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2陳涉世家學習目標1.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疏通文義,積累重點詞語和文言文句式。2.從文中所寫的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陳勝、吳廣在反對秦朝暴政斗爭中的作用。3.分析本文在材料組織、表現手法等方面的特點,欣賞作者的寫作藝術。學法指導閱讀中如何篩選整合信息?本文寫陳勝、吳廣領導起義,從起義的原因、組織發動到起義后迅猛發展的情形,信息量大,學習時要對文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篩選信息,是根據試題要求淘汰不相關的信息,挑選出合乎要求的信息;整合信息是根據試題的要求,把篩選后的信息進行整合歸納,使之符合要求,得出答案。解答此類題有以下幾個方法:(1)根據文中的前后照應,反復確認重要信息;(2)采用抽取關鍵詞句的方法獲得信息;(3)找準與試題或選項對應的原句,將原句與選項對照,從中找出正確的信息。◆課程導航一、作者簡介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二、寫作背景《陳涉世家》出自《史記》第四十八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此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詳細地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全過程,以及相繼而起的各路起義軍的勝敗興替,描述了起義軍的浩大聲勢,肯定了陳勝在反抗秦王朝統治斗爭中的功績。三、知識積累◎司馬遷的名言(1)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2)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3)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基礎夯實1.用課文中的原句填空。(1)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或起義的導火索)是:失期,法皆斬。
(2)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3)陳涉發動起義“召令徒屬”時,直接向封建統治者挑戰,以激勵眾人的一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表明陳涉從小有遠大理想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嘗與人傭耕(曾經)(受雇傭)(2)輟耕之壟上(停止)(動詞,去、往)(3)悵恨久之(惆悵,極端不滿)(4)茍富貴,無相忘(如果)(5)若為傭耕,何富貴也(你)(6)陳涉太息曰(長嘆)(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泛指小鳥,比喻庸人)(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8)發閭左適戍漁陽(征發)(同“謫”)(9)九百人屯大澤鄉(停駐)(10)皆次當行(次:編次)(當行:在征發之列)(11)會天大雨(適逢,恰巧遇到)(12)度已失期(推測,估計)(誤期)(1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逃跑)(發動)(為……而死)(14)天下苦秦久矣(苦于)(15)扶蘇以數諫故(因為)(屢次)(16)上使外將兵(帶領)(17)今或聞無罪(有人)(18)楚人憐之(哀憐,憐憫)(19)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如果)(20)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同“倡”,倡導、發起)(應當)(21)卜者知其指意(意圖,“指”同“旨”)(22)陳勝、吳廣喜,念鬼(考慮、思索)(23)此教我先威眾耳(震懾)(24)乃丹書帛曰(寫)(25)置人所罾魚腹中(漁網,這里用作動詞,用網捕)(26)陳勝王(稱王)(27)固以怪之矣(本來)(同“已”)(28)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私下)(29)夜篝火(籠)(30)皆指目陳勝(手指目視。意思是大家都對陳勝有所注意)(31)吳廣素愛人(平時)(32)士卒多為用者(被)(33)忿恚尉,令辱之(惱怒。這里是“使……惱怒”的意思)(34)尉果笞廣(用鞭、杖或竹板打)(35)藉第令毋斬(假若、即使)(36)死即舉大名耳(筑就)(37)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38)為壇而盟(筑造)(發誓、起誓)(39)蘄下(攻下,攻克)(40)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攻下,攻克)(41)比至陳(等到)(42)乃入據陳(占領)(43)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這里指當地有勢力有地位的人)(集會議事)(44)將軍身被堅執銳(同“披”)(指鎧甲)(緊握著)(指武器)(45)復立楚國之社稷(國家)(46)皆刑其長吏(懲處)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同別人一道受雇傭耕作,(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悵、不滿了好久。
(2)茍富貴,無相忘。如果有朝一日誰富貴了,不要彼此忘記。
(3)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4)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就用丹砂在絲帛上寫“陳勝王”,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里。
(5)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第二天,士兵們到處談論這件事,手指目視,都對陳勝有所注意。
(6)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使軍官惱怒,讓(軍官)責辱他,以激怒士兵。
(7)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能免于斬刑,而去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
(8)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況且大丈夫不死就罷了,死就要成就尊崇的名號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9)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將軍親自作戰,討伐殘暴無道的秦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
◆課文精讀1.完成《陳涉世家》的自學結構圖。陳涉世家謀劃起義原因2.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1)文章第一段敘述陳勝與人傭耕的經歷有什么作用?(2分)表明陳勝后來發動起義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寫陳勝青年時雖然身份卑賤,但是抱負遠大,不滿現實,為以后領導起義埋下伏筆。
(2)根據課文內容寫出陳勝發動起義的三個步驟。(3分)先誘使將尉鞭打吳廣以激怒眾戍卒,趁機“并殺兩尉”,將眾戍卒置于自己的領導之下;然后指出唯一的生路是起來反抗,并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鼓舞斗志,贏得了眾戍卒的贊同;最后舉行莊嚴的誓師會,為壇而盟。
(3)哪些詞語表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結尾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力之大。農民起義如風暴般席卷各地,猛烈地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同時也告訴人們,這場農民運動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
(4)起義能順利進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陳勝的才能。他有哪幾個方面的才能?請簡要概括。(4分)陳勝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足智多謀,有很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善于謀劃;善做思想工作,具有卓越的宣傳能力;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對時局洞若觀火。總之,他是一位農民革命運動的卓越組織者和領導者。
3.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內容寫法理解)(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A.《陳涉世家》一文中的主要人物是陳勝,因為他是策劃起義的核心人物。B.陳勝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他所說的“鴻鵠之志”,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來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統治,擺脫受壓迫、受奴役的地位。C.《陳涉世家》一文深刻地揭示了農民運動的實質——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D.《陳涉世家》一文充分表現了陳勝的組織領導才干。(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A.文章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主要敘述了發動起義的經過,著眼于反映陳勝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爭的關鍵時刻所發揮的作用,體現出他作為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杰出才能。B.陳勝、吳廣為了得到神靈的庇佑,做了“置書魚腹”“篝火狐鳴”的輿論準備;為了得到人們的響應,提出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C.前期的準備為起義的發動打好了基礎。起義的發動分為三步:并殺兩尉,召令徒屬,為壇而盟。至此,一支團結戰斗的起義軍隊伍宣告組成。D.文章善于用極為豐富而精練的語言刻畫人物形象,如“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十分傳神地表現了陳勝的性格。(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A.陳勝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表明自己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說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殘暴統治,處處積蓄著反抗的力量。C.陳勝打出扶蘇、項燕的旗號,寄托了對二人的懷念,并立志替二人報仇。D.陳勝、吳廣派人“置書魚腹”和“篝火狐鳴”是為起義做輿論準備。◆拓展閱讀陳勝無親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①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②!涉之為王沉沉③者!”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④,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益發舒⑤,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⑥妄言⑦,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節選自《史記》,有刪改)【注釋】①宮門令:守衛宮門的官。②夥頤:意思是“真多呀”。夥,多。頤,相當于“呀”。③沉沉:形容宮室高大深邃,富麗堂皇。④夥涉為王:這是當時流傳的口頭語,意思是一朝得志就變得十分闊氣。⑤發舒:放肆,隨便。⑥顓:同“專”。⑦妄言:胡說。1.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C)A.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聞寡人之耳者B.乃置,不肯為通/乃不知有漢C.客出入愈益發舒/益慕圣賢之道D.或說陳王曰/或異二者之為2.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3分)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3.結合選文,試分析陳勝起義失敗的原因。(3分)陳勝稱王后造了富麗堂皇的宮殿,生活奢侈;故舊客人行為放肆,可見陳勝不能有效地約束下屬和親故,管理能力不足;陳勝將故人殺掉,使人寒心,導致眾叛親離,這是陳勝起義失敗的重要原因。
◆核心素養《孔子家語》中說:“鑄劍習以為農器。”這話的意思是要銷熔武器以制造務農器具,這樣就遠離戰爭獲得了和平。后來也演變成了一個成語:鑄劍為犁。我們熱愛和平,但時至今日戰爭仍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上演著。何時才能讓和平永駐人間呢?帶著這樣美好的愿望,我們來完成下面的練習。(7分)1.“武”字與戰爭密切相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把“武”解釋為“止戈為武”,這一解釋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與戰爭有關,請你推斷它的字義。(2分)征討、攻打。
2.伴隨著戰爭,形成了一系列的戰爭文化。請寫出一句相對完整的與戰爭有關的古詩(詞)。(2分)如:①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②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③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3.請你擬一副對聯,表達對人類和平幸福生活的期盼。(3分)示例:和諧共處齊創輝煌
遠離戰爭珍愛和平
22陳涉世家(答案版)學習目標1.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疏通文義,積累重點詞語和文言文句式。2.從文中所寫的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陳勝、吳廣在反對秦朝暴政斗爭中的作用。3.分析本文在材料組織、表現手法等方面的特點,欣賞作者的寫作藝術。學法指導閱讀中如何篩選整合信息?本文寫陳勝、吳廣領導起義,從起義的原因、組織發動到起義后迅猛發展的情形,信息量大,學習時要對文中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篩選信息,是根據試題要求淘汰不相關的信息,挑選出合乎要求的信息;整合信息是根據試題的要求,把篩選后的信息進行整合歸納,使之符合要求,得出答案。解答此類題有以下幾個方法:(1)根據文中的前后照應,反復確認重要信息;(2)采用抽取關鍵詞句的方法獲得信息;(3)找準與試題或選項對應的原句,將原句與選項對照,從中找出正確的信息。◆課程導航一、作者簡介司馬遷(約前145—?),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二、寫作背景《陳涉世家》出自《史記》第四十八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此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詳細地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全過程,以及相繼而起的各路起義軍的勝敗興替,描述了起義軍的浩大聲勢,肯定了陳勝在反抗秦王朝統治斗爭中的功績。三、知識積累◎司馬遷的名言(1)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2)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3)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基礎夯實1.用課文中的原句填空。(1)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或起義的導火索)是:失期,法皆斬。
(2)陳勝、吳廣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3)陳涉發動起義“召令徒屬”時,直接向封建統治者挑戰,以激勵眾人的一句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4)表明陳涉從小有遠大理想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嘗與人傭耕(曾經)(受雇傭)(2)輟耕之壟上(停止)(動詞,去、往)(3)悵恨久之(惆悵,極端不滿)(4)茍富貴,無相忘(如果)(5)若為傭耕,何富貴也(你)(6)陳涉太息曰(長嘆)(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泛指小鳥,比喻庸人)(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8)發閭左適戍漁陽(征發)(同“謫”)(9)九百人屯大澤鄉(停駐)(10)皆次當行(次:編次)(當行:在征發之列)(11)會天大雨(適逢,恰巧遇到)(12)度已失期(推測,估計)(誤期)(1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逃跑)(發動)(為……而死)(14)天下苦秦久矣(苦于)(15)扶蘇以數諫故(因為)(屢次)(16)上使外將兵(帶領)(17)今或聞無罪(有人)(18)楚人憐之(哀憐,憐憫)(19)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如果)(20)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同“倡”,倡導、發起)(應當)(21)卜者知其指意(意圖,“指”同“旨”)(22)陳勝、吳廣喜,念鬼(考慮、思索)(23)此教我先威眾耳(震懾)(24)乃丹書帛曰(寫)(25)置人所罾魚腹中(漁網,這里用作動詞,用網捕)(26)陳勝王(稱王)(27)固以怪之矣(本來)(同“已”)(28)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私下)(29)夜篝火(籠)(30)皆指目陳勝(手指目視。意思是大家都對陳勝有所注意)(31)吳廣素愛人(平時)(32)士卒多為用者(被)(33)忿恚尉,令辱之(惱怒。這里是“使……惱怒”的意思)(34)尉果笞廣(用鞭、杖或竹板打)(35)藉第令毋斬(假若、即使)(36)死即舉大名耳(筑就)(37)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38)為壇而盟(筑造)(發誓、起誓)(39)蘄下(攻下,攻克)(40)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攻下,攻克)(41)比至陳(等到)(42)乃入據陳(占領)(43)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這里指當地有勢力有地位的人)(集會議事)(44)將軍身被堅執銳(同“披”)(指鎧甲)(緊握著)(指武器)(45)復立楚國之社稷(國家)(46)皆刑其長吏(懲處)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陳涉年輕的時候,曾經同別人一道受雇傭耕作,(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悵、不滿了好久。
(2)茍富貴,無相忘。如果有朝一日誰富貴了,不要彼此忘記。
(3)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4)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就用丹砂在絲帛上寫“陳勝王”,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里。
(5)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第二天,士兵們到處談論這件事,手指目視,都對陳勝有所注意。
(6)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使軍官惱怒,讓(軍官)責辱他,以激怒士兵。
(7)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能免于斬刑,而去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
(8)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況且大丈夫不死就罷了,死就要成就尊崇的名號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
(9)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將軍親自作戰,討伐殘暴無道的秦王,恢復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
◆課文精讀1.完成《陳涉世家》的自學結構圖。陳涉世家謀劃起義原因2.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1)文章第一段敘述陳勝與人傭耕的經歷有什么作用?(2分)表明陳勝后來發動起義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寫陳勝青年時雖然身份卑賤,但是抱負遠大,不滿現實,為以后領導起義埋下伏筆。
(2)根據課文內容寫出陳勝發動起義的三個步驟。(3分)先誘使將尉鞭打吳廣以激怒眾戍卒,趁機“并殺兩尉”,將眾戍卒置于自己的領導之下;然后指出唯一的生路是起來反抗,并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鼓舞斗志,贏得了眾戍卒的贊同;最后舉行莊嚴的誓師會,為壇而盟。
(3)哪些詞語表現了起義軍的勝利進軍情況?結尾一句有什么作用?(4分)“攻”“下”“收”“皆下”等動詞,表明陳勝、吳廣起義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結尾一句進一步反映起義的影響力之大。農民起義如風暴般席卷各地,猛烈地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同時也告訴人們,這場農民運動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
(4)起義能順利進行,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陳勝的才能。他有哪幾個方面的才能?請簡要概括。(4分)陳勝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足智多謀,有很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善于謀劃;善做思想工作,具有卓越的宣傳能力;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對時局洞若觀火。總之,他是一位農民革命運動的卓越組織者和領導者。
3.閱讀課文,完成下面各題。(內容寫法理解)(1)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A.《陳涉世家》一文中的主要人物是陳勝,因為他是策劃起義的核心人物。B.陳勝年輕時就有遠大的抱負。他所說的“鴻鵠之志”,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來看,就是要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統治,擺脫受壓迫、受奴役的地位。C.《陳涉世家》一文深刻地揭示了農民運動的實質——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D.《陳涉世家》一文充分表現了陳勝的組織領導才干。(2)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B)A.文章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主要敘述了發動起義的經過,著眼于反映陳勝在反抗秦王朝暴政斗爭的關鍵時刻所發揮的作用,體現出他作為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杰出才能。B.陳勝、吳廣為了得到神靈的庇佑,做了“置書魚腹”“篝火狐鳴”的輿論準備;為了得到人們的響應,提出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的策略口號。C.前期的準備為起義的發動打好了基礎。起義的發動分為三步:并殺兩尉,召令徒屬,為壇而盟。至此,一支團結戰斗的起義軍隊伍宣告組成。D.文章善于用極為豐富而精練的語言刻畫人物形象,如“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十分傳神地表現了陳勝的性格。(3)下列對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C)A.陳勝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表明自己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B.“天下苦秦久矣”說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殘暴統治,處處積蓄著反抗的力量。C.陳勝打出扶蘇、項燕的旗號,寄托了對二人的懷念,并立志替二人報仇。D.陳勝、吳廣派人“置書魚腹”和“篝火狐鳴”是為起義做輿論準備。◆拓展閱讀陳勝無親陳勝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資陽醫院保潔合同協議
- 貨物出口代理協議書模板
- 購物材料協議合同協議
- 課程退課協議書范本
- 購房合同沒簽補充協議
- 貨物買賣三方協議合同書
- 詐騙退款協議書模板
- 2025年大學化學試題及答案揭密
- 2025年老年護理專業技能認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跨境電商經營能力考試試卷及答案
- 《榫卯結構分析》課件
- 2025年初中藝術考試 考點梳理 課件人音版八年級下冊 全部歌曲考點
- 茉莉花鋼琴譜趙海洋版
- 混凝土臺階工程施工方案
- 2024-2025學年上海市嘉定區初三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 多元藝術融合創造性舞蹈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藝術學院
- 舞蹈教學實踐課
- 智能人行通道速、擺閘建筑施工安裝布線調試方案
- 《服務型制造》課件
- 沖動傷人應急預案演練
- 郵政金融主任競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