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2T 106-2021 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_第1頁
DBJ52T 106-2021 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_第2頁
DBJ52T 106-2021 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_第3頁
DBJ52T 106-2021 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_第4頁
DBJ52T 106-2021 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nchorsofBridges2021—05—18發布2021—09—01實施2橋梁錨下預應力檢測技術規程anchorsofBridges貴州道興建設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1貴州道興建設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會同有關單位經過參照了其它省份和地區關于橋梁預應力施工質量檢測的地方技術規程,結合貴州省橋本規程共分8章、3個附錄。包括總則、術語符號、基本規定、應變法、反拉法、石鑄明龍建旭肖凱東劉躍龍黃彥森徐再賢應江虹鄭飛軍汪開源2主要審查人:梅世龍陸剛毅楊安杰余勇繼陳夏雨盧紅兵31總則42術語符號2.1.8應變法strainstestingFe——錨下有效預應力,單位為千牛頓(kN);con——設計張拉控制應力;——反拉終止時,實測預應力筋伸長值;lr——錨墊板外預應力筋反拉段長度;——預應力筋與孔道壁的摩擦系數;——單根預應力筋錨下預應力偏差;563基本規定類別檢測項目1根1絲每個斷面斷絲和不超過該斷面鋼絲總數的百分比螺紋鋼筋斷筋或滑移夾片露出錨具外高度中心出現明顯變形或破裂1下頂應刀檢測后。檢u應刀助行絲斷絲、火7接受委托接受委托編制檢測方案滿是基本要求是檢測數據處理與分析質量評定檢測報告圖3.2.1檢測流程示意圖81施工質量有疑問的橋梁。2設計方認為重要的橋梁。3新工藝施工的橋梁。4梁場試生產階段制作的梁。3.4.1橋梁錨下預應力工程質量檢測結果應以檢測報告的方式提交,檢測報告3.4.2檢測報告內容應符合《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T214的要求,且2)檢測依據、方法、設備。3)受檢對象的環境、現場工況。4)檢測數據與結果。5)檢測結論。94.1.1應變法適用于先張法施工橋梁結構、體外預應力橋梁結構的錨下預應力檢測。4.1.2應變法檢測過程應自預應力筋張拉施工開始,直至整個張拉錨固過程結束。4.1.3檢測環境應符合下列要求:4.1.4應變法檢測結束后應立即對預應力筋采取防護措施。4.2.1檢測設備主要包括應變傳感器(應變片,工具式應變計等)、放大調理儀、采集分析與輸出設備、以及相應連接導線等。4.2.2檢測前應對張拉設備進行檢查,確保其運行正常。4.2.3應變傳感器的量程應滿足要求,檢測精度要求達到1μe。4.2.4同一次檢測宜選用同種規格的檢測設備。4.3.1應變測點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如圖4.3.14.3.2檢測設備安裝完成后應進行系統調試不少于15min的穩定觀測,確認正常后應立即開展檢測工作。4.3.3張拉過程分級宜不少2級,一般為0→初始應力(持荷3min)→張拉控制應力(持荷5min)→0(錨2加卸載過程,應變采樣頻率宜1次/0.05con;持荷期間采樣頻率≥1次/min,且不少于3次。4.4檢測數據處理與分析△t——檢測時段內的溫度變化量(℃);式中:Fe——單根預應力筋錨下有效預應N——應變測點數量。5反拉法5.2檢測設備5.3現場檢測5.4檢測數據處理與分析6.1.1等效質量法檢測宜用于張拉質量問題(如漏張、張拉設備出現問題或施工工藝出現問題等)的普查,6.1.2等效質量法檢測適用于鋼絞線已裁剪、錨頭尚未封端、具備激振錘擺動空間及傳感器安裝空間。6.2.1檢測設備應適合于沖擊振動信號采集與分析,系統主要包括激振裝置、傳感器、耦合裝置、采集系統、6.2.2檢測系統標定幅值相對誤差±5%;聲信號測量相對誤差±1.0%。6.2.3檢測系統分辨率應在16Bit,即測試量程的1/216以上;采樣頻率應達到500KHz以上;接收系統頻響范圍應適用頻率在1kHz~50kHz信號的采樣;接收端信號的S/N比應在5以上。6.2.4傳感器宜采用磁性卡座或膠水粘固等粘接方式與錨頭耦合,粘接面應無浮漿等雜質,且傳感器粘接穩6.2.5采用激振錘進行激振。激振力度應符合設備相關作業指導書或說明書要求,根據錨頭規格類型選取相應的激振錘(見表6.2.5)。表6.2.5壓漿后錨下預應力檢測激振錘表錨頭類型<5孔5~10孔11~20孔>20孔D17加橡膠套D30加橡膠套D50加橡膠套6.3.1錨頭粘帖傳感器及激振部位的灰塵、浮漿等應清理干凈;6.3.2傳感器粘接穩固,激振點固定且和受信點保持在同一條直線(應完全和標定時的激振點一致),激振力度應基本保持一致;6.3.3在標定時有條件的還可以借助機械檢測法確定的摩阻系數修正標定數值,使得結果更加精確;6.3.4現場測試基本流程見圖6.3.4有無圖6.3.4現場測試流程6.4檢測數據處理和分析7質量評定7.1一般規定7.2錨下有效預應力標準值預應力構件類型剛構7.3錨下有效預應力質量評定表7.3.2錨下預應力檢測項目相關指標判定標準允許偏差(%)錨下有效預應力偏差t士5錨下有效預應力同束不均勻度957.3.3錨下有效預應力檢測項目的相關指標滿足本規程7.3.2條時,評定合格,否則評定不合格。8安全措施表A.0.1應變(或應力)測試技術要求量測內容名稱常用量測范電阻應1應變測試分析系統1振弦式傳感器、②頻率測量精度:0.05Hz附錄B應變法檢測異常數據剔除S——應變標準方差。N3456789KNK附錄C反拉法檢測過程相關損失計算1總則2術語符號3基本規定4應變法宜為1次/分鐘。5反拉法5.2檢測設備5.3現場檢測圖5.4.1理想狀態下反拉法檢測繪制的反拉力-位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