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DSA 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_第1頁
T-CDSA 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_第2頁
T-CDSA 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_第3頁
T-CDSA 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_第4頁
T-CDSA 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T/CDSA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污染水域潛水作業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和清污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生物和化學污染水域的空氣潛水作業。不適用于放射污染水域潛水作業。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20827職業潛水員體格檢查要求

GB24539防護服裝化學防護服

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GB30035船員健康檢查要求

HJ/T154新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導則

3術語和定義

JT/T1452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污染水域Contaminatedwaters

水體中所含污染物超過了水體的環境容量或水體的自凈能力。

注:本文件所指污染物包括生物污染物和化學品污染物,未包含放射性污染物。

4基本要求

應滿足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應盡量縮短潛水員和水面人員接觸污染水域環境的時間。

5特殊要求

5.1人員要求

5.1.1應經過污染水域潛水作業的培訓,掌握清污劑的配置方法以及人員與裝備的清污程序。

5.1.2潛水員體格條件除滿足GB20827的要求外,還應無藥物、化學品等過敏史,無皮膚炎癥和損

傷。

5.1.3水面人員體格條件除滿足GB30035規定的甲板部人員要求外,還應無藥物、化學品等過敏史,

無皮膚炎癥和損傷。

5.1.4在存在H2S水域潛水作業時,人員應經過H2S防護知識與技能培訓。

5.1.5受過污染的潛水員在再次進入污染水域潛水之前,應接受醫學檢查并證明其體格條件已滿足潛

水要求。

裝備要求

5.2.1宜配備水面供氣式潛水裝具,并穿戴潛水頭盔。使用開式呼吸調節器時,應配置防止污染物回

1

T/CDSAXXXX—2023

流進呼吸系統的止回閥。

5.2.2應配備連有手套、靴子的干式潛水服。若干式手套是獨立的,應確保其袖口為雙層結構,內層

可緊貼皮膚并塞入干式服袖口內,外層可包繞干式服袖口外。

5.2.3潛水員自攜應急氣瓶減壓器宜采用隔膜平衡式一級減壓器。

5.2.4潛水臍帶應由耐化學品腐蝕的供氣管、測深管和通信電纜組成,不應使用膠帶捆綁固定,宜采

用編織固定。臍帶的供氣軟管應采用整體一根軟管,中間不得有接頭。

5.2.5水面主供氣源和應急氣源應采用高壓氣瓶組供氣。若水面供氣采用空壓機和儲氣罐供氣,則空

壓機和儲氣罐應布置在上風位或清潔區。

5.2.6宜在現場配置甲板減壓艙。若配置甲板減壓艙,其供氣系統應符合本文件中水面供氣的要求。

甲板減壓艙應布置在上風位或清潔區。

5.2.7若現場污染范圍僅限水體,應為水面人員配備液密型化學防護服;若現場污染范圍涉及水面空

氣環境,應為水面人員配備氣密型化學防護服和正壓自攜式呼吸器。還應配備耐腐蝕防護手套和防護靴。

化學防護服的選用可參照GB24539的相關要求。

5.2.8應視現場具體污染情況,為水面潛水裝備配備適當的防護用品。

5.2.9應視現場具體污染情況,配備相關環境污染物檢測儀器。

5.2.10工作區域應配置適當的防污隔離設施和收納污染物品的設施。

5.2.11工作區域應配置能供給足夠淡水的設施。

作業要求

5.3.1潛水作業前,應檢測存在或可能存在環境污染的現場水體和空氣,評估污染物類型、污染程度

和污染范圍,以及人員接觸污染物的可能途徑。化學品危害的評估可參考HJ/T154的相關要求。

5.3.2在制定潛水計劃和應急計劃時,應針對本次現場污染評估結果,制訂污染水域潛水作業程序、

潛水后清污程序和人員中毒應急預案。

5.3.3應在現場分區管理,將現場分為污染區、過渡區和清潔區。可使用綠、黃和紅色分別標識清潔

區、過渡區和污染區,每區之間的分隔線應清晰。區域設置時應考慮風向,清潔區設于上風,污染區設

于下風。外圍應設置潛水警示標志。

5.3.4潛水人員離開紅區只能進入黃區,然后才能進入綠區。無防護的人員和裝備不得進入過渡區和

污染區。待命潛水員應在綠區待命。

5.3.5僅1次潛水的潛水作業,潛水隊最低人員配備至少5人,包括1名潛水監督、1名潛水員、1名

待命潛水員、2名潛水照料員。

5.3.6若現場污染范圍涉及水面環境,待命潛水員待命期間應穿戴潛水頭盔,水面人員應穿著氣密型

防護服和正壓自攜式呼吸器。

5.3.7潛水員和待命潛水員著裝后,宜在下水前先進入清水缸或池中進行潛水服水密、氣密檢查,還

應檢查干式手套與干式服之間的氣體是否相通,若相通,應采取措施進行隔離。

5.3.8若現場有風,水面人員應在上風位進行控制和照料。

5.3.9若水面或水下有流,潛水員應從上游位接近作業點。

5.3.10潛水作業期間,若潛水服破裂進水、潛水員嗅到異味、潛水員或水面人員有中毒表現等,應立

即終止潛水。

5.3.11最大潛水深度和水下工作時間應控制在不用水下減壓的時間內。

5.3.12不宜進行反復潛水。

2

T/CDSAXXXX—2023

5.3.13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潛水人員體溫過高,如多喝水、使用化學制冷劑、限制潛水時間等。

6清污要求

清污劑的選用

6.1.1應配備針對作業現場污染物清洗的清污劑。

6.1.2各種清污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見附錄A。

紅區的清污

6.2.1潛水員出水后,不卸裝進入紅區,水面人員應穿著水密型防護服使用高壓淡水或海水沖洗潛水

頭盔和潛水服外部。

6.2.2潛水員卸去自攜應急氣瓶、臍帶、壓重帶和安全背帶后,水面人員可用配好的5%家用漂白劑溶

液和硬毛刷刷洗潛水頭盔和潛水服,應注意刷洗潛水頭盔和頸部密封圈的交界處。

6.2.3若潛水頭盔和潛水服污染嚴重,可先用如抗菌肥皂液、磷酸三鈉液、酒精等清污劑清洗,再用

漂白劑溶液清洗,最后用淡水清洗。

黃區的清污

6.3.1經過初步沖洗和刷洗后,潛水員進入黃區卸裝,首先,解開潛水頭盔與潛水服的機械鎖緊裝置,

取下潛水頭盔。然后脫下干式潛水服和手套,最后脫下內衣褲。

6.3.2若皮膚有被污染的跡象,應采取額外的清污措施。可用0.5%漂白劑擦洗被污染處皮膚10min,

然后在淋浴時再用肥皂清洗。

6.3.3若潛水裝具沒有破損,潛水員可進入綠區。

綠區的清污

6.4.1潛水員進入綠區后,做常規潛水后淋浴,包括用沐浴皂和洗發劑清洗全身,用沐浴皂刷洗手指,

6.4.2視具體情況刷洗指甲或刷牙漱口。可用2%醋酸鋁滴耳,每側維持1min。

裝具的清污

6.5.1經過初步沖洗和刷洗的潛水裝具卸下后,應進行二次清污。

6.5.2可使用5%的漂白劑溶液浸泡潛水裝具30min,然后用軟毛刷刷洗。臍帶宜用肥皂水浸泡。

6.5.3潛水裝具在清污劑溶液中浸泡完并取出后,再用淡水沖洗,直至沒有泡沫。

6.5.4為保證清污劑溶液不進入臍帶或其它氣動裝置的輸氣孔,應采用不透水的密封罩(塞)。

6.5.5視污染情況,潛水頭盔和潛水服上的閥門必要時應拆下單獨清洗。

6.5.6對自己無法清污的裝備,應聯系廠家做進一步處理。

6.5.7清污后,應檢查裝備狀況,無法再用的裝具應報廢或交廠家處理。

水面人員的清污

6.6.1水面人員的清污可參照潛水員的清污要求。

6.6.2最后一名走出污染區域的人員應做自我清污。

潛水現場的清污和清污污水的處理

6.7.1在潛水人員清污結束后,應沖洗潛水作業場所。

6.7.2通常清污后的污水可排入潛水水域的水體。若管理部門對清污污水的處理有特定要求,則在清

污過程中,應采取適當的方法回收清污污水,污水集中回收后,應進行封存,并交業主或相關單位處理。

3

T/CDSAXXXX—2023

A

A

附錄A

(資料性)

常用清污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較

常用清污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較見表A.1。

表A.1常用清污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較

清污劑對抗生物污染物對抗化學污染物皮膚接觸安全性對潛水裝備的影響

淡水CC11

抗菌肥皂水AA11

漂白劑AB23

磷酸三鈉液BA33

酒精AC32

有效性:A=非常有效;B=有效;C=部分有效

安全性:1=無害;2=潛在有害;3=有害(若不采取其他措施)

4

T/CDSAXXXX—2023

參考文獻

[1]中國潛水救撈協會.潛水及水下作業通用規則(第2版),2023

[2]劉安堂等.安全潛水作業手冊.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3]徐偉剛.中國海軍潛水手冊(第六分冊).特殊條件潛水.北京:海潮出版社,2022

[4]SS521-AJ-PRO-010.GuidanceforDivinginContaminatedWaters

[5]ADCICS6.4.InternationalConsensusStandardsforCommercialDivingandUnderwaterOperations,

2020

[6]IMCAD021.GuidanceonDivinginContaminatedWaters,2021

[7]CSAZ275.2:20.Occupationalsafetycodefordivingoperations,2020

5

ICS03.220.40

CCSR53

CDSA

中國潛水救撈行業協會團體標準

T/CDSA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

Codeofpracticefordivingoperationsincontaminatedwaters

(報批稿)

(本草案完成時間:2023年11月30日)

2023-XX-XX發布2023-XX-XX實施

中國潛水救撈行業協會發布

T/CDSAXXXX—2023

污染水域潛水作業規程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污染水域潛水作業的基本要求、特殊要求和清污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生物和化學污染水域的空氣潛水作業。不適用于放射污染水域潛水作業。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20827職業潛水員體格檢查要求

GB24539防護服裝化學防護服

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GB30035船員健康檢查要求

HJ/T154新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導則

3術語和定義

JT/T1452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污染水域Contaminatedwaters

水體中所含污染物超過了水體的環境容量或水體的自凈能力。

注:本文件所指污染物包括生物污染物和化學品污染物,未包含放射性污染物。

4基本要求

應滿足GB26123空氣潛水安全要求。

應盡量縮短潛水員和水面人員接觸污染水域環境的時間。

5特殊要求

5.1人員要求

5.1.1應經過污染水域潛水作業的培訓,掌握清污劑的配置方法以及人員與裝備的清污程序。

5.1.2潛水員體格條件除滿足GB20827的要求外,還應無藥物、化學品等過敏史,無皮膚炎癥和損

傷。

5.1.3水面人員體格條件除滿足GB30035規定的甲板部人員要求外,還應無藥物、化學品等過敏史,

無皮膚炎癥和損傷。

5.1.4在存在H2S水域潛水作業時,人員應經過H2S防護知識與技能培訓。

5.1.5受過污染的潛水員在再次進入污染水域潛水之前,應接受醫學檢查并證明其體格條件已滿足潛

水要求。

裝備要求

5.2.1宜配備水面供氣式潛水裝具,并穿戴潛水頭盔。使用開式呼吸調節器時,應配置防止污染物回

1

T/CDSAXXXX—2023

流進呼吸系統的止回閥。

5.2.2應配備連有手套、靴子的干式潛水服。若干式手套是獨立的,應確保其袖口為雙層結構,內層

可緊貼皮膚并塞入干式服袖口內,外層可包繞干式服袖口外。

5.2.3潛水員自攜應急氣瓶減壓器宜采用隔膜平衡式一級減壓器。

5.2.4潛水臍帶應由耐化學品腐蝕的供氣管、測深管和通信電纜組成,不應使用膠帶捆綁固定,宜采

用編織固定。臍帶的供氣軟管應采用整體一根軟管,中間不得有接頭。

5.2.5水面主供氣源和應急氣源應采用高壓氣瓶組供氣。若水面供氣采用空壓機和儲氣罐供氣,則空

壓機和儲氣罐應布置在上風位或清潔區。

5.2.6宜在現場配置甲板減壓艙。若配置甲板減壓艙,其供氣系統應符合本文件中水面供氣的要求。

甲板減壓艙應布置在上風位或清潔區。

5.2.7若現場污染范圍僅限水體,應為水面人員配備液密型化學防護服;若現場污染范圍涉及水面空

氣環境,應為水面人員配備氣密型化學防護服和正壓自攜式呼吸器。還應配備耐腐蝕防護手套和防護靴。

化學防護服的選用可參照GB24539的相關要求。

5.2.8應視現場具體污染情況,為水面潛水裝備配備適當的防護用品。

5.2.9應視現場具體污染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