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CM 1021.11-2018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_第1頁
T∕CACM 1021.11-2018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_第2頁
T∕CACM 1021.11-2018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_第3頁
T∕CACM 1021.11-2018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_第4頁
T∕CACM 1021.11-2018 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次目次前言前言PAGEPAGE989999前言 991 范圍 100規范性引用文件 100術語和定義 100規格等級劃分 1005 要求 101附錄A(資料性附錄)靈芝藥材歷史產區沿革 102附錄B(資料性附錄)靈芝藥材品質評價沿革 104T/CACM1021《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分為226個部分:1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編制通則;……—第10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金銀花;—第11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第12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鐵皮石斛;……—第26部分: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玄明粉本部分為T/CACM1021的第11部分。本部分代替T/CACM1021郾30—2017。本部分按照GB/T1郾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代替T/CCM1021郾302017,與T/CCM1021郾30207相比較,標準編號進行了調整,并重新進行了編輯。本部分由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研究技術中心及道地藥材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提出。本部分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研究技術中心、北京中研百草檢測認證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明焱、徐靖、黃璐琦、郭蘭萍、詹志來、王瑛、李振皓、胡凌娟、史月姣、余意、馬方勵、何雅莉。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T/CCM1021郾02017。TT/CACM102111—2018TT/CACM102111—2018PAGEPAGE100101101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 靈芝范圍本部分規定了靈芝的商品規格等級。本部分適用于靈芝藥材生產、流通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商品規格等級評價。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部分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適用于本部分。T/CACM1021郾1—2016中藥材商品規格等級編制通則術語和定義T/CACM1021郾1—2016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3郾1靈芝 GANODERMA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郾exFr郾)Karst郾或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實體。全年采收,除去雜質,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養基質的下端菌柄,陰干或在40~50益烘干。3郾2段木 duanmu以殼斗科、杜英科、金縷梅科等闊葉樹為主要樹木,將其截成一定規格的木段作為靈芝栽培基質。3郾3代料 dailiao以木屑、麩皮等為主要培養料,經混合加工而制成的靈芝栽培基質。規格等級劃分根據不同基原,將靈芝藥材劃分為“赤芝冶和“紫芝冶兩種規格;根據不同生長方式,將靈芝藥材劃分為“野生品冶和“栽培品冶兩種規格;又根據不同栽培方式,將栽培品靈芝藥材分為“段木冶和“代料冶兩種規格;又根據不同采收時間,將赤芝藥材分為“產孢冶和“未產孢冶兩種規格。根據靈芝菌蓋直徑的大小,將段木赤芝(未產孢)規格分為“特級冶和“一級冶兩個等級;其他規格項下均為統貨。應符合表1要求。表1規格等級劃分規格等級朵形色澤質地菌蓋直徑(cm)菌蓋厚度(cm)菌柄長度(cm)氣味野生赤芝統貨菌蓋完整,有叢生,疊生混入蓋面紅褐色至棕褐色,稍有光澤。腹面淺褐色木栓質,質密臆10臆1郾0長短不一氣微香,味苦澀野生紫芝統貨蓋面紫黑色,有漆樣光澤。腹面銹褐色氣微香,味淡續表規格等級朵形色澤質地菌蓋直徑(cm)菌蓋厚度(cm)菌柄長度(cm)氣味段木赤芝特級菌蓋完整,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紅褐色至紫紅色,有光澤,腹面黃白色,干凈木栓質,質重實逸20逸2郾0臆2郾5氣微香,味苦澀一級蓋面紅褐色,有光澤,腹面黃白色或淺褐色,干凈逸15逸1郾0統貨菌蓋完整,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或有叢生、疊生混入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腹面黃白色或淺褐色逸10長短不一段木赤芝(產孢)統貨菌蓋完整,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或有叢生、疊生混入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皺縮,光澤度不佳,腹面棕褐色或可見明顯管孔裂痕木栓質,質地稍疏松逸10逸0郾5長短不一氣微香,味苦澀代料赤芝統貨外形呈傘狀,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腹面黃白色或淺褐色木栓質,質地稍疏松逸6氣微香,味苦澀代料赤芝(產孢)統貨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皺縮,光澤度不佳,腹面棕褐色或可見明顯管孔裂痕木栓質,質地稍疏松段木紫芝統貨外形呈傘狀,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紫黑色,有漆樣光澤,腹面銹褐色木栓質,質重實逸10逸1郾0長短不一氣微香,味淡代料紫芝統貨木栓質,質地稍疏松逸6逸0郾5注1:市場另有樹舌等與靈芝同屬的多孔真菌,需注意區分。注2:市場上大部分靈芝都是彈射靈芝孢子粉的,只是彈射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很少存在完全未產孢的靈芝。注3:商家為了便于儲存,防止蟲蛀等,有部分靈芝經過蒸后干燥,不符合藥典陰干或在40~50益烘干。注4:市場上存在用栽培品中個子較小,形態不一的靈芝冒充野生靈芝的行為。5關于靈芝藥材歷史產區沿革參見附錄A。6關于靈芝藥材品質評價沿革參見附錄B。要求除應符合T/CACM1021郾1—2016的第7章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3%。TT/CACM102111—2018TT/CACM102111—2018102102103103附錄A(資料性附錄)靈芝藥材歷史產區沿革靈芝入藥始載于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記載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紫芝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山谷。冶《神農本草經》中描述了赤芝、紫芝等六芝的功效主治和生境生于山谷為野生品。魏晉時期《名醫別錄》記載:“赤芝生霍山。……紫芝生高夏。冶其記載赤芝生于安徽霍山,紫芝未明確具體位置。南北朝《本草經集注》記載:“赤芝生霍山。南岳本是衡山,漢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則應生衡山也。……紫芝生高夏山谷。案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今世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名為紫芝,蓋止治痔,而不宜以合諸補丸藥也。冶其記載赤芝產地發生了變化,唐代由原來的安徽霍山到湖南衡山,高夏并非地名,因此紫芝未明確具體位置。唐·蘇敬《新修本草》記載內容直接引用《本草經集注》。宋·唐慎微《證類本草》記載內容直接引用《本草經集注》。宋·《圖經衍義本草曰赤芝生霍山南岳本是衡山漢武帝始以小霍山代之非正也。此則應生衡山也。……紫芝生高夏山谷。案郡縣無高夏名,恐是山名爾。……今世所用紫芝,此是朽樹木株上所生,狀如木,名為紫芝,蓋止治痔,而不宜以合諸補丸藥也。冶其記載內容直接引用《本草經集注》。明·《滇南本草》記載靈芝草此草生山中分五色俗呼菌子。冶其描述靈芝草生長在山中,未明確具體的產地。明·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記載了赤芝揖地銥圖經曰生霍山。……紫芝揖地銥圖經曰生高夏山谷。冶至此古籍首次以按產地、道地的分布來描述赤芝產地分布為霍山今現在的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紫芝未明確具體的產地。明·《本草蒙筌記載為赤芝如珊瑚一名珊芝。應火味苦產衡山善養心神……紫芝與紫衣同,一名木芝,高夏山有。冶。明·《本草綱目曰注云一歲三華瑞草或曰生于剛處曰菌生于柔處曰芝恭曰《五芝經》云皆以五色生于五岳。諸方所獻白芝未必華山黑芝又非常岳。且多黃、白稀有黑、青者。然紫芝最多非五芝類。但芝自難得縱獲一、二豈得終久服耶?禹錫曰王充《論衡》云:芝生于土。土氣和,故芝草生。冶其中描述了芝生于剛處或土上,未明確具體的產地。清·《神農本草經贊記載生山谷其中描述芝生長在山谷未明確具體的產地。高夏山(未明確具體位置)。《陜西中草藥土單驗方手冊》收載靈芝的生境分布為:生于深山老林的老樹,枯木的根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本草鉤沉》收載靈芝的分布為:我國各地均有分布。多生于大山密林巖石縫隙間,實際是寄生于老樹枯木朽根部,一般以殼斗科植物分布之處為多。安徽黃山曾發現大靈芝。《中藥材商品規格質量鑒別》記載:赤芝揖產地銥主產華東,西南及河北、山西、廣東、海南等省。紫芝揖產地銥主產海南、廣東、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省。《中國藥材學》記載:靈芝分布于華東、西南、東北及河北、山西、江西、廣東、廣西、海南等地。生于櫟、柞及其他闊葉樹的木樁上,稀生針葉樹上。有人工繁殖。紫芝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廣東及海南等地。生于闊葉樹及針葉樹的木樁上。有人工繁殖。《中華本草》記載:靈芝生于向陽的殼斗科和松科松屬植物等根際或枯樹樁上。我國普遍分布,但以長江以南為多。紫芝生于闊葉樹或松科松屬的樹樁上。引起木材白色腐朽。為我國特有種,分布于長江以南高溫多雨地帶。藥材產于華東、西南及吉林、河北、山西、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有人工栽培。銷全國各地。張貴君《現代中藥材商品通鑒》收載了靈芝的產地及銷售為:靈芝主產于華東、西南及河北、山西、江西、廣西、廣東等省區。由于人工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生產。除自產自用外,銷全國。紫芝主產于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和廣東等,紫芝野生及栽培均較靈芝數量少,銷全國。《中藥大辭典》記載靈芝的生境分布為:夏、秋季多生于林內闊葉樹的木樁旁,或木頭、立木、倒木上,有時也生于針葉樹上,有栽培。產于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中華藥海》(精華本)中記載:紫芝生于腐朽的木樁旁。分布浙江、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赤芝生于櫟及其他闊葉樹的木樁旁。分布于河北、山東、山西、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江西、貴州、云南、廣西、福建、廣東等地。《江西省中藥炮制規范》(1991年版)記載:靈芝主產于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浙江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05年版)記載:本省有產。《河南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05年版)記載主要產地為江西、湖南、浙江、廣西、廣東、河南、山東等地。《江西省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08年版)記載產地為:主產于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TT/CACM102111—2018104104附錄B(資料性附錄)靈芝藥材品質評價沿革明代盧之頤撰《本草乘雅半偈》,描述為:“出五岳名山者貴,嘗以六月生,應六月之卦以表德也。冶記錄了以五岳名山者為貴。明·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記載:揖用銥鮮明潤澤者為佳。《江西省中藥炮制規范》(1991年版)記載:以個大、完整、有光澤為佳。《中藥材商品規格質量鑒別》記載:以個大、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