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廣州東沙報告)_第1頁
大體積混凝土(廣州東沙報告)_第2頁
大體積混凝土(廣州東沙報告)_第3頁
大體積混凝土(廣州東沙報告)_第4頁
大體積混凝土(廣州東沙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優化設計(shèjì)與施工質量控制成果展示(zhǎnshì)系列之=共二十二頁基本概念存在問題(wèntí)

配合比優化設計施工工藝的關鍵技術控制測溫技術

工程應用提綱共二十二頁大體積(tǐjī)混凝土定義美國混凝土學會規定:“任何就地澆筑(jiāozhù)的大體積混凝土,必須要求采取措施解決水化熱及隨之引起的體積變形問題,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開裂?!比毡窘ㄖW會標準的定義是:“結構斷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時水化熱引起的混凝土內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預計超過25℃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蔽覈痘炷两Y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認為,建筑物的基礎最小邊尺寸在1~3m范圍內就屬大體積混凝土[1]基本概念共二十二頁大體積(tǐjī)混凝土特點結構厚,體積大,鋼筋密,一次澆筑(jiāozhù)量大。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一次性連續澆注混凝土幾百方至幾千方,施工時間長,工程條件復雜,施工工藝要求高,受環境影響大,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流動性好,塌落度經時損失小,凝結時間長,不離析、泌水).水化熱高,溫度場梯度大,極易產生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硬化期間,由于水泥水化過程釋放的水化熱所產生的溫度變化和混凝土的收縮共同作用,由此而產生的溫度應力和收縮應力,往往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有害裂縫。采取合理措施降低水化熱,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防止過大干縮是施工和管理質量控制工作的重點.基本概念共二十二頁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過程(guòchéng)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熱反應,而大體積混凝土自身又具有一定的保溫性能,因此其內部溫升幅度較其表層的溫升幅度要大得多,而在混凝土升溫峰值過后的降溫過程中,內部降溫速度又比其表層慢得多,在這些過程中,混凝土各部分的熱漲冷縮(稱為溫度變形)及由于其相互約束及外界約束的作用而在混凝土內產生的應力(稱為溫度應力),是相當復雜的。一旦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極限值(劈裂抗拉強度)時,混凝土就會出現裂縫[2]。共二十二頁存在(cúnzài)問題根據施工規范,水泥用量較高,從而導致混凝土水化熱過高,產生(chǎnshēng)溫度應力導致混凝土開裂;混凝土澆注后的保溫和降溫技術沒有很好掌握,從而導致混凝土開裂;混凝土養護不到位,脫模時間過早,造成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出現微裂紋;共二十二頁配合(pèihé)比優化設計水泥:宜選低水化熱水泥,如礦渣(kuànɡzhā)水泥(P.S)、火山灰水泥(P.P)、粉煤灰水泥(P.F)、復合水泥(P.C)、普硅水泥(P.O);摻合料:S95級礦粉,Ⅰ、Ⅱ級粉煤灰,磷渣粉,鋼渣粉(500m2/kg);粗集料:5~25mm、5~31.5mm連續級配碎石,壓碎值<10MPa;細集料:宜選中粗砂,細度模數2.4~3.0;外加劑:緩凝高效減水劑;原材料優選:共二十二頁大體積混凝土要求具有較低的水化熱、良好的工作性和體積穩定性。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確定,必須通過(tōngguò)試驗優選。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確定原則是:在保證混凝土強度等級前提下,盡量少用水泥,多用摻合料,盡可能降低水膠比。經設計單位同意,可利用60d強度作為混凝土強度評定及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依據;在保證混凝土和易性、泵送性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砂率,提高石子用量。砂率宜為37%~40%;在保證可泵性前提下,盡量降低混凝土用水量,緩凝時間一般控制在20h以上;配合(pèihé)比優化設計共二十二頁配合(pèihé)比優化設計根據多年的經驗,我們使用P.O42.5水泥(shuǐní)設計C30混凝土時,在滿足設計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水泥用量,其用量控制在160(kg/m3)以內為宜,以減少水泥的水化熱產生,降低混凝土的溫升;雖然P.O42.5水泥用量較低,但是在混凝土中摻入S95級礦粉140(kg/m3),實際上等同于使用P.S32.5礦渣水泥300(kg/m3),滿足《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要求,并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用量控制技術共二十二頁編號各組分用量(kg/m3)初凝時間(h)坍落度(cm)抗壓強度(MPa)抗滲等級水水泥粉煤灰礦粉砂石減水劑0h1h7d28d116525515574811227.792022182841.2P14216016014014073811078.342519163046P16編號3d7d14d28d56d90d180d10.420.541.322.013.063.634.0120.150.431.271.962.833.433.86編號Cl-滲透系數(×10-13m2/s)鋼筋銹蝕失重率碳化深度111.50.02%3mm28.80.01%2mm表1C30大體積(tǐjī)混凝土配合比表2C30大體積(tǐjī)混凝土的收縮率(×10-4)表3C30大體積混凝土耐久性能測試東沙承臺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共二十二頁溫控計算(jìsuàn)共二十二頁施工工藝關鍵技術控制(kòngzhì)應根據混凝土的水化熱、入倉溫度、氣候條件、構筑物的平面尺寸、澆筑高度、基礎約束條件以及混凝土的熱學、力學性能計算澆筑后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溫度—應力(yìnglì)”變化情況,并據此設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溫度控制方案。在確保溫度應力(yìnglì)小于混凝土抗拉強度的基礎上,確定以下具體方案:確定入倉混凝土溫度,及保證措施。確定合理的分層澆筑厚度。制定冷卻水管及測溫元件的布置方案。制定混凝土養護方案。制定詳細的施工技術方案。共二十二頁溫度控制標準(biāozhǔn)

根據計算成果,為保證承臺在施工期內不出現有害溫度裂縫,應采取如下溫控標準:混凝土澆筑溫度不超過28℃;混凝土在澆筑溫度基礎上的最大水化熱溫升不超過30℃;混凝土內表溫差不超過25℃;冷卻水進水口水溫與大體積(tǐjī)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之差值不得超過25℃。混凝土降溫速率不超過2.0℃/d。

共二十二頁冷卻水管的布設(bù shè)(1)冷卻水管及其布設根據混凝土內部溫度分布特征,總共(zǒnggòng)埋設多層冷卻水管,冷卻水管采用一定直徑的薄壁鋼管,其水平間距為1m左右,每根冷卻水管長度不宜超過150m,冷卻水管進、出水口應集中布置,以利于統一管理。(2)冷卻水管使用及其控制冷卻水管使用前應壓水試驗,防止管道漏水、阻水;砼澆筑到各層冷卻水管標高后即開始通水,可直接采用江水冷卻,通水流量應大于30L/min;冷卻水進水口水溫與大體積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之差值不得超過25℃。待冷卻水管通水全部結束并養生完成后,應采用30#水泥砂漿封堵冷卻水管。

共二十二頁保溫(bǎowēn)及養護

北方地區:大體積混凝土初凝后用5cm厚草袋進行保溫,并用冷卻水管出水進行養護,保證表面潮濕。若遇氣溫急劇下降應進一步加強表面保溫工作。

南方地區:大體積混凝土表面整平(zhěnɡpínɡ)后應立即覆蓋塑料薄膜或麻袋進行保溫保濕養護,待混凝土初凝后進行蓄水保溫保濕養護。共二十二頁混凝土澆筑(jiāozhù)溫度的控制

混凝土出攪拌機后,經泵送、平倉、振搗等過程后距離表面5-10cm處的溫度為澆筑溫度,應控制混凝土澆筑溫度不超過280C。若澆筑溫度超出控制要求,則應采取如下措施:混凝土泵管外用草袋覆蓋,并經常灑江水降溫;砂、石料避免太陽曝曬;提高混凝土澆筑強度,盡量(jǐnliàng)縮短已澆混凝土的暴露時間;

共二十二頁溫控施工的現場(xiànchǎng)監測

1.溫度測試內容為做到信息化施工,真實反映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效果,以便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調整溫控措施,應在混凝土中布設溫度測點。在檢測混凝土溫度變化的同時,還應監測氣溫、冷卻水管進出口水溫、砼澆筑溫度等。

2.現場測試要求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傳感器的埋設及保護工作,并將電纜引到測試房。各項測試項目宜在混凝土澆筑后立即進行,連續不斷。混凝土的溫度測試,峰值以前每2h監測一次,峰值出現后每4h監測一次,持續5天,然后轉入每天測2次,直到溫度變化基本穩定。3.監測所用儀器。

溫度傳感器為PN結溫度傳感器,溫度檢測儀采用PN-4C型數字多路自動巡回(xúnhuí)檢測控制儀。溫度傳感器主要技術性能:測溫范圍-50℃~+150℃;工作誤差+0.5℃;分辨率0.1℃;平均靈敏度-2.1(mv/℃)。

共二十二頁工程(gōngchéng)應用及獲獎陽邏長江大橋錨錠、承臺天興洲長江大橋承臺黃埔大橋錨錠、承臺重慶(zhònɡqìnɡ)云陽長江大橋承臺、塔柱、實心段巴東長江大橋承臺武漢長江三橋主塔承臺共二十二頁共二十二頁謝謝!共二十二頁共二十二頁內容(nèiró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