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課件2:九下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_第1頁
復習課件2:九下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_第2頁
復習課件2:九下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_第3頁
復習課件2:九下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_第4頁
復習課件2:九下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1882年三國同盟形成1921年新經濟政策開始實施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7月一戰開始1917年11月俄國十月革命1918年德國投降一戰結束1918年巴黎和會召開1922年蘇聯成立1928年蘇聯兩個五年計劃開始(28-37)1936年蘇聯公布新憲法蘇聯模式形成時空定位華盛頓會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戰后簽署的《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建立了被稱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國際新秩序。單元概述認知要點(寫在書上):1.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2.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形成的戰后國際新秩序叫“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一次世界戰爭還激化了亞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與宗主國之間的矛盾,推動了拉丁美洲的民主改革。此外,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了由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單元概述認知要點(寫在書上):1.一戰以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高漲。(印度、埃及、拉丁美洲·墨西哥)2.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課標解讀通過了解“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了解其基本進程以及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知道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的背景與過程,理解十月革命勝利的重要歷史意義;知道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和國際聯盟,了解戰后戰勝國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通過了解新經濟政策、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等舉措,認識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成就和主要問題;通過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埃及的華夫脫運動、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革,分析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特點【單元關鍵詞】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單元解題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1.一戰的原因(重點)、過程(了解)、影響(重點)2.一戰以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重點)3.十月革命的背景、過程(了解)、意義(重點)4.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概況5.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概況(了解)6.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國帶來的影響重點問題1.一戰的原因(重點)、過程(了解)、影響(重點)項目英法德美俄19世紀中期工業產量所占位次124351913年工業產量所占位次342151913年殖民地面積所占位次12453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實力對比變化德國向英國提出挑戰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1.根本原因(重要)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補充到教材P34)2.兩大軍事集團1882年——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1907年——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1.一戰的原因(重點)、過程(了解)、影響(重點)歐洲的“火藥桶”巴爾干半島“薩拉熱窩事件”想象畫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形勢圖凡爾登戰役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6月(導火索)奧匈帝國宣戰1914年7月(開始)凡爾登戰役1916年2-12月(轉折)美、中參戰1917年(變化)德國投降1918年11月(結束)3.主要進程1.一戰的原因(重點)、過程(了解)、影響(重點)戰爭歷時4年零3個多月參戰國家33個卷入人口超過15億參戰人員7000多萬傷亡人員3000多萬經濟損失3400多億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P37)4.性質①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世界經濟遭受沉重破壞。②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③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P38)5.影響2.一戰以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重點)巴黎和會現場一戰后的歐洲巴黎和會三巨頭1.巴黎和會與《凡爾賽條約》1.時間地點:1919年·法國巴黎2.操縱國家:英國、法國、美國3.簽訂條約:《凡爾賽條約》(內容了解即可,P43-44)4.成立機構:國際聯盟(P46)5.會議影響:暫時調整了戰勝國在歐洲的關系。(P45)2.一戰以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重點)反映《九國公約》后列強共同支配中國的漫畫華盛頓會議現場2.華盛頓會議與《九國公約》1.時間地點:1921年·美國華盛頓2.最大受益國:美國3.簽訂條約:《九國公約》(內容了解即可,P45)4.條約影響: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等目的,使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未能實現,中國未能擺脫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P45)5.會議影響: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P45)2.一戰以后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重點)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帝國主義戰勝國妥協分贓產物)3.一戰后國際秩序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勝國與戰勝國、戰勝國與戰敗國、戰勝國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或地區、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為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補充到P45下)4.“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局限性3.十月革命的背景、過程(了解)、意義(重點)1917年3月(俄歷2月)彼得格勒舉行了30萬人的聯合總罷工1.二月革命1.時間:1917年3月(俄歷2月)2.推翻政府:俄國沙皇3.建立政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1917年11月(俄歷10月)彼得格勒起義,起義士兵攻占冬宮。2.十月革命1.時間:1917年11月(俄歷10月)2.推翻政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3.建立政權:蘇維埃俄國3.十月革命的背景、過程(了解)、意義(重點)對內對外政治外交經濟軍事廢除了舊的國家機器,創建了新的政權機關;①將大工業、鐵路和銀行收歸國有,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廢除了舊的常備軍,組建了紅軍。①廢除沙皇政府和臨時政府與外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②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②廢除土地私有制,沒收地主、皇室和教會的土地,分給農民耕種;3.蘇維埃政權的鞏固(了解P41-42)3.十月革命的背景、過程(了解)、意義(重點)4.十月革命性質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5.十月革命意義1.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蘇維埃俄國2.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6.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的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發展。(補充到P42)4.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概況1.列寧-新經濟政策農業和商業工業分配方式作用允許私人經營中小企業實行按勞取酬的工資制1.以征收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2.允許使用雇傭勞動力和出租土地,農民可以自由買賣納稅后的剩余產品,實行自由貿易。新經濟政策從蘇俄的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P47)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政策的制定和調整要符合國情4.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概況2.斯大林-工業化與農業集體化工業化1.蘇聯建立:1922年2.工業化:①方式: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1928-1937);②特點: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下完成的,優先發展重工業;③成就:使蘇聯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④評價:快速實現工業化+經濟體制日益僵化。(P48-49)農業集體化1.時間:20世紀30年代2.概況:消滅富農、集體農莊3.評價:為工業化提供基礎(積極)+損害農民利益,蘇聯農業生產長期停滯(消極)4.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概況3.蘇聯模式/斯大林模式1.形成:1936年,蘇聯公布了新憲法。新憲法規定,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新憲法標志著蘇聯模式的形成。2.特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補充到P50)3.評價:①利: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也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②弊:沒有尊重經濟規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P50)——啟示:經濟建設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5.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概況(了解)印度·甘地埃及·扎格魯爾墨西哥·卡德納斯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地區:印度2.反對國:英國3.領導人:甘地華夫脫運動1.地區:埃及2.反對國:英國3.領導人:扎格魯爾卡德納斯改革1.地區:墨西哥2.方式:改革3.領導人:卡德納斯6.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中國帶來的影響1.歐洲帝國主義列強在一戰期間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短暫的春天”)2.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3.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五四運動。(一戰后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組成部分)4.華盛頓會議簽署的《九國公約》,使中國回復到被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本單元知識網絡中考真題演練1.(2022·重慶)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最終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斷,判斷戰爭性質的重要依據是A.戰爭的動機 B.戰爭的規模 C.戰爭的勝負 D.戰爭的后果2.(2021·重慶)1918年,面對國內外敵人的勾結,蘇聯紅軍唱著“一起去參軍,勇敢地去作戰,為蘇維埃政權……”,紛紛奔向殺敵戰場。紅軍戰士積極參戰是為了()A.抵御普奧聯軍進攻 B.推翻沙皇專制統治C.反抗臨時政府鎮壓 D.捍衛十月革命成果【A】【D】中考真題演練3.(2019·重慶)歷史的發展是普遍聯系的。下列歷史事件或現象之間因果聯系對應正確的是A.唐太宗簡法輕刑——唐太宗被擁戴為“天可汗”B.林則徐虎門銷煙——沙俄侵占了中國大片領土C.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D.“凡爾賽體系”的形成——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4.(2019·重慶)繪制歷史示意圖有助于從整體上理解歷史。下面的示意圖可以幫助我們學習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B.凡爾賽體系下蘊含的矛盾C.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D.兩極格局下的對抗和沖突【C】【A】中考真題演練5.(2022·吉林長春)威爾遜總統說:“金融領導地位將屬于我們,工業首要地位將屬于我們,貿易優勢將屬于我們,世界上其他國家期待我們給予領導和指引。”這體現出美國的根本意圖是()A.壟斷金融 B.發展工業 C.維護和平 D.爭霸世界6.(2022·黑龍江牡丹江)“和約規定戰前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比等國以‘委任統治’形式瓜分”,材料中的“和約”指的是一戰后簽署的哪個條約()A.《九國公約》 B.《凡爾賽條約》 C.《四國條約》 D.《國際聯盟盟約》【D】【B】中考真題演練7.(2022·山東臨沂)毛澤東說:“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該公約()A.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 B.使日本基本實現了獨霸中國的企圖C.使美國實現了單獨支配中國的目的 D.實現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聯合統治8.(2022·山東濱州)蘇聯的工業產量在世界工業總量中的比重由1929年的3.7%攀升到1937年的13.7%,數據說明了()A.新經濟政策促進了蘇聯工業的發展 B.蘇聯工業化建設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