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陽市金坪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第二次診斷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湖南省岳陽市金坪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第二次診斷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湖南省岳陽市金坪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第二次診斷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湖南省岳陽市金坪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第二次診斷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湖南省岳陽市金坪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地理第二次診斷考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岳陽市金坪中學2023年高二地理第二次診斷考

試試題含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讀圖3,完成16~18題。

由3

16.我國河流輸沙量最多的地形區是

A.華北平原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D.黃土高原

17.甲乙兩地多發的自然災害是

A.臺風B.寒潮C.泥石流D.蝗災

18.該自然災害的成因是

A.位于沿海地區B.靠近冬季風源地

C.地殼運動活躍D.夏季多暴雨

參考答案:

DCD

2.下圖為南美洲某國。回答下列各題。

70,

e

IW

?博

?

36.關于甲國的農業生產說法正確的是

A.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無需建設水利工程

B.農業生產歷史悠久,技術發達

C.礦產資源豐富,利于農業多種經營

D.水熱資源豐富,利于熱帶經濟作物種植

37.馬拉開波湖漁業資源豐富可能的原因是

①寒暖流交匯,海水上泛,營養物質豐富

②湖大水深,魚類生存空間大

③河川注入,帶來豐富營養物質

④湖區與外海相隔,生存環境安全

⑤緯度低,光熱足,浮游生物豐富

A.??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參考答案:

36.D37.D

【36題詳解】

由M地的降水柱狀圖可知該國河流下游地區水位季節變化比較明顯,多洪澇災害,需建設

水利工程,故A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國的農業技術較為落后,故B錯誤;礦產資源

的豐富與否與農業的多種經營幾乎沒有關系,故C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國屬于熱帶

氣候,水熱資源比較豐富,適宜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故D正確。

[37題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拉開波湖附近沒有寒流經過,①錯誤;結合所學知識讀圖可知馬拉開

波湖的面積較大且其水體深度較大,利于各種偉?類的生存,②正確;讀圖可知該湖泊周圍

有較多的河流注入,河流攜帶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利于魚類的生存,③正確;讀圖可知湖

區與外海有水道相通,④正確;讀圖可知該湖泊的緯度較低,光熱資源比較豐富,浮游生

物眾多,利于各種魚類的生存,⑤正確,可知ABC錯誤,故D正確。

3.①②③④四個地區三大產業的就業構成,讀圖問答28-29題:

020%40%60%80%100%

第一產業

28.④地區一、二、三產業的就業比例為:

A.37.6:17.4:45.0

B.31.6:30.5:37.9

C.15.5:24.5:60.0

最宜欣鬣時間

40*30020*10°00緯度

圖6中國山水風景最宜欣賞時間與緯度的關系

按規律推理,④處欣賞時間較短的原因可能是

A.緯度低B.地勢高C.雨季長D.

氣溫商

參考答案:

B

6.上海的人口容量大,原因組合正確的是

①能源豐富②經濟發達③科技水平高

④消費水平高⑤開放程度高

A.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參考答案:

D

試題分析:

一個地方的環境人口容量,與自然資源擁有量成正向關系,與科學技術水平成正向關系,

與經濟水平成正相關,與開放程度成正相關,與地區居民的綜合生活水平成反向關系。上

海市能源缺乏,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消費水平高,開放程度高,D正確。

【知識拓展】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資源因素?、科學技術因素、綜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

影響。一個地方的環境人口容量,與自然資源擁有量成正向關系,馬科學技術水平成正向

關系,與地區居民的綜合生活水平成反向關系。定義中已經基本明確表示,一個地區的合

理人口容量,不僅僅取決于本地的自然資源,還與本地獲得外來資源的能力有關。僅僅根

據本地的自然資源來判斷本地的環境人口容量是不合理的。環境人口容量與科學技術成正

向關系,科學技術不是定量,是變化,是隨著時間逐漸前進的,因此,同一個地區或國

家,不同時間的環境人口容量是不同的,時間越新,環境人口容量就越大。未來社會,環

境人口容量會更大。用環境人口容量預測國家的人口容量,需要考慮時間因素。原來認為

合理的人口數量預測,現在也許就不合理了。

7.山區發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災害是()

①山體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庫決堤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0(3>?@D.②③④⑤

參考答案:

B

8.下圖是植被覆蓋率、風速與輸沙率的關系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圖中反映出()

A.同一植被覆蓋率條件下,輸沙率與風速呈負相關

B.同一風速條件下,輸沙率與植被覆率呈負相關

C.在植被覆蓋率為10%?20%時,風速對輸沙率的影響較小

D.輸沙率與植被卷蓋率、風速的關系不明顯

15.由圖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資源B.保護和恢復天然植被、植樹

種草

C.設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綜合治理

參考答案:

BB

9.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用例

~MA

Jr?IR

山■晨育■<充)

--

*MA

--iinnwTw

9.秦嶺

A.縱跨北半球中、低緯度B.東西綿延長達160千大

C.地跨隴、秦、鄂、豫筆省D.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

10.與南坡相比,秦嶺北坡

A.氣候垂直分異更明顯B.坡面面積較小

C.常綠闊葉林分布更廣D.黃土厚度較薄

11.秦嶺物種豐富,其主要原因是

A.區域閉塞,人跡罕至,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小

B.東西跨度大,河流、湖泊眾多,水生生物種類多

C.全年高溫,植被茂盛,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

D.地處氣候過渡帶,山體高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

12.渭河平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農耕區,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沖積平原,土壤肥沃B.雨熱同期,降水變率大

C.科技發達,工業基礎好D.水運便利,全年可通航

參考答案:

9.C10.B11.D12.A

【分析】

本題考查秦嶺有關的基礎知識,難度一般。要求熟練掌握秦嶺的地理位置,理解秦嶺地理

位置過渡性含義,南北坡的氣候、植被等的差異等,會利用秦嶺的地理環境特征分析其物

種豐富的原因,以及自然地理特征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9題詳解】

秦嶺大約位于34。N附近,位于北半球中緯度,A不對;從圖中看,秦嶺東西跨

10個多經度,東西綿延長度遠超過160千米,B不對;進行區域定位,秦嶺地跨隴、秦、

鄂、豫等省,C對;秦嶺位于太行山脈以西,位于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D不對。

故答案為C。

【10題詳解】

秦嶺的南北坡海拔高度、相對高度差別不大,氣候垂直分異差別不大,A不對;秦嶺北坡

是斷裂下陷面,坡度陡,坡面面積較小,B對;秦嶺北坡主要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南坡是

常綠闊葉林分布更廣,C不對?;秦嶺的南坡與北坡的成土母質不同,再加上不同的氣候類

型,形成了不同的土壤類型,北坡及以北黃土高原黃土厚度較厚,D不對。

故答案為B。

【11題詳解】

區域閉塞,人跡罕至,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小是物種豐富的人為原因,不是主要的,A

不對;秦嶺東西跨度大,但由于海拔高,河湖少,B不對;該地夏季高溫,冬季北坡寒

冷,南坡低溫,季節差異明顯,C不對;該地南北坡氣候差異大,處于暖溫帶和亞熱帶的

過渡地帶,且山體高.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D對。

故答案為D。

【12題詳解】

河流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在渭河平原堆積,因此土壤深厚肥沃,A對;渭河平原

受季風影響,降水變率大,這是不利條件,B不對;科技和交通是社會經濟條件,不是自

然條件,CD不對。

故答案為A。

【點睛】秦嶺物種豐富的原因一是由于其位于南北方過渡區域,物種豐富;二是由于秦嶺

海拔高,垂直差異大,垂直水熱條件復雜,物種豐富。

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大的島嶼是()

A.馬達加斯加島B.斯里蘭卡島C.蘇門達臘島D.格陵蘭島

參考答案:

A

馬達加斯加到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最大的島嶼,也是非洲最大的島嶼。

11.2001年3月13日,蕭山、余杭兩區劃入杭州巾區,使杭州市區總面積達到了

3086平方公里,杭州從“西湖時代”跨入“錢塘江時代”。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蕭山區服務范圍比杭州市小B.杭州市的城市

職能比蕭山區復雜

C.杭州市的城市形態呈集中式D.三區的服務范

圍有可能重疊、交錯

參考答案:

C

12.讀熱帶雨林被破壞前后對環境的影響對比圖,回答下列各題。

太陽微射

nriipiiiiihd

下霆7

27.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二匕較貧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巖石風化釋放的養分不足②枯枝落葉分解緩慢,釋放養分不足③熱帶雨林光合作用強

烈、生物循環旺盛④降水多,地表徑流和淋溶作用帶走養分多

A.①@B.①③

C.③@D.②④

28.雨林大面積被毀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A.太陽活動頻繁B.厄爾尼諾現象頻發

C.流經雨林地區河流的徑流量變化不大D.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參考答案:

27.C28.D

【27題詳解】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比較貧瘠的主要原因包括熱帶雨林光合作用強烈、生物

循環吐盛,③對。雨林區巖石風化釋放的養分充足,①錯。高溫多雨環境,枯枝落葉分

解快,釋放養分充足,②錯。降水多,地表徑流和淋浴作用帶走養分多,④對。C對,

A、B、D錯。【28題詳解】雨林大面積被毀,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減弱,可能造成的后

果有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D對。與太陽活動頻繁,厄爾尼諾現象頻發

無關,A、B錯。森林涵養水源能力下降,下滲減少,流經雨林地區河流的徑流量變化增

大,C錯。

13.下圖所示國家為世界重要紅茶生產國。據考察發現,M地第一季度生產的茶葉質量最

好。回答問題。

sn

24.導致M地該季度茶葉質量最高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市場C.土壤D.氣候

25.推測圖中四地中,七月份降水量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T

參考答案:

24.D25.A

24.本題考查區域農業生產的優勢條件。仔細閱讀圖示,在正確確定區域位置的基礎上,

結合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對問題進行分析是解答本題的關鍵。依據經緯度可知該地區是南

亞的斯里蘭卡,該地是熱帶季風氣候,第一季度是該地區的涼季,濕涼的氣候適宜紅茶生

長,故生產的茶葉質量較好,故D對;其它如地形、土壤等自然環境要素穩定,不會隨季

節而導致茶葉質量發生變化,故AC錯;茶葉質量主要與自然環境條件有關,與市場元

關,故B錯。故選及

25.本題考查影響區域降水量的分布。熟練掌握影響區域降水的因素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依據圖示河流的流向可知,該島嶼中間高,四周低。該地為熱帶季風氣候,7月份該地區

吹西南風,甲地海拔高且位于西南季風的迎風坡,故降水較多。丁地雖位于西南風的迎風

坡,但海拔低,水汽抬升條件差,降水少;乙丙位于背風坡,降水少。綜上所述,A正

確,BCD錯。故選A。

14.中新網2009年10月6日電據臺灣“今日新聞”6日報道,笫九屆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

約(UNCCD)會議日前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其執行秘書納卡加

(LucGnacadja)在會議上警告表示,除非各國實施減緩沙漠化政策,否則在2025年

之前,地球上將會有將近70%的土地焦干?;哪痪邮澜缛笊鷳B環境問題之首,被稱

為人類文明的“冷面殺手”,且在不同地區的表現不盡相同。據此回答30-31題。

30.關于土地荒漠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中國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區生態環境尤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類活動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過度墾殖,土地荒漠化更為嚴重

D.西北地區風蝕強烈,風沙災害比較普遍

31.下列荒漠化問題與所對應的地區,正確的是()

A.江南丘陵一一次生鹽漬化B.西南喀斯特地區一一紅漠化

C.西北干旱地區一一沙漠化D.黃淮海地區一一石漠化

參考答案:

30.D31.C

15.下圖為日本北海道島略圖。北海道是日本重要農業地區,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方

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據圖,回答18?19題。

18.關于北海道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中間低,周圍高B.氣候的大陸性強

C.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商品谷物農業D.附近漁業資源豐富

19.為了治理和預防農業環境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北海道采取了許多比較

有效的對策,其中包括()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農藥②重視植樹造林,改善生態環境③實行土地

改良,治理土壤污染④調整農業結構,增加糧食種植

A.①②B.②@C.③④D.①④

參考答案:

DC

16.馬拉維湖位于東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眾多河流注入。馬拉

維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溫度和降水的影響,隨季節的變化較為劇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

米。馬拉維湖湖中生物種類十分豐富,僅慈綢魚就有850多種。慈鯽魚都生活在湖底,且

只有沿湖岸線的狹窄區域才有分布。讀“馬拉維湖及周邊地區示意圖”。

完成下列各題。

19.馬拉維湖的形成原因是

A.地殼斷裂下陷B.河流改道C.褶皺凹陷D.冰川作用

20.馬拉維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風力弱,湖水流動性差B.降水量豐富,入湖水量大

C.氣溫高,蒸發旺盛D.太陽高度角小

21.慈陋魚只分布于沿湖岸線的狹窄區域,主要是由于

A.河流入湖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B.底層湖水上涌,餌料豐富

C.湖岸沿線水質好D.湖岸沿線水域較淺,陽光和氧氣充足

參考答案:

19.A20.B21.D

19.由材料可知,馬拉維湖位于東非大裂谷最南端,與東非大裂谷一樣是由于強烈的地殼

斷裂運動形成的,是由地殼斷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該地區降水豐富,地表徑流匯入積水

成湖,A正確;B、C、D都錯;故選A。

20.12月份,太陽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氣壓帶南移,該地區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處于一

年中的濕季,降水豐富,入湖水量大,入湖徑流帶來大量的泥沙使湖水透明度降低,同時

還給湖水帶來大量營養物質,湖中浮游生物大量生長也會降低透明度,B正確;風力弱,

湖水流動性差有利于泥沙沉積,不會降低湖水透明度,A錯;氣溫對湖水透明度影響較

小,太陽高度角與湖水透明無直接因果關系,C、【)錯。

21.沿湖岸線的狹窄區域,湖水較淺,陽光和氧氣充足,有利于慈蝌魚的生長,也有利于

浮游生物的生長,為慈酗魚提供充足的餌料,從而導致慈陽魚只分布于沿湖岸線的狹窄區

域,D正確;河流入湖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慈酗魚生長,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河流

入湖,A錯;慈蜩魚都生活在湖底,B錯;水質差別不大,C錯;故選D。

17.下列符合農業生產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陡坡地區退耕還林還草B.圍湖造田,

擴大耕地面積

C.草原地區可過度放牧以加大經濟收入D.山區的森林要嚴加保護,嚴

禁采伐

參考答案:

A

18.下列四幅圖所代表的氣候類型依次是()

-M

-43

111111mBiin?■■■?■“■I”

4710(H))I4710(川

Ac

A.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參考答案:

A

19.右圖示意黃河蘭州段(南岸馬灘附近)河漫灘沉積物平均粒徑(Mz)的變化曲線。讀

圖完成12—14題。

深度地層層

(cm)例面序Mz(mm)

12.根據粒度測定,第15層以中砂為主,則第12層的沉積物主要是

A.粗砂B.細砂C.極細砂I).中砂

13.根據各地層沉積物粒徑分析,可知下列地層沉積物形成時洪水大小的關系正確的是

A.第12層>第3層>第1層

B.第2層>第5層>第10層

C.第13層>第7層>第9層

D.第8層〉第9層,第13層

14.下列關于黃河馬灘河曼灘和洪水泛濫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河漫灘形成后期較易被淹

B.馬灘河漫灘的洪水主要是冰川融水造成的

C.河漫灘形成前期較易被淹

I).隨著洪水侵蝕,河漫灘的海拔會逐漸降低

參考答案:

AAC

20.讀經緯網圖完成下題。

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的大小是

A.甲與乙相等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不能確定

參考答案:

C

緯度越高緯線段的長度越短。據圖可知,甲區域經緯度跨度為5。,乙區域經緯度跨度為

10。,且甲緯度較高,乙緯度較低,因此實際面積乙大于甲。故選C。

21.

隨著區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有學者提出中國宏觀區域經濟的“新三大地帶”的劃分方

案,分為東北及東部沿海地帶、中部及近西部地帶、遠西部地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困例,—

雷東君及京郊沿海地傳

S中郊及近西郁地帶

日遠西麗地帶LOW

中國“新三大地帶”劃分方案圖

8.區域的劃分應依據一定的指標。以下不屬于區域劃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標是

A.氣候B.地形C.洋流D.植被

9.以下省區屬于遠西部地帶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肅、寧夏B.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t肅D,西藏、內蒙古、甘肅、寧夏

10.制約遠西部地帶發展的最重要經濟原因是

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1).自然資源不足

參考答案:

8.C9.B10.A

本題組主要考查區域劃分,區域發展差異,難度較小。【8題詳解】中國的“新三大地帶”

區域的劃分是按陸地自然環境的差異劃分。氣候、地形、植被均為陸地自然環境要素,而

C項洋流為海水運動,因此C不屬于區域劃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標?!?題詳解】結合圖

示,甘肅、寧夏、云南屬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帶,ACD項錯誤。遠西部地帶主要位于我國

內蒙古、新疆、西藏和青海省區,B項正確。[10題詳解】遠西部地帶發展主要位于我國

青藏和西北地區,自然資源豐富,經濟較為落后,開發歷史短,資金、技術、人才匱乏制

約其發展,A項正確。該區自然條件較差,農業基礎薄弱但不是限制其發展的最重要因

素,B項錯誤。C項水土流失和D項自然資源屬于自然因素,不是經濟因素,C項和D項

錯誤。

22.卡拉庫姆運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運河之一,全長1450km,東起靠近阿富汗邊境

的山區,引來阿姆河上游的水,向西穿過卡拉庫姆沙漠的南部。運河修通后,提供沿河居

民的生活用水,灌溉大片的耕地和牧場。完成15、16題。

圖例

----國界

…1卡拉庫姆運河

Y河流

o湖泊

沙漠

?首都

?較大城市

。小城市

等高線(m)

15.下列因素中,對卡拉庫姆運河走向影響最大的是

A.沙漠B.水源C.地形

D.牧場

16.該運河的修通,對圖示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是

A.增加運河沿岸生物多樣性B.提高阿姆河下游生物生產

C.減輕灌區土壤次生鹽堿化D.減輕土庫曼斯坦的生態壓力

參考答案:

CA

15.該運河以灌溉和通航為主要功能,根據區域環境特征,結合材料信息,從上游山區引

水,向下游地區輸水。上游段與200nu500m,下游段與200m等高線基本平行,流速較

慢、水量減少較小,為沿途提供水源和運輸功能,地形因素對該運河的走向影響最大。

16.因運河的輸水,運河沿岸水資源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加,會加劇灌區土壤次生鹽

堿化;阿姆河上游一部分水量分流,下游水量減少,使下游的生物生產力減小、土庫

曼斯坦非運河沿岸地區的生態壓力加大。

23.圖1為2009年5月16日8時東亞某區域等壓線(hPa)分布圖。讀圖完成

3?4題

圖e

3.①?④處于雨區的是()

A.②④B.①④C.②@D.①③

4.關于①③兩地,敘述正確的是

A.①地風力強于③地B.兩地均受冷氣團控制

C.兩地均受暖氣團控制D.①地氣壓低于③地

參考答案:

BA

24.讀某區域圖,完成48-49題。

48、有關甲海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面積不斷增大②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③歐洲進口石油的必經之地④鹽度北高南低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49,勺乙地區地理環境特征相符的是

A、地勢較高,地形以高原為主

B、人均收入高,屬于發達國家

C、主要為白色人種,大多信仰基督教

D、地表荒涼,為溫帶荒漠景觀

參考答案:

48、B49、A

考查區域定位及相關世界地理。

48、由經緯度和海陸輪廓判斷,甲海域為紅海,處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的生長邊界,

所以面積不斷最大。由于副熱帶高鹽度區在北部,所以鹽度北高南低。

49、由經緯度和海陸輪廓判斷乙地為伊朗高原,地勢較高,地形以高原為主。

25.讀世界某區域圖,回答卜.列問題。

23.關于該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勢東高西低B.海上交通便利,對外加工貿易發達

C.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消亡邊界D.火山和冰川廣布,可大力發展旅游業

24.降水量值R、R?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確的是()

A.RI>RL-;西風、洋流B.RI>R2;西風、地形

C.R(<R,;東風、洋流D.RVR;東風、地形

參考答案:

23.I)24.B

23題:根據圖中河流由中部向南和向北流,可知地勢中間高、南北低;該島是冰島,對

外加工貿易不太發達: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生長邊界;火山和冰川廣布,可大力發

展旅游業,D正確。

24題:該地常年受盛行西風影響,R1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多,因此Ri>R?,B正

確。

26.關于天體系統的說法,錯誤的是

A.河外星系是最高級的天體系統B,太陽系是比地月系高一級的天

體系統

C.太陽系的中心天休是太陽D.銀河系包含地月系

參考答案:

A

二、判斷題(共10分)

27.(判斷題)大規模火山爆發可能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弱。()

參考答案:

正確

大規?;鹕奖l,噴發的火山灰彌漫在空氣中,大氣中火山灰等塵埃雜質多,削弱到達地

面的太陽輻射,可能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弱。說法正確。

點睛: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火山噴發,和巖漿一起噴出的有大量的火山灰,火

山灰甄浮在大氣中,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導致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

28.巖石圈是由地殼與軟流層構成的。

參考答案:

B

29.(判斷題)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

參考答案:

錯誤

【詳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不會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變化。故錯誤。

三、綜合題(共38分)

30.2008年初,我國西氣東輸二期工程(干線西起新疆的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正式開工,并

已于2012年建成。下圖為“西氣東輸二期示意圖”。

材料一隨著珠三角地區工業實力的不斷增強,產業結構也不斷發生變化。

材料二近兒年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相繼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產業結

構層次偏低、大量占用耕地、城鎮和工業過度集中、環境污染嚴重,空心村等問題。

(1)從生產與消費角度,簡述建設西氣東輸二期工程的主要原因。

(2)小華、小夏同學開展以“西氣東輸二期工程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的利弊研究”的課題

研究,他們形成了兩種不同看法:①小華認為:利大于弊:②小夏認為:弊大于利。你贊

成哪位同學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3)簡述1980-2002年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

(4)針對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你認為應采取哪些有效的解

決途徑?

參考答案:

(1)珠江三角洲地區對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對貧乏(賦存量?。?,需要從西北地區

調入天然氣;西北地區能源豐富但需求量小。

(2)贊成①(小華,利大于弊)理由:緩解了珠江三角洲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有利于大

氣質量的改善;將新疆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就業機會。(答出3點即可)

贊成②(小夏,弊大于利)理由:線路太長;地形復雜,工程量大;破壞沿線生態環境;

加劇西部荒漠化。(答出3點即可)

(3)第一產業比重逐漸降低;第二產業比重先增后降(或變化較小);第三產業比重逐

漸增加。

(4)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保護耕地,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建設衛星

城和開發新區;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答出3點即可,言之有理亦給分)

【詳解】(1)由材料可知西氣東輸的二期工程是從新強將天然氣輸送到珠江三隹洲地

區,從生產角度分析,西北地區能源豐富但需求量??;從消費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

對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對貧乏(賦存量?。枰獜奈鞅钡貐^調入天然氣;

(2)西氣東輸二期工程延伸至珠江三角洲的利弊主要分析西氣東輸工程的影響,有利影

響為贊成小華的理由,如可緩解了珠江三角洲能源供應緊張狀況;有利于大氣質量的改

善;將新疆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增加就業機會等。不利影響為贊成小夏理由,如

線路太長;地形復雜,工程量大;破壞沿線生態環境;加劇西部荒漠化等。

(3)1980-2002年珠三角地區產業結構的變化特點可結合珠三角產業結構變化圖來回答,

從圖中可看出第一產業比重逐漸降低;第二產業比重先增后降;第三產業比重逐漸增加。

(4)結合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主要有產業結構層次

偏低、大量占用耕地、城鎮和工業過度集中、環境污染嚴重,空心村等;針對問題應調整

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保護耕地,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建設衛星城和開發新

區;合理規劃城市道路;完善交通等基礎設施;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31.我國正在建設的四大工程,在促進西部大開發、資源大調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義:讀四大工程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

⑴填寫四大工程名稱:屬于水資源跨流域調配的

是工程,屬于能源調配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