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模擬卷
化學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選出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
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第1~3章(滬科版2020)。
5.難度系數:0.60?
6.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N14016Na23Mg24A127S32C135.5Fe56
一、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18分)
1.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三套實驗裝置:
(1)某同學選用裝置I進行實驗(實驗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試管里加入適量氫氧化鋼溶液與
稀硫酸,根據所學知識推測該反應屬于(填"吸熱"或"放熱")反應,預測U形管中可觀察到的現
象是O
(2)選擇裝置II進行探究固體M在甲中溶于水的熱效應。
①若M為NH4NO3,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o
②若M為NaOH,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象為-
(3)上述3個裝置中,不能用來證明"鋅和稀硫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的是(填序號)。
理由是。
(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證明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2Na3O2+2H2。=4NaOH+02T)是放熱反應。
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_____(填T"TI"或"川")進行實驗。
方法②:取適量過氧化鈉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儲水,片刻后,若
觀察到,則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答案】(1)放熱(2分)U形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2分)
(2)導管內形成一段液柱(2分)產生氣泡,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液柱(3分)
(3)0(2分)鋅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通過導氣管進入燒杯中,產生氣泡,無法判斷反應是
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3分)
(4)團或國(2分)棉花燃燒(2分)
【解析】(1)酸堿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氫氧化鋼與硫酸反應屬于中和反應,反應放熱,所以錐形瓶
中氣體受熱膨脹,導致U形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2)①若M為NH4NO3,NH4NO3溶于水吸熱,外管內氣體溫度降低收縮,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
到的現象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液柱;
②若M為NaOH,NaOH溶于水放熱,外管內氣體溫度升高膨脹,則實驗過程中燒杯中可觀察到的現象
為產生氣泡,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液柱;
(3)裝置團不能用來證明"鋅和稀硫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因為鋅和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
通過導氣管進入燒杯中,產生氣泡,無法判斷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
(4)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團或團進行實驗,回裝置右邊U形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燒
杯中導管中有氣泡放出),證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答案為團或回;
方法②:取適量過氧化鈉粉末用脫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儲水,片刻后,若
觀察到棉花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放出大量熱,使棉花燃燒,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二.實驗室測定中和熱(19分)
2.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溫度計、,玻璃
U攪拌器
_內筒.杯蓋
隔熱層
'外殼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H_u鹽酸倒入內筒中,測出鹽酸溫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
③將NaOH溶液倒入內筒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回答下列問題:
(1)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填字母)。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
(2)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填字母)。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B.揭開杯蓋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3)現將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鈣溶液、稀氨水分別和lLlmoLLT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
應,其反應熱分別為A%、AH2、AH3,則AHi,AH2,AH3的大小關系為=
(4)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lg-cm-3,又知中和反應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4.18kJkg-i?1。
為了計算中和熱,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
起始溫度ti/回終止溫度t2/0
實驗序號
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依據該學生的實驗數據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AH=(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5)若計算生成1molH2O時的放出的熱量小于57.3kJ,產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鹽酸的體積時仰視讀數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鹽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鹽酸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NaOH溶液的溫度
e.使用玻璃攪拌器攪拌不均勻
f.實驗中用銅絲攪拌器代替玻璃攪拌器
(6)實驗小組另取l/imLO.SOmol-L^HCI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
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l/i+\/2=50mL)o則實驗小組做該實驗時的環境溫度(填
"高于""低于"或"等于")22回,所用NaOH溶液的濃度為
(7)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溫
~溫
度
度
計r
計
(a)(坨
A.由實驗可知,(a)、(b)、(c)所涉及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B.將實驗(a)中的鋁片更換為等質量的鋁粉后釋放出的熱量有所增加
C.實驗(c)中將玻璃攪拌器改為鐵質攪拌器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D.若用NaOH固體測定中和熱,則測定中和熱的數值偏高
【答案】(1)C(2分)
(2)D(2分)
(3)AHI=AH2<AH3(3分)
(4)-51.8kJ-mol1(3分)
(5)acdef(3分)
(6)低于(1分)0.75(2分)
(7)D(3分)
【解析】(1)倒入氫氧化鈉溶液時,必須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減少熱量的散失,不能分幾次倒入氫
氧化鈉溶液,否則會導致熱量散失,影響測定結果。故答案為C。
(2)使硫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不能使用溫度計攪拌;也不能輕輕地振蕩內筒,否則可能導致液體濺出或熱量散
失,影響測定結果;更不能打開杯蓋用玻璃棒攪拌,否則會有熱量散失。故答案為D。
(3)中和熱是強酸強堿稀溶液完全反應生成Imol水放出的熱量,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
鈣溶液和lLlmohL-i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放熱57.3kJ;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存在電離平衡,電離過
程是吸熱程,稀氨水和lLlmohL-i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放熱小于57.3kJ,反應焰變是負值,所以
AH1=AH2<AH3?
(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可知,溫度差平均值=3.1m;50mLe).55mold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
液進行中和反應生成水的物質的量為0.05LX0.50moi/L=0.025mol,溶液的質量為:100mLx
lg/mL=100g,溫度變化的值為△7=3.1回,則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熱量為Q=m-c2T=100gX
4.18J/(g-℃)X3.1℃=1295.8J,即1.2958kJ,所以實驗測得的中和熱AH=-=-51.8kJ/mol;
(5)b.仰視讀數時,實際量取的溶液體積多于應該量取的溶液體積,會導致放出的熱量變多;d.實
驗中用溫度計先后測量酸溶液、堿溶液及混合溶液的溫度時,使用同一支溫度計可減小實驗誤差,且測
量完一種溶液后,溫度計必須用水沖洗干凈并用濾紙擦干。測完酸溶液的溫度計表面附著酸,未沖洗
就直接測定堿溶液的溫度,導致測定的堿溶液溫度偏高,從而使測定的溫度差值偏小,測得的中和熱數
值偏小;f.銅容易導熱,使熱量損失,所以測量的中和反應反應熱數值偏小;故選acdef。
(6)%=0時NaOH溶液的體積為50mI,由圖可知此時溫度小于22回,所以實驗時的環境溫度低于22回,
即實驗時環境溫度低于22回;由圖可知,%=30時,溶液溫度最高,即NaOH和HCI恰好完全反應,由于
n(NaOH)=n(HCI),c(NaOH)x20xlQ-3L=0.5moM^xSOxlO^L,cfNaOHJ=O.ySmoM1;故填低于;0.75。
(7)A.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鋁片與鹽酸、NaOH與鹽酸反應屬于放熱反應,
A錯誤;
B.鋁粉和鋁片都是固體,更換為等質量的鋁粉后時放出的熱量不變,但鋁粉與鹽酸反應速率快,B錯誤;
C.鐵是熱的良導體,改為鐵質攪拌器,造成熱量損失增大,測的中和熱數值偏小,C錯誤;
D.氫氧化鈉固體溶解放出熱量,因此測定數值結果偏高,D正確;
故選D。
三、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測定(20分)
3.空氣中CO2含量的控制和CO?資源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CH3N(CH2CH2OH)2(縮寫為MDEA)溶液可用于捕集燃煤煙氣中CO2,轉化過程如下。
MDEA水溶液
含CO2煙氣一吸收一?加熱解吸--COj
----------再生
-11
①室溫下,H2c。3的Ka1=4.30x10-7,Ka2=5.60XIO,吸收后溶液的pH=9,此時主要含碳負
離子為(寫離子符號)。
②從結構的角度解釋MDEA水溶液能吸收CO?的理由是0
③用MDEA苯甲醇(苯甲醇沸點:205.3。0溶液替代MDEA水溶液可增大吸收容量,同時降低解吸能耗,
其原因是0
(2)二氧化碳加氫制甲烷是碳循環的重要應用。主要反應有
-1
反應回:CO2(g)+4H2(g)=CH4(g)+2H2O(g)AH=-164.7kJ-mol
反應回:CO2(g)+H2(g)=CO(g)+H2O(g)AH=41.2kJ?moL
Ni—ZrC)2催化CO2加電制CH4的反應歷程如圖1所示。向恒壓、密閉容器中通入ImolCOz和4m01比,平
衡町混合氣體中含碳物質(CH4>CO?、CO)的物質的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2所示。
Ni-ZrO:催化劑催化CO:甲炕反應機理
圖」
①溫度高于600。(:后,B的物質的量減小的原因是o
②首先H2在Ni載體表面活化生成H*,ZrC)2載體表面的0H*將CO2吸附活化為HCO£然后活化的HCOg與H*
結合脫水生成活化HCOO*,用化學語言描述步驟3、4反應過程:(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質
用*標注)。
(3)CO2催化重整C*的反應:5)CH4(g)+CO2(g)W2CO(g)+2H2(g)A/
主要副反應:(ffl)H2(g)+CO2(g)#CO(g)+H2O(g)AW2>0
(國)4H2(g)+CO2(g)UCH4(g)+2H20(g)A/<0。
在恒容反應器中按n(CH4):n(C02)=1:1充入氣體,加入催化劑,測得反應器中平衡時各物質的體積分
%
、
凝
E白
及
A.△H1=2AH2+AH3
B.其它條件不變,適當增大壓強,C*(g)平衡轉化率降低
C.600?900久時,出0的體積分數不斷減小,是由于反應回生成也0的量小于反應團消耗的量
D.re時,在2.0L容器中加入2moic%、2moic。2以及催化劑進行重整反應,測得C02的平衡轉化率為75%,
則反應團的平衡常數等于81
(4)己知:NO(g)+O3(g)N02(g)+02(g)AHo實驗測得速率方程為vJEC(NO)-C(03),v逆=1<逆
c(NO2)-c(O2)(ki>k逆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催化劑有關,與濃度無關)。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
0.4molNO(g)和0.6molO3(g)發生上述反應,測得NO的體積分數x(NO)與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逆反應活化能的大小關系為Ea(E)>Ea(a)
B.b點NO的轉化率為80%
C.Ti溫度下的]?<T2溫度下的滬
K(逆)K(逆)
D.化學反應速率:Vc(正)>Va(逆)>Vb(逆)
【答案】(1)HCO3(2分)CH3N(CH2cH2。田2中氮原子含有孤電子對,能與氫離子形成配位鍵,
促進C()2的吸收(3分)0)2在苯甲醇中的溶解度較大,能增大吸收容量,水溶液中水蒸發需要吸收
大量的熱,苯甲醇沸點高難揮發,降低能耗(3分)
(2)反應回的△“<()、反應團的AH>0,600。(:后溫度升高,反應回的平衡右移,反應團的平衡左移,反
應團的正移程度大于反應團逆移程度,CO2平衡轉化率增大,剩余CO2物質的量減小(3分)活化的
HCOO*與H*結合,脫去水分子生成CH3O*,CH3O*再進一步結合H*生成CH4和0H*(3分)
(3)B(3分)
(4)C(3分)
【解析】(1)①溶液的pH=9,根據H2cO3的Ka1=4.30x10-7,Ka2=5.60x1。一】】,嚅?=篇=
臂甲=5.6X10-2mol/L,此時主要含碳陰離子為HCO6
②從結構的角度解釋MDEA水溶液能吸收CO?的理由是CH3NCH2cH2。田2中氮原子含有孤電子對,能與
氫離子形成配位鍵,促進CO?的吸收(或答道MDEA為胺,有堿性能與CO?反應也可)。
③用MDEA苯甲醇(苯甲醇沸點:205.3℃)溶液替代MDEA水溶液可增大吸收容量,同時降低解吸能耗,
其原因是CO2在苯甲醇中的溶解度較大,能增大吸收容量,水溶液中水蒸發需要吸收大量的熱,苯甲醇
沸點高難揮發,降低能耗。
(2)①溫度高于600。(:后,B的物質的量減小的原因是反應團的△“<0、反應國的△”>(),600久后溫度
升高,反應國的平衡右移,反應回的平衡左移,反應團的正移程度大于反應回逆移程度,CO2平衡轉化率增
大,剩余CO2物質的量減小;
②由題干反應歷程圖可知,步驟3、4反應過程可用化學語言描述為:活化的HCOO*與H*結合,脫去水
分子生成CH3O*,CH3O*再進一步結合H*生成C*和0H*。
(3)A.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團x2—反應相反應回,則反應AHI=2AH2-AH?,故A錯誤;
B.反應團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其它條件不變,適當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甲烷平衡轉
化率降低,故B正確;
C.反應國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水的體積分數增大,反應團是放熱反應,升
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水的體積分數減小,則600回900回時,水的體積分數不斷減小,是由于
反應回生成水的量小于反應回消耗的量,故C錯誤;
D.起始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濃度都為lmol/L,若只發生主反應,二氧化碳的平衡轉化率為75%時,甲烷、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氣的平衡濃度分別為lmol/L-lmol/Lx75%=0.25mol/L>
lmol/L-lmol/Lx75%=0.25mol/L,Imol/Lx75%x2=1.5mol/L,Imol/Lx75%x2=1.5mol/L,貝。主反應的平衡常
數陣嘿吟黑嚓=81,由方程式可知,由于副反應回中消耗的氫氣的量比二氧化碳多的多,所以
0.25mol/Lx0.25mol/L
主反應的平衡常數K小于81,故D錯誤;
故選Bo
(4)A.正反應為放熱反應,0H<O,故正逆反應活化能的大小關系為Ea(IE)<Ea(逆”故A項錯誤;
B.b點NO的體積分數x(NO)=0.2,設NO的轉化率為y,根據三段式有:
NO(g)+o3(g)uNO2(g)+02(g)
起始量(mol/L)0.20.30O,-----------0.2-0.2y-----------*100%=
變化量(mol/L)0.2y0.2y0.2yQ2y0.2—0.2y+0.3-0.2y+0.2y+0.2y
平衡量(mol/L)0.2-0.2y0.3-0.2y0.2y0.2y
0.2,解得y=50%,故B項錯誤;
C.由丫正=1<正(:網。)((03),va=kfflc(NO2)-c(O2),當vwv逆時,可知湍)):1Mj)=K,TI>T2,13H<0,溫度
高時K值反而小,則上溫度下的滬<T2溫度下的滬,故C項正確;
K(逆)K(逆)
D.T1>T2,c點未達平衡,b點達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小于c點,b點溫度和反應物濃度均大于a點,
反應速率大于a點,故化學反應速率:Vc(正)>Vb(逆)>Va(逆),故D項錯誤;
故答案選C。
四.甲烷的利用(26分)
4.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0.家用天然氣的成分主要為C%。
(1)已知C*的燃燒熱為-890.3kJ-molT,則CH4的熱值是kj-g-^(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
燒時所放出的熱量稱為該燃料的熱值,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回.2023年9月23日20時許,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奧體中心“大蓮花”盛大開幕。此次杭州亞運會主火
炬的燃料首次使用廢碳再生的綠色甲醇,實現了循環內的零排放。我國科學家在含伯高效催化劑作用下
把二氧化碳高效轉化為清潔液態燃料一一甲醇。
該法利用CC)2制取甲醇的有關化學反應如下:
?co2(g)+3H2(g)=CH30H(g)+H20(g)△匕=-178kJ-moL
-1
②2co(g)+02(g)=2C02(g)AH2=-566kJ-mol
③2H2(g)+02(g)=2H20(g)AH3=-483.6kJ-moL
已知反應①中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
化學鍵C-CC-HH-HC-0H-0
鍵能/(kJ-mol-1)348413436358463
H
I
H—C—O—H
(2)由此計算斷開lmolC=0鍵需要吸收kJ的能量(甲醇的結構式為H);CO(g)+
2H2(g)=CH30H(g)AH=kJ-moL。
0.氫能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
(3)制備方法回:己知工業上某反應可用于制備氫氣,它的平衡常數表達式為:K=C(H*。),則所對
C(H2O)
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4)制備方法注十氫茶(Ci°Hi8)是具有高儲氫密度的氫能載體,經歷"CIOH18-CI°HI2-go/"的脫
氫過程釋放氫氣。已知:
反應機C10H18(l)=C10H12(l)+3H2(g)\Hr活化能為Eai
反應機C10H12(l)=C10H8(l)+2H2(g)AH2活化能為Ea2
且>AH2>0
①有利于提高上述反應平衡轉化率的條件是O
A.低溫低壓B.高溫高壓C.低溫高壓D.高溫低壓
②下列選項對應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久10%8(1)-C10H12(l)-go/。)"的"能量一反應過程"的
是O
c.反應過程
從圖中可知,反應(填回或回)是決速反應。
制備方法團:已知在298K和lOOkPa的條件下,液態水分解生成氫氣:2H2。(1)=2出出)+。2出)AHo
③下圖為該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而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常會使用催化劑,例如Ti()2,那么圖中A點將
(填"升高"、"降低"或"不變"),原因是。
④反應焰變的數據如下:在等壓條件下,XH反應物=1370kJmolT,EH生成物=1956kjmori,由此可計
算得上述反應的AH為o又知該反應AS=-326.6J-mor1-K-1,那么該反應在298K條件下
(“能”或“不能”)自發進行。
(5)試從綠色化學的角度比較并評價直接電解海水與太陽能(Ti()2作催化劑)分解淡水兩種制備氫氣
的方案。
【答案】⑴55.6(2分)
(2)750(2分)-219.2(2分)
(3)C(s)+H2O(g)WH2(g)+CO(g)(3分)
(4)D(2分)B(2分)回(2分)降低(2分)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改變反應
的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2分)+586kJ.mol1(2分)不能(2分)
(5)直接電解海水耗能大,還產生污染性氣體;太陽能(TiCh作催化劑)分解淡水節能,無污染性氣體
排放(3分)
【解析】(1)單位質量的燃料完全燃燒時所放出的熱量稱為該燃料的熱值,已知C山的燃燒熱為-890.3kJ.
8
mor1,則C%的熱值是黑鬻r:=55.6kj-g-1;
(2)二氧化碳的結構式為O=C=O,設C=。鍵的鍵能為xkj-mori,根據已知熱化學方程式①反應熔變
4H=反應物鍵能之和一生成物鍵能之和=[2x+3x436-(3x413+358+463)-(2x463)]kJ?molT=-178kJ?
mor1,解得x=750,即斷開lmolC=。鍵需要吸收的能量為750kJ;根據蓋斯定律,由①+(②-③)x|
得:CO(g)+2H2(g)=CH30H(g)AH=(-178kJ-mol-1)+[(-566kJ-mor1)-(-483.6kJ-mol-1)]X
|=-219.2kJ-mol-1,答案為750;-219.2;
(3)平衡常數表達式為生成物濃度暴的乘積與反應物濃度哥的乘積之比,根據平衡常數表達:K=
曳錚黑可知,所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s)+H20(g)UH2(g)+CO(g);
(4)要提高平衡轉化率,則需要促進平衡正向移動,由于題給兩個反應均是吸熱反應,且正反應均是
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即該反應向正向移動,降低壓強,平衡向氣
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即該反應向正向移動,故應選擇高溫低壓,答案為D;
②A.從圖中分析第10比8。)-C10H12Q)"的過程能量增加是吸熱反應,,0山2(1)-Cio&Q)"的過程能
量減小是放熱反應,與事實是△H[>AH2>0兩個反應的正反應均為吸熱反應不符,A錯誤;
B.從圖中分析"CI°HI8(I)-CioHi2(D"的過程能量增加是吸熱反應,"CioHi2(l)-go&a)"的過程能量
增加也是吸熱反應,"C1°H18(1)tCioHi2(D"的過程吸收的熱量大于"C10H12。)tCio/Q)"吸收的熱量,
與事實是△HI>AH2>0兩個反應的正反應均為吸熱反應,且反應I吸收的熱量大于反應吸收的熱量一致,B
正確;
C.從圖中分析"CioHi8(D-C10H12。)"的過程能量減小是放熱反應,"C10H12。)T"出⑴”的過程能量
減小也是放熱反應,與事實是回出>加2>0兩個反應的正反應均為吸熱反應不符,C錯誤;
D.從圖中分析第10%8(1)-CioHi2。)"的過程能量增加是吸熱反應,"C10H12(l)-Cio&Q)"的過程能量
增加也是吸熱反應,第10%8(1)TC10H12。)”的過程吸收的熱量小于久10%2(1)7Cio/。)"吸收的熱量,
與事實回出>國電>0兩個反應的正反應均為吸熱反應,且反應I吸收的熱量大于反應吸收的熱量不符,D錯
誤;
答案為B;
從圖中可知,反應團正反應的活化能較大,故決速反應為反應團;
③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改變反應的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故答案為降低;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
改變反應的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④利用鍵能和反應熱的關系,2H20(g)=2H2(g)+O2(g)醺=反應物鍵能之和-生成物的鍵能之和-生成
物的鍵能之和=4X467kJ.mol1-2x436kJ.moG498kJ.mol=586kJ?mol1,再由已知H2。。)=
1
H2O(g)AH=44kJ.mol,結合蓋斯定律可求算2H2O。)=2H2(g)+02(g)AH=+586kJ?mol,又根據國H-
TEIS=586kJ.mop可判斷反應能否自發;-298Kx(-326.6J.mo「.H)>0,故反應不自發,故答案為:+586kJ
.molh不能;
(5)直接電解海水耗能大,還產生污染性氣體;太陽能(TiCh作催化劑)分解淡水節能,無污染性氣體
排放,綠色環保,故答案為:直接電解海水耗能大,還產生污染性氣體;太陽能(TiOz作催化劑)分解淡
水節能,無污染性氣體排放。
五、重鋁酸鉀的實驗室制備(17分)
5.重銘酸鉀(/52。7)廣泛應用于化學合成和定量分析。
(1)鉀銘磯[K2sO4?Cr2(SO4)3-24H2。]在鞅革、紡織等工業上有廣泛的用途,可通過SO?還原酸性重銘酸鉀
溶液制得,實驗裝置如題圖。
①選用質量分數為70%的H2SO4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②裝置B中為了使SO2盡可能吸收完全,除了控制適當攪拌速率外,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寫
兩點)。
③寫出三頸燒瓶中析出K2SO4-Cr2(SO4)3-24H2O晶體的化學方程式。
(2)實驗室利用處(>2。7溶液測定含有少量雜質(不參與反應)的FeSO4nH2O中的n值。具體實驗過程
如下:
實驗機稱取agFeSO.nd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逆境生理與抗性提升考核試卷
- 電阻器表面貼裝技術考核試卷
- 2025年街道清潔服務承包合同新版樣式
- 2025標準車輛租賃合同范本
- 2025版員工試用期合同協議書范本
- 2025商業類贈與合同模板
- 物業管理基礎知識培訓資料
- 隧道工程項目實施性總體施工組織設計
- 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二零二五版汽車無償借給合同
- 義務兵家庭優待金審核登記表
- GA 255-2022警服長袖制式襯衣
- GB/T 5202-2008輻射防護儀器α、β和α/β(β能量大于60keV)污染測量儀與監測儀
- GB/T 39560.4-2021電子電氣產品中某些物質的測定第4部分:CV-AAS、CV-AFS、ICP-OES和ICP-MS測定聚合物、金屬和電子件中的汞
- GB/T 3452.4-2020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4部分:抗擠壓環(擋環)
- 計劃生育協會基礎知識課件
- 【教材解讀】語篇研讀-Sailing the oceans
- 抗腫瘤藥物過敏反應和過敏性休克
- 排水管道非開挖預防性修復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交通工程基礎習習題及參考答案
- 線路送出工程質量創優項目策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