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復習課件:《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_第1頁
一輪復習課件:《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_第2頁
一輪復習課件:《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_第3頁
一輪復習課件:《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_第4頁
一輪復習課件:《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初三中考一輪復習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以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中華民族全面抗戰從此開始。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經過14年抗戰,中國人民終于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目錄編排單元概述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梳理抗日戰爭時期的基本線索、人物,知道重大史事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唯物史觀、時空觀念)知道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了解西安事變重要歷史意義。知道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及南京大屠殺史實及歷史意義,樹立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的民族觀念。知道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等基本史實,體會抗日將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抗日精神。知道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的基本情況,了解抗日民族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情況,知道正面戰場和敵后戰爭的配合對抗戰的重要意義,認識中國軍民抵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的優良傳統。(時空觀念、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能結合語文、地理等課程的學習,通過閱讀古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查閱地圖,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通過探究與討論,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1931年9月18日1936年12月1937年7月7日1937年8—11月1937年9月1937年12月1938年3—4月1945年4—6月192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3年德國閃擊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十四年抗戰開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全民族抗戰開始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第一個勝利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有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1938年6—10月1940年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為爭取抗戰勝利準備了條件1941年12月抗日戰爭勝利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百團大戰中共七大淞滬會戰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日本侵略敵后戰場正面戰場1937年1939年9月1942年1月1945年2月經濟大危機爆發羅斯福新政開始蘇聯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雅爾塔會議召開平型關大捷世界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九一八事變、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考點一:

1.1九一八事變時間1931年9月18日地點遼寧沈陽背景(1)日本:①1927年,日本,提出了吞并亞洲、稱霸世界的侵略政策(蓄謀已久)②1929年爆發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日本為了擺脫經濟和政治困境,加緊了侵略中國的步伐(2)中國:國共兩黨的內戰和分裂給了日本侵華以可乘之機(3)國際:資本主義各國忙于應付經濟大危機,對日本實施綏靖政策借口柳條湖事件經過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并以此為借口,突然襲擊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沈陽城,于次日清晨占領沈陽,這就是“九一八事變”結果短短4個多月,東北三省全部淪于敵手。1932年,日本扶植溥儀,在長春建立偽滿洲國。影響(1)對中國: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局部抗戰,揭開了中國十四年抗戰的序幕(2)對世界: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加劇了美日矛盾,開始打破華盛頓體系對日本的限制,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格局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九一八事變、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沈陽日軍行動,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Y介石致張學良密電日軍占領沈陽關鍵詞沈陽、柳條湖、北大營態度:不抵抗政策。結果:東北三省淪陷。意義:抗戰起點;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剿共,

不抵抗!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九一八事變、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東北人民和未撤走的東北軍愛國官兵抗日義勇軍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等人抗日游擊隊東北各抗日部隊于1936年改編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爭馬占山東北抗日義勇軍楊靖宇趙一曼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抗戰精神;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以及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等??键c一:

1.2東北抗聯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九一八事變、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時間地點

口號結果意義

1935年12月9日北平新華門前“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圖吞并華北的陰謀;

打擊了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政策;

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反動軍警用大刀、水龍、木棍鎮壓青年學生“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考點一:

1.3一二九運動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九一八事變、東北抗聯、一二·九運動、西安事變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考點一:

1.4西安事變時間1936年12月12日地點西安原因(1)中華民族危機加??;(2)一二·九運動促進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3)張學良、楊虎城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4)蔣介石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親赴西安威逼張、楊繼續進攻紅軍目的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概況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并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結果和平解決:(1)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聯蔣抗日,派周恩來到西安參加談判,與各方面進行協商;(2)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意義(1)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2)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1.(2023年山東省煙臺市)由此,中國第一個舉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幟,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中參戰時間最早、抗戰時間最長的國家。材料中的“此”是指(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 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2.(2023年山東省濱州市)1943年,中、美、英三國首腦發表《開羅宣言》。宣言明確規定: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例如東北地區、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與日本占領上述地區相關的事件有(

)A.《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簽訂B.《南京條約》和《凡爾賽條約》的簽訂C.《馬關條約》的簽訂和九一八事變D.《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和九一八事變AC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3.(2023年云南省)1936年12月14日,張學良通過廣播電臺發表講話:“我們這次舉動,完全是為民請命,決非造成內亂……只要合乎抗日救亡的主張,個人生命在所不計!”與材料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七七事變

D.重慶談判4.(2023年四川省自貢市)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后,各派針對時局發表自己的看法,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大義出發,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張。當時,中共的態度是(

)A.擾亂形勢,積極救蔣

B.討伐張楊,震懾中共C.擴大事態,挑起內戰

D.和平解決,聯蔣抗日BD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考點二:2.1

七七事變時間間地點經過結果影響1937年7月7日北平盧溝橋7月底,平津失陷。七七事變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遂向中國守軍開火,中國守軍奮起抗戰。國民黨第二十九軍日軍重兵占據日本控制的偽蒙軍日本的控制區平漢鐵路平綏鐵路盧溝橋盧溝橋在地理上既占著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軍占據盧溝橋,平漢交通為之堵塞,而將使北平進退失據,此舉殆無異于切斷華北之首腦─平津;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成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考點二:2.1

七七事變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身者輕,系于國家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當馬革裹尸,以死報國。

——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抗日救國,乃軍人天職,養兵千日,報國一時,只有不怕犧牲,才能為國爭光?!薄w登禹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1892—1937)第132師師長趙登禹

(1898—1937)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考點二:2.2

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標志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軍隊改編①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朱德任總指揮,彭德懷任副總指揮②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葉挺任軍長意義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形成八路軍臂章總指揮朱德新四軍軍長葉挺新四軍臂章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知識拓展:

國共關系的演變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艱苦歷程。2022年課標:考點二:2.3

南京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時間、地點1937年12月;南京概況1937年12月,日軍攻陷中國首都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把重慶作為戰時的陪都。日軍占領南京后,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大屠殺。六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三十萬以上認識南京大屠殺是抗戰時期中國人民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最慘痛的一幕。充分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兇殘野蠻行徑,揭露了法西斯勢力反人類、反社會的反動本質和罪惡本性12月13日-國家公祭日意義:還原歷史真相,告慰遇難同胞。警惕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1.(2023年江西?。┦伦儽l后第二天,中共中央發出通電,指出平津與華北被日本侵略的危險已極端嚴重,要放棄與日寇和平茍安的希望與估計,全民族聯合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該“事變”是(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八一三事變

D.皖南事變2.(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一面旗幟召喚著海內外的華夏兒女,同仇敵愾,筑起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這面旗幟是(

)A.“實業救國”道路

B.“工農武裝割據”思想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D.和平建國方針CB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3.(2023年重慶市B卷)1937年9月,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也發表談話,實際上承認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合法地位。這表明(

)A.聯合政府建立起來

B.國共團結御侮局面開始形成C.抗日戰場發生轉折

D.國共兩黨間的矛盾因此消失4.(2023年遼寧省營口市)在日軍占領南京期間,西門子公司雇員約翰·拉貝在日記中記載了“整座城市,被槍殺的或被其他方式處死的人暴尸街頭,隨處可見,日本人甚至禁止我們殮尸安葬。”日記中所記載的事件是(

)A.東北三省淪陷

B.旅順大屠殺C.南京大屠殺

D.皖南事變BC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2022年課標:考點三:3.1

正面戰場的抗戰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2022年課標:考點三:3.1

正面戰場的抗戰此次兩軍作戰,雙方傷亡慘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國堪稱軍事國家之榮譽,此前所未聞者。須知若干華軍器械,猶未充分......彼等竟守至十周之久。此種奇跡,自屬難能可貴。上海一隅之抵抗,對于整個中國均有極大之影響。①關鍵詞:徐州、臺兒莊、第五戰區②人物:李宗仁③意義: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最大的一場勝利①關鍵詞:寶山、上海、四行倉庫②意義:打破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2022年課標:考點三:3.2

敵后戰場的抗戰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抗戰等史事,認識日本侵華的罪行,認識認識中國共產黨是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2022年課標:

這次戰役大大提高了華北人民群眾敵后抗日的勝利信心,對日寇當時的誘降政策以及東方慕尼黑陰謀以很大打擊,給蔣管區人民以很大興奮。此役也給投降派又一次打擊,提高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的聲威,打擊了國民黨制造所謂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謠言?!杜淼聭炎允觥窇鹨郏喊賵F大戰。人物:彭德懷目標:徹底斷絕其交通。意義:有力打擊日軍的侵略氣焰,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振奮了全國軍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關鍵詞:平型關、八路軍、林彪意義:全民族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勝利,粉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1.(2023年山東省臨沂市)臺兒莊會戰既使英雄的臺兒莊名揚世界,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也使美麗的臺兒莊城變成一片焦土,留下的53處戰地遺址成為歷史的見證。這次“會戰”(

)A.是抗日戰爭開始后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B.是抗戰以來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最大一次勝仗C.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D.是中國軍隊對侵華日軍發動的一場大規模進攻2.(2023年遼寧省錦州市)1941年12月,中國軍隊在某場會戰中殲滅大批日軍,獲得了勝利,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此會戰是(

)A.淞滬會戰

B.徐州會戰

C.武漢會戰

D.第三次長沙會戰BD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3.(2023年湖北省荊州市)1939年1月,陜甘寧邊區政府建設廳主持舉辦第一屆農業展覽會,對恢復和發展農業有成就的各類生產人員都給予了獎勵。5月,在第一屆工業展覽會上,表揚和鼓勵了工業方面的得力人員。這些舉措的目的是(

)A.激勵根據地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B.爭取國民黨聯合抗日C.粉碎日本迅速滅亡中國的企圖

D.促進工農業協調發展4.(2023年廣東省)晉察冀等抗日根據地政府采取發放農貸、支援牲畜、代制農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組、合作社等形式幫助群眾發展生產,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由此可見,抗日根據地建設(

)A.形式不僅多樣并且重視實效

B.體現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C.借鑒蘇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D.為社會主義改造奠定基礎AA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通過了解中共七大,認識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2022年課標:考點四:

中共七大時間

地點

內容意義1945年4月-6月陜西延安總結經驗制定路線選舉確立中共領導中國民主革命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總結了抗戰的豐富經驗。選舉產生中央領導機關;毛澤東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確定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制定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知道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孕育的抗戰精神,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歷史意義。2022年課標:考點五:5.1全民族抗戰國民黨內愛國將領共產黨青年婦女工人華僑同胞文藝棗宜會戰中,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救護和戰地服務。不分晝夜加班生產、支援前線。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回國參戰。成立抗戰協會,宣傳抗戰,振奮士氣。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華民族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知道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孕育的抗戰精神,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歷史意義。2022年課標:1942年5月,日軍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余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激戰到16日拂曉,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之后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8人。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戰死。日軍對太行抗日根據地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國發動大“掃蕩”,左權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1940年5月,機關突圍轉移,不幸犧牲,年僅37歲。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八路軍參謀長左權犧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據地為其舉行追悼會,并改遼縣為左權縣。單元概述課標要求時空觀念知識建構知識梳理史料實證鏈接中考

知道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體會中國軍民在抗日戰爭中孕育的抗戰精神,認識抗日戰爭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歷史意義。2022年課標:考點五:5.2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投降背景(1)國際:德國投降;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陷入困境;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蘇聯政府對日宣戰,并出兵中國東北(2)國內: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大反攻階段史實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簽署投降書抗日戰爭的勝利原因(1)根本保證: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2)決定因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3)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在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