024湖南)常用水來冷卻汽車發動機是因為它的較大。水能提供浮力,但存

在溺水風險。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濕的衣服鼓足空氣等方式來增大

從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答案】比熱容排開水的體積

【解析】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相同質量的水和其它物質比較,升高相同的溫度,水吸收的

熱量多,所以常用水給汽車發動機降溫。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不慎落水的人,情急之下可以利用打濕的衣服鼓足空氣等方式來增

大排開水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使自己漂浮于水面等待救援。

19.(2024長春市)長春蓮花島影視基地近期火爆出圈,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

(1)美食街上,炭烤羊肉香味四溢,這是現象,炭在燃燒過程中熱值________;

(2)小明玩攀爬時,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重力勢能逐漸;后半程比前半程攀爬得

慢,則后半程比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3)晴朗的夏日午后,人劃船時用槳向后劃水,船向前行進,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人感覺到扶手曬得發燙,而水較涼,說明水的比熱容o

【答案】⑴擴散不變⑵增大變小⑶相互大

【解析】(1)美食街上,炭烤羊肉香味四溢,這是擴散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

動。

熱值的大小跟燃料的種類有關,跟燃料是否完全燃燒、質量、體積和形態等都沒有關系,故

熱值不變。

(2)小明玩攀爬時,在向上攀爬的過程中,質量不變,高度不斷增加,則重力勢能逐漸增

大。

后半程比前半程攀爬得慢,說明后半程用的時間長,而后半程和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

一樣,時間長的,功率小,則后半程比前半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小。

(3)人劃船時用槳向后劃水,水給船一個向前的力,船向前行進,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人感覺到扶手曬得發燙,而水較涼,說明水的比熱容較大。

20.(2024湖北)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在我國并網發電,工作

原理如圖。在用電低谷時段利用電網多余電能驅動壓縮機壓縮空氣,使空氣增大(填

能量形式);在用電高峰時段高壓空氣被釋放,膨脹對外,使膨脹機轉動,將內能轉

化為,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輸送至電網。

【解析】在用電低谷時段利用電網多余電能驅動壓縮機壓縮空氣,對空氣做功,使空氣內能

增大。

在用電高峰時段高壓空氣被釋放,膨脹對膨脹機做功,使膨脹機轉動,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輸送至電網。

三、簡答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8分)

21.(6分)海鮮粥是北部灣地區的一道家常美食.煮好的粥香氣撲鼻,這是什么現象?而

且粥的溫度越高,香氣就越濃,這是為什么?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粥就涼得更快,

這又是為什么?請你用物理知識說明其中的道理.

【答案】(1)煮好的粥香氣撲鼻,是粥的芳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是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表

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擴散越快,粥的香氣就越濃;

(2)當我們對著熱粥表面吹氣時,加快了茶水上方空氣的流動,從而加快了茶水的蒸發,

蒸發吸熱,所以涼的更快.

【解析】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是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表明

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運動速度和物體的溫度有關系,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擴散越快;蒸發是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汽化現象、汽化吸熱;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

的溫度、液體表面積、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

22.(4分)如圖所示,在試管內裝些水,用橡膠塞塞住管口,將水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

(1)會發生什么現象:;

(2)解釋所發生的現象:o

【答案】(1)見解析(2)見解析

【解析】(1)由圖可知,將水加熱一段時間后,塞子受到水蒸氣的壓力而沖出去,且管口出

現了白霧。

(2)酒精燃燒時將燃料的化學能轉化為水和水蒸氣的內能,水蒸氣的內能通過做功將內能轉

化為塞子機械能,使得塞子沖出去,塞子沖出時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內能減小,溫度降低,

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珠,管口出現了白霧。

四、實驗與探究題(本大題有2小題,共14分)

23.(6分)(2022湖北隨州)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李明和張紅選用規格完全相同

的實驗器材,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圖乙是兩名同學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的水溫隨

時間變化圖像。

(1)組裝器材時,應按照(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

(2)張紅所用水的質量為200g,結合圖像推算,他實驗時0?4分鐘水吸收的熱量為

J;[c水=4.2X103j/(kg?℃)]

(3)分析圖像可知,李明和張紅實驗所用水的質量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自下而上(2)840或8.4x102(3)相同

【解析】(1)為保證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放好酒精燈后,再固定鐵圈的高度;而

溫度計的玻璃泡要浸沒到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所以應放好燒杯后,再調節

溫度計的高度,故安裝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

(2)張紅所用水的質量為機=200g=0.2kg

由圖乙可知,0?4min水升高的溫度為

At=99℃-98℃=1℃

則水吸收的熱量為

Q吸=c水機水A'=4.2xlO3x0.2kgxl℃=840J

(3)由圖乙可知,李明使質量為預的水從99℃加熱到100℃沸騰用了4min,水吸收的熱

量為。1,水溫升高了A0=1℃;張紅使質量為加2的水從98℃加熱到100℃沸騰用了8min,

水吸收的熱量為。2,水溫升高了A/2=2℃,由于加熱器相同,相同時間內水吸收的熱量相

同,則。2=20],由

Q^=cmM

可得

叫_°水A'I_0i0水A._1

根2。2。水期。21

。水M

所以李明和張紅實驗所用水的質量相同。

24.(8分)小紅想探究水和砂石的吸熱性能,取初溫相同的水和砂石,分別盛放在規格相

同的燒杯中,用同一盞酒精燈對它們分別加熱,同時攪拌水和砂石,使之受熱均勻。在相同

加熱時間內,比較它們溫度升高的情況。

——70

(1)除以上條件外,還要求水和砂石的質量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2)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此時溫度為°C;

(3)通過實驗發現,在相同加熱時間內,水升高的溫度比砂石的小,說明的吸熱

性能更好;

(4)由此可以解釋沿海地區比沙漠地區晝夜溫差________的現象。

【答案】(1)相等(2)62(3)水(4)小

【解析】(1)比較物質吸熱能力的2種方法:①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比

較吸收的熱量(即比較加熱時間),吸收熱量多的吸熱能力強:②使相同質量的不同物質吸

收相同的熱量(即加熱相同的時間),比較溫度的變化,溫度變化小的吸熱能力強。根據比

較吸熱能力的方法知道,要控制不同物質的質量相同,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初溫和

質量都相同的水和砂石。

(2)由圖知道,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且此時溫度為零上,示數為62℃

(3)加熱時間相同時,砂石的溫度變化大,根據比較吸熱能力的方法,這說明水的吸熱性

能強。

(4)由上述探究的結論知道,沿海地區,水多,內陸地區水少、沙石多。因為水的比熱容

較大,白天,相同質量的水和沙石比較,吸收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

相同的熱量,水的溫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區晝夜的溫差小。

五、計算與綜合能力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22分)

25.(6分)一質量是3kg、初溫為590℃的鐵塊,當溫度降到30℃時放出了7.56X105J的

熱量,貝!1:

(1)計算出鐵的比熱容;

(2)餐館里有一道美食叫“鐵板牛肉”,將2kg的鐵板加熱到130℃,再將九成熟的牛肉片

盛放在鐵板上,等鐵板溫度降了60℃時,牛肉片已十成熟了,求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

的熱量。

【答案】⑴鐵的比熱容是0.45X103"(kg?℃);

(2)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是6.3X104J?

【解析】(1)由Q放=cm(t0-t)得鐵的比熱容為:

c=/故=-7T6Xp5j45X103J/(kg-r)。

m(t0-t)3kgX(5901C-301C)

(2)鐵板在此降溫過程中放出的熱量為:

34

Qffi=cm(t0-t)=0.45X10J/(kg?℃)X2kgX(130℃-60℃)=6.3X10Jo

答:⑴鐵的比熱容是0.45X103j/(kg.。);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