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橋鄉初級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雙橋鄉初級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雙橋鄉初級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雙橋鄉初級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雙橋鄉初級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雙橋鄉初級中學七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含答案)初一語文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1.閱讀語段,完成下題。(10分)

尋一方靜謐之處,讀一本成長之書。和母親一起散步于水波línlín的河畔時,我不禁想到莫懷戚筆下那個面對分歧,想要一家人A(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的父親,shà時責任感滿溢心間。我們對家人的愛不分時間,不分形態,它取jué于我們的內心。

在書的世界里,B_____________,可賞大河山川,萬事萬物自然之美景……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發芽,播撒下希望之種,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①línlín____________②分歧_________

③shà時_________④取jué_________

(2)請根據釋義在語段的A處填上恰當的成語。(2分)

(3)將下列幾個句子填入語段中B處,排序恰當的一項是()(2分)

①可觀宇宙之大

②洋洋大觀,盡收眼底

③可察品類之盛

④可神交于古人

⑤可覓知音于今人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③②①⑤④

(4)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發芽,播撒下希望之種,開出人間最美麗的花朵。

B.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種,生根發芽,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C.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種,生根發芽,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D.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發芽,播撒下希望之種,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2.“朋”,志同道合之人也!交到好朋友,可以互相幫助,共同成長。班級準備開展主題為“有朋自遠方來”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7分)

(1)[區分情境曉友義]下面有關交友的成語與描述的情境對應最合適的一項組合是()(2分)

①一見如故:小李與小苗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合得來。

②情同手足:小李與小劉有共同語言,平時關系親密,沒有隔閡。

③親密無間:小李和小劉都喜歡古箏,是彼此的知己。

④忘年之交:五十多歲的李老師與初中生小李都喜歡《宋史》,他們一有空就湊在一起討論。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2)[細品名言明友道]下面一組材料是某組同學在活動中搜集的關于交友的名人名言,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出其中的道理。(3分)

①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③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曾國藩

(3)[分享文字贊友情]在本次活動中,你交到了小宇和小文兩位新朋友。過后,小宇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你們的合照,美中不足的是缺少與照片相配的文字。請你幫他配上一段贊美你們之間友情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30字左右。(2分)

3.班級組織《朝花夕拾》閱讀探究活動,請你參加。(5分)

(1)有同學想給書中篇目配上插圖,請你判斷下面兩幅圖片分別適合作為哪篇文章的插圖。(2分)

圖1:《_____》

圖2:《_____》

(2)為了了解魯迅生平經歷,你與同學約好周日下午3點一起觀看紀錄片《先生魯迅》。當你興致勃勃地正要出門時,父親指著一套試卷對你說:“給我把這套題寫完。寫不完,就不準去。"這使你聯想到魯迅在___________(篇目名)中也描寫過類似的情節。于是,聯系這篇文章的內容(或主題),你會這樣勸說父親:“___________”(50字左右)(3分)

4.默寫。(6分)

(1)看,像牛毛,像花針,_________,密密地斜織著,_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_?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3)夕陽西下,___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與鑒賞(42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5分)

絕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釋】①本詩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草堂之時,時值暮春。

5.下列對詩歌內容和手法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杜甫有“詩圣”美譽,創現實主義高峰,與李白合稱“李杜"。

B.本詩“又”字寫出了“春光易逝,無所作為"的心酸無奈。

C.本詩一、二句運用襯托手法,寫出了清新亮麗怡人的風光。

D.本詩“借樂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6.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所寫的畫面。(3分)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5分)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行》)

[乙]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簞①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②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簟,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③自可,何必飯也!"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

[注]①著簟:放置蒸飯用的竹制器具。著,放置。簞,同“算”,竹制的蒸飯用的器具。②長跪:古代的一種禮節,挺直上身而跪。③糜:粥。

7.根據提示,解釋加粗字詞的意思。(4分)

句子方法解釋

待君久不至聯系成語法——嚴陣以待(1)______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查閱詞典法——①命令,派遣;②致使,讓;③支配,使用;④假使,假如(《古代漢語詞典》)(2)______(僅填序號)

俱委而竊聽課文遷移法——相委而去(3)______

元方入門不顧聯系成語法——后顧之憂(4)______

8.用“/"給文中畫框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

9.小華想要根據甲、乙兩文情節導演一個短劇,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導演手記。(4分)

原文表演指導(合理推測人物的神態、語氣)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1)元方()說:“_________"

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2)陳太丘()說:“______"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陳太丘(欣慰地)說:“既然這樣,只要喝粥就行了,何必吃米飯呢?"

10.從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元方從小就_;從乙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元方、季方兩兄弟都_(填人物形象)(2分)

11.元方、季方兩兄弟長大后都以博學多才而聞名。請你結合甲、乙兩文中元方父親的做法,分析兩兄弟成才的原因。(3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11分)

春是春天的春

鮑爾吉·原野

①春是春節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紅蘿卜四處滾動,他們兜里多了錢,還有鞭炮,眼睛東張西望。柴火垛的積雪把孩子的臉蛋映襯得鮮紅。春節駕到,它被廚房大團的蒸汽蒸出來,天生富足。人集體換上同樣的表情:憧憬的、采購的、赴約的、疲倦的,打底是豪邁的表情,即春節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納車輪撒尿做記號,一會兒車開了,上哪兒找這個記號呢?春節把小狗樂糊涂了。春節是家家召開的總結表彰大會、烹飪大會、時裝發布會、項目規劃會,參與人士為全體國民。

②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給地的一筆厚禮。若半尺厚,春小麥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龍江省進入童話,吉林省進入版畫,遼寧的雪待不上幾天就化,氣溫高。春雪初落,帶著傘翼,旋轉而下,把枯草包裹晶瑩。屋頂的雪借陽光變為參差耀眼的檐冰,一邊淌水,一邊延伸。

③____。庾信《燕歌行》:“洛陽游絲百丈連,黃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撿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鮮紅的掌紋,與玻璃一般,俄爾縮為水。春水浩蕩,越嶺翻山。舊日的東北土匪,此際出山拆冰。桃花水下來,冰塊擁塞河道,影響木排運輸。商人請胡子(匪)拆冰,匪們喝過酒,上冰,撐木桿左支右絀,轟隆一聲,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蹤,或從哪個地方爬上岸,掙的是舍命錢。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魚下鍋,酥了,碎了。我的感覺,冰在春夜比白晝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紅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錦暉那首《桃花江》:“有人說,說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窩。桃花千萬朵,不如美人多。"

④____。柳枝在河面練習書法,字被波紋抹掉。不覺間,地上浮現密密麻麻的字,連成片是草書,它們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連篇累牘,蘸著綠色的墨汁,寫到天涯海角。有人說,畫蘭須備書法功底,苛求于“筆”,“墨"則次之。而草的象形書法,撇捺通脫,開張奔放,是米芾的行草。這些草書,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當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⑤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稱酒為春,“軟腳春"壚頭春”等。曲藝界稱相聲為春,“寧送一錠金,不教一口春"。《詩經》里,思慕異性是春,“有女懷春”。在大自然看來,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臘日》:“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春天所以為春,是萬物皆萌,四季輪回的新一輪又開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風雨,溫潤和順,柳絮亂飛也沒惹老天爺生氣。春天里,管弦樂隊應該去田野里演奏。鮑羅丁《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廣大深厚,田野吐出帶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濕澎湃,讓生長的生長,讓冬眠的醒來,讓花朵在堅硬的枝頭站成一排排蝴蝶,讓孩子在鄉村的學堂里朗讀。

教員(溫柔):春……

孩子(倔強):春!

教員(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強烈):春天的春!

⑥喊聲太大了,屋檐的小鳥驚飛,風從樹林跑過來,看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12.根據③④段的內容,模仿①②段的首句,請在橫線上寫出該段的中心句。(2分)

第③段的首句:_

第④段的首句:_

13.下面是一張未完成的讀書卡片,請將其填寫完整。(從語言方面品析)(3分)

讀書卡片篇名:《春是春天的春》作者:鮑爾吉·原野摘句: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濕澎湃,讓生長的生長,讓冬眠的醒來,讓花朵在堅硬的枝頭站成一排排蝴蝶,讓孩子在鄉村的學堂里朗讀。品析:___

14.認真閱讀本文第④段,結合鏈接材料,說說本文作者與朱自清描寫春草的不同點。(3分)

【鏈接材料】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選自朱自清《春》)

15.文章結尾處描寫教員和孩子的朗讀時,作者特意增添了朗讀者的語氣,請說說作者這樣寫的用意。(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1分)

讓我看著你

①從母親住進我們醫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當初選擇的職業了。曾經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治療下康復,母親的病,卻讓我無能為力。面對越來越消瘦的母親,我除了強顏歡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個角落抹眼淚。

②那個時候,她的癌細胞已擴散到整個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讓她無法入睡,可她卻從來不吱一聲。每次進去看她的時候,她都裝作很平靜的樣子,面帶微笑地看著我:“我覺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來看我。”我扭過頭,眼淚無聲地掉下來。

③午后的陽光照在潔白的病床上,我輕輕地梳理著母親灰白的頭發。母親嘮叨著她的身后事,她說她早在來之前就已準備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還少一條裙子,希望我們能盡快給她準備好。說這些的時候,母親的臉上始終掛著平靜的微笑,不像是談死,倒像去赴一個美麗的宴會。母親一生愛美,臨終,都不忘記要完美地離去。我的淚,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親的頭發里。

④母親的病房,離我的辦公室僅有幾步之遙,可她從來沒有主動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還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說還有很多病人等著我,她囑咐我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那樣對待病人。其實,我很清楚,每一次離開母親的病房,身后那雙依依不舍的眼睛會一直隨著我的身影,直到我拐過屋角。

⑤一天,一個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醫院里有一位救治無望的男孩,出于一個醫生的責任,我勸那個男孩的家長捐獻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親同意了,不想他的母親卻發瘋般找到我,說她決不允許誰動她兒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這個世界了。最后,也許被我勸得急了,那位痛得發狂的母親突然大聲地說:“你覺悟高,怎么不讓你的家人來捐獻?"我一下子呆在那里,無言以對。

⑥母親是何時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門口的,我竟然一點都不知道。直到聽到那聲熟悉的呼喚,抬起頭,看見母親正淚流滿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媽媽的眼角膜能給那個孩子用嗎?”屋子里一下子靜下來,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親身上。我幾乎不敢相信,那話是從母親嘴里說出來的。母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殘缺,可她竟然情愿讓自己殘缺著離開這個世界。看大家都在驚愕地盯著自己,母親的臉上忽然現出少見的一點血色。她掙扎著走到我面前,靜靜地盯著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鐘,然后,我聽見母親輕輕地說:“孩子,我想看著你,讓我看著你!"

⑦淚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態。我知道,那是母親臨走之前努力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來,那個男孩的母親含著淚同意了把兒子的眼角膜捐獻給那個女孩,因為她覺得兒子的眼角膜畢竟比我母親的要年輕。更重要的一點,她說,她也想讓兒子的眼睛,一直看著她。從我母親的身上,她明白:愛,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延續。

(有刪改)

16.[散文事件]閱讀文章,完成對文中事件過程的梳理。(2分)

時間:某一天。地點:“我”的辦公室門口。人物:“我"的母親、男孩的母親和“我”。

起因:一個女孩急需眼角膜,而當時醫院里有一位救治無望的男孩出現矛盾:(1)_________解決矛盾:“我"的母親主動提出捐獻眼角膜給患者,因為她想在臨走前為我做最后一件事事件結局:(2)_________

17.[散文語言]經過情感的浸透,散文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抒情意味。反復朗讀,寫下你的發現。

原文:母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殘缺,可她竟然情愿讓自己殘缺著離開這個世界。(3分)

小七:母親不能忍受的就是殘缺,可她情愿讓自己殘缺著離開這個世界。

小七同學在朗讀的過程中遺漏了兩個詞,小中同學認為,這兩個詞恰恰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抒情意味,因為,_______

18.[散文朗讀]文學的一部分生命存在于它的聲音里。請你根據“知識卡片”的提示,從重音的角度對第⑥段畫線句進行朗讀設計,并說明理由。(3分)

知識卡片:重音是朗讀時,為適應傳情達意的需要,對某些詞或短語進行重讀,加以強調。重音常常落在動詞、表示程度的副詞或者修飾動詞的狀語上。

19.[散文情感]小七同學推薦本文為七上第二單元的拓展閱讀材料,你贊同嗎?請結合文章內容,參考單元導語與目錄,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3分)

[單元導語]親情是人世間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記敘了家人之間動人的故事,抒寫了親人之間真摯的感情。閱讀這些課文,可以加深我們對親情的感受和理解,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單元目錄]秋天的懷念/史鐵生散步/莫懷戚散文詩二首金色花/泰戈爾荷葉母親/冰心《世說新語》二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

三、寫作(50分)

20.大海的深處也許隱藏著美麗的珊瑚,目光的深處也許飽含著濃濃的愛意,記憶的深處也許沉淀著生活的真諦,文字的深處也許寄寓著豐厚的意蘊……

請以“深處"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作。②文體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現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初一語文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積累與運用(28分)

1.閱讀語段,完成下題。(10分)

尋一方靜謐之處,讀一本成長之書。和母親一起散步于水波línlín的河畔時,我不禁想到莫懷戚筆下那個面對分歧,想要一家人A(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的父親,shà時責任感滿溢心間。我們對家人的愛不分時間,不分形態,它取jué于我們的內心。

在書的世界里,B_____________,可賞大河山川,萬事萬物自然之美景……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發芽,播撒下希望之種,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①línlín____________②分歧_________

③shà時_________④取jué_________

【答案】①粼粼;②qí;③霎;④決

(2)請根據釋義在語段的A處填上恰當的成語。(2分)

【答案】各得其所

(3)將下列幾個句子填入語段中B處,排序恰當的一項是()(2分)

①可觀宇宙之大

②洋洋大觀,盡收眼底

③可察品類之盛

④可神交于古人

⑤可覓知音于今人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④⑤C.②①③④⑤D.③②①⑤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作答本題,可以按照總一分的順序分析。②句“洋洋大觀,盡收眼底”是總寫,故為首句;然后從大(①可觀宇宙之大)到小(③可察品類之盛),從古(④可神交于古人)到今(⑤可覓知音于今人)。據此排序為:②①③④⑤。

(4)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A.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發芽,播撒下希望之種,開出人間最美麗的花朵。

B.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種,生根發芽,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C.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種,生根發芽,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D.那些充滿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發芽,播撒下希望之種,開出人間最絢麗的花朵。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成分殘缺且語序不當,應在“我"前加上“在”,將“播撒下希望之種"和“生根發芽”調換位置。

2.“朋”,志同道合之人也!交到好朋友,可以互相幫助,共同成長。班級準備開展主題為“有朋自遠方來”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完成以下任務。(7分)

(1)[區分情境曉友義]下面有關交友的成語與描述的情境對應最合適的一項組合是()(2分)

①一見如故:小李與小苗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合得來。

②情同手足:小李與小劉有共同語言,平時關系親密,沒有隔閡。

③親密無間:小李和小劉都喜歡古箏,是彼此的知己。

④忘年之交:五十多歲的李老師與初中生小李都喜歡《宋史》,他們一有空就湊在一起討論。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一見如故:初次見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樣。情同手足:彼此之間的感情如同親兄弟一樣親密。親密無間:形容非常親密,沒有一點隔閡。忘年之交: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①④對應最合適,故選D。

(2)[細品名言明友道]下面一組材料是某組同學在活動中搜集的關于交友的名人名言,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出其中的道理。(3分)

①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③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曾國藩

【答案】交友要慎重,要能辨別益友和損友,要同正直、誠信、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要遠離損友。

【解析】本題考查材料提煉與概括。首先,仔細閱讀并理解每一條名言的含義;接著,從這些名言中提煉出共同點;然后,分析這些共同點背后的邏輯;最后,根據分析,總結概括出這些名言所要傳達的道理。

(3)[分享文字贊友情]在本次活動中,你交到了小宇和小文兩位新朋友。過后,小宇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你們的合照,美中不足的是缺少與照片相配的文字。請你幫他配上一段贊美你們之間友情的文字。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30字左右。(2分)

【答案】示例:感謝遇見,定格此刻的美好,愿我們的友誼如同星光閃耀!

【解析】本題考查情景表達。根據題目要求,需要編寫一段文字贊美和小宇、小文之間的友情。至少要使用一種修辭手法,語言簡潔明了,30字左右。

3.班級組織《朝花夕拾》閱讀探究活動,請你參加。(5分)

(1)有同學想給書中篇目配上插圖,請你判斷下面兩幅圖片分別適合作為哪篇文章的插圖。(2分)

圖1:《_____》

圖2:《_____》

【答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篇目。觀察圈1可知,這是一個書房,里面有孩子們在上課讀書,因此可作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插圖。觀察圖2可知,這是老萊子彩衣娛親的故事,因此可作為《》一文的插圖。

(2)為了了解魯迅生平經歷,你與同學約好周日下午3點一起觀看紀錄片《先生魯迅》。當你興致勃勃地正要出門時,父親指著一套試卷對你說:“給我把這套題寫完。寫不完,就不準去。"這使你聯想到魯迅在___________(篇目名)中也描寫過類似的情節。于是,聯系這篇文章的內容(或主題),你會這樣勸說父親:“___________”(50字左右)(3分)

【答案】《五猖會》

示例:爸爸,魯迅小時候在去看五猖會前也曾被父親通著背《鑒略》,這使他感到痛苦。這種學習方法不可取。等我回來后,再認真完成這套題,好嗎?

【解析】本題考查名著閱讀篇目與勸說詞。由父親的話可以想到《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鑒略》的情景。根據題目要求進行表述即可,注意字數要求。

4.默寫。(6分)

(1)看,像牛毛,像花針,_________,密密地斜織著,_________。(朱自清《春》)

(2)_________?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3)夕陽西下,___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4)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蘊含新事物孕育于舊事物解體之時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像細絲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2)鄉書何處達(3)斷腸人在天涯(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二、閱讀與鑒賞(42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5分)

絕句二首·其二①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注釋】①本詩作于作者漂泊西南,寓居草堂之時,時值暮春。

5.下列對詩歌內容和手法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杜甫有“詩圣"美譽,創現實主義高峰,與李白合稱“李杜”。

B.本詩“又"字寫出了“春光易逝,無所作為”的心酸無奈。

C.本詩一、二句運用襯托手法,寫出了清新亮麗怡人的風光。

D.本詩“借樂景抒哀情”,借融融春光抒發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答案】B

【解析】ACD.正確;B.有誤,“又”字表達了作者漂泊的感傷。故選B。

6.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詩歌一、二句所寫的畫面。(3分)

【答案】微風徐來,碧波蕩漾,在碧波的映襯下,水鳥顯得更加潔白,它們正在歡快地徜徉;青山上的草木繁茂、青翠欲滴,山花怒放,在陽光的映照下火紅一片。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5分)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行》)

[乙]賓客詣陳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與太丘論議,二人進火,俱委而竊聽,炊忘著簞①飯落釜中。太丘問:“炊何不餾?"元方、季方長跪②曰:“大人與客語,乃俱竊聽,炊忘著簟,飯今成糜。”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對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太丘曰:“如此,但糜③自可,何必飯也!"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

[注]①著簟:放置蒸飯用的竹制器具。著,放置。簞,同“算”,竹制的蒸飯用的器具。②長跪:古代的一種禮節,挺直上身而跪。③糜:粥。

7.根據提示,解釋加粗字詞的意思。(4分)

句子方法解釋

待君久不至聯系成語法——嚴陣以待(1)______

太丘使元方、季方炊查閱詞典法——①命令,派遣;②致使,讓;③支配,使用;④假使,假如(《古代漢語詞典》)(2)______(僅填序號)

俱委而竊聽課文遷移法——相委而去(3)______

元方入門不顧聯系成語法——后顧之憂(4)______

【答案】(1)等待;(2)②;(3)丟下;(4)回頭看

8.用“/"給文中畫框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

【答案】二子俱說/更相易奪/言無遺失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作答時可結合句意和語法結構來分析。“二子”是主語,“俱說"是謂語,“二子俱說”是完整的句子,其后應斷開;“更相易奪"和“言無遺失”是對前面“俱說"的補充,“更相易奪”后要斷開。

9.小華想要根據甲、乙兩文情節導演一個短劇,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導演手記。(4分)

原文表演指導(合理推測人物的神態、語氣)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1)元方()說:“_________”

太丘曰:“爾頗有所識不?"(2)陳太丘()說:“______”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飯也!"陳太丘(欣慰地)說:“既然這樣,只要喝粥就行了,何必吃米飯呢?”

【答案】(1)生氣地;您與我父親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時分。正午時分(您)沒有來,就是不講信用;當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2)并未生氣,語氣平和地;你們還記得(我們說了)什么嗎?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1)處,從原文可以看出,元方斥責友人不講信用,沒有禮貌。此時元方應該是氣憤的。據此可以補全表演指導。(2)處,根據原文和上下文可知,太丘并沒有生氣,語氣應該是平和的。據此可以補全表演指導。

10.從甲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元方從小就_;從乙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元方、季方兩兄弟都_(填人物形象)(2分)

【答案】聰慧善辯;聰明好學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從甲文“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和友人的反應來看,元方小小年紀就很聰慧善辯。乙文中的元方、季方二人因為偷聽大人談論而耽誤做飯,事后能完整復述大人談話的內容,表現出聰明好學的特點。

11.元方、季方兩兄弟長大后都以博學多才而聞名。請你結合甲、乙兩文中元方父親的做法,分析兩兄弟成才的原因。(3分)

【答案】從甲文“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可以看出,陳太丘是一個依約行事,講原則、重信用的人,陳太丘通過言傳身教,給元方兩兄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當發現“飯今成糜"時,陳太丘沒有責備孩子,而是詢問原因,知道原因后又問“爾頗有所識不?”在元方、季方回答后,他寬容地諒解了孩子們的過失。由此可見,父親陳太丘的寬容尊重、教育有方也是兩兄弟成才的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從甲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可以看出,陳太丘是一個依約行事,講原則、重信用的人,他為兩兄弟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乙文中陳太丘發現“飯今成糜”時,先詢問原因,得知兄弟二人因“委而竊聽"導致蒸飯成粥后并沒有責怪他們,而是詢問“爾頗有所識不?”,在兩兄弟完整地復述出所聽內容后,陳太丘顯示出寬容的一面,沒有追究兩兄弟的過失,由此可見,父親陳太丘對兩兄弟的教育秉持著寬容的態度,他對兩兄弟正確的教育方法也是兩兄弟成才的原因。

參考譯文

[乙]有客人拜訪陳太丘并在陳太丘家留宿,太丘讓元方、季方做飯。客人與太丘論議,(元方、季方)二人燒上火后,都丟下(做飯的事)去偷聽,做飯時忘了放置蒸飯用的竹制器具,米飯都落進鍋里。太丘問:“做飯為什么不撈出來蒸呢?"元方、季方挺直上身跪著說:“您和客人說話,我們倆都在偷聽,(所以)做飯時忘了放置蒸飯用的竹制器具,米飯現在成了粥了。”太丘說:“你們還記得(我們說了)什么嗎?"(兄弟二人)回答說:“大概記得。”兄弟二人一起敘說,互相補充訂正,把聽到的話毫無遺漏地說了出來。太丘說:“既然這樣,只要(喝)粥就行了,何必(吃)米飯呢!"

(三)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11分)

春是春天的春

鮑爾吉·原野

①春是春節的春。小孩子像一堆紅蘿卜四處滾動,他們兜里多了錢,還有鞭炮,眼睛東張西望。柴火垛的積雪把孩子的臉蛋映襯得鮮紅。春節駕到,它被廚房大團的蒸汽蒸出來,天生富足。人集體換上同樣的表情:憧憬的、采購的、赴約的、疲倦的,打底是豪邁的表情,即春節的表情。一只小白狗往桑塔納車輪撒尿做記號,一會兒車開了,上哪兒找這個記號呢?春節把小狗樂糊涂了。春節是家家召開的總結表彰大會、烹飪大會、時裝發布會、項目規劃會,參與人士為全體國民。

②春是春雪的春。正月的雪,是天送給地的一筆厚禮。若半尺厚,春小麥就有了一床暄暖的厚被。雪沃大地,黑龍江省進入童話,吉林省進入版畫,遼寧的雪待不上幾天就化,氣溫高。春雪初落,帶著傘翼,旋轉而下,把枯草包裹晶瑩。屋頂的雪借陽光變為參差耀眼的檐冰,一邊淌水,一邊延伸。

③____。庾信《燕歌行》:“洛陽游絲百丈連,黃河春冰千片穿。”春冰薄如翼,撿一片放在手心,透出鮮紅的掌紋,與玻璃一般,俄爾縮為水。春水浩蕩,越嶺翻山。舊日的東北土匪,此際出山拆冰。桃花水下來,冰塊擁塞河道,影響木排運輸。商人請胡子(匪)拆冰,匪們喝過酒,上冰,撐木桿左支右絀,轟隆一聲,冰泄河通。胡子或永久失蹤,或從哪個地方爬上岸,掙的是舍命錢。大部分江河,冰化水,如魚下鍋,酥了,碎了。我的感覺,冰在春夜比白晝化得快。春水流桃花,落紅搭上了薄冰的小舟。想起黎錦暉那首《桃花江》:“有人說,說什么?桃花江是美人窩。桃花千萬朵,不如美人多。"

④____。柳枝在河面練習書法,字被波紋抹掉。不覺間,地上浮現密密麻麻的字,連成片是草書,它們是春草。草是春天的信函,連篇累牘,蘸著綠色的墨汁,寫到天涯海角。有人說,畫蘭須備書法功底,苛求于“筆”,“墨"則次之。而草的象形書法,撇捺通脫,開張奔放,是米芾的行草。這些草書,叫“大地回春帖”,被大地當衣裳披在身上,向夏天走去。

⑤春是春天的春。唐代稱酒為春,“軟腳春"壚頭春”等。曲藝界稱相聲為春,“寧送一錠金,不教一口春"。《詩經》里,思慕異性是春,“有女懷春”。在大自然看來,只有春天才是春。杜甫《臘日》:“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春天所以為春,是萬物皆萌,四季輪回的新一輪又開始了。春天所以叫天,是天的心情很好,江河風雨,溫潤和順,柳絮亂飛也沒惹老天爺生氣。春天里,管弦樂隊應該去田野里演奏。鮑羅丁《在中亞細亞草原上》或者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均廣大深厚,田野吐出帶甜味的呼吸。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濕澎湃,讓生長的生長,讓冬眠的醒來,讓花朵在堅硬的枝頭站成一排排蝴蝶,讓孩子在鄉村的學堂里朗讀。

教員(溫柔):春……

孩子(倔強):春!

教員(端正):春天的春……

孩子(強烈):春天的春!

⑥喊聲太大了,屋檐的小鳥驚飛,風從樹林跑過來,看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12.根據③④段的內容,模仿①②段的首句,請在橫線上寫出該段的中心句。(2分)

第③段的首句:_

第④段的首句:_

【答案】③春是春水的春;④春是春草的春

13.下面是一張未完成的讀書卡片,請將其填寫完整。(從語言方面品析)(3分)

讀書卡片篇名:《春是春天的春》作者:鮑爾吉·原野摘句:在春天,大地的胸膛潮濕澎湃,讓生長的生長,讓冬眠的醒來,讓花朵在堅硬的枝頭站成一排排蝴蝶,讓孩子在鄉村的學堂里朗讀。品析:___

【答案】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天萬物復蘇蓬勃生長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14.認真閱讀本文第④段,結合鏈接材料,說說本文作者與朱自清描寫春草的不同點。(3分)

【鏈接材料】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選自朱自清《春》)

【答案】《春》一文中采用擬人手法,點面結合地寫出了早春時節春草的勃勃生機以及帶給人們的歡樂;本文第④段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盛春時節春草的蓬勃生機和給人的藝術美感。

15.文章結尾處描寫教員和孩子的朗讀時,作者特意增添了朗讀者的語氣,請說說作者這樣寫的用意。(3分)

【答案】讀“春”時孩子的“倔強"與教員的“溫柔”形成對比,表現出孩子感受到了春天的熱烈,以及對春天不可抑制的強烈喜愛;而讀“春天的春"一句時,孩子的“強烈”與教員的“端正"形成對比,更能表現出作者對春的由衷贊美和對敏銳熱切的童心的欣喜感動。

(四)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1分)

讓我看著你

①從母親住進我們醫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當初選擇的職業了。曾經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治療下康復,母親的病,卻讓我無能為力。面對越來越消瘦的母親,我除了強顏歡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個角落抹眼淚。

②那個時候,她的癌細胞已擴散到整個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讓她無法入睡,可她卻從來不吱一聲。每次進去看她的時候,她都裝作很平靜的樣子,面帶微笑地看著我:“我覺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來看我。”我扭過頭,眼淚無聲地掉下來。

③午后的陽光照在潔白的病床上,我輕輕地梳理著母親灰白的頭發。母親嘮叨著她的身后事,她說她早在來之前就已準備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還少一條裙子,希望我們能盡快給她準備好。說這些的時候,母親的臉上始終掛著平靜的微笑,不像是談死,倒像去赴一個美麗的宴會。母親一生愛美,臨終,都不忘記要完美地離去。我的淚,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親的頭發里。

④母親的病房,離我的辦公室僅有幾步之遙,可她從來沒有主動要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還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說還有很多病人等著我,她囑咐我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那樣對待病人。其實,我很清楚,每一次離開母親的病房,身后那雙依依不舍的眼睛會一直隨著我的身影,直到我拐過屋角。

⑤一天,一個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醫院里有一位救治無望的男孩,出于一個醫生的責任,我勸那個男孩的家長捐獻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親同意了,不想他的母親卻發瘋般找到我,說她決不允許誰動她兒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這個世界了。最后,也許被我勸得急了,那位痛得發狂的母親突然大聲地說:“你覺悟高,怎么不讓你的家人來捐獻?"我一下子呆在那里,無言以對。

⑥母親是何時出現在我的辦公室門口的,我竟然一點都不知道。直到聽到那聲熟悉的呼喚,抬起頭,看見母親正淚流滿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媽媽的眼角膜能給那個孩子用嗎?”屋子里一下子靜下來,幾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親身上。我幾乎不敢相信,那話是從母親嘴里說出來的。母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殘缺,可她竟然情愿讓自己殘缺著離開這個世界。看大家都在驚愕地盯著自己,母親的臉上忽然現出少見的一點血色。她掙扎著走到我面前,靜靜地盯著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鐘,然后,我聽見母親輕輕地說:“孩子,我想看著你,讓我看著你!"

⑦淚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人面前失態。我知道,那是母親臨走之前努力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

⑧后來,那個男孩的母親含著淚同意了把兒子的眼角膜捐獻給那個女孩,因為她覺得兒子的眼角膜畢竟比我母親的要年輕。更重要的一點,她說,她也想讓兒子的眼睛,一直看著她。從我母親的身上,她明白:愛,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延續。

(有刪改)

16.[散文事件]閱讀文章,完成對文中事件過程的梳理。(2分)

時間:某一天。地點:“我”的辦公室門口。人物:“我"的母親、男孩的母親和“我”。

起因:一個女孩急需眼角膜,而當時醫院里有一位救治無望的男孩出現矛盾:(1)_________解決矛盾:“我"的母親主動提出捐獻眼角膜給患者,因為她想在臨走前為我做最后一件事事件結局:(2)_________

【答案】(1)“我”勸男孩的家長捐獻兒子的眼角膜給患者,男孩的母親不肯,還責難“我"

(2)男孩的母親同意捐獻兒子的眼角膜

【解析】本題考查篩選與概括信息的能力。結合“出于一個醫生的責任……說她決不允許誰動她兒子一根毫毛”“那位痛得發狂的母親突然大聲地說:‘你覺悟高,怎么不讓你的家人來捐獻?’我一下子呆在那里,無言以對"可知,出現的矛盾是“我”勸男孩的家長捐獻兒子的眼角膜給患者,男孩的母親不愿意,還責難“我";結合“后來,那個男孩的母親含著淚同意了把兒子的眼角膜捐獻給那個女孩……愛,原來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延續”可知,事件的結局是男孩的母親同意捐獻兒子的眼角膜。

17.[散文語言]經過情感的浸透,散文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抒情意味。反復朗讀,寫下你的發現。

原文:母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殘缺,可她竟然情愿讓自己殘缺著離開這個世界。(3分)

小七:母親不能忍受的就是殘缺,可她情愿讓自己殘缺著離開這個世界。

小七同學在朗讀的過程中遺漏了兩個詞,小中同學認為,這兩個詞恰恰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抒情意味,因為,_______

【答案】“最"表示母親是個愛美、追求完美的人,強調她不能接受殘缺;“竟然”突出母親為了不讓“我"為難,也為了可以讓那個女孩看見這個世界,更是為了自己可以繼續看著“我”,從而做出艱難選擇,既出乎意料,也讓人感動,“最"竟然”都突出了母親用這樣的方式延續對“我"的愛。

【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詞語的能力。對比原文和小七讀的內容可知,小七少讀了“最”“竟然"這兩個詞。結合“母親一生愛美,臨終,都不忘記要完美地離去”可知,“最"字很貼切地寫出了母親的愛美,追求完美,不能忍受自己殘缺著離開世界;“竟然”強調出乎意料,這里是說事情出乎“我"的意料,“我”沒想到一向追求完美的母親情愿自己不完美,殘缺地離開這個世界,這讓“我"十分意外,而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是為了不讓身為醫生的“我”為難,也為了讓那個女孩重見光明,可以在她離開后,讓自己的眼睛繼續看著兒子。“最"竟然”兩個詞都突出了母親做出的選擇出乎意料卻令人無比感動,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愛。

18.[散文朗讀]文學的一部分生命存在于它的聲音里。請你根據“知識卡片"的提示,從重音的角度對第⑥段畫線句進行朗讀設計,并說明理由。(3分)

知識卡片:重音是朗讀時,為適應傳情達意的需要,對某些詞或短語進行重讀,加以強調。重音常常落在動詞、表示程度的副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