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830-2023 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_第1頁
DB36T 1830-2023 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_第2頁
DB36T 1830-2023 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_第3頁
DB36T 1830-2023 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_第4頁
DB36T 1830-2023 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范  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7.060CCSA47DB36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gionalclimatefeasibilitydem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DB36/T1830—2023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工作流程 5論證內容及方法 附錄A(規范性)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流程 6附錄B(資料性)重點企業對氣象要素、高影響天氣敏感度調查表 7附錄C(規范性)極端氣象參數推算方法 8附錄D(規范性)主要室外空氣計算參數名稱及取值方法 12DB36/T1830—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氣象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氣象科學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樊建勇、徐衛民、彭王敏子、沈競、姚琳、汪玲瑤、陳琦、辜曉青、溫新龍。1DB36/T1830—2023本文件規定了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的工作流程、論證內容及方法。本文件適用于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新區、特色小鎮等區域的氣候可行性論證,其它規劃和建設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也可參照本文件所規定的原則和方法進行。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840制定地方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技術方法GB50019工業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QX/T423氣候可行性論證規范報告編制QX/T426氣候可行性論證規范資料收集QX/T457氣候可行性論證規范氣象觀測資料加工處理QX/T469氣候可行性論證規范總則QX/T529氣候可行性論證規范極值概率統計分析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Regionalclimaticfeasibilitydemonstration對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的規劃和建設項目所在區域,進行氣候適宜性、風險性及可能對局地氣候產生影響的分析評估,并提出適應、預防或減輕影響的對策及建議的工作。3.2參證氣象站Referencemeteorologicalstation與論證區域所在地地理特征、氣候特征相同或相似、距離相近、最具準確性、代表性、比較性的有長時間序列數據的國家氣象站。3.3關鍵氣象因子Keymeteorologicalfactor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有重大影響的單個氣象要素或多個氣象要素的組合。3.42DB36/T1830—2023高影響天氣High-impactweather指對論證區域建設和運行產生直接影響的天氣事件,如暴雨、雷電、高溫、低溫、大風、冰雹、大霧、臺風、積雪、冰凍、干旱、連陰雨等。3.5極端氣象參數Extrememeteorologicalparameter采用概率分布模型和實測數據推算出的關鍵氣象要素極值。3.6大氣穩定度Atmospherestability大氣穩定度指整層空氣的穩定程度,以大氣的氣溫垂直加速度運動的強度來判定,分為強不穩定、不穩定、弱不穩定、中性、較穩定和穩定六級。3.7大氣混合層高度Airmixingheight太陽輻射使低層大氣加熱對流而形成的對流混合氣層的高度,是影響大氣污染物擴散的主要氣象因子之一。3.8數值模擬NumericalSimulation利用相應的氣象數值模式,模擬一定控制條件下論證區域主要氣象要素及其變化情況。4工作流程4.1大綱編制4.1.1現場踏勘通過現場踏勘分析論證區域氣象災害或次生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收集區域及其附近氣象站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信息,工作流程(見附錄A)。調查論證區域的邊界范圍、已入駐企業情況、公共設施情況及地理環境,對區域內的重點企業和單位發放《重點企業對氣象要素、高影響天氣敏感度調查表》(見附錄B)。4.1.2資料收集4.1.2.1論證區域資料主要包括論證區域的總體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地理環境、現有入駐企業情況等。4.1.2.2氣象資料收集的氣象資料應能充分代表論證區域的氣候狀況,設立專用氣象站的,最少要獲得一個完整年的氣象觀測資料,應符合QX/T426的規定。收集的氣象觀測資料應包括氣溫、降水量、風、濕度、氣壓、日照、雷電以及其他需要分析的要素。3DB36/T1830—2023對于國家氣象站應收集至少最近30年氣象資料和氣象站歷史沿革,區域氣象站應收集建站以來的氣象資料。氣象資料的完整性檢查、均一性檢驗、可靠性審查、質量控制、缺測資料插補及資料訂正等,應符合QX/T457的規定。應收集論證區域及周邊地區各類氣象災情資料。可從當地氣象年、月報表,氣候影響評價報告,中國氣象災害大典各省分卷,地方志和氣象災害普查等資料中獲得。4.1.2.3其他資料收集論證區域的氣象再分析數據、地理信息、地形地貌、地質結構、水文特征和土壤電阻率等。4.1.3參證氣象站選擇調查論證區域半徑50公里范圍內所有氣象站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氣象站等級等信息,選擇與證論區域地理環境、大氣環流等相似的氣象站作為參證氣象站,并進行“準確性、代表性、比較性”分析,應符合QX/T469的規定。4.1.4編制大綱4.1.4.1論證范圍的確定論證范圍應以區域的控制邊界內范圍為主,如區域邊界附近有重大水體、特殊地形,則可沿邊界做適當外延。4.1.4.2工作大綱的制定對前期踏勘調研獲得的資料進行初步分析,重點對論證區域內企業填寫的《重點企業對氣象要素、高影響天氣敏感度調查表》統計結果和當地主要氣象災害特征進行分析,識別論證工作需重點關注的關鍵氣象要素及高影響天氣,確定技術路線,形成工作方案。主要包括:任務由來、編制依據、資料要求、論證重點及方法等。如需現場觀測,應對專用氣象站的選址和觀測要素等做出詳細說明。4.2報告編制報告應包括的主要內容:項目概述;資料來源及說明;區域氣候背景分析;高影響天氣分析;關鍵氣象參數分析與推算;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分析;論證結果的適用性及對策措施;綜合結論與建議。4.3報告評審報告完成后,提交省氣象主管機構,由省氣象主管機構組織專家對論證報告進行評審,專家出具書面評審意見。報告編制單位根據專家評審意見,修改、補充、完善形成最終的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報告。5論證內容及方法5.1區域氣候背景分析5.1.1氣溫分析參證氣象站的日、月、年平均氣溫,極端最高氣溫、極端最低氣溫等。5.1.2降水量分析參證氣象站的月、年降水量,月、年降水量的極值。4DB36/T1830—20235.1.3風向風速分析參證氣象站的日、月、年平均風速,年最大風速,繪制季、年風向玫瑰圖,指出季、年的主導風向,分析風速的時間變化特征。5.1.4相對濕度分析參證氣象站的日、月、年平均相對濕度,最大、最小相對濕度等。5.1.5氣壓分析參證氣象站的日、月、年平均氣壓、極端最高和極端最低氣壓。分析參證氣象站的月、年日照時數變化特征。5.1.7其他氣象要素狀況分析根據論證區域的氣候特點,分析參證氣象站的蒸發量、積雪和太陽輻射等其他氣候要素的特征值。5.2高影響天氣分析5.2.1暴雨分析暴雨和大暴雨日數月、年變化情況,評估暴雨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2.2雷電分析雷電頻次日、月、年變化情況和不同季節雷電定位空間分布情況,評估論證區域雷電災害風險及可能產生的影響。5.2.3大風分析大風日數月、年變化情況,評估大風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2.4大霧分析大霧日數月、年變化情況,評估大霧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2.5高溫分析≥35℃、≥37℃、≥40℃高溫日數月、年變化情況,評估高溫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2.6低溫分析≤0℃、≤-2℃、≤-5℃、≤-10℃低溫日數月、年變化情況,評估低溫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2.7臺風分析論證區域半徑100公里范圍內近30年受臺風影響情況,評估臺風可能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2.8其他分析冰雹、積雪、干旱、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情況,評估其對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的影響。5.3關鍵氣象參數推算5.3.1極端氣象參數5DB36/T1830—2023對最高氣溫、最低氣溫,不同歷時(5分鐘、10分鐘、15分鐘、30分鐘、1小時、12小時和24小時)的最大降水量、最大風速、最大風壓等關鍵氣象因子進行極值推算及分析,應符合QX/T529的規定。重現期可根據不同的氣象因子,選取2~100年不等,其中2年一遇一般為城市排水設計需要的最低標準,10~30年一遇為建設施工期抗御自然災害的標準,50年一遇一般為民用建筑通用設計標準,而100年一遇一般為高層建筑、特殊建筑需要考慮的較高標準。上述參數分別采用皮爾遜III型或極值I型概率分布(推算方法見附錄C)進行推算,極值樣本數應大于35個。5.3.2工程設計氣象參數以參證氣象站近30年的逐月平均風速、風向頻率、大氣壓力、日照百分率、逐日平均氣溫、逐時平均氣溫、相對濕度、濕球溫度等基礎數據計算論證區域主要室外空氣計算參數15項(見附錄D),應符合GB50019的規定。5.4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分析采用近3年氣象資料,利用帕斯奎爾(Pasquill)法確定論證區域的大氣穩定度的等級,統計分析各等級大氣穩定度出現的頻率;計算出大氣混合層高度,統計分析季、年平均混合層高度,應符合GB/T3840的規定。根據16方位風向頻率和風速繪制當地污染系數風玫瑰圖。5.5綜合結論與建議從論證區域的氣候背景、高影響天氣、極端氣象參數及工程設計氣象參數、大氣污染擴散氣象條件方面給出主要評價結果。結合論證區域規劃及建設的實際需求,評估論證區域的氣候適宜性和風險性,針對可能對產業合理布局和論證區域建設運行產生影響的氣象災害提出趨利避害對策及建議。6DB36/T1830—2023(規范性)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流程圖A.1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工作流程7DB36/T1830—2023(資料性)重點企業對氣象要素、高影響天氣敏感度調查表表B.1重點企業對氣象要素、高影響天氣敏感度調查表市(縣)園區調查日期:年月日雪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高中低企業類型及所屬行業:化工建材□、光電□、醫藥食品□、機械制造□其它(請說明):廠房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8DB36/T1830—2023(規范性)極端氣象參數推算方法B.1.皮爾遜III型概率分布皮爾遜Ⅲ型曲線在包括水文氣象等領域的研究中被廣為引用。①皮爾遜Ⅲ型曲線的概率密度函數皮爾遜Ⅲ型曲線是一條一端有限一端無限的不對稱單峰、正偏曲線,數學上常稱伽瑪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數為:式中:Γ(a)為a的伽瑪函數;a、β、a0分別為皮爾遜Ⅲ型分布的形狀尺度和位置未知參數,a>0,β>0。顯然,三個參數確定以后,該密度函數隨之可以確定。可以推論,這三個參數與總體三個參數x、s具有如下關系:式中:Cv:變差系數,比較兩個不同均值系列的離散程度時,采用均方差與均值之比值,用于衡量系列相對離散程度。Cv越大,隨機變量x的分布越分散,概率分布曲線的左側抬高,右側降低;反之,9DB36/T1830—2023左側下降,右側上抬。Cs:偏態系數,反映密度曲線的對稱特征,衡量系列在均值的兩側分布對稱或不對稱(偏態)程度的系數。對于正偏,Cs>0(PⅢ曲線)。當其他參數不變時,Cs值越大,則概率曲線的凹度越大,兩端都在正態直線以上,中間部分向下。②皮爾遜Ⅲ型概率曲線及其繪制一般需要求出指定概率P所相應的隨機變量取值xp,也就是通過對密度曲線進行積分,即:求出等于及大于xp的累積概率P值。直接由上式計算P值非常麻煩,實際做法是通過變量轉換,變換成下面的積分形式:式中:被積函數只含有一個待定參數Cs,其它兩個參數x、Cv都包含在Φ中。Φ=是標準化變量,稱為離均系數。Φ的均值為0,標準差為1。因此,只需要假定一個Cs值,便可從上式通過積分求出p與Φ之間的關系。對于若干個給定的Cs值,Φp和p的對應數值表,已先后由美國福斯特和前蘇聯雷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