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糖類(精準練習)-2021-2022學年高一化學學習高效學講練(人教版2019)_第1頁
741糖類(精準練習)-2021-2022學年高一化學學習高效學講練(人教版2019)_第2頁
741糖類(精準練習)-2021-2022學年高一化學學習高效學講練(人教版2019)_第3頁
741糖類(精準練習)-2021-2022學年高一化學學習高效學講練(人教版2019)_第4頁
741糖類(精準練習)-2021-2022學年高一化學學習高效學講練(人教版20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高一化學同步學習高效學與練(精準練習)第七章有機化合物第四節基本營養物質第1課時糖類1.有廣告稱某品牌的八寶粥(含糯米、紅豆、桂圓等)不含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你認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該廣告有可能誤導消費者B.糖尿病患者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C.不含糖不等于沒有糖類物質,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慎重考慮D.不能盲從廣告的宣傳【答案】B【解析】A.糯米、紅豆、桂圓中都含有淀粉,淀粉屬于多糖,因此有廣告稱某品牌的八寶粥不含糖是錯誤的,誤導消費者的傾向,A正確;B.糖尿病患者應少吃含糖的食品,該八寶粥未直接加蔗糖,但其中含有由糯米、紅豆、桂圓等為糖類物質,因此也要慎重食用,不可貪吃,B錯誤;C.不加入蔗糖的食物并不是不含糖,不等于沒有糖類物質,因此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慎重考慮,C正確;D.我們在購買消費品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病情,根據購買商品的說明書認真分析,不能盲從廣告的宣傳,D正確;故合理選項是B。2.(2021·吉林白山·高一期末)糖類交化合物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正需人體每天需要大量的糖來提供能量,為各種組織、臟器的正常運作提供動力。下列物質中富含糖類的是A.奶油 B.土豆 C.脂肪 D.雞蛋【答案】B【解析】A.奶油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油脂,故A錯誤;

B.土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糖類,故B正確;C.脂肪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油脂,故C錯誤;

D.雞蛋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故D錯誤。故選B。3.下列關于葡萄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易溶于水,有甜味,能與鈉反應放出H2 B.可與乙酸發生酯化(取代)反應C.能與銀氨溶液反應 D.能與小蘇打溶液反應放出CO2【答案】D【解析】A.葡萄糖含有醇羥基,可與水形成氫鍵而易溶于水,羥基能與金屬鈉反應置換出H2,故A正確;B.葡萄糖含有醇羥基,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故B正確;C.葡萄糖含有醛基,能與銀氨溶液反應,出現銀鏡現象,故C正確;D.葡萄糖含有醇羥基和醛基,但不含有羧基,不能與小蘇打溶液反應放出CO2,故D錯誤,故選:D;4.(2021·山東省青島第一中學高一開學考試)2021年1月,煙臺棲霞礦難事故發生后,當地部門積極組織施救及時向地下遇險人員輸送食鹽水和葡萄糖等營養液。以上營養液中不含有的營養素是A.蛋白質 B.水 C.無機鹽 D.糖類【答案】A【解析】輸送食鹽水中含有水、無機鹽;輸送葡萄糖等營養液中含有糖類物質及水分,而不含有蛋白質,因此合理選項是A。5.(2021·四川·攀枝花市成都外國語學校高一期中)將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無色溶液的是A.高錳酸鉀 B.菜籽油 C.面粉 D.白糖【答案】D【解析】A.高錳酸鉀溶于水形成紫紅色溶液,A不合題意;B.菜籽油不溶于水,形成無色乳濁液或者分層,B不合題意;C.面粉部分溶于水,大部分不溶于水,溶于水的部分形成膠體,C不合題意;D.白糖溶于水形成無色溶液,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6.(2021·內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開學考試)最近新疆棉花事件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2020年新疆棉花總產量達516.1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87.3%,約占世界棉花產量20%以上。棉花中的纖維素占比87%90%,纖維素的化學式為(C6H10O5)n,下列關于纖維素說法正確的是A.纖維素屬于有機物B.纖維素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5C.纖維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D.纖維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答案】A【解析】A.纖維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A正確;B.纖維素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6):10=36:5,B錯誤;C.纖維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C錯誤;D.纖維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6n+10n+16×5n=162n,D錯誤。故選A。7.(2021·甘肅·慶陽第六中學高一期末)下列物質中,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 B.果糖和葡萄糖C.淀粉和葡萄糖 D.蔗糖和纖維素【答案】B【解析】A.淀粉和纖維素均用(C6H10O5)n表達,但是n值不同,不是同分異構體,A不符合題意;B.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單糖,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結構不同,是同分異構體,B符合題意;C.淀粉是多糖,葡萄糖是單糖,它們不是同分異構體,C不符合題意;D.蔗糖是二糖,纖維素是多糖,它們不是同分異構體,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8.(2022·全國·高一)從古至今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中杓的材質為FeOB.“柳絮飛時花滿城”中柳絮(與棉花成分相同)中富含糖類C.“書之棉帛,鏤之金石”中竹簡的主要成分不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D.“初,人不知蓋泥法,元時南安有黃長者為宅煮糖,宅垣忽壞,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中涉及化學變化【答案】B【解析】A.Fe3O4有磁性,可用于制造磁石,則司南中“杓"所用的材質為Fe3O4,A錯誤;B.柳絮和棉花的主要成分均為纖維素,纖維素屬于多糖,B正確;C.竹簡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纖維素的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C錯誤;D.蔗糖的分離提純采用了黃泥除色,由此可見黃泥具有的性質是吸附性,該變化是物理的吸附,屬于物理變化,D錯誤;故選B。9.(2021·廣東·普寧市華僑中學高一階段練習)淀粉溶液是一種膠體,并且淀粉遇到碘單質,可以出現明顯的藍色。現有淀粉和Na2SO4的混合液,裝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餾水的燒杯內,過一段時間后,取燒杯中液體進行實驗,下列說法能證明半透膜袋完好無損的是A.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B.加入碘水變藍C.加入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生D.加入碘水不變藍【答案】D【解析】半透膜只允許小分子和離子通過,淀粉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淀粉不能通過半透膜,若半透膜完好無損,燒杯內不會有淀粉,加入碘水不變藍,故選D。10.(2021·黑龍江·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學高一期末)某學生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用以檢驗淀粉水解的情況: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沒有水解D.淀粉已發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解析】淀粉為多糖,遇到碘變藍色,在酸性環境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夠與新制備的氫氧化銅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亞銅磚紅色沉淀,碘能夠與氫氧化鈉反應,據此分析判斷。【詳解】淀粉為多糖,遇到碘變藍色,淀粉在酸性環境下發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水解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呈堿性,再加入碘水,因為碘水能夠與氫氧化鈉反應,通過該實驗不能判斷溶液中是否含有淀粉;在堿性環境下加入新制備的氫氧化銅,產生磚紅色沉淀,說明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說明淀粉已經水解,所以通過上述實驗能夠證明淀粉已經水解,但無法確定是否水解完全,故選D。11.(2021·天津·高一期末)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為原料制備乙醇的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玉米C12H22O11葡萄糖乙醇A.等物質的量的C5H12、C6H12O6、CH4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消耗氧氣量最多的是C6H12O6B.淀粉和纖維素分子式均為(C6H10O5)n,因此互稱為同分異構體C.可用新制Cu(OH)2懸濁液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在一定條件下,葡萄糖可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答案】D【解析】A.1molC5H12消耗氧氣mol,1molC6H12O6消耗氧氣6mol,1molCH4消耗氧氣mol,等物質的量的三種物質消耗氧氣最多的是C5H12,故A錯誤;B.淀粉和纖維素通式相同,但實際組成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故B錯誤;C.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需要檢驗淀粉是否有剩余,應用碘單質檢驗,故C錯誤;D.葡萄糖中含有羥基,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故D正確;故選:D。12.(2021·遼寧·建平縣實驗中學高一期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是同分異構體B.葡萄糖和蔗糖屬于同系物C.淀粉和纖維素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D.只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就可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答案】D【解析】A.淀粉和纖維素的分子中的結構單元數目不同,分子式不同,兩者不是同分異構體,A錯誤;B.葡萄糖和蔗糖的結構不相似,在分子組成上不是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關系,兩者不屬于同系物,B錯誤;C.淀粉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纖維素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因為人體內沒有纖維素水解酶,C錯誤;D.能使飽和碳酸鈉溶液產生大量氣泡的是乙酸,遇到飽和碳酸鈉溶液不分層的是乙醇,遇到飽和碳酸鈉溶液分層且油層在上層的是乙酸乙酯,D正確;故選D。13.(2021·遼寧·高一學業考試)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功能紊亂,其血液和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會超出正常范圍。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0O5B.可用銀氨溶液來檢測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食物中的淀粉在人體內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D.控制高熱量食品的攝入和增加體育活動,可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答案】A【詳解】A.葡萄糖是多羥基的醛,其分子式是C6H12O6,故A錯誤;B.葡萄糖是多羥基的醛,醛基能和銀氨溶液發生銀鏡反應,所以能用銀氨溶液來檢測糖尿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故B正確;C.淀粉屬于多糖,在人體內酶的作用下發生水解,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故C正確;D.控制高熱量食品的攝入和增加體育活動,可促進糖代謝,從而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故D正確;故答案:A。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糖類化合物都可以發生水解B.證明淀粉沒有發生水解的方法是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C.檢驗葡萄糖的方法是加入含NaOH溶液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D.檢驗淀粉是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答案】C【解析】A.葡萄糖不能發生水解,A錯誤;B.證明淀粉沒有發生水解的方法是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形成堿性環境,在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B錯誤;C.檢驗葡萄糖的方法是加入含NaOH溶液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若觀察到出現磚紅色沉淀則證明有葡萄糖,C正確;D.檢驗淀粉是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若觀察到變藍則有葡萄糖,D錯誤;故選C。15.(2021·湖南·高一期中)2021年9月24日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首次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這是中國科學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顛覆性,原創性突破。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科學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為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技術路線提供了一種新思路B.若用激光筆照射淀粉溶液,溶液中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說明淀粉溶液是一種膠體C.淀粉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6H12O6D.淀粉是一種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答案】C【解析】A.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有利于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A選項正確;B.丁達爾效應是鑒別溶液和膠體的方法,B選項正確;C.淀粉為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化學式為(C6H10O5)n,C選項錯誤;D.淀粉是一種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D選項正確。故選C。16.(2021·江西省新干中學高一階段練習)將淀粉漿和稀硫酸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紙(一種半透膜)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動的溫水中。足夠長的一段時間后A.取燒杯中的溶液加入Cu(OH)2懸濁液并加熱,未發現紅色沉淀,說明淀粉尚未發生水解B.取紙袋中液體少量滴加BaCl2產生白色沉淀,說明硫酸在此反應前后的質量和性質不變C.若把稀硫酸改成唾液淀粉酶,必將大大加快水解反應的速率,縮短實驗時間D.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滴加碘水,未發現變藍色,說明淀粉已經完全水解【答案】C【解析】A.取燒杯中的溶液加入Cu(OH)2懸濁液并加熱,未發現紅色沉淀,不能說明淀粉尚未發生水解,因為反應需要在堿性溶液中進行,應該首先加入氫氧化鈉中和硫酸,A錯誤;B.取紙袋中液體少量滴加BaCl2產生白色沉淀,只能說明有硫酸根存在,不能說明硫酸在此反應前后的質量和性質不變,B錯誤;C.若把稀硫酸改成唾液淀粉酶,酶屬于催化劑,因此必將大大加快水解反應的速率,縮短實驗時間,C正確;D.淀粉不能透過半透膜,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滴加碘水,未發現變藍色,不能說明淀粉已經完全水解,D錯誤;答案選C。17.淀粉的性質(1)淀粉的檢驗可溶性淀粉溶于水得到淀粉溶液,淀粉溶液屬于____(分散系類型),檢驗方法是:_____。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實驗現象是_____。(2)淀粉的水解反應①實驗操作和現象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熱,冷卻,分為兩份。一支試管中加碘水,實驗現象是_____。另一支試管中的水解液用_____,然后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實驗現象是_____。②淀粉水解的方程式為____。【答案】(1)

膠體

用一束光垂直照射,有丁達爾效應產生

溶液變藍色(2)

溶液不變藍色

氫氧化鈉溶液中和

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C6H10O5)n+nH2O→nC6H12O6【解析】(1)淀粉溶液屬于膠體;檢驗方法是用一束光垂直照射,有丁達爾效應產生則證明是膠體;淀粉溶液與碘水變藍,故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實驗現象是溶液變藍色;(2)①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熱,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一支試管中加碘水,實驗現象是溶液不變藍色;因溶液中有過量的硫酸,另一支試管中的水解液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然后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發生反應生成Cu2O,故實驗現象是有磚紅色沉淀生成;②淀粉水解的方程式為(C6H10O5)n+nH2O→nC6H12O6。18.糖的分類依據:是否水解及水解產物的多少不同進行分類類別單糖二糖多糖特點不能水解為更簡單的糖分子一分子二糖水解后能生成___單糖一分子多糖水解后能生成____單糖代表物____、_______、___、乳糖___、___代表物分子式__________相互關系______不屬于同分異構體【答案】

兩分子

多分子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麥芽糖

淀粉

纖維素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同分異構體

同分異構體19.(2021·上海市控江中學高一期中)Na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某實驗小組進行如下與NaC1有關的實驗。①把雞蛋的一頭敲破,倒出蛋清、蛋黃,洗凈蛋膜內部,將另一頭浸泡在稀醋酸中溶去部分蛋殼(中間的蛋殼留著,起固定作用):②在一只小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將洗凈了蛋膜外部的蛋殼架在小燒杯上,蛋膜浸入蒸餾水中(如圖);③向蛋膜內加入淀粉和食鹽的混合溶液,靜置一段時間;④拿走蛋膜,檢驗燒杯中有無淀粉和食鹽。根據以上敘述,回答下列問題:(1)檢驗燒杯中有無淀粉,操作是_______。(2)檢驗蛋膜內溶液中有無NaCl,操作是_______。(3)請寫出檢驗NaC1相關的原理方程式_______。【答案】(1)取樣,加入碘液,若變藍則含淀粉(2)取樣,加入硝酸銀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NaCl(3)AgNO3+NaCl=AgCl↓+NaNO3【解析】(1)利用淀粉與碘變藍,故檢驗燒杯中有無淀粉,操作是取樣,加入碘液,若變藍則含淀粉;(2)如果蛋膜內溶液中有NaCl則可以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故檢驗蛋膜內溶液中有無NaCl,操作是:取樣,加入硝酸銀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含NaCl;(3)根據(2)的分析可知,檢驗NaC1相關的原理方程式是:AgNO3+NaCl=AgCl↓+NaNO3。20.(2021·黑龍江·牡丹江市第十五中學高一期末)用土豆絲做菜時,一般先將其放入水中泡一下,水變渾濁,并產生白色沉淀。已知其主要成分是有機物A,遇碘水后顯藍色,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水反應,最終生成B.B能發生銀鏡反應,還可以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一種液體燃料C。(1)A的名稱是___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___,A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生銀鏡反應。(2)B的名稱是___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___,B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3)C的名稱是____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____【答案】(1)

淀粉

(C6H10O5)n

不能(2)

葡萄糖

C6H12O6

不能(3)

乙醇

C2H6O【解析】A遇碘水變藍,故A一定為淀粉。根據題意,水解可最終生成B為葡萄糖,可發生銀鏡反應,C為乙醇。(1)A為淀粉,分子式為(C6H10O5)n,不能發生銀鏡反應,故答案為:淀粉;(C6H10O5)n;不能;(2)B為葡萄糖,分子式為C6H12O6,為單糖,不能發生水解反應,故答案為:葡萄糖;C6H12O6;不能;(3)C為乙醇,分子式是C2H6O,故答案為:乙醇;C2H6O。21.(2021·福建福州·高一期末)以淀粉為主要原料合成一種具有果香味的物質C的合成路線如圖所示(1)下列關于淀粉和纖維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它們都屬于糖類,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都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