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0T 1126-2022 靈谷糯1號原種生產技術規程_第1頁
DB3210T 1126-2022 靈谷糯1號原種生產技術規程_第2頁
DB3210T 1126-2022 靈谷糯1號原種生產技術規程_第3頁
DB3210T 1126-2022 靈谷糯1號原種生產技術規程_第4頁
DB3210T 1126-2022 靈谷糯1號原種生產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210TechnicalrulesforbreederseedproductionofLinggunuo1I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1靈谷糯1號原種生產技術規程4.1農藝性狀分蘗力較強,群體整齊度好,穗型大,灌漿速度快,4.2抗病性24.4產量與產量要素5.2.1田間選擇5.2.2室內抉選5.2.3選擇數量5.3株行圃5.3.1建圃5.3.2育秧5.3.2.1種子處理5.3.2.2播期5.3.2.3培育壯秧5.3.2.4肥料運籌35.3.2.5水漿管理5.3.3本田期5.3.3.1基地選擇5.3.3.2栽插區間留走道,單本栽插,每隔9個株行圃設1份對照,四周設保護行。對照及保護行種子均采用原種,統5.3.3.3田間管理5.3.3.3.1肥料運籌2525.3.3.3.2水漿管理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蘗,莖蘗數達18萬/畝~20萬/畝時,分次擱田,高峰苗控制在26萬/5.3.3.3.3病蟲草防治5.3.4田間觀察記載5.3.5株行選擇5.3.6收獲與室內訣選5.4株系圃45.4.1建圃5.4.2秧田期參照5.3.2的要求。5.4.3本田期參照5.3.3的要求。5.4.4田間觀察記載參照5.3.4的要求。5.4.5株系選擇參照5.3.5的要求。5.5收獲當選株系分區收獲,對符合典型性狀要求的株系,拔除雜株后分株系單收、參照5.3.2的要求。6.3本田期6.3.1基地選擇參照5.3.3.1的要求。6.3.2栽插6.3.3田間管理5參照5.3.3.3的要求。子袋,袋內外均有標簽標注,進倉貯藏,做好安6.6檢驗與貯藏6A.1.1播種期A.1.2始穗期A.1.3齊穗期A.1.4成熟期A.1.5全生育期A.2.1基本莖蘗苗A.2.2最高莖蘗苗A.2.3分蘗率A.2.4有效穗A.2.5成穗率A.2.6株高A.2.7群體整齊度7A.2.8雜株率A.2.9株型A.2.12長勢A.2.13熟期轉色A.2.14倒伏性A.3.1穗長A.3.2每穗總粒數穗總粒數/總穗數。A.3.3每穗實粒數A.3.4結實率A.3.5千粒重8A.4.1葉瘟病類級別病情瘟無全部沒有發病。輕全試區1%~5%面積發病,病斑數量不多或個別葉片發病。中全試區20%左右面積葉片發病,每葉病斑數量5個~10個。重全試區50%以上面積葉片發病,每葉病斑數量超過10個。無全部沒有發病。輕全試區1%~5%稻穗及莖節發病,有個別植株白穗及斷節。中全試區20%左右稻穗及莖節發病,植株白穗及斷節較多。重全試區50%以上稻穗及莖節發病。無全部沒有發病。輕中重全試區一片枯白,發病面積在50%以上。無全部沒有發病。輕病區病株基部葉片部分發病,病勢開始向上蔓延,只有個別稻株通頂。中病區病株基部葉片發病普遍,病勢部分蔓延至頂葉,10%~15%稻株通頂。重病區病株病勢大部蔓延至頂葉,30%以上稻株通頂。A.4.2穗頸瘟A.4.3白葉枯病A.4.4紋枯病9表B.1主要病蟲草害防治的常用農藥、藥劑用量及使用方法見表B.1農藥類別農藥名稱劑型施用方法(g/次/畝或ml/次/畝)最后一次施藥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