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語文第五單元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獄中雜記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1頁
2024高中語文第五單元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獄中雜記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2頁
2024高中語文第五單元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獄中雜記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3頁
2024高中語文第五單元散而不亂氣脈中貫獄中雜記訓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4-第五單元獄中雜記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A)A.竇穴(dòu) 遐邇(xiá) 老胥(xū) 罹此果報(lí)B.戶牖(yǒu) 寤寐(wù) 矜疑(jīn) 繁華靡麗(mí)C.刑械(jiè) 獄訟(sònɡ) 大辟(bì) 偶拈一則(niān)D.桎梏(ɡù) 絞縊(yì) 冥謫(dí) 不羈晷刻(ɡuǐ)【解析】B項“靡”應讀“mǐ”,C項“械”應讀“xiè”,D項“謫”應讀“zhé”。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A.eq\b\lc\{(\a\vs4\al\co1(旁四室則無之,而系囚常二百余,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B.eq\b\lc\{(\a\vs4\al\co1(主縛者亦然,其上聞及移關諸部,猶未敢然))C.eq\b\lc\{(\a\vs4\al\co1(又某氏以不孝訟其子,猶思摹榻二王,以流傳后世))D.eq\b\lc\{(\a\vs4\al\co1(其鄉人有殺人者,因代承之,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解析】B項,然:代詞,這樣。A項,而:連詞,表轉折,可是/連詞,表承接,相當于“然后”。C項,以:介詞,表緣由,因/連詞,表目的,來。D項,因:副詞,于是/介詞,表緣由,因。3.下列句中的“獄”與其他各句意思不同的是(A)A.獄具矣B.獄舊有室五C.余在獄,猶見某姓D.獄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解析】A是案件,其他是監獄。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B)A.eq\b\lc\{(\a\vs4\al\co1(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B.eq\b\lc\{(\a\vs4\al\co1(每薄暮下管鍵,與飲食之氣相薄))C.eq\b\lc\{(\a\vs4\al\co1(期有得耳,方期我決斗某所))D.eq\b\lc\{(\a\vs4\al\co1(胥某一夕暴卒,暴秦之欲無厭))【解析】兩個“薄”都當“迫”“迫近”講。5.下列句子中的“械”字,按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C)①不問罪之有無,必械手足②求脫械居監外板屋③惟極貧無依,則械系不稍寬④別置一所以羈之,手足毋械⑤左右鄰械系入老監⑥三縊加別械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⑤⑥【解析】動詞/名詞/名詞作狀語。6.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A)A.牖其前以通明B.皆利系者之多C.予我千金,吾生若D.然猶質其首E.獄中人群指曰【解析】“牖”是“鑿窗戶”的意思,BD意動,C使動,E名狀。7.對下列文中相關的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A.五城御史司坊,即五城御史衙門的監獄。清時京城設巡查御史,分管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所以叫五城御史。B.刑部,六部(吏、戶、禮、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國刑法、獄訟、軍令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機關。C.九門提督,全名是提督九門步卒統領,是掌管京城九門(正陽、崇文、宣武、安定、德勝、東直、西直、朝陽、阜城)督查職務的武官。D.大決,封建時代,對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決,又叫秋決。【解析】掌管軍令之事的是兵部。8.下列表述不精確的一項是(B)A.方苞(1668—1749),清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進士。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創始人。為文主見一種“義法”,要求作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義理、考據、辭章三者并重,并講求詞語的“雅潔”。這些主見在當時很有影響。B.以方苞為首的“桐城三祖”是方苞、劉大櫆、全祖望,其中以方苞成就最高。C.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曾因《南山集》案被牽連入獄。本文是作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在刑部獄中寫成的。本文名為“雜記”,其實作者在篇章結構的支配上也是頗具匠心的,全篇有條不紊,層次厘然。D.本文作者用親身體驗、視察和了解到的清王朝刑部監獄的種種黑暗現實,揭露和鞭撻了清初監獄中駭人聽聞的黑暗與腐敗。作者以質樸的文筆描寫了牢獄的惡劣環境,揭露了獄吏的貪贓枉法、濫施酷刑和囚犯中的無辜者含冤蒙屈、苦痛無告的不幸遭受。這篇文章可謂是方苞的文章中最富有批判現實之精神的一篇。【解析】全祖望應為姚鼐。9.下面對課文語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D)A.作品開頭從作者所見獄中每日有死亡者由墻洞中拖出的慘狀寫起,引出瘟疫流行的事實。“作而言曰”的“作”字寫出了杜君見到監獄中病死之人時的惶恐、激烈和義憤的困難心情。B.通過“余”的發問和杜君的回答,交代了獄中瘟疫流行的緣由,除設備條件的極度惡劣和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外,主要是獄中系囚過多。C.獄中為什么系囚多呢?“好事者及書吏、獄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連,必多方鉤致”,一個“利”字,揭露了刑部獄中系囚多的緣由,關押的人越多,官吏獄卒可以獲得的利益就越多。D.作者詳細寫了獄吏們向罪犯搜刮錢財的方法,以“械手足”“置老監”作為要挾、聚斂錢財的籌碼,若要待得略微舒適一點兒,就要花費“數十金”;但對極貧無財物可交的人,獄吏們也沒有方法。【解析】對極貧無錢取得的人,“則械系不稍寬,為標準以警其余”。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凡殺人,獄詞無謀故者,經秋審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殺人,復以矜疑減等,隨遇赦。將出,日與其徒置酒酣歌達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詳述之,意色揚揚,若自矜詡。噫!渫惡吏忍于鬻獄,無責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脫人于死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奸民久于獄,與胥卒表里,頗有奇羨。山陰李姓,以殺人系獄,每歲致數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數月,漠然無所事。其鄉人有殺人者,因代承之。蓋以律非故殺,必久系,終無死法也。五十一年,復援赦減等謫戍,嘆曰:“吾不得復入此矣!”故例,謫戍者移順天府羈候,時方冬停遣,李具狀求在獄候春發遣,至一再,不得所請,悵然而出。10.下列句子中加點實詞的說明錯誤的一項是(C)A.有郭四者,凡四殺人(總共)B.或叩以往事(詢問,問)C.意色揚揚,若自矜詡(憐憫)D.蓋以律非故殺,必久系(關押)【解析】“矜”意思是“夸耀”。1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BC)A.良吏亦多以脫人于死為功B.山陰李姓,以殺人系獄C.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D.蓋以律非故殺【解析】A項中的“以”是介詞,意思是“把”;B項和C項中的“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