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
歷史新高考版專用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考點一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1.(2021遼寧,1,3分)如圖為浙江杭州嚴家橋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距今約40
00年的雙錢結藤編殘件圖.它體現了
(
)A.歷史傳承與民族認同的統一B.社會組織的復雜C.勞動技能與藝術審美的結合D.等級秩序的確立答案
C22.(2019上海,1,2分)學者認為夏已設官職,其史料依據是
(
)A.文獻記載B.甲骨卜辭C.口述史料D.青銅銘文答案
A33.(2018課標Ⅱ,24,4分)據《史記》記載,商湯見野外有人捕獵鳥獸,張設的
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便將鳥獸殺絕了,“乃去其三面”,因此獲得諸侯
的擁護,最終推翻夏桀,創立商朝.這一記載意在說明
(
)A.商湯成功緣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獵是夏商時主要經濟活動C.商朝已經注重生態環境保護D.資源爭奪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
A44.(2023屆北京朝陽期中,1)結合相關文獻記載與示意圖進行分析,據此可
知,當時
(
)A.神權至高無上B.皇權唯我獨尊C.世襲制開始代替禪讓制D.承繼名分制度尚未定型答案
D55.(2022全國乙,24,4分)據下圖可知,商、西周青銅器鑄造的繁榮
(
)A.推動了南北農業經濟進步B.依賴大規模商業活動開展C.反映了南北方聯系的加強D.緣于統治區域擴大到江南答案
C66.(2023屆河北評價一,1)文字最初是用于祭祀活動.西周時期,周天子壟
斷青銅器鑄造權和對文字的解釋權,并將刻有銘文的青銅器贈予諸侯,由
諸侯帶到各自的封地.周天子旨在
(
)A.確立君主集權B.強化祭祀活動C.構建政治認同D.統一全國文字答案
C77.(2019課標Ⅲ,24,4分)“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
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這一思想產生的制度淵源是
(
)A.宗法制B.禪讓制C.郡縣制D.察舉制答案
A88.(2019江蘇單科,1,3分)據青銅器銘文,西周中后期,裘衛因經營手工業獲
得財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貴族用13塊耕地,從裘衛那里換取了在王室
儀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飾.這一記載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動B.世襲制度解體C.抑商政策弱化D.禮樂制度崩壞答案
A9考點二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1.(2021湖北,1,3分)“爵”通常被認為是飲酒器(右圖),也是飲酒禮上尊卑
關系的象征,進而被用來代表品位序列.大約從西周到春秋,“五等爵”
制漸趨成熟.這反映了
(
)A.冶煉技術的提高B.鑄造工藝的完善C.等級制度的發展D.宗法體系的崩潰答案
C爵102.(2021全國乙,24,4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與諸侯國君將包括土地及人
口的采邑賜給卿、大夫作為世祿.西周中期以后,貴族所獲采邑越來越
多,到春秋時期,有的諸侯國一個大夫的采邑就多達數十個.這說明(
)A.土地國有制度廢除B.分封體制不斷強化C.諸侯國君權力鞏固D.社會生產持續發展答案
D113.(2022江蘇,1,3分)據學者考證,春秋末年,陳國司徒轅頗向封疆內所有的
田地征取賦納.轅頗遭到擁有一定數量田地的國人驅逐,逃亡到鄭國.
這一考證可以說明
(
)A.官僚政治的腐朽B.貴族與農民階級矛盾尖銳C.土地制度的變動D.諸侯權威遭到卿大夫挑戰答案
C124.(2022浙江6月選考,1,2分)談及個人的政治抱負和所心儀的時代,孔子說:
“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下列項中,與孔子“從周”相關的
是
(
)A.“封建親戚,以蕃屏周”B.“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答案
A135.(2022山東,1,3分)戰國時期,法家三大派之一的田齊法家主張“君臣上
下貴賤皆從法”“群臣不用禮儀教訓則不祥”.這反映出其思想特點
是
(
)A.尚法存禮B.尊法敬天C.外儒內法D.崇德重法答案
A146.(2022河北聯測一,1)下表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重要政治人物主張或
舉措簡表(部分).政治人物輔佐的諸侯國主張或舉措子產鄭國作封洫、鑄刑書、擇能吏、立謗政李悝魏國盡地力、食有勞、祿有功、賞有能吳起楚國封君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罷無能、廢無庸,捐不急之官商鞅秦國行縣制、獎勵耕戰、廢除世卿世祿制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
)A.思想領域的融合趨向凸顯B.國家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C.治民權和土地所有權分離D.社會階層流動性漸趨增強答案
D157.(2022浙江6月選考,2,2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自一首
政治抒情長詩.作者畢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滿對家國的熾熱情感
和深切憂念.他是
(
)A.墨子B.韓非C.屈原D.杜甫答案
C168.(2022湖北,1,3分)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
蓋上繪有按星空方位標注的二十八星宿圖,其中的星宿名稱多數與《石
氏星表》中的記載相同.這表明
(
)A.圖像比文獻記載更可靠B.西周重視天文觀測C.文物與文獻可相互印證D.楚國制漆工藝精湛答案
C179.(2019課標Ⅱ,24,4分)戰國后期,秦國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鄭國
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發揮作用.這些工程能夠在秦國完成,主要
是因為
(
)A.公田制度逐漸完善B.鐵制生產工具普及C.交通運輸網絡通暢D.國家組織能力強大答案
D18考點三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1.(2018浙江11月選考,1,2分)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
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戰國國家走向
統一的時代,講求“耕戰”,富國強兵,“滿足”秦實現統一的理論是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答案
C192.(2020浙江7月選考,2,2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勞的雙
手興修了許多著名的工程.觀察下圖(局部),對圖中所示區位,命名及標
注正確的是
(
)A.①—秦始皇長城B.②—靈渠C.③—鄭國渠D.④—都江堰答案
A203.(2023屆北京海淀期中,3)秦統一后,圍繞郡縣制的問題,在朝堂上發生了
“師今”和“師古”的爭論.丞相李斯認為,“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應加以禁止.李斯的主張
(
)①有利于鞏固統一局面②反映了專制統治的強化③體現了進化的歷史觀④緩和了中央與地方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214.(2023屆安徽“江淮十校”二聯,3)賈誼在《過秦論》中認為:“秦王懷
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秦離戰國
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作者認為
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統治理論出現了失誤B.沒有恢復西周分封制C.秦實行暴政喪失民心D.統一六國時機不成熟答案
A22考點四兩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1.(2022遼寧,1,3分)《史記》《漢書》《后漢書》等文獻中常見有“四海
之內”“六合同風”“九州共貫”“方內安寧”“日月所照”等類似
表述.這反映了漢代
(
)A.邊疆治理趨于完善B.地方行政制度的發展C.“大一統”的政治理念D.“華夷之辨”的思想意識答案
C232.(2019江蘇單科,2,3分)《史記》載:“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
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軌于法.”出現這種現象是由于漢初
(
)A.實行察舉制度B.獨尊儒家學說C.實行郡國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縣制答案
C243.(2022湖南,2,3分)漢武帝南征北伐,東巡西幸,奢靡無度,致府庫告竭,遂用
聚斂之臣,“至于賣爵、更幣、算車船、租六畜、告緡、均輸、鹽鐵、
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遺,獨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舉
(
)A.體現以農為本B.服務于漢初戰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決了財政危機答案
A254.(2023屆四川綿陽一診,25)漢初,王侯擁有較大的置吏權,士人通過舉
薦、上書、諸侯王征聘等方式起家于封國.漢武帝以后,封國官吏的選
任方式逐漸被朝廷的詔除、舉孝廉、征拜代替,起家于封國的官吏只占
封國官吏系統的一小部分.這一變化
(
)A.維護了國家政治統一B.削弱了地方官員職權C.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D.確立了儒學正統地位答案
A265.(2022山東,2,3分)云夢秦簡《日書》中對選擇善馬的標準有嚴格規定.
漢代官府內有專門學習相馬理論者,相馬術已成為專門技術自設一科,與
書計、射御等同.這一時期相馬術的發展主要服務于
(
)A.農耕技術的推廣B.商業交往的便利C.軍事戰爭的需要D.禮樂制度的重建答案
C276.(2023屆T8聯考一,2)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其思想具有明顯的“美
漢”傾向.他把本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項羽排擠出來,列入“傳”
中;也不承認王莽政權,故不把他列入“紀”中,而只是列在“傳”的末
尾.這表明
(
)A.民族共同體形成B.大一統思想的強化C.紀傳體通史的發展D.豪強地主勢力膨脹答案
B287.(2021湖北,2,3分)東漢永建二年(127年),漢順帝征召知名隱士樊英,但樊
英稱病推辭.于是,皇帝下詔“切責郡縣”,地方官府遂用公車將樊英送
至京城.該責問方式體現了
(
)A.君權削弱B.中央集權C.吏治腐敗D.豪強崛起答案
B298.(2022浙江6月選考,3,2分)中國是紙的發明地,敬惜字紙是中華民族的傳
統美德.經過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知書寫用紙的發明可能是
在
(
)A.西漢B.唐代C.北宋D.元代答案
A30綜合集訓知能一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1.(2023屆廣東惠州二調,1)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術界一直以冶金術、文字
和城市作為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近年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則提出了
判斷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生產發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社會分工
和社會分化,出現階級;權力不斷強化,出現王權和國家.以國家的出現作
為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據此可知,這一方案
(
)A.實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史B.證明了中華文明領先世界C.豐富了世界文明起源理論D.體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答案
C312.(2023屆廣東佛山順德區一模,1)歷史文獻記載的黃帝“有熊國”故地
鄭州地區,發現了一些龍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宮殿、護城河等遺跡.山西
陶寺遺址,一般也被認為屬于歷史文獻記載的“堯都平陽”.這
(
)A.說明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互證才有價值B.為研究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提供了證據C.反映中華文明的起源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D.表明中國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規制理念答案
B323.(2021廣東,1,3分)今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陜西長安張家坡及普渡村墓
地等處出土了一批具有長江中下游風格的西周青銅器.這說明西周時
期
(
)A.中原文化向周邊傳播B.各諸侯國維護周禮C.宗法制度分崩離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
D334.(2022北京,1,3分)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國字山發現了戰國中期的大
型墓葬.該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時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
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與中原墓葬有相似之處.此考古發現
(
)A.印證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C.證明中原率先成為中華文明核心D.說明了統一多民族國家已經建立答案
B34知能二中華早期國家起源的特征1.(2023屆江蘇百校聯考,2)《史記·夏本紀》寫道:“益(禹晚年培養的接
班人)讓帝禹之子啟.”《戰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
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對這兩段記述理解最準
確的是(
)A.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B.禹廢除家天下政治制度C.益主動將王位讓給了啟D.記錄有出入歷史無結論答案
A352.(2023屆北京海淀期中,2)王國維認為,夏商“諸侯之于天子,猶后世諸侯
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而西周初期“天子諸侯君臣之分始定”.
以上變化的原因是
(
)A.君主專制制度的確立B.宗法分封制度的實施C.“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D.禮樂制度的逐漸廢弛答案
B363.(2022鄂東南省級聯考,1)商代“服國”所管轄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
賜予,商王朝無法形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
過分封直接對諸侯“授民”“授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時的“諸侯之
長”變成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可見,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A.有利于強化君臣政治隸屬關系B.使天子擁有對諸侯絕對控制權C.使君臣宗法關系更為清晰明確D.推動了周王朝疆域的不斷拓展答案
A374.(2023屆廣東佛山摸底,1)西周時期,輔佐周天子左右的太師、太傅、太
保,合稱“師保”.師保統轄諸侯百官,執掌朝廷軍政大權,在政治上享有
崇高的地位.這一現象
(
)A.加強了國家的統治力量B.表明國家雛形的形成C.促進了官僚政治的成熟D.削弱了周天子的權威答案
A385.(2023屆遼寧鞍山一模,1)西周至春秋時期,史籍中常有“國人皆咎公”
“以說(悅)于國人”“國人不欲,故出(驅逐)其君”“盟國人于亳社”
“國人助之”等記載.這表明該時期
(
)A.宗法分封制逐漸崩潰B.君主的權力受到制約C.民本思想成為社會主流D.“國人”的經濟實力強大答案
B39知能三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轉型1.(2022廣東,1,3分)考古材料是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下列選項中,材料
與結論之間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
)
材料結論A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出土商朝的青銅器商朝的統治范圍到達內蒙古地區B山西晉國都邑遺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鐵器殘片春秋早期已經使用鐵器C湖北大冶銅礦冶遺址出土東周時代的陶片大冶銅礦的開采時間不早于東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出土鐵鏃(箭頭)秦朝軍隊主要使用鐵制兵器答案
B402.(2023屆T8聯考一,1)下表為先秦時期對“百姓”一詞的記載,據此可知
(
)文獻記載出處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于變時雍(注:百姓,群臣之父子兄弟)《尚書·堯典》民之徹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質,能言能聽,徹其官者,而物賜之姓,以鑒其是官,是為百姓《國語·楚語下》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論語·顏淵》A.國人在先秦政治中有一定影響B.民本思想影響商周的統治理念C.百姓的詞義演變體現時代變遷D.族群認同推動儒家思想的發展答案
C413.(2022湖南,1,3分)儒家起于魯,傳布于齊、晉、衛;墨家始于宋,傳布于
魯、楚、秦;道家起源于南方,后在楚、齊、燕有不同分支;法家源于三
晉,盛行于秦.這
(
)A.促進了政治統一B.維系了“學在官府”的局面C.沖擊了貴族政治D.導致了各諸侯國之間的矛盾答案
C424.(2018海南單科,21,1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孔子認為,禮樂制度的松弛、崩壞,導致社會動蕩,極力主張“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重建社會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禮樂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統治者身上,稱:“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為官,以求實現其治國理想.他還提倡“學而優則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認為一個人要成為完美的人,必須用禮樂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個人“不學禮,無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摘編自王鈞林《中國儒學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孔子關于禮的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7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孔子關于禮的主張.(8分)43答案
(1)背景:①禮樂傳統;(2分)②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禮崩樂壞;(3分)
③思想活躍.(2分)(2)主張:①重建禮制社會;(2分)②希望主政者能擔當重建禮樂秩序的大
任;(2分)③積極入仕,以禮治國;(2分)④人人都踐行周禮.(2分)44知能四秦漢時期社會的發展1.(2022遼寧沈陽二模,2)“縣官”一詞源于《禮記·王制》天子居縣內(王
畿)、官天下的王制理論.睡虎地秦簡和里耶秦簡中將秦國國君及其家
室稱為“公室”或“王室”,里耶秦簡中記載,秦始皇下令將“公室”
“王室”的稱號改為“縣官”.秦始皇此舉旨在
(
)A.繼承秦國國君的天下觀B.彰顯國家一統的豐功偉績C.恢復對王畿地區的統治D.加強對地方基層官員管理答案
B452.(2022湖北,2,3分)下列關于秦漢歷史的記述,集中反映了
(
)文獻記述出處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賈誼《過秦論》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于漢家.《史記·秦楚之際月表序》接漢緒,茂育群生,恢復疆宇.《后漢書·班固傳》A.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B.家國同構模式改變C.“大一統”的觀念開始出現D.華夏認同不斷增強答案
A463.(2019課標Ⅱ,25,4分)西漢初期,道家學說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各
家學說的精髓;后來董仲舒的儒家學說也吸收陰陽五行、法、道等各種
思想.促成當時學術思想上呈現這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國勢力強大B.百家爭鳴局面的延續C.現實統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答案
C474.(2022北京海淀期中,3)《后漢書》記載,董仲舒“作《春秋決獄》二百
三十二事,動以經對,言之詳矣”,以儒家經典作為審理案件的依據.這表
明西漢時期
(
)A.從“以法治國”變為“以禮治國”B.繼承秦以來“以法為教”主張C.開創以儒家思想解釋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間存在著德治與法治之爭答案
C485.(2023屆江蘇南通質量監測,17)秦始皇刻石是秦始皇東巡所刻制的七個
碑石,其中六篇刻石文載于《史記》,《嶧山刻石》因拓本而流傳至今.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2分)材料
秦始皇刻石節選嶧山刻石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乃今皇帝,一(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瑯琊刻石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對極北地區的泛稱).人跡所至,無不臣者49
《嶧山刻石》(摹本)局部(1)簡要闡述上述材料的史料價值.(10分)(2)除刻石、《史記》等傳統文獻外,研究秦代歷史還可使用哪些類型的
史料,試舉例說明.(2分)50答案
(1)屬于直接史料(一手史料);(2分)可印證秦的統一、制度建設、
經濟政策和統一文字等重大史實;(4分)可用于研究漢字的變遷和書法史;
(2分)石刻內容在頌秦功德之中多溢美之詞,不足深信,采用此類史料,務必
謹慎鑒別.(2分)(2)考古資料:如秦簡、瓦當、封泥、印璽等出土器物.(2分)51單元集訓1.(2023屆湖北新高考協作體起點考試,1)商王太甲被輔佐大臣伊尹放逐,
伊尹代行商王職權,這在當時不但沒受到譴責,反而獲得普遍贊揚;但是到
了西周,周公旦輔佐成王、代理政事卻遭到許多非議和指責.這種變化
反映出
(
)A.原始民主傳統猶在B.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壞C.王權觀念逐漸強化D.家國一體觀念獲認可答案
C522.(2023屆安徽A10聯盟摸底,2)西周時期,周天子賜虢國君主季子弓矢斧
鉞,使之“用征蠻方”;春秋時期,周襄王賜晉文公弓矢斧鉞,命為諸侯之
長“侯伯”,成為“五霸”之一.材料表明
(
)A.諸侯不斷挑戰王室權威B.天下共主的政治認同影響深遠C.宗法分封制度得到鞏固D.周天子掌握著諸侯軍隊的領導權答案
B533.(2023屆湖北三校聯考一,1)中文“民主”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中,
該書提到:“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對這里的“民主”
理解最準確的是
(
)A.人民主權B.民本思想C.為民之主D.民為邦本答案
C544.(2020課標Ⅰ,24)據《史記》記載,春秋時期,楚國國君熊通要求提升爵
位等級,遭到周桓王拒絕.熊通怒稱現在周邊地區都歸附了楚國,“而王
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楚)武王”.這表明當時周朝
(
)A.禮樂制度不復存在B.王位世襲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開始解體D.分封制度受到挑戰答案
D555.(2022北京海淀二模,2)春秋時,有些諸侯國不再采取封君食邑的辦法,而
是發放糧食作為官吏的酬勞.孔子擔任魯國的司寇,“奉(俸祿)粟六萬
(斗)”,后來到衛國做官,“亦致粟六萬(斗)”.這說明春秋時期(
)A.各國依據軍功大小授予官職B.“卿室崛起”的現象較為普遍C.與官僚制度相關的俸祿出現D.各國紛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答案
C566.(2022全國甲,24)漢晉時期有多種文本記載,帝堯之時,“天下太和,百姓
無事”.有老者“擊壤”而戲,圍觀者稱頌帝堯.老者歌云:“吾日出而
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記載所體現的政
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B.老子C.韓非D.墨子答案
B577.(2020天津,1)井田制下,村社內的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給村社
成員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換,村社成員要隨份地變動而遷居,即“三年一
換土易居”.這意味著私田
(
)A.可以進行交易買賣B.收獲全部上繳國家C.屬于小農經濟范疇D.所有權歸國家所有答案
D588.(2023屆四川綿陽一診,24)春秋時期,楚、秦、晉設縣立郡.在楚、秦等
國的郡縣制度之下,作為政治身份的楚人或秦人色彩日漸突出.就風俗
而論,秦所吞并的民族地區皆“染秦化”,楚所吞并的民族地區則皆“染
楚化”.據此可知,春秋時期的郡縣制
(
)A.延緩了國家統一B.強化了宗法觀念C.有利于華夏認同D.固化了鄉土意識答案
C599.(2022北京昌平二模,1)下圖分別為戰國時期秦國的杜虎符和秦朝的陽
陵虎符,這兩件文物
(
)
杜虎符銘文: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士
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燔
燧(點燃烽火)之事,雖母(毋)會符行毆(也)陽陵虎符銘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陽陵60①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發展②說明地方將領無任何用兵權③表明了調兵方式的延續④凸顯了秦朝太尉的軍事權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6110.(2023屆重慶8月質量檢測,2)秦朝縣兵是由縣令對有戰斗能力的縣住
民在大范圍內實行武裝動員而組成的,在以縣城為基地的軍事活動中,縣
令發展成為軍事指揮者.據此可知,當時秦朝
(
)A.尚未確立中央集權體制B.中央軍事指揮權力下移C.宗族勢力影響地方治理D.地方政權存在失序風險答案
D6211.(2019課標Ⅰ,25)漢武帝時,朝廷制作出許多一尺見方的白鹿皮,稱為
“皮幣”,定價為40萬錢一張.諸侯王參加獻禮時,必須購皮幣用來置放
禮物,而當時一個“千戶侯”一年的租稅收入約為20萬錢.朝廷這種做
法
(
)A.加強了貨幣管理B.確立了思想上的統一C.削弱了諸侯實力D.實現了對地方的控制答案
C6312.(2023屆安徽“省十金科”聯考,3
漢武帝“新經濟政策”)下面是根據漢武帝時期經濟政策所繪制的《均輸平準圖》.這一政策的實行
(
)A.致使地方官員特權消失B.體現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C.沖擊了重農抑商的政策D.阻礙了商品的全國性流通答案
B6413.(2023屆安徽“江淮十校”二聯,4)為解決安全困境,漢武帝在加強中央
集權后,開始了大規模經營邊疆的活動,采取的措施包括:以戰養戰以維護
邊境安全、“鑿空”西域來完善統一格局、修筑防御工事并因塞制險
和開發邊疆以增強守御之備等.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徹底解決了邊患問題B.鞏固了多民族的國家C.促進了絲綢之路開通D.增進了民族間的交融答案
B6514.(2021江蘇,2)《史記·淮陰侯列傳》:“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
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
萬家.余視其母冢,良然.”在這里,司馬遷采用的史學方法是
(
)A.檔案文獻與現場考察結合B.口述資料與實地探訪互證C.出土簡牘與歷史文獻參校D.民間傳說與墓志銘文比對答案
B6615.(2022廣東,2)“奉朝請”是兩漢朝廷給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
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許參加朝會,地位也隨之提高.東漢中葉以后,
王、侯多不就國,而是以“奉朝請”的名義留駐京師,封國大權操于國相,
這客觀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強勢力的擴張B.埋下了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隱患C.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條件D.有利于朝廷對封國的直接控制答案
D6716.(2023屆北京海淀期中,23)遠古禪讓傳統和傳說(12分)材料一
古本《竹書紀年》成書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發現于西晉太康二
年(公元281年).其中明確記述了“昔堯德衰……舜囚堯,復偃塞丹朱(堯
之子),使不與父相見也”,對堯舜禪讓、取民心贏天下只字未提,只談到
舜使用暴力篡奪君位.1993年出土于湖北荊門的《郭店楚簡》,墓葬年代為戰國中期.其中稱
道堯舜禪讓,“唐虞之道,禪而不傳.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己)也.禪
而不傳,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68材料二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
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
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據《史記·五帝本紀》(1)舉例說明材料一、材料二所使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無棣縣魯北高新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中考押題預測卷(生物試題文)試卷含解析
- 吉林省長春二道區七校聯考2025年初三5月階段測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我們能否建立生物醫學研究的系統規范二
- 藍色扁平簡約財務知識培訓
- 服務標準化與咖啡廳服務質量考核試卷
- 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流程考核試卷
- 消費金融市場的監管科技應用考核試卷
- 皮革護理行業服務標準制定考核試卷
- 有機化學專題習題課專題部分課件
- 白酒釀造過程中的糖化與酒化考核試卷
-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
- 第三方房屋抵押擔保合同
- 2025年山東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屆上海市黃浦區高三下學期二模政治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GB 19762-2025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校園零星維修協議書
- “燕園元培杯”2023-2024學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試題詳解
- 消防隊伍廉潔警示教育
- 總體概述:施工組織總體設想、方案針對性及施工段劃分
- 涉密和非涉密計算機保密管理制度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