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構建與發展規劃_第1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構建與發展規劃_第2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構建與發展規劃_第3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構建與發展規劃_第4頁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構建與發展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構建與發展規劃TOC\o"1-2"\h\u31700第一章創意產業園區概述 376111.1創意產業園區的定義 3291471.2創意產業園區的類型與特點 4295521.2.1類型 4129351.2.2特點 4124661.3創意產業園區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4120451.3.1現狀 420071.3.2發展趨勢 41692第二章創新服務體系構建 584012.1創新服務體系的概念與構成 5145492.1.1概念界定 5323412.1.2構成要素 52272.2創新服務體系的構建原則 5197092.2.1堅持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 5180652.2.2堅持全面服務與特色服務相結合 6298532.2.3堅持開放合作與自主創新相結合 6155672.3創新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 6177052.3.1政策引導機制 6167622.3.2服務平臺協同機制 691792.3.3創新服務主體互動機制 6287832.3.4創新服務環境優化機制 6634第三章政策與法規支持 6113133.1政策支持的現狀與問題 6312213.1.1政策支持的現狀 6124483.1.2政策支持的問題 7273053.2政策支持體系的構建 7103953.2.1完善財政支持政策 7225443.2.2完善土地政策 7177943.2.3完善人才政策 788743.2.4拓展市場支持 840793.3法規體系的完善 867433.3.1完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相關法規 890003.3.2加強法規實施與監督 8298353.3.3優化法規宣傳與培訓 820749第四章創新服務平臺建設 8197034.1創新服務平臺的功能定位 8231884.2創新服務平臺的類型與建設 9196144.3創新服務平臺的運營與管理 92322第五章人才培養與引進 10129105.1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 1058585.1.1人才培養現狀 1045705.1.2人才培養問題 1026015.2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10325185.2.1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 10314275.2.2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11239355.2.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11175725.3人才引進的策略 11280605.3.1制定人才引進計劃 11292295.3.2建立人才信息庫 11220095.3.3完善人才政策 11179955.3.4加強人才交流與合作 114518第六章技術創新與轉化 11195376.1技術創新的現狀與問題 11125516.1.1現狀分析 11173956.1.2存在問題 1226776.2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 12127506.2.1構建原則 1284766.2.2構建內容 12249156.3技術成果轉化的路徑 13316716.3.1優化技術成果轉化環境 13192366.3.2拓展技術成果轉化渠道 1312806第七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13110287.1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與趨勢 13284797.1.1現狀分析 13111157.1.2發展趨勢 13227337.2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 13305037.2.1政產學研用相結合 1310337.2.2產業鏈協同創新 14213177.2.3創新載體建設 14150707.2.4人才培養與引進 1480277.3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域布局 1437047.3.1優化區域布局 14245937.3.2加強區域合作 14287767.3.3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14189917.3.4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143555第八章產業協同發展 14152018.1產業協同發展的意義 14179278.1.1提高產業競爭力 14137968.1.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 1569928.1.3提升創新能力 15242388.2產業協同發展的模式 15168008.2.1政產學研合作模式 15148078.2.2產業鏈整合模式 15136958.2.3跨界融合模式 15325878.3產業協同發展的路徑 15283008.3.1建立健全協同發展機制 15291988.3.2優化產業鏈結構 1536278.3.3強化創新驅動 15139768.3.4拓展市場渠道 16135608.3.5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 1618705第九章國際合作與交流 16155009.1國際合作的現狀與問題 16313529.1.1國際合作現狀 16165239.1.2國際合作存在的問題 16214999.2國際合作機制的構建 16310089.2.1政策引導機制 16312379.2.2項目對接機制 17149229.2.3人才交流機制 17135209.3國際交流與合作的策略 17180919.3.1拓寬國際合作渠道 17129309.3.2提升國際合作水平 17229699.3.3培育國際合作人才 17304819.3.4加強國際文化交流 1711389第十章發展規劃與實施 172062410.1發展規劃的制定 17441910.1.1明確發展目標 17679810.1.2制定發展策略 172609910.1.3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171270910.2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 182300410.2.1實施步驟 181650810.2.2政策支持與保障 181107210.2.3項目實施與管理 18658710.3發展規劃的監測與評估 182506110.3.1監測體系構建 181197510.3.2評估指標體系 183057310.3.3監測與評估流程 182899710.3.4改進措施與建議 18第一章創意產業園區概述1.1創意產業園區的定義創意產業園區是指以文化創意產業為核心,整合各類創新資源,為創意企業和創意人才提供專業化服務、孵化平臺和良好發展環境的集聚區域。創意產業園區旨在推動文化產業與科技、金融、旅游等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地區經濟轉型升級。1.2創意產業園區的類型與特點1.2.1類型創意產業園區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文化藝術型:以文化藝術創作、展示、交易為主,如影視、動漫、設計、藝術創作等;(2)科技創新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如軟件、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3)創意服務型:以創意服務為核心,如廣告、策劃、咨詢、教育培訓等;(4)產業融合型:以產業融合為特點,如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等。1.2.2特點(1)集聚性:創意產業園區具有較強的集聚效應,吸引同類企業及關聯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鏈;(2)創新性:創意產業園區鼓勵創新,提供政策、技術、資金等支持,推動產業發展;(3)服務性:創意產業園區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基礎設施、技術支持、市場推廣等;(4)可持續性:創意產業園區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產業與環境的和諧發展。1.3創意產業園區的現狀與發展趨勢1.3.1現狀目前我國創意產業園區發展迅速,呈現出以下特點:(1)數量逐年增長,分布廣泛:全國各地紛紛涌現出創意產業園區,覆蓋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等多個領域;(2)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國家和地方出臺一系列政策,為創意產業園區提供資金、土地、稅收等方面的支持;(3)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創意產業園區吸引大量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鏈,推動地區經濟發展。1.3.2發展趨勢(1)產業鏈整合:未來創意產業園區將更加注重產業鏈的整合,提高產業集聚效應;(2)跨界融合:創意產業園區將積極拓展與科技、旅游、金融等產業的融合,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模式;(3)智能化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創意產業園區將逐步實現智能化管理和服務;(4)綠色可持續發展:創意產業園區將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生。第二章創新服務體系構建2.1創新服務體系的概念與構成2.1.1概念界定創新服務體系是指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為促進產業創新與發展,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效能服務功能的有機整體。它以提升園區內企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核心目標,通過優化服務結構、提高服務質量,推動園區創新發展。2.1.2構成要素創新服務體系主要由以下五個要素構成:(1)創新政策支持:及相關部門制定的創新政策,為園區內企業提供政策引導和支持。(2)創新服務平臺:包括技術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市場推廣等服務平臺,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3)創新服務網絡:以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為支撐,實現創新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4)創新服務主體:包括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共同參與園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5)創新服務環境: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文化環境等,為創新服務體系提供良好的發展氛圍。2.2創新服務體系的構建原則2.2.1堅持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在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應發揮引導作用,制定相關政策,為企業提供創新服務支持。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推動創新服務體系建設。2.2.2堅持全面服務與特色服務相結合創新服務體系應全面覆蓋園區內企業創新需求,提供多樣化服務。同時根據園區特色和優勢,開展特色服務,提升園區整體競爭力。2.2.3堅持開放合作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創新服務體系應積極引入國內外優質創新資源,開展開放合作,提升園區創新能力。同時注重培育園區內企業自主創新意識,提高自主創新能力。2.3創新服務體系的運行機制2.3.1政策引導機制通過制定創新政策,引導企業投入創新資源,激發創新活力。同時政策引導機制還包括對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給予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支持。2.3.2服務平臺協同機制創新服務平臺之間應建立協同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高服務效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2.3.3創新服務主體互動機制創新服務主體之間應建立互動機制,加強溝通與協作,共同推動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通過舉辦創新論壇、項目對接會等活動,促進創新資源整合。2.3.4創新服務環境優化機制創新服務環境優化機制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優化。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培育市場體系、營造創新文化,為創新服務體系提供良好的發展氛圍。第三章政策與法規支持3.1政策支持的現狀與問題3.1.1政策支持的現狀我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財政支持:通過設立專項資金、稅收優惠等手段,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提供資金支持。(2)土地政策: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提供優惠的土地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3)人才政策:通過人才引進、培養等政策,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輸送優秀人才。(4)市場開拓: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國內外市場的對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3.1.2政策支持的問題盡管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但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以下問題:(1)政策扶持力度不均衡: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政策支持方面存在差異,導致發展水平參差不齊。(2)政策執行力度不足:部分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到位、政策傳導機制不暢通等原因,未能充分發揮作用。(3)政策體系不完善:當前政策支持體系在覆蓋范圍、實施效果等方面仍有待完善,難以滿足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的多元化需求。3.2政策支持體系的構建3.2.1完善財政支持政策(1)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2)優化稅收政策: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優惠等政策,降低企業負擔。3.2.2完善土地政策(1)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優先保障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用地需求,合理配置土地資源。(2)降低土地成本: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的企業給予土地價格優惠,降低企業運營成本。3.2.3完善人才政策(1)人才培養: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養文化創意產業相關專業人才。(2)人才引進: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3.2.4拓展市場支持(1)市場開拓: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國內外市場的對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2)品牌培育: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提升市場影響力。3.3法規體系的完善3.3.1完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相關法規(1)制定專門法規:針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特點,制定相應的法規,保障園區合法權益。(2)完善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監管制度,保證政策執行到位。3.3.2加強法規實施與監督(1)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法規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維護市場秩序。(2)強化責任追究:對政策執行不力、監管不到位的部門和個人,實施責任追究。3.3.3優化法規宣傳與培訓(1)提高法規意識: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相關法規的宣傳,提高園區內企業的法規意識。(2)開展培訓:針對園區內企業特點,開展法規培訓,提高企業合規經營能力。第四章創新服務平臺建設4.1創新服務平臺的功能定位創新服務平臺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定位如下:(1)提供技術支持:創新服務平臺應具備先進的技術設施,為園區內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技術支持,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2)促進產業協同:創新服務平臺應搭建園區內企業之間的合作橋梁,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實現產業集聚效應。(3)人才培養與交流:創新服務平臺應承擔人才培養和交流的功能,為園區內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培訓、研討、交流等機會,提升其創新能力。(4)政策咨詢與服務:創新服務平臺應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申報、融資對接等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4.2創新服務平臺的類型與建設創新服務平臺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技術研發服務平臺:主要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技術成果轉化等服務。(2)產業協同服務平臺:主要為企業提供產業鏈整合、資源共享、產業聯盟等服務。(3)人才培養與交流平臺:主要為企業提供人才培養、技能培訓、交流合作等服務。(4)政策咨詢與服務平臺:主要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項目申報、融資對接等服務。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1)突出特色:根據園區特點和產業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建設創新服務平臺。(2)資源整合:整合園區內外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服務效率。(3)開放共享:創新服務平臺應面向園區內外企業和創業者開放,實現資源共享。(4)可持續發展:注重創新服務平臺的可持續發展,保證長期穩定運行。4.3創新服務平臺的運營與管理創新服務平臺的運營與管理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建立健全運營機制:制定創新服務平臺的運營管理制度,明確運營目標、責任主體和服務流程。(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選拔具備專業能力和服務意識的優秀人才,為創新服務平臺提供有力支持。(3)優化服務流程:簡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效率,提升企業滿意度。(4)加強宣傳推廣: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創新服務平臺,提高園區內外企業的認知度和參與度。(5)持續改進與完善:根據企業需求和運營情況,不斷改進和完善創新服務平臺的功能和服務。第五章人才培養與引進5.1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問題5.1.1人才培養現狀在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過程中,人才培養已成為推動園區發展的重要環節。當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人才培養呈現出以下特點:(1)人才培養規模不斷擴大。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及培訓機構加入到人才培養的行列,為園區輸送了大量人才。(2)人才培養結構逐漸優化。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涵蓋創意設計、文化藝術、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3)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創新。為了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求,各人才培養機構積極摸索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5.1.2人才培養問題盡管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以下問題:(1)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脫節。當前,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人才培養成果難以直接轉化為產業發展的動力。(2)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由于人才培養機構眾多,部分機構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強等問題。(3)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影響了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5.2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5.2.1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1)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強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及培訓機構的合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建立人才評價機制。完善人才評價體系,注重人才能力、素質和潛力的評價,激發人才創新活力。(3)建立激勵機制。通過設立獎學金、職稱晉升、項目資助等手段,激勵人才在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5.2.2優化人才培養結構(1)加強創意設計人才培養。注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意設計人才。(2)加強文化藝術人才培養。提高文化藝術人才培養水平,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提供豐富的人才資源。(3)加強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培養具備信息技術知識、能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人才。5.2.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1)推進產學研結合。通過產學研結合,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開展校企合作。加強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等實踐機會。(3)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5.3人才引進的策略5.3.1制定人才引進計劃根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人才引進計劃,明確人才引進的目標、領域和方向。5.3.2建立人才信息庫建立完善的人才信息庫,收集和整理各類人才信息,為人才引進提供數據支持。5.3.3完善人才政策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5.3.4加強人才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人才流動和共享。第六章技術創新與轉化6.1技術創新的現狀與問題6.1.1現狀分析經濟全球化和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其技術創新的現狀表現出以下特點:(1)技術創新資源豐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匯集了大量的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為技術創新提供了豐富的資源。(2)技術創新成果顯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3)技術創新氛圍濃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企業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形成了良好的技術創新氛圍。6.1.2存在問題但是在技術創新過程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仍面臨以下問題:(1)技術創新能力不足。部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缺乏核心技術,難以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2)技術成果轉化率低。雖然產業園區內技術創新成果豐碩,但部分成果難以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影響了園區整體發展。(3)技術創新服務體系不完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在技術評估、風險投資、人才培訓等方面存在不足,制約了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6.2技術創新體系的構建6.2.1構建原則(1)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2)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3)以政策引導為手段,營造良好的技術創新環境。6.2.2構建內容(1)建立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整合園區內外的創新資源,為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技術培訓等服務。(2)完善技術創新政策體系。制定有利于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3)加強技術創新人才培養。通過設立技術創新學院、舉辦各類技術培訓活動,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才。(4)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推動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6.3技術成果轉化的路徑6.3.1優化技術成果轉化環境(1)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保障技術成果的合法權益。(2)加強政策扶持,降低技術成果轉化的成本。(3)建立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提供技術評估、市場推廣等服務。6.3.2拓展技術成果轉化渠道(1)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引入先進技術。(2)利用線上線下渠道,推廣技術成果,促進技術交易。(3)鼓勵企業通過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方式,參與技術成果轉化。(4)建立技術成果轉化基金,為技術成果轉化提供資金支持。第七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7.1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與趨勢7.1.1現狀分析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戰略性產業,在我國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1)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創意設計、數字內容、文化旅游等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2)創新能力逐步提升,大量文化創意企業和項目涌現,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3)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國家和地方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7.1.2發展趨勢(1)跨界融合成為趨勢,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將更加緊密。(2)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明顯,文化創意產業將逐步實現產業升級。(3)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將走向世界舞臺。7.2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模式7.2.1政產學研用相結合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發展模式,通過引導、企業主體、院校支撐、市場驅動,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7.2.2產業鏈協同創新以產業鏈為核心,構建文化創意產業的上、中、下游協同創新體系,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緊密合作。7.2.3創新載體建設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載體,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7.2.4人才培養與引進加強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提高人才素質,同時引進國際一流人才,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7.3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域布局7.3.1優化區域布局根據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優化文化創意產業區域布局,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發展格局。7.3.2加強區域合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區域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整體發展水平。7.3.3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核心,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產業發展。7.3.4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發揮文化創意產業在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第八章產業協同發展8.1產業協同發展的意義8.1.1提高產業競爭力產業協同發展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創新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產業協同發展,園區內各企業之間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高整體競爭力。這對于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可持續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8.1.2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協同發展有助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內各企業之間的產業結構優化。通過整合資源、延伸產業鏈,園區可以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益。8.1.3提升創新能力產業協同發展有助于激發園區內企業的創新活力。企業之間通過合作、交流,可以共享創新資源,降低創新成本,提高創新成功率。8.2產業協同發展的模式8.2.1政產學研合作模式政產學研合作模式是指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產業協同發展的一種模式。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人才培養等方式,推動各方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合作。8.2.2產業鏈整合模式產業鏈整合模式是指以產業鏈為基礎,通過企業之間的協作,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優化配置和協同發展。這種模式有助于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益,降低企業成本。8.2.3跨界融合模式跨界融合模式是指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如科技、旅游、教育等)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產業形態。這種模式可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提高產業附加值。8.3產業協同發展的路徑8.3.1建立健全協同發展機制建立健全協同發展機制,包括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等方面。通過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之間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共享。8.3.2優化產業鏈結構優化產業鏈結構,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益。通過企業之間的合作,實現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發展。8.3.3強化創新驅動強化創新驅動,提升園區整體創新能力。通過搭建創新平臺、設立創新基金、舉辦創新創業活動等,激發企業創新活力。8.3.4拓展市場渠道拓展市場渠道,提高園區產品和服務競爭力。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拓國內外市場,提升園區品牌影響力。8.3.5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加強人才培養和交流,提高園區人才素質。通過建立人才培訓基地、舉辦人才交流活動等,為企業提供高素質人才支持。第九章國際合作與交流9.1國際合作的現狀與問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國際合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9.1.1國際合作現狀(1)政策支持:我國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產業園區開展國際合作。(2)項目合作: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國際知名企業和機構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如項目投資、技術引進、人才培養等。(3)交流活動:舉辦了一系列國際性的文化創意產業展覽、論壇和研討會,促進了國內外產業園區間的交流與合作。9.1.2國際合作存在的問題(1)國際合作水平不高: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在國際合作中,仍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主,缺乏輸出我國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