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學的健康觀中醫的健康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經確立了,即“天人合一”的健康觀,“形神合一”的健康觀,“陰平陽秘”的健康觀,“正氣為本”的健康觀。那么,你知道中醫學的健康觀是怎樣的嗎?下面讓店鋪給大家介紹中醫學中具體的健康觀,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中醫學中具體的健康觀介紹天人合一的健康觀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概念是中國古代哲學概念,是指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宇宙之中,一切活動與大自然息息相關,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中醫學認為:人體有自己的生命活動規律,與自然界具有相通相應的關系,不論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還是四時氣候、晝夜晨昏,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重要影響。例如: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就能直接影響到人的情感、氣血、臟腑以及疾病的產生。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中醫養生學認為人類必須掌握和了解四時氣候變化規律和不同自然環境的特點,順應自然,保持人體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才能養生防病。形神合一的健康觀中醫學“形神合一”理論來自《黃帝內經》,這種理論始終都是建立在客觀生理結構的基礎上。首先從生命起源來看,是形俱而神生,即認為先有生命、形體,然后才有心理活動的產生。形神合一觀認為:神是形的主宰,形是神的物質基礎,兩者既對立又統一。其中,形是指軀體、身體,神是指思想、思維。中醫學提出“形神合一”乃是強調形與神的密切聯系。只有當人的身體與精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即形與神俱、形神合一,才能保持與促進健康。有研究表明: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等病癥與情緒焦躁、心態不平衡有著密切的關系,開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態是健康長壽的根本所在,這與中醫的“形神合一”觀不謀而合。正氣為本的健康觀中醫學中的正氣是相對邪氣而言的,是指人體的機能活動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抗病能力及康復能力。中醫認為疾病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機體正氣虛衰。正氣充足則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功能正常,能抵抗外邪,免于生病。正氣不足則邪氣容易損害人體,機體功能失調,產生疾病。當邪氣侵襲時,若邪氣弱不足以與人體正氣相抗衡時,則邪氣被正氣驅逐、消滅或暫時潛伏在體內,均不會發病;只有當邪氣較重而能同正氣抗爭以引起較強的反應時,人體才出現證候(癥狀、體征等),即為發病。陰平陽秘的健康觀陰陽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陰陽分別代表一定屬性的物質和功能,如人體內的氣為陽,血為陰,興奮為陽,抑郁為陰。“平”是正常的意思,“秘”是固守、固密的意思。“陰平陽秘”表示陰陽既各自處于正常狀態,也具有相互協調、配合關系。“陰平陽秘”作為人的健康態,體現在生命活動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層次上,如酸堿平衡、血糖平衡、代謝平衡等。此外,“陰平陽秘”還體現在人體活動的一種有序穩態上,這類似于現代科學所指的“內穩態”。“內穩態”是指人體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狀態的傾向,如人體的體溫、血壓、血液內的酸堿度、血糖濃度等均為“內穩態”所調控,如果我們的身體達到這種穩態的話那就是健康的狀態。中醫養生的整體觀念診斷上的整體觀念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完整的、相互聯系的整體。身體的某處發生病痛,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只檢查疼痛的部位。對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要做詳細的檢查,此處的病痛可能是別的部位的病變所致。比如各種體表的組織器官的病變可能是體內臟腑發生病變導致的。另外,也不能只對全身進行檢查,而不檢查發生病變的部位,這樣做也是十分不科學的。總之,中醫對疾病的診斷是既關注整體也兼顧局部。藥方上的整體觀念中醫的整體觀念對開出的藥方具有指導意義,中醫的藥方特別重視主藥和輔藥的組合。中醫在開藥方時,既對主要病癥開出藥方,還兼顧到了次要疾病,并針對它開出藥方;另外,還注意到每種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一般采用相制性配伍方法。劑量上的整體觀念中醫在藥物的用量方面也堅持整體的觀念,不是片面強調疾病的需要,還注意到對整個身體的虛實所產生的影響。比如一些慢性疾病,只能用小劑量的藥物來慢慢治療,不能過分求快而增加藥物的用量,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不能更快地治愈疾病,可能還會加重患者的病情,更有甚者,可能還會引起身體別處的不適。中醫養生禁忌1、忌早起科頭“科頭”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陽氣初生的時間,這時的陽氣像樹苗,雖然生長勢頭很旺,卻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陽氣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從人體來講,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門不注意頭部保暖,很容易讓寒邪入腦,造成疾病。2、忌陰室貪涼人的身體要保持健康,必須陽氣旺盛,而陽氣很怕受到陰邪的侵犯。如果一個房間不能受到陽光的照射,就會陰氣較重,氣溫較低,寒邪容易侵襲體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當然,現代人居住樓房,很難保證每間房屋都有陽光,這時就需要借助暖氣或空調,保持房間溫度。3、忌濕地久坐有些人對潮濕致病不太理解,認為身體有皮膚保護,皮膚又不透水,外界的濕氣怎么能影響到體內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濕氣當然不能直接進入體內,但機體之氣和外界之氣是相互感應的,外界之濕是一種滯緩之氣,感應到體內則使機體的氣機也運行緩慢,從而在體內生成濕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中停留過久。4、忌冷著汗衣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一出汗衣服會馬上變得濕冷,此時皮膚的毛孔是張開的,對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濕很有可能乘虛而入。因此,出大汗以后要及時把汗擦干,并更換干燥衣物。5、忌熱著曬衣徐文弻認為久曬之衣有熱毒,不宜立刻上身。這可能有些夸張了,衣服曬得干爽以后,即使還有一定熱度,也不至于對身體健康造成什么危害。當然如果是患有熱病還沒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適當注意,不要穿剛曬過或烤過的衣服。6、忌汗出扇風這個也要靈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體時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風取涼是很正常的。這里說的忌汗出扇風是指氣溫不太高,因運動而出汗時,不要貪涼而扇風,或立刻喝冷飲。扇風雖然很愜意,但風為諸邪之首,帶著寒邪或濕邪不知不覺地就襲入體內了。7、忌燈燭照睡有些人喜歡開著燈睡覺,這也不好。因為光明的性質是屬陽的,人的睡眠需要陽氣入陰,有燈光照射就使得陽氣難以下潛入陰,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響睡眠質量。8、忌夏月涼水抹席,冬月熱火烘衣這兩個習慣可能并沒有那么大的危害,現在也很少有人烘烤衣服了,但是本條仍然有現實意義,也就是不能圖一時的痛快而違反季節規律。夏天不要貪涼,把空調溫度調得過低,容易導致出汗不足,氣機不能充分打開;冬天也不能貪熱,把暖氣開得過熱,容易導致出汗太多,精氣外泄。9、忌久觀場演劇這一條是勸我們注意養神。現在電視網絡娛樂節目非常多,不能過分沉迷于此,因為在觀看節目的時候,我們的精神會不知不覺地隨之而動,不再注意體內的感受。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如果君主整天追逐聲色犬馬,就不能很好地體察民情,身體有了不平衡也不能隨時感知,所以娛樂要適度,避免久視久聽而傷神。最簡單的穴位助眠法就是按摩涌泉穴,即搓腳底。手心相對互搓至雙手發熱,用右手搓左足心(腳底前1/3正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廣播電視節目形態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沈陽工業大學《國際金融(nternatonaFnance)》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設計指南(試行)2025
- 伊犁師范大學《工程建設法規》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回歸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地域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省騰沖市第八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檢測試題考試數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2025年下學期初三英語試題中考仿真考試試卷含答案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籃球3》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科技職業學院《學術交流技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力工業企業檔案分類表0-5
- 臨時用地草原植被恢復治理方案
- 2025高考語文小說文本:人物形象特點概括分析
- 2024年7月國家開放大學法律事務專科《法律咨詢與調解》期末紙質考試試題及答案
- 消防系統維保項目的售后服務方案
- 2023年4月1日江蘇省事業單位統考《綜合知識和能力素質》(管理崗客觀題)原卷+答案
- 塞內加爾歷史與現在
- 《中國的科技成就》課件
- T-JYBZ 024-2022《幼兒園戶外游戲場地玩教具配備規范》
- 關于太空垃圾
- 美妝博主營業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