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光現象》3.平面鏡成像(雙基過關)(原卷版)_第1頁
第四單元《光現象》3.平面鏡成像(雙基過關)(原卷版)_第2頁
第四單元《光現象》3.平面鏡成像(雙基過關)(原卷版)_第3頁
第四單元《光現象》3.平面鏡成像(雙基過關)(原卷版)_第4頁
第四單元《光現象》3.平面鏡成像(雙基過關)(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大單元設計第四單元光現象3.平面鏡成像知識點一、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提出問題】平面鏡所成的像有什么特點 【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所成的像到鏡面的距離可能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像與物體的大小可能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而可能垂直。【設計并進行實驗】 1.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平面鏡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2.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完全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點燃的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在紙上記下這兩支蠟燭的位置。3.移動點燃的蠟燭,重做實驗。4.用直線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它的像在紙上的位置連起來,并用刻度尺分別測量它們到玻璃板的距離。將所測數據及蠟燭與它的像的大小關系記錄在下表中。5.當玻璃板后未點燃的蠟燭與它的像重合時,移去玻璃板后的蠟燭。在同樣的位置放上一個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觀察光屏上有沒有像。實驗次序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距離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蠟燭與像的大小關系15cm5cm大小相等210cm10cm大小相等312cm12cm大小相等 【分析與論證】 1.玻璃板所成的蠟燭像的大小與蠟燭的大小相等;2.蠟燭的像到玻璃板的距離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3.蠟燭的像與蠟燭的連線與玻璃板垂直;4.玻璃板所成蠟燭的像是虛像;5.像與物上下一致,左右顛倒。【得出結論】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評估交流】1.實驗時,玻璃板與桌面一定要垂直,如果不垂直,像與物無法完全重合。2.實驗過程中降低周圍環境的明亮程度,便于尋找蠟燭的像。3.實驗中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避免因玻璃板太厚,前后兩個面所成像不重合,而使像與物也不重合。4.本實驗多次測量是為了得出普遍結論,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5.利用光屏的目的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光屏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6.利用數學中對稱的知識,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也可以表述為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對稱。基礎自測:1.(2023·北京·北京二中校聯考三模)小新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她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在紙上豎立一塊薄玻璃板,將點燃的蠟燭A豎立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1)小新拿一支與蠟燭A外形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在玻璃板前多個角度觀察它跟完全重合,這時蠟燭B所在位置就是蠟燭A的像的位置;(2)小新移去蠟燭B,在原來B的位置放置一塊光屏,則在光屏上(選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像,這個像是(選填“實像”或“虛像”)。2.(2023·吉林松原·校聯考三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2)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夠豎直,將對實驗產生的影響是;(3)經過三次實驗,記錄的像與物對應的位置如圖乙所示。為了得到更多的實驗結論,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3.(2023·云南昭通·統考二模)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豎立的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于水平桌面的白色紙板上,將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1)小明選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是為了便于確定;(2)點燃蠟燭A,移動玻璃板后不點燃的蠟燭B,可觀察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移動蠟燭A多次進行實驗,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的位置發現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3)當蠟燭A遠離玻璃板移動的過程中,蠟燭A的像的大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2023·江蘇鹽城·統考一模)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選取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

(1)組裝器材時,要使玻璃板與水平桌面相互;(2)在玻璃板前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A的像,如圖所示,蠟燭B(需要/不需要)點燃,將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發現蠟燭B能和蠟燭A的像重合,表明像和物,此實驗過程中是用蠟燭B,等效替代了(蠟燭A/蠟燭A的像)去比較大小;(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直接看光屏上(有/沒有)蠟燭的像;(4)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可以判斷,我們站在平面鏡前遠離平面鏡時,像的大小(變大/變小/不變);(5)為了便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應將蠟燭換成下列圖中形狀的物體。

5.(2023·福建福州·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學校考模擬預測)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的蠟燭A和B。

(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2)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點燃蠟燭A,未點燃的蠟燭B豎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動,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眼睛在蠟燭(填“A”或“B”)這一側觀察,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說明;(3)移走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像;(4)實驗結束后,小明無意間從平面鏡中看到墻上鐘的像如圖2所示,這時的時間是。知識點二、平面鏡成虛像及應用1.平面鏡成虛像如圖,從光源點S處射來的一部分光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引起視覺,眼睛感到光好像是從S’點處射來的,我們就看到了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點S’。鏡子后面并沒有發光點S',故S’是虛像。虛像S'與物體S關于鏡面對稱。2.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3.平面鏡的應用(1)利用平面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能起到控制光路的作用。如:潛觸用的潛望鏡、顯微鏡、投影儀中的平面鏡等,都利用到了平面鏡能改變光路的特點:修建體育館和高大建筑物時,利用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到室內,改善光照條件等。(2)利用平面鏡來成像,平面鏡成的是等大、正立的虛像。如:練功房內,利用平面鏡演員可以矯正自己的舞姿;家庭用的穿衣鏡;醫生用來檢查牙齒的小鏡子等。(3)利用平面鏡來擴大視覺空間。理論上,在一個房間內安裝一個尺寸合適的平面鏡,能使人感覺到空間增大了一倍。基礎自測6.(2023·遼寧鐵嶺·統考模擬預測)小明在直播平臺上看到這樣的視頻:杯中有一點燃的蠟燭,向杯中注水,出現了“澆不滅的蠟燭”,如圖甲所示,經探究,原來是對著圖乙中的透明玻璃板拍攝而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A、B兩支蠟燭必須都點燃才能拍攝成功B.A、B兩支蠟燭必須大小相等才能拍攝成功C.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視頻拍攝效果更好D.水中的B蠟燭的火焰是A蠟燭的實像7.(2023·山東青島·統考二模)《資治通鑒》中記載“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觀察到的像更清晰B.只要把光屏放在恰當的位置,就能承接到蠟燭的像C.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越遠,蠟燭的像就越小D.使玻璃板靠近蠟燭1cm,則像將靠近蠟燭2cm8.(2023·四川綿陽·三模)富樂山公園是一個集古典園林建筑、自然山水風光與三國文化于一體的大型山林公園主題園。豫州園中1.2m深的荷花池內,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5m(如圖),蜻蜓在水中的像()

A.在水面下3.4m深處 B.與蜻蜓相距1.0mC.因光的折射而形成 D.是比蜻蜓略小的虛像9.(2023·遼寧撫順·統考模擬預測)教學樓前常放置一面鏡子,為師生進入校園時整理衣冠之用。下列關于該平面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平面鏡成正立的實像B.人靠近平面鏡時鏡中的像會變大C.學生看到太陽光照在平面鏡上覺得刺眼是因為發生了漫反射D.學生距離平面鏡1m時,他距鏡中的像為2m10.(2023·遼寧沈陽·統考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晚上,小明在客廳中可左右推拉的豎直玻璃窗戶上看到了固定在客廳頂棚上發光吊燈的像,當小明水平向左緩緩推動玻璃窗,使玻璃窗露出一小段縫隙后,關于小明通過推動后的玻璃窗所看到吊燈的像的運動情況和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止,像的大小變大 B.靜止,像的大小不變C.水平向左運動,像的大小變大 D.水平向左運動,像的大小不變11.(2023·陜西·陜西師大附中校考模擬預測)如圖是小敏周末在湖邊游玩時拍攝的一張照片,拍得的是天鵝倒立、縮小的(選填“實像”或“虛像”)。若此時的天鵝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離天鵝m。若天鵝靠近水面飛行,水中天鵝的像(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2.(2023·江蘇鎮江·校聯考一模)如圖所示,小芳站在鏡子前0.5m的地方,她看到了自己鏡中的像,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像到小芳的距離為m;小芳發現衣領處有一點污漬,便將身體靠近鏡子,鏡中的像大小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知識點三、球面鏡1.球面鏡:如果鏡子的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這樣的鏡子叫做球面鏡。球面鏡分為凸面鏡和凹面鏡。2.凸面鏡(1)概念:反射面是凸面的鏡子叫凸面鏡;(2)作用: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常用來擴大視野;(3)圖示:如下左圖(4)應用:汽車的后視鏡、街頭路口的反光鏡3.凹面鏡(1)概念:反射面是凹面的鏡子叫凹面鏡;(2)作用: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3)圖示:如上右圖;(4)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光鏡、醫生檢查耳朵用的醫用反光鏡;4.凸面鏡和凹面鏡都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且符合光路可逆性。基礎自測:13.(2023·遼寧沈陽·統考一模)如圖,銅鏡在中國使用了4000余年。古籍《周禮》中記載的“掌以夫隧取明火于日”即用凹面鏡取火。《墨經》有“正鑒”、“異于光”等關于平面鏡和影子的描述,“鑒者近鏡,像亦近鏡”則是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描述。下列關于古籍中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凹面鏡能夠利用太陽光取火是因為它對光有發散作用B.影子的形成是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物體發生了折射C.物體靠近平面鏡時像會逐漸變大D.銅鏡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14.(2023·黑龍江大慶·統考二模)1905年,英國車手多蘿西萊維發明了汽車后視鏡,以便于觀察后方來車。目前,各學校學生很多都乘坐校車,校車兩側的后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