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18個常見問題解答_第1頁
腸梗阻18個常見問題解答_第2頁
腸梗阻18個常見問題解答_第3頁
腸梗阻18個常見問題解答_第4頁
腸梗阻18個常見問題解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腸梗阻:18個常見問題解答病1.腸梗阻發生后為什么要住院治療?腸梗阻發生后建議要住院治療,如不正規或拖延治療,可能較輕的腸梗阻會發展成為腸腔擴張、腸液大量積聚、繼發感染、腸絞窄、腸穿孔等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反復發作的腸粘連梗阻,有經驗的病友自己通過禁食、臥床休息、排便等措施后自然好轉時可不住院,但病情加重時要隨時住院治療。

2.腸梗阻發生后為什么不能吃東西?腸梗阻后進食和飲水會增加腸梗阻近端胃腸內壓、吞下氣體、食物發酵產生氣體,加重腹痛和腹脹,加重腸梗阻。因此,一旦腸梗阻發生,無論在家還是在醫院,首要的治療措施是立即停止進食和飲水。當嘴巴干裂時可用潮濕的棉簽或紗布濕潤口唇和口腔。

3.為什么要從鼻腔內放一根管子?經一側鼻孔放一根管子到胃腔,將胃里的液體和氣體引流出來,這個過程叫胃腸減壓術,能明顯有效減輕腹痛和腹脹,促進腸梗阻早日通暢,可謂是“救命管”。輕度腹痛、嘔吐不明顯時可以不放,發病時腹痛嘔吐明顯,越早放置效果越好。胃管置入后會引起鼻咽部不適,一般2-3天后就能適應。當腹痛腹脹好轉、肛門排氣、腹平片氣液平消失后,即可去除胃腸減壓管。4.為什么引流管處還要加一個負壓裝置?當腹痛脹較輕時,胃腸減壓管可接一個引流袋引流就可以了,但腸梗阻較重,護士會將胃管接入一個自彭式負壓吸引球,以增加負壓引流的效果。注意當負壓球壓到底負壓太大時,引流管會吸住胃壁黏膜,反而會影響吸引效果不好,如果將自彭式負壓球壓到一半時進行吸引的效果則最好。記住對每次吸滿倒掉的胃液要進行記量。5.腸梗阻發生后能不能活動?腸梗阻發作期應臥床休息,可以在床上翻身、側臥、環腿等活動,尋找能緩解腹痛、腹脹、誘發肛門排氣的體位。當腹痛腹脹稍有緩解、病情有所穩定時,可下床在室內床邊活動。6.腸梗阻發生后為什么要灌腸清腸?腸梗阻發生后清除梗阻下方結直腸內的糞便,有利于肛門排氣、腸蠕動恢復腹痛的緩解,特別是對老年人由糞便所致腸梗阻則為重要的治療手段。可采取自已主動上廁所排便,大便困難時可事先開塞露20ml擠入肛門刺激和潤滑排便,也可用醫用肥皂水和溫生理鹽水500-750ml低壓灌腸促進排便。嚴重腹脹時還可從肛門插入有肛管排氣。7.為什么要靜脈補那么多的水?腸梗阻發生后不能進食飲水、胃腸減壓吸出大量胃腸液都需要補水,梗阻以上的胃腸管內會潴留較多滲出液,腸管擴張越重潴留越多,重者會脫水、低血鉀低血鈉、酸中毒、低血壓和休克,補液量每日需3-6千毫升,包括生理鹽水、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氯化鉀等,禁食超過一周以上還需要補充復合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協助記錄尿量、胃液引流量等,供醫生計算補液量。8.哪些情況變化說明病情好轉?多數病員治療1-2天后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開始好轉、肛門出現排氣、有進食欲望、口腔不干等,說明病情好轉,一般稱為單純性腸梗阻;少數腹痛雖無加重,但腹脹、肛門不排氣會持續1-2周甚至更長時間,說明存在麻痹性腸梗阻;如短時間內腹痛持續并加重、出現背痛、腹脹不對稱、腹部局部隆起、嘔吐加重并有血性胃液、肛門排出血液糞液、出現體溫上升、血壓下降、血白細胞升高、低鈉低鉀酸中毒等,說明病情加重,出現絞窄性或閉襻性腸梗阻。9.為什么要反復拍腹部X光片?任何不明原因的腹痛,應常規腹部平片檢查。腹痛后4-6小時出現氣液平和明顯腸管積氣擴張時,即可診斷腸梗阻,同時,還可區別是小腸梗阻還是大腸梗阻、機械梗阻還是麻痹梗阻,動態觀察可反映腸梗阻的病情變化,因此,腸梗阻發生后最好每1-3天拍一張腹部平片,直到氣液平和腸積氣消失。機械性腸梗阻單純性機械性梗阻的血管或神經無損害。如果是完全性梗阻,則攝取的液體和食物,消化液及氣體大量積聚,近端腸管擴張,遠端腸段萎陷。粘膜的正常分泌和吸收功能受抑制,腸壁水腫和充血,嚴重的腸擴張為自身延續和進行性的,并加重腸蠕動和分泌紊亂,從而增加脫水,缺血,壞死,穿孔,腹膜炎和死亡的危險性。在絞窄性腸梗阻中,腸梗塞常伴有疝,腸扭轉,腸套疊和血管阻塞。絞窄常首先發生靜脈阻塞,后者常伴發動脈阻塞,從而導致腸壁的急性缺血,發生腸水腫和壞死,引起壞疽和穿孔。病因機械性梗阻的常見原因是粘連,疝,腫瘤,異物(包括膽結石),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巨結腸病,糞便嵌塞及腸扭轉.折疊小腸梗阻小腸(空回腸)梗阻的常見原因是疝的箝閉或粘連,其他少見的是腫瘤(原發性或轉移性),異物堵塞,Meckel憩室或克羅恩病.在美國,蛔蟲侵染是罕見的,但在某些熱帶國家中可見.中腸的扭轉是極少見的.在青少年和成人中,腸套疊常由于腫瘤所致.嬰兒小腸梗阻常由于胎糞堵塞,旋轉不良腸段的扭轉,閉鎖和腸套疊引起.折疊十二指腸梗阻十二指腸梗阻常是由于原發在十二指腸或胰頭的癌腫所引起.在新生兒十二指腸阻塞最常見的原因是閉鎖,扭轉,環,先天性蹼及環狀胰腺.在罕見的情況下,先天性蹼能持續到成人,且可導致畸形(例如所謂的與梗阻有關的腔內憩室).折疊大腸梗阻大腸梗阻常由腫瘤,憩室炎,扭轉和糞便嵌塞所致.腫瘤包括引起腸腔阻塞的癌腫和罕見的可引起腸套疊的良性病變(例如脂肪瘤和大的息肉).梗阻性癌腫最常見于脾曲和乙狀結腸曲,憩室炎常引起乙狀結腸梗阻,扭轉最多見于乙狀結腸或盲腸.癥狀,體征和診斷小腸梗阻單純性腸梗阻的診斷主要依靠三聯征:(1)腹痛集中于臍周或上腹部,若疼痛嚴重而固定,則可能已發生絞窄;(2)在小腸梗阻時嘔吐發生較早,大腸梗阻時則較晚;(3)在完全性腸梗阻可發生便秘,但部分梗阻時可發生腹瀉.約25%的小腸梗阻患者可發生絞窄性梗阻,并在6小時內發展為壞疽,它突出表現是腹痛開始或數小時內進展成為嚴重的固定疼痛.無絞窄時,腹部是無壓痛的.典型的是在痙攣疼痛發作同時有高音調的,反應強烈的蠕動.在絞窄性腸梗阻中,腹脹明顯加重,腹部可有壓痛,聽診發現腸鳴音消失或微弱.有時可捫及腫塊.然而絞窄性腸梗阻只能通過剖腹術才被確診.休克和少尿是嚴重的體征,提示絞窄性或晚期單純性腸梗阻,必須迅速治療.若不清楚梗阻的部位,有時結腸鏡能作為直腸和盆腔檢查的補充.仰臥位和直立位的X線檢查能確定診斷.典型的小腸梗阻是小腸腸袢呈階梯狀改變,但也可見于右半結腸的梗阻病變.在立位平面上可見到腸腔的液平面.上段空腸梗阻時可能無擴張的腸袢.在閉袢型絞窄性腸梗阻(可能發生于腸扭轉時)中,放射科醫師可能未見擴張的腸袢而有一個提示腸梗阻的腫塊.鋇劑灌腸能排除結腸病變.在疑似小腸梗阻的患者中,可給予口服鋇劑;然而若認為梗阻位于結腸,則禁忌從口腔給予鋇劑.大腸梗阻癥狀的出現較小腸梗阻更為緩慢.逐漸加重的便秘可引起頑固性便秘和腹脹.如果回盲瓣功能完整,可無嘔吐;若回盲瓣允許結腸內容物反流到回腸,則可發生嘔吐(通常在癥狀開始幾小時以后出現).腹部痙攣性疼痛位于下腹部,排便時可無糞便.體格檢查的典型表現為腹部膨脹,伴有響亮的腸鳴,腹部無壓痛,直腸空虛,可能觸及與腫瘤阻塞部位一致的腫塊.與小腸梗阻不同,粘連極少引起結腸梗阻.絞窄性梗阻(除扭轉)是極少發生.然而,梗阻可導致腹部的明顯膨隆和盲腸破裂.由腫瘤或憩室炎引起的穿孔也可發生在梗阻部位.大腸梗阻引起的全身癥狀遠不如小腸梗阻嚴重;液體和電解質缺乏少見.如果梗阻病變是癌腫或憩室炎,則腹部平片可顯示病灶近端的結腸擴張.若盲腸擴張直徑達13cm,發生破裂的危險性高,應立即手術.為確定梗阻的部位應進行內鏡或鋇劑灌腸檢查.若采用,內鏡檢查應先于鋇劑灌腸.腸扭轉常突然發作,可發生潛在絞窄和壞疽.盲腸扭轉可通過腹部平片予以診斷,其表現為在腹部中央或左上腹部有一個大的氣泡.乙狀結腸扭轉常見于老年人.若同時發生乙狀結腸和盲腸扭轉,鋇劑灌腸可顯示梗阻的部位,其特點是在扭曲處有一種典型的鳥嘴樣畸形.治療小腸梗阻插入鼻導管,并進行吸引.在小腸梗阻中,采用一根長的腸管而不是手術,進行單純插管抽吸可試用于治療早期術后梗阻或因粘連引起的反復梗阻而無腹部癥狀者.盡管要耗費2或3小時以改善情況極差的脫水患者的狀況和獲得一定的排尿量,但絕大多數外科醫師傾向于早期進行剖腹.膀胱內留置導尿管以監測排尿量.開始就應靜脈給予液體(以乳酸鹽林格液為宜)和電解質.若反復嘔吐,血清鈉和鉀可能減少,應補充,必須持續維持液體平衡,每天應至少測定一次血清電解質.對脫水患者,中心靜脈壓的測定可有幫助.如有可能,則設法去除原發病灶.應采取措施防止復發,包括疝的修補,去除異物和完全松解粘連.梗阻性膽囊結石可通過結石切除術予以去除,也可同時或以后進行膽囊切除術(參見第48節膽石癥).胃石是引起梗阻的另一原因,可通過內鏡予以去除(參見第24節).更常見的方法是剖腹術中通過腸道切除予以去除.累及小腸的彌漫性腹膜內癌腫是成人因小腸梗阻死亡的主要原因.任何使梗阻短路的努力似乎只有短暫的幫助.成人十二指腸梗阻的治療包括切除或在病灶不能被切除時采用姑息性胃空腸吻合術(有關兒童患者的治療可參見第201節胃腸缺陷).大腸梗阻大腸梗阻的治療基本上與小腸梗阻相似.在緊急手術前需進行鼻胃吸引,靜脈給予液體和電解質以及留置導尿管.通常可采用Ⅰ期切除術和吻合術治療結腸的梗阻性癌腫.其他選擇包括轉流性結腸造口術和吻合術,偶爾需要先作造口術,再作延期切除.當憩室炎造成梗阻時,可能伴有穿孔.若發生穿孔和彌漫性腹膜炎,雖很難將受累區域切除,但有指征進行手術,即切除術和結腸造口術后,吻合術應被推遲.糞便嵌塞常發生于直腸,可用手指將糞便清除.然而,單純糞石或其與鋇劑或抗酸劑的混合物可引起完全性梗阻(常在乙狀結腸),需要剖腹手術.盲腸扭轉的治療包括受累腸段的切除術和吻合術或采用盲腸造口術將盲腸固定在正常位置上.在乙狀結腸扭轉中,腹部X線平片可見乙狀結腸的擴張腸袢,內鏡或長的直腸管常可用于腸袢減壓,手術切除術和吻合術可被推遲數天進行,若不作切除術,復發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麻痹性腸梗阻腸管因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后而出現蠕動抑制,致腸內容物不能有效的運行而形成的梗阻現象,稱為麻痹性腸梗阻。癥狀體征麻痹性腸梗阻的突出表現是明顯的腹脹。腹脹的范圍往往是全腹,且常伴有嘔吐胃內容物,嘔吐物中無糞味。病人可出現腹部脹痛不適,而無機械性腸梗阻的陣發性腹絞痛。由于腹脹嚴重,病人呼吸困難。因體液大量丟失,病人極度口渴,尿量減少。體檢: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見不到腸型及腸蠕動波;腹部壓痛多不顯著;叩診呈均勻鼓音,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聽診時腸鳴音明顯減弱或完全消失。病人一般情況常較嚴重,但無特殊的痛苦。用藥治療1.原發病因的處理針對麻痹性腸梗阻的致病原因進行相應的處理。如腹部手術后或腹膜炎等所致的腸麻痹給予胃腸減壓后,可使病情大為好轉;腎絞痛者給予解痙和腎囊周圍封閉,可使腸麻痹減輕;卵巢囊腫蒂扭轉等病因消除后,腸麻痹都能自行痊愈等。2.非手術療法是麻痹性腸梗阻的主要治療手段。(1)藥物治療:應用各種副交感神經興奮劑,如毒扁豆堿、新斯的明、垂體素等,對預防和治療麻痹性腸梗阻有一定療效。乙酰膽堿為副交感神經的遞質,能有效地刺激蠕動。有人應用交感神經抑制劑氯丙嗪等,有效率達90%。常用劑量氯丙嗪0.5mg/kg,肌內注射。一般用藥后20~30min即可聞及腸鳴音,40~60min后即排氣。如在用藥后30~60min再行灌腸,可提高療效。有人在手術后以0.2%普魯卡因溶液500ml/d靜滴,滴速為50滴/min,直至肛門排氣后停用,其腸鳴音恢復平均時間為18.2h,肛門排氣平均時間為34.8h。此外,可應用中藥以促進腸蠕動。其作用機理不甚清楚,只是在臨床上通過大量驗證后,證明中草藥的確可以刺激腸道使其恢復蠕動。上海光華醫院用的“扶正理氣湯”療效甚佳。其處方為:太子參15g,枳殼9g,旋覆梗12g,姜半夏9g,青陳皮各9g,廣木香9g,延胡索15g,谷、麥芽各30g,蒲公英30g,水煎半小時,使成200ml溶液,于手術完畢時由導管注入腸道,或于手術后2~3h給病人一次口服。經此處理,一般在術后10余小時即可恢復腸鳴音,1~2天內即可排氣。另外,有人主張在胃腸道手術前晚灌腸1次,于手術前、后各服“扶正理氣湯”(枳殼30g,川樸15g,生大黃9g,廣木香15g,)或“排氣湯”(青皮9g,陳皮9g,桃仁9g,全當歸15g,臺烏藥15g),一般在術后5~6h即有腸鳴音出現,術后1~2天排氣,不出現腸麻痹和腸脹氣。(2)胃腸減壓:在使用中、西藥刺激腸蠕動療效不顯著,或未能阻止腸麻痹的發生和發展,如病人腹脹明顯,影響到呼吸和循環,則此時需行胃腸減壓,即經鼻插入十二指腸管,并給予連續抽吸減壓,并維持到肛門能自動排氣,腸蠕動音正常為止。至腹脹消退時,還可自導管注入30ml蓖麻油至腸腔中,若能引起強烈的腸蠕動,肛門有大便自動排氣,則表示腸麻痹已經解除,胃腸減壓導管即可拔除。(3)脊髓麻醉或腰交感神經阻滯的應用:腸麻痹若經胃腸減壓和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試用腰椎麻醉阻滯法,通過抑制內臟交感神經而治療麻痹性腸梗阻,大多可取得一定療效,但這種內臟神經的抑制是暫時性的,無持久的療效。還有人用兩側的腰部交感神經阻滯來處理非機械性腸梗阻的腸麻痹,而且還可借此鑒別是機械性腸梗阻還是腸麻痹,認為凡腰交感神經阻滯后梗阻現象仍然存在者,則可能為機械性腸梗阻。用法0.25%普魯止因60~100ml,分別注射于兩側腎周圍脂肪囊內,30~60min即可見效。(4)其他可刺激腸蠕動的方法:10%高滲鹽水溶液75~100ml靜脈滴注,或10%的高滲鹽水300ml保留灌腸,均有刺激腸蠕動的作用。口服熱水對刺激腸蠕動有一定的作用。相反,腹壁的冷敷也能引起較強烈的腸蠕動。此外,還應注意血漿離子的補充,鉀離子缺乏可使腸壁肌肉松弛,氯離子的缺乏可使腸壁對新斯的明一類刺激腸平滑肌的藥物反應低下,因此應注意糾正腸麻痹病人的電解質和酸堿失衡。3.手術療法麻痹性腸梗阻病人一般進行非手術治療大多都可獲得痊愈。但在經胃腸減壓等非手術療法失敗,或不能排除機械性或絞窄性腸梗阻的情況下,偶爾可以考慮行腸減壓造瘺術。病理病因麻痹性腸梗阻的發生常與下情況有關。1.腹部手術中的機械性刺激病人在手術時,因腸管及其系膜受牽拉刺激后,蠕動功能暫時喪失,或腸壁有不協調的蠕動存在,但未形成將腸內容物推送的節律時,病人往往在術后出現腹部脹氣,有時還會出現腹痛。一般待術后2~3天腸蠕動恢復正常的節律,腸道氣液能順利排出體外,則腹脹、腹痛亦隨消失。2.腹腔內的炎癥刺激各種原因所致的腹膜炎,尤其是彌漫性腹膜炎,常發生腸麻痹乃至腹膨脹。3.神經反射性刺激各種絞窄痛,如腎絞痛、膽絞痛、網膜扭轉發生的絞痛、卵巢囊腫蒂扭轉及精索絞窄后,均可發生反射性腸麻痹。4.胸腹部或脊柱、中樞神經的損傷均可導致腸腔積氣、積液和腹膨脹。5.腹膜后的病變如感染、出血、腫瘤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腸麻痹。6.腸系膜病變如腸系膜血管阻塞、腫瘤、扭轉等,均可因神經沖動傳導到腸壁受阻而出現腸麻痹。7.其他如長期的乙醚麻醉、過度伸展的石膏背心固定,以及腹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腦膜炎或各種敗血癥等,偶爾也可引起反射性腸麻痹。麻痹性腸梗阻10.腸梗阻可能的病因是什么?有過腹部手術、損傷或炎癥史者多由腸粘連致梗阻;腸梗阻時應仔細腹部會陰部是否有疝的可能。新生嬰兒以腸道先天性畸形為多見。2歲以內小兒腸套疊多見。蛔蟲團所致的腸梗阻常發生于兒童。老年人則以結腸腫瘤及糞塊堵塞為常見。通常先常規保守治療,等待病情穩定或有條件時再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有些腸梗阻病因復雜,甚至只有通過開刀才能明確診斷。11.腸梗阻能不能做胃腸鏡檢查?原則上腸梗阻發作期間不做胃鏡和腸鏡檢查。通常可先行腹部CT平掃或增強檢查篩查有否明確的腹部占位病變,如懷疑十二指腸病變可行胃鏡檢查,如懷疑乙狀結腸以下部位病變可通過清潔灌腸后做乙狀結腸直腸局部的腸鏡檢查。一般腸梗阻緩解2-3周后可通過口服洗腸法進行全結腸的腸鏡檢查進一步明確診斷。12.為什么要用生長抑素和抗生素治療?臨床研究發現生長抑素能夠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腸梗阻應用后梗阻近端內滲液減少,胃管引流液減少,腹痛腹脹好轉,每日補液量也有所減少,一般要24小時連續使用3-5天。一般較輕的單純性腸梗阻不用抗生素,當腹痛腹脹加重、腸腔明顯擴張時,為防止腸腔繼發細菌感染時可應用針對革蘭氏陰性桿菌的抗生素。14.能不能口服或從胃管注入植物油或中藥?當病情相對穩定、體質較弱者、腹脹較明顯、不宜急劇瀉下的患者,如蛔蟲性腸梗阻、結核性腹膜炎等合并腸梗阻時,可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緩瀉劑石蠟油、生豆油或芝麻油或復方承氣湯100ml/次,一日兩次,有促進腸蠕動、導瀉作用,促進腸梗阻暢通。劇烈腹痛、疑有絞窄和完全性腸梗阻一般不用,口服后腹痛加重時應停止使用。15.什么情況下需要開刀治療?當腹痛腹脹加重出現絞窄性和閉襻性腸梗阻時、當明確是嵌頓性疝所致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