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講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講義)-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1頁
第20講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講義)-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2頁
第20講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講義)-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3頁
第20講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講義)-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4頁
第20講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講義)-2024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第20講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人口分布2021北京卷,18(2),4分綜合思維:結合人口分布圖表材料,綜合分析影響人口和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析不同區域環境人口容量和從近些年高考看,人口的高考這部分內容考察是生備考時需掌握世界和中國人口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人口容量等基本知系,謀求人地協調發展。與人口問題③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中國人口分布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容量人口分布和人口容量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人口分布知識點1世界人口分布(基礎)2/582024年高考復習知識點1世界人口分布(基礎)世界人口稠密地區北回歸線工業、金融、貿易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類聚居歷史悠久;②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優越人口密度人/千米2①資本主義發展最早;②商業貿易活動頻繁;③世界重要的工業地帶發達(經濟因素)M洋三大人口稀疏區:高緯、高寒地帶;濕熱的雨林區2024年高考復習西伯利亞氣候寒冷自然條件惡劣高寒地區稀薄西亞馬孫河流域濕熱地區干早沙漠地區青藏地區表1世界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2021年)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巴西國家孟加拉國日本埃塞俄比亞菲律賓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①人口分布不均衡從半球、緯度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北緯20°~50°地帶最為集中。從各大洲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5%。亞洲人口數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無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極洲。②人口分布具有趨向性世界人口分布趨向氣候溫暖濕潤地區世界人口分布趨向沿河、近海地區:一般來說,近海地區對外聯系便利;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產養殖等方面的優勢,都利于人類生產生活,人口較為密集世界人口分布趨向低平地區:人口分布多趨向于地勢低平地區,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是人類的主要聚居地。約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世界人口分布趨向城市集中:近現代以來,世界人口越來越向城市(空間相比廣闊鄉村地區較為狹小)集中,從而使世界人口分布呈現出大小不等的密集點和密集帶。命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沿海的工、商業經濟發達區。這些地區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港口條件,對外可進世界主要河流中下游平原及河口三角洲農業區。這些地區大多氣候適宜、土地肥(1)人口分布特征描述:定性與定量結合。先說明人口分布是否平衡;再說明人口分布的稠密區和稀疏區(哪里多,哪里少),從什么地方向什么地方遞增(遞減),或找到明顯的地理分界線(該線兩(2)人口分布原因分析:自然條件是影響人口分布的基礎條件;經濟發展水平是影響人口分布的決知識點2中國人口分布(基礎)古往今來,我國始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長期保持在20%左右。1935年,胡煥庸依據點密度,繪出我國第一張人口分布⑤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01000千米0人口密度(人/千米2)新疆:氣候干旱,水勢較低的河谷地帶人口稠密。騰沖較長,地處溫帶平黑河西側東側面積占比%人口比例%地形地貌特征農業條件城鎮化水平典題練習下圖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況。累積頻率(或稱對頻率的累積)是指為了統計分析的需要,有時需要觀察某一數值以下或某一數值以上的頻率之和。讀圖,完成1~3題。1.該流域人口分布特點是()A.空間分布比較均勻且比較稠密B.35503650米的高程最為密集C.距河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D.高程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變化劇烈2.該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C.藏南谷地D.北美大草原3.影響該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離空間分布差異的主要因素是()A.水能資源分布B.地形地勢和坡向C.交通通達度D.取用水方便程度0O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下表示意20002020年中國各區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數變化(基尼系數代表要素分布的均勻程度,其數值越大,要素分布越集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000年2010年2020年全國胡煥庸線兩側東南半壁西北半壁四大地區中部甲乙丙4.我國四大地區中,表中甲乙丙分別對應的是()A.東部西部東北B.東部東北西部C.東北西部東部D.西部東北東部5.預計我國人口分布變化趨勢短時間內不會改變,則各級地方政府應()A.提高人口遷移的成本C.培育國家級中心城市D.增加經濟考核權重知識點3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重點)人類生產生活大多數集中在平原地區。據統計,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千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區。其中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區,居住著全球50%以上的人口。高山、高原地區土地貧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玻利維亞首都拉巴斯。安地斯山脈北段和中段山區的山間盆地、河谷和高原,土壤肥沃、氣候涼爽,為主要人口集中地。拉薩位于青藏高原拉薩河谷,河谷地區熱量條件好,有利于居住。低緯度高海拔高海拔低河谷寒2024年高考復習自然案例平原和工農業生產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區,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區我國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勢第高山和高原北半球溫帶地區適宜農業生產和人類居住,80%的人口分候涼爽、降水較多的高原、山地地區降水口稀疏干旱地區的人類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區依水源多呈點我國西北干旱地區,人口集中分布在水源充足的綠洲地區多通過農業生產間接影響人口分布;土壤肥力、性狀不同,人口分布狀況不同我國東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布的決定性因素;煤礦、油田等工礦點也是居民密集點>社會生產方式自然條件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不斷減少自然條件對人口分布的影響不斷減少生產力水平對人口分布的影響非常明顯適的地方,往往會吸引更多人居住。大多數時候人口密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呈正相2024年高考復習原因人文因素農業發達地區人口稠密以農業經濟為主生產力的發展,科技與管理技術的進步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口較稠密就業機會多、收人入水平高,往往會吸引更多人居住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較多交通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重要作用化布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較稠密受文化、民族、宗教的影響,人口題型01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圖1示意貴州省烏江上游各海拔人口數量變化,圖2示意貴州省烏江上游各海拔人口密度變化。據此1.烏江上游人口分布特征是()A.人口數量與海拔呈正相關B.人口密度與海拔呈負相關C.人口密度最大處人口數量最多D.人口數量最多處人口密度較高2.推測影響烏江上游人口分布的主導因素是()3.該區域海拔1000米以下最可能為()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人口密度影響較大。下圖示意中國四大區域人口密度影響因素排序(圓圈大小表示影響因素水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區域依次是()A.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B.中部地區、東部地區、西部地區、東北地區C.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東北地區D.東北地區、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5.交通便利度對丙區域人口密度影響遠高于其他要素和其他區域,是因為丙區域()A.工業基礎雄厚B.距沿海港口近C.地形地勢復雜D.對外開放度高考點二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知識點1人口的自然增長(基礎)1.人口增長一個地區人口的增長,包括人口自然增長和人口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兩個方面。(1)區域人口增長=人口自然增長+人口機械增長。(2)人口自然增長:年凈增人口數量=人口基數×自然增長率。(3)人口機械增長:年凈增人口數量=人口基數×機械增長率。5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12/58影響因素:人口的機械增長就是由人口遷移引起青壯年勞動力的增長,自然增長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變化,主要指戶籍人口,影響影響因素:人口的機械增長就是由人口遷移引起青壯年勞動力的增長,自然增長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變化,主要指戶籍人口,影響青少年比重的變化2024年高考復習人口增長中的“增長”并非一定是人口數量增加。人口增長中的“增長”并非一定是人口數量增加。既可以是正增長,也可以是零增長或者負增長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數量的區別人口自然增長率低,表示人口增長的速度慢,并不一定人口增長數量少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區別戶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戶籍管理機關登記了戶口的常住人口是指實際居住在某地一定時間(半年以上)的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自然資源因素:自然資源越多,供給人口數量越多,人口數量自然資源因素:自然資源越多,供給人口數量越多,人口數量增加;環境(自然災害)因素:自然災害影響死亡率升高,人口自然增長速度趨緩經濟因素:古代自然增長與經濟發展水平成正相關,現代社會由于經濟越發達、科技越雄厚的地區,人口負擔加重,人口自然增長率越低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由于政治獨立,民族經濟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進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長很快。發達國家和地區:受生育觀念、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較完善)影響,人口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政治因素:國家政策有關(如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放寬二胎鼓勵生育等)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影響因素下圖為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曲線圖,讀圖思考:2.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0,人口數量增加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0,人口數量不變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人口數量減少3.人口自然增長率由正值變為0時,該地區人口數量最多;人口增長的快慢,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依據不同歷史階段人口的出生的變化,把人口增長分成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傳統型(過渡模式)和現代型(三低模式)三種類死亡率與出生率(%)死亡率與出生率(%)43高高低21|現代型0 逐步過渡時間 低低低每一種人口增長模式都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每一種人口增/////////////////////////2024年高考復習(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弊現代型弊人口增原始型(“高一高一低”型)(“高一低一高”型)(“低一低一低”型)特點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人口狀況速度快,表現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慢,呈現出新的平衡狀態數量相對靜止或低速增長急劇增加影響利:出生率高,能滿足農出現勞動力不足,影響經濟發展貧困加劇,引發資源環境社水平的提高弊:勞動力和兵源短缺,活困難、孤單原因生產力水平低下,醫療衛生條件差生產力水平提高,經濟發展,醫療衛生水平提高人們的社會觀念和家庭生育觀念發生變化6.人口增長模式的空間差異①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20世紀70年代中期已步入現代型。③我國: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目前已進入現代型。2024年高考復習現代型現代型現代型傳統型7.人口增長模式的判斷(1)根據生產力水平判斷高高低型,高低高型低低低型農業社會時期工業化時期后工業化時期(2)根據國家類型判斷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屬于傳統型,個別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古巴等,已經屬于現代型;發達國家多屬于現代型。(3)根據數值特征判斷原始型原始型零自然增長率傳統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左右,出生率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長率在2%左右現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長率在1%以下,接近0,甚至是負值出生率2022年河南省出生人口73.3萬人,出生率為7.42%;死亡人口74.1萬人,死亡率為7.50‰;自然增長人口0.8萬人,自然增長率為—0.08%。人口自然增長率62年來(自1961年開始)首次出現負增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河南省人口62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的原因()①育齡婦女持續減少和婚育推遲②資源、環境承載力有限)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人口增長數(萬人)人口增長數(萬人)③人口外流和人口老齡化④子女撫育和教育成本上升2.河南省人口負增長對下列職業影響較大的是()A.建筑裝潢設計師B.幼小教師C.計算機工程師D.醫生經過70多年發展,中國人口從建國后的5億多增長到如今的14億多,其增長的過程并不是穩定、平緩的。在2011之前,中國每年的人口增長數量出現了三個高峰和三個低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圖中統計時期內人口數量的變化,敘述正確的是()A.2022年低谷時老年人口數量最少B.1980年低谷時人口出生率最低C.1957年高峰時出生人口數量最多D.2016年人口增長數低于前期低谷4.圖中2011年前三個高峰中,最高峰出現的直接原因是()A.計劃生育政策初步實施B.建國后第一次生育高峰C.經濟的快速增長D.生態環境的改善知識點2人口問題(重點)人口問題是指人口發展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與環境、資源不相協調,人口與自然、人口與社會矛盾激化而產生的影響人口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問題的總稱。主要的突出是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的問題、人人口問題包括人口數量問題、人口結構問題。人口結構主要包括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性別結構、人口文化素質結構等,人口結構若出現不合理,則1.人口數量問題/////////////////////////類型大洲典型國家人口特點原因向題及影響發展中國家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增長快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濟的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影響:加大對資源、環境、就業、經濟等的壓力,影響經濟發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發達國家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德國增長緩慢經濟發展水平高,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觀念的轉變,生活質量要求高兵源不足,青壯年負擔過重鼓勵生育接納移民人口問題(重點)人口問題(重點)鼓勵生育接納移民實施計劃生育減低自然增長率國防兵力不足人口齡少年兒童比重人口增長慢人口增長快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知識點2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人口素質較低大力發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質積極發展交通,積極發展經濟,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增加就地就業機會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發展社會保障事業,增加就地就業崗位和機會等出生率的高低是代表一個國家人口世代更替能否平衡的標準。性別結構有所改善、人口老齡化程度則進一步加深,我國人口的主要矛盾由增量,必然會導致很多行業的整體性衰退,債務違約風險加大,各個行業為了20/58我國人口政策的歷史變遷我國人口政策的歷史變遷2024年高考復習1982年十二大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2011年開放”雙獨二胎”2013年農村地區實施“一孩半”政策1982年十二大計劃生育被確定為基本國策2011年開放”雙獨二胎”2013年農村地區實施“一孩半”政策2013年啟動“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二孩政策.2015年12月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正案,定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實施全面二孩政策2021年全面“三孩政策”2.人口結構問題(1)人口年齡結構失調產生的問題人口年齡結構指各年齡段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齡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口年輕化和人口老齡化。人口年齡結構趨勢少年兒童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少年兒童人口的比重不斷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人口問題人口年輕化可導致人口增長過快。人口持續增長,最終會超出環境的供應和自凈能力,進而引發各種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可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養老等費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難和生活孤單等問題2024年高考復習●影響人口質量的提高;。造成巨大的人口慣性。 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過大。另一方面也會增加社會就業壓力,并可能引發一系列?;辇g和育齡人口數量大,控制人口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 老年人口比重過大②人口老齡化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當這個比例達到14%,就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而當這個比例達到20%,就會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整,適當鼓勵生育(全面放開三孩,改善人口結構);③產業結構轉化升級,使之符合我國人口變化不利影響:削弱經濟增長動力(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勞動力供給減少,社會生產能力不足,經濟增速慢);加大財政壓力(養老金支出增加,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投入增加;經濟增速放緩,財政收人會相應減少);老年人口占比大會導致兵源受限,響國防建設等。2024年高考復習①衡量:性別比。即用100位女性對應的男性數來衡量,通常情況下男女比例為105:100。大于100,男多女少,小于100,女多男少。反映該地區或國家人口的性別結構是否合理或協調。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化素質平過低①科學文化素質和生產技能較高,有利于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轉變,有利于第①第一產業從業人口比重高低,主要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如發達國家第一產業從業人口比重低,說明農業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②第二產業從業人口比重的高低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③科學技術進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更多的人口退出傳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有的國家和地區區位條件優越,商業貿易、金融保險等發達;有的國家和地區題型02人口問題撫養比是衡量勞動年齡人口撫養負擔的指標,表示為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人口)所要撫養的非勞動年齡人口(0~14歲和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若總撫養比低于50%,表明進入人口機會窗口期,在經濟社會政策的充分支持下,就能獲得人口紅利。2021年為我國人口峰值年。下圖示意1.未來,我國社會撫養負擔不斷加重的主要原因是()①少兒撫養比上升②老年撫養比上升③勞動年齡人口減少④總人口持續增加總人口數總人口性別比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據141178萬人0.53%(比上個十年下降0.04個百分點)3.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不能反映出現階段我國()C.結婚成本大大降低D.大量農村勞動力回流D.大量接納海外的移民知識點3人口統計圖的判讀(重點)2024年高考復習勢曲線上升,表示數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線下降,表示數量減少,水平降低。如圖中人口出生率變化曲線,從1800年到2008年,人口出生率波動下降值數值大,水平高;數值小,水平低。如圖中人口死亡率在圖示時間范圍內大部分時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低;2008年死亡率與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長率接近于0度曲線越陡,反映變化速度越快;曲線越緩,反映變化速度越慢。如圖中1925年到1950年出生率曲線最陡,反映人口出生率降速最快;而1875年到1900年,曲線平緩,反映人口出生率變化小段出生率曲線相交,則可認為1825年之前是人口增長的第一階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階段;2008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在1%附近,可認為人口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三低”階段必須注意,圖中數據只表示相對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絕對量;圖中每個點都能夠讀取三個變量的坐標數值,各構成要素所占比重的總和必然是100%。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2024年高考復習①(2)過圖中標出的點“*”,分別畫出與上述三個箭頭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條斜線。注意:在圖中平行斜線應取a,而不是取b(因為斜線b的延伸方向與箭頭②不一致)。(3)讀出上述斜線與三個坐標軸的交點坐標,這就是待求點在三個坐標軸上的坐標。在圖中待求點“*”的三個坐標是0~14歲為23%,15~64歲為73%,65歲及以上為4%。3.四邊形人口統計圖的判讀四邊形人口統計圖中有兩邊分別表示兩個變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兩邊表示一個變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如下圖:年然增長率人口死亡率/%圖1中底邊(橫軸)表示的是人口死亡率,左邊縱軸表示的是人口出生率,另外兩邊表示的是年平均人線(圖2),沿對角線箭頭方向讀取(箭尾到箭頭表示數據越來越大),由此得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7/58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即可,如圖2I處的虛線。(各自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依次大約為0%、8%、16%、29%)。根據某年齡段男女各自所占比重的狀況,判斷出男女性別比例特點,進而判斷是否存在性別比主要看育齡女性(20~49歲)人口所占比重,可推測人口自然增長的趨勢。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上部代表老部代表少年兒童長度代表男性(女性)人口的數量或在總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口80歲及以上6950~59(2)可判讀人口增長狀況2024年高考復習成年期成年型(靜止型)鐘形,上下同寬老年型成年型(靜止型)鐘形,上下同寬老年型(縮減型)壇形,上寬下窄(增長型)(靜止型,穩定型)(縮減型,收縮型除極老的年齡組外,各年齡組人數差別不是很大,塔形較直,只在高齡部分(即塔尖)急劇收縮。人口增長速度減緩,總人口繼續增長。屬于般屬于發展中國家年輕人比重小,國家地區出生率較低中年以上比重較大,平均壽命較長,塔形上下窄、中間寬。其人口增長的趨勢是零增長或負增長,人口規模將縮減,屬于現代型。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老齡化,一般屬于發達國家年輕型(增長型):原始成年型(靜止型):傳統年老型(縮減型):現代型與傳統型落后的大多數型部分發展中國家與經型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濟水平較低的發達國家29/58~~~~2024年高考復習中國人口金字塔演化示意圖中國人口金字塔演化示意圖是當導者類Population:1,276,757,Population::1,388,232②特殊變化(特殊金字塔)~~~~~~70.65.A~1.494①某年齡段人口比例突然變小(如圖A處)。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等導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災害等導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遷。②某年齡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圖B處)。其原因可能是就業、升學等導致的人口大量遷入。③男女比例的明顯失調(如圖C處)。可能是戰爭導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鋼鐵、紡織等對職工性別有一定要求的工廠建設導致的。⑤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男男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女女題型03人口統計圖的判讀出生出生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65歲及以上(%)丁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人口增長模式為原始型B.乙地一定屬于發展中國家3.該國勞動力人口負擔最輕年份和最重的年份分別是()A.2025年和2076年B.2076年和2025年C.2011年和2025年D.2011年和2076年4.出生人口的減少將最先影響該國勞動力人口的()A.平均學歷B.職業構成C.性別構成D.年齡構成考點三人口容量 知識點1資源環境承載力(重點)資源、環境對人口數量的支撐能力是有限度的。這種限度可以用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來表示。概念:指在一定時期內,特定區域在資源環境功能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規模下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種資源與供養人口數量的關系。實質:強調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極限人口),是一個警戒值,它相對確定性:在某一具體時期,制約因素相對穩定,可對人口容量進行相對的定量估計,即具有相對2024年高考復習未來世界人口不會達到資源環境承載數量在100億左右資源環境承載力因素影響自然資源數量和質量正相關是影響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的主要因素。自然資源越豐富,承載的人口越多;自然資源越貧乏,承載的人口越少正相關技水平越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正相關力越大,反之越小負相關人均消費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經濟發達程度正相關經濟越發達,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經濟越不發達,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關受教育水平越高,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科技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決定開發數量對外開放程度資源環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決定消耗數量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一般來說,在既定的對外聯系、經濟技術水平、社會文化條件下,某區域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木桶效應”: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大小取決于數量最少的資源。資源數量越多,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資源是制約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資源是制約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最主要因素實際人口、承載力/萬人早的國家(如英國),已基本上用完了本國的礦實際人口、承載力/萬人早的國家(如英國),已基本上用完了本國的礦產資源,而不得不完全依賴進口,美國也將面臨同樣問題,鋼鐵主要生產國(如日本和意大利)的鐵礦石也完全依農業社會每個人只需要幾千克銅、鐵,制作簡單的農具和生活用具,直至今天,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貧困農民依然如此。工業社會對礦20世紀70年代,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要消費鋼鐵9.4噸、砂石3.55噸、水泥277千克、黏土91千人均消費水平2024年高考復習持在7000萬以內。康熙初年,有記載的人口為1.9億,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億,清朝時期的人口高峰出現了。開發邊陲,推廣種植高產作物番薯、玉米,中國人“以農作物為主、肉類為輔”的飲食習慣,都有助于最2024年高考復習2024年高考復習2.為防止土地資源超載現象的發生,西藏“一江兩河”地區應()知識點2人口合理容量(重點)定義: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適宜的人口數量。實質:最適宜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個理想的、難于確定精確數值的“虛數”。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與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其數值要小于資源環境承載力。影響因素:自然環境和資源的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地域的開放程度等。意義:人口合理容量對于制定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人口戰略和人口政策有著重要意義,進而影響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最大值)(最適宜)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最多能夠養人口合理容量的特點人口合理容量的特點相對性相對性人口合理容量不是要達到的人口數量,以此作為人口控制的警戒⑤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地域開放程度自然環境和資源的變化,如土地荒漠化、水資源減少,也會降低該國過度放牧導致人口容量降低⑤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地域開放程度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地域開放程度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地域開放程度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地域開放程度自然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地域開放程度2024年高考復習社會經濟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物質財富,可以但是,如果不考慮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盲目追求更從而超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資源供給會使這一—地區人口合理容量降低。生產力愈發達,人們利用地域外資源的思考:日本國土面積狹小,礦產資源貧乏,它是依靠什小結小結2024年高考復習人口的生活和決定消耗數量資源環境承載力區別內涵參考角度自然資源的承載力自然資源的承載力,經濟、社會發展、消費水平發展大小共同點制約因素不確定,歷史時期不同,制約因素發生變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但在具體時期,制約因素相對不變的情況下,(1)國際社會要倡導各國政府,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2)要建立公平的國際秩序,保證人人擁有不斷追求高水平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利。(3)尊重人地協調的客觀規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既保持好生態平衡,又不斷題型05人口合理容量指標人口基于人均居住資源境適度人口(萬)最大人口(萬)1.該城市的人口合理容量為()2.影響該城市環境承載力的主導因素是()A.生態環境B.人均居住用地C.可供水資源D.人均建設用地3.確定人口合理容量數值的主要意義是()A.遏制高消費現象的發生B.規劃工業生產規模C.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D.改變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2020年11月1日,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七人普”)正式開啟,和以往相比,普遍存在的“人戶分離”現象仍然為人口普查帶來困難(人戶分離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民的經常居住地和常住戶口登記地二者不一致),但這次人口普查有所不同的是,全國700多萬名普查員將在這天開始走入千家萬戶,逐人逐項開展普查登記,并全面采用電子化方式開展①舊城的危房改造②經濟的快速發展③嚴格的戶籍管理④教育水平的區域差異戶(籍)”現象相對普遍的是()A.安徽省B.四川省C.上海市D.黑龍江省“七普”數據41/58(2020年11月1日零時標準時點)萬人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13.3972億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勢態。體應應體礦位應命133972萬人應神體命126583萬人2020年第七次普查第六次普查2000年第五次普查以2020年11月1日零時為基準,我國總人口為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2053872人2024年高考復習戶別人口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我國人口流動日趨頻繁和住房條件改善、年輕人婚后獨立居住等因素的影響。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主要是受我國人口流動日趨頻繁和住房條件改善年輕影響。除此之外,生育子女數的減少、離婚率的上升、高房價下住房面積受限等@人民日抵分區域看,東部地區人口占39.93%,中部地區占25.83%,西部地區占27.12%,東北地區占6.98%。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1.20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蛟瓌摼焚Y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44/58山河江四河湖浙安湖廣云江遼福陜貴(山重黑新山河江四河湖浙安湖廣云江遼福陜貴(山重黑新甘上吉內北天海寧青西東東南蘇川北南江徽北西南西寧建西州西慶2024年高考復習各地區人口4259.14萬人海京2189.31萬津386.60萬人31個省份中,人口超過1億人的省份有2個——廣東1.26億人、山東1.02億人,少于1000萬人的省份有3個——西藏365萬人、青海592萬人、寧夏720萬人。其中,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計人口占全國人口比重為35.09%。⑤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對比2020年與2010年各地區人口比重,發現人口比重增長最多的五個地區是:廣東(1.14%),浙江(0.51%),新疆(0.20%),福建(0.19%),貴州(0.14%);比重下降最多的五個地區是黑龍江(0.60%)、吉林(0.34%)、遼寧(0.25%)、山西(0.20%)、湖南(0.19%)。46/5872334萬人68844萬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我國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下降為男性人口為7.2334億人,占51.24%;女性人口為6.8844億人,占48.7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與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我國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15~59歲15~59歲構成60歲及以上18.7%(其中65歲及以上13.5%)0~14歲與2010年相比,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9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我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同時,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未來一段時期將持續面臨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壓力。〇原創精品資源享有版權,侵權必究!/////////////////////////2024年高考復習比重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浙江13.27徽建西安福江東湖海慶慶5.678.68州南藏西肅海夏疆貴云西陜甘青寧新8.52從分省數據來看,除西藏自治區外,其他30個省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過7%,其中12個省2024年高考復習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普查相比每十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8930人→15467人1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眼9.08年→9.91年1人口受教育情況: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億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受教育狀況的持續改善反映了10年來我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城鄉人口50979方人90199萬人人民日報人戶分離人口為4.9276億人。其中,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為1.1694億人,流動人口為3.7582億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為1.2484億人。與2010年相比,人戶分離人口增長88.52%,市轄區內人戶分離人口增長192.66%,流動人口增長69.73%。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為人口的遷移流動創造了條件,人口流動趨勢更加明顯,流動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2024年高考復習/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民族人口名少數民族人口漢族人口與2010年第六次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民族人口穩步增長,充分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各民族全面發展進步的面貌。全國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8631億人;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7億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037.8693萬人,增長4.9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1167.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